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布比卡因多囊脂质体的包封率及粒径测定研究
1
作者 彭玉帅 郭文娣 +2 位作者 孙长迎 陈华 尹利辉 《中国医药导刊》 2025年第1期41-46,共6页
目的:测定两种不同工艺的布比卡因多囊脂质体仿制药和原研药的包封率及粒径分布,评估两种不同工艺的仿制产品和原研产品的区别,为后续该产品的一致性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直接离心法加超滤离心法测定3种产品的包封率,直接离心法... 目的:测定两种不同工艺的布比卡因多囊脂质体仿制药和原研药的包封率及粒径分布,评估两种不同工艺的仿制产品和原研产品的区别,为后续该产品的一致性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直接离心法加超滤离心法测定3种产品的包封率,直接离心法离心转速为6000 rpm,离心时间为10 min,而后再取直接离心法的上清液进行超滤离心,离心转速为6000 rpm,离心时间为20 min,使用HPLC法对布比卡因进行检测,以Waters XBridge C18为色谱柱,以0.02 mol·L^(-1)磷酸二氢钠缓冲溶液(pH=5.0)-乙腈(75∶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0 nm,流速为1.5 mL·min^(-1);柱温为35℃;进样量为20μL。采用激光衍射法进行粒径大小和分布的测定,样品溶液的遮光率为15%,搅拌速率为80 rpm,样品池尺寸2 mm,分散介质为水,测试时间为10 s,样品平行测试3次。结果:HPLC检测包封率样品的方法中,布比卡因的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4.58~45.81μg·mL^(-1)(r=0.9999),日内精密度RSD为0.27%(n=6),日间精密度为0.16%(n=3),重复性为0.60%(n=6),回收率为100.88%,RSD为2.67%(n=6)。样品1、样品2和原研产品包封率结果分别为86.52%、89.74%和86.91%。样品1、样品2和原研产品的中值粒径(X50)分别为25.35、22.65、25.79μm,RSD分别为0.36%、0.37%、0.51%(n=3)。结论:样品1的包封率和粒径大小与原研相似,而样品2的包封率和粒径与原研样品存在显著性差别,所建方法简单快捷,可以区分不同工艺的布比卡因多囊脂质体的包封率及粒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比卡因多囊脂质体 包封率 粒径分布 离心 激光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莲花中首次分离的一个酚酸类化合物及其抗炎和抑菌活性 被引量:11
2
作者 彭玉帅 刘莉嘉 +2 位作者 赵灿 郭丽娜 王如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49-1351,共3页
目的:研究首次从金莲花(Trollius chinensis Bunge)中分离得到的一个酚酸类化合物的结构及其体外生物活性。方法:经波谱方法鉴定其化学结构,采用微量稀释法和Griess法对该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抑菌和抗炎活性研究。结果:经1H NMR、13C NMR... 目的:研究首次从金莲花(Trollius chinensis Bunge)中分离得到的一个酚酸类化合物的结构及其体外生物活性。方法:经波谱方法鉴定其化学结构,采用微量稀释法和Griess法对该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抑菌和抗炎活性研究。结果:经1H NMR、13C NMR和二维谱鉴定该化合物为藜芦酸葡萄糖酯,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释放NO的抑制作用的IC50=264.1μmol·L-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值分别为256和128μg·m L-1。结论:该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炎和抑菌作用,可被视为金莲花的抗炎和抑菌有效成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莲花 藜芦酸葡萄糖酯 抗炎活性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肠内菌转化模型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杨鑫 丛博 +4 位作者 王如峰 彭玉帅 刘莉嘉 赵灿 杨秀伟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23-927,共5页
目的:以异槲皮素为转化对象对肠内菌体外转化模型的转化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按照先前建立的《人肠内细菌生物转化模型和标准操作规程》,采用人源不同及人源相同但培养代数不同的肠内菌建立体外转化模型,对异槲皮素进行生物转化。结果:... 目的:以异槲皮素为转化对象对肠内菌体外转化模型的转化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按照先前建立的《人肠内细菌生物转化模型和标准操作规程》,采用人源不同及人源相同但培养代数不同的肠内菌建立体外转化模型,对异槲皮素进行生物转化。结果:在24 h内,采用不同人源的肠内菌建立的转化模型均可将异槲皮素转化为槲皮素,但是转化所需的时间存在差异;而随着培养代数的增加,肠内菌表现出转化效率增强的趋势。结论:本研究证明,按照《标准操作规程》建立的肠内菌体外转化模型比较稳定,所得实验结果具有重现性,可用于中药化学成分的肠内菌转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槲皮素 人肠内菌 生物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售黄芪饮片质量一致性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法评价 被引量:4
4
作者 白根本 王敏 +4 位作者 杨鑫 彭玉帅 李雪飞 王如峰 马群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74-976,共3页
