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指数函数的川滇地区余震序列衰减规律研究
1
作者 徐世达 段俊康 +3 位作者 何本国 刘佳奇 鲍泽铭 陈天晓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7-213,共7页
较大的余震可能造成额外损失并有二次触发建筑物受灾的风险。为研究余震序列衰减规律,文章尝试采用指数衰减模型拟合分析5个不同地区余震序列,并借助修正赤池信息准则、贝叶斯信息准则与调整后R^(2),分析其与传统余震衰减模型的性能。... 较大的余震可能造成额外损失并有二次触发建筑物受灾的风险。为研究余震序列衰减规律,文章尝试采用指数衰减模型拟合分析5个不同地区余震序列,并借助修正赤池信息准则、贝叶斯信息准则与调整后R^(2),分析其与传统余震衰减模型的性能。结果表明,指数模型描述余震序列衰减规律的能力与修正的大森余震模型、修正的拉伸指数模型接近。尤其对于四川长宁M_(S)6.0余震序列和云南彝良M_(S)5.7余震序列,指数模型表现优于其他两种模型。指数模型参数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参数A与r之和能够准确代表强震后的实际初始余震数,5个余震序列初始余震数偏差均小于1.70%;参数k可作为反映余震序列衰减快慢的特征值,k值越大则余震序列衰减越慢,其值与主震震级呈反比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震序列 指数函数 初始余震数 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坚硬顶板灾害水力压裂防治技术监测及评估 被引量:3
2
作者 石垚 雷瀚 +1 位作者 杨新路 徐世达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2-130,共9页
水力压裂技术具备安全性好、施工工艺简单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煤层坚硬顶板灾害治理。但由于岩体的不均质性,压裂孔周围裂隙网络扩展规律复杂,水力压裂裂纹监测精度低,压裂效果评估难度大。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对比分析常见水力压裂监测... 水力压裂技术具备安全性好、施工工艺简单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煤层坚硬顶板灾害治理。但由于岩体的不均质性,压裂孔周围裂隙网络扩展规律复杂,水力压裂裂纹监测精度低,压裂效果评估难度大。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对比分析常见水力压裂监测方法及监测方案的差异,揭示微震监测技术的优越性,并对水力压裂效果评估技术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微震监测技术具有监测范围广、灵敏度高、连续性好的优点;地面监测、井下监测、联合监测等微震监测方法适用工况不同,监测精度相差较大,应根据现场工程布置与实际岩层条件选取合适的监测方法。坚硬顶板水力压裂效果评估多采用裂缝发育长度、来压步距等间接指标,基于微震参变量直接指标的效果评估相对较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水力压裂效果评估精细化的发展建议。研究成果对开展坚硬顶板水力压裂现场监测、优化坚硬顶板水力压裂工程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硬顶板 水力压裂 裂纹 微震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与模型双驱动的集装箱码头集卡周转时间预测
3
作者 薛桐 靳志宏 徐世达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5-362,共8页
集卡预约是缓解集装箱码头及其周边区域拥堵、实现港口内部作业机械均衡生产的有效手段。针对产业界对外集卡分时段在港周转时间预测的客观需求,提出了基于模型与数据双驱动的集卡在港周转时间预测方法,将在港周转时间预测转化为抵港车... 集卡预约是缓解集装箱码头及其周边区域拥堵、实现港口内部作业机械均衡生产的有效手段。针对产业界对外集卡分时段在港周转时间预测的客观需求,提出了基于模型与数据双驱动的集卡在港周转时间预测方法,将在港周转时间预测转化为抵港车辆数量预测和港内周转时间测算两个子问题,抵港车辆数量预测部分构建了基于数据驱动的双层LSTM(长短期记忆递归神经网络)模型,港内周转时间测算部分则采用排队模型驱动方法。通过与历史实际数据集进行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单纯数据驱动或单纯模型驱动方法,所提出的数据与模型双驱动方法能够有效地预测码头集卡周转时间,且相较单纯数据驱动或单纯模型驱动的方法可降低40%以上的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百分比误差(MAPE),更精确的集卡周转时间预测可为码头制定运营计划提供有利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卡预约系统 集装箱码头 周转时间 数据驱动 LSTM神经网络 排队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采场开采扰动下巷道围岩松动圈演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徐世达 皇甫风成 +1 位作者 雷刚 李元辉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4-19,共6页
