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免疫重建荷子宫内膜癌SCID小鼠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
作者 徐寒子 贡震 +4 位作者 陆谔梅 孙志华 吴强 季明华 唐金海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构建人免疫重建皮下荷人子宫内膜癌移植瘤SCID小鼠模型。方法将SCID小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单纯免疫重建组、荷瘤组及模型组,分别经腹腔注射人淋巴细胞和(或)皮下接种HEC-1B细胞建立相应模型。观察荷瘤鼠成瘤、移植瘤生长及组织... 目的构建人免疫重建皮下荷人子宫内膜癌移植瘤SCID小鼠模型。方法将SCID小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单纯免疫重建组、荷瘤组及模型组,分别经腹腔注射人淋巴细胞和(或)皮下接种HEC-1B细胞建立相应模型。观察荷瘤鼠成瘤、移植瘤生长及组织学特征;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人IgG含量,流式细胞术、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外周血及脾脏T细胞表型。结果小鼠成瘤率均为100%,但模型组小鼠成瘤潜伏期延长、移植瘤生长受限。单纯免疫重建组及模型组小鼠外周血、脾脏分别可检出人IgG及人T淋巴细胞表型。未发现移植物抗宿主情况,空白对照组、单纯免疫重建组、模型组小鼠体质量无显著差异。结论初步建立了人免疫重建荷人子宫内膜癌SCID小鼠复合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恶性肿瘤 疾病模型 动物 SCID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内源性多肽PDAEP-1体外抗肿瘤活性分析
2
作者 徐寒子 刘梦雨 +4 位作者 袁盛龙 李惠欣 李阳 尹萍 贡震 《广东医学》 CAS 2022年第12期1453-1459,共7页
目的通过多肽组学分析,从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筛选获得具有潜在生物学活性的内源性多肽。方法收集3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标本(以3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女性子宫内膜样本为对照),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 目的通过多肽组学分析,从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筛选获得具有潜在生物学活性的内源性多肽。方法收集3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标本(以3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女性子宫内膜样本为对照),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获得子宫内膜癌特异性内源性多肽,借助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具有潜在活性的功能多肽,使用CCK-8实验、Transwell及划痕实验验证多肽对子宫内膜癌细胞株HEC-1-A增殖、侵袭、迁移的影响,并以PCR、Western Blot方法选择性观察多肽对Wnt/β-catenin/EMT通路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结果鉴定获得序列为TAGNVLMH的多肽(PDAEP-1)对应前体为SLC38A10,其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癌患者5年生存率相关;该多肽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作用后Vimentin、β-catenin两者的mRNA及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而E-cadherin则上调。结论通过调变Wnt/β-catenin/EMT通路相关分子,内源性多肽PDAEP-1在体外有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抗肿瘤活性,具有潜在的诊疗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内源性多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治疗宫颈残端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3
作者 徐寒子 陆谔梅 +3 位作者 孙志华 吴强 张秀明 贡震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53-256,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联合近距离腔内照射治疗宫颈残端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省肿瘤医院1994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入院行放疗的41例宫颈残端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012年后收治的23例患者行三维适...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联合近距离腔内照射治疗宫颈残端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省肿瘤医院1994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入院行放疗的41例宫颈残端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012年后收治的23例患者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联合近距离腔内照射(三维适形组),2012年前收治的18例患者行体外常规放疗联合近距离腔内照射(常规放疗组),评价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情况。结果常规放疗组获CR 8例,PR 6例,总有效率为77.8%,鳞癌抗原(SCC)下降率为(61.3±20.4)%;三维适形组CR 12例,PR 8例,总有效率为87.0%,SCC下降率为(75.9±4.3)%;两组的SCC下降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放疗组患者出现近期并发症17例,其中1~2级直肠反应13例,1级膀胱反应4例;三维适形组出现近期并发症6例,均为1级直肠反应。