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ST段回落与高血糖的关系 被引量:11
1
作者 徐援 常宇锋 +3 位作者 杨中苏 闫慧 王攀 杨新春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4年第6期335-337,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后ST段回落与血糖的关系。方法 入选AMI患者 80例 ,急诊入院后 90min内行冠状动脉造影示梗死相关血管前向血流TIMI 0到 1级 ,PCI后梗死相关血管前向血流TIMI恢复到 3...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后ST段回落与血糖的关系。方法 入选AMI患者 80例 ,急诊入院后 90min内行冠状动脉造影示梗死相关血管前向血流TIMI 0到 1级 ,PCI后梗死相关血管前向血流TIMI恢复到 3级。术前常规心电图、生化与cTnI检查及抗栓治疗。术后 0 5h行心电图检查 ,1周后复查心电图。按血糖水平分为两组 :血糖 <8 8mmol/L(16 0mg/dl)为Ⅰ组 (41例 ) ,血糖≥ 8 8mmol/L(16 0mg/dl)为Ⅱ组 (39例 )。比较两组术前、术后及 1周时各导联ST段抬高的平均值及术前、术后ST段回落程度 ,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Ⅱ组与Ⅰ组相比 ,术后及 1周时各导联抬高的ST段平均值及术前、术后ST段回落程度差异有显著性 ,患者既往是否有糖尿病其差异也有显著性。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后心电图抬高的ST段回落程度受高血糖的影响。高血糖可能通过激活炎症及凝血系统 ,影响心肌的微循环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 术后 患者 高血糖 心电图 术前 急诊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急性心肌梗死 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徐援 张智勇 +2 位作者 马利祥 潘永华 苗莉 《中国医刊》 CAS 2006年第8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在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入选冠状动脉造影资料齐全且确诊为冠心病的老年男性患者62例,按有无合并糖尿病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28例,单纯冠心病组32例,测... 目的探讨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在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入选冠状动脉造影资料齐全且确诊为冠心病的老年男性患者62例,按有无合并糖尿病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28例,单纯冠心病组32例,测定晨起空腹静脉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采用高敏免疫检测方法检测血浆hs-CRP水平,将组间各指标进行比较,并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hs-CRP、LDL-C、白细胞计数和血糖显著高于单纯冠心病组(P分别为0.037、0.048、0.011和<0.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发病独立相关的因素有hs-CRP(OR=1.39,P=0.008)和血糖(OR=1.02,P=0.012)。结论血浆hs-CRP和血糖水平的升高是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炎症过程参与了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2型糖尿病 冠状动脉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的心率变异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徐援 唐子仁 +5 位作者 郭晋萍 宋占鸿 孙红 单琪 潘永华 顼志敏 《中国医刊》 CAS 2000年第3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糖尿病 心率变异分析 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教学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4
作者 徐援 《中国医药导刊》 2009年第12期2161-2162,共2页
近20年来,我国2型糖尿病(DM)的发病率在迅速的增加。其原因主要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关,热量摄入过多、运动过少引起的糖、脂代谢紊乱是导致2型DM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 糖尿病 诊断 治疗 预防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能量He-Ne激光静脉内照射治疗高脂血症临床观察
5
作者 徐援 贡世娟 +3 位作者 谢自敬 彭光兰 王淑红 钱熙国 《新疆医学》 1995年第2期76-77,共2页
用低能量He-Ne激光静脉内照射治疗高脂血症病人20例,经7~14天治疗后,总胆固醇(T-ch)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均有明显的降低(P均<0.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和甘油三酯(TG)水平无明显变化。单用激光静脉内照射治疗的... 用低能量He-Ne激光静脉内照射治疗高脂血症病人20例,经7~14天治疗后,总胆固醇(T-ch)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均有明显的降低(P均<0.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和甘油三酯(TG)水平无明显变化。单用激光静脉内照射治疗的结果同加用降脂药治疗的结果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内照射 高脂血症 激光疗法 低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区居家养老现状 被引量:44
6
作者 王雪 赵成玉 +7 位作者 白灵丽 刘雪娇 高淑欣 戚环欣 吴薇 王广 徐援 陈哲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12-1015,共4页
中国于20世纪末步入人口老龄化阶段,进入21世纪后,老龄化速度加快,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根据《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截至201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1.43亿;至2037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超过4亿。本... 中国于20世纪末步入人口老龄化阶段,进入21世纪后,老龄化速度加快,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根据《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截至201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1.43亿;至2037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超过4亿。本文汇总国内学者们对中国大陆地区不同省份或不同城市的社区居家养老研究实验的结果,针对社区居家养老的发展现状和不足进行分析,旨在总结社区居家养老现状及不足,并且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 家庭养老 机构养老 社区居家养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5
