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粮添加酵母水解物对湖羊体外瘤胃发酵特性及饲料营养瘤胃有效降解率的影响
1
作者 蔡大亮 冉亿 +4 位作者 彭清洁 姜鹏 黄鑫 张彦 戴晋军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8-204,共7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酵母水解物对湖羊体外瘤胃发酵特性和饲料营养瘤胃有效降解率的影响。体外试验中,在培养底物中添加0(对照组)、1%的酵母水解物(HY组),在体外模拟瘤胃发酵培养48 h后,测定产气量和瘤胃发酵特性参数。原位尼龙袋降解试验中... 本试验旨在探究酵母水解物对湖羊体外瘤胃发酵特性和饲料营养瘤胃有效降解率的影响。体外试验中,在培养底物中添加0(对照组)、1%的酵母水解物(HY组),在体外模拟瘤胃发酵培养48 h后,测定产气量和瘤胃发酵特性参数。原位尼龙袋降解试验中,选取3只装有永久瘘管的成年湖羊(♂),用尼龙袋法测定两个处理组的饲料干物质(DM组)和粗蛋白质(CP)在瘤胃的动态降解率与降解参数。体外试验结果表明:体外发酵前6 h,各处理组累计产气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随着发酵时间延长至9 h之后,HY组累积产气量显著提升,其中48 h总产气量提升6.88%(P<0.05);HY组瘤胃液pH显著提高,总挥发酸浓度提升11.1%,丙酸浓度提升20.6%,乙丙比降低11.8%(P<0.05),但对体外发酵干物质消化率、乙酸浓度和瘤胃微生物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原位尼龙袋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HY组4 h的干物质瘤胃实时降解率显著提升6.86%(P<0.05),干物质瘤胃有效降解参数a、a+b和ED值分别显著提高16.5%、13.4%和5.8%(P<0.05);与对照组相比,HY组在2、4、8 h和12 h的粗蛋白质实时降解率分别显著提高16.8%、9.7%、8.6%和8.0%(P<0.05),粗蛋白质瘤胃有效降解参数a值和ED值分别显著提高21.1%和8.2%(P<0.05),b值有提高的趋势,提升20.1%(P=0.087);c值显著降低(P<0.05);0点值是否参与曲线拟合对各参数无显著影响。综上,日粮添加酵母水解物对氮源利用效率无显著影响,但可显著提升体外瘤胃发酵产气量、总挥发性脂肪酸、丙酸及丁酸浓度,显著降低乙丙比,改善瘤胃发酵特性,并维持瘤胃pH稳定和瘤胃健康状态;另外,酵母水解物可显著提升日粮干物质及粗蛋白质的瘤胃实时降解率、有效降解率及各项降解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水解物 体外瘤胃发酵 瘤胃尼龙袋法 有效降解率 湖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应激处理对肉牛引入后发病的影响 被引量:22
2
作者 彭清洁 石磊 +6 位作者 毛存志 张雅莉 白智迪 胡长敏 邓立新 陈焕春 郭爱珍 《中国牛业科学》 2010年第5期22-26,共5页
[目的]旨在探讨肉牛启运前进行抗应激处理对降低肉牛引入后发病的效果。[方法]对两批共99头牛分别进行启运前注射牛支原体灭活疫苗(第一批)与盐酸氯丙嗪(第二批),途中运输时间分别为36 h与48 h,运输途中不给食物与饮水。牛运抵后继... [目的]旨在探讨肉牛启运前进行抗应激处理对降低肉牛引入后发病的效果。[方法]对两批共99头牛分别进行启运前注射牛支原体灭活疫苗(第一批)与盐酸氯丙嗪(第二批),途中运输时间分别为36 h与48 h,运输途中不给食物与饮水。牛运抵后继续观察35 d,记录发病情况。[结果]两批对照牛的平均发病率为67%。小体重组(250-300 kg)牛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大体重组(300-350 kg组和350-400 kg组)发病率(P〈0.05)。虽然接种疫苗诱导产生了抗体,但接种应激加重了牛引入后发病。牛运输前肌注盐酸氯丙嗪组较对照组发病率显著降低(P〈0.05),且0.6 mg/kg比0.3 mg/kg效果更好(P〈0.05)。[结论]启运前采用肌注盐酸氯丙嗪的抗应激处理能显著降低牛引入后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输 应激 牛支原体 牛支原体肺炎综合征 盐酸氯丙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支原体引起奶牛乳房炎的诊断 被引量:8
3
作者 彭清洁 胡长敏 +3 位作者 陈颖钰 巴晓亮 白智迪 郭爱珍 《中国奶牛》 2011年第4期1-3,共3页
