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油松人工林生长模型 被引量:8
1
作者 徐步强 张秋良 +3 位作者 弥宏卓 常亮 春兰 吴彤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3-35,共3页
以内蒙古大青山油松人工纯林作为研究对象,利用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中的logsig、tansig、trainlm等函数,采用二类调查数据中的平均年龄、郁闭度、地位级作为输入层,平均高为输出层,建立油松人工林树高生长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结果表明... 以内蒙古大青山油松人工纯林作为研究对象,利用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中的logsig、tansig、trainlm等函数,采用二类调查数据中的平均年龄、郁闭度、地位级作为输入层,平均高为输出层,建立油松人工林树高生长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结果表明,模型的拟合精度为99.98%,检验精度为98.62%,说明该模型对当地的油松人工林生长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树高生长模型 油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扰方式下兴安落叶松林小气候特征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弥宏卓 张秋良 +1 位作者 徐步强 春兰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7-70,共4页
采用小气候定点观测方法,从大气温度、大气相对湿度、表层土壤温度、风速等气象因子方面对兴安落叶松原始林、抚育间伐更新林、渐伐更新林、皆伐更新林和无林地等5种不同干扰方式下的兴安落叶松林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说明不同干扰方式下... 采用小气候定点观测方法,从大气温度、大气相对湿度、表层土壤温度、风速等气象因子方面对兴安落叶松原始林、抚育间伐更新林、渐伐更新林、皆伐更新林和无林地等5种不同干扰方式下的兴安落叶松林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说明不同干扰方式下的兴安落叶松林小气候特征有区别,大气温度、表层土壤温度、风速气象因子方面原始林、抚育间伐更新林、渐伐更新林、皆伐更新林、无林地数值依次递减,而大气相对湿度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干扰方式 兴安落叶松林 小气候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水地区大果沙棘两个品种幼树生长规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隋莹莹 德永军 +2 位作者 格日乐其其格 孟根其其格 徐步强 《经济林研究》 2009年第2期81-84,共4页
对天水地区两个品种大果沙棘的保存率、生长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楚伊、霞光4~6月份为速生期,属前期生长型树种,三年生平均树高141cm、146cm,地径2.5cm、2.9cm,冠幅123cm、136cm,保存率83.6%、94.0%,均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霞光... 对天水地区两个品种大果沙棘的保存率、生长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楚伊、霞光4~6月份为速生期,属前期生长型树种,三年生平均树高141cm、146cm,地径2.5cm、2.9cm,冠幅123cm、136cm,保存率83.6%、94.0%,均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霞光总体生长表现优于楚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果沙棘 保存率 生长量 天水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中西部山地白桦次生林类型划分及其经营措施
4
作者 春兰 张秋良 +3 位作者 王立明 王香春 徐步强 张智慧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6-39,共4页
以内蒙古中西部山地的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23块样地,对其生境和生长等因子进行了全面调查,在此基础上,应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将白桦林划分为5种经营类型,根据其特点分别提出了经营林下... 以内蒙古中西部山地的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23块样地,对其生境和生长等因子进行了全面调查,在此基础上,应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将白桦林划分为5种经营类型,根据其特点分别提出了经营林下栽针改造、移植引针改造、封山育林局部抚育、皆伐复壮改造和抚育间伐并结合修枝改造5种经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林 次生林经营 聚类分析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芹总酚酸胶囊对Wistar大鼠的长期毒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徐步强 黄正明 +1 位作者 李瑞生 张海艇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2-86,共5页
目的:观察连续灌胃给予水芹总酚酸对Wistar大鼠的长期毒性反应,评价其长期用药的安全性,为拟定临床剂量提供实验依据。方法:Wistar大鼠160只,根据性别、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3000mg/kg)、中(1500mg/kg)、低(750mg/kg)剂量组,每组40只... 目的:观察连续灌胃给予水芹总酚酸对Wistar大鼠的长期毒性反应,评价其长期用药的安全性,为拟定临床剂量提供实验依据。方法:Wistar大鼠160只,根据性别、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3000mg/kg)、中(1500mg/kg)、低(750mg/kg)剂量组,每组40只,雌雄各半。每周灌胃6天(每周日停1天),连续给药26周。停药后留取部分大鼠进行4周恢复性观察。不同时段检查大鼠的一般症状、体重变化、耗料量、血液学指标、血清生化学指标。动物剖检后,称重主要脏器并计算脏器系数,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同期对照组比较,水芹总酚酸750m g/kg、1500m g/kg剂量组动物各项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开始出现毒性剂量为3000 mg/kg,主要毒性表现为体重增长缓慢,血液学检查NE%升高和LY%降低,上述毒性反应均于停药后4周内恢复正常。结论:水芹总酚酸对Wistar大鼠的安全剂量为1500 mg/kg,开始出现毒性剂量为3000 mg/kg,主要表现为对体重和血液学指标的影响,毒性反应可逆且程度较轻,未见延迟性毒性反应,建议临床使用时定期进行血液学指标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芹总酚酸胶囊 长期毒性 大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