7
作者 刘佳 徐援 +5 位作者 高霞 范慧 贾育梅 张恒 杨新春 王广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76-580,共5页
目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观察HHcy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06至2013-06就诊于北京朝阳医院的门诊及住院患者91例,其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1例为原发性高血压组... 目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观察HHcy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06至2013-06就诊于北京朝阳医院的门诊及住院患者91例,其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1例为原发性高血压组,年龄性别匹配健康人40例为对照组,并根据是否合并HHcy分四个亚组:未合并HHcy的原发性高血压亚组、合并HHcy的原发性高血压亚组、未合并HHcy的对照亚组及合并HHcy的对照亚组。测定生化血脂、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等,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并以冠状动脉血流储备作为评价冠状动脉内皮功能的指标。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组患者血Hcy水平高于对照组[(15.60±6.58)vs(13.08±4.13)μmol/L,P<0.05],而冠状动脉血流储备显著低于对照组[(2.88±0.70)vs(3.23±0.54),P<0.05]。相关分析显示,冠状动脉血流储备水平与血浆Hcy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578,P<0.01)。亚组分析显示,合并HHcy的原发性高血压亚组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储备水平显著低于未合并HHcy的原发性高血压亚组[(2.31±0.31)vs(3.25±0.62),P<0.01],而空腹胰岛素水平[(16.11±7.94)vs(10.98±6.05)μIU/ml,P<0.05]及胰岛素抵抗指数[(3.92±2.16)vs(2.72±1.50),P<0.05]显著高于未合并HHcy的原发性高血压亚组。结论: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高血压患者的冠状动脉内皮功能较差,可能与促进胰岛素抵抗等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H型高血压 血管内皮功能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胰岛素抵抗及心血管病变发生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69
8
作者 范慧 张鹏睿 徐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相关因素及其与胰岛素抵抗、心血管病变发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38例住院T2DM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根据B超检查结果诊断NAFLD。比较T2DM合并NAFLD者与T2DM未合并...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相关因素及其与胰岛素抵抗、心血管病变发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38例住院T2DM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根据B超检查结果诊断NAFLD。比较T2DM合并NAFLD者与T2DM未合并NAFLD者的基本资料、胰岛功能、血脂水平及并发症、合并症发生情况。结果住院T2DM患者中,442例(52.7%)未合并NAFLD(A组),396例(47.3%)合并NAFLD(B组)。与A组比较,B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转酞酶(γ-GT)水平显著升高而AST/ALT显著降低;血清三酰甘油(TG)水平显著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降低;胰岛素及C肽曲线下面积、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显著增大;合并脑血管病变、糖尿病足、冠心病、高血压、代谢综合征、颈动脉或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均显著增高,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质指数(BM I)、腰臀比、TG、合并代谢综合征、ALT、HOMA-IR、胰岛素曲线下面积是NAFL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合并NAFLD的T2DM患者经常同时伴有超重或者肥胖、高血压、脂代谢紊乱等代谢综合征的表现,提示NAFLD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合并NAFLD的T2DM人群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非酒精性脂肪肝 胰岛素抵抗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随访一年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范慧 孙红 +3 位作者 单琪 潘永华 苗莉 徐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22期1872-1875,共4页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胰岛β细胞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哪些患者能长期获益。方法221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并随访1年,在血糖控制良好的前提下观察患者治疗方案的改变,分析不同...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胰岛β细胞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哪些患者能长期获益。方法221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并随访1年,在血糖控制良好的前提下观察患者治疗方案的改变,分析不同治疗方案的患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前后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结果。结果随访1年后,共84例(A组)患者单纯饮食、运动治疗,不需加用口服降糖药物即可将血糖控制良好;89例(B组)需加用口服降糖药物;48例(C组)需加用胰岛素。A组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前的年龄和胰岛素强化治疗时间与B、C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3组患者的胰岛素释放曲线和C肽释放曲线低平,高峰不明显。