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毒化瘀汤治疗温病内毒素血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徐应抒 李跃英 +5 位作者 王德华 钱永龄 邬关德 彭素岚 廖大忠 欧亚龙 《中国医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5-19,共5页
本文报道对解毒化瘀汤进行治疗温病内毒素血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有抗炎作用,对内毒素有拮抗作用;能保护组织器官,特别是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免受内毒素损害;能调节免疫功能,提高机体之防御能力;对血浆内毒素的清除作用非... 本文报道对解毒化瘀汤进行治疗温病内毒素血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有抗炎作用,对内毒素有拮抗作用;能保护组织器官,特别是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免受内毒素损害;能调节免疫功能,提高机体之防御能力;对血浆内毒素的清除作用非常显著,可控制Herxheimer反应;对内毒素之生物活性有灭活作用,有直接对抗或抑制内毒素之抗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化瘀汤 温病 毒素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病血瘀实质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徐应抒 欧亚龙 王德华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31-34,共4页
通过对温病患者的微循环、血液流变学、血浆内毒素检测,证明卫气营血全过程都有热、厥、毒、瘀存在。热、厥、毒皆可致瘀,具有相关性(P<0.05~0.01),揭示了造成温病血瘀的主要原因是热、厥、毒,其病理实质是微循环功能障碍、血液流... 通过对温病患者的微循环、血液流变学、血浆内毒素检测,证明卫气营血全过程都有热、厥、毒、瘀存在。热、厥、毒皆可致瘀,具有相关性(P<0.05~0.01),揭示了造成温病血瘀的主要原因是热、厥、毒,其病理实质是微循环功能障碍、血液流变性异常和内毒素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病 血瘀 血浆 内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瘀承气汤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实验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徐应抒 欧亚龙 廖大忠 《中国医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21-24,共4页
本文报道了对105例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微循环、血液流变学的研究,结果表明,高血压病确有瘀血存在,微循环障碍、血液流变性异常是高血压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是高血压病之瘀血实质;化瘀承气汤降压效果与复方降压片相当,具有疏通微循环... 本文报道了对105例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微循环、血液流变学的研究,结果表明,高血压病确有瘀血存在,微循环障碍、血液流变性异常是高血压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是高血压病之瘀血实质;化瘀承气汤降压效果与复方降压片相当,具有疏通微循环、降低血粘度、改善微血流灌注、维持血流供求平衡、降低血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化瘀承气汤 中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毒化瘀汤治疗温病内毒素血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应抒 李跃英 +3 位作者 王德华 彭素岚 廖大忠 欧亚龙 《泸州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2期85-89,共5页
解毒化瘀汤治疗温病内毒素血症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有抗炎作用,对内毒素有拮抗作用,能保护组织器官,特别是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免受内毒素损害,能调节免疫功能,对血浆内毒素的清除作用非常显著,有直接对抗或抑制内毒素之抗原作用,对... 解毒化瘀汤治疗温病内毒素血症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有抗炎作用,对内毒素有拮抗作用,能保护组织器官,特别是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免受内毒素损害,能调节免疫功能,对血浆内毒素的清除作用非常显著,有直接对抗或抑制内毒素之抗原作用,对内毒素之生物活性有灭活作用,为临床治疗内毒素血症开拓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病 解毒化瘀汤 内毒素 卫气营血辨证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病血浆内毒素与白细胞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徐应抒 李跃英 +3 位作者 王德华 彭素岚 欧亚龙 廖大忠 《泸州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2期90-92,共3页
温病患者血浆内毒素与白细胞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血浆内毒素与白细胞总数(r=0.467)及中性粒细胞(r=0.631)呈中度正相关关系。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是机体感染轻重的反映,与血浆内毒素一样,可作为温病毒的客观指标。
关键词 温病 卫气营血辨证 内毒素 白细胞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化湿法在乙脑治疗中的意义
