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RAF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前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廖子龙 陈宝洁 +2 位作者 廖岸梅 徐加誉 张培荣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58-159,173,共3页
甲状腺细针穿刺(fine needle aspiration,FNA)是目前术前评估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最有效的方法[1]。但仍有20%~30%的病例被归为不确定类别,这些不确定的诊断给临床治疗造成困惑。BRAF基因V600E突变是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 甲状腺细针穿刺(fine needle aspiration,FNA)是目前术前评估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最有效的方法[1]。但仍有20%~30%的病例被归为不确定类别,这些不确定的诊断给临床治疗造成困惑。BRAF基因V600E突变是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最常见的分子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VE1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细针穿刺 液基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抗酸染色联合CPA在基层医院诊断肺结核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加誉 樊春卉 谭萍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9年第6期3-5,共3页
目的分析改良抗酸染色联合交叉引物恒温扩增(CPA)在基层医院诊断肺结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临床确诊的45例肺结核患者,痰涂片镜检阴性标本34例,阳性标本11例。均分别采用Xpert MTB/RIF技术、CPA技术联合改良抗酸染色法、CPA技... 目的分析改良抗酸染色联合交叉引物恒温扩增(CPA)在基层医院诊断肺结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临床确诊的45例肺结核患者,痰涂片镜检阴性标本34例,阳性标本11例。均分别采用Xpert MTB/RIF技术、CPA技术联合改良抗酸染色法、CPA技术、改良抗酸染色法检验痰液标本,比较4种方法的阳性检验结果。结果 45例标本,改良抗酸染色法阳性率为33.33%,明显低于CPA技术联合改良抗酸染色法(62.22%)、CPA技术(53.33%)、Xpert MTB/RIF技术(64.44%)( P <0.05)。结论 4种方法均对肺结核疾病有辅助临床诊断的作用。改良抗酸染色法联合CPA可节约检验成本,可代替Xpert MTB/RIF检测方式,适合在基层医院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改良抗酸染色法 交叉引物恒温扩增 诊断 基层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抗酸染色在早期结核诊断中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徐加誉 樊春卉 廖子龙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2期87-88,共2页
目的分析改良抗酸染色在早期结核诊断中的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本院检验科收集的150例结核标本,包括痰、支气管灌洗液、胸腹水等,均行改良抗酸染色、PCR(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传统抗酸染色方法检测,对比三种检... 目的分析改良抗酸染色在早期结核诊断中的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本院检验科收集的150例结核标本,包括痰、支气管灌洗液、胸腹水等,均行改良抗酸染色、PCR(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传统抗酸染色方法检测,对比三种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结果改良抗酸染色阳性率、传统抗酸染色阳性率、PCR检测法检测阳性率分别是41.33%、36.36%、32.00%,阴性率分别是58.67%、73.33%、68.00%,改良抗酸染色阳性率显著高于传统抗酸染色(P<0.05);PCR检测与传统抗酸染色相比无差异(P>0.05);PCR检测与改良抗酸染色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改良抗酸染色在早期结核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检测阳性率,对于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临床价值较高,值得信赖并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传统抗酸染色 改良抗酸染色 早期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胺O荧光染色法辅助诊断结核抗酸杆菌感染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廖子龙 徐加誉 +1 位作者 陈宝玉 李勇 《中国医学工程》 2019年第3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金胺O荧光染色法辅助诊断结核抗酸杆菌感染的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接受金胺O荧光染色、抗酸染色、痰涂片抗酸染色及血清学结核抗体金标法联合检测的病理组织切片患者195例,统计计算各诊断方法的阳... 目的探讨分析金胺O荧光染色法辅助诊断结核抗酸杆菌感染的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接受金胺O荧光染色、抗酸染色、痰涂片抗酸染色及血清学结核抗体金标法联合检测的病理组织切片患者195例,统计计算各诊断方法的阳性情况、敏感性及特异性,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均符合结核抗酸杆菌感染87例,均不符合结核抗酸杆菌感染80例,病理未确诊而临床诊断为结核抗酸杆菌感染28例。