结论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联合近距离腔内照射可能是宫颈残端癌提高近期疗效、减少放疗并发症的有效治疗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 宫颈残端癌 近距离腔内照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胸水辅助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肿瘤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徐寒子 张炜炜 +2 位作者 孔文韬 邵宁一 周铁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7年第1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人工胸水辅助下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位于膈面肝脏肿瘤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2005年1月至7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接受射频消融治疗方法的9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3.2岁(25~83岁);Child-Pugh分级均为A级,肿瘤位于肝... 目的探讨人工胸水辅助下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位于膈面肝脏肿瘤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2005年1月至7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接受射频消融治疗方法的9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3.2岁(25~83岁);Child-Pugh分级均为A级,肿瘤位于肝Ⅳ段1例,肝Ⅶ段6例,肝Ⅷ段2例。采用人工胸水的方法,以显露肿瘤全貌,然后进行超声引导下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结果人工胸水后,射频消融治疗均顺利完成,没有发生与手术相关的死亡。手术后8例患者存活,1例患者死亡。结论人工胸水辅助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是治疗肝脏肿瘤的一种安全方法,有助于拓展射频消融治疗的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胸水 超声 肝肿瘤 射频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课在妇科肿瘤规培医生临床带教中应用的初探 被引量:10
5
作者 徐寒子 张秀明 +3 位作者 钟山亮 余辉 尹园 贡震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77-80,共4页
目的探析及评价穿插运用微课教学在妇科肿瘤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带教中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选取参加妇科肿瘤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生共20名,随机分为以单纯授课为主的传统组与穿插微课教学的微课组,每组各10名。妇科肿瘤学规培结... 目的探析及评价穿插运用微课教学在妇科肿瘤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带教中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选取参加妇科肿瘤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生共20名,随机分为以单纯授课为主的传统组与穿插微课教学的微课组,每组各10名。妇科肿瘤学规培结束后通过出科考试(理论+实践)对两组的临床规培效果进行评价,并对微课组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出科考试的实践成绩微课组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特别是在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方面成绩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微课组的问卷调查显示,规培医生认可微课的新颖性及灵活性,有利于培养学习积极性及学习能力,特别是在临床思辩和实践能力方面效果较好。结论在妇科肿瘤临床带教中采用穿插微课教学的模式,能更好地帮助规培医生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有在肿瘤专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推广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 妇科肿瘤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课联合CBL在妇科肿瘤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徐寒子 余辉 +5 位作者 张秀明 周璘 王迎春 栾婷 周晓美 贡震 《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6期25-26,共2页
目的评价微课联合CBL(case based learning)在妇科肿瘤临床教学中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参加妇科肿瘤临床培训的医学生共30名,随机分为传统组(传统授课)与联合组(微课联合CBL),各15名。临床学习结... 目的评价微课联合CBL(case based learning)在妇科肿瘤临床教学中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参加妇科肿瘤临床培训的医学生共30名,随机分为传统组(传统授课)与联合组(微课联合CBL),各15名。临床学习结束后通过考核比较两种教学法的效果,并对联合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两组理论成绩相当(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历书写与分析联合组略高于传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思辨及实践操作联合组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组教学满意度高于传统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妇科肿瘤临床教学中采用微课联合CBL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改革尝试,有助于医学生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锻炼。