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森林景观恢复土地适宜性评价
1
作者 陈明叶 刘玉峰 +3 位作者 刘晓光 徐兆翮 曾立雄 肖文发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7-224,共8页
为探究县域森林景观恢复机制,确定优先恢复区域与适宜恢复措施,以秭归县为研究对象,采用物元模型与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模型,分别从景观和立地尺度开展森林景观恢复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在景观尺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森林景观恢复的... 为探究县域森林景观恢复机制,确定优先恢复区域与适宜恢复措施,以秭归县为研究对象,采用物元模型与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模型,分别从景观和立地尺度开展森林景观恢复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在景观尺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森林景观恢复的优先恢复地块,制定重点恢复策略;在立地尺度,构建以提升区域水源涵养功能、生物量、生产力为核心的恢复措施,以实现生态系统服务在一定时空范围内达到最优配置。结果表明,秭归县适宜森林景观恢复地块总面积18674.06 hm^(2)。在3643.74 hm^(2)适宜新造林地块中,41.74%适宜恢复为针叶林,29.93%适宜恢复为针阔混交林,24.53%适宜恢复为阔叶林,3.80%适宜恢复为灌木林。15030.32 hm^(2)地块适宜提升森林质量,根据其林地类型,提出补植补造、促进林下植被生长、被动恢复、森林经营管理、单一树种改造、栽植混交林、封山育林等具体干预措施及其组合。物元模型与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模型定量评估,结合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现状、森林资源普查数据等基础数据,可有效确定优先恢复地块和恢复策略,为县域森林景观恢复提供定量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景观恢复 物元模型 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模型 秭归县 森林质量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甜柿主栽品种及其近缘种的抗冻性评价
2
作者 白璐 杨江涛 +8 位作者 张腾岳 胡银凤 张路 陈思霏 徐兆翮 赵颖丽 刘兰芝 潘煜凤 孙鹏 《林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11期117-119,共3页
在冬季枝条萌芽前,采集完全甜柿主栽品种、抗寒性较强的涩柿品种和主要的近缘种共计16份柿属植物种质,开展休眠枝条的冻害胁迫试验,评价各种质的抗冻能力,为优质抗寒的接穗和砧木品种培育奠定基础。各种质的枝条遭受-9℃和-14℃的冻害后... 在冬季枝条萌芽前,采集完全甜柿主栽品种、抗寒性较强的涩柿品种和主要的近缘种共计16份柿属植物种质,开展休眠枝条的冻害胁迫试验,评价各种质的抗冻能力,为优质抗寒的接穗和砧木品种培育奠定基础。各种质的枝条遭受-9℃和-14℃的冻害后,再移至25℃培养,美洲柿枝条的平均萌芽恢复率最高,为22.5%,油柿枝条的平均萌芽恢复率最低,为0%。通过半致死温度计算,发现各种质半致死温度范围是:美洲柿为-26.07~-20.04℃,君迁子为-22.02~-13.39℃,柿为-12.51~-10.96℃。以上结果表明,美洲柿抗冻能力总体上优于君迁子和柿。本研究筛选出了柿属植物抗寒种质,对柿的优质抗寒接穗和砧木品种培育有重要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甜柿 美洲柿 抗冻性 休眠枝条 半致死温度
原文传递
多花黄精种植中常见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3
作者 王明 刘晶磊 徐兆翮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11期061-064,共4页