深部开采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采场周边巷道围岩支护失效、巷道破坏等问题。为改善支护效果,采用声波测试技术研究阿舍勒铜矿深部采场开采过程中的巷道围岩损伤规律,着重分析与采场不同距离处巷道围岩损伤程度的差异。结果表明:深部采场开... 深部开采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采场周边巷道围岩支护失效、巷道破坏等问题。为改善支护效果,采用声波测试技术研究阿舍勒铜矿深部采场开采过程中的巷道围岩损伤规律,着重分析与采场不同距离处巷道围岩损伤程度的差异。结果表明:深部采场开采扰动对周边巷道围岩松动圈厚度有明显影响,随着开采扰动次数增加,各测孔处的巷道围岩损伤均出现了不同程度增长;采场开采过程中,随着与采场距离的增大,开采扰动对岩体的损伤逐渐减小。阿舍勒铜矿深部采场开采下盘应力集中区距下盘采场边界距离为20~25 m;距离采场下盘最终边界25 m处的测孔开采扰动累积损伤增量小于开采前损伤量的20%。采场开采扰动前,巷道围岩松动圈与巷道位置无关,阿舍勒铜矿50 m中段巷道围岩松动圈厚度为1.4~1.7 m;开采扰动后,采场附近巷道围岩松动圈厚度为1.6~2.0 m。研究成果对于改善矿井支护效果、降低支护成本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开采 松动圈厚度 巷道围岩 声波速度 岩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矩张量分析的花岗岩破裂声发射特征试验 被引量:7
5
作者 徐世达 李元辉 +1 位作者 刘建坡 黄文柏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33-437,共5页
基于声发射定位技术和矩张量分析方法,对在单轴加载条件下岩石破裂过程中的裂纹破裂机制及时空分布特征进行试验研究.借助CAD软件展示不同破裂机制的声发射事件,直观反映裂纹破裂类型.研究结果表明:单轴压缩加载试验中,花岗岩试样破裂... 基于声发射定位技术和矩张量分析方法,对在单轴加载条件下岩石破裂过程中的裂纹破裂机制及时空分布特征进行试验研究.借助CAD软件展示不同破裂机制的声发射事件,直观反映裂纹破裂类型.研究结果表明:单轴压缩加载试验中,花岗岩试样破裂以剪破坏为主,但岩石微裂纹的破裂类型所占比例并不固定,岩石内部微裂纹破裂类型与岩石材料的力学环境有关;花岗岩作为一种脆性岩石,破裂不符合格里菲斯强度准则认为的脆性材料都是拉伸破坏的基本观点,证明格里菲斯强度准则对于均质度不高的脆性岩石的适用性有一定的局限;花岗岩单轴压缩试验中,试样的破坏类型与其应力水平没有关系,3种类型的声发射事件随应力增大的变化趋势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声发射 矩张量 裂纹 破裂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轴加载下花岗岩破裂过程声发射b值特征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徐世达 李元辉 +1 位作者 刘建坡 杜万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0-103,共4页
基于声发射定位技术开展了双轴加载条件下岩石破裂声发射b值变化规律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声发射率峰值对应的应力与峰值应力的比值k随着侧向应力的出现呈减小的趋势,侧向压力为0时,k值约为0.87;侧向压力为5~25 MPa时,k值明显低于0.... 基于声发射定位技术开展了双轴加载条件下岩石破裂声发射b值变化规律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声发射率峰值对应的应力与峰值应力的比值k随着侧向应力的出现呈减小的趋势,侧向压力为0时,k值约为0.87;侧向压力为5~25 MPa时,k值明显低于0.8。岩样声发射b值先随应力增大而增大,之后随应力增大而减小。随着侧向压力的增大,声发射b值峰值出现在较低应力区间,侧向压力为0时,轴向应力达到轴向峰值应力的80%,b值开始下降;侧向应力为5~25 MPa时,b值峰值对应的轴向应力明显小于轴向峰值应力的80%,这是因为侧向应力使试样更早达到声发射率峰值,更早进入裂纹不稳定扩展阶段。研究成果对于理解双轴加载条件下岩石的破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轴加载 B值 声发射 侧向压力 破裂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发射监测的双轴加载岩石破裂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徐世达 姜坤序 蔺甲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8,12,共5页
选取中粗粒花岗岩,应用声发射技术,通过施加不同侧向压力,对双轴加载方式下花岗岩试样破裂过程中的声发射序列特征进行研究,着重分析了抗压强度、声发射活动特征与侧向压力的关系。研究表明:侧应力增大了竖向抗压强度,加载端临界侧向应... 选取中粗粒花岗岩,应用声发射技术,通过施加不同侧向压力,对双轴加载方式下花岗岩试样破裂过程中的声发射序列特征进行研究,着重分析了抗压强度、声发射活动特征与侧向压力的关系。研究表明:侧应力增大了竖向抗压强度,加载端临界侧向应变是侧向应力影响竖向抗压强度的关键。当加载端临界侧向应变为正值,即试件在该方向受拉时,侧向应力对竖向抗压强度的增强起到正作用;反之,起负作用。同时,侧压力对声发射序列特征影响也比较明显。侧压力较小时,岩石在加载初期只有较少的声发射事件,在破坏前出现大量的声发射事件,声发射序列在应力峰值前表现为单峰型;侧应力较大时,较小的应力扰动即可诱发微裂隙的产生和发展,产生较多的声发射事件,致使声发射序列表现为群震型。这对于岩石破裂失稳预报很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 双轴加载 侧向压力 声发射序列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便携式地质雷达的巷道围岩松动圈探测 被引量:7
8
