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运行年限复合绝缘子表面护套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彭银波 李轩 +1 位作者 陈嘉 全朝春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7-72,共6页
随着复合绝缘子运行年限的增长,有机材料的复合绝缘子会发生不可逆转的老化。伴随绝缘材料自身的性能的恶化,有可能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在线运行。为了进一步积累复合绝缘子安全运行的相关经验,特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110 kV叶氮清线及11... 随着复合绝缘子运行年限的增长,有机材料的复合绝缘子会发生不可逆转的老化。伴随绝缘材料自身的性能的恶化,有可能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在线运行。为了进一步积累复合绝缘子安全运行的相关经验,特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110 kV叶氮清线及110 kV白氮线中不同运行年限的绝缘子共摘取3只进行抽检,研究不同运行年限后的复合绝缘子表面特性,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内容包括绝缘子表面不同部位的憎水性分布、通过扫描电镜来分析绝缘子表面的污秽特征,以及通过离子成分分析,研究了污秽成分。试验研究表明,运行后的绝缘子的憎水性能出现不均匀分布,分析绝缘子表面的污秽成分,有助于了解该区域的污区特点,合理的制定防污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 绝缘子 老化 憎水性 污秽 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P-1对糖尿病小鼠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彭银波 卢化祥 +2 位作者 姚敏 方勇 顾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83-1586,1590,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使用外源性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对糖尿病小鼠创面愈合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60只BKS糖尿病基因小鼠随机分为MCP-1组和对照组(n=30)。在小鼠背部正中制作1 cm×1 cm大小创面,沿深筋膜去除全层皮肤。MCP-1组和对... 目的探讨早期使用外源性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对糖尿病小鼠创面愈合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60只BKS糖尿病基因小鼠随机分为MCP-1组和对照组(n=30)。在小鼠背部正中制作1 cm×1 cm大小创面,沿深筋膜去除全层皮肤。MCP-1组和对照组小鼠创面局部分别予以MCP-1(50 ng/d)和等体积PBS,持续3 d,于伤后第3、5、7、10、14天,计算创面愈合率,检测创面胶原蛋白标志性成分羟脯氨酸(OHP)含量、新生血管数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从伤后第5天起,MCP-1组的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CP-1组各观察时相点创面组织中OHP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伤后第5、7天,MCP-1组和对照组创面每高倍视野新生血管数分别为5.25±0.83和3.2±0.52及7.46±0.69和4.8±0.81,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伤后第5、7、10天,MCP-1组创面VEGF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使用外源性MCP-1可加快糖尿病小鼠创面愈合,其作用可能与促进血管新生及胶原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面愈合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血管新生 胶原合成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瘢痕疙瘩的光电治疗 被引量:4
3
作者 彭银波 郭琪格 +1 位作者 宋晨璐 姚敏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8年第4期200-202,共3页
皮肤瘢痕疙瘩是以真皮内成纤维细胞过度增生、细胞外基质大量沉积、表皮结构异常为特点的皮肤纤维增生性疾病。其病因不清,临床上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手段。传统的治疗方法有外科手术、冷冻、压迫疗法、局部注射药物(激素、5-Fu等),但效果... 皮肤瘢痕疙瘩是以真皮内成纤维细胞过度增生、细胞外基质大量沉积、表皮结构异常为特点的皮肤纤维增生性疾病。其病因不清,临床上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手段。传统的治疗方法有外科手术、冷冻、压迫疗法、局部注射药物(激素、5-Fu等),但效果均不尽如人意。近年来,随着激光理论及技术的完善,光电治疗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瘢痕的治疗,尤其是IPD/DPL、PDL等技术,可选择性作用于瘢痕疙瘩中毛细血管内的血红蛋白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从而引起血管闭塞,起到使瘢痕组织"褪红"的效果,结合其他瘢痕治疗手段,可较好地抑制瘢痕疙瘩的生长。其他作用于瘢痕疙瘩基质的光电治疗手段,由于有刺激瘢痕疙瘩进一步增生的风险,临床上并不建议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强脉冲光/染料脉冲光 染料脉冲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诺数关系式对膜状凝结湍流区传热计算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彭银波 张亚军 +2 位作者 李卫华 肖秀 吴磊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81-1187,共7页