6
作者 徐应抒 《泸州医学院学报》 1983年第3期48-48,共1页
湿热学说是祖国医学宝贵遗产之一,有一定实用价值。笔者在中西结合治疗诊断明确的乙脑患者25例中发现,化湿法对乙脑的治疗有一定意义,兹小结如下。一、湿热与乙脑发病及治疗的关系:祖国医学认为,湿热粘腻重浊,最易阻碍气机,抑制机体之... 湿热学说是祖国医学宝贵遗产之一,有一定实用价值。笔者在中西结合治疗诊断明确的乙脑患者25例中发现,化湿法对乙脑的治疗有一定意义,兹小结如下。一、湿热与乙脑发病及治疗的关系:祖国医学认为,湿热粘腻重浊,最易阻碍气机,抑制机体之气化功能。从部分乙脑患者舌象与病变之内在联系来看,初期舌苔由薄白转腻,其病机演变符合病邪入侵人体,抑制机体气化,造成三焦水湿运行失常而潴留体内的发病机制。对于这部分乙脑患者,在治疗上与其它乙脑患者应当有别。一味强调清热解毒将会影响疗效。而宣展气机,调理气化则能使疗效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化功能 气机 祖国医学 化湿法 病机演变 中西结合治疗 三焦 乙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凡温病卫气营血证候动物模型的病理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唐建华 张荣 +2 位作者 白朝勇 王琴 徐应抒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2期18-19,共2页
对荣昌仔猪耳静脉注射巴氏杆菌液复制风湿病卫气营上证侯动物模型,在卫、气、营、血证候各期处死仔猪,剖检,采取病料,Bouin’s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镜检.发现风温病卫气营血证候的传变规律及其逆传均有其客... 对荣昌仔猪耳静脉注射巴氏杆菌液复制风湿病卫气营上证侯动物模型,在卫、气、营、血证候各期处死仔猪,剖检,采取病料,Bouin’s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镜检.发现风温病卫气营血证候的传变规律及其逆传均有其客观的物质基础,表明它演化规律实质上是一个脏腑功能由亢奋到衰竭的过程,其组织学结构的改变是脏腑衰竭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病 仔猪 温病 病理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毒平治疗高热内毒素应症的疗效及I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谢朝良 汪静 +7 位作者 古树林 肖鸣 杨华秀 任小华 夏伦卓 徐应抒 邓文龙 徐嘉红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1995年第5期38-41,共4页
73例高热内毒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51例单用热毒平胶囊治疗,22例用抗生素为主的综合治疗,经治3日热毒平组患者的体温开始下降时间、体温复常时间、血浆内毒素定量测定均较对照组显著为快或低,显效率(78.4%)也... 73例高热内毒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51例单用热毒平胶囊治疗,22例用抗生素为主的综合治疗,经治3日热毒平组患者的体温开始下降时间、体温复常时间、血浆内毒素定量测定均较对照组显著为快或低,显效率(78.4%)也较对照组(40.9%)显著为高。10例自愿受试者服用热毒平常用剂量2.5倍连续5日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毒平 药物治疗 高热 内毒素血症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病内毒素血症动物模型复制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白朝勇 唐建华 +4 位作者 王琴 张荣 徐应抒 古树林 张庭兰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1991年第9期9-11,共3页
内毒素血症临床以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为常见,对人体危害极大。温病卫气营血证候的系列研究证明,卫气营血全过程都有毒的存在,内毒素血症是其客观病理基础,是引起一系列临床病理改变,触发多器官损害,发生热、厥、惊、脱、闭及“脏衰”之主... 内毒素血症临床以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为常见,对人体危害极大。温病卫气营血证候的系列研究证明,卫气营血全过程都有毒的存在,内毒素血症是其客观病理基础,是引起一系列临床病理改变,触发多器官损害,发生热、厥、惊、脱、闭及“脏衰”之主要原因。为了对温病内毒素血症进行深入研究,我们于1988年3月至1990年5月期间进行了温病内毒素血症动物模型复制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病 内毒素 血症 中兽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病内毒素血症动物模型研究展望
10
作者 白朝勇 张荣 +2 位作者 王琴 唐建华 徐应抒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1991年第11期41-42,共2页
(一)内毒素血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1890年Dfeifer等首次提出了内毒素血症(Endotoxe-mia)的概念,到1970年Levin用于临床检测病人的内毒素血症,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现代研究证明,内毒素毒性作用的物质基础为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 (一)内毒素血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1890年Dfeifer等首次提出了内毒素血症(Endotoxe-mia)的概念,到1970年Levin用于临床检测病人的内毒素血症,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现代研究证明,内毒素毒性作用的物质基础为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血细胞,特别是巨噬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等都具有高度的亲和力,可激活细胞膜磷脂层中腺苷酸环化酶分解ATP为cAmp,使细胞内的cAmp浓度升高,激活cAmp依赖蛋白酶,对各种靶细胞产生不同效应。如:①直接破坏单核吞噬细胞内之溶酶体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病 内毒素 血症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温病卫气营血证候动物模型的血液形态学观察
