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PCI应用盐酸替罗非班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9
1
作者 彭枝柳 邓金华 +1 位作者 曾建平 易文艳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34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治疗的观察与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急诊入院的STEMI患者2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PCI+盐酸替罗非班)115例和对照组(直接P...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治疗的观察与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急诊入院的STEMI患者2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PCI+盐酸替罗非班)115例和对照组(直接PCI)115例,收集两组患者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观察要点和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有35例患者出现不同部位、不同程度出血倾向,总出血率30.43%;对照组中10例患者出现出血倾向,均为穿刺点渗血,出血率8.70%;两组间出血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发生出血倾向的患者在及时停药或减量、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等措施下均顺利完成治疗,无死亡病例。结论在急诊PCI术中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护士需重点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从而提高介入治疗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替罗非班 急诊PCI 护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CBL结合改良Sandwich教学法在CCU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彭枝柳 彭郡 +1 位作者 林瑶 杨芳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0年第31期141-142,共2页
目的探讨CBL结合改良Sandwich教学法在CCU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本院CCU实习的某职业技术学院99名高职护生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7人采用常规临床带教模式;观察组52人采用CBL(case based learning)结... 目的探讨CBL结合改良Sandwich教学法在CCU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本院CCU实习的某职业技术学院99名高职护生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7人采用常规临床带教模式;观察组52人采用CBL(case based learning)结合改良Sandwich教学法。实习结束,对两组护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技能成绩、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和带教满意度进行测评。结果观察组四个维度测评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CU临床护理实习教学中应用CBL结合改良Sandwich教学法,可提升护生的理论、操作技能成绩和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提高带教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U CBL教学法 Sandwich教学法 护理实习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近期心功能变化:6个月21例随访(英文) 被引量:3
3
作者 廖德祥 彭枝柳 +7 位作者 刘平 曾建平 黄河 刘元 莫淑贞 吴礼源 周莉 刘丽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187-2189,共3页
背景:有动物实验表明移植心肌梗死区的骨髓干细胞可以定向分化为具有正常生理功能的心肌细胞并可促进新生血管形成,达到修复梗死心肌,改善受损的心脏功能。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近期心功能的影响。设... 背景:有动物实验表明移植心肌梗死区的骨髓干细胞可以定向分化为具有正常生理功能的心肌细胞并可促进新生血管形成,达到修复梗死心肌,改善受损的心脏功能。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近期心功能的影响。设计:自身前后对照。单位:湘潭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对象:选择2004-03/2006-01在湘潭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收治的21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男13例,女8例,平均(64±6)岁,纳入标准:既往至少患过1次心肌梗死,心脏B超提示心腔扩大,支架置入前存在明显的心功能不全或心绞痛且反复住院,均已成功完成经皮腔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且梗死血管血流恢复至TIMI3级达3月以上,尚存在不同程度心功能不全。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脉内支架均无狭窄。患者均对手术项目知情同意。方法:患者入院后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予骨髓干细胞移植,经皮腔导管技术建立梗死相关动脉通道,利用球囊封闭梗死相关动脉通道,并将分离的骨髓干细胞悬液经导管中心腔注入梗死相关动脉通道。①分别于移植前和移植后6月测量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②移植前及移植后6月在未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前提下,分别行24h动态心电图评估。③对患者移植前及移植6月后临床心功能分级评定,采用NYHA分级方法,Ⅰ ̄Ⅳ级:级数越高,症状越严重。④观察术后不良事件和副反应。主要观察指标:①移植前和移植后6月测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②24h动态心电图评估结果。③临床心功能分级评定结果。④术后不良事件和副反应。结果:纳入21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骨髓干细胞移植6个月后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大于移植前[(54.4±6.2)%,(44.6±6.4)%,t=-5.946,P<0.01],左室舒张末内径小于移植前[(54.6±4.2),(60.2±4.4)mm,t=5.306,P<0.01]。②患者未出现新的心律失常类型,亦无恶性心律失常增多。③骨髓干细胞移植6月后,心功能Ⅲ、Ⅳ级患者共9例,而移植前为18例。④移植术中、术后均安全,无因胸痛复查冠脉造影显示支架内狭窄患者,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经皮腔冠状动脉内移植骨髓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可行,术后能提高左室射血分数,心功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脏病 骨髓 干细胞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27例近期疗效(英文) 被引量:3