目的比较全国不同地区市售黄芪饮片的质量一致性,为其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指纹图谱法测定不同地区的26份市售黄芪饮片和对照药材的指纹图谱,色谱条件为:AngilentTC—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 目的比较全国不同地区市售黄芪饮片的质量一致性,为其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指纹图谱法测定不同地区的26份市售黄芪饮片和对照药材的指纹图谱,色谱条件为:AngilentTC—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一0.05%磷酸水溶液;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03nm。通过系统聚类分析、相似度计算等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建立了黄芪饮片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确定了25个共有特征峰;26份市售黄芪饮片被聚为两类,其相似度为O.731~0.975;26份市售黄芪饮片与对照药材蒙古黄芪指纹图谱的相似度结果为0.389—0.827,而与对照药材膜荚黄芪指纹图谱的相似度结果为0.195—0.425。结论不同地区的市售黄芪饮片的质量一致性欠佳,大多数饮片与蒙古黄芪比较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指纹图谱 质量一致性
原文传递
市售青蒿饮片的质量一致性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法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白根本 王敏 +2 位作者 彭玉帅 王如峰 马群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283-2285,共3页
目的通过青蒿HPLC指纹图谱研究,比较不同地区的市售青蒿饮片之间的差异,为青蒿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Kromasil—C18 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高纯水溶液,二元梯度洗脱,流速1.0ml/mi... 目的通过青蒿HPLC指纹图谱研究,比较不同地区的市售青蒿饮片之间的差异,为青蒿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Kromasil—C18 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高纯水溶液,二元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06nm)测定26份不同地区的市售青蒿饮片的指纹图谱,通过系统聚类分析、相似度计算等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26份饮片中,65.4%的样品相似度结果大于0.950,9.2%的样品相似度结果小于0.600,15.4%的相似度结果在0.850~0.950之间。结论市售青蒿饮片所含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差异较大,质量一致性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 指纹图谱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法检测水溶性SHR0410中多种水溶性差的残留溶剂
6
作者 孙长迎 文强 +2 位作者 齐艳艳 彭玉帅 尹利辉 《中国医药导刊》 2024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目的:建立水溶性样品SHR0410原料药中3种水溶性差的残留溶剂二氯甲烷、异丙醚、三异丙基硅烷的测定方法,为SHR0410原料药中这3种残留溶剂风险评估打下基础。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外标法,色谱柱为CP-Volamine(30 m×0.32 mm)型毛细... 目的:建立水溶性样品SHR0410原料药中3种水溶性差的残留溶剂二氯甲烷、异丙醚、三异丙基硅烷的测定方法,为SHR0410原料药中这3种残留溶剂风险评估打下基础。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外标法,色谱柱为CP-Volamine(30 m×0.32 mm)型毛细管柱,载气为氮气,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柱温程序升温。结果:3种残留溶剂二氯甲烷、异丙醚和三异丙基硅烷,在此条件下能有效分离,线性范围分别为16.58~99.50μg·mL^(-1)(r=0.999)、2.47~14.83μg·mL^(-1)(r=0.999)、123.24~739.46μg·mL^(-1)(r=0.99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2%(RSD=2.3%,n=6)、95.5%(RSD=2.0%,n=6)、99.6%(RSD=1.4%,n=6),检测限(LOD)分别为0.07μg·mL^(-1)、0.01μg·mL^(-1)、0.005μg·mL^(-1)。对3批样品进行检验,均未检出以上3种残留溶剂。结论:该方法适用于测定水溶性SHR0410原料药样品中水溶性差的残留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R0410 回收率 基质效应 顶空气相色谱法 溶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莲花中5个黄酮类化合物的大鼠体内代谢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刘斯琪 彭玉帅 +3 位作者 郭丽娜 陶志 王莎 王如峰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1年第5期792-799,共8页
