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潜类别增长模型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暴露后预防就诊者疾病进展恐惧的变化轨迹研究
1
作者 石敏 王慧群 +2 位作者 张利漫 王文慧 徐兴莲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79,共5页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暴露后预防(post-exposure prophylaxis, PEP)就诊者疾病进展恐惧(fear of progression, FoP)变化轨迹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该类人群的恐惧心理提供参考。方法 2023年5-10...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暴露后预防(post-exposure prophylaxis, PEP)就诊者疾病进展恐惧(fear of progression, FoP)变化轨迹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该类人群的恐惧心理提供参考。方法 2023年5-10月,采用便利抽样选取江苏省南京市某传染病专科医院的PEP就诊者204例为研究对象,在就诊的第1、14、30天采用疾病进展恐惧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等对其调查,应用潜类别增长模型识别其FoP轨迹类别,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第1、14、30天时就诊者FoP得分分别为47.00(37.25,56.00)分、42.00(33.00,49.00)分和31.50(22.25,45.00)分,其FoP轨迹分为高恐惧缓慢下降组、中恐惧显著下降组和低恐惧组3种类别,其社会支持得分分别为38.00(41.00,47.00)分、47.00(37.00,66.00)分和54.00(38.50,59.00)分;3个类别的PEP就诊者在性别、教育水平、职业和社会支持得分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性别、职业、社会支持是PEP就诊者FoP轨迹类别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发生HIV暴露后就诊者在就诊1个月内,FoP水平变化程度不同,其FoP轨迹存在群体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暴露后预防 疾病进展恐惧 潜类别增长模型 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面针粗生物碱的富集
2
作者 郑朴 徐兴莲 +3 位作者 邓璐璐 李江 范艳华 穆淑珍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50-1054,共5页
目的探索两面针对体外人红系白血病细胞(HEL细胞)增殖活性有抑制作用的粗生物碱富集方法,为两面针药材抗肿瘤活性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不同浓度(60%、70%、80%、90%、100%)乙醇对两面针药材的干燥根进行提取,以最高提取率确定最佳提取条... 目的探索两面针对体外人红系白血病细胞(HEL细胞)增殖活性有抑制作用的粗生物碱富集方法,为两面针药材抗肿瘤活性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不同浓度(60%、70%、80%、90%、100%)乙醇对两面针药材的干燥根进行提取,以最高提取率确定最佳提取条件;通过静态、动态吸附实验考察不同类型(HPD 100、XDA-5、D101、HPD 722、HPD 400)大孔树脂对两面针药材的吸附量确定上样量,富集两面针粗生物碱;采用噻唑蓝(MTT)法研究各组粗生物碱对HEL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两面针药材经5种浓度乙醇提取,其中60%乙醇提取浸膏的得率最高[(11.937±0.002)%];静态、动态吸附实验表明,5种大孔树脂对两面针药材吸附量为1:500(两面针浸膏:大孔树脂);不同型号大孔树脂富集得到的粗生物碱对HEL细胞的增殖活性影响不同,两面针粗生物碱样品浓度为80μg·mL-1时,抑制率分别为(59.62±3.46)%(XDA-5)、(55.81±5.16)%(HPD 100)、(59.33±1.33)%(D101)、(79.63±1.02)%(HPD 722)、(83.97±0.38)%(HPD 400),HPD 400型大孔树脂富集的两面针粗生物碱抑制HEL细胞增殖作用最显著(P<0.01)。结论大孔树脂富集两面针粗生物碱工艺简单、可行,HPD 400型大孔树脂富集的两面针粗生物碱对HEL细胞抑制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面针 粗生物碱 提取与富集 大孔吸附树脂 抗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荭草提取物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5
3
作者 孙佳 潘洁 +5 位作者 秦兰 杨淑婷 刘春花 徐兴莲 王永林 陆苑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275-280,共6页
目的探讨荭草提取物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急性心肌缺血(MI)模型大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30只清洁级Sprague-Dawley(SD)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荭草低剂量组及荭草高剂量组,后4组大鼠采用50 mg/kg ISO皮下注... 目的探讨荭草提取物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急性心肌缺血(MI)模型大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30只清洁级Sprague-Dawley(SD)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荭草低剂量组及荭草高剂量组,后4组大鼠采用50 mg/kg ISO皮下注射制备大鼠急性MI模型,造模结束后,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蒸馏水灌胃、阳性对照组用1 g/kg复方丹参片溶液灌胃、红草低剂量组用3.2 g/kg荭草提取液灌胃、红草高剂量组用6.4 g/kg荭草提取液灌胃,2次/d,连续3 d;末次给药后0.5、2.0及6.0 h,采用针状电极监测各组大鼠心电图(ECG)ST段的偏移程度;于同时点取各组大鼠尾静脉血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末次取血结束后,取心脏制作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组织学改变。