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2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索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1
作者 岳江红 王恒 +2 位作者 蔡钢 张选明 彭曦 《临床荟萃》 CAS 2024年第7期581-592,共12页
目的分析评估索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Science、Medline、Cochrane Library、美国临床试验注册平台、CNKI、万方、维普、SinoMed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起至2023年10月31日,收集有关... 目的分析评估索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Science、Medline、Cochrane Library、美国临床试验注册平台、CNKI、万方、维普、SinoMed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起至2023年10月31日,收集有关索格列净与安慰剂(或其他口服降糖药)对照治疗2型糖尿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文献有效数据及质量评价后,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RCT,共计1695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疗效方面,与对照组相比,索格列净能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MD=-0.45,95%CI(-0.58,-0.33),P<0.01]、空腹血糖[MD=-0.66,95%CI(-1.01,-0.31),P=0.0002]和餐后2 h血糖[MD=-1.01,95%CI(-1.58,-0.44),P=0.0005]、提高糖化血红蛋白<7%达标率[RR=1.88,95%CI(1.64,2.15),P<0.01];与对照组相比索格列净可降低收缩压[MD=-2.13,95%CI(-2.81,-1.45),P<0.01]和体质量[MD=-1.40,95%CI(-1.63,-1.17),P<0.01];但在降低舒张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安全性方面,索格列净组与对照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相似[RR=1.00,95%CI(0.92,1.09),P=0.97];但索格列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RR=0.92,95%CI(0.88,0.96),P<0.01]。按照索格列净使用剂量不同进行亚组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索格列净200 mg和400 mg组均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水平,提高糖化血红蛋白<7%达标率,降低收缩压、体质量等指标(P<0.05);且均未增加低血糖事件风险(P>0.05)。结论索格列净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收缩压和体质量,同时不增加低血糖风险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索格列净 META分析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酰胺对烧伤大鼠肠上皮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9
2
作者 彭曦 陈蓉春 +2 位作者 王裴 尤忠义 汪仕良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 研究谷氨酰胺对烧伤大鼠肠上皮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 30 %体表面积 度烧伤大鼠模型 ,随机分成伤前对照 (C)组、普通肠道营养 (EN)组及谷氨酰胺强化的肠道营养 (GL N )组。EN和 GL N组除是否给予谷氨酰胺外 ,其... 目的 研究谷氨酰胺对烧伤大鼠肠上皮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 30 %体表面积 度烧伤大鼠模型 ,随机分成伤前对照 (C)组、普通肠道营养 (EN)组及谷氨酰胺强化的肠道营养 (GL N )组。EN和 GL N组除是否给予谷氨酰胺外 ,其它条件均相同。分离肠上皮细胞线粒体 ,观察烧伤后各组线粒体呼吸控制率 (RCR)、磷氧比 (P/O)、肠黏膜血流量 (IMBF)及肠道氧摄取率 (Oext)的变化。