11
作者 白朝勇 唐建华 +4 位作者 张荣 王琴 古树林 张庭兰 徐应抒 《中兽医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11-16,共6页
通过对风温病卫气营血证候动物模型猪外周血液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及骨髓涂片的形态观察发现,白细胞总数随卫气营证候演变而增高,血分证则下降,差异显著;中性粒细胞数随卫气营血证候演变亦增高,差异显著;骨髓相在营血证候时核明显左... 通过对风温病卫气营血证候动物模型猪外周血液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及骨髓涂片的形态观察发现,白细胞总数随卫气营证候演变而增高,血分证则下降,差异显著;中性粒细胞数随卫气营血证候演变亦增高,差异显著;骨髓相在营血证候时核明显左移。各证候中性粒细胞增生度活跃,数量增加明显,且形态改变有胞浆颗粒增大、核溶解或固缩等类白血病病征。对照组各症候病证表现与临证证候演变规律一致,提示风温病卫气营血各证候演变具有客观的血液形态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温 卫气营血辨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温病卫气营血证候动物模型的病理形态学研究
12
作者 唐建华 张荣 +3 位作者 白朝勇 王琴 徐应抒 古树林 《中兽医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0-12,共3页
通过对荣昌仔猪耳静脉注射巴氏杆菌PC44-8菌液复制风温病卫气营血证候动物模型,在卫、气、营、血证候各期处死仔猪,剖检,采取病料,Bouin's液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镜检。展现风湿病卫气营血证候的... 通过对荣昌仔猪耳静脉注射巴氏杆菌PC44-8菌液复制风温病卫气营血证候动物模型,在卫、气、营、血证候各期处死仔猪,剖检,采取病料,Bouin's液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镜检。展现风湿病卫气营血证候的传变规律及其逆传均有其客观的病理学基础,表明卫气营血临证演变规律实质上是一个脏腑功能由亢奋到衰竭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温病 动物模型 病理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脉降逆汤治疗顽固性血管性头痛的临床观察
13
作者 王德华 徐应抒 彭素岚 《四川中医》 1990年第10期40-41,共2页
我们从1986年9月至1989年3月,采用扶正补气、活血通脉、降逆泄浊之法,自拟通脉降逆汤治疗符合顽固性血管性头痛患者100例,其中男41例,女59例,年龄21~30岁者24例,31~40岁者51例,41~50岁者23例,51岁以上者2例;病程:最短2年,最长16年。
关键词 通脉降逆汤 血管性 头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病与血瘀关系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64
14
作者 欧亚龙 彭素岚 徐应抒 《四川中医》 1991年第6期3-5,共3页
通过对56例高血压病患者与40例健康人的微循环、血液流变学对比研究证明,高血压病确有瘀血存在。微循环积分、全血粘度与舒张压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揭示了该病与血瘀的相互关系及其客观病理实质,提示在治疗上应“话血化瘀”,以... 通过对56例高血压病患者与40例健康人的微循环、血液流变学对比研究证明,高血压病确有瘀血存在。微循环积分、全血粘度与舒张压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揭示了该病与血瘀的相互关系及其客观病理实质,提示在治疗上应“话血化瘀”,以疏通微循环,降低血粘度,维持血流供求平衡,从而降低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瘀 血液流变学 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病内毒素血症动物模型的血液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白朝勇 王琴 +4 位作者 唐建华 张荣 古树林 张庭兰 徐应抒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1991年第12期16-17,共2页
我们在解毒化瘀汤治疗温病内毒素血症的临床研究基础上,根据国内外医用实验动物模型研究的最新进展,选用荣昌仔猪进行了温病内毒素血症动物模型复制的研究的现将血液形态学观察结果报告于下。(一)观察方法1.温病内毒素血症判断标准:卫... 我们在解毒化瘀汤治疗温病内毒素血症的临床研究基础上,根据国内外医用实验动物模型研究的最新进展,选用荣昌仔猪进行了温病内毒素血症动物模型复制的研究的现将血液形态学观察结果报告于下。(一)观察方法1.温病内毒素血症判断标准:卫气营血辨证要点,实验动物、实验用菌、造模方法及样本均同于温病内毒素血症动物模型复制的研究。2.样本采集与制作:采用耳缘静脉血稀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 温病 内毒素 血症 血液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病卫气营血证候的血浆内毒素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应抒 张仕善 《泸州医学院学报》 1987年第1期28-29,50,共3页