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ECG ST段、血清LDH及CK-MB均明显升高,但血清SOD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荭草低及高剂量组大鼠ECG ST段、血清LDH及CK-MB均降低,但血清SOD含量均升高(P<0.05或P<0.01);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变性坏死、伴有出血、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荭草提取物各组大鼠较模型组的心肌细胞病变明显减轻。结论荭草提取物对ISO致大鼠急性MI具有保护作用,且起效迅速,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缺血大鼠心肌酶的水平、提高心肌的抗氧化能力及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肾上腺素 心肌缺血 乳酸脱氢酶类 超氧化物歧化酶 荭草 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 药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策略探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徐兴莲 《英语教师》 2016年第14期40-42,共3页
分析传统初中英语教学模式,介绍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的优点。在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下,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加之受母语思维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的口语存在很多问题。通过对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现状以及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 分析传统初中英语教学模式,介绍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的优点。在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下,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加之受母语思维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的口语存在很多问题。通过对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现状以及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及时纠错、创设口语情境、运用多媒体教学等方法,提高初中学生英语口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课堂 口语纠错 教学方法 教学情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升温与氮限制对三角褐指藻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柳清杨 徐兴莲 +2 位作者 刘佳仪 梅洪 吴红艳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4-201,共8页
以硅藻三角褐指藻为实验材料,研究升温(24℃)与氮限制(40μmol/L)对藻细胞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氮限制使得电子从Q_A^-到Q_B的传递受阻,降低了其对光能的吸收利用效率,导致其对高光强的耐受能力下降,从而降低生长速率。而升... 以硅藻三角褐指藻为实验材料,研究升温(24℃)与氮限制(40μmol/L)对藻细胞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氮限制使得电子从Q_A^-到Q_B的传递受阻,降低了其对光能的吸收利用效率,导致其对高光强的耐受能力下降,从而降低生长速率。而升温并未影响三角褐指藻细胞电子传递速率、单位反应中心耗散的能量(DI_o/RC)、捕获的用于还原Q_A的能量(TR_o/RC)以及吸收的能量(ABS/RC)等,表明升温对其PSⅡ光化学反应影响不显著。但应对高光强时,升温使得藻细胞修复速率降低,导致藻细胞受光抑制明显。本研究表明,相对于温度,氮限制对三角褐指藻细胞光合作用和生长的影响更为显著,而海水升温与氮限制耦合作用会进一步影响三角褐指藻的初级生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 氮限制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混合速率下阳光UV辐射对假微型海链藻PSⅡ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涂勃 袁悟飚 +2 位作者 徐兴莲 梅洪 吴红艳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00-308,共9页
以浮游硅藻假微型海链藻(Thalassiosira pseudonana(Hustedt)Hasle et Heimdal CCMP 1335)为材料,研究不同混合速率下,随辐射水平增加,UV辐射和可见光PAR对其光系统Ⅱ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混合速率慢时,随着PAR及UV辐射水平的增加,假... 以浮游硅藻假微型海链藻(Thalassiosira pseudonana(Hustedt)Hasle et Heimdal CCMP 1335)为材料,研究不同混合速率下,随辐射水平增加,UV辐射和可见光PAR对其光系统Ⅱ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混合速率慢时,随着PAR及UV辐射水平的增加,假微型海链藻PSⅡ的光化学效率(F_v/F_m)持续受到抑制,光合效率α和相对最大电子传递速率rETR_(max)下降。尤其是UV辐射存在时,PSⅡ反应中心D1蛋白含量下降,有活性的PSⅡ反应中心数量减少,单位反应中心吸收(ABS/RC)和耗散(DI_0/RC)的能量增加。混合速率快时,PAR辐射下PSⅡ光化学活性相比混合速率慢时升高,D1蛋白含量增加;而UV辐射存在下各光合参数表现出与混合速率慢时类似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水体混合速率的加快可缓解高水平可见光导致的光抑制,而对UV辐射的抑制效应并未产生显著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速率 硅藻 UV辐射 PS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疟疾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7