因此,这种教学模式有在肿瘤专科临床培训中推广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L 微课 妇科肿瘤 临床教学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225对人鼻咽癌细胞株CNE的生长抑制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徐寒子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EGFR单抗C225对人鼻咽癌细胞株CNE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以MTT比色法、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C225对CNE的生长抑制作用,以透射电镜、流式细胞术观察C225对CNE的凋亡诱导效应。结果MTT、法显示,C225对CNE具有明显的生长... 目的探讨EGFR单抗C225对人鼻咽癌细胞株CNE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以MTT比色法、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C225对CNE的生长抑制作用,以透射电镜、流式细胞术观察C225对CNE的凋亡诱导效应。结果MTT、法显示,C225对CNE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并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48hIC20--30为10μg/mL;以此浓度C225处理CNE,倒景相差显微镜观察发现,细胞变圆、脱壁,部分死亡、漂浮;透射电镜可见典型的凋亡超微结构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其24、48h凋亡率分别为(14.30±0.78)%、(15.30±0.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90±0.95)%和(4.70±0.60)%(P〈0.05)。结论C225对CNE细胞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这可能其与诱导CNE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FR C225 鼻咽癌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抗靶向超抗原SEA体内抗膀胱肿瘤实验研究
8
作者 徐寒子 贡震 +4 位作者 吴王飞 叶劲军 陆谔梅 孙志华 韩从辉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2-35,共4页
背景与目的:超抗原葡萄球菌肠毒素A(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A,SEA)在体内、外以及临床的膀胱灌注治疗试验中对膀胱癌均具有明显的抑瘤效应,本研究旨在探讨单抗靶向的超抗原SEA体内对人膀胱癌的抑瘤作用。方法:以腹腔注射人外周血... 背景与目的:超抗原葡萄球菌肠毒素A(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A,SEA)在体内、外以及临床的膀胱灌注治疗试验中对膀胱癌均具有明显的抑瘤效应,本研究旨在探讨单抗靶向的超抗原SEA体内对人膀胱癌的抑瘤作用。方法:以腹腔注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皮下注射人膀胱癌BIU87细胞建立人免疫重建荷人膀胱癌SCID小鼠复合模型,再将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EA组及单抗靶向SEA实验组,分别予以PBS、SEA及单抗靶向SEA瘤周注射,以SonoSite彩超在建模后6周内检测小鼠皮下移植瘤体积、瘤体血流。结果:单抗靶向SEA组瘤体体积、瘤体血流均小于对照组及SEA组,在建模后4、5、6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抗靶向的超抗原SEA对膀胱癌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更强,可能与其进一步减少瘤体血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超抗原 葡萄球菌类毒素 抗体 单克隆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妥昔单抗诱导人鼻咽癌细胞株CNE凋亡实验研究
9
作者 徐寒子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86-89,111,共5页
目的观察西妥昔单抗诱导人鼻咽癌细胞株CNE凋亡的效果,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CNE细胞经10μg/mL西妥昔单抗处理48 h后,以Hochest33258荧光染色显微法、透射电镜观察其凋亡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Bax、Bc... 目的观察西妥昔单抗诱导人鼻咽癌细胞株CNE凋亡的效果,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CNE细胞经10μg/mL西妥昔单抗处理48 h后,以Hochest33258荧光染色显微法、透射电镜观察其凋亡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Bax、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CNE细胞经西妥昔单抗处理后,荧光显微镜及透射电镜下均可见典型的凋亡形态学及超微结构改变;流式细胞术显示凋亡率为(15.30±0.9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Bax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Bcl-2比值增加。结论西妥昔单抗对人鼻咽癌细胞株CNE有显著的凋亡诱导作用,这可能通过上调Bax并下调Bcl-2而实现,其确切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妥昔单抗 鼻咽癌 CNE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术后静态调强放疗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的比较 被引量:10
10
作者 朱必清 武雅琴 +3 位作者 韩晶晶 李倩 徐寒子 陆谔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8-91,98,共5页
