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20%Ni金属基陶瓷的热冲击疲劳 被引量:3
1
作者 徐根应 刘宁 +3 位作者 许育东 李健 胡镇华 崔昆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9-13,共5页
研究了含20%Ni的Ti(C,N)基金属陶瓷的热冲击疲劳。试验结果表明:随循环温度的上升和冷却速率的加快,热冲击疲劳裂纹的形成孕育期缩短,裂纹扩展速率加快。缺口也使裂纹形成的孕育期缩短。观察还表明,热冲击疲劳断口中存... 研究了含20%Ni的Ti(C,N)基金属陶瓷的热冲击疲劳。试验结果表明:随循环温度的上升和冷却速率的加快,热冲击疲劳裂纹的形成孕育期缩短,裂纹扩展速率加快。缺口也使裂纹形成的孕育期缩短。观察还表明,热冲击疲劳断口中存在疲劳条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陶瓷 热冲击疲劳 断口形貌 疲劳条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状记忆合金弹簧元件的设计方法 被引量:5
2
作者 徐根应 汪明朴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9-51,共3页
介绍了根据记忆合金G-T曲线和τ-γ曲线随温度变化关系设计记忆弹簧元件的方法,并对设计中的常见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Cu基记忆元件应工作在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的半循环状态下,且应变限制在0.5%以内。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弹簧元件 设计方法 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的感应脉冲加热奥氏体均匀化 被引量:3
3
作者 徐根应 安运铮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10-12,共3页
在高能量密度条件下,对亚共析钢实行感应脉冲淬火。借助电子探针等手段研究了钢的快速加热奥氏体转变动力学。
关键词 感应加热 表面硬化 奥氏体化 亚共析钢 淬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冷淬火Cu-Zn-Al合金马氏体结构及稳定化现象 被引量:5
4
作者 徐根应 汪明朴 《金属热处理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1-7,共7页
利用X射线衍射强度分析、透射电镜观察、相变点测量等方法研究了空冷淬火态Cu18Zn14Al合金马氏体结构及其稳定化现象。认为该合金空冷淬火可获得长程有序完全的M18R马氏体,其有序组态为Al原子与Cu原子、Zn原... 利用X射线衍射强度分析、透射电镜观察、相变点测量等方法研究了空冷淬火态Cu18Zn14Al合金马氏体结构及其稳定化现象。认为该合金空冷淬火可获得长程有序完全的M18R马氏体,其有序组态为Al原子与Cu原子、Zn原子与Cu原子两种近邻(nn)有序(K=偶,H+K/2=奇),以及产生K=奇的衍射中Al原子与Zn原子次近邻(nnn)有序。其基面原子分布为:Ⅰ—1425Al+1125Cu、Ⅱ—Cu、Ⅲ—1825Zn+725Cu。与此相对应,该合金相应为Heusler结构。该合金在充分有序化的条件下仍存在马氏体稳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马氏体 稳定化 铜锌铝合金
原文传递
残余应力和组织结构对提高感应脉冲淬火件疲劳性能的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徐根应 安运铮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5-8,共4页
结构钢经大功率感应脉冲淬火后,可获得高硬度、高的疲劳极限和高的回火抗力。分析表明,高幅值的残余压应力和“有效晶粒”细化是提高弯曲疲劳性能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感应淬火 硬度 疲劳强度 结构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感应脉冲淬火件耐磨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徐根应 安运铮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3-8,共6页
本文采用大功率感应脉冲淬火法(以下简称脉冲淬火)对GCr15钢实行淬火。建立了不同原始组织脉冲淬火最佳规范图。试验结果表明,脉冲淬火后,试样表面可获得超常硬化和很高的耐磨性。作者借助SEM、TEM,EPM等手段观察了淬火显微组织形态,从... 本文采用大功率感应脉冲淬火法(以下简称脉冲淬火)对GCr15钢实行淬火。建立了不同原始组织脉冲淬火最佳规范图。试验结果表明,脉冲淬火后,试样表面可获得超常硬化和很高的耐磨性。作者借助SEM、TEM,EPM等手段观察了淬火显微组织形态,从而对抗磨粒磨损机理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 淬火 感应 表面硬化 零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晶 CuZnAl 合金马氏体变体群结构及其生长过程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徐根应 汪明朴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4期8-13,共6页
