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拟现实艺术的多重可能——“第二届虚拟现实艺术创新发展论坛”综述
1
作者 徐小棠 陈亦水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7-112,共6页
“第二届虚拟现实艺术创新发展论坛”汇聚学界与业界对VR艺术理论与创新实践的前沿关注焦点,发布“灵境之城”VR艺术项目,并设置“VR艺术理论与本体研究”“VR影像创作与技术研究”“VR产业发展与应用研究”“青年学生分论坛”四个分论... “第二届虚拟现实艺术创新发展论坛”汇聚学界与业界对VR艺术理论与创新实践的前沿关注焦点,发布“灵境之城”VR艺术项目,并设置“VR艺术理论与本体研究”“VR影像创作与技术研究”“VR产业发展与应用研究”“青年学生分论坛”四个分论坛。论坛分别从媒介考古、身体参与、控制论与生成论等角度讨论VR艺术理论,从叙事理论、叙事表达与技术方法等角度讨论VR艺术创作;从社会性与应用性等角度讨论VR艺术的应用开发与产业发展;从理论视角、技术视角、实践视角提出青年学子对VR艺术创新发展的关注。本次论坛对VR艺术本体论、VR内容创新创作方法、VR应用与产业实践等前沿课题的讨论,体现出VR艺术研究鲜明的学科交叉特色,为推动国内VR艺术理论与实践研究做出了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R艺术 VR影像 VR技术 VR应用与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工业化下政府质量安全监管缺陷评价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李蕾 徐小棠 《建筑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2-106,共5页
分析现行政府主管部门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内容与建筑工业化质量安全控制要点,阐述建筑工业化下政府质量安全监管缺陷评价框架,建立建筑工业化下政府质量安全监管缺陷评价体系,旨在寻求指导建筑工业化下政府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改进方向。
关键词 建筑工业化 评价体系 质量安全监管 控制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的消融:电影数字叙事的越界与电影类型 被引量:5
3
作者 徐小棠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62-67,共6页
在电影以胶片作为载体、电影艺术摄影本体论逐渐消亡的时代,电影的叙事方式与审美体验都在发生变化。如何在数字时代创作与理解电影,是摆在电影人与观众面前的一个崭新课题。本文梳理电影与新媒体研究中有关界面的相关讨论,将界面作为... 在电影以胶片作为载体、电影艺术摄影本体论逐渐消亡的时代,电影的叙事方式与审美体验都在发生变化。如何在数字时代创作与理解电影,是摆在电影人与观众面前的一个崭新课题。本文梳理电影与新媒体研究中有关界面的相关讨论,将界面作为电影中不同故事世界(叙事层级)之间、电影与现实世界之间交互的接口,以"界面的消融"隐喻不同世界之间边界的消解或不同世界之间的重叠,从而以"越界"概念来理解电影数字叙事中发生的新趋势与新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类型 艺术摄影 新媒体研究 越界 审美体验 数字时代 本体论 数字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智力类玩具设计的儿童心理学研究
4
作者 崔恩齐 徐小棠 《艺术科技》 2018年第7期175-175,共1页
儿童心理学已成为艺术类、文学类、医学类、营销类等各领域的重点理论研究,也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每位家长心中的担忧。儿童心理学是通过研究从出生到12岁左右的儿童成长时期的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产生的心理特征的科... 儿童心理学已成为艺术类、文学类、医学类、营销类等各领域的重点理论研究,也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每位家长心中的担忧。儿童心理学是通过研究从出生到12岁左右的儿童成长时期的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产生的心理特征的科学。儿童心理的发展根基来源于教育、环境和家长的引导,其中智力类玩具成为教育的一部分,儿童智力类玩具通过外观吸引儿童,在玩耍中促进儿童大脑的创造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提升。