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效果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徐之斌 陈亚想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2期256-257,共2页
目的:探讨影响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成功率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急诊接诊的心搏呼吸骤停患者50例,均实施院前急救心肺复苏,观察心脑血管疾病、开始实施复苏时间、电除颤、人工气道是否实施插管对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结果:心脑血管疾病患... 目的:探讨影响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成功率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急诊接诊的心搏呼吸骤停患者50例,均实施院前急救心肺复苏,观察心脑血管疾病、开始实施复苏时间、电除颤、人工气道是否实施插管对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结果: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与非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6 min内实施复苏成功率显著高>6min分钟实施复苏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电除颤复苏成功率显著高于未除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人工气道实施插管复苏成功率显著高于未插管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快实施院前急救心肺复苏、实施电除颤、插管建立人工气道有助于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电除颤 人工气道 院前急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激酶溶栓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救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3
2
作者 徐之斌 陈亚想 《当代医学》 2011年第23期132-132,共1页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在心肌梗死急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1月~2010年11月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两组冠脉再通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在心肌梗死急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1月~2010年11月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两组冠脉再通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再通率与对照组再通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急救中实施尿激酶溶栓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冠脉再通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尿激酶 溶栓治疗 急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检测意义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徐之斌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年第7期1282-1283,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检测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共4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我院未见心功能不全症状和体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共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入院...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检测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共4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我院未见心功能不全症状和体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共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入院后的第二天清晨抽取肘静脉血3ml,低温保存待测。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试验检测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同时结合B超测定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内径、左心射血分数。结果观察组患者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左心室内径、左心射血分数分别为(197.8±32.1)mmol/ml、(45.71±3.14)mm、(55.3±3.4)%;对照组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左心室内径、左心射血分数分别为(37.3±6.9)mmol/ml、(44.9±6.5)mm、(55.9±5.8)%。观察组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心室内径、左心射血分数分别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N-端型脑钠肽前体检测有主早期诊断,是判断左心功能不全是重要指标之一,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左心功能不全 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 左心室内径 左心射血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乌拉地尔治疗高血压急症临床疗效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4
4
作者 徐之斌 陈亚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年第07X期39-39,共1页
目的探讨盐酸乌拉地尔急救高血压急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2月—2010年12月高血压急症患者40例,本组患者入院后给予乌拉地尔25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0ml中静脉推注,5min内缓慢静注10ml,如果血压没有下降到显效标准时,可再次... 目的探讨盐酸乌拉地尔急救高血压急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2月—2010年12月高血压急症患者40例,本组患者入院后给予乌拉地尔25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0ml中静脉推注,5min内缓慢静注10ml,如果血压没有下降到显效标准时,可再次推注剩余的10ml,观察患者血压改变情况。采用乌拉地尔微量泵输入。观察患者在治疗后5min、15min、30min、60min、120min时血压改变情况,并采用心电监护仪监测患者心率等指标改变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点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0%;4例患者出现头痛头晕等不良反应,但未影响治疗。结论盐酸乌拉地尔急救高血压急症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在短时间内使患者血压下降,且不良反应发生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急症 乌拉地尔 急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远端缺血预处理心肌保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徐之斌 陈绪斌 +4 位作者 叶洲延 陈亚想 何晓燕 陈山 宋宗仁 《当代医学》 2013年第8期81-82,共2页
目的探讨无创远端缺血预处理心肌保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初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急诊时即给予无创远端缺血预处理。采用自动生化... 目的探讨无创远端缺血预处理心肌保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初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急诊时即给予无创远端缺血预处理。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动态变化评价临床疗效。连续治疗2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CK峰值及CK-MB峰值的浓度及达到峰值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2周后,观察组QRS分值及心肌梗死面积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创远端缺血预处理心肌保护的临床疗效,有改善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心肌缺血区灌注的作用,对AMI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远端缺血 预处理 心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热中阻型慢性乙肝中西医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戈晓荣 徐之斌 +1 位作者 刘仁志 钟旬华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21期3154-3155,共2页