作者 徐兴莲 孔方 《实用医技杂志》 2016年第6期684-685,共2页
疟疾是由雌性按蚊叮咬传播疟原虫而引起的寄生虫病,临床表现为间歇性定时发作的寒战、高热,继以大汗缓解,可有脾肿大及贫血等体征。主要流行在热带和亚热带,与艾滋病、结核病一起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全球急需治疗、控制和重点防控... 疟疾是由雌性按蚊叮咬传播疟原虫而引起的寄生虫病,临床表现为间歇性定时发作的寒战、高热,继以大汗缓解,可有脾肿大及贫血等体征。主要流行在热带和亚热带,与艾滋病、结核病一起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全球急需治疗、控制和重点防控的3种传染病之一。随着外输性疟疾发生率的不断上升,加之其本身所具有的症状重、发展快、并发症多等特点,极易误诊。患者及家属对本病亦存在认知不足,患者极易产生焦虑和抑郁的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患者 心理分析 蚊叮咬 重点防控 外输 焦虑状态 恶性疟 疟区 抑郁心理 脾肿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情感因素与中学英语教学
8
作者 徐兴莲 《中学教学参考》 2015年第25期59-59,共1页
随着我国英语教育规模愈渐扩大,英语教学取得了显著成就。但长时间以来,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中还是存在着一味注重认知而忽略了情感的问题。除了影响到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外,还不利于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因此,合理应用英语教学中的情... 随着我国英语教育规模愈渐扩大,英语教学取得了显著成就。但长时间以来,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中还是存在着一味注重认知而忽略了情感的问题。除了影响到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外,还不利于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因此,合理应用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营造和谐的英语课堂氛围,促进学生学习兴趣非常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因素 中学 英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务型教学模式运用于初中英语教学的新思考
9
作者 徐兴莲 《中学教学参考》 2015年第22期52-52,共1页
任务型教学模式是新课程改革下英语课堂教学的“新宠”,对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有着积极的推力作用。在本文的探讨中,我就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任务创设与应用,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初中英语 口语教学 任务型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病人社会歧视感经历和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柏春琴 胡志亮 +1 位作者 杨雪梅 徐兴莲 《全科护理》 2023年第21期2980-2984,共5页
目的:理清艾滋病人社会歧视感的来源,帮助病人重回正常的生活轨道。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Colaizzi现象学研究法,选择2021年1月—2021年6月在南京二院汤山门诊进行抗病毒治疗随访中的18例病人进行深入访谈。结果:提炼汇总出六大主题:无... 目的:理清艾滋病人社会歧视感的来源,帮助病人重回正常的生活轨道。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Colaizzi现象学研究法,选择2021年1月—2021年6月在南京二院汤山门诊进行抗病毒治疗随访中的18例病人进行深入访谈。结果:提炼汇总出六大主题:无助与沉重、就医就业的困难和不公平、自卑和孤独、内心不安与坐卧不宁、悲伤与沮丧、烦恼与易激怒。结论:超过90%的艾滋病病人存在孤独、易怒、不安、消极、被歧视等负面心理感知。艾滋病社会歧视是病人负面情绪的主要诱因。歧视来自多方面,包括公众对艾滋病的错误认知和过渡排斥、社会风俗和道德舆论的无形压力以及在就业和就医等方面的障碍。推广宣传“U=U”科学认知,缓解公众“恐艾”情绪是降低艾滋病社会歧视的基础。建设包容友爱的社会氛围,才能有效改善病人的社会歧视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耻辱感 质性研究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光UV辐射对钝顶螺旋藻光系统Ⅱ功能的影响
11
作者 涂勃 吴海燕 +1 位作者 徐兴莲 吴红艳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71-75,共5页
以钝顶螺旋藻为实验材料,在P(PAR)、PA(PAR+UVA)及PAB(PAR+UVA+UVB)三种辐射处理及高低两种光强水平下探讨UV辐射对螺旋藻光系统II功能的影响。研究发现,三种辐射均导致钝顶螺旋藻的最大光化学效率的降低,其对光系统II活性的抑制程度依... 以钝顶螺旋藻为实验材料,在P(PAR)、PA(PAR+UVA)及PAB(PAR+UVA+UVB)三种辐射处理及高低两种光强水平下探讨UV辐射对螺旋藻光系统II功能的影响。研究发现,三种辐射均导致钝顶螺旋藻的最大光化学效率的降低,其对光系统II活性的抑制程度依次为P<PA<PAB。可见光及UV辐射也显著抑制藻细胞电子传递速率。D1蛋白含量与光化学效率的下降趋势表现一致,当D1蛋白合成受抑制时,PSII光合活性受抑制严重。研究结果表明室外螺旋藻大规模培养中,可考虑滤除UV辐射以减少光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顶螺旋藻 阳光UV辐射 光系统Ⅱ D1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在烧伤整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2