利用金相动态观察及X-射线衍射研究了多晶Cu-18.52Zn-6.37Al合金M18R马氏体变体群组态及其生长过程。多晶Cu-Zn-Al合金一个晶粒内多以一个变体群为主。每群由A、B、C、D四个变体组成,形成AC型矛... 利用金相动态观察及X-射线衍射研究了多晶Cu-18.52Zn-6.37Al合金M18R马氏体变体群组态及其生长过程。多晶Cu-Zn-Al合金一个晶粒内多以一个变体群为主。每群由A、B、C、D四个变体组成,形成AC型矛头状、AB平行及AD分叉型三种组态。变体群形成过程中,马氏体变体的消长及变体内小孪晶结构的形成等动力学特征反映了马氏体的热弹性及相变应力、应变自调节。在相变热循环中,变体群内形成大量非常稳定的残留马氏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体 CUZNAL合金 变体群 形状记忆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高频感应脉冲加热特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徐根应 安运铮 《安徽工学院学报》 1989年第1期35-41,共7页
大功率高频感应脉冲淬火是一项新兴的高能量密度、高效益的热处理技术。本文采用微机控制、检测的大功率高频感应脉冲发生器和光导纤维快速测温系统,对于该技术的加热特性进行了较系统地研究,并从电磁场方程出发,在理论上进行了较深入... 大功率高频感应脉冲淬火是一项新兴的高能量密度、高效益的热处理技术。本文采用微机控制、检测的大功率高频感应脉冲发生器和光导纤维快速测温系统,对于该技术的加热特性进行了较系统地研究,并从电磁场方程出发,在理论上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作者还借助计算机数据处理求得了与功率密度有关的热透深度与加热时间之间的回归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 加热 感应淬火 金属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应脉冲加热物理基础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徐根应 安运铮 卢涟波 《金属热处理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1-7,共7页
本文借助微处理机系统控制和检测大功率感应脉冲加热过程电热参数动态变化值。从电磁相互作用理论、热传导及物理冶金学理论出发,分别对感应脉冲加热物理过程和热透层深度与电热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按涡流集中区物理性态提... 本文借助微处理机系统控制和检测大功率感应脉冲加热过程电热参数动态变化值。从电磁相互作用理论、热传导及物理冶金学理论出发,分别对感应脉冲加热物理过程和热透层深度与电热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按涡流集中区物理性态提出了铁磁材料感应加热周期内划分铁磁态、铁磁性向顺磁性转化态及顺磁态三个阶段的理论模型。文中还对三阶段理论的本质进行了分析讨论,建立了热透层(淬硬层)深度与感应加热电热参数之间的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加热淬火 表面硬化 脉冲加热
原文传递
CuAlMnZnZr合金拉伸变形及其宽滞后效应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根应 汪明朴 《金属热处理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5-9,共5页
利用拉伸试验、电阻—温度曲线测量、光镜、X射线衍射及透射电镜分析方法研究了Cu-Al10.2-Mn4.9-Zn4.6-Zr0.3合金的宽滞后效应。结果表明,随着应变的增大,该合金相变滞后增宽,马氏体可逆转变量减少。在... 利用拉伸试验、电阻—温度曲线测量、光镜、X射线衍射及透射电镜分析方法研究了Cu-Al10.2-Mn4.9-Zn4.6-Zr0.3合金的宽滞后效应。结果表明,随着应变的增大,该合金相变滞后增宽,马氏体可逆转变量减少。在应力下合金组织变化如β→2H转变、18R→2H转变、某些变体择尤长大,变体间的合并是主要变形机制。这些运动导致了交叉组织、带状组织、锯齿状边界、孪晶碎片及位错缠结的产生,破坏了变体间界面共格关系,使得其在热激活作用下难以运动。这可能是产生宽滞后效应和使可逆马氏体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马氏体 相变 宽滞后 铜合金
原文传递
热循环对Cu-Zn-Al合金记忆效应的影响
11
作者 徐根应 汪明朴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83-87,共5页