结果 烧伤后各组线粒体 态呼吸率 (ST3)明显下降 , 态呼吸率 (ST4 )升高 ,RCR显著降低。两组相比 ,GL N组变化幅度较小 ,同时其 IMBF和 Oext也明显高于 EN组。结论 严重烧伤后肠黏膜血流量下降 ,肠道 Oext降低 ,肠上皮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受损 ,氧化磷酸化失耦联。 GL N能改善肠道血供 ,增加 Oext,减轻肠上皮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受抑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 肠道营养 线粒体 呼吸控制率 烧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三叶因子在大鼠肠道中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彭曦 谭银玲 +5 位作者 陶凌辉 王凤君 赵云 王裴 尤忠义 汪仕良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623-626,共4页
目的 研究肠三叶因子 (ITF)及其mRNA在大鼠肠道的分布规律。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免疫组化等手段观察了ITF及ITFmRNA在大鼠肠道的表达并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了不同肠段ITF的含量。结果 从十二指肠至结肠均有ITF及ITFmRNA表达 ,主... 目的 研究肠三叶因子 (ITF)及其mRNA在大鼠肠道的分布规律。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免疫组化等手段观察了ITF及ITFmRNA在大鼠肠道的表达并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了不同肠段ITF的含量。结果 从十二指肠至结肠均有ITF及ITFmRNA表达 ,主要分布于肠绒毛杯状细胞 ,其中ITFmRNA仅在杯状细胞的基底和边缘表达 ,其它区域的杯状细胞则呈ITFmRNA阴性反应 ,同时发现部分其它部位的肠上皮细胞中亦有少量ITF及ITFmRNA表达。ITF定量分析显示 ,整个肠道中以十二指肠含量最高 ,空回肠次之 ,结肠含量较低 ,各段小肠中ITF含量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但都明显高于结肠 (P <0 .0 1)。结论 杯状细胞是合成ITF的主要场所 ,ITF在肠道分布的差异可能同各肠段分泌的粘液性质不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三叶因子 肠道 大鼠 ITF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大鼠静脉营养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7
4
作者 彭曦 汪仕良 +3 位作者 谭银玲 尤忠义 王凤君 黎鳌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 :建立烧伤大鼠静脉营养模型。方法 :采用自制的鼠用静脉输液装置对30 %TBSAⅢ度烧伤的Wis tar大鼠行中心静脉置管 ,持续静脉营养。每天输入152ml[735kJ(175kcal)]/kg营养液 ,其中糖、脂肪及蛋白质的供热比分别为 :54.5∶31.5∶14 ... 目的 :建立烧伤大鼠静脉营养模型。方法 :采用自制的鼠用静脉输液装置对30 %TBSAⅢ度烧伤的Wis tar大鼠行中心静脉置管 ,持续静脉营养。每天输入152ml[735kJ(175kcal)]/kg营养液 ,其中糖、脂肪及蛋白质的供热比分别为 :54.5∶31.5∶14 ,糖占15.3 %(w/v) ,卡氮比为183∶1 ,并根据烧伤后能量代谢的特点添加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同时观察该模型的应用情况。结果 :本实验最长置管时间为7d ,其间大鼠活动不受限制 ,静脉留置管无脱落、扭曲或被咬断。切口无感染 ,无明显输液反应 ,未见由于置管输液导致的静脉炎、血管栓塞以及死亡。结论 :该模型可用于烧(创)伤或其它静脉营养支持的实验研究 ,具有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易于复制、适用范围广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静脉营养 烧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静脉输液装置的设计和制作 被引量:12
5
作者 彭曦 汪仕良 +2 位作者 谭银铃 尤忠义 王凤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532-533,共2页