金胺O荧光染色法各方面诊断阳性率比组织抗酸法、痰涂抗酸法、血清学结核抗体金标法阳性率均明显更高(P?<0.05);金胺O荧光染色法的特异性与组织抗酸法、痰涂抗酸法、血清学结核抗体金标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金胺O荧光染色法的敏感性则比其他方法显著更高(P?<0.05)。结论临床诊断结核抗酸杆菌感染采用金胺O荧光染色法辅助诊断可促进阳性率提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胺O荧光染色法 结核抗酸杆菌感染 组织抗酸法 痰涂抗酸法 血清学结核抗体金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胃镜在胃癌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出新 李银鹏 徐加誉 《中外医疗》 2010年第21期31-32,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胃镜诊断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3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经超声胃镜并经手术切除标本证实为胃癌的患者176例临床资料,观察分析组织形态学结构。结果本组176例胃癌患者中贲门癌39例,占22.16%,胃体、底... 目的探讨超声胃镜诊断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3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经超声胃镜并经手术切除标本证实为胃癌的患者176例临床资料,观察分析组织形态学结构。结果本组176例胃癌患者中贲门癌39例,占22.16%,胃体、底癌48例,占27.27%;胃窦、幽门癌83例,占47.16%;全胃癌6例,与3.41%。超声胃镜检查确诊144例,确诊率为81.82%。不同性别、年龄的胃癌患者病变部位及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超声对观察胃癌浸润深度、周围侵犯及淋巴结转移诊断可靠,对肿瘤TNM分期可作出初步估价,利于制定治疗方案,弥补胃镜检查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胃镜 胃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酸染色联合金胺O荧光染色诊断肺结核的临床价值探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廖子龙 徐加誉 +1 位作者 陈宝玉 李勇 《黑龙江医学》 2019年第4期394-395,398,共3页
目的探究抗酸染色联合金胺O荧光染色诊断肺结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收治并确诊的肺结核患者200例作为肺结核组,选取同期于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进行病理组织学诊断的非肺结核患者50例作为对... 目的探究抗酸染色联合金胺O荧光染色诊断肺结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收治并确诊的肺结核患者200例作为肺结核组,选取同期于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进行病理组织学诊断的非肺结核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组织抗酸染色、痰液抗酸染色法及金胺O荧光染色;比较三种检测方法分别及联合诊断肺结核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抗酸染色及金胺O荧光染色对肺结核诊断的阳性率均不高,但对非结核类疾病诊断的阴性率均较高,分别为100.00%、100.00%及94.00%;与金胺O荧光染色相比,两组抗酸染色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及阳性预测率均有显著增加(P<0.05);三种方法联合检测对肺结核患者诊断的阳性率为88.00%(176/200),阴性率为12.00%(24/200);对非结核患者诊断的阳性率为6.00%(3/50),阴性率为94.00%(47/50);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率及阴性预测率分别为88.00%、94.00%、98.32%、66.20%及80.00%。与单独检测相比,灵敏度、准确度及阳性预测率得到显著提升。结论抗酸染色联合金胺O荧光染色能够显著提升肺结核患者诊断的灵敏度、准确度及阳性预测率,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酸染色 金胺O荧光染色 肺结核 临床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调节细胞Th17/Treg及程序性死亡配体1在子宫腺肌病中的意义 被引量:9
7
作者 张培荣 槐中美 +2 位作者 廖子龙 徐加誉 吴意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9年第6期768-771,共4页
目的:分析免疫调节细胞Th17/Treg及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子宫腺肌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9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81例子宫肌瘤及67例健康体检女性,测定免疫调节细胞Th17/Treg及免疫蛋白PD-L1水平,按子宫内膜入侵子宫肌层程度进行... 目的:分析免疫调节细胞Th17/Treg及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子宫腺肌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9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81例子宫肌瘤及67例健康体检女性,测定免疫调节细胞Th17/Treg及免疫蛋白PD-L1水平,按子宫内膜入侵子宫肌层程度进行病理分级,比较不同病理分级及治疗前后差异。结果:子宫腺肌病组Th17细胞、白介素-17(IL-17)、IL-23、PD-L1免疫组化评分均高于子宫肌瘤组和对照组,Treg细胞、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低于子宫肌瘤组和对照组(均P<0.05)。病理Ⅲ级组Th17细胞、IL-17、IL-23、PD-L1免疫组化评分均高于Ⅱ级组和Ⅰ级组,Treg细胞、IL-10、TGF-β水平低于Ⅱ级组和Ⅰ级组(均P<0.05)。子宫腺肌病患者治疗前Th17细胞、IL-17、IL-23、PD-L1免疫组化评分均高于治疗后,Treg细胞、IL-10、TGF-β水平均低于治疗后(均P<0.05)。结论:免疫调节细胞Th17/Treg及PD-L1在子宫腺肌病发生中有重要作用,监测其表达可能为辅助诊断提供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免疫调节细胞Th17/Treg 程序性死亡配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沉降式液基细胞染色不良的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1