目的:研究金莲花中5个黄酮类化合物的体内代谢产物。方法:将荭草素、荭草素-2″-O-β-L-半乳糖苷、牡荆素、2″-O-(2-甲基丁酰基)牡荆素、异槲皮素分别以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大鼠,给药10 min后取血,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 目的:研究金莲花中5个黄酮类化合物的体内代谢产物。方法:将荭草素、荭草素-2″-O-β-L-半乳糖苷、牡荆素、2″-O-(2-甲基丁酰基)牡荆素、异槲皮素分别以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大鼠,给药10 min后取血,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对血浆中的代谢产物进行分析。结果:大鼠体内共检测到20个代谢产物,其中5个来源于荭草素、2个来源于荭草素-2″-O-β-L-半乳糖苷、3个来源于牡荆素、5个来源于2″-O-(2-甲基丁酰基)牡荆素、5个来源于异槲皮素。通过准分子离子峰及二级碎片推测20个代谢产物的结构及5个原型化合物的代谢规律。结论:5个黄酮类成分均可以通过氧化、甲基化、硫酸酯结合、葡萄糖醛酸结合等Ⅰ相及Ⅱ相代谢过程代谢为相应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莲花 黄酮类化合物 代谢产物 荭草素 荭草素-2″-O-β-L-半乳糖苷 牡荆素 2″-O-(2-甲基丁酰基)牡荆素 异槲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青素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及其调控因子 被引量:15
8
作者 彭玉帅 王如峰 张陆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1-136,共6页
花青素具有抗氧化、抗炎、调节血脂、抗肿瘤等一系列生物活性,在药物或保健品开发中显示出重要的潜力。对花青素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包括苯丙氨酸解氨酶、查耳酮合成酶、查耳酮异构酶、黄烷酮3-羟化酶、类黄酮3′-羟化酶、类黄酮3′,... 花青素具有抗氧化、抗炎、调节血脂、抗肿瘤等一系列生物活性,在药物或保健品开发中显示出重要的潜力。对花青素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包括苯丙氨酸解氨酶、查耳酮合成酶、查耳酮异构酶、黄烷酮3-羟化酶、类黄酮3′-羟化酶、类黄酮3′,5′-羟化酶、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花色素合酶、类黄酮3-O-糖基转移酶及其调控因子R2R3-MYB蛋白、bHLH蛋白和WD40蛋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青素 生物合成 关键酶 调控因子 苯丙氨酸解氨酶
原文传递
长效注射剂体外释药检查方法研究进展
9
作者 王静文 文强 +2 位作者 彭玉帅 赵文 尹利辉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42-1851,共10页
目的:长效注射剂在治疗慢性疾病方面具有优势,由于长效注射剂的多样性,现有药典方法和监管指南尚未提供针对长效注射剂的体外释药检查方法,这增加了这些制剂的研发和审批时间。本文回顾了用于研究长效注射剂体外释放度的检查方法,包括... 目的:长效注射剂在治疗慢性疾病方面具有优势,由于长效注射剂的多样性,现有药典方法和监管指南尚未提供针对长效注射剂的体外释药检查方法,这增加了这些制剂的研发和审批时间。本文回顾了用于研究长效注射剂体外释放度的检查方法,包括药典方法和非药典方法,如流通池法、取样分离法、透析法等,并讨论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以期为开发长效注射剂体外释药检查方法提供参考,缩短长效注射剂的研发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效注射剂 释放度检查方法 流通池法 取样分离法 透析法 体外释放模型
原文传递
氢溴酸伏硫西汀首批国家对照品的研制
10
作者 彭玉帅 孙长迎 +3 位作者 文强 赵文 左宁 尹利辉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735-1740,共6页
目的研制定量和定性用氢溴酸伏硫西汀首批国家对照品。方法采用核磁共振波谱、高分辨质谱、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进行结构确证,采用2种高效液相色谱(HPLC)系统进行有关物质分析,用面积归一化法、主成分自身对照法计算HPLC纯度,采用HPLC法... 目的研制定量和定性用氢溴酸伏硫西汀首批国家对照品。方法采用核磁共振波谱、高分辨质谱、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进行结构确证,采用2种高效液相色谱(HPLC)系统进行有关物质分析,用面积归一化法、主成分自身对照法计算HPLC纯度,采用HPLC法对均匀性、稳定性进行研究,并采用多种方法对其他理化性质进行考察,应用质量平衡法对该对照品进行赋值,并通过核磁共振定量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含量结果的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确证了氢溴酸伏硫西汀首批国家对照品的结构,并测定其含量为99.9%。结论研制的首批定量和定性用氢溴酸伏硫西汀国家对照品,可满足氢溴酸伏硫西汀原料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溴酸伏硫西汀 对照品 结构确证 质量平衡法 核磁共振定量
原文传递
三七总皂苷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及其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1
作者 赵灿 郭丽娜 +2 位作者 彭玉帅 刘辰 王如峰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2954-2965,共12页