目的:介绍一种自行设计的鼠用静脉输液装置。方法:将静脉留置管、活动套管及转轴连在一起,制成一小巧、灵活的输液装置。结果:大鼠在输液时可自由活动,留置管无脱落、扭曲,置管7d无不良反应。结论:该装置设计合理、制作简单、价... 目的:介绍一种自行设计的鼠用静脉输液装置。方法:将静脉留置管、活动套管及转轴连在一起,制成一小巧、灵活的输液装置。结果:大鼠在输液时可自由活动,留置管无脱落、扭曲,置管7d无不良反应。结论:该装置设计合理、制作简单、价格低廉,适用范围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输液 大鼠 输液装置 设计 制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营养支持对烧伤大鼠肠粘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 被引量:11
6
作者 彭曦 汪仕良 +3 位作者 王斐 陶凌辉 赵云 尤忠义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2-356,共5页
观察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对严重烧伤所致肠粘膜屏障功能损害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采用 30 %体表面积Ⅲ度烧伤大鼠模型 ,随机分成正常对照 (Control) ,静脉营养 (PN)及肠道营养 (EN)组 ,观察了烧伤后肠粘膜屏障功能的变化及PN和EN对其的影... 观察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对严重烧伤所致肠粘膜屏障功能损害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采用 30 %体表面积Ⅲ度烧伤大鼠模型 ,随机分成正常对照 (Control) ,静脉营养 (PN)及肠道营养 (EN)组 ,观察了烧伤后肠粘膜屏障功能的变化及PN和EN对其的影响。结果显示 ,烧伤后肠粘膜通透性、血浆二胺氧化酶 (DAO)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而肠上皮细胞增殖指数、肠三叶因子 (ITF)含量、肠粘液层厚度及己糖和唾液酸的含量则明显降低 (P <0 0 5 )。同PN相比 ,EN对上述指标均有一定的逆转作用。提示EN较PN更有利于减轻肠粘膜受损程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营养 静脉营养 肠粘膜屏障 大鼠 烧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酰胺保护严重烧伤病人肠粘膜屏障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彭曦 尤忠义 +5 位作者 汪仕良 王风君 解伟光 贺光照 陶凌辉 赵云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1年第4期205-207,共3页
目的 :观察严重烧伤病人肠粘膜屏障功能的变化及口服谷氨酰胺颗粒剂对它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 ,将烧伤总面积在 30 %~ 6 0 %、三度烧伤面积在 10 %~ 30 %的 39例病人 ,随机分为谷氨酰胺治疗组 (Gln组 2 0例 )和安慰剂... 目的 :观察严重烧伤病人肠粘膜屏障功能的变化及口服谷氨酰胺颗粒剂对它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 ,将烧伤总面积在 30 %~ 6 0 %、三度烧伤面积在 10 %~ 30 %的 39例病人 ,随机分为谷氨酰胺治疗组 (Gln组 2 0例 )和安慰剂对照组 (C组 19例 )。Gln组每天服用谷氨酰胺颗粒剂 0 .5 g/kg。C组服用同等剂量的安慰剂 ,疗程为 7天。检测用药前后两组病人血中谷氨酰胺浓度、二胺氧化酶 (DAO)活性、内毒素含量及肠粘膜通透性的变化 ,并记录一般情况和住院日。 结果 :Gln组病人用药 7天后 ,血中谷氨酰胺含量明显高于C组 (P <0 .0 1) ,而血浆DAO活性、内毒素含量及肠粘膜通透性均显著低于C组 (P <0 .0 1) ,住院日显著短于C组。 结论 :服用谷氨酰胺颗粒剂能显著提高严重烧伤病人血中谷氨酰胺水平 ,减轻伤后肠道受损程度 ,保护肠粘膜屏障 ,并有助于缩短住院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 肠粘膜屏障 烧伤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种湘产中药材中3种重金属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8
8
作者 彭曦 唐洁 +3 位作者 谢嘉驰 张智敏 廖端芳 林丽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88-394,共7页