目的:比较宫颈癌术后静态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近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剂量学参数,为早期宫颈癌根治术后放疗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整... 目的:比较宫颈癌术后静态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近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剂量学参数,为早期宫颈癌根治术后放疗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整理接受IMRT或VMAT治疗的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各50例,观察所有患者放疗期间急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两组放疗计划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计划靶区的适形度指数(conformity index,CI)、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照射时间及跳数(the number of monitor unit,MU)。结果:VMAT组急性放射性肠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IMRT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8%vs.64%,P<0.05);与IMRT组相比,上消化道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20%vs.6%,P<0.05);VMAT组直肠V40、小肠V40均低于IMRT组(P<0.01),而直肠和小肠的V20、V30在两组中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中膀胱V20、V30、V40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VMAT计划CI优于IMRT计划(P<0.05);HI在两组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IMRT计划比较,VMAT计划的MU值和治疗时间分别减少了50%和54%(P<0.01)。结论: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选择VMAT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急性放射性肠炎和上消化道反应的发生率,减轻正常器官的受照剂量,缩短放疗时间,从而提高患者术后放疗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术后 放射治疗 静态调强放疗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乳腺癌进展 被引量:18
11
作者 周思颖 张思杰 +2 位作者 徐寒子 孙大伟 唐金海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89-1492,共4页
近年来中医药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发挥了独特作用并有重要地位。此综述回顾总结了中医对乳腺癌病因病机的认识,将中医辨证论治与疾病分期及诊疗技术相结合,拓展中医理论内涵,丰富乳腺癌中西医结合理论基础。介绍了中医药的实际临床应用... 近年来中医药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发挥了独特作用并有重要地位。此综述回顾总结了中医对乳腺癌病因病机的认识,将中医辨证论治与疾病分期及诊疗技术相结合,拓展中医理论内涵,丰富乳腺癌中西医结合理论基础。介绍了中医药的实际临床应用及疗效,如改善术后并发症、对抗化疗耐药性、降低放化疗副反应、减轻内分泌治疗的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期等方面,通过对中医药干预乳腺癌的实验室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中医药多途径、多靶点的药用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中医药 中西医结合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PTCD治疗梗阻性黄疸 被引量:60
12
作者 张炜炜 孔文韬 +3 位作者 周铁 邵宁一 徐寒子 仇毓东 《肝胆外科杂志》 2005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PTCD的操作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5例梗阻性黄疸患者,14例肝门部胆管癌,1例肝癌合并胆总管癌栓,在超声引导下行PTCD术,穿刺肝左叶胆管6例,右叶胆管9例,术后常规胆道造影。结果 穿刺成功率10 0 % ,未出现...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PTCD的操作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5例梗阻性黄疸患者,14例肝门部胆管癌,1例肝癌合并胆总管癌栓,在超声引导下行PTCD术,穿刺肝左叶胆管6例,右叶胆管9例,术后常规胆道造影。结果 穿刺成功率10 0 % ,未出现出血、胆汁性腹膜炎等并发症。术后一周胆红素平均下降80 .5 umol/ L。其中9例不能手术切除的肿瘤患者黄疸减退后带管出院,5例患者经胆道引流黄疸减退后行肿瘤根治性切除,1例肝门部胆管癌合并肝转移患者术后1月死亡。结论 超声引导下PTCD是一种治疗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方法,具有安全、并发症少的优点,与X线相结合,可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梗阻性黄疸 PTC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脂质体通过调节miRNA的表达改变乳腺癌细胞对阿霉素的化疗敏感性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思颖 张思杰 +1 位作者 徐寒子 唐金海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2-317,共6页
目的初步研究姜黄素脂质体(CUR)在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中对阿霉素(ADR)药物敏感性的影响,并分析其通过调控miRNA途径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为亲本细胞,采用低浓度逐步加量法诱导阿霉素耐药株MCF-7/ADR,利用薄膜法制备... 目的初步研究姜黄素脂质体(CUR)在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中对阿霉素(ADR)药物敏感性的影响,并分析其通过调控miRNA途径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为亲本细胞,采用低浓度逐步加量法诱导阿霉素耐药株MCF-7/ADR,利用薄膜法制备姜黄素脂质体,MTT法检测姜黄素脂质体增加MCF-7/ADR耐药株敏感性的性能及与阿霉素的协同增效作用,miRNA和mRNA微阵列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的miRNA和mRNA,联合生物信息学预测软件和mRNA微阵列预测差异表达的miRNA可能的靶基因,应用荧光定量PCR验证部分微阵列结果。