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部分药物控释技术研究概述 被引量:2
1
作者 徐丽洒 叶磊 孙勇 《中国药业》 CAS 2002年第4期38-40,共3页
从药物控制释放体系的制备工艺方面对部分药物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展望其在新药研制、老药新用途开发方面的广阔前景。
关键词 膜控型技术 药物控制释放 药物制剂 药物释放体系 植入型给药技术 控释制剂 脂质体 微球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旋多巴脂质体的制备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5
2
作者 徐丽洒 邓树海 +1 位作者 孙勇 徐斌 《齐鲁药事》 2005年第5期305-307,共3页
目的将左旋多巴作成脂质体以备鼻黏膜给药,并考察其影响因素。方法用硫酸铵梯度法制备左旋多巴脂质体,采用电子显微镜和粒度测定仪考察脂质体的形态、粒径及分布;采用SephadexG50葡聚糖凝胶柱分离,高效液相法测定左旋多巴脂质体的包封率... 目的将左旋多巴作成脂质体以备鼻黏膜给药,并考察其影响因素。方法用硫酸铵梯度法制备左旋多巴脂质体,采用电子显微镜和粒度测定仪考察脂质体的形态、粒径及分布;采用SephadexG50葡聚糖凝胶柱分离,高效液相法测定左旋多巴脂质体的包封率,考察硫酸铵浓度、温度以及药脂比对包封率的影响。结果左旋多巴脂质体的平均粒径为185nm,药物包封率为90.3%;包封率随着硫酸铵的浓度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着药脂比的增大而降低。结论采用硫酸铵梯度法制备左旋多巴脂质体包封率高、粒径小且均匀,方法简便易行;硫酸铵浓度、温度以及药脂比是影响包封率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多巴 脂质体 硫酸铵梯度 高效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凝胶缓释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6
3
作者 魏培 邓树海 +2 位作者 李凌冰 徐丽洒 宋燕青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90-894,共5页
介绍了形成原位凝胶的高分子材料及原位凝胶缓释系统应用于多肽与蛋白质、抗菌药、抗肿瘤药、解热镇痛抗炎药及麻醉药等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原位凝胶 缓释给药系统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姜有效部位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清血栓素A_2、前列环素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武彩霞 徐丽洒 +3 位作者 魏欣冰 孙霞 丁华 程秀民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1066-1068,共3页
目的观察经液-固萃取法所得的生姜有效部位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浆血栓素A2(TXA2)、前列环素(PGI2)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分析其影响血管内皮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以高脂饲料喂养大鼠,造成高脂血症模型,同时每天灌服生姜有效部位(成分为姜辣... 目的观察经液-固萃取法所得的生姜有效部位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浆血栓素A2(TXA2)、前列环素(PGI2)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分析其影响血管内皮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以高脂饲料喂养大鼠,造成高脂血症模型,同时每天灌服生姜有效部位(成分为姜辣素及挥发油)200,400,800 mg.kg-1,连续10周,测定血清中抗活性氧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及血浆TXA2,PGI2的水平。结果生姜有效部位能显著升高高脂血症大鼠血清SOD活性及抗活性氧活力,降低血清MDA含量,降低血浆TXA2/PGI2水平。结论生姜有效部位具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并能改善血浆TXA2与PGI2的平衡,有利于保护血管内皮功能,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高脂血症 大鼠 脂质过氧化 血栓素A2 前列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癌的免疫治疗
5
作者 徐丽洒 孙勇 《山东医药工业》 2003年第3期36-38,共3页
关键词 卵巢癌 免疫治疗 T细胞应答 生物调节剂 肿瘤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胶控释注射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魏培 邓树海 +3 位作者 李凌冰 徐丽洒 宋燕青 张四喜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56-359,共4页
此文综述了可注射高分子水凝胶在药物控释领域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天然、半天然以及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水凝胶,重点介绍了两类研究比较深入的水凝胶-壳聚糖水凝胶和泊洛沙姆水凝胶。
关键词 水凝胶 注射 控制释放 壳聚糖 泊洛沙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测定扎托洛芬片的含量及有关物质 被引量:2
7
作者 汪涛 邓树海 +1 位作者 徐丽洒 万发里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89-390,共2页
目的建立HPLC测定扎托洛芬片的含量及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醋酐(60:40:0.5),检测波长332nm。结果扎托洛芬在30~70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 目的建立HPLC测定扎托洛芬片的含量及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醋酐(60:40:0.5),检测波长332nm。结果扎托洛芬在30~70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7%(RSD=0.74%)。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扎托洛芬 含量测定 有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莫司汀控释膜药效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孙勇 徐丽洒 +1 位作者 周海英 张其清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03年第7期390-392,共3页