膜状凝结现象广泛存在于核电站安全壳和稳压器中。关于膜状凝结液膜湍流区的传热模型,目前未明确辨析基于质量和能量关系的两种雷诺数关系式的差别。本文针对管外纯蒸汽自然对流膜状冷凝传热,定量地分析雷诺数关系式对膜状凝结液膜湍流... 膜状凝结现象广泛存在于核电站安全壳和稳压器中。关于膜状凝结液膜湍流区的传热模型,目前未明确辨析基于质量和能量关系的两种雷诺数关系式的差别。本文针对管外纯蒸汽自然对流膜状冷凝传热,定量地分析雷诺数关系式对膜状凝结液膜湍流区传热计算的影响。基于液膜湍流区修正项的一般性假设,推导了膜状凝结湍流区传热系数的表达式。同时,分别与雷诺数关系式Remass和Reenergy联立,求解得到不同雷诺数关系式之间以及对应的膜状凝结传热系数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受普朗特数Pr的影响,在膜状凝结液膜湍流区,雷诺数关系式Remass和Reenergy差别明显,并存在关于Pr的分界点。基于Remass和Reenergy得到的膜状凝结平均传热系数及其相对偏差是Re和Pr的非线性函数。当0.1<Pr<4.0且Re>1 600时,基于Reenergy和Remass得到的膜状凝结平均传热系数相对偏差在-60%和+60%之间。通过实验和理论验证,在膜状凝结液膜湍流区基于Reenergy得到的膜状凝结传热系数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状凝结 雷诺数 传热系数 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光对鲍曼不动杆菌杀灭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程佑爽 王宁 +2 位作者 姚敏 彭银波 方勇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8期554-557,共4页
目的 体外研究蓝光是否具有杀灭鲍曼不动杆菌的作用.方法 鲍曼不动杆菌标本采集于我院烧伤科病房,通过细菌鉴定仪鉴定.采用12、60、120、240 J/cm2的蓝光照射细菌(蓝光组),与对照组(同样离心处理但不予光照)比较.分别采用平板划线... 目的 体外研究蓝光是否具有杀灭鲍曼不动杆菌的作用.方法 鲍曼不动杆菌标本采集于我院烧伤科病房,通过细菌鉴定仪鉴定.采用12、60、120、240 J/cm2的蓝光照射细菌(蓝光组),与对照组(同样离心处理但不予光照)比较.分别采用平板划线、菌落计数、活/死菌染色法评价蓝光杀菌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60J/cm2及以上剂量组蓝光照射具有明显杀菌效果(P均<0.01),呈剂量-效应关系.结论 蓝光具有高效杀灭鲍曼不动杆菌的作用,且具有剂量-效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光 鲍曼不动杆菌 杀菌作用 剂量-效应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湿地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研究:以广东地区某水泥用石灰岩矿山为例
6
作者 彭银波 李红中 谢昊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91-96,119,共7页
华南地区气候炎热多雨导致石灰岩地区土层浅薄、岩石蓄水能力弱、土壤贫瘠且环境较为干燥,这种缺乏土壤、水分和养分的环境不利于树木的根系生长。基于此,以位于典型热湿气候区的广东某水泥用石灰岩矿山为例,重点分析了矿区的地质灾害... 华南地区气候炎热多雨导致石灰岩地区土层浅薄、岩石蓄水能力弱、土壤贫瘠且环境较为干燥,这种缺乏土壤、水分和养分的环境不利于树木的根系生长。基于此,以位于典型热湿气候区的广东某水泥用石灰岩矿山为例,重点分析了矿区的地质灾害、含水层、地形地貌景观及水土环境污染等;同时,针对性提出了加强边坡稳定性勘查与监测、重视对含水层破坏的保护、重视对水土环境污染的预防等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湿地区 石灰岩矿山 生态修复 环境修复 土地复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廉江大垌地区石灰岩矿的地质特征及开发前景
7
作者 彭银波 李彦伟 《科技资讯》 2013年第17期131-131,共1页
水泥用石灰岩矿构成了广东省廉江市大垌地区内主要的矿产资源,它的开发利用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湛江地区及附近的水泥需求量理应逐渐增大,这为水泥矿山的开发提供了重要发的条件。因此,廉江市大垌地区水泥用石灰... 水泥用石灰岩矿构成了广东省廉江市大垌地区内主要的矿产资源,它的开发利用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湛江地区及附近的水泥需求量理应逐渐增大,这为水泥矿山的开发提供了重要发的条件。因此,廉江市大垌地区水泥用石灰岩矿山的建设符合广东省水泥生产结构调整的要求,这对广东省和地方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岩 矿山 地质特征 市场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M-CSF通过JNK/c-Jun通路介导成纤维细胞MMP2/MMP9的表达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宇星 严敏 +3 位作者 彭银波 俞为荣 姚敏 方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33-939,共7页