治疗后3组患者的胰岛素、C肽释放曲线各时点胰岛素、C肽水平明显提高,A组胰岛素、C肽水平高峰出现在服葡萄糖水后1h,在3h降低,接近空腹血糖水平;而B、C组患者的胰岛素、C肽释放高峰出现在服葡萄糖水后2h,在3h稍有下降或甚至稍有升高。3组患者治疗后AUCI、AUCC、AUC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cell)与治疗前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患者AUCC、AUCI、AUCG及HOMA-βcell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患者HOMA-IR与B、C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3组患者HOMA-IR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B组AUCC、AUCI、AUCG及HOMA-βcell与C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能有效控制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改善胰岛功能与胰岛素抵抗;年轻及短期胰岛素治疗能使患者的胰岛功能恢复更快,使患者获得长远的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胰岛素/治疗应用 葡糖耐量试验 C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KC-β抑制剂LY333531对糖尿病肾脏NADPH氧化酶与SOD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高霞 叶凤 +4 位作者 周赤燕 刘慧敏 徐援 夏正远 雷少青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92-396,共5页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PKC)-β抑制剂LY333531对糖尿病肾脏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icotinamide dinucleotide phosphate,NADPH)氧化酶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影响。方法 24只SD雄性大鼠...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PKC)-β抑制剂LY333531对糖尿病肾脏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icotinamide dinucleotide phosphate,NADPH)氧化酶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影响。方法 24只SD雄性大鼠(240~260 g),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NC)、糖尿病组(diabetes mellitus,DM)及LY333531(LY)治疗组。LY组灌胃给予PKC-β抑制剂LY333531〔1 mg/(kg.d)〕治疗4周后测量血糖、肾质量/体质量、24 h尿蛋白、内生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游离15-F2t-Isoprostane、总抗氧化浓度及SOD活性。Western blotting分析NADPH氧化酶亚基P22phox与P67phox,SOD亚型Cu/Zn-SOD与Mn-SOD蛋白改变。结果与NC组比较,DM组血糖、肾质量/体质量、24 h尿蛋白、Ccr、血浆与肾脏中15-F2t-Isoprostane、血浆总抗氧化浓度及P22phox与P67phox表达明显增加,而肾脏总抗氧化物浓度、血浆与肾脏SOD活性、Cu/Zn-SOD及Mn-SOD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LY333531除对血糖与Mn-SOD的表达无显著影响外,均能显著逆转上述变化。结论 LY333531通过抑制糖尿病肾脏NADPH氧化酶的活化与表达,及促进Cu/Zn-SOD的表达而恢复SOD活性,以减少早期糖尿病肾脏的氧化损伤,从而发挥其保护肾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β抑制剂 LY333531 糖尿病性肾病 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氧化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健康体检人群的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有关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佳 胡延晋 +5 位作者 潘永华 苗莉 陈哲 张恒 徐援 王广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03-806,共4页
目的观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对健康体检人群血高密度脂蛋白(HDL)及载脂蛋白AⅠ(Apo AⅠ)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无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健康体检人群,共1980名。根据是否合并HHcy分成两组:HHcy组及对照组。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 目的观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对健康体检人群血高密度脂蛋白(HDL)及载脂蛋白AⅠ(Apo AⅠ)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无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健康体检人群,共1980名。根据是否合并HHcy分成两组:HHcy组及对照组。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等生物化学指标,并测定Apo AⅠ水平及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 HHcy组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po AⅠ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1.16±0.25mmol/L比1.27±0.31 mmol/L,1.37±0.19 g/L比1.46±0.26 g/L,均P<0.01)。相关分析显示,在校正了年龄、体质指数及甘油三酯水平后,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HDLC、Apo AⅠ呈明显负相关(r=-0.10,r=-0.11,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Hcy水平是血Apo AⅠ的独立影响因子(β=-0.067,P<0.05)。结论 HHcy与低HDL血症有关。HHcy可能通过降低HDL、Apo AⅠ水平导致健康人群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临床上应积极治疗HH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高密度脂蛋白 载脂蛋白AⅠ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肾脏病变与血清胆红素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贾育梅 赵永祯 +1 位作者 徐援 姚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9期3406-3409,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脏病变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2年6月北京朝阳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 217例,根据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GFR)分为:A组(891例):eGFR≥90 ml·min-1·(1.73 m2)-1;B组(256例...