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是引起成年牛乳房炎和犊牛肺炎、关节炎的主要病原之一。本文从有乳房炎临床症状的奶牛中采集牛奶样本,经细菌培养和支原体培养、特异性PCR与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扩增)和16S rRNA测序等病原学检测证实为牛支... 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是引起成年牛乳房炎和犊牛肺炎、关节炎的主要病原之一。本文从有乳房炎临床症状的奶牛中采集牛奶样本,经细菌培养和支原体培养、特异性PCR与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扩增)和16S rRNA测序等病原学检测证实为牛支原体感染,同时还有其他细菌的混合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牛支原体 感染 乳房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牛大肠杆菌、志贺氏菌与牛支原体混合感染的诊断与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彭清洁 王冲 +5 位作者 胡长敏 陈颖钰 晁金 闻晓敏 姜鹏 郭爱珍 《养殖与饲料》 2012年第11期36-41,共6页
湖北天门某肉牛养殖场2012年4月初从长春营城子购入一批250kg左右的西杂牛,自购入15d左右肉牛开始发病。为确诊病因,本试验对病牛进行剖检取样、致病菌常规分离纯化、病原菌16sRNA鉴定、小鼠攻毒试验,综合诊断肉牛的发病原因为大肠杆菌... 湖北天门某肉牛养殖场2012年4月初从长春营城子购入一批250kg左右的西杂牛,自购入15d左右肉牛开始发病。为确诊病因,本试验对病牛进行剖检取样、致病菌常规分离纯化、病原菌16sRNA鉴定、小鼠攻毒试验,综合诊断肉牛的发病原因为大肠杆菌、志贺氏菌与牛支原体的混合感染。另外,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分离到的细菌对青霉素等13种临床常用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显示大肠杆菌、志贺氏菌对新霉素敏感,牛支原体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志贺氏菌 支原体 药敏试验 病理切片 HE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牛育肥后期瘤胃酸中毒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被引量:1
5
作者 彭清洁 晁金 +4 位作者 胡长敏 陈颖钰 邓明亮 姜鹏 郭爱珍 《中国奶牛》 2015年第18期61-62,共2页
湖北省潜江市某肉牛场肉牛在育肥后期的饲养过程中,因精料和白酒糟的添加量过大、碳酸氢钠缓冲剂的添加量不足,而导致牛群突发集体酸中毒。采用补液、校正酸碱平衡、瘤胃穿刺、灌服酵母培养物等措施后,病情得到了控制。建议精料与白酒... 湖北省潜江市某肉牛场肉牛在育肥后期的饲养过程中,因精料和白酒糟的添加量过大、碳酸氢钠缓冲剂的添加量不足,而导致牛群突发集体酸中毒。采用补液、校正酸碱平衡、瘤胃穿刺、灌服酵母培养物等措施后,病情得到了控制。建议精料与白酒糟的干物质比例为1:1.5,碳酸氢钠的添加量要按精料混合料的1.5%~2.5%添加,每头牛每天精料量按1%体重添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 瘤胃酸中毒 诊断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公英提取物及其复合酵母培养物对奶牛隐形乳房炎的药效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彭清洁 蔡大亮 +7 位作者 姜鹏 黄鑫 陈敬帮 周迪 张彦 王苹苹 胡龙飞 戴晋军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6-171,共6页
本研究旨在以患有隐性乳房炎的奶牛为试验对象,评价蒲公英提取物及其复合酵母培养物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防治效果。试验选取28头同胎次泌乳牛,其中21头患有隐形乳房炎,以体细胞数量为核心指标,采用Excel随机分为A、B、C三个处理组,保证... 本研究旨在以患有隐性乳房炎的奶牛为试验对象,评价蒲公英提取物及其复合酵母培养物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防治效果。试验选取28头同胎次泌乳牛,其中21头患有隐形乳房炎,以体细胞数量为核心指标,采用Excel随机分为A、B、C三个处理组,保证各组隐性乳房炎患病牛的体细胞数无显著性差异;另7头健康奶牛作为阴性对照D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奶牛。试验开始,试验A、B两组分别在基础TMR日粮中添加蒲公英提取物40 g/(d·头)、(40 g蒲公英提取物+150 g酵母培养物)/(d·头),试验C、D两组饲喂基础TMR日粮,试验周期为11 d,分别在第0、6、11天采集牛奶和血液样本,检测牛奶体细胞数、血常规及乳品质等相关指标,同时记录每头牛泌乳量。