作者 扶菁菁 徐兴莲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A01期338-340,共3页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在烧伤整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此次研究中的68例烧伤整形患者入院时间为2016年5月至2017年7月期间,通过随机数字表方法平分68例患者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4例予以基础护理,观察组34例予以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在烧伤整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此次研究中的68例烧伤整形患者入院时间为2016年5月至2017年7月期间,通过随机数字表方法平分68例患者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4例予以基础护理,观察组34例予以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对比其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AS和SDS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和健康知识理解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经过对比后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烧伤整形患者采用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后可有效消除其负性情绪,提升健康知识理解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心理护理 烧伤整形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前护理模式在ICU老年住院患者身体特殊位置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3
作者 汪盼 万婷婷 徐兴莲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A01期834-834,共1页
目的:观察ICU老年住院患者身体特殊位置压疮预防在超前护理模式下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选取2016年7月至12月与2017年1月至6月的患者各54例,前者进行未引进新护理模式的常规护理(对照组),后者进行新引进的超前护理模式(实验组),对比... 目的:观察ICU老年住院患者身体特殊位置压疮预防在超前护理模式下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选取2016年7月至12月与2017年1月至6月的患者各54例,前者进行未引进新护理模式的常规护理(对照组),后者进行新引进的超前护理模式(实验组),对比前后两种模式下ICU老年住院患者身体特殊位置压疮在护理后的舒适程度以及特殊位置产生压疮概率的大小。结果:对照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低于实验组(p0.05),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特殊位置的压疮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超前护理模式可以在提高患者治疗舒适度的同时对ICU老年患者身体特殊位置的压疮率起到很好的控制,值得被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前护理模式 ICU 老年 特殊位置 压疮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限制对硅藻三角褐指藻光系统Ⅱ光化学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徐兴莲 宋熙坤 +3 位作者 岳瑞 张思思 王雅琴 吴红艳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3-188,共6页
本文以硅藻三角褐指藻为实验材料,设置氮充足(882.35μmol·L^(-1))和氮限制(40μmol·L^(-1))两种营养盐供应水平进行培养,以探讨氮限制条件下三角褐指藻光系统Ⅱ(PSII)光化学反应及其对高光强的耐受性变化。结果表明:氮限制... 本文以硅藻三角褐指藻为实验材料,设置氮充足(882.35μmol·L^(-1))和氮限制(40μmol·L^(-1))两种营养盐供应水平进行培养,以探讨氮限制条件下三角褐指藻光系统Ⅱ(PSII)光化学反应及其对高光强的耐受性变化。结果表明:氮限制抑制三角褐指藻的生长,降低其叶绿素a含量,并加剧其受光抑制程度;通过分析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发现,氮限制使得电子从Q_A^-向QB的传递受阻,且高光强作用后,Q_A^-的瞬时积累进一步增加;此外,氮限制条件下,活性反应中心部分关闭,藻细胞单位反应中心吸收的能量(ABS/RC)、捕获的用于还原Q_A的能量(TRo/RC)以及耗散的能量(DI_o/RC)均明显升高;而高光的耦合作用使得PSII反应中心进一步失活;氮限制影响三角褐指藻PSII光化学反应,进而降低其对高光的耐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褐指藻 氮限制 光系统Ⅱ 光合作用 硅藻
原文传递
2,4-二氨基嘧啶类黏着斑激酶抑制剂的3D-QSAR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丹 徐兴莲 +1 位作者 张荣红 周孟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92-1101,共10页
本文选取42个2,4-二氨基嘧啶类黏着斑激酶(FAK)小分子抑制剂,分别以比较分子场分析法(CoMFA)与相似性指数分析法(CoMSIA)构建3D-QSAR模型,评价模板分子、公共骨架点、最小能量优化参数、分子构象等因素对模型优化的影响。分析最优模型... 本文选取42个2,4-二氨基嘧啶类黏着斑激酶(FAK)小分子抑制剂,分别以比较分子场分析法(CoMFA)与相似性指数分析法(CoMSIA)构建3D-QSAR模型,评价模板分子、公共骨架点、最小能量优化参数、分子构象等因素对模型优化的影响。分析最优模型中立体场、静电场以及氢键等因素对抑制剂活性的影响,并应用分子对接分析该类抑制剂与FAK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选择化合物16作为模板分子,骨架A作为公共骨架点,最小能量优化参数中电荷、最大迭代系数、最低能量限定值分别为MMFF94、1000、0.01kcal/mol时所构建的模型最优。以CoMFA和CoMSIA构建的3D-QSAR模型的交叉验证系数(q^(2))分别为0.666和0.736,非交叉验证系数(R^(2))分别为0.990和0.989,表明此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分子对接分析显示,其与FAK的氨基酸残基CYS502、ASP564形成了重要的氢键作用,并与周围残基形成了较强的疏水作用。通过3D-QSAR的构建与分子对接分析,可指导2,4-二氨基嘧啶类FAK小分子抑制剂的进一步结构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K抑制剂 2 4-二氨基嘧啶类 3D-QSAR 模型优化 分子对接