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属于达玛烷型三萜皂苷,是中国传统珍贵药材三七的主要活性成分。三七总皂苷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和免疫系统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并被广泛地用于衰老、肿瘤等疾病的治疗。对三七总皂... 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属于达玛烷型三萜皂苷,是中国传统珍贵药材三七的主要活性成分。三七总皂苷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和免疫系统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并被广泛地用于衰老、肿瘤等疾病的治疗。对三七总皂苷生物合成中的关键酶如法呢基焦磷酸合酶(FPS)、鲨烯合成酶(SS)、鲨烯氧化酶(SE)、达玛烯二醇合成酶(DS)、环阿屯醇合成酶(CAS)、P450单加氧酶(CYP450)和糖基转移酶(GT)等在催化机制、基因克隆、转录水平的表达调控及其表达模式和表达组织和器官的特异性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首次总结了多态性和环境胁迫等在三七皂苷生物合成的基因表达调控中的作用,为应用代谢工程人工合成PNS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 三萜皂苷 生物合成 关键酶 表达调控
原文传递
甘草配伍大戟的体外肝毒性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吴秀稳 彭玉帅 +4 位作者 王如峰 刘莉嘉 杨鑫 张陆军 刘辰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14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目的研究甘草和大戟配伍的体外肝毒性。方法采用显微观察法和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甘草单煎液、大戟单煎液、甘草-大戟合煎液和甘草-大戟单煎混合液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影响,并比较大戟单煎液、甘草-大戟合煎液和甘草-大戟单煎混合... 目的研究甘草和大戟配伍的体外肝毒性。方法采用显微观察法和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甘草单煎液、大戟单煎液、甘草-大戟合煎液和甘草-大戟单煎混合液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影响,并比较大戟单煎液、甘草-大戟合煎液和甘草-大戟单煎混合液相当浓度下细胞毒性的大小。结果大戟单用及大戟与甘草配伍均有细胞毒性,且呈剂量相关性;与大戟单煎液相比,甘草-大戟单煎混合液细胞毒性无明显差异,甘草-大戟合煎液细胞毒性减小。结论甘草和大戟配伍导致大戟的体外肝毒性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大戟 肝毒性 MTT
原文传递
红景天苷的替代生产方法研究概况 被引量:5
13
作者 吴秀稳 彭玉帅 王如峰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3656-3660,共5页
红景天苷是一种具有显著生物活性的酚苷类化合物,是景天科红景天属植物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景天属植物是红景天苷的主要天然来源,但是,其野生资源有限,红景天苷产率低,因此,探索和发展红景天苷的替代生产方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 红景天苷是一种具有显著生物活性的酚苷类化合物,是景天科红景天属植物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景天属植物是红景天苷的主要天然来源,但是,其野生资源有限,红景天苷产率低,因此,探索和发展红景天苷的替代生产方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该文对红景天苷的替代生产方法,包括化学与生物合成方法及途径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并对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 化学合成 生物合成 综述
原文传递
金莲花不同花部对荭草素和牡荆素的贡献度研究(英文) 被引量:2
14
作者 袁铭 王如峰 +3 位作者 刘莉嘉 杨鑫 彭玉帅 孙震晓 《中国天然药物》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6期699-704,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评价不同花部对金莲花主要成分贡献度的综合方法,为金莲花的育种,培养,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重量分析法测定不同花部的质量分数,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花部荭草素和牡荆素的含量,采用数学方法计算各花部对金莲花中... 目的:建立一种评价不同花部对金莲花主要成分贡献度的综合方法,为金莲花的育种,培养,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重量分析法测定不同花部的质量分数,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花部荭草素和牡荆素的含量,采用数学方法计算各花部对金莲花中荭草素和牡荆素的贡献度,并通过Kruskal-Wallis H检验和主成分分析对各花部的贡献度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花萼、花冠、花蕊群、花柄和子房对荭草素和牡荆素的贡献度分别为76.99%和71.93%,9.60%和8.33%,9.21%和8.10%,2.17%和6.62%,2.03%和5.02%。结论:不同花部对荭草素和牡荆素的贡献不均等,其中,花萼贡献度最大,并且与其他花部具有极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莲花 花部 荭草素 牡荆素
原文传递
藜芦酸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1
15
作者 安燕南 王如峰 +4 位作者 吴秀稳 刘莉嘉 彭玉帅 李沧海 周长征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1-93,共3页