结果显示:(1)体细胞数,试验第6天,与阳性对照C组相比,日粮添加蒲公英提取物以及蒲公英提取物复配酵母培养物组,牛乳中体细胞数分别下降63.2%和40.1%,二者体细胞数均达到阴性对照D组正常奶牛水平,其中蒲公英提取物组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05),而蒲公英提取物复配酵母培养物组表现出下降趋势(0.05<P<0.1)。试验第11天,牛乳中体细胞数结果显示,与阳性对照C组相比,日粮添加蒲公英提取物以及蒲公英提取物复配酵母培养物组,牛乳中体细胞数分别下降68.0%和79.85%,均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05),且与阴性对照D组相比分别下降52.48%和70.1%,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05)。乳脂率,在试验第0天和第6天,各组乳脂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第11天,与阳性对照C组相比,日粮添加蒲公英提取物A组乳脂率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日粮中添加蒲公英提取物复合酵母培养物B组乳脂率提升25%,表现出上升的趋势(0.05<P<0.1),且与阴性对照D组相比分别上升18.6%和29.3%,A组表现出上升的趋势(0.05<P<0.1),B组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05)。结果表明,日粮添加蒲公英提取物以及蒲公英提取物复合酵母培养物均可以有效降低牛奶中体细胞数,对治疗隐形乳房炎有显著效果;日粮添加蒲公英提取物复合酵母培养物可以提高牛奶的乳脂率;蒲公英提取物和蒲公英提取物复配酵母培养物对泌乳量、血常规指标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形乳房炎 酵母培养物 蒲公英提取物 体细胞 单产水平 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支原体临床分离株牛体毒力和免疫原性比较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瑞 崔朋 +8 位作者 巴晓亮 汪漫 韩潇潇 祁晶晶 彭清洁 陈曦 胡长敏 陈颖钰 郭爱珍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6-132,共7页
牛支原体肺炎是我国肉牛的新现传染病,目前尚无特异性预防措施。本研究比较3株牛支原体临床分离株和1株ATCC参考株PG45的牛体毒力和免疫原性,筛选免疫原性良好的强毒株,为牛支原体灭活疫苗研究提供侯选菌株。6月龄左右本地健康黄牛经气... 牛支原体肺炎是我国肉牛的新现传染病,目前尚无特异性预防措施。本研究比较3株牛支原体临床分离株和1株ATCC参考株PG45的牛体毒力和免疫原性,筛选免疫原性良好的强毒株,为牛支原体灭活疫苗研究提供侯选菌株。6月龄左右本地健康黄牛经气管注射相同剂量的牛支原体,连续观察22d后处死,记录攻毒前后试验牛的临床症状,血液白细胞变化,体重变化,特异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等;剖检观察病理变化和组织病理变化,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组织中抗原量。4株牛支原体菌株中,临床分离株XY毒力最强,导致牛体重减轻,临床症状明显,大体和组织病理变化严重,同时能诱导较好的免疫反应。然而,各株牛支原体抗原在感染牛肺和淋巴结的分布没有显著差异。通过牛体试验,筛选出1株牛支原体灭活疫苗研究侯选菌株,同时为牛支原体毒力研究和疫苗效力评价提供了牛体感染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支原体 人工感染 毒力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抗应激处理对“肉牛运输应激综合征”的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贺丛 韩瑾瑾 +2 位作者 毛存志 彭清洁 邓立新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0-254,共5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肉牛启运前进行抗应激处理对降低肉牛引入后发病的效果,在运输前,对第1批的69头牛进行以肌肉注射科特壮为主的综合用药处理,对第2批的39头牛进行肌肉注射牛支原体灭活疫苗的处理,运输时间分别为32 h和36 h,途中不提供水... 