目的建立11种湘产中药材中3种重金属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铅、镉、铜在一定条件下分别与螯合剂二甲酚橙、镉试剂、铜试剂发生显色反应,对其含有量进行检测。结果铅、镉、铜离子显色反应色阶范围分别为0.2~10.0、0.1~5.0、0.5~10 mg/L。... 目的建立11种湘产中药材中3种重金属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铅、镉、铜在一定条件下分别与螯合剂二甲酚橙、镉试剂、铜试剂发生显色反应,对其含有量进行检测。结果铅、镉、铜离子显色反应色阶范围分别为0.2~10.0、0.1~5.0、0.5~10 mg/L。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选择性强、检测成本低,可为中药材中重金属现场快速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肠道营养改善烧伤大鼠胃组织血液灌流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彭曦 冯晋斌 +3 位作者 颜洪 尤忠义 王裴 汪仕良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6期517-519,共3页
目的 探讨早期肠道喂养改善烧伤大鼠胃组织血液灌流的机制。方法 采用 3 0 %TBSAⅢ度烧伤大鼠模型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 (C)、单纯烧伤 (B)和烧伤加肠道营养 (EF)组。分别检测伤前及伤后 3、6、1 2、2 4、48h胃组织中内皮素 (ET)、一氧... 目的 探讨早期肠道喂养改善烧伤大鼠胃组织血液灌流的机制。方法 采用 3 0 %TBSAⅢ度烧伤大鼠模型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 (C)、单纯烧伤 (B)和烧伤加肠道营养 (EF)组。分别检测伤前及伤后 3、6、1 2、2 4、48h胃组织中内皮素 (ET)、一氧化氮(NO)、血管活性肠肽 (VIP)含量及胃粘膜血流量 (GMBF)。结果 烧伤后胃组织中ET、NO、VIP及ET/NO、ET/VIP比值均呈上升趋势 ,而GMBF则显著低于伤前。EF组中ET含量及ET/NO、ET/VIP比值明显低于B组 ,而NO、VIP及IMBF则高于B组 ,ET/NO、ET/VIP同GMBF呈显著负相关 (r1 =- 0 93 ,P <0 0 1 ;r2 =- 0 89,P <0 0 1 )。结论 早期肠道喂养改善烧伤后胃组织缺血状况的机制可能与食物对胃肠道神经的刺激 ,导致NO、VIP释放增加 ,并适度降低ET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肠道营养 胃粘膜血流量 烧伤 血液灌流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营养减轻严重烧伤所致肠道损害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彭曦 汪仕良 +1 位作者 尤忠义 陶凌辉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98-200,共3页
目的 观察肠道营养对严重烧伤所致肠粘膜损害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采用 30 %体表面积Ⅲ度烧伤大鼠模型 ,随机分成伤前对照 (C) ,静脉营养 (PN)及肠道营养 (EN)组 ,EN和PN组给予等氮、等热卡、等体积的营养液。在此基础上动态观... 目的 观察肠道营养对严重烧伤所致肠粘膜损害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采用 30 %体表面积Ⅲ度烧伤大鼠模型 ,随机分成伤前对照 (C) ,静脉营养 (PN)及肠道营养 (EN)组 ,EN和PN组给予等氮、等热卡、等体积的营养液。在此基础上动态观察了肠粘液层厚度、肠上皮细胞增殖指数、血浆内毒素含量及血浆二胺氧化酶 (DAO)活性。结果 烧伤后肠粘膜组织结构受损 ,血浆内毒素水平及DAO活性明显高于伤前 ,而肠上皮细胞增殖指数和肠粘液层厚度则明显低于伤前。同PN组相比 ,EN组大鼠肠道受损程度、血浆内毒素水平及DAO活性明显降低 ,而肠上皮细胞增殖指数和肠粘液层厚度则明显增高。结论 严重烧伤后肠粘膜屏障功能受损 ,肠上皮细胞增殖能力下降。与静脉营养相比 ,肠道营养可减轻肠粘膜受损程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全肠外营养 肠粘膜屏障 大鼠 烧伤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酰胺颗粒对严重烧伤患者蛋白代谢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彭曦 尤忠义 +3 位作者 王风君 王裴 赵云 汪仕良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6-37,共2页