儿童在和智力类玩具互动时会以自己的方式来探索世界和认识世界,智力类玩具是促进各年龄段儿童生理发育、认知和开发智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智力类玩具的设计理论研究和类型分析儿童心理的发展,智力类玩具在教育方向的设计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心理学 智力类玩具 产品设计 教育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R技术的明长城文化遗产沉浸式交互影像设计与制作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徐小棠 《现代电影技术》 2022年第6期35-40,共6页
本文关注基于VR技术的沉浸式交互影像设计与制作问题,以明长城板厂峪段杨来楼空心敌楼为基础,梳理基于文化遗产开发沉浸式交互虚拟现实影像的一般流程、设计要点与制作方法,基于Cinema 4D与3Ds Max进行建模,基于Unity 3D进行交互设计,... 本文关注基于VR技术的沉浸式交互影像设计与制作问题,以明长城板厂峪段杨来楼空心敌楼为基础,梳理基于文化遗产开发沉浸式交互虚拟现实影像的一般流程、设计要点与制作方法,基于Cinema 4D与3Ds Max进行建模,基于Unity 3D进行交互设计,并从视点设计、沉浸场景、视线引导与交互动作四方面,探讨沉浸式交互虚拟现实影像及体验的制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浸式交互 虚拟现实影像 数字化 文化遗产 明长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阶段儿童空间照明设计研究
6
作者 崔恩齐 徐小棠 《门窗》 2018年第8期135-135,共1页
当今社会对于儿童的成长和发育期都是极为关注的,每一户家庭对于孩子的成长问题都是放在首要的,而住厉的条件也在不断改善,在孩子即将出生的时候就会开始考虑孩子的独立空间的设计,为孩子们布置一个舒适和安逸的空间是现在每一个父... 当今社会对于儿童的成长和发育期都是极为关注的,每一户家庭对于孩子的成长问题都是放在首要的,而住厉的条件也在不断改善,在孩子即将出生的时候就会开始考虑孩子的独立空间的设计,为孩子们布置一个舒适和安逸的空间是现在每一个父母最基本的愿望。在家长准备着手为自己的孩子准备居室前,也要考虑到孩子的需求,而照明设计是整个设计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不同阶段的儿童对对事物的感知能力和照明亮度有所不同。儿童在成长发育期时光对其心理的影响包括着很多方面,如:视觉、情绪、认知与行为等多各方面。本文章主要针对儿童房照明设计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空间 照明设计 儿童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物质性视角下关于虚拟现实影像艺术本体论研究的思考
7
作者 徐小棠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59-64,共6页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现实硬件产品不断升级,2021年全球出货量突破千万台/年((1)),虚拟现实内容的生产、创作与传播市场逐渐活跃,虚拟现实艺术的消费条件也越来越成熟。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硬件产品 虚拟现实影像 虚拟现实艺术 物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如何实现有效教学
8
作者 徐小棠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第30期87-87,共1页
对于中学生来说,学好历史至关重要的因素是兴趣。历史教师要充分挖掘周围的教学资源,全力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 中学生 有效课堂 激发兴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探索
9
作者 徐小棠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第30期54-54,共1页