作者 徐世达 陈治洋 雷刚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9-103,共5页
基于便携式雷达探测技术和声波测试技术,研究了阿舍勒铜矿深部采区不同中段、开采扰动前后的巷道围岩松动圈厚度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Sub Surface Profiler(SSP)新型便携式雷达探测的巷道围岩松动圈厚度与采用声波测试的巷道围... 基于便携式雷达探测技术和声波测试技术,研究了阿舍勒铜矿深部采区不同中段、开采扰动前后的巷道围岩松动圈厚度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Sub Surface Profiler(SSP)新型便携式雷达探测的巷道围岩松动圈厚度与采用声波测试的巷道围岩松动圈厚度基本一致,采用SSP便携式地质雷达能够快速、准确地探测巷道围岩的松动圈厚度。阿舍勒铜矿-200 m中段巷道围岩松动圈厚度为1.6~1.9 m,明显大于50 m中段开采扰动前的巷道围岩松动圈厚度。开采扰动明显加深了采场临近巷道围岩松动圈厚度,阿舍勒铜矿50 m中段开采扰动前,临近采场巷道围岩松动圈厚度为1.4~1.7 m,开采扰动后为1.6~2.0 m。研究成果对矿山依据围岩松动圈厚度优化支护参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 松动圈厚度 便携式地质雷达 开采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制孔岩石破坏过程中的声发射时空演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31
9
作者 刘建坡 徐世达 +2 位作者 李元辉 东龙宾 魏炯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538-2547,共10页
选取粗粒花岗岩和细粒砂岩,通过预制方孔和圆孔,开展单轴加载条件下岩石破坏声发射试验。采用单纯形定位算法,对岩石破裂过程中的声发射时空演化规律进行研究,并对声发射活动特征、能量释放率和空间相关长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 选取粗粒花岗岩和细粒砂岩,通过预制方孔和圆孔,开展单轴加载条件下岩石破坏声发射试验。采用单纯形定位算法,对岩石破裂过程中的声发射时空演化规律进行研究,并对声发射活动特征、能量释放率和空间相关长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预制孔间距与预制孔尺寸相同的试件,声发射事件主要在岩石中部群集,试件以中部剪切破坏为主,声发射三维定位事件直观反映裂纹初始、扩展直至贯通的动态演化过程;在整个加载过程中,颗粒较粗且大小不均的花岗岩试件声发射活动性较强,颗粒较细且均匀的砂岩试件声发射活动性在加载后期才开始增强;岩石破坏前,小尺度裂纹合并贯通形成大尺度裂纹,声发射率下降,能量释放率增强,出现声发射信号"平静"而能量释放"不平静"的现象;岩石在受载过程中,应力场通过迁移和重新分布逐步建立起长程相关性;岩石破坏前,空间相关长度显著增加,且在岩石破坏时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岩石破坏 预制孔 声发射 三维定位 空间相关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情冲击下岩体测试技术线上教学浅析
10
作者 徐世达 陈洪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43期351-352,共2页
面对新冠疫情的冲击,教育部公布了“延期开学”与“停课不停学”的疫情防控方案。为了帮助教师解决“传统课堂”到“线上学习”突然转换的不适应,本文总结了疫情防控背景下在线学习面临的问题与挑战。通过分析,在教师课前教学准备、在... 面对新冠疫情的冲击,教育部公布了“延期开学”与“停课不停学”的疫情防控方案。为了帮助教师解决“传统课堂”到“线上学习”突然转换的不适应,本文总结了疫情防控背景下在线学习面临的问题与挑战。通过分析,在教师课前教学准备、在线平台备选方案、课堂思政和课程互动四方面提出了建议措施,保证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停课不停学” 岩体测试 线上教学 教学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pillar failure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acoustic emission location technique 被引量:11
11
作者 徐帅 刘建坡 +3 位作者 徐世达 魏炯 黄文柏 东龙宾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11期2792-2798,共7页
Acoustic emission (AE) technique is a useful tool for investigating rock damage mechanism, and is used to study the temporal-spatial evolution process of microcracks during the similar pillar material experiment. A ... Acoustic emission (AE) technique is a useful tool for investigating rock damage mechanism, and is used to study the temporal-spatial evolution process of microcracks during the similar pillar material experiment. A combined AE location algorithm wa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Least