本试验旨在探讨肉牛启运前进行抗应激处理对降低肉牛引入后发病的效果,在运输前,对第1批的69头牛进行以肌肉注射科特壮为主的综合用药处理,对第2批的39头牛进行肌肉注射牛支原体灭活疫苗的处理,运输时间分别为32 h和36 h,途中不提供水和任何食物,牛运达后继续观察30 d,记录环境温湿度及发病情况,结果显示几乎肉牛始终都处于热应激的状态中;第1批牛和第2批牛在运达后陆续发病,2批牛分别在运后第9天和第13天前时,试验组均比对照组的累积发病数低,但之后到运后1个月,试验组又均比对照组的累积发病数高;运后第1批牛要比第2批牛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高1.23%和20.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特壮 抗应激 肉牛运输应激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牛场奶牛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8
9
作者 谢倩茹 童胜涛 +5 位作者 邵咏旋 姜鹏 彭清洁 陈颖钰 胡长敏 郭爱珍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37-843,共7页
湖北某奶牛场牛群爆发体温升高、呼吸困难、流涎及颈胸皮下气肿等症状的疾病,部分发病牛衰竭死亡,为确诊牛场牛群发病原因并提出防控方案,本试验采集死亡牛的心脏、肝脏、肺脏及气管组织进行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及PCR鉴定,并对鉴定的病原... 湖北某奶牛场牛群爆发体温升高、呼吸困难、流涎及颈胸皮下气肿等症状的疾病,部分发病牛衰竭死亡,为确诊牛场牛群发病原因并提出防控方案,本试验采集死亡牛的心脏、肝脏、肺脏及气管组织进行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及PCR鉴定,并对鉴定的病原菌进行生化特性鉴定、致病性试验和药物敏感性分析;同时提取患牛血清RNA,开展牛流行热病毒的RT-PCR鉴定。结果显示,病料在类胸膜肺炎固体培养基上不生长,生化特性鉴定显示能形成靛基质、不发酵肝糖和肌醇;牛流行热病毒RT-PCR扩增阴性;所分离的病原菌经16SrRNA及牛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特异性引物PCR扩增阳性;致病性试验显示该病原可致死小鼠,且能从死亡小鼠体内分离到感染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病菌对头孢哌酮、左氧氟沙星敏感,其他20种临床常见药物表现耐药。综上所述,该牛场患病牛确诊为牛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建议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药物,对患病牛进行隔离治疗,疑似患病牛隔离观察,同时加强通风,及时清理污物并消毒,改善饲养管理,避免拥挤、寒冷及长途运输等应激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 牛支原体 牛流行热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牛运输应激综合征的诊治 被引量:26
10
作者 韩瑾瑾 贺丛 +2 位作者 吕国栋 彭清洁 邓立新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0年第5期179-181,共3页
肉牛运输应激综合征是由支原体引起的并继发多种细菌感染的、以呼吸道疾病为主要症状的一系列非特异性病理反应,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均较高,易给养殖户造成极大的损失。分析和总结了1例肉牛运输应激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以期为临床应用... 肉牛运输应激综合征是由支原体引起的并继发多种细菌感染的、以呼吸道疾病为主要症状的一系列非特异性病理反应,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均较高,易给养殖户造成极大的损失。分析和总结了1例肉牛运输应激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输应激综合征 肉牛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溶血性曼氏杆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A型、B型的比较鉴定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谢倩茹 姜鹏 +7 位作者 彭清洁 赖金伦 刘玉辉 童胜涛 邵咏旋 陈颖钰 胡长敏 郭爱珍 《中国奶牛》 2015年第14期48-54,共7页