目的探讨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2/MMP9)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ELISA法和明胶酶谱检测不同GM-CSF浓度(0、10、50、100和500 ng/m L)刺激下成纤... 目的探讨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2/MMP9)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ELISA法和明胶酶谱检测不同GM-CSF浓度(0、10、50、100和500 ng/m L)刺激下成纤维细胞上清液内MMP2/MMP9的浓度及活性;Western blotting和real-time PCR分别用于检测GM-CSF或SP600125+GM-CSF处理组成纤维细胞后MMP2/MMP9/JNK/p-JNK/c-Jun/p-c-Jun的蛋白水平以及MMP2/MMP9的mRNA水平;ELISA法检测GM-CSF或SP600125+GM-CSF处理成纤维细胞不同时间(6、12、24和48 h)后细胞上清内MMP2/MMP9的浓度。结果 GM-CSF可以显著诱导人皮肤成纤维细胞MMP2/MMP9的表达与分泌(P〈0.05),且分泌的MMP2/MMP9浓度及活性与GM-CSF浓度呈正相关;GM-CSF处理成纤维细胞后,JNK及c-Jun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和MMP2/MMP9的mRN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若经SP600125预处理,GM-CSF诱导的c-Jun磷酸化水平则显著被抑制(P〈0.05),且MMP2/MMP9的mRNA水平也明显降低(P〈0.05);GM-CSF诱导成纤维细胞MMP2/MMP9的表达在24 h时达到最高值,24-48 h逐渐降低(P〈0.05);若将SP600125与GM-CSF共处理成纤维细胞,MMP2的表达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MMP9的表达水平却略高于对照组。结论 GM-CSF能够通过活化JNK/c-Jun信号通路来诱导成纤维细胞MMP2/MMP9的表达和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 JNK/c-Jun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壳聚糖-硝酸银凝胶材料的杀菌效果及创面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川峰 彭银波 +3 位作者 郝健 宋晨璐 胡艳阁 姚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04-1009,共6页
目的·检测新型壳聚糖–硝酸银凝胶材料的杀菌效果及其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通过使用离子半透膜检测新型凝胶材料的体外银离子释放速率;通过体外菌落计数的方法检测该材料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糖球菌(MRSA)、大肠埃希菌及... 目的·检测新型壳聚糖–硝酸银凝胶材料的杀菌效果及其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通过使用离子半透膜检测新型凝胶材料的体外银离子释放速率;通过体外菌落计数的方法检测该材料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糖球菌(MRSA)、大肠埃希菌及白念珠菌的杀灭作用,利用大鼠背部的创面模型检测新材料对MRSA的杀灭作用;同时分别观察新材料、磺胺嘧啶银乳膏及莫匹罗星软膏对大鼠感染创面愈合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新材料中的银离子可以缓慢释放;杀菌实验结果显示,较其他药物,壳聚糖–硝酸银凝胶材料具有更好的杀灭MRSA、大肠埃希菌、白念珠菌的作用;动物实验也显示新材料可以有效促进大鼠背部创面的愈合。结论·由壳聚糖和硝酸银及辅料合成的新型壳聚糖–硝酸银凝胶材料不仅具有明显的杀菌效果,同时也能够促进创面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硝酸银 杀菌 创面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花岗岩的开采及石材工业的特点综述 被引量:2
10
作者 秦岭 彭银波 《科技创新导报》 2011年第20期58-58,共1页
广东省境内大量发育花岗岩石材,其颜色有红色、灰白色、黑色、绿色、紫色。基于诸多优势条件,广东迄今已经建成了较为完整的石材产业体系。鉴于花岗岩石材的重要价值,本文对广东省花岗岩石材的开发状况进行探讨旨在探究花岗岩石材的重... 广东省境内大量发育花岗岩石材,其颜色有红色、灰白色、黑色、绿色、紫色。基于诸多优势条件,广东迄今已经建成了较为完整的石材产业体系。鉴于花岗岩石材的重要价值,本文对广东省花岗岩石材的开发状况进行探讨旨在探究花岗岩石材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花岗岩 石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应用油酸对糖尿病小鼠创面愈合的影响
11