8
作者 廖子龙 徐加誉 关弘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23期77-79,199,共4页
目的:对宫颈癌早期筛查工作中应用沉降式液基细胞制片技术出现的一些染色不良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方法:收集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2017年8月至2017年10月门诊采集的妇科患者宫颈脱落细胞标本144例,分成对照组和若干观察组,对观察组标本... 目的:对宫颈癌早期筛查工作中应用沉降式液基细胞制片技术出现的一些染色不良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方法:收集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2017年8月至2017年10月门诊采集的妇科患者宫颈脱落细胞标本144例,分成对照组和若干观察组,对观察组标本采取不同改进措施后,应用沉降式液基细胞学方法制片,在镜下判读染色情况,并与未经改进处理的对照组标本所制液基细胞片相对照。结果:经前期标本处理、保存液pH以及染色机加样环节的调整等改进措施后的观察组,其制片染色效果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结论:沉降式液基细胞学制片染色受多因素影响,标本采集与处理工作标准化以及染色制片各环节的严格把控是提高病理诊断准确性的可靠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筛查 沉降式液基细胞学 染色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抗酸染色的新应用在早期结核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培荣 徐加誉 廖子龙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2期36-37,共2页
目的分析在薄层液基细胞制片上改良抗酸染色的阳性检出率。方法选取128例结核患者,标本种类为胸腹水、支气管灌洗液、痰、心包积液及脑脊液,薄层液基细胞制片后分别采用改良抗酸染色方法、传统抗酸染色方法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目的分析在薄层液基细胞制片上改良抗酸染色的阳性检出率。方法选取128例结核患者,标本种类为胸腹水、支气管灌洗液、痰、心包积液及脑脊液,薄层液基细胞制片后分别采用改良抗酸染色方法、传统抗酸染色方法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结核检测方法,对细胞标本三种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薄层液基细胞制片改良抗酸染色的阳性率为49.2%,明显高于传统抗酸染色阳性率的3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440,P<0.05)。薄层液基细胞制片实时荧光定量PCR与传统抗酸染色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67,P>0.05)。薄层液基细胞制片改良抗酸染色检测阳性率高于实时荧光定量PCR,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76,P>0.05)。结论对于早期结合患者,薄层液基细胞制片改良抗酸染色的检测阳性率明显较高,是一种早期诊断结核的可靠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抗酸染色 早期结核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亚甲蓝染色法对幽门螺杆菌的病理诊断价值
10
作者 廖子龙 张培荣 徐加誉 《实用医技杂志》 2023年第5期318-320,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亚甲蓝染色法检测幽门螺杆菌(Hp)的病理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12月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病理科存档Hp阳性患者胃黏膜活检标本30例,通过缩短亚甲蓝染色时间及稀释其浓度的方法检测Hp的感染情况,分析各方法Hp染色结... 目的探讨改良亚甲蓝染色法检测幽门螺杆菌(Hp)的病理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12月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病理科存档Hp阳性患者胃黏膜活检标本30例,通过缩短亚甲蓝染色时间及稀释其浓度的方法检测Hp的感染情况,分析各方法Hp染色结果的差异。结果Hp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Hp检出率100%,部分腺腔中Hp无法检出,腺体细胞核染色不清晰;实验组1、实验组2和实验组3检出率与对照组一致,但实验组1在Hp感染程度检测上最为精准,腺体细胞核染色清晰度也最高。结论缩短亚甲蓝染色液孵育时间为10 s的Hp染色方法能准确判断Hp的感染程度,并且对周围腺体细胞核也能清晰显示,有助于做出精准的病理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蓝 幽门螺杆菌 病理学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块联合免疫组化技术在解决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11