4
作者 廖德祥 黄河 +5 位作者 刘平 曾建平 彭枝柳 刘元 刘利华 孙建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7期7517-7520,共4页
背景:有实验表明移植心肌梗死区的骨髓干细胞可以定向分化为具有正常生理功能的心肌细胞并可促进新生血管形成,达到修复梗死心肌并改善受损的心脏功能。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内移植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近期临床疗效。... 背景:有实验表明移植心肌梗死区的骨髓干细胞可以定向分化为具有正常生理功能的心肌细胞并可促进新生血管形成,达到修复梗死心肌并改善受损的心脏功能。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内移植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近期临床疗效。设计:自身前后对照。单位:湘潭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对象:选择2004—06/2006—12在湘潭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收治的2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男16例,女11例,年龄34-74岁,平均(61±9)岁;纳入标准:①入选发病超过6h。②心电图、酶学动态的改变符合急性心肌梗死。③心功能在Ⅰ-Ⅱ级之间。(多发病后急诊完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且梗死相关血管血流恢复至TIMI级。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方法:手术过程:所有患者均于发病后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周后经皮腔导管技术建立梗死相关动脉通道,用指引导丝将微灌注导管送入支架内后,将分离的骨髓干细胞悬液经微导管中心腔内注入梗死血管远端。术后评价:移植前、后分别行24h动态心电图评估;移植前和移植后6,12个月检测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心肌灌注缺损指数。术后6,12个月随访观察恢复及并发症情况。主要观察指标:①左室射血分数、心肌灌注缺损指数。②24h动态心电图评估结果。③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纳入患者27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左室射血分数、心肌灌注缺损指数:术后6,12个月左室射血分数均高于移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灌注缺损指数均低于移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动态心电图结果:患者均无新的-12,律失常类型出现,无心律失常的增多及恶性心律失常的出现。㈣随访评估:经冠状动脉内移植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无患者支架内狭窄。结论:经皮冠状动脉内移植骨髓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可行,术后能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骨髓干细胞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平 曾建平 +6 位作者 黄河 廖德祥 吴名星 彭枝柳 周新福 陈炜 孙建萍 《中国医刊》 CAS 2007年第6期43-44,共2页
目的观察经皮腔冠状动脉内移植骨髓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可行性与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入选缺血性心肌病、已行冠脉介入成行术3个月以上且合并不同程度心功能不全、心绞痛患者30例,入院后分为骨髓干细胞移植组(n=18)和对照组(n=12),... 目的观察经皮腔冠状动脉内移植骨髓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可行性与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入选缺血性心肌病、已行冠脉介入成行术3个月以上且合并不同程度心功能不全、心绞痛患者30例,入院后分为骨髓干细胞移植组(n=18)和对照组(n=12),骨髓干细胞移植组经皮腔导管技术建立梗死相关动脉通道,用指引导丝将微灌注导管送入支架内后,将分离的骨髓干细胞悬液经微导管中心腔内注入梗死血管远端。分别予移植前、后6个月测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心肌灌注缺损指数。结果术后6个月随访,显示移植前、移植后左室射血分数由46.2±7.5增加到52.3±5.4(P<0.05)、左室舒张末内径由60.2±5.4mm降低至55.1±3.0mm(P<0.05),单光子放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术提示心肌灌注缺损指数由11.1±3.4降低至7.5±2.9(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善。结论经皮腔冠状动脉内移植骨髓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可行,术后能提高左室射血分数,心肌缺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脏病 骨髓干细胞 移植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平 曾建平 +7 位作者 黄河 吴名星 刘利华 陈炜 文芝清 廖德祥 彭枝柳 孙建萍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6年第10期1303-1305,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内移植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行性与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入选发病12h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 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33名,分为骨髓细胞移植组(n=18)和对照组(n=15),骨髓细胞移植组除常...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内移植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行性与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入选发病12h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 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33名,分为骨髓细胞移植组(n=18)和对照组(n=15),骨髓细胞移植组除常规治疗外,在PC I后1周经皮腔导管技术建立梗死相关动脉通道,用指引导丝将微灌注导管送入支架内后,将分离的骨髓干细胞悬液经微导管中心腔内注入梗死血管远端。