作者 张永军 方勇 +3 位作者 俞为荣 卢化祥 彭银波 姚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19-623,共5页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油酸对糖尿病创面炎症反应和组织愈合的影响。方法 84只C57BL/6小鼠经链脲霉素诱导建立糖尿病模型,建模后1个月于小鼠背部制作直径1 cm的圆形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根据创面处理方式的不同将小鼠分为油酸组(30mmol/L油酸溶...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油酸对糖尿病创面炎症反应和组织愈合的影响。方法 84只C57BL/6小鼠经链脲霉素诱导建立糖尿病模型,建模后1个月于小鼠背部制作直径1 cm的圆形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根据创面处理方式的不同将小鼠分为油酸组(30mmol/L油酸溶液)和对照组(使用等体积溶剂代替油酸溶液),每组各42只。以数码照相获取图像观察创面愈合情况,计算创面愈合率;采集创面标本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合计算机图像软件计数创面内中性粒细胞(PMN)和巨噬细胞(Mφ);利用ELISA法测定创面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结果从伤后5 d起,油酸组创面愈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油酸组和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17.2±2.6)d和(19.5±1.9)d(P<0.05)。油酸组伤后12、24 h的创面PMN计数和伤后3、5 d的创面Mφ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伤后10、15 d时创面PMN计数和Mφ计数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油酸组伤后3 d时创面TNF-α表达及伤后12、24 h和3 d时创面IL-6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伤后10 d时创面TNF-α和IL-6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油酸能够在创伤早期加速糖尿病创面的早期炎症反应进程,在后期避免炎症反应的持续,从而促进糖尿病小鼠创面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面愈合 糖尿病 炎症反应 油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光二极管(LED)封装用高折射率有机硅树脂的合成 被引量:14
12
作者 陈智栋 邓雪爽 +2 位作者 彭银波 金小凤 许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49-52,共4页
采用水解-缩聚的方法,以甲基、乙烯基和苯基氯硅烷为原料合成了具有高折射率的有机硅树脂,研究了各种硅烷的配比以及水解-缩聚过程的各类实验条件对有机硅树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原料一甲基三氯硅烷、甲基乙烯基二氯硅烷和一... 采用水解-缩聚的方法,以甲基、乙烯基和苯基氯硅烷为原料合成了具有高折射率的有机硅树脂,研究了各种硅烷的配比以及水解-缩聚过程的各类实验条件对有机硅树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原料一甲基三氯硅烷、甲基乙烯基二氯硅烷和一苯基三氯硅烷的质量比为1∶3.57∶9.71,水和硅烷的质量比为3.76∶1,乙醇和硅烷的质量比为0.21∶1,水解温度为30℃,扩链剂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的比例为22%,催化剂异辛酸锌的比例为0.04%的条件下,可以合成出能够用于封装发光二极管(LED)的具有高折射率(1.5421)和优异透光率(>99%)的有机硅树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树脂 折射率 透光率 发光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南瑶族自治县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 被引量:9
13
作者 彭银波 孙伟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 2020年第3期60-65,45,共7页
采矿活动引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不仅影响着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本文以连南瑶族自治县作为研究区,通过对研究区53个矿山(56处矿产地)开展地质环境调查,基本查明该区矿山存在地质灾害、... 采矿活动引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不仅影响着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本文以连南瑶族自治县作为研究区,通过对研究区53个矿山(56处矿产地)开展地质环境调查,基本查明该区矿山存在地质灾害、破坏地形地貌与资源环境、地下采矿破坏含水层、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环境问题。基于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程度、矿山土地资源破坏程度、矿山地质灾害危害程度、矿山含水层影响程度、矿山水土污染程度及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六项评价指标,采用加权因素比较法的评价模式,将连南县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划分为8个严重区(Ⅰ)、19个较严重区(Ⅱ)和26个较轻区(Ⅲ);并结合研究区治理现状提出了环境治理的建议,为连南县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南瑶族自治县 矿山地质 环境地质 环境影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凝性气体于竖直壁面处冷凝传热压力特性影响机理研究
14
作者 彭银波 张亚军 +1 位作者 马喜振 吴磊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13-1819,共7页