结果阿霉素与姜黄素脂质体对MCF-7/ADR的细胞抑制率有协同增效作用。芯片结果显示,与耐药株MCF-7/ADR细胞相比,miRNA和mRNA在亲本MCF-7/ADR细胞和经姜黄素脂质体处理后的MCF-7/ADR细胞中的表达差异明显,共发现67个差异表达的miRNA和323个差异表达的mRNA。根据预测软件和mRNA芯片结果发现20个共同靶基因。qPCR进一步验证hsa-miR-29b-1-5p,hsamiR-29b-3p,hsa-miR-6068,hsa-miR-6790-5p,has-miR-4417和DDIT4,EPAS1,VEGFA,RPS14,DCDC2在3株细胞中的表达与芯片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姜黄素脂质体能在一定程度上逆转人乳腺癌对阿霉素的耐药性。通过调控miRNA的表达来影响相关信号通路可能是姜黄素脂质体调节乳腺癌细胞对阿霉素药物敏感性的一条重要分子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脂质体 乳腺癌 阿霉素耐药 MIRNAS MRN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全盆底重建术治疗老年女性重度盆腔器官脱垂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贡震 谭笑梅 +1 位作者 沈宇飞 徐寒子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4年第6期403-405,共3页
目的 评价全盆底重建术治疗老年女性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POP-QⅢ~Ⅳ期盆腔器官脱垂行全盆底重建术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评价该手术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所有手术均安全顺利进行,未见膀胱、直肠等损... 目的 评价全盆底重建术治疗老年女性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POP-QⅢ~Ⅳ期盆腔器官脱垂行全盆底重建术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评价该手术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所有手术均安全顺利进行,未见膀胱、直肠等损伤;手术时间(105±31.2) min,出血(185.4±65.9) mL;所有患者术后4~5d后均自主排尿.随访2年,复发率为0(0/34);PFIQ评分由术前的(84.3±22.6)分降至术后2年的(11.2±6.5)分,PFDI评分由术前的(75.8±19.4)分降至术后2年的(12.4±5.3)分.结论 全盆底重建术用于纠正老年女性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手术安全,术后生活质量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女性 盆腔器官脱垂 全盆底重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炜炜 孔文韬 +3 位作者 周建新 邵宁一 徐寒子 丁义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185-187,208,共4页
目的 :探讨超声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诊治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6例实施肝移植术后临床拟诊胆道并发症的患者 ,以二维超声检查移植肝及肝周情况 ,以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肝动脉、下腔静脉血流 ,并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相对比。结果 :胆系梗... 目的 :探讨超声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诊治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6例实施肝移植术后临床拟诊胆道并发症的患者 ,以二维超声检查移植肝及肝周情况 ,以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肝动脉、下腔静脉血流 ,并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相对比。结果 :胆系梗阻 3例 (2例合并肝内多发胆汁肿 )、胆管内胆泥形成 1例、胆漏 2例 (在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 )。肝动脉血栓 2例。肝流出道狭窄合并血栓 1例。结论 :超声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诊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诊断 肝移植术 胆道 并发症 手术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胆囊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炜炜 孔文韬 +1 位作者 邵宁一 徐寒子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6年第12期727-729,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癌术前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手术及病理诊断,回顾性总结了36例术前超声拟诊为胆囊癌患者的超声资料,分析原发性胆囊癌及其他易误诊为胆囊癌疾病的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学特点。结果术...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癌术前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手术及病理诊断,回顾性总结了36例术前超声拟诊为胆囊癌患者的超声资料,分析原发性胆囊癌及其他易误诊为胆囊癌疾病的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学特点。结果术后病理证实胆囊癌30例(83.3%),其他胆囊疾病6例(16.7%)。二维超声可以观察到胆囊占位的形态、大小,与肝脏的分界情况,并能观察有无肝脏转移、淋巴结肿大及胆管扩张等异常声像;彩色多普勒不仅可以评价占位病变内血供情况,为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资料,还可以对门静脉有无侵犯进行初步评估。