作者 徐加誉 廖子龙 张培荣 《黑龙江中医药》 2019年第3期272-274,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细胞块切片联合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在胸腔积液病理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胸腔积液病例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收集患者胸腔积液分别进行细胞块切片联合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以及细胞涂片... 目的:探讨分析细胞块切片联合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在胸腔积液病理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胸腔积液病例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收集患者胸腔积液分别进行细胞块切片联合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以及细胞涂片检测,对比各样本的间皮细胞与肺腺癌免疫组化指标的表达情况,对比诊断效能。结果:细胞块切片联合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与细胞涂片检测胸腔积液阳性检出率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细胞块切片联合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在恶性胸腔积液的分型诊断符合率达到100.0%;间皮病变样本的WT-1、Calretinin、CK5/6以及Desmin指标阳性表达较高;肺腺癌样本的CK7、CD15、BerEP4、MOC-31、TTF-1以及CEA指标阳性表达较高;细胞块切片联合免疫组化染色指标检测效果相比常规细胞涂片检测更优,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胸腔积液应用细胞块切片联合免疫组化染色能准确进行诊断,细胞块切片联合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过程通过应用适当抗体组合,能对转移性癌症与浆膜腔内间皮性肿瘤进行病理鉴别诊断,该检测方法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块联合免疫组化技术 胸腔积液 鉴别诊断 应用价值
原文传递
病理技术HE染色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7
12
作者 徐加誉 廖子龙 张培荣 《黑龙江中医药》 2018年第5期137-138,共2页
目的:探究病理技术HE染色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6月~2018年6月本院病理科室接受的200片石蜡病理切片纳为研究对象,对本科室的病理HE染色技术进行改进,所有切片均利用显微镜进行染色处理,其中,100片为改进前的石... 目的:探究病理技术HE染色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6月~2018年6月本院病理科室接受的200片石蜡病理切片纳为研究对象,对本科室的病理HE染色技术进行改进,所有切片均利用显微镜进行染色处理,其中,100片为改进前的石蜡病理切片,100片为改进后的石蜡病理切片,对比HE染色技术改进前后的具体染色情况。结果:对比改进前,改进后HE染色标准率升高;P<0.05。结论:病理技术HE染色可在临床病理诊断中发挥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病理科需要不断提升HE染色技术,尽可能得获得质量好的切片,从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提供较为科学合理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技术HE染色 病理诊断 应用效果
原文传递
微创下早期诊断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13
作者 张培荣 晏斌林 +3 位作者 徐加誉 廖子龙 黄建鑫 刘昭红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3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真菌感染早期的病理诊断方法,提高真菌阳性检出率,有效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将2011年至2013年痰、胸水、腹水、表面皮肤刮片等脱落细胞标本,经薄层液基细胞制片(TCT)检测选取78例标本,对标本制备的细胞块连续切片经特殊染色PAS、... 目的探讨真菌感染早期的病理诊断方法,提高真菌阳性检出率,有效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将2011年至2013年痰、胸水、腹水、表面皮肤刮片等脱落细胞标本,经薄层液基细胞制片(TCT)检测选取78例标本,对标本制备的细胞块连续切片经特殊染色PAS、免疫组化MUC5B、原位杂交念珠菌探针方法,对患者年龄、性别及健康状况的真菌阳性率进行数据分析,对PAS、MUC5B两种检测方法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比较传统及科研检测早期诊断真菌感染的方法差异性。结果 78例标本中三种检测方法在年龄组、性别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PAS在健康状况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MUC5B、念珠菌探针在健康状况组中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AS与MUC5B表达的统计学分析有统计学差异,两者之间具有相关性(P<0.05,r=0.236),传统及科研检测早期诊断真菌感染的方法进行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通过数据统计健康状况较差的人群中真菌抗体MUC5B及念珠菌检出率高于健康状况良好的人群;MUC5B真菌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PAS染色;本科研方法真菌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传统真菌检测方法;采用PAS与MUC5B及念珠菌探针联合应用能提高真菌阳性检出率及达到对真菌的初步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碘酸-雪夫染色反应 MUC5B 念珠菌探针 早期真菌感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