本研究聚焦于多花黄精的病虫害绿色防控,通过田间实践系统调研,明确了其主要病虫害种类,如黄精蚜虫与炭疽病等。随后,采用生物、物理及生态调控等多重绿色手段进行干预,评估其防控效能。结果显示,天敌昆虫与生物农药显著降低了病虫害发... 本研究聚焦于多花黄精的病虫害绿色防控,通过田间实践系统调研,明确了其主要病虫害种类,如黄精蚜虫与炭疽病等。随后,采用生物、物理及生态调控等多重绿色手段进行干预,评估其防控效能。结果显示,天敌昆虫与生物农药显著降低了病虫害发生,物理方法如防虫网、诱捕器亦展现出色效果。同时,生态调控策略,如优化种植布局与施用有机肥,有效增强了植株的抗病性。此研究不仅为多花黄精的绿色种植提供了实证支撑与技术创新,还预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与显著的生态效益,对促进中药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黄精 病虫害防控 生态调控 物理防治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花黄精种植中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4
作者 刘晶磊 王明 徐兆翮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12期017-020,共4页
本研究深入探究了多花黄精在连续种植模式下病害频发的原因,揭示了病害发生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生态环境因子的紧密关联。针对此,我们创新性地提出了一套综合防治策略,涵盖种植结构调整、土壤改良、生物防治及农药合理使用等多方面... 本研究深入探究了多花黄精在连续种植模式下病害频发的原因,揭示了病害发生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生态环境因子的紧密关联。针对此,我们创新性地提出了一套综合防治策略,涵盖种植结构调整、土壤改良、生物防治及农药合理使用等多方面措施。田间试验结果显示,该策略有效遏制了病害蔓延,显著提升了多花黄精的产量与品质,展现出强大的实践应用潜力。本研究不仅为多花黄精的病害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提升中药材种植效益、保障药材安全与质量树立了新标杆,对推动多花黄精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黄精 病害发生规律 土壤微生物群落 综合防治策略 生产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用牡丹种子生根催芽方法应用和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徐兆翮 刘晓光 +4 位作者 李洁 刘冉 徐岩岩 房颖 贾黎明 《花卉》 2019年第22期3-5,共3页
油用牡丹是我国近几年兴起研究的木本油料树种,出油率高,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麻酸含量可高达42.78%,具有很高的经济和营养价值,主要靠播种繁殖。综合现有研究发现,油用牡丹在种植过程中具有上胚轴和下胚轴休眠的特性,且只有当根长大... 油用牡丹是我国近几年兴起研究的木本油料树种,出油率高,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麻酸含量可高达42.78%,具有很高的经济和营养价值,主要靠播种繁殖。综合现有研究发现,油用牡丹在种植过程中具有上胚轴和下胚轴休眠的特性,且只有当根长大于30mm时才会发芽,导致萌发周期较长;油用牡丹生根(打破下胚轴休眠)最有效的方法为100~500mg/LGA3浸种处理24-48h,根长大于40mm时最利于发芽,催芽(打破上胚轴休眠)最有效的方法为300mg/LGA3处理24h或低温处理20-30d,但低温处理后幼苗长势强于GA3处理,更适宜生产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用牡丹 种子休眠 生根 催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配子染色体加倍获得的三倍体毛白杨新无性系苗期性状的对比研究
6
作者 徐兆翮 李云 崔彬彬 《保定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61-66,共6页
对由雌配子染色体加倍获得的三倍体毛白杨新无性系和二倍体对照,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北京8家苗圃的试验林选取8个三倍体毛白杨新无性系和2个二倍体对照系进行了前期生长期内的树高、地径、胸径、叶长、叶宽和叶厚生长特性的测定... 对由雌配子染色体加倍获得的三倍体毛白杨新无性系和二倍体对照,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北京8家苗圃的试验林选取8个三倍体毛白杨新无性系和2个二倍体对照系进行了前期生长期内的树高、地径、胸径、叶长、叶宽和叶厚生长特性的测定,并且测定了干物质含量、叶绿素含量,以及不同CO2浓度下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变化曲线.