情感教育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形成良好的品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传统及当前的历史教学中对情感教育重视不够甚至严重缺乏。历史具有很多可进行情感教育的素材,教师有必要也有可能针对中学生的特殊的... 情感教育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形成良好的品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传统及当前的历史教学中对情感教育重视不够甚至严重缺乏。历史具有很多可进行情感教育的素材,教师有必要也有可能针对中学生的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特别是初中生情感波动性明显,往往易外露,不易克制自己的情感的特点,以情施教,互相交流,营造和谐的教学和教育环境从多方面、多渠道地规范现代初中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塑造良好情感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历史 情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起洛阳VR》:虚拟现实影像的应用创新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小棠 《当代动画》 2024年第1期81-87,共7页
“体验”正在成为打造虚拟现实影像线下消费模式的关键词。当下的虚拟现实影像正在涌现“VR+IP改编+实景空间”的新模式。这种模式的核心是以多模态手段打造丰富的具身性体验,并将其融入叙事与交互。以爱奇艺原创虚拟现实影像《风起洛... “体验”正在成为打造虚拟现实影像线下消费模式的关键词。当下的虚拟现实影像正在涌现“VR+IP改编+实景空间”的新模式。这种模式的核心是以多模态手段打造丰富的具身性体验,并将其融入叙事与交互。以爱奇艺原创虚拟现实影像《风起洛阳VR》为案例,本文讨论IP改编与类型化叙事策略对于虚拟现实影像叙事的有效性,并探讨技术对叙事及叙事体验的影响,从而论述虚拟现实影像开发、设计与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影像 沉浸式体验 《风起洛阳VR》
原文传递
沉浸感与360度全景视域:VR全景叙事探究 被引量:30
11
作者 周雯 徐小棠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58-164,共7页
从电影技术的发展历程与巴赞空间美学思想来看,VR全景叙事对于时空完整性的呈现,使其成为适合电影叙事的媒介。与传统叙事电影相比,因为画框的消失,VR全景叙事在视线引导与叙事模式上产生很大变化。对于VR全景叙事效果而言,有利因素是... 从电影技术的发展历程与巴赞空间美学思想来看,VR全景叙事对于时空完整性的呈现,使其成为适合电影叙事的媒介。与传统叙事电影相比,因为画框的消失,VR全景叙事在视线引导与叙事模式上产生很大变化。对于VR全景叙事效果而言,有利因素是叙事空间创造的沉浸感,不利因素是360度全景视域带来的信息遗漏对叙事理解的阻碍。可以通过空间沉浸打造叙事沉浸,为观众的情绪反应创造条件;挖掘符合VR媒介特性的方法,减少观众在360度全景视域中因可能出现的信息遗漏而对叙事理解产生的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R全景叙事 沉浸感 360度全景视域
原文传递
电影化虚拟现实叙事形式及其叙事要素探析 被引量:18
12
作者 周雯 徐小棠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6-103,共8页
本文主要讨论电影化虚拟现实的视听叙事形式。首先分析了电影化虚拟现实叙事形式相较传统电影叙事形式产生变化的三种可能原因,包括边框消失与视听语言语法规则改变,观者视点与认同机制变化,数字技术的发展使超级真实替代真实现实、数... 本文主要讨论电影化虚拟现实的视听叙事形式。首先分析了电影化虚拟现实叙事形式相较传统电影叙事形式产生变化的三种可能原因,包括边框消失与视听语言语法规则改变,观者视点与认同机制变化,数字技术的发展使超级真实替代真实现实、数据库与算法逻辑先于叙事逻辑,进而分析在这三种变化因素的影响下,电影化虚拟现实叙事呈现为360度全景叙事、交互叙事、人工智能叙事的叙事关键要素及叙事模式特点,从而思考电影化虚拟现实叙事理论所面向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化虚拟现实(CVR) 360度全景叙事 交互叙事 人工智能叙事
原文传递
建构数字文化记忆的辅助工具:虚拟现实记录影像的美学特征及其文化外延 被引量:14
13
作者 徐小棠 周雯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0-66,共7页