目的 :观察严重烧伤患者蛋白代谢和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口服谷氨酰胺颗粒剂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 ,将烧伤总面积在30 %~60 %、Ⅲ°烧伤面积在20 %~50 %的39例患者随机分为谷氨酰胺治疗组 (20例 )和安慰剂对照组 (19例 )... 目的 :观察严重烧伤患者蛋白代谢和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口服谷氨酰胺颗粒剂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 ,将烧伤总面积在30 %~60 %、Ⅲ°烧伤面积在20 %~50 %的39例患者随机分为谷氨酰胺治疗组 (20例 )和安慰剂对照组 (19例 )。治疗组每日服用谷氨酰胺颗粒剂0 5g/kg,对照组服用同等剂量的安慰剂 ,疗程为7天。检测用药前、后两组患者血中谷氨酰胺浓度、血浆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和免疫球蛋白含量及血浆白细胞介素2(IL -2)水平 ,并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及30天创面愈合率和住院日。结果 :治疗组患者用药7天后 ,血浆谷氨酰胺、血浆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及免疫球蛋白IgG、IgM和IL-2含量均显著高于用药前和对照组(P<0 01) ,而血浆IgA与用药前及与对照组相比 ,无显著性差异 (P>0 05)。与之对应 ,治疗组创面愈合加快 ,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服用谷氨酰胺能显著提高严重烧伤患者血中谷氨酰胺水平 ,促进机体蛋白合成 ,减少蛋白分解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促进创面愈合率 ,缩短住院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 蛋白代谢 免疫功能 烧伤 治疗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三叶因子与严重烧伤后肠道损伤及修复的关系 被引量:5
12
作者 彭曦 汪仕良 +3 位作者 陶麟辉 王凤君 赵云 王裴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023-1025,共3页
目的 探讨肠三叶因子 (ITF)在烧伤后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肠道损伤和修复的关系。方法 Wis tar大鼠 48只随机分成伤前对照 (C)、烧伤后 (PBD) 1、2、3、5及 7d共 6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定量检测了肠粘膜中ITF的动态变化 ,同时观察了血... 目的 探讨肠三叶因子 (ITF)在烧伤后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肠道损伤和修复的关系。方法 Wis tar大鼠 48只随机分成伤前对照 (C)、烧伤后 (PBD) 1、2、3、5及 7d共 6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定量检测了肠粘膜中ITF的动态变化 ,同时观察了血浆内毒素 (LPS)水平、肠粘膜损伤指数及肠粘膜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变化 ,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烧伤后肠杯状细胞分泌ITF的能力下降 ,除伤后第 1天ITF含量有一过性增加外 ,其余各组均明显低于伤前 (P <0 .0 1) ,伤后 7d仅有伤前的 4%。与之对应 ,血浆LPS水平及肠粘膜损伤指数亦大幅上升 ,而肠粘膜PCNA值则明显下降。相关分析显示 ,ITF含量同血浆LPS水平及肠粘膜损伤指数呈显著负相关 ,同肠粘膜PCNA值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烧伤后肠道合成ITF的能力下降与伤后肠粘膜屏障功能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三叶因子 大鼠 烧伤 肠道损伤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酰胺治疗严重烧伤患者蛋白代谢的随机对照双盲试验 被引量:7
13
作者 彭曦 王风君 +5 位作者 尤忠义 解伟光 贺光照 陶凌辉 赵云 汪仕良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393-1395,共3页