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脏病变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2年6月北京朝阳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 217例,根据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GFR)分为:A组(891例):eGFR≥90 ml·min-1·(1.73 m2)-1;B组(256例):60 ml·min-1·(1.73 m2)-1≤eGFR<90 ml·min-1·(1.73m2)-1,C组(70例):eGFR<60 ml·min-1·(1.73 m2)-1。另根据8 h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3组:a组(946例):UAER<20μg/min;b组(193例):20μg/min≤UAER<200μg/min;c组(78例):UAER≥200μg/min。对比分析各组血清胆红素水平。结果 A、B、C 3组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高于B组,B组高于C组(P<0.05)。a、b、c 3组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高于b组,b组高于c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三酰甘油、胆红素及病程均进入方程,OR值(95%CI)分别为1.081(1.021,1.138)、0.884(0.838,0.932)及1.103(1.013,1.211)。结论胆红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脏病变的发生发展相关,胆红素对肾脏病变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肾病 胆红素 肾小球滤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型高血压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燕 王广 +1 位作者 刘佳 徐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2271-2274,2283,共5页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在北京朝阳医院进行健康体检者790例,根据血压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分为4组,即无高血压且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组(A组,n=152)、无高血压而有HHcy组(B组,n=458...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在北京朝阳医院进行健康体检者790例,根据血压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分为4组,即无高血压且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组(A组,n=152)、无高血压而有HHcy组(B组,n=458)、有高血压而无HHcy组(C组,n=31)、有高血压且有HHcy(即H型高血压)组(D组,n=149)。测定所有受试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及Hcy水平,以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估胰岛素抵抗水平。Hcy、收缩压(SBP)水平与HOMA-IR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4组性别、年龄、BMI、TC、TG、HDL-C、FPG、FINS、Hcy、HOMA-IR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DL-C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y、SBP水平均与HOMA-IR呈正相关(rs值分别为0.26、0.22,P<0.01)。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TG、HDL-C、Hcy、高血压及HHcy与高血压的交互作用是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HHcy、高血压均可以促进胰岛素抵抗的进展,且在H型高血压患者中,二者对胰岛素抵抗的促进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同型半胱氨酸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关系 被引量:19
14
作者 张冬磊 徐援 +1 位作者 王广 杨宁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9期77-80,共4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CHD)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甲减)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住院的T2DM患者350例,根据是否合并CHD分为CHD组和无CHD组,根据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分...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CHD)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甲减)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住院的T2DM患者350例,根据是否合并CHD分为CHD组和无CHD组,根据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分为甲状腺功能(甲功)正常组和亚甲减组,对CHD组和无CHD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并分析T2DM合并CHD的危险因素。结果 CHD组的年龄、病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和TSH均明显高于无CHD组(P〈0.01或P〈0.05)。亚甲减组CHD的患病率[53.6%(15/28)]明显高于甲功正常组[28.6%(92/322)](P=0.009)。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TSH均是T2DM合并CHD的危险因素(OR=1.148,P=0.031;OR=1.592,P=0.003;OR=1.494,P〈0.01)。结论T2DM合并CHD患者的TSH明显高于无CHD的T2DM患者。T2DM合并亚甲减患者的CHD患病率明显高于甲功正常患者,TSH升高是T2DM合并CHD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评价血脂异常患者心血管风险的指标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鹏睿 徐援 +1 位作者 王广 杨金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73-76,共4页