结果发现:1)4月底到5月底期间为本次试验中的毛白杨新无性系和二倍体无性系的缓慢生长期;2)在雌配子染色体加倍的三倍体无性系中,401生长性状和光合特性显著优于其他无性系和二倍体,是毛白杨新无性系中表现最优异的无性系;3)雌配子染色体加倍得到的三倍体无性系在多个性状上呈现出多样性,并不是所有三倍体无性系都优于二倍体对照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配子染色体加倍 毛白杨 新无性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槐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生长过程中柱头与花柱内钙离子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11
7
作者 孙鹏 戴丽 +5 位作者 徐兆翮 孙非 袁存权 胡瑞阳 孙宇涵 李云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9-68,共10页
以去雄后人工授粉的刺槐花为试验材料,并以去雄后不授粉的花为对照,利用焦锑酸钙沉淀法分析刺槐柱头和花柱内钙离子分布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花粉在萌发前,其萌发孔聚集了大量的钙沉淀。授粉作用会很快促使柱头表面... 以去雄后人工授粉的刺槐花为试验材料,并以去雄后不授粉的花为对照,利用焦锑酸钙沉淀法分析刺槐柱头和花柱内钙离子分布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花粉在萌发前,其萌发孔聚集了大量的钙沉淀。授粉作用会很快促使柱头表面泡状分泌物和胞外基质钙含量增加。随着大量花粉萌发完成,柱头泡状分泌物内的钙含量开始下降,但是柱头胞外基质的钙含量下降不明显,这表明柱头泡状分泌物的钙离子对花粉萌发可能有促进作用。刺槐的花柱含有一个中空花柱道,中空花柱道周围有一层通道细胞,不论授粉与否,通道细胞液泡和细胞壁上都有大量钙离子,这些钙离子对花粉管的生长可能有诱导作用。刺槐花柱内的钙离子梯度现象不明显。本研究结果有利于揭示刺槐乃至其他豆科植物柱头和花柱内钙离子分布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柱头 花柱 钙离子分布 花粉萌发 花粉管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种刺槐无性系形态及叶片营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张国君 李云 +3 位作者 徐兆翮 孙鹏 孙宇涵 黄禄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2-56,共5页
为了便于研究推广引种刺槐,通过生长季节观察统计3年生林分的形态特征和采样分析叶片营养含量,并结合根插生根能力和田间生长的株高、地径调查数据,对国外引种刺槐初步筛选出的11个无性系(2个来源于匈牙利,9个来源于韩国)及国内2个无性... 为了便于研究推广引种刺槐,通过生长季节观察统计3年生林分的形态特征和采样分析叶片营养含量,并结合根插生根能力和田间生长的株高、地径调查数据,对国外引种刺槐初步筛选出的11个无性系(2个来源于匈牙利,9个来源于韩国)及国内2个无性系的形态特征、根插生根能力、生长性状和叶片营养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无性系间存在明显的形态和生长差异,但叶片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无性系B和G的株高和地径生长最快,而无性系H1最慢;无性系H2具有最大的叶面积,为其他无性系的3倍;而无性系K4由于叶厚最大,其百叶干质量也最大;这13个无性系根据小叶枚数大致可分为1~3枚、13~17枚、15~23枚和21~25枚4类;无性系间的托叶刺大小区别明显,具有最大的叶面积的无性系H2托叶刺最小;所有无性系均能生根,无性系2N、K5和B的不定根数多,而无性系K3、K4和H1的不定根数少;各无性系之间的叶片粗蛋白含量与叶长×叶宽显著正相关(P<0.05),与小叶枚数、复叶柄长和刺长均显著负相关(P<0.01);株高和地径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且均与刺基宽显著负相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形态特征 叶片营养 生长性状 生根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栽培模式对四倍体刺槐生物量和叶片营养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张国君 李云 +2 位作者 徐兆翮 孙鹏 袁存权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2-106,共5页