利用相变参数测量、变温金相观察、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了热循环对Cu-Zn-Al合金马氏体相变和双向记忆效应的影响。热循环使合金相变点升高,可逆马氏体量减少,记忆性能衰减,滞后环宽度变窄。在组织结构上,伴随着热循环,... 利用相变参数测量、变温金相观察、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了热循环对Cu-Zn-Al合金马氏体相变和双向记忆效应的影响。热循环使合金相变点升高,可逆马氏体量减少,记忆性能衰减,滞后环宽度变窄。在组织结构上,伴随着热循环,合金有序度降低,并出现高度稳定的残留马氏体。使晶粒粗化,提高合金Al质量分数,适当提高约束加热训练温度均可改善合金抗热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马氏体 热循环 有序化 铜基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 加快形成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的新竞争优势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根应 《安徽科技》 2008年第1期4-8,共5页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明确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丽。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提出,加快...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明确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丽。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提出,加快形成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基础的新竞争优势。这既拓展了科技工作的空间.也要求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支撑引领经济发展为重中之重,以科技惠民为根本出发点.树立新观念,找准结合点,创新管理方式,更有效地组织、动员和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全面提高整体科技水平和贡献率,走出一条安徽实际的创新崛起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竞争优势 基础 自主创新能力 精神 现代化建设 科学发展观 国家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值得重视的高能量密度感应加热技术
13
作者 徐根应 蔡应生 安运铮 《机械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43-44,共2页
介绍高能量密度感应加热技术的特点,强调指出在硬化层深为0.01~1.02mm的范围内,该技术可使工件获得高硬度、高耐磨性和高疲劳强度,特别是可实现微变形淬火。其技术简便、成本低廉,是一项高效益的热处理新兴技术。
关键词 感应加热 淬火 高能量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加快建设创新型安徽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根应 《安徽科技》 2008年第7期6-10,共5页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颁布后,特别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颁布以来(以下简称一法一条例),各地、各部门、各单位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核心,立足现有基础,发挥自身优势,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有力...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颁布后,特别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颁布以来(以下简称一法一条例),各地、各部门、各单位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核心,立足现有基础,发挥自身优势,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有力支撑了全省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 创新型 安徽 科技进步 转化法 省政府 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应脉冲加热过程动态参数研究
15
作者 徐根应 安运铮 《安徽工学院学报》 1990年第2期48-55,共8页
借助微处理机系统控制大功率感应脉冲发生器及检测振荡管阳/栅流动态变化值,系列功率密度条件下,对铁磁性材料和顺磁性材料实施脉冲加热试验。从电磁相互作用理论、热传导及物理冶金学理论出发,分别对感应脉冲加热物理过程和热透层深度... 借助微处理机系统控制大功率感应脉冲发生器及检测振荡管阳/栅流动态变化值,系列功率密度条件下,对铁磁性材料和顺磁性材料实施脉冲加热试验。从电磁相互作用理论、热传导及物理冶金学理论出发,分别对感应脉冲加热物理过程和热透层深度与电、热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根据涡流集中区物理性态,作者提出了铁磁材料感应加热周期内划分铁磁态、铁磁性向顺磁性转化态及顺磁态三个阶段的理论模型。由振荡管反射电阻与被加热材料物理性能参量之间的关系发现,产生三个阶段的根本压因是铁磁材料的自发磁感应强度和电阻率温度系数的热温特性,并在热传导理论分析和数据处理结果基础上建立了热透层(淬硬层)深度与感应加热电热参数之间的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淬火 表面硬化 脉冲加热 微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钢大功率感应脉冲淬火件抗弯曲疲劳特性研究