通过186例温病患者血浆内毒素检测结果表明,血浆内毒素阳性率和内毒素血症发生率都随卫气营血演变而增高(前者P<0.01.后者P<0.05),符合卫气营血的临证传变规律,是卫气营血的病理基础之一;湿热类温病血浆内毒素阳性率和内毒素血症... 通过186例温病患者血浆内毒素检测结果表明,血浆内毒素阳性率和内毒素血症发生率都随卫气营血演变而增高(前者P<0.01.后者P<0.05),符合卫气营血的临证传变规律,是卫气营血的病理基础之一;湿热类温病血浆内毒素阳性率和内毒素血症发生率都较温热类温病高(P值均<0.01).提示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可能是造成湿温病缠绵难愈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气营血 传变规律 湿温病 革兰氏阴性细菌 血浆内毒素 内毒素血症 湿热类温病 病理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毒化瘀Ⅱ号方治疗温病热厥毒瘀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应抒 李跃英 +2 位作者 张仕善 廖大忠 熊晓玲 《泸州医学院学报》 1987年第1期23-27,共5页
研究证明,温病卫气营血全过程都存在热、厥,毒、瘀,微循环功能障碍。血液粘度增高、内毒素血症是形成热、厥、毒、瘀的重要原因和病理基础。解毒化瘀Ⅱ号方具有疏通微和降低血粘度的作用,能显著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P<0.01),具有清除... 研究证明,温病卫气营血全过程都存在热、厥,毒、瘀,微循环功能障碍。血液粘度增高、内毒素血症是形成热、厥、毒、瘀的重要原因和病理基础。解毒化瘀Ⅱ号方具有疏通微和降低血粘度的作用,能显著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P<0.01),具有清除血浆内毒素的作用,为临床治疗内毒素血症开拓了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病 二号方 解毒 祛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病气滞血瘀证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应抒 李跃英 +2 位作者 廖大忠 熊晓玲 赵华云 《泸州医学院学报》 1986年第3期188-191,共4页
本文通过对64例高血压病气滞血瘀患者进行微循环、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并对高血压病气滞与血瘀证各项指标和舒张压与微循环、血液流变学主要指标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高血压病气滞血瘀患者的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多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本文通过对64例高血压病气滞血瘀患者进行微循环、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并对高血压病气滞与血瘀证各项指标和舒张压与微循环、血液流变学主要指标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高血压病气滞血瘀患者的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多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血瘀证较气滞证升高更明显,气滞、血瘀两证的舒张压与微循环积分和全血粘度均有正相关关系。提出高血压病均有气滞血瘀证的表现,血压可作为气滞与血瘀辨证之参考指标,微循环障碍和血粘度升高是高血压病的主要病理改变,从而提示对高血压病进行活血化瘀治疗是值得探索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滞血瘀证 血液流变学指标 活血化瘀治疗 血粘度 微循环障碍 高血压病 气滞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病卫气营血证候的血液流变学研究(195例总结) 被引量:4
19
作者 徐应抒 李跃英 廖大忠 《泸州医学院学报》 1986年第4期233-238,共6页
对195例温病患者卫气营血各阶段之体温、白细胞总数、中性白细胞、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表明,这些指标大都随卫、气、营、血的传变而递增,尤以卫气与管血之间最显著。卫气营血证候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属“高粘综合征”,证明卫气营血各阶段都... 对195例温病患者卫气营血各阶段之体温、白细胞总数、中性白细胞、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表明,这些指标大都随卫、气、营、血的传变而递增,尤以卫气与管血之间最显著。卫气营血证候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属“高粘综合征”,证明卫气营血各阶段都有瘀血存在,提示临床在治疗温病时,除应遵循卫气营血之治疗大法外,还应注重活血化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病 卫气营血辨证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流变性的初步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应抒 陈敏惠 +1 位作者 张庭兰 金永芳 《泸州医学院学报》 1985年第2期101-104,共4页
本文通过对正常人和发热病人白细胞粘度、白细胞电泳时间的测定,认为白细胞是影响全血粘度的因素之一。特别是在发热病人,随着白细胞总数的上升,其粘度也相应增高。提示白细胞总数计数是血液流变学的一项重要指标,其流变性值得研究。同... 本文通过对正常人和发热病人白细胞粘度、白细胞电泳时间的测定,认为白细胞是影响全血粘度的因素之一。特别是在发热病人,随着白细胞总数的上升,其粘度也相应增高。提示白细胞总数计数是血液流变学的一项重要指标,其流变性值得研究。同时还观察了离子药物Ⅰ、Ⅱ号对发热病人白细胞粘度和电泳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药物Ⅰ、Ⅱ号均能降低白细胞粘度,增加白细胞表面电荷,提高白细胞的变形能力,从而增强其吞噬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病人 白细胞总数 电泳时间 血液流变学 吞噬功能 全血粘度 白细胞流变性 细胞表面电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