虚拟现实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表现真实现实的文化实践形式中,本文主要探讨虚拟现实记录影像的概念、文化形式,讨论虚拟现实记录影像的“超真实”合成现实主义美学特征。从文化记忆的媒介维度与斯蒂格勒技术哲学理论的第三持存技术代具角... 虚拟现实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表现真实现实的文化实践形式中,本文主要探讨虚拟现实记录影像的概念、文化形式,讨论虚拟现实记录影像的“超真实”合成现实主义美学特征。从文化记忆的媒介维度与斯蒂格勒技术哲学理论的第三持存技术代具角度,思考虚拟现实记录影像作为记忆辅助工具的合理性,进而思考虚拟现实记录影像对于建构数字文化记忆的可能性,以及对虚拟现实记录影像建构的数字文化记忆进行文化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记录影像 超真实” 合成现实主义 文化记忆 第三持存
原文传递
时间的异质性:虚拟现实影像的时间呈现与时间叙事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小棠 周雯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6-44,共9页
虚拟现实影像的叙事研究一般强调空间叙事而非时间叙事,研究者们大多以现实世界的物理时间观念来审视虚拟现实影像的时间感知、时间呈现与时间叙事,认为虚拟现实影像难以使用剪辑与蒙太奇来实现连续镜头之间的组合,从而难以进行时间叙... 虚拟现实影像的叙事研究一般强调空间叙事而非时间叙事,研究者们大多以现实世界的物理时间观念来审视虚拟现实影像的时间感知、时间呈现与时间叙事,认为虚拟现实影像难以使用剪辑与蒙太奇来实现连续镜头之间的组合,从而难以进行时间叙事。而时间异质性概念提供了有异于机械论意义的时间观念,强调以共时性而非历时性的方式,感知、体验与理解时间。虚拟现实影像的时间呈现与时间叙事明显体现了时间的异质性特质,并通过引入用户交互式体验的具身维度,在虚拟现实时间影像中深化了主体性危机。虚拟现实影像作为更加开放的意义生成系统,体现了数字媒介艺术的现代性与先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影像 时间异质性 时间呈现 时间叙事 时间—影像
原文传递
触觉电影与情动视角:电影式VR的创伤记忆表达与创伤叙事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徐小棠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5-131,共7页
从2015年电影式VR兴起至今,VR叙事影像的内容与形式都在不断创新,而创伤一直是VR叙事影像的主题之一。电影式VR的创伤记忆表达,主要以个体创伤事件折射宏大创伤,以触觉电影的形式唤起观者自身的情绪与记忆,从而达成观者的情感体验与创... 从2015年电影式VR兴起至今,VR叙事影像的内容与形式都在不断创新,而创伤一直是VR叙事影像的主题之一。电影式VR的创伤记忆表达,主要以个体创伤事件折射宏大创伤,以触觉电影的形式唤起观者自身的情绪与记忆,从而达成观者的情感体验与创伤叙事的效果。电影式VR的创伤叙事,以情绪作为表达核心,通过承载个人记忆的物符号传递角色的情感与记忆,通过多感官通道的交互设计为观者的身份认同、情感投入与信任创造条件,通过衰朽的影像模拟记忆甚至生命的衰退。以观者的身体作为中介,触觉与情动连接着主体间经验,借助情动理论,可以更好地理解电影式VR创伤叙事的理论与实践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式VR创伤记忆 创伤叙事 触觉电影 情动
原文传递
从反叛到和解——21世纪初日本家庭片的创伤叙事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徐小棠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1-116,共6页
创伤叙事是21世纪初日本家庭片常见的叙事方式。创伤起源于现代性暴力,创伤事件会以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的形式保存下来。受创主体对未妥善处理的创伤反复哀悼的秘密,会成为隐秘的幽灵,在家庭内部一代代传递。在21世纪初的日本家庭片中,... 创伤叙事是21世纪初日本家庭片常见的叙事方式。创伤起源于现代性暴力,创伤事件会以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的形式保存下来。受创主体对未妥善处理的创伤反复哀悼的秘密,会成为隐秘的幽灵,在家庭内部一代代传递。在21世纪初的日本家庭片中,创伤叙事发生了从反叛传统、打碎家庭的叙事模式向与创伤和解、回归稳定传统情感模式的转变,体现了微小叙述逐渐取代宏大叙述与集体叙述的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理论 创伤叙事 日本家庭片
原文传递
讲述非虚构故事世界的创伤——论图像小说与动画纪录片的跨媒介叙事 被引量:4
17
作者 徐小棠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4-90,共7页