16
作者 徐根应 安运铮 《安徽工学院学报》 1991年第4期39-45,共7页
结构钢经大功率感应脉冲淬火后,可获得高硬度、高的疲劳强度和高的回火抗力。深入研究表明,高的弯曲疲劳强度是表层高幅值残余压力和“有效晶粒”细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结构钢 感应淬火 疲劳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感应加热淬火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根应 安运铮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0期6-11,共6页
前言在工业生产中,利用高频感应电流对钢件进行表面加热淬火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目前,这项技术已成为普遍应用的表面强化手段。与其它表面加热不同,感应加热的特点是,直接在工件内产生热量,即内热式。在居里点以上,热透深度的增加是在... 前言在工业生产中,利用高频感应电流对钢件进行表面加热淬火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目前,这项技术已成为普遍应用的表面强化手段。与其它表面加热不同,感应加热的特点是,直接在工件内产生热量,即内热式。在居里点以上,热透深度的增加是在表面缓慢升温过程中进行的,过热倾向小,与一般电炉加热相比,感应淬火得到的组织更细密,表面硬度较高,残余压应力分布较合理,弯曲疲劳强度和耐磨性较高,而且,还具有节能、快速和无污染等优点。有资料表明,到九十年代高频感应淬火应用将增加7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 感应加热 淬火 热处理
全文增补中
提高伞齿轮精锻模使用寿命的综合技术
18
作者 徐根应 李健 《中外技术情报》 1996年第8期27-28,共2页
少无切削加工工艺是机械科学技术领域优先发展的新工艺。齿轮精锻是少无切削加工工艺中难度较大的技术之一,而提高精锻模使用寿命则为这一难题中的关键。本项目就生产一线广泛存在的关键技术展开系统研究并取得综合技术成果,使锻模寿命... 少无切削加工工艺是机械科学技术领域优先发展的新工艺。齿轮精锻是少无切削加工工艺中难度较大的技术之一,而提高精锻模使用寿命则为这一难题中的关键。本项目就生产一线广泛存在的关键技术展开系统研究并取得综合技术成果,使锻模寿命延长约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 伞齿轮 精锻模 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Si对Cu-15Ni-8Sn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9
作者 王艳辉 汪明朴 +2 位作者 洪斌 李周 徐根应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1-44,共4页
利用金相显微分析、SEM、TEM及能谱分析对添加Si的Cu 15Ni 8Sn合金的组织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添加的Si与Ni原子相结合 ,形成新相Ni3Si和Ni2 Si。在时效过程中 ,由于Ni2 Si相的析出 ,试验合金的电导率和硬度相对于Cu 15Ni ... 利用金相显微分析、SEM、TEM及能谱分析对添加Si的Cu 15Ni 8Sn合金的组织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添加的Si与Ni原子相结合 ,形成新相Ni3Si和Ni2 Si。在时效过程中 ,由于Ni2 Si相的析出 ,试验合金的电导率和硬度相对于Cu 15Ni 8Sn合金都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15NI-8SN合金 组织 性能 调幅分解 铜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的高能量密度感应脉冲淬火工艺及理论基础研究
20
作者 徐根应 安运铮 《中外技术情报》 1996年第9期12-14,共3页
1 研究要点 1.1 淬火系统 高能密度淬火系统主机采用GP—100型普通高频机,改装后实现大功率(Pmax=10kW/cm^2)输出,采用微机系统控制和检测,脉冲时间准确可靠,并能在1~1000ms范围内连续调整,在微机管理下能完成阳栅流检测、比较、存贮... 1 研究要点 1.1 淬火系统 高能密度淬火系统主机采用GP—100型普通高频机,改装后实现大功率(Pmax=10kW/cm^2)输出,采用微机系统控制和检测,脉冲时间准确可靠,并能在1~1000ms范围内连续调整,在微机管理下能完成阳栅流检测、比较、存贮、显示和打印等系列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密度淬火 淬火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