目的 观察严重烧伤患者蛋白代谢的变化及口服谷氨酰胺对其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双盲试验 ,将烧伤总面积在 30 %~ 60 % ,Ⅲ度烧伤面积在 2 0 %~ 50 %的 39例患者随机分为谷氨酰胺治疗组 (GLN组 ,2 0例 )和安慰剂对照组 (C组 ,1 ... 目的 观察严重烧伤患者蛋白代谢的变化及口服谷氨酰胺对其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双盲试验 ,将烧伤总面积在 30 %~ 60 % ,Ⅲ度烧伤面积在 2 0 %~ 50 %的 39例患者随机分为谷氨酰胺治疗组 (GLN组 ,2 0例 )和安慰剂对照组 (C组 ,1 9例 )。GLN组每日服用谷氨酰胺颗粒剂 0 5g/kg。C组服用同等剂量的安慰剂 ,疗程为 7d。检测用药前后两组病人血中谷氨酰胺浓度、血浆蛋白含量、尿氮排量 ,并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及 30d创面愈合率和住院天数。结果GLN组病人用药 7d后 ,血浆谷氨酰胺、前白蛋白及转铁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用药前和C组 (P <0 0 1 ) ,血浆总蛋白、白蛋白明显高于用药前 ,但与C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而GLN组的尿氮排量明显低于C组 ,且 30d创面愈合率和住院时间均优于C组。结论 服用谷氨酰胺能显著提高严重烧伤患者血中谷氨酰胺水平 ,促进机体蛋白合成 ,减少蛋白分解 ,提高 30d创面愈合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 蛋白代谢 烧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S-C与PI共混材料膜的气体除湿性能 被引量:8
14
作者 彭曦 吴庸烈 +1 位作者 刘静芝 郑敬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79-81,共3页
以浓硫酸为磺化试剂对聚芳醚砜(PES-C)进行了磺化改性,得到一系列磺化度不同的产物。采用磺化聚芳醚砜(SPES-C)与可溶性聚酰亚胺(PI)的共混材料制备中空纤维用于空气除湿,研究了磺化度及不同的操作条件对膜除湿性... 以浓硫酸为磺化试剂对聚芳醚砜(PES-C)进行了磺化改性,得到一系列磺化度不同的产物。采用磺化聚芳醚砜(SPES-C)与可溶性聚酰亚胺(PI)的共混材料制备中空纤维用于空气除湿,研究了磺化度及不同的操作条件对膜除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磺化度适当的SPES-C与PI共混体系不但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而且膜对水蒸汽具有很高的脱除能力,在操作压力较低(0.25MPa)的情况下除湿率可达95%以上。同时,提高回扫比和操作压力在一定范围内也可以改善这类膜的除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化 聚芳醚砜 共混 气体除湿膜 聚酰亚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精氨酸对严重烧伤家兔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量效关系 被引量:5
15
作者 彭曦 汪仕良 +3 位作者 尤忠义 王裴 周新 刘静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7期404-406,共3页
目的 :研究醋酸精氨酸对严重烧伤家兔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量效关系。方法 :采用家兔 (6 4只 ) 30 %体表面积 度烧伤后灌喂醋酸精氨酸模型 ,5 2只存活兔随机分成 6组 :正常对照组 (8只 ) ,烧伤对照组 (9只 )及醋酸精氨酸喂养 2 .4 g·... 目的 :研究醋酸精氨酸对严重烧伤家兔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量效关系。方法 :采用家兔 (6 4只 ) 30 %体表面积 度烧伤后灌喂醋酸精氨酸模型 ,5 2只存活兔随机分成 6组 :正常对照组 (8只 ) ,烧伤对照组 (9只 )及醋酸精氨酸喂养 2 .4 g· kg- 1 · d- 1 组 (9只 )、1.2 g· kg- 1 · d- 1 组 (9只 )、0 .6 g· kg- 1 · d- 1 组 (9只 )、0 .3g· kg- 1· d- 1组 (8只 )。烧伤对照组予 1.2 g· kg- 1· d- 1酪氨酸 ,观察给药 7日后不同剂量精氨酸对烧伤家兔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烧伤 7日后各组动物免疫功能均明显下降 ,淋巴细胞转化率、白细胞吞噬率及趋化指数、血浆免疫球蛋白、CD4 / CD8比值均不同程度下降。精氨酸 1.2 g· kg- 1 · d- 1 组和 2 .4 g· kg- 1 · d- 1 组各项免疫指标均明显优于烧伤对照组 ,0 .3g· kg- 1· d- 1组和 0 .6 g· kg- 1· d- 1组与烧伤对照组相比变化不明显 ,但 2 .4 g· kg- 1 · d- 1 组动物死亡率有所上升。结论 :严重烧伤家兔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经肠道补充精氨酸1.2 g· kg- 1· d- 1和 2 .4 g· kg- 1· d- 1能有效提高伤后免疫功能 ,以 1.2 g· kg- 1· d- 1效果最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效关系 醋酸精氨酸 免疫功能 烧伤 家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大开发政策效应评价 被引量:34