目的评价湿热中阻型慢性乙肝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50例湿热中阻型慢性乙肝患者分为给予单纯西药治疗的对照组(25例)和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25例),对比两组治疗4周后ALT、AST及TBIL改善情况及治疗6个月后HBe Ag... 目的评价湿热中阻型慢性乙肝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50例湿热中阻型慢性乙肝患者分为给予单纯西药治疗的对照组(25例)和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25例),对比两组治疗4周后ALT、AST及TBIL改善情况及治疗6个月后HBe Ag及HBV-DNA转阴率。结果接受治疗前两组ALT、AST及TBIL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1个月后,两组ALT、AST及TBIL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同时治疗前两组HBe Ag及HBV-DNA阳性率未见统计学差异,治疗6个月后,两组HBe Ag及HBV-DNA均显著转阴,观察组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中阻型慢性乙肝疗效显著,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中阻型 慢性乙肝 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低钾血症60例临床救治分析 被引量:19
7
作者 戈晓荣 徐之斌 《安徽医学》 2011年第11期1882-1883,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重度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探讨其诊治措施。方法将60例重度低钾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使用微量泵注射补钾;对照组30例采用普通静脉滴注补钾。然后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两组... 目的观察分析重度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探讨其诊治措施。方法将60例重度低钾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使用微量泵注射补钾;对照组30例采用普通静脉滴注补钾。然后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钾与治疗前相比均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血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效29例,总显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7%(P<0.05)。结论早期诊断,快速、安全、合理补钾治疗,可提高重度低钾血症救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钾血症 静脉补钾 救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氯芬酯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疗效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7
8
作者 胡敏 荣再香 +2 位作者 徐之斌 谭志雄 谢展雄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6期517-520,共4页
目的探讨甲氯芬酯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临床疗效及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依据知情同意原则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0月来我院急诊科就诊重度急性乙醇中毒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纳... 目的探讨甲氯芬酯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临床疗效及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依据知情同意原则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0月来我院急诊科就诊重度急性乙醇中毒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纳洛酮促醒辅以常规对症护理;观察组给予甲氯芬酯、纳洛酮联合用药,并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安全、呼唤及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用药2h后的苏醒率、平均苏醒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安全隐患发生率及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2h后的苏醒率分别为71.67%和51.33%(P<0.05);平均苏醒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分别为(3.05±0.64)h和(8.46±1.23)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61±0.99)h和(12.82±0.75)h(P<0.05),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分别为5.00%和18.33%(P<0.05);护理质量满意度分别为95.00%和85.00%(P<0.05)。结论甲氯芬酯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能缩短患者促醒时间,更快地解除症状;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昏迷时间,降低安全隐患发生率,提升急诊护理质量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氯芬酯 纳洛酮 急性乙醇中毒 疗效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护理在急诊眩晕症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刘敏 戈晓荣 徐之斌 《齐鲁护理杂志》 2019年第15期121-123,共3页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急诊眩晕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7月1日~12月31日急诊留观的眩晕症患者8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将2018年1月1日~6月30日急诊留观的眩晕症患者89例作为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眩晕残...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急诊眩晕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7月1日~12月31日急诊留观的眩晕症患者8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将2018年1月1日~6月30日急诊留观的眩晕症患者89例作为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眩晕残障评定量表(DHI)评分、平衡功能(BBs)评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率。结果:两组干预后DHI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躯体、情绪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干预后BB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后第3、4、5天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同期(P<0.01);观察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有效降低患者眩晕残障程度,促进患者平衡功能恢复,提高护理满意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护理 急诊 眩晕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心肌缺血预处理在心肌缺血损伤保护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叶洲延 徐之斌 陈绪斌 《吉林医学》 CAS 2013年第21期4239-4239,共1页
目的:分析心肌缺血预处理在心肌缺血损伤保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进行治疗的初发性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实施无创远端缺血预处理,对比两组患者在心肌缺血损伤保护中的作用。结果:研究组患者心... 目的:分析心肌缺血预处理在心肌缺血损伤保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进行治疗的初发性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实施无创远端缺血预处理,对比两组患者在心肌缺血损伤保护中的作用。结果:研究组患者心肌梗死面积小于对照组,CK峰值和CK-MB峰值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死亡率低,各项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缺血预处理对于心肌具有保护作用,能够显著降低心肌梗死面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缺血预适应 效果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方位护理在急诊低血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1
作者 刘敏 戈晓荣 徐之斌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0年第1期222-223,共2页
目的探讨急诊低血钾患者应用全方位护理模式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5月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低血钾急诊患者,根据全方位护理实施时间分为两组,每组30例,实施前(2017年8-12月)为常规护理组,实施后(2018年1-5月)为... 目的探讨急诊低血钾患者应用全方位护理模式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5月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低血钾急诊患者,根据全方位护理实施时间分为两组,每组30例,实施前(2017年8-12月)为常规护理组,实施后(2018年1-5月)为全方位护理组。对两组低血钾急诊研究样本接受差异化护理后的急救护理有效率、急诊护理满意率及护理前后的血钾浓度加以比较分析。结果全方位护理组干预后的急诊护理有效率与急诊护理满意率明显较常规护理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的血钾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全方位护理组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血钾急诊患者施以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可赢得较为可靠的急诊救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低血钾 全方位护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