通过比较3种栽培模式对四倍体刺槐无性系K5的生物量及叶片营养含量的影响,以及每年刈割1次模式下3个四倍体刺槐无性系与普通刺槐的生物量差异和每年刈割2次模式下3个四倍体刺槐无性系之间的生物量差异,获得了生物量和营养含量最佳结合... 通过比较3种栽培模式对四倍体刺槐无性系K5的生物量及叶片营养含量的影响,以及每年刈割1次模式下3个四倍体刺槐无性系与普通刺槐的生物量差异和每年刈割2次模式下3个四倍体刺槐无性系之间的生物量差异,获得了生物量和营养含量最佳结合点的刺槐饲料林适宜栽培模式,达到了充分开发其饲料价值的目的。结果表明:每年刈割2次模式的第2次叶片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种栽培模式(P<0.05),且单株叶质量与其他2种栽培模式无显著差异;每年刈割1次模式下四倍体刺槐无性系K2的单株总质量和叶质量均显著高于无性系K4和K5及普通刺槐(P<0.05);每年刈割2次栽培模式下无性系K2的单株总质量和叶质量显著高于无性系K4(P<0.05)。综合考虑叶片生物量和营养,四倍体刺槐无性系K2表现最好,且定植当年不刈割,第2年开始每年刈割2次(春天不平茬,6月初和8月底刈割)的栽培模式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饲料林 生物量 叶片营养 刈割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倍体刺槐不同根龄幼林的生物量及叶片营养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国君 李云 +2 位作者 李方平 徐兆翮 孙宇涵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7-41,共5页
为了掌握四倍体刺槐根龄与生物量和叶片营养含量之间的变化规律,更好地指导实际生产,分别测定了四倍体刺槐不同根龄的生物量及叶片的营养含量。结果表明:四倍体刺槐不同根龄中当年生植株的株高、地径、茎叶比、总重和叶重均随根龄的增... 为了掌握四倍体刺槐根龄与生物量和叶片营养含量之间的变化规律,更好地指导实际生产,分别测定了四倍体刺槐不同根龄的生物量及叶片的营养含量。结果表明:四倍体刺槐不同根龄中当年生植株的株高、地径、茎叶比、总重和叶重均随根龄的增长而增加,3年根当年茎的总重和叶重分别达1 138和637 g;不同树龄的株高、总重、叶重和茎叶比也随着树龄的增长而增加,3年生树龄的总重为2 230 g,远高于3年根当年茎,但其叶重仅为603 g,稍低于3年根当年茎;当年生植株的叶片粗蛋白含量高达225.45 g/kg,极显著高于2年根当年茎、3年根当年茎、4年根3年茎和5年根4年茎(P<0.01),而后4个根龄之间叶片粗蛋白含量则无显著差异(P>0.05),且叶片粗蛋白含量均高于178.75 g/kg;根龄对钙含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并且钙含量有随着根龄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不同根龄对四倍体刺槐叶片的粗脂肪、粗灰分、磷和单宁含量影响均不显著(P>0.05)。从生物量和营养综合考虑,四倍体刺槐饲料林定植当年不刈割,第2年开始刈割,进行矮林作业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倍体刺槐 叶片营养 根龄 树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倍体刺槐的生物量及营养动态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宇涵 张国君 +4 位作者 李云 徐兆翮 武秋生 程鹏 丁泊元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16,20,共4页
为了更好地了解四倍体刺槐(tetraploid Robinia pseudoacacia)生长季节的生物量和营养质量分数动态变化,为确定其饲料林的最佳刈割时期提供理论依据,在测定1~2年生林分生长时期叶片营养的基础上,测定了3年生林分的株高、基径和叶质量... 为了更好地了解四倍体刺槐(tetraploid Robinia pseudoacacia)生长季节的生物量和营养质量分数动态变化,为确定其饲料林的最佳刈割时期提供理论依据,在测定1~2年生林分生长时期叶片营养的基础上,测定了3年生林分的株高、基径和叶质量、茎质量动态,并分析了此林分的叶片、茎杆和整株的营养动态。结果表明:叶片和茎杆生物量的变化与株高和基径生长动态相似,均在6月25日前增加迅速,然后进入缓慢生长期,最后从8月10日再次快速生长;不同年份的叶片营养质量分数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叶片的粗蛋白质量分数最高,茎杆最低,且粗蛋白质量分数从6—7月份下降迅速,随后逐渐下降;叶片、茎杆和整株的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质量分数在生长季节逐渐增加,而且均在叶片中质量分数最低、茎杆中最高。