非凝性气体于竖直壁面处冷凝传热的研究对一体化压水堆汽-气稳压器的瞬态调节以及紧凑型安全壳余热排出进程具有重要影响,当前对含有非凝性气体的蒸汽竖直壁面冷凝传热中压力的影响特性研究较少。基于传热传质比拟方法,采用适用于高压... 非凝性气体于竖直壁面处冷凝传热的研究对一体化压水堆汽-气稳压器的瞬态调节以及紧凑型安全壳余热排出进程具有重要影响,当前对含有非凝性气体的蒸汽竖直壁面冷凝传热中压力的影响特性研究较少。基于传热传质比拟方法,采用适用于高压的改进扩散层模型对汽-气竖直壁面冷凝传热的压力影响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基于传热传质比拟方法改进的扩散层模型与已有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适用于较高压力汽-气竖直壁面冷凝传热系数的预测;总压的增加对存在非凝性气体的冷凝传热具有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随总压的增加逐渐减弱;在一定压力范围内(0.1~7.0 MPa),存在压力分界点pc,在压力影响分界点以下的低压力区域(0.1 MPa^pc)为压力影响敏感区,在压力影响分界点以上的高压力区(pc^7.0 MPa)为非敏感区。同时,本文还对非凝性气体的种类和含量对蒸汽在竖直壁面处冷凝传热过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从气体扩散系数方面进一步分析了造成影响差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 非凝性气体 压力影响特性 冷凝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置不可拆卸电磁式TV的GIS出线电缆耐压试验的研究与应用
15
作者 全朝春 陈嘉 +4 位作者 王锟 欧阳光 李轩 彭银波 方庆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3-95,共3页
针对某GIS变电站110 kV交联聚乙烯电缆出线A相挂有一相线路TV,该TV无法与带电体脱开进行交联聚乙烯电缆耐压试验且试验装置容量不够的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并论证了一种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升高频率进行串联谐振耐压,该法有效解... 针对某GIS变电站110 kV交联聚乙烯电缆出线A相挂有一相线路TV,该TV无法与带电体脱开进行交联聚乙烯电缆耐压试验且试验装置容量不够的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并论证了一种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升高频率进行串联谐振耐压,该法有效解决了此类由设备特殊结构造成的无法试验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拆卸 过励磁饱和 频率 串联谐振 耐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花都某石灰岩矿山煌斑岩脉发育特征及成因探讨
16
作者 孙伟 秦岭 彭银波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20年第11期169-172,共4页
广州花都某石灰岩矿山位于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该矿床内煌斑岩脉发育,且与断裂构造关系紧密。通过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条件研究,从煌斑岩脉发育特征,及其与断裂构造、褶皱构造和岩脉之间相互关系,浅析煌斑岩脉成因。
关键词 石灰岩 煌斑岩脉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热芯偏移对自然循环回路驱动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彭银波 张亚军 +2 位作者 贾海军 吴磊 刘洋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8-42,共5页
以一体化布置的中高压自然循环反应堆模拟实验装置为基础,从实验和理论分析两方面研究了上升段和下降段之间的传热以及堆芯和主换热器内温度变化对稳态自然循环能力造成的影响。实际测得了上升段进出口温差和套管式换热器一次侧水温在... 以一体化布置的中高压自然循环反应堆模拟实验装置为基础,从实验和理论分析两方面研究了上升段和下降段之间的传热以及堆芯和主换热器内温度变化对稳态自然循环能力造成的影响。实际测得了上升段进出口温差和套管式换热器一次侧水温在轴向的非线性分布,并推导得到了上升段与下降段之间的传热以及热源和热阱中温度分布对自然循环能力影响的表达式。研究表明,当上升段和下降段之间传热造成温度变化1~20℃,热源和热阱均为抛物线温度分布时,自然循环能力减小约0.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循环能力 温度分布 NHR-200Ⅱ 一体化反应堆
原文传递
460纳米蓝光对体外和体内白色念珠菌杀灭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川 杨志胤 +3 位作者 彭银波 郭园园 姚敏 董继英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58-658,共1页
白色念珠菌耐药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其可较快适应不同的环境,并黏附在不同物体表面以生物膜的形式生长。生物膜的出现使得临床治疗白色念珠菌感染变得更加困难。生物膜内的白色念珠菌对各种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和氯... 白色念珠菌耐药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其可较快适应不同的环境,并黏附在不同物体表面以生物膜的形式生长。生物膜的出现使得临床治疗白色念珠菌感染变得更加困难。生物膜内的白色念珠菌对各种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和氯己定等具有高度的抵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念珠菌感染 实验研究 杀灭作用 体内 体外 蓝光 纳米 抗真菌药物