square algorithm and Geiger location algorithm. The pencil break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location precision can meet the demand of microcrack monitoring. The 3D location of AE events can directly reflect the process of initiation, propagation and evolutionary of microcracks. During the loading process, stress is much likely concentrated on the area between pillar and roof of the specimen, where belongs to danger zone of macroscopic failure. When rock reaches its plastic deformation stage, AE events begin to decrease, which indicates that AE quiet period can be seen as precursor characteristic of rock fail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k damage mechanism pillar specimen failure characteristics temporal-spatial evolution microracks acousticemission location algorithm quiet peri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AC^(3D)模拟的深部岩体爆破损伤规律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雷刚 李元辉 +1 位作者 徐世达 鲁宇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5-140,共6页
在高应力和爆炸载荷共同作用下,深部岩体的损伤和破坏将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演化过程。为了对深部岩体爆破损伤破坏的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利用FLAC3D非线性动力分析手段对不同爆炸峰值应力、不同加载速率及不同静应力对岩体... 在高应力和爆炸载荷共同作用下,深部岩体的损伤和破坏将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演化过程。为了对深部岩体爆破损伤破坏的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利用FLAC3D非线性动力分析手段对不同爆炸峰值应力、不同加载速率及不同静应力对岩体爆破损伤量的影响进行研究,同时探讨了爆破损伤破坏区域随动态加载时间的扩展规律,以定性和定量的方式对爆炸后损伤区进行分析和评估。研究表明:不同峰值应力主要影响应力波上升阶段岩体损伤区域和损伤量的大小,不同的加载速率主要影响损伤区的发展速度,而不同的静应力主要影响拉伸破坏区域的最终形态及拉伸破坏量。研究为深部岩体爆破开挖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岩体 爆炸损伤 数值模拟 损伤规律 岩体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发射监测的巴西盘试样破裂过程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兴东 杨素俊 +1 位作者 徐世达 刘建坡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82-1186,共5页
应用声发射及盖格尔定位算法,实验研究了不同巴西盘岩样加载破裂失稳过程.结果表明:声发射事件主要由于裂纹扩展产生,在初始加载阶段直至裂纹萌生之前,其声发射活动不是很明显;一旦岩样出现初始裂纹,在相应的应力点声发射事件明显增多;... 应用声发射及盖格尔定位算法,实验研究了不同巴西盘岩样加载破裂失稳过程.结果表明:声发射事件主要由于裂纹扩展产生,在初始加载阶段直至裂纹萌生之前,其声发射活动不是很明显;一旦岩样出现初始裂纹,在相应的应力点声发射事件明显增多;在微裂纹扩展的非稳定阶段至岩石破坏瞬间,声发射活动变得异常活跃,声发射事件变化率最大.由此直观反映了巴西盘试验过程初始裂纹的产生、扩展空间位置及扩展方向,即大部分试样的破坏是从一加载端开始,而少数试样的初始裂纹是在岩样的内部产生.同时,声发射事件定位也是岩样内部应力场演化过程的宏观表现,这对于深入研究岩石破裂失稳机制很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盘 岩石破裂 裂纹演化过程 声发射 盖格尔定位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性微震活动的深部采场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昊 陈炳瑞 +3 位作者 池秀文 王搏 徐世达 姜洪波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8年第3期325-333,共9页