16
作者 彭曦 陈仲常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6-144,共9页
经过15年的西部大开发,西部各个省份的综合发展水平怎样?西部大开发是否显著缩小西部与东部地区在综合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的差异?哪些政策起到了关键作用?是本文将要探讨的问题。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模型与数据的实证研究方法对西部大开... 经过15年的西部大开发,西部各个省份的综合发展水平怎样?西部大开发是否显著缩小西部与东部地区在综合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的差异?哪些政策起到了关键作用?是本文将要探讨的问题。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模型与数据的实证研究方法对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效应进行评价。内容包括:一是通过构建包含了社会、经济、科教与文化、对外开放和资源与环境五大类25个分项指标的综合发展水平评价体系,使用从1997到2013年31个省市的指标数据,并计算出综合评价值来考察西部大开发政策对西部地区各个省份整体发展的影响。从评价值排名上来看发现只有重庆、陕西、四川和内蒙古综合发展水平排名提升明显,而新疆、宁夏和青海发展差距还在拉大,其他省份排名变化不大。从分类指标来看,西部地区整体上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与生态提升较为明显,说明中央对于公共服务的转移支付和"退耕还林还草"等保护环境与生态的政策起到了一定的成效。二是选取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央转移支付和税收优惠这三个主要政策作为计量模型的政策变量,分别考察西部大开发整体和分项政策对于综合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率的影响。通过系统GMM方法估计整体西部大开发整体政策效应,以2000年前后对比,政策实施对GDP增长率的提升并不显著,综合发展水平也没有收敛。而以2008年为时间节点,综合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速度都得到了显著提升。通过DID估计分项政策,结果表明基础设施投入和转移支付能够有效提升综合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速度,税收优惠提升相对较弱。本文建议:在交通基础设施投入方面继续对西部地区予以倾斜,特别是建设西部地区通往东中部地区的交通大通道;培育和完善西部地区的市场经济体系,政府较少干预企业投资决策;加强对于西部落后地区、偏远地区的公共产品投入,加强扶贫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综合评价 政策效应 差分内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对严重烧伤后大鼠肠粘液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彭曦 汪仕良 +2 位作者 王凤君 陶凌辉 赵云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1年第3期157-160,共4页
目的 :观察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对严重烧伤后大鼠肠粘液成分的影响。 方法 :采用 30 %体表面积 度烧伤大鼠模型 ,随机分成伤前对照 (C)、静脉营养 (PN)及肠道营养 (EN)三组。 EN和 PN组给予等氮、等热量和等体积的营养液。在此基础上检... 目的 :观察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对严重烧伤后大鼠肠粘液成分的影响。 方法 :采用 30 %体表面积 度烧伤大鼠模型 ,随机分成伤前对照 (C)、静脉营养 (PN)及肠道营养 (EN)三组。 EN和 PN组给予等氮、等热量和等体积的营养液。在此基础上检测肠粘液层厚度、粘液中己糖及唾液酸的含量 ,并采用粘液组化染色法和透射电镜对肠道杯状细胞的分泌状况进行观察。 结果 :烧伤后肠粘液层变薄 ,粘液中己糖和唾液酸的含量明显低于烧伤前。杯状细胞结构受损 ,粘液分泌量下降 ,酸性粘液明显减少 ,而中性粘液明显增多。两组相比 EN组大鼠杯状细胞结构较完整 ,肠粘液层厚度、粘液中己糖和唾液酸的含量均明显高于 PN组 ,且酸性粘液也明显增多。 结论 :严重烧伤后杯状细胞结构受损 ,合成粘液的能力下降 ,肠粘液层变薄 ,粘液成分改变。与静脉营养相比 ,肠道营养可减轻伤后杯状细胞受损程度 ,促进肠粘液合成 ,维护肠粘液化学成分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营养 静脉营养 肠粘液 杯状细胞 大鼠 烧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营养促进烧伤大鼠肠三叶因子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彭曦 谭银玲 +3 位作者 陶麟辉 王凤君 赵云 汪仕良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768-770,共3页