目的证实无论患者是否有血糖升高,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non-HDL-C)都是不弱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的评估血脂异常患者患者心血管病风险和降脂治... 目的证实无论患者是否有血糖升高,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non-HDL-C)都是不弱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的评估血脂异常患者患者心血管病风险和降脂治疗疗效的有效临床指标。方法选取2007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大规模临床调查患者6 341例,检测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并且计算non-HDL-C(non-HDL-C等于TC-HDL-C)。根据空腹血糖高低分为血糖正常组和血糖升高组,比较两组中血脂异常患者的各项血脂指标;以non-HDL-C为纵轴,分别以LDL-C和TG为横轴作散点图。结果血糖升高组的TC、LDL-C、HDL-C、TG、non-HDL-C较血糖正常组均明显升高。作non-HDL-C与LDL-C和TG相关性的散点图并作趋势拟合线后,发现non-HDL-C与LDL-C、TG均呈线性正相关。结论 non-HDL-C是一项评估血脂异常患者心血管病风险和降脂治疗疗效的有效临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血脂异常 血糖升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HDLC/HDLC与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6
作者 潘清蓉 郑央央 +3 位作者 范慧 孙小蒙 王广 徐援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16-720,共5页
目的评价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HDLC/HDLC)等血脂指标与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颈动脉斑块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21例无心脑血管疾病病史的2型糖尿病患者。B超判断颈动脉斑块及测量斑块面积。比较颈动脉斑块... 目的评价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HDLC/HDLC)等血脂指标与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颈动脉斑块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21例无心脑血管疾病病史的2型糖尿病患者。B超判断颈动脉斑块及测量斑块面积。比较颈动脉斑块组与无斑块组的基本资料、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非HDLC/HDLC等血脂比值指标。分析不同血脂指标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受试者作业特征曲线(ROC)分析非HDLC/HDLC等血脂指标对颈动脉斑块的预测价值。在斑块组,评价非HDLC/HDLC等血脂指标与斑块面积的相关性。结果斑块组男性比率、年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非HDLC、非HDL/HDLC、总胆固醇(TC)/HDLC和LDLC/HDLC显著高于无斑块组,但斑块组的HDLC水平显著低于无斑块组,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c回归分析示调整混杂因素后非HDLC水平、非HDLC/HDLC、TC/HDLC和LDLC/HDLC分别是颈动脉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LDLC水平在调整混杂因素后与颈动脉斑块无相关性。将非HDLC/HDLC与其他血脂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进行比较:非HDLC/HDLC高于LDLC/HDLC、TC/HDLC,但差异接近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52和0.058)。非HDLC/HDLC显著高于非HDLC和LDLC(P均<0.001)。在斑块组,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非HDLC/HDLC和LDLC/HDLC是斑块面积的独立影响因子(P<0.05),而非HDLC和TC/HDLC在调整混杂因素后与斑块面积无相关性。结论非HDLC/HDLC是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颈动脉斑块的良好血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糖尿病 颈动脉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万单位维生素D_3单次口服治疗维生素D缺乏 被引量:7
17
作者 宁志伟 苗莉 +6 位作者 刘佳 胡延晋 高霞 潘永华 孙红 徐援 刘丽宏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4年第4期320-324,共5页
目的寻找治疗维生素D缺乏有效且依从性良好的治疗方案,为寻找治疗维生素D缺乏症的理想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干预方法,给予62例维生素D缺乏症患者单次口服60万单位负荷剂量维生素D3,观察用药第4、30、60和90天血钙、磷、尿... 目的寻找治疗维生素D缺乏有效且依从性良好的治疗方案,为寻找治疗维生素D缺乏症的理想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干预方法,给予62例维生素D缺乏症患者单次口服60万单位负荷剂量维生素D3,观察用药第4、30、60和90天血钙、磷、尿钙和血清25OHD和甲状旁腺素(PTH)水平。结果患者血清25OHD水平基线值为(8.9±2.9)ng/m L,用药第4天为(58.9±11.1)ng/m L,第90天为(30.3±9.6)ng/m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PTH基线值水平为(66.6±30.2)pg/m L,用药第4天降至(32.7±21.6)pg/m L,第90天为(38.8±18.3)pg/m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用药后不同时点血钙与和血磷均较基线水平升高,但在正常值范围内;尿钙水平在用药第4天显著升高,但高尿钙患者未见明显增多。所有受试者均未出现泌尿系结石。结论单次口服60万单位负荷剂量维生素D3,可快速纠正维生素D缺乏,维持血清25OHD理想水平并持续3个月,该治疗方案可有效逆转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且未增加发生高钙血症和高尿钙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缺乏症 维生素D3 治疗 25-羟基维生素D 甲状旁腺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血尿酸浓度与未来出现肾病终点的非干预性观察性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孙小蒙 王莹莹 +3 位作者 刘畅 冯建萍 徐援 杨金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67-72,共6页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血尿酸控制对2型糖尿病出现早期肾功能下降的影响,为其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2002年4月至2012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尿蛋白排泄率(urinary protein excretion rate,UAER)〈2...