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灌注缺损指数。结果术后6月随访,经胸超声心动图显示移植组和对照组前、后LVEF分别由(46.5±2.3)%、(46.0±3.4)%增加到(48.4±2.5)%、(47.4±3.0)%,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光子放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术(SPECT)显示移植组和对照组心肌灌注缺损指数分别由14.8±3.0、14.6±2.4降低至10.5±1.8、12.8±2.4,前者比后者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组在移植术中和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冠状动脉内移植骨髓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可行,术后能改善心肌血流灌注,但对左室收缩功能无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 自体 骨髓移植 心肌梗影治疗 心室功能
原文传递
比较早期和晚期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对猪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的影响
7
作者 曾建平 黄河 +8 位作者 孙智山 康松涛 彭湘洪 吴名星 吴澧源 孙建平 彭枝柳 刘颖 易文艳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1年第11期1493-1496,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猪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1周)和延期(3个月)进行的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对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前降支球囊封堵法成功建立15头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早期移植组和延期移植组。造模1周后急性移... 目的对比观察猪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1周)和延期(3个月)进行的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对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前降支球囊封堵法成功建立15头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早期移植组和延期移植组。造模1周后急性移植组行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对照组注射1640培养基10ml作为对照;造模3个月后延期移植组行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造模后1周、造模后3个月、造模后6个月各组分别行心脏超声和SPECT检测,超声检查分析左室舒张末期内径,SPECT分析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射血分数。结果造模6个月后延期移植组的LVd值[(54.20±3.70)mm]低于对照组[(63.20±5.63)mm],但高于早期移植组[(47.40±1.14)mm];EDV值[(163.00±6.96)ml]低于对照组[(209.40±18.69)ml],但高于早期移植组[135.40±4.93)ml];EF值(O.25±0.02)高于对昭组(0.19±0.02),但低于早期移植组(0.37±0.02)。结论猪急性心梗3月后骨髓干细胞移植的有效抑制左室重构的进一步恶化,但其疗效不如早期移植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移植 单核细胞/移植 心肌梗死/外科学/病理生理学 心室重构
原文传递
B型预激综合征右心耳旁道射频消融治疗一例报告
8
作者 廖德祥 黄河 +2 位作者 曾建平 彭枝柳 刘元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7年第10期1388-1388,共1页
患者,男,18岁。因反复发作性心悸1年于2006年5月6日入院。入院后体查:BP110/70mmHg(1mmHg=0.133kPa)神清,唇无发绀,颈软,气管居中,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无罗音,心率86次/min,律齐,心音有力,无杂音。腹平软,无... 患者,男,18岁。因反复发作性心悸1年于2006年5月6日入院。入院后体查:BP110/70mmHg(1mmHg=0.133kPa)神清,唇无发绀,颈软,气管居中,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无罗音,心率86次/min,律齐,心音有力,无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无水肿。2006年4月26日本院心电图:窦性心律,B型预激综合征。入院后完善术前检查,心脏B超示:心内结构未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激综合征/治疗 导管消融术 心耳
原文传递
52例症状性心动过缓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
9
作者 吴名星 黄河 +2 位作者 曾建平 彭枝柳 柳碧云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6年第9期1255-1255,共1页
目的探讨症状性心动过缓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对因症状性心动过缓植入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而初步病因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并分析其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结果52例患者中,造影显示合并冠心病者19例(占36.5%),其中影响到窦房结... 目的探讨症状性心动过缓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对因症状性心动过缓植入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而初步病因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并分析其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结果52例患者中,造影显示合并冠心病者19例(占36.5%),其中影响到窦房结动脉或房室结动脉血供者7例(占13.5%)。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有助于症状性心动过缓的病因诊断,但冠心病并非引起症状性心动过缓的主要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缓 冠状血管造影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