本研究旨在比较牛溶血性曼氏杆菌(M.haemolytica)和牛多杀性巴氏杆菌(P.multocida)A型、B型生理生化特性和PCR鉴定方法,为临床上述三种细菌的分离鉴定提供指导。培养牛溶血性曼氏杆菌、牛多杀性巴氏杆菌A型、B型菌,分别开展革兰氏... 本研究旨在比较牛溶血性曼氏杆菌(M.haemolytica)和牛多杀性巴氏杆菌(P.multocida)A型、B型生理生化特性和PCR鉴定方法,为临床上述三种细菌的分离鉴定提供指导。培养牛溶血性曼氏杆菌、牛多杀性巴氏杆菌A型、B型菌,分别开展革兰氏染色镜检、生化鉴定、生长曲线测定、致病性检测和PCR鉴定。P.multocida A型、B型血平板培养基上P.multocida不溶血、M.haemolytica溶血,在麦康凯培养基上P.multocida不生长、M.haemolytica生长良好;三株细菌在生化特性方面基本相同,但P.multocida能形成靛基质、不发酵肝糖和肌醇,M.haemolytica不能形成靛基质、可分解肝糖和肌醇。三株细菌生长趋势大致相同,均于2~4h进入稳定期,18~20h开始衰退。小鼠感染低至5个P.multocida A型、B型菌可致死,M.haemolytica原液仍不能致死小鼠。所设计各菌株PCR引物能快速鉴定P.multocida A型、B型和M.haemolytica。P.multocida A型、B型和M.haemolytica在部分培养特性、生理生化特征、致病力及PCR鉴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性曼氏杆菌 多杀性巴氏杆菌A型 多杀性巴氏杆菌B型 比较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牛牛支原体肺炎感染的细菌学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肖淦文 彭清洁 +5 位作者 崔朋 胡长敏 陈颖钰 巴晓亮 陈焕春 郭爱珍 《中国牛业科学》 2012年第3期22-26,共5页
[目的]牛支原体肺炎是严重危害国内外肉牛养殖业的一种重要疾病,病原混合感染将加剧病情,增加临床治疗难度。本研究通过阐明我国牛支原体肺炎混合感染情况,为探讨更加有效的防控手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近4年来采用门诊和出诊的方式,... [目的]牛支原体肺炎是严重危害国内外肉牛养殖业的一种重要疾病,病原混合感染将加剧病情,增加临床治疗难度。本研究通过阐明我国牛支原体肺炎混合感染情况,为探讨更加有效的防控手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近4年来采用门诊和出诊的方式,收集了全国范围内35个临床初诊为牛支原体肺炎的牛场病牛样本,进行牛支原体及混合感染细菌的分离和分型鉴定。[结果]确定了这类疾病的细菌学感染特征,表现为牛支原体感染占绝对优势,混合感染模式主要以牛支原体合并多杀性巴氏杆菌A型感染、牛支原体合并和化脓隐秘杆菌感染为主。[结论]经实验室检测证实临床初诊病例绝大部分为牛支原体肺炎,但混合感染很普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支原体 巴氏杆菌 化脓隐秘杆菌 肺炎 混合感染 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P亚单位疫苗对无乳链球菌诱导小鼠乳腺炎的保护力评价 被引量:9
13
作者 胡长敏 徐海洋 +2 位作者 陈颖钰 彭清洁 郭爱珍 《中国奶牛》 2012年第3期1-4,共4页
无乳链球菌是导致奶牛乳腺炎的重要病原菌,本研究评价了SIP(surface immunogenic protein)亚单位疫苗对小鼠无乳链球菌乳腺炎的免疫保护效果。制备无乳链球菌SIP亚单位疫苗和灭活疫苗,对小鼠进行免疫,并设PBS阴性对照。免疫前后采血测定... 无乳链球菌是导致奶牛乳腺炎的重要病原菌,本研究评价了SIP(surface immunogenic protein)亚单位疫苗对小鼠无乳链球菌乳腺炎的免疫保护效果。制备无乳链球菌SIP亚单位疫苗和灭活疫苗,对小鼠进行免疫,并设PBS阴性对照。免疫前后采血测定IgG及IgG亚类的抗体滴度。免疫小鼠分娩后第4天,进行无乳链球菌乳腺攻毒试验。24h后扑杀攻毒鼠,进行乳腺内CFU的测定,制作并观察乳腺组织病理切片。结果显示,SIP亚单位疫苗免疫组IgG及IgG亚类抗体滴度显著高于灭活疫苗组(P<0.01)。免疫哺乳小鼠乳腺攻毒后,SIP亚单位疫苗免疫组小鼠乳腺CFU显著低于灭活疫苗组及对照组(P<0.001)。乳腺病理切片显示SIP亚单位疫苗组乳腺组织结构较对照组完整,且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最小。本研究表明,无乳链球菌SIP亚单位疫苗有望作为奶牛无乳链球菌乳腺炎的候选亚单位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乳链球菌 乳腺炎 SIP 亚单位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腐蹄病喷雾治疗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宋亚攀 孙丽萍 +5 位作者 方森万 彭清洁 姜鹏 滑国华 郭爱珍 杨利国 《中国奶牛》 2010年第4期36-38,共3页