原文传递
认知心理干预对HIV感染者/AIDS患者病耻感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徐艳 孔方 +3 位作者 汤静 徐兴莲 钱配配 严曙 《现代医学》 2021年第3期342-347,共6页
目的:探讨认知心理干预对HIV感染者/AIDS患者(PLWHA)病耻感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76例PLWHA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感染科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认知干预护理措... 目的:探讨认知心理干预对HIV感染者/AIDS患者(PLWHA)病耻感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76例PLWHA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感染科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认知干预护理措施。在入组时和干预结束后评价患者病耻感及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病耻感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心理干预可降低PLWHA的病耻感及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心理护理 HIV感染者 AIDS患者 病耻感 生存质量 影响
原文传递
增权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脊髓损伤患者社区康复的实践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兴莲 《中国社会工作》 2019年第36期33-38,共6页
残疾人康复是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前提条件,也是构建"共建共享、全民健康"健康中国战略的要求。作为肢体残疾的一种,脊髓损伤患者经历了从健全到残疾的体验,在个体、人际、社会等多个层面出现失权现象。自2015年起,上海... 残疾人康复是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前提条件,也是构建"共建共享、全民健康"健康中国战略的要求。作为肢体残疾的一种,脊髓损伤患者经历了从健全到残疾的体验,在个体、人际、社会等多个层面出现失权现象。自2015年起,上海市静安区残疾人联合会针对脊髓损伤患者的社区康复进行探索。在增权视角的指导下,社会工作者与静安区肢体残疾人协会针对脊髓损伤患者在个体、人际与社会层面进行了增权实践。经评估,运用增权视角进行干预,提升了脊髓损伤患者的自我效能感与人际关系,促进了其社会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权视角 社会工作 脊髓损伤患者 社区康复
原文传递
HIV非职业暴露后预防首次就诊者疾病进展恐惧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石敏 贾晓锋 +3 位作者 王慧群 徐兴莲 汤婕 任静霞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19-1023,共5页
目的探讨HIV nPEP首次就诊者疾病进展恐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简体中文版、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nPEP首次就诊者进行调查。结果共105例nPEP首次就诊者纳入本研究,暴露... 目的探讨HIV nPEP首次就诊者疾病进展恐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简体中文版、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nPEP首次就诊者进行调查。结果共105例nPEP首次就诊者纳入本研究,暴露对方确定HIV阳性占12.4%(13例),不确定HIV感染情况占87.6%(92例)。nPEP首次就诊者疾病进展恐惧得分为43.00(37.50,47.50)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β=8.232,P=0.014)、暴露对方感染HIV情况(β=-7.540,P=0.002)、负性情绪中压力状况(β=0.278,P=0.016)是其疾病进展恐惧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nPEP首次就诊者疾病进展恐惧水平处于中等偏上,需重点关注女性、暴露对方为HIV阳性、压力较大的nPEP首次就诊者,并及时采取个性化的干预措施降低其恐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非职业暴露后预防 恐惧 负性情绪 应对方式
原文传递
HIV暴露后预防首次就诊者恐惧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石敏 王慧群 +2 位作者 刘阳 贾晓锋 徐兴莲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63-667,共5页
目的了解HIV暴露后预防(PEP)首次就诊者恐惧体验,以期为改善其恐惧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6-10月南京市某艾滋病定点诊疗机构首次进行PEP的就诊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用Colaizzi现... 目的了解HIV暴露后预防(PEP)首次就诊者恐惧体验,以期为改善其恐惧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6-10月南京市某艾滋病定点诊疗机构首次进行PEP的就诊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用Colaizzi现象学资料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提炼主题。结果13名访谈对象中男性10名,女性3名。共提炼出5个主题:暴露后结局的不确定感与害怕(对PEP效果的不确定感、对阻断药安全性的质疑及不良反应影响的担心、对死亡的恐惧)、信息及支持系统匮乏(疾病相关知识缺乏、社会支持欠缺、医疗资源可及性受限)、多维负性体验(负性心理体验、歧视感知、机体应对失衡)、害怕隐私泄露、担心经济负担重。结论医护人员应重视PEP首次就诊者恐惧状况,及时为其提供专业化的医疗服务以改善其恐惧体验,有利于高效阻断HIV感染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暴露后预防 恐惧 质性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