目的:考察藜芦酸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大鼠口服灌胃给予藜芦酸,在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样,选择3,4-二羟基苯甲酸甲酯为内标,采用HPLC测定血药浓度,流动相乙腈(A)-1%乙酸(B)梯度洗脱(0-11min,5%-57%A;11~13min,5... 目的:考察藜芦酸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大鼠口服灌胃给予藜芦酸,在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样,选择3,4-二羟基苯甲酸甲酯为内标,采用HPLC测定血药浓度,流动相乙腈(A)-1%乙酸(B)梯度洗脱(0-11min,5%-57%A;11~13min,57%~5%A),检测波长256nm,绘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通过Kinetica4.4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灌胃给药后藜芦酸在大鼠体内的达峰时间分别为(45.00±10.00),(31.00±8.22)min,存在二次达峰现象;高、低剂量组的Cmax分别为(176.85±28.89),(68.14±12.58)mg·L-1,t1/2分别为(87.74±20.74),(227.18±93.78)min,AUC0-∞分别为(50363.50±11667.7),(18830.32±4354.35)min·mg·L-1,MRT0-∞分别为(201.39±16.72),(227.40±21.37)min。结论:藜芦酸口服吸收较快,消除较慢,体内作用时间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莲花 藜芦酸 药代动力学 高效液相色谱 血药浓度
原文传递
丹参酮生物合成的关键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莉嘉 杨鑫 +5 位作者 彭玉帅 赵灿 刘辰 余世琪 胡秀华 王如峰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0-147,共8页
丹参酮是丹参中具有较强生物活性和广泛药理作用的一类脂溶性二萜醌类化合物,是目前国际上广泛认可的有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天然药物之一。天然的丹参酮通过复杂的生物合成途径生成,唇形科植物丹参是其主要来源,然而由于丹参资源有限... 丹参酮是丹参中具有较强生物活性和广泛药理作用的一类脂溶性二萜醌类化合物,是目前国际上广泛认可的有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天然药物之一。天然的丹参酮通过复杂的生物合成途径生成,唇形科植物丹参是其主要来源,然而由于丹参资源有限、丹参酮量低等原因,使丹参酮的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对丹参酮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进行调控可提高其量。对丹参酮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其关键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 生物合成 关键酶 甲羟戊酸途径 丙酮酸/磷酸甘油醛途径
原文传递
脂质体制剂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郭文娣 彭玉帅 +1 位作者 许卉 陈华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1-69,共9页
脂质体是成功转化为临床应用的药物递送系统。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脂质体作为载药系统在治疗领域中开展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国内外已有多种脂质体药物的上市产品,但目前针对其系统的质量检测与评价的方法报道较少。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资... 脂质体是成功转化为临床应用的药物递送系统。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脂质体作为载药系统在治疗领域中开展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国内外已有多种脂质体药物的上市产品,但目前针对其系统的质量检测与评价的方法报道较少。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资料及相关技术指导原则,对脂质体药物的制备工艺及系统的质量评价方法等进行综述,为脂质体给药技术的开发和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体 药物递送系统 制备工艺 质量控制 释放度
原文传递
流池法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春晓 彭玉帅 +1 位作者 许卉 陈华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5-202,共8页
流池法作为一种溶出度的检查方法,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流池法在国外被广泛应用,在国内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对流池法溶出度检查法的研究进展及应用进行综述,进一步为难溶性药物、特殊剂型等提供一种... 流池法作为一种溶出度的检查方法,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流池法在国外被广泛应用,在国内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对流池法溶出度检查法的研究进展及应用进行综述,进一步为难溶性药物、特殊剂型等提供一种新的体外溶出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池法 溶出度 难溶性药物 特殊剂型 体内外相关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