非虚构图像小说与动画纪录片以丰富的“语言”表达手段叙述创伤母题,以媒介延展、故事情节延展与故事世界延展的方式构建非虚构故事世界。它不仅在内容上表达来自现代性暴力的创伤,而且在形式上,以图像叙事的多义符码与非线性叙事方式,... 非虚构图像小说与动画纪录片以丰富的“语言”表达手段叙述创伤母题,以媒介延展、故事情节延展与故事世界延展的方式构建非虚构故事世界。它不仅在内容上表达来自现代性暴力的创伤,而且在形式上,以图像叙事的多义符码与非线性叙事方式,与创伤记忆的现代性本质相契合,在表达“无法言说”的创伤记忆时具有“捷径式符码”的图像优势,在建构从“无法言说”到“形成言说”的创伤叙事过程中抵达多个维度、意义丰富的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虚构图像小说 动画纪录片 跨媒介叙事 创伤叙事
原文传递
无障碍剧场的建设:基于身心障碍研究的讨论
18
作者 徐小棠 王赟姝 《艺术评论》 CSSCI 2023年第5期121-136,共16页
在国家大力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与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背景下,残疾人参与剧场的体验应当被重视。依据身心障碍研究,梳理“正常化原则”“身心障碍社会模式”等关键概念与“无障碍与通用设计”“感官代偿策略”等设计原则,分析其对无障碍... 在国家大力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与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背景下,残疾人参与剧场的体验应当被重视。依据身心障碍研究,梳理“正常化原则”“身心障碍社会模式”等关键概念与“无障碍与通用设计”“感官代偿策略”等设计原则,分析其对无障碍剧场建设的指导意义,并以英国“月球坡道”联盟剧场和我国国家大剧院、中国香港文化中心等剧场为例,分析无障碍环境建设、媒介建设与服务建设方面的实践及现实困境,以为国内无障碍剧场的建设与改造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障碍剧场 无障碍环境 无障碍媒介 无障碍公共文化服务
原文传递
复杂与隐喻的神话——20世纪80年代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动画电影的神话叙事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小棠 《当代动画》 2021年第4期55-62,共8页
神话叙事是中国动画电影叙事的重要特征,在继承20世纪五六十年代民族化叙事传统的基础上,20世纪80年代中国动画电影的神话叙事,通过拓展神话资源、探索叙事悬念与叙事张力、借神性表达来强调人性,从而创造了具有批判性与反思性的作品。... 神话叙事是中国动画电影叙事的重要特征,在继承20世纪五六十年代民族化叙事传统的基础上,20世纪80年代中国动画电影的神话叙事,通过拓展神话资源、探索叙事悬念与叙事张力、借神性表达来强调人性,从而创造了具有批判性与反思性的作品。本文以20世纪80年代上海美影厂动画电影的神话叙事,试图归纳这一时期动画电影的人物原型与叙事母题,探讨动画电影改编式、隐喻式、再造式的神话叙事策略与方法。20世纪80年代上海美影厂动画电影完成了特定历史语境下动画电影叙事的路径探索,也为当下“中国动画学派”的重建提供了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影厂 20世纪80年代 神话叙事策略 变形与真假母题
原文传递
视角下儿童房趣味性设计研究
20
作者 崔恩齐 徐小棠 《明日风尚》 2017年第11期77-77,共1页
国家二胎政策的放开,儿童的数量会逐渐增加,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就逐渐繁多。在当今社会中,相互间竞争愈发激烈,学习、生活压力愈发沉重。儿童的学习任务繁重,怎样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孩子怎样才会有充足的精力去学习、去运动... 国家二胎政策的放开,儿童的数量会逐渐增加,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就逐渐繁多。在当今社会中,相互间竞争愈发激烈,学习、生活压力愈发沉重。儿童的学习任务繁重,怎样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孩子怎样才会有充足的精力去学习、去运动,在学习与生活中形成良性循环等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家长。本文就怎样设计出儿童喜爱的趣味性房间,针对儿童的趣味点,基于色彩、仿生学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性的想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房 趣味 设计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