综合考虑叶片及当年生茎杆生物量和粗蛋白质的相互变化,确定四倍体刺槐第1次最佳刈割时期为6月下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倍体刺槐 营养 生物量 生长 动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德山杏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晓光 徐兆翮 +1 位作者 彭艳芳 李洁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5-189,共5页
承德市是全国山杏四大集中产区之一,占我国山杏资源总量的1/7,占河北省的1/2以上。该研究在对承德山杏资源状况、产业发展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山杏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发展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承德 山杏产业 问题 发展对策
原文传递
刺槐幼林不同无性系性状比较及相关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鹏 戴丽 +5 位作者 孙妍 徐兆翮 温富贵 袁存权 胡瑞阳 李云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4-40,共7页
为了比较刺槐不同无性系在延庆地区的生长表现,选取匈牙利、韩国、中国河南及延庆本地刺槐优良无性系11个,于2008年4月种植在北京延庆县。在生长季测定各无性系的净光合速率和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糖等生化指标,并且连续3年测定各无性... 为了比较刺槐不同无性系在延庆地区的生长表现,选取匈牙利、韩国、中国河南及延庆本地刺槐优良无性系11个,于2008年4月种植在北京延庆县。在生长季测定各无性系的净光合速率和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糖等生化指标,并且连续3年测定各无性系的株高、地径等表型性状。结果表明:匈牙利刺槐H2、韩国刺槐K2、韩国刺槐K4、河南刺槐8048和延庆本地刺槐2N的株高、地径表现较好,这些无性系株高、地径3年的数据经多重比较分析后均被归为数值最高的一类;净光合速率较高的无性系为匈牙利刺槐H2(11.78±0.24)μmol/(m2·s)、河南8044(12.57±0.21)μmol/(m2·s)和延庆本地刺槐2N(12.92±0.46)μmol/(m2·s);可溶性糖、还原性糖和自由氨基酸含量最高的无性系为河南84023(68.97±8.61)mg/g、韩国K2(111.69±6.85)mg/g和河南8048(426.34±5.43)μg/g;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最高的无性系都是匈牙利刺槐H2,其均值分别为(3512.33±38.27)μg/g和(3824.19±118.21)μg/g;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的无性系为匈牙利刺槐YDL(532.67±13.99)μg/g;除叶绿素a、b和第一年所测株高显著相关(P<0.05)外,其他生化指标和净光合速率与3年所测表型指标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综合分析表明,匈牙利刺槐H2、韩国刺槐K2、韩国刺槐K4、河南刺槐8048和延庆本地刺槐2N无性系在延庆地区生长较好,目前无性系选优还主要依靠株高、地径等表型指标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无性系 生长表型指标 净光合速率 生化指标 适应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杨细胞质遗传的细胞学机理(Ⅱ)——质体和线粒体在生殖细胞和营养细胞中的分布与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崔彬彬 杨妮娜 +4 位作者 孙宇涵 徐兆翮 陈萍 冯慧 李云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4,共4页