在湖北省宜昌市京都奶牛场选择拴系式饲养的腐蹄病患牛的患牛蹄100个,评分后随机分为5组,每组20个.分别用10%硫酸锌溶液、10%硫酸铜溶液、5%硫酸锌+5%硫酸铜溶液、异戊二烯消毒液和生理盐水(对照组)进行处理。治疗组每天分两... 在湖北省宜昌市京都奶牛场选择拴系式饲养的腐蹄病患牛的患牛蹄100个,评分后随机分为5组,每组20个.分别用10%硫酸锌溶液、10%硫酸铜溶液、5%硫酸锌+5%硫酸铜溶液、异戊二烯消毒液和生理盐水(对照组)进行处理。治疗组每天分两次共喷雾100mL。经过8周治疗,第1~5组的有效率分别是75%、70%、85%、70%和40%.治愈率分别是30%、25%、45%、20%和15%。统计分析表明,第1和3组的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第5组(P〈O.05)。第3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第5组(P〈0.05);其余各组之间的有效率和治愈率差异均不显著(P〉O.05)。采用5%硫酸锌+5%硫酸铜溶液处理组的有效率和治愈率明显优于其他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腐蹄病 硫酸铜 硫酸锌 喷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奶牛发生牛支原体肺炎的诊断 被引量:6
15
作者 胡长敏 彭清洁 +3 位作者 陈颖钰 巴晓亮 白智迪 郭爱珍 《中国奶牛》 2011年第2期1-3,共3页
牛支原体是严重影响养牛业发展的重要病原。2008年我们报道牛支原体导致"肉牛传染性牛支原体肺炎"以来,主要在肉牛发现该病。本文从临床出现类似症状的运输后发病奶牛采集样本,经细菌培养和支原体培养、特异性PCR扩增和16S r... 牛支原体是严重影响养牛业发展的重要病原。2008年我们报道牛支原体导致"肉牛传染性牛支原体肺炎"以来,主要在肉牛发现该病。本文从临床出现类似症状的运输后发病奶牛采集样本,经细菌培养和支原体培养、特异性PCR扩增和16S rRNA测序等病原学检测证实为牛支原体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支原体 奶牛 感染 呼吸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抗牛运输应激技术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9
16
作者 胡长敏 彭清洁 +1 位作者 姜鹏 郭爱珍 《中国奶牛》 2014年第8期26-29,共4页
本研究比较了3种抗应激处理措施防控肉牛运输应激的效果。74头试验牛分4组,分别在运输前用牛支原体弱毒疫苗滴鼻、肌内注射泰乐菌素或饲料中添加泰妙菌素,并设不做任何抗应激处理的对照。分别对试验牛起运前及运达后体温、血细胞数目、... 本研究比较了3种抗应激处理措施防控肉牛运输应激的效果。74头试验牛分4组,分别在运输前用牛支原体弱毒疫苗滴鼻、肌内注射泰乐菌素或饲料中添加泰妙菌素,并设不做任何抗应激处理的对照。分别对试验牛起运前及运达后体温、血细胞数目、血清中酶含量、牛支原体抗体水平、生长速度、发病率、死亡率及治疗成本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起运前及运达后试验牛体温、血细胞数及牛支原体抗体水平未见明显差异;泰乐菌素肌注组试验牛发病率、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试验牛治疗成本为抗应激处理组治疗成本的15.9倍。结果表明,运输前进行抗应激处理有利于降低肉牛运输应激,起运前肌注泰乐菌素抗运输应激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 运输应激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支原体GAPDH定点突变、原核表达及生物学特性初步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石磊 胡长敏 +1 位作者 彭清洁 郭爱珍 《中国奶牛》 2012年第5期1-4,共4页
根据已发表的牛支原体GAPDH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从牛支原体湖北分离株扩增出GAPDH基因,亚克隆于载体pET-30a。设计定点突变引物,采用环状PCR法对载体上GAPDH基因进行两轮定点突变,原核表达突变成功的重组质粒,获得重组牛支原体GAPDH蛋白,... 根据已发表的牛支原体GAPDH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从牛支原体湖北分离株扩增出GAPDH基因,亚克隆于载体pET-30a。设计定点突变引物,采用环状PCR法对载体上GAPDH基因进行两轮定点突变,原核表达突变成功的重组质粒,获得重组牛支原体GAPDH蛋白,经Western-blot证实该重组蛋白具有较好的反应原性,为其在牛支原体病防控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支原体 GAPDH 定点突变 表达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牛主要细菌性疾病的诊治及疗效评价 被引量:7