目的 :观察洛莫司汀 (CCNU)控释药膜对动物实验肿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急性毒性。方法 :CCNU控释膜埋植入荷瘤小鼠体内 ,观察对鼠艾氏实体瘤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血清SOD活性的影响;药膜于体外细胞培养液中进行释放 ,释放液同K562细胞共同培养 ,... 目的 :观察洛莫司汀 (CCNU)控释药膜对动物实验肿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急性毒性。方法 :CCNU控释膜埋植入荷瘤小鼠体内 ,观察对鼠艾氏实体瘤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血清SOD活性的影响;药膜于体外细胞培养液中进行释放 ,释放液同K562细胞共同培养 ,MTT法观察对K562细胞的抑制率 ,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对K562细胞凋亡的影响 ;与口服给药方式相比较 ,通过血液指标和病理组织切片观察其急性毒性。结果 :CCNU控释药膜在体内、外均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增加SOD活性 ,并可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发生 ,且毒性较口服给药明显降低。结论 :CCNU控释药膜可以有效地抑制肿瘤生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莫司汀 药效学 实验 控制释放药膜 细胞凋亡 急性毒性实验 抗肿瘤药物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那曲唑的含量 被引量:3
9
作者 宋金波 徐丽洒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5年第5期364-365,共2页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阿那曲唑 芳香化酶抑制剂 色谱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控制释放体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斌 徐丽洒 叶磊 《山东医药工业》 2001年第4期20-23,共4页
关键词 药物控制释放体系 植入型给药 制剂 研究 脂质体 微表 微球 膜控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左旋多巴包合物中主药含量 被引量:5
11
作者 徐丽洒 孙勇 +1 位作者 张丽 邓树海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70-771,共2页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左旋多巴包合物中主药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C18,流动相为甲醇-0.01mol.L-1磷酸二氢钾缓冲液(25∶75,用磷酸调pH至3.0),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0℃,紫外检测波长为280nm,进样量为20μL。结果:左旋...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左旋多巴包合物中主药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C18,流动相为甲醇-0.01mol.L-1磷酸二氢钾缓冲液(25∶75,用磷酸调pH至3.0),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0℃,紫外检测波长为280nm,进样量为20μL。结果:左旋多巴的线性范围为5~80μg.mL-1(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0.19%,n=15)。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该包合物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左旋多巴 包合物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法罗培南在大鼠肠道吸收部位的初步研究
12
作者 孙勇 柳泽深 +2 位作者 徐丽洒 张丽 刘占涛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9年第5期815-817,845,共4页
目的:研究法罗培南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率,以确定最佳吸收部位,为制定合理的药物制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循环法,各肠段区间如下:十二指肠段自幽门1cm处开始;空肠段离幽门15cm处开始;回肠段离盲肠上行20cm处开始;结肠段从... 目的:研究法罗培南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率,以确定最佳吸收部位,为制定合理的药物制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循环法,各肠段区间如下:十二指肠段自幽门1cm处开始;空肠段离幽门15cm处开始;回肠段离盲肠上行20cm处开始;结肠段从盲肠后段开始。各肠段取10cm左右,将所取肠段两端开口、插管并结扎,插管与恒流泵连接,形成各自的回路。用HPLC法梯度洗脱测定法罗培南的浓度,依据药物在肠段中回流2小时后的减少量来确定各肠段法罗培南的吸收量。结果:法罗培南在大鼠各肠段吸收率平均值为十二指肠6.91±3.08%;空肠5.66±2.29%;回肠9.62±4.08%;结肠4.65±1.29%。稳定性实验、精密度实验、回收率实验的RSD分别为0.48%、0.234%和2.01%。结论:法罗培南在各肠段均有吸收,吸收率按回肠、十二指肠、空肠、结肠顺序依次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罗培南 肠道吸收 在体循环法
原文传递
HPLC法测定大鼠外用盐酸西替利嗪后皮肤组织中的药物含量
13
作者 刘雪丽 孙勇 +1 位作者 徐丽洒 安珂瑶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2年第9期794-796,共3页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皮肤组织中盐酸西替利嗪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盐酸羟嗪为内标,检测6只大鼠外用盐酸西替利嗪20mg·kg-14h后皮肤组织中的药物含量。流动相为乙腈-0.05mo·lL-1磷酸二氢铵水溶液(330:700,V/V)...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皮肤组织中盐酸西替利嗪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盐酸羟嗪为内标,检测6只大鼠外用盐酸西替利嗪20mg·kg-14h后皮肤组织中的药物含量。流动相为乙腈-0.05mo·lL-1磷酸二氢铵水溶液(330:700,V/V),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29nm,进样量为20μL。结果:盐酸西替利嗪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80~96.0μg·mL-1(r=0.9992),定量下限为0.320μg·mL-1,低、中、高浓度的提取回收率分别为74.0%、75.1%、82.7%,日内和日间RSD分别小于6.9%和8.1%,大鼠皮肤组织中药物平均含量为(81.7±2.44)μg·g-1。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准确、灵敏,可用于大鼠皮肤组织中盐酸西替利嗪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盐酸西替利嗪 盐酸羟嗪 大鼠 皮肤组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