应用电子显微技术,观察白杨派树种毛白杨、毛新杨、银腺杨、中国山杨花粉发育中质体和线粒体在生殖细胞、营养细胞中的分布与变化。结果表明:在小孢子第1次有丝分裂时质体由于极性分布,导致早期生殖细胞的细胞质内缺少质体,为白杨派树... 应用电子显微技术,观察白杨派树种毛白杨、毛新杨、银腺杨、中国山杨花粉发育中质体和线粒体在生殖细胞、营养细胞中的分布与变化。结果表明:在小孢子第1次有丝分裂时质体由于极性分布,导致早期生殖细胞的细胞质内缺少质体,为白杨派树种质体母系遗传提供了确切的细胞学证据;线粒体在花粉发育过程中一直存在。同时,细胞学观察发现银腺杨少数质体被排除的时期相对迟缓。然而,不同发育时期营养细胞的细胞质内含有丰富的质体和线粒体。结合以往的研究工作,还对白杨质体的极性分布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杨 质体 线粒体 生殖细胞 营养细胞 细胞质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槐无性系叶片营养价值变异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国君 袁存权 +3 位作者 汪洋 李云 徐兆翮 孙鹏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2-47,共6页
为了比较刺槐无性系间的营养差异,分析19个3年生刺槐无性系(6个来自于国内,3个来源于匈牙利,10个来源于韩国)的叶片粗蛋白质、纤维、钙、磷、单宁和18种氨基酸含量,利用必需氨基酸分(AAS)、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和模糊最优局势决策法对... 为了比较刺槐无性系间的营养差异,分析19个3年生刺槐无性系(6个来自于国内,3个来源于匈牙利,10个来源于韩国)的叶片粗蛋白质、纤维、钙、磷、单宁和18种氨基酸含量,利用必需氨基酸分(AAS)、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和模糊最优局势决策法对其营养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刺槐无性系叶片的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钙和磷含量均差异不显著,仅无性系K4、K5、A、B和G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普通刺槐2N(P<0.05),无性系G的单宁含量(6.9g/kg)显著低于2N(28.9g/kg)(P<0.05);各无性系的18种氨基酸总量为159.8~240.0g/kg,且其组成平衡;必需氨基酸分为84.1~118.8,明显高于苜蓿草粉(64.3);必需氨基酸指数表明其可作为牛、鸡、猪、草鱼、羊和兔的优良饲料;综合营养价值除2N、H1、K3和K4与苜蓿草粉相似外,其他无性系均高于苜蓿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叶片营养 粗蛋白 氨基酸 无性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醋液在山杏快速繁殖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晓光 徐兆翮 +1 位作者 于贺 李洁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3-107,共5页
以山杏种子、实生苗和山杏组培苗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的木醋液处理种子,并将不同浓度的木醋液加入培养基中,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木醋液对山杏实生苗及离体组培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稀释倍数的木醋液能促进山杏种子萌发和山杏生根。3... 以山杏种子、实生苗和山杏组培苗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的木醋液处理种子,并将不同浓度的木醋液加入培养基中,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木醋液对山杏实生苗及离体组培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稀释倍数的木醋液能促进山杏种子萌发和山杏生根。3 000倍木醋稀释液处理组培苗生根效果最好;700倍木醋稀释液处理山杏种子效果最好,发芽率76.67%;以河沙为栽培基质,500倍木醋稀释液处理山杏种子实生苗生根效果最佳;移栽基质为平菇栽培废料与尾矿砂1∶1混合时,各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醋液 山杏 快速繁殖
原文传递
栽培措施对四倍体刺槐生物量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瑞阳 张国君 +4 位作者 李云 袁存权 孙宇涵 徐兆翮 孙鹏 《经济林研究》 2011年第4期46-53,共8页