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血尿酸控制对2型糖尿病出现早期肾功能下降的影响,为其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2002年4月至2012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尿蛋白排泄率(urinary protein excretion rate,UAER)〈200 μg/min的2型糖尿病患者512名.根据不同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浓度分组,比较2组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估计(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从上述患者中选取观察起点时eGFR〉70 mL·min-1·1.73 m-2的2型糖尿病患者,对其进行2~10年的随访,共计466名,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①血尿酸浓度低组肾小球滤过率更高,肾功能更好.②以eGFR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了血糖、血脂、性别因素后,年龄、血尿酸浓度、病程、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均与eGFR浓度成负相关,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浓度与eGFR浓度成正相关;③生存分析研究中,患者血尿酸浓度越低,其出现肾功能下降的概率更低,生存时间更长.结论 高尿酸血症是糖尿病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尿酸浓度可以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功能下降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血尿酸 早期肾功能下降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生存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抵抗与凝血指标和血小板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杨宁 王立 +1 位作者 徐援 张冬磊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144-149,共6页
目的研究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与凝血指标和血小板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新发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DM)和非糖尿病(non-diabetes mellitus,NDM)患者,分别为392例和95例。根据IR程度按四分位分成4... 目的研究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与凝血指标和血小板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新发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DM)和非糖尿病(non-diabetes mellitus,NDM)患者,分别为392例和95例。根据IR程度按四分位分成4组,由低到高依次为A、B、C和D组。比较各亚组DM和NDM患者各项凝血指标和血小板参数的差异。结果 DM与NDM亚组在不同IR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prothrombin time,APTT)、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大血小板比率(platelet-large cell ratio,P-LCR)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C和D组中在DM、NDM亚组间P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R水平和是否合并DM在PT、APTT、PDW、MPV和P-LCR水平存在交互作用。结论 IR可作为独立的影响因素作用于凝血过程的环节中,IR患者存在体内高凝状态及出现血栓性疾病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稳态模式评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糖尿病肾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贾育梅 徐援 杨金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93-597,共5页
目的本研究探讨了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脏病变(diabetic nephropathy,DN)与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的患者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diabetic retinopathy,NDR)或增殖期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目的本研究探讨了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脏病变(diabetic nephropathy,DN)与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的患者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diabetic retinopathy,NDR)或增殖期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的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8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将患者分为3组:A组:UAER<20μg/min,B组:UAER为20~200μg/min;C组:UAER>200μg/min,A组病人共169人,其中NDR 53人,PDR 116人;B组病人共76人,其中NDR 37人,PDR 39人;C组病人共66人,其中NDR 40人,PDR 26人。比较各亚组间肾小球滤过率差异。结果根据目前推荐的MDRD简化公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186×(SCr)-1.154×(Age)-0.203×(0.742女性),计算出肾小球滤过率,进行3组中各亚组间对比发现,PDR亚组eGFR均较NDR亚组eGFR降低。其中B组和C组PDR亚组与NDR亚组eGF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出现,能够预测肾功能损伤程度,但其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相关性不大。原因与微量白蛋白尿作为DN诊断生物标志物的特异性较差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T2DM)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 肾小球滤过率(GF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