红透山铜矿是我国开采深度最大的金属矿山之一,地压问题突出。为分析深部采场稳定性和预防围岩破坏,在红透山铜矿-707中段47采场建立了中科微震高精度微震监测系统,经人工爆破检验,在采场多空区条件下系统定位精度满足矿山生产要求。实... 红透山铜矿是我国开采深度最大的金属矿山之一,地压问题突出。为分析深部采场稳定性和预防围岩破坏,在红透山铜矿-707中段47采场建立了中科微震高精度微震监测系统,经人工爆破检验,在采场多空区条件下系统定位精度满足矿山生产要求。实时监测结果表明:(1)采场围岩应力调整较快,大型爆破后未发生微震活动明显增加的情况,小爆破和出矿活动等现场作业与微震活动具有正相关性;(2)47采场开采过程中微震活跃区主要位于3502川、出矿口、-707主巷道和采场内部靠近通风井2等附近,现场踏勘发现,前3个区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明显的动力型破坏情况,与监测结果相符;(3)按区域进行围岩稳定性分析,有利于探究微震活动与大型爆破、小爆破和出矿活动等现场作业的关系,分析围岩破坏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采场 微震活动 稳定性 区域性 动力型破坏 岩爆 监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不可行路径的逆向物流回收路径问题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艳秋 吴蒙 徐世达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16-420,共5页
针对车辆回收路径问题的研究较少考虑部分节点可被多次访问的情况,以及现实生活中无法保证可行的直线路径均存在的问题,建立了以逆向物流网络最低总运输成本为优化目标的数学模型.通过FLOYD算法将问题转化为传统车辆路径问题模型,通过... 针对车辆回收路径问题的研究较少考虑部分节点可被多次访问的情况,以及现实生活中无法保证可行的直线路径均存在的问题,建立了以逆向物流网络最低总运输成本为优化目标的数学模型.通过FLOYD算法将问题转化为传统车辆路径问题模型,通过改进的蚁群算法进行求解,确定回收设施的数量和位置,并得到最优回收车辆路径.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对解决逆向物流路径问题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物流 回收路径 不可行路径 物流节点 回收中心 数学模型 FLOYD算法 改进的蚁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形特征和决策树分类算法的岩体破裂信号识别 被引量:5
16
作者 龙翼 王培武 +2 位作者 皇甫风成 陈天晓 徐世达 《中国矿业》 2022年第11期158-164,共7页
微震监测技术能够捕捉开采扰动下岩体响应信息,已被广泛应用于岩体稳定性分析与矿山安全生产管理。受矿山现场频繁生产活动的影响,微震监测系统能够捕捉到不同类型信号,导致噪音信号较多,无法及时有效地揭示开采扰动下岩体响应规律。本... 微震监测技术能够捕捉开采扰动下岩体响应信息,已被广泛应用于岩体稳定性分析与矿山安全生产管理。受矿山现场频繁生产活动的影响,微震监测系统能够捕捉到不同类型信号,导致噪音信号较多,无法及时有效地揭示开采扰动下岩体响应规律。本文依托阿舍勒铜矿微震监测,分析了微震系统采集典型信号波形参数特征的差异,提出了基于决策树分类算法的岩体破裂信号识别方法,并对其识别精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电气噪音信号、爆破信号、机械振动信号、岩石破裂信号的持续时间、上升时间、振铃数、上升振铃数、最大振幅、主频等参数分布范围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合,无法采用单一参数有效识别岩体破裂信号,消除噪音信号的影响。采用决策树分类算法构建岩体破裂信号识别模型,能够有效消除噪音信号的影响,识别准确率达97.8%,显著高于支持向量机(SVM)模型73.9%的准确率。研究成果对于快速圈定、预警岩体破坏高风险区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震监测 波形特征 岩体破裂 决策树分类 信号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速赋值范围对PSO定位算法精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元辉 陈治洋 徐世达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61-566,共6页
针对已知波速型声发射定位算法精度高度受制于初始波速测试准确性的问题,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开发了一种声发射定位算法,无需预先测试波速.以传感器接收到时差构建适应值函数,通过该算法求解此函数,得到声发射源位置和波速.研究不... 针对已知波速型声发射定位算法精度高度受制于初始波速测试准确性的问题,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开发了一种声发射定位算法,无需预先测试波速.以传感器接收到时差构建适应值函数,通过该算法求解此函数,得到声发射源位置和波速.研究不同波速赋值范围差、不同波速赋值范围上、下界与真实波速值的差值比(φ)对算法精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开展断铅试验,对比分析PSO定位算法与单纯形定位算法的定位精度.结果表明:不同波速赋值范围差、不同φ值下的PSO算法定位误差小于10%;当波速赋值范围差为2000 m/s,且φ取1时,算法精度最高;本文算法定位精度明显优于传统单纯形定位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定位 粒子群优化 无需预测波速 波速赋值范围 定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矿工程专业实习创新模式研究——以东北大学采矿工程创新实验班生产实习为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赵兴东 陈松 +2 位作者 徐世达 邱鑫 代佳佳 《高教学刊》 2020年第14期35-39,共5页