为了探索根龄、栽培密度和刈割方法对四倍体刺槐饲料林生物量及再生能力的影响,确定合理的饲料林栽培模式,对不同根龄、不同密度、不同刈割周期及留茬高度和不同刈割工具及刈割部位的当年生林分从总质量、叶质量等生物量指标方面进行了... 为了探索根龄、栽培密度和刈割方法对四倍体刺槐饲料林生物量及再生能力的影响,确定合理的饲料林栽培模式,对不同根龄、不同密度、不同刈割周期及留茬高度和不同刈割工具及刈割部位的当年生林分从总质量、叶质量等生物量指标方面进行了测量分析。结果表明:四倍体刺槐饲料林生物量随根龄的增长而增加;其合理的栽培密度为0.4 m×0.8 m和0.6 m×0.8 m;四倍体刺槐饲料林种植当年不刈割,第2年开始每年刈割2次,刈割周期60 d,最后刈割时期在停止生长1个月前的8月中旬前,留茬高度30 cm时的生物量大、再生能力强、植株存活率高;刈割工具斧和锯对四倍体刺槐的株高、基径、萌蘖数、单株总质量、单株叶质量和茎叶比的影响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刈割根桩上当年生萌条的上述各项指标均高于刈割根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倍体刺槐 生物量 留茬高度 刈割周期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槐饲料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国君 李云 徐兆翮 《河北林果研究》 2007年第3期252-256,共5页
概述了普通刺槐枝叶粗蛋白、氨基酸、VE、矿质元素和抗营养因子等化学方面的营养价值,以及饲喂鸡、兔、鱼的饲用价值,总结了刺槐饲料林栽培技术及叶粉、叶蛋白饲料加工利用方面的研究成果;介绍了饲料型四倍体刺槐的营养价值、生物量、... 概述了普通刺槐枝叶粗蛋白、氨基酸、VE、矿质元素和抗营养因子等化学方面的营养价值,以及饲喂鸡、兔、鱼的饲用价值,总结了刺槐饲料林栽培技术及叶粉、叶蛋白饲料加工利用方面的研究成果;介绍了饲料型四倍体刺槐的营养价值、生物量、栽培技术及加工利用方面的饲料化技术。对刈割周期及刈割次第对饲料型型四倍体刺槐有效生物量及其粗蛋白含量的调控作用和全价颗粒饲料的开发应用作了简要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营养价值 饲喂效果 刈割技术 饲料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枣叶速食粥的研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晓光 高悦 +4 位作者 徐兆翮 赵越 徐宵月 吴亚楠 朱毓永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10期14-16,共3页
以酸枣叶粉为主要原材料,辅以小米粉、猴头菇粉,制作速食快餐粥。以感官评价为标准,确定其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在酸枣叶粉0.05g、猴头菇粉1.50g、小米粉4.00g、麦芽糊精1.00g、绵白糖3.00g条件下制得的酸枣叶猴头小米粉速食粥风味独特... 以酸枣叶粉为主要原材料,辅以小米粉、猴头菇粉,制作速食快餐粥。以感官评价为标准,确定其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在酸枣叶粉0.05g、猴头菇粉1.50g、小米粉4.00g、麦芽糊精1.00g、绵白糖3.00g条件下制得的酸枣叶猴头小米粉速食粥风味独特冲调性好、感官评价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叶 速食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氨基苯甲酸乙酯的合成新方法
20
作者 寇成 徐兆翮 +1 位作者 李艳姿 杨晓婧 《云南化工》 CAS 2022年第1期19-21,共3页
以高脱乙酰度的壳聚糖为原料,制备了酯化催化剂壳聚糖硫酸盐。以对氨基苯甲酸、无水乙醇为原料,在壳聚糖硫酸盐的催化下,通过微波辐射加热,合成出对氨基苯甲酸乙酯。讨论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微波辐射功率等条件,结果表明,微波辐射... 以高脱乙酰度的壳聚糖为原料,制备了酯化催化剂壳聚糖硫酸盐。以对氨基苯甲酸、无水乙醇为原料,在壳聚糖硫酸盐的催化下,通过微波辐射加热,合成出对氨基苯甲酸乙酯。讨论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微波辐射功率等条件,结果表明,微波辐射功率为300 W,对氨基苯甲酸0.01 mol,酸醇物质的比为1∶15,催化剂用量0.5 g,反应10 min时,反应条件最佳,收率达8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氨基苯甲酸乙酯 微波法 壳聚糖硫酸盐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