原文传递
创缘铁过载的临床样本验证与铁过载对小鼠创面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甜甜 李明 +3 位作者 朱含汀 倪涛 彭银波 方勇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22年第6期475-481,共7页
目的创缘铁过载的临床样本验证与探讨铁过载对小鼠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1)收集符合入选标准的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门急诊及住院患者各期创面清创时的创缘组织共36份,按创面形成时间分为3组,分别为&... 目的创缘铁过载的临床样本验证与探讨铁过载对小鼠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1)收集符合入选标准的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门急诊及住院患者各期创面清创时的创缘组织共36份,按创面形成时间分为3组,分别为<1个月组、1~3个月组、>3个月组,每组12份。观察3组创缘色素沉着情况。取距离创缘前后各5 mm范围内的皮肤全层组织,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检测创缘铁离子含量,苏木精-伊红染色及普鲁士蓝染色观察创缘组织炎症细胞分布与铁沉积部位及铁沉积范围。(2)将48只6~8周龄无特定病原体级雄性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铁过载组,每组24只。铁过载组小鼠腹腔注射于避光条件下配置而成含铁量为0.1 mg/mL的柠檬酸铁铵溶液,每次注射2 mL/只,每间隔3 d进行1次注射,共注射8次。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注射含量及注射次数同铁过载组。注射结束后1 d,2组小鼠1%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5μL/g)麻醉,电动剃毛刀剃除小鼠背部区域毛发,在背部建立1个1.5 cm×1.5 cm的全层创面。以建立创面当日定为造模成功即刻。造模成功后3、7、14 d,观察2组小鼠创缘色素沉着与创面愈合情况,并比较小鼠创面愈合率;2组造模成功即刻,造模成功后3、7、14 d各取6只小鼠脱颈处死并切去小鼠全层皮肤创缘组织,检测铁离子含量;苏木精-伊红染色与普鲁士蓝染色观察创缘组织炎症细胞分布与铁沉积部位及铁沉积范围。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结果(1)<1个月组创缘色红伴随局部炎症状态,随着创面形成时间的延长,1~3个月组、>3个月组创缘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色素沉着;<1个月组、1~3个月组、>3个月组创缘铁离子含量分别为(35.24±2.82)、(70.02±6.16)、(106.90±9.62)μg/g,3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82,P<0.05)。苏木精-伊红染色可见1~3个月组、>3个月组创面细胞核染为深蓝紫色的淋巴细胞聚集明显,局部可见含有红染噬酸性颗粒的巨噬细胞,与<1个月组创面相比,创面炎症细胞积聚明显;普鲁士蓝染色可见,随着创面形成时间的延长,创缘铁沉积加重,局部可见铁沉积带,且铁沉积部位与炎症细胞分布部位重合。(2)造模成功后3 d,铁过载组即出现较对照组更为明显的色素沉着,且随着时间延长色素沉着加深,肉眼观察见铁过载组小鼠创面愈合情况较对照组缓慢;造模成功后3、7、14 d,铁过载组小鼠创面愈合率分别为(40.33±4.55)%、(51.75±4.72)%、(59.75±3.68)%,与对照组[(49.83±3.76)%、(65.25±4.11)%、(90.59±5.2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43、4.961、10.570,P<0.05);造模成功后14 d,对照组创面已基本愈合,而铁过载组小鼠创面仍未完全愈合;造模成功即刻,造模成功后3、7、14 d,铁过载组小鼠创缘铁离子含量分别为(90.35±1.84)、(110.80±3.69)、(125.50±1.85)、(312.10±4.83)μg/g,与对照组[(17.67±0.76)、(24.40±1.08)、(40.37±1.63)、(63.51±2.58)μg/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53、22.50、34.55、45.42,P<0.05);造模成功即刻,造模成功后3、7、14 d,对照组无明显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聚集,创面表皮及真皮层未见明显的铁沉积带,仅局部血管周围可见少量蓝色铁沉积;铁过载组小鼠创面真皮层可见大量铁沉积,且随创面时间延长出现条状铁沉积带,其周围可见炎症细胞聚集,较对照组明显。结论创缘局部铁过载随创面形成时间的延长呈加重趋势,是创面难愈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小鼠 伤口愈合 铁过载
原文传递
一氧化氮光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彭银波 高丰厚 +1 位作者 方勇 姚敏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71-872,共2页
生物体内的一氧化氮(NO)的生成由一氧化氮合酶(NOS)催化。NOS以L-精氨酸为底物,以还原型辅酶II(NADPH)作为电子供体,生成NO和L-瓜氨酸。生成的NO作用于机体血管、神经和免疫系统等靶器官,在许多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一氧化氮合酶 光学生物传感器 L-精氨酸 还原型辅酶 L-瓜氨酸 NOS 生物体内 免疫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