采矿工程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而矿山实践学习却存在着学习周期长、危险性大、实践地点单一的问题,并受到来自人力、财力、物力和矿山现场条件等诸多方面限制。这使得目前采矿工程专业毕业生对矿山实际生产不够了解,专业自信和... 采矿工程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而矿山实践学习却存在着学习周期长、危险性大、实践地点单一的问题,并受到来自人力、财力、物力和矿山现场条件等诸多方面限制。这使得目前采矿工程专业毕业生对矿山实际生产不够了解,专业自信和兴趣较为缺失,就业后需较长时间才能胜任工作。在传统的矿山实践学习中进行创新是改善和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东北大学采矿工程创新实验班生产实习采用了分组交替实习和传统实习结合的方法,9天时间在莱州-招远一带,对三家黄金集团的六座矿山进行了深入的实践学习,学习实效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专业 矿山实践学习 分组交替实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BL理念的凿岩爆破课程思政探索 被引量:1
19
作者 牛雷雷 陈庆凯 +1 位作者 何荣兴 徐世达 《高教学刊》 2023年第12期185-188,共4页
凿岩和爆破是金属、非金属矿山生产的基本手段,同时凿岩爆破课程也是采矿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承担着为采矿工程本科生传递思政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基于PBL理念的凿岩爆破课程思政,以凿岩爆破课程为载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 凿岩和爆破是金属、非金属矿山生产的基本手段,同时凿岩爆破课程也是采矿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承担着为采矿工程本科生传递思政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基于PBL理念的凿岩爆破课程思政,以凿岩爆破课程为载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专业素养的采矿工程本科生为目标,以问题为导向,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为手段,建设课程思政素材库,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实现思政教学和专业教学的有机结合,在采矿专业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实现价值引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凿岩爆破 PBL 线上线下相结合 专业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序列MRI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诊断价值分析
20
作者 徐世达 陈钟杰 +1 位作者 韩倩倩 雷新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6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多序列MRI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34例疑似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多序列磁共振成像(MRI)和头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以CT检查结果为依据,分析多序列MRI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诊断效能及... 目的探讨多序列MRI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34例疑似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多序列磁共振成像(MRI)和头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以CT检查结果为依据,分析多序列MRI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诊断效能及其诊断脑出血部位与头颅CT检查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头颅CT检查结果显示,134例疑似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确诊高血压性脑出血114例,其中基底节出血50例,丘脑出血13例,脑叶出血35例,小脑出血10例,脑室出血6例。以头颅CT检查结果为参照,多序列MRI诊断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准确度为92.54%(124/134),灵敏度为96.49%(110/114),特异度为70.00%(14/20)。多序列MRI诊断脑出血部位与头颅CT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高(Kappa=0.787,P<0.001)。结论多序列MRI诊断高血压性脑出血具有良好的准确性,且其诊断脑出血部位与头颅CT诊断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磁共振成像 多序列扫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