目的 探讨肠道营养对烧伤大鼠肠三叶因子 (ITF)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 3 0 %体表面积Ⅲ度烧伤大鼠模型 ,随机分成伤前对照 (C) ,静脉营养 (PN)及肠道营养 (EN)组。采用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检测了烧伤后大... 目的 探讨肠道营养对烧伤大鼠肠三叶因子 (ITF)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 3 0 %体表面积Ⅲ度烧伤大鼠模型 ,随机分成伤前对照 (C) ,静脉营养 (PN)及肠道营养 (EN)组。采用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检测了烧伤后大鼠肠组织中肠三叶因子 (ITF)及ITFmRNA的变化 ,并观察了两组大鼠肠道受损情况。结果 正常大鼠小肠中ITF及ITFmRNA均有一定表达 ,它们主要分布于肠绒毛杯状细胞中。烧伤后肠道组织结构受损 ,ITFmRNA表达明显降低 ,肠杯状细胞分泌ITF的能力大幅下降 ,特别是ITF二聚体的含量远远低于伤前 (P <0 .0 1)。两组比较 ,尽管肠道营养不能逆转烧伤后ITF下降的趋势 ,但能明显抑制其下降幅度 ,同时EN组肠粘膜受损程度也明显低于PN组。结论 严重烧伤后肠粘膜结构受损是ITF合成下降的主要原因 ,与静脉营养相比肠道营养可减轻肠粘膜受损程度 ,降低ITF特别是ITF二聚体的下降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三叶因子 肠道营养 静脉营养 烧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酰胺颗粒剂对严重烧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彭曦 尤忠义 +4 位作者 王风君 贺光照 果磊 陶凌辉 赵云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01年第6期358-359,共2页
目的 :评价谷氨酰胺颗粒剂对严重烧伤后肠道损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 ,将受试患者分为治疗组 (20例 )和对照组 (19例 ) ,治疗组口服谷氨酰胺颗粒剂30g/天 ,每天3次 ,对照组口服同等剂量的安慰剂。观察两组患者血... 目的 :评价谷氨酰胺颗粒剂对严重烧伤后肠道损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 ,将受试患者分为治疗组 (20例 )和对照组 (19例 ) ,治疗组口服谷氨酰胺颗粒剂30g/天 ,每天3次 ,对照组口服同等剂量的安慰剂。观察两组患者血浆谷氨酰胺含量、肠粘膜受损程度、肝肾功能及并发症等 ,并比较患者创面愈合情况和住院天数。结果 :治疗组患者用药7天后 ,血中谷氨酰胺含量分别较用药前和对照组升高了37 87 %和37 86 % (P<0 01)。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 ,一般情况较好 ,肠道损害程度明显减轻 ,肠粘膜通透性降低 ,创面愈合较快 ,住院天数明显缩短。所有受试者无1例因不良反应而停药 ,无1例死亡。结论 :服用谷氨酰胺颗粒剂能显著减轻烧伤后患者肠道受损程度 ,保护肠粘膜屏障 ,促进创面愈合 ,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 肠粘膜屏障 创面愈合 烧伤 治疗 疗效观察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化聚芳醚砜与可溶性聚酰亚胺共混材料制备气体除湿膜 被引量:9
20
作者 彭曦 吴庸烈 +1 位作者 郑敬河 刘静芝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1997年第1期42-46,共5页
在不同反应条件下制备了一系列磺化聚芳醚砜(SPES-C)样品,采用磺化程度较高的产物与可溶性聚酰亚胺(PI)进行共混并纺制成中空纤维膜.研究了磺化条件对材料磺化程度、共混相溶性及成膜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磺化 聚芳醚砜 聚酰亚胺 共混 气体除湿 膜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