结论综合应用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术前检查,有助于原发性胆囊癌的鉴别诊断,并判断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胆囊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超声在冷循环射频治疗肝脏肿瘤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炜炜 邵宁一 +1 位作者 孔文韬 徐寒子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在冷循环射频治疗肝脏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31例肝癌患者在开腹手术时行术中超声检查,并以超声作为射频针穿刺的引导手段,动态观察手术进程。结果:31例患者均在术中超声引导下完成治疗。其中7例术前未发现...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在冷循环射频治疗肝脏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31例肝癌患者在开腹手术时行术中超声检查,并以超声作为射频针穿刺的引导手段,动态观察手术进程。结果:31例患者均在术中超声引导下完成治疗。其中7例术前未发现小病灶。1例排除术前MR I诊断的1处假阳性病灶。结论:术中超声可发现术前影像学检查遗漏的小病灶,避免胆管、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实时观察射频治疗过程并优化手术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超声 冷循环射频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CT图像诊断系统对淋巴结勾画的效能评估
18
作者 张秀明 沈文荣 +5 位作者 乔伟 蒋玉婷 白晨光 贡震 陈欢 徐寒子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0-192,F0003,共4页
目的比较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宫颈癌图像诊断系统对CT断层图像阅片与人工阅片判定淋巴结情况,评估图像诊断系统对淋巴结勾画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利用图像诊断系统对56例宫颈癌患者肾门水平以下腹膜后、髂总血管旁及双侧盆壁淋巴... 目的比较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宫颈癌图像诊断系统对CT断层图像阅片与人工阅片判定淋巴结情况,评估图像诊断系统对淋巴结勾画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利用图像诊断系统对56例宫颈癌患者肾门水平以下腹膜后、髂总血管旁及双侧盆壁淋巴结进行勾画,并由2名影像科副主任医师对所勾画的感兴趣区进行判定,观察有无漏诊的淋巴结。所有患者均选取10枚与感兴趣区淋巴结分布在相同位置的不同大小、密度与淋巴结相近的血管断面作为阴性对照。计算图像诊断系统与人工阅片的一致性、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共选取679枚淋巴结及阴性对照结节560枚。诊断系统准确勾画643枚,漏诊36枚;将560枚阴性对照结节误勾画为淋巴结78枚。诊断系统与人工阅片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0.813,P<0.01)。诊断敏感度为94.70%,特异度为86.07%,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04。结论基于CNN的宫颈癌图像诊断系统对于宫颈癌患者CT图像淋巴结勾画与人工阅片具有高度一致性,可应用于临床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淋巴转移 淋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超声在冷循环射频治疗肿瘤中的应用
19
作者 张炜炜 孔文韬 +3 位作者 邵宁一 徐寒子 周铁 仇毓东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5年第4期207-209,共3页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IOUS)在冷循环射频治疗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8例肝癌患者,5例胰体尾癌患者。将术中探头直接置于脏器表面,首先观察肿瘤的部位、大小、数量和周围血管的毗邻关系,取活检后在超声引导下将射频电极针穿刺入肿瘤内...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IOUS)在冷循环射频治疗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8例肝癌患者,5例胰体尾癌患者。将术中探头直接置于脏器表面,首先观察肿瘤的部位、大小、数量和周围血管的毗邻关系,取活检后在超声引导下将射频电极针穿刺入肿瘤内部,多点分次进行治疗。结果53例患者全部在超声引导下完成治疗。5例患者经术中超声检查发现新病灶。术中观察到治疗后肿瘤颜色变暗,瘤体变瘪凹陷,声像图上肿瘤呈高回声改变。术后随访2~12个月,46例存活。结论开腹下应用术中超声引导冷循环射频治疗,定位准确,安全性高,可多点多次对肿瘤进行射频灭活,坏死区域大。并且术中超声能够弥补术前影像学的不足,发现术前漏诊的病灶而使患者及时得到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超声 射频治疗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体尾部肿瘤超声诊断的临床观察
20
作者 孔文韬 张炜炜 +1 位作者 邵宁一 徐寒子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576-579,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对胰腺体尾部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常规超声或术中超声检查诊断为胰腺体尾部肿瘤的图像特点,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相对照。图像分析的主要内容有肿瘤回声、境界、形态以及毗邻关系等。结果:21例患者中,术... 目的:探讨超声对胰腺体尾部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常规超声或术中超声检查诊断为胰腺体尾部肿瘤的图像特点,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相对照。图像分析的主要内容有肿瘤回声、境界、形态以及毗邻关系等。结果:21例患者中,术前超声诊断:(1)基本符合11例(52·4%);(2)漏诊3例(14·3%),为2例胰岛细胞瘤及1例胰体尾癌;(3)误诊7例(33·3%),其中3例胃间质肿瘤、1例炎性包块误诊为胰腺癌,1例全胰癌误诊为胰体尾癌,另2例将胰腺肿瘤与腹腔或腹膜后肿瘤相混淆。结论:超声具有安全、无创、简便的优势,是胰腺体尾部肿瘤首选的诊断方法,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结合CT和磁共振等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胰体尾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