18
作者 胡长敏 程淑芳 +3 位作者 彭清洁 陈颖钰 姜鹏 郭爱珍 《养殖与饲料》 2013年第8期9-11,共3页
为了解我国肉牛细菌性疾病发生情况,本研究通过出诊和接诊肉牛场病例,采用临床症状观察、病理解剖检查和病原菌分离鉴定,对多个肉牛场的细菌性疾病进行了确诊。结果表明,肉牛场病例以呼吸道症状为主,以多种病原混合感染居多,牛支原体为... 为了解我国肉牛细菌性疾病发生情况,本研究通过出诊和接诊肉牛场病例,采用临床症状观察、病理解剖检查和病原菌分离鉴定,对多个肉牛场的细菌性疾病进行了确诊。结果表明,肉牛场病例以呼吸道症状为主,以多种病原混合感染居多,牛支原体为导致肉牛发病的重要病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 细菌性疾病 混合感染 牛支原体 诊治 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支原体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9
19
作者 任泽民 姜勇 +5 位作者 巴晓亮 胡长敏 陈颖钰 彭清洁 陈焕春 郭爱珍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8-61,共4页
以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湖北分离株HB0801作为抗原免疫8周龄BALB/c小鼠,利用杂交瘤技术筛选出了6株能稳定分泌抗牛支原体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分别生产腹水并对单抗进行了纯化和特性鉴定。经亚型测定,这些单抗都属IgG类。腹水ELIS... 以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湖北分离株HB0801作为抗原免疫8周龄BALB/c小鼠,利用杂交瘤技术筛选出了6株能稳定分泌抗牛支原体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分别生产腹水并对单抗进行了纯化和特性鉴定。经亚型测定,这些单抗都属IgG类。腹水ELISA效价在1×105~1.6×106。ELISA特异性分析结果表明,6株单抗与临床分离的牛支原体菌株以及ATCC标准株PG45都显阳性反应,但与牛的其他常见病原菌如多杀性巴氏杆菌、化脓隐秘杆菌等都显阴性反应。所有制备的单抗都与无乳支原体有交叉反应,其中两株单抗1A5和1C11只与无乳支原体有交叉反应,与其他支原体无交叉反应。经Western blotting验证,6株单抗分别识别牛支原体全菌蛋白中的不同条带,说明分别针对不同的蛋白抗原。这些牛支原体单克隆抗体为后期建立牛支原体检测方法及致病机理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支原体 单克隆抗体 免疫印迹 ELISA 杂交瘤 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门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杰 陈颖钰 +1 位作者 彭清洁 郭爱珍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4-98,共5页
沙门菌不仅是一种重要的畜禽病原菌,而且还是一种主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对畜牧生产和公共卫生都具有巨大的威胁。因此,加强对沙门菌的快速准确检测是保障畜禽生产安全和食品安全的一种必需且有效的手段。目前沙门菌的检测方法包括传统细... 沙门菌不仅是一种重要的畜禽病原菌,而且还是一种主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对畜牧生产和公共卫生都具有巨大的威胁。因此,加强对沙门菌的快速准确检测是保障畜禽生产安全和食品安全的一种必需且有效的手段。目前沙门菌的检测方法包括传统细菌分离和生化鉴定、分子鉴定和免疫学检测等方法,其中,传统细菌分离并做生化鉴定的方法虽被认定为沙门菌检测的金标准,但较为耗时;分子鉴定通过检测特异性目标片段的有无,在遗传物质水平上鉴定致病菌种属;免疫学检测法则对样品中抗原或者抗体进行检测。依据各方法的特点,在不同的实际运用过程中需要选择相应的检测方法,以便实现快速诊断、及时治疗和处置相关疾病与食品安全事件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检测方法 细菌分离 生化鉴定 分子鉴定 免疫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