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形状参数回归的人脸对齐算法 被引量:8
1
作者 彭明超 包姣 +2 位作者 叶茂 苟群森 王梦伟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3-71,共9页
针对传统人脸对齐算法效率较低等问题,提出基于形状参数回归的人脸对齐算法.首先,采用人脸形状空间约束人脸,以低维形状参数刻画人脸形状.然后,在二级形状参数回归算法框架下,结合明确形状特征索引方法和多重随机特征选择方法,学习一系... 针对传统人脸对齐算法效率较低等问题,提出基于形状参数回归的人脸对齐算法.首先,采用人脸形状空间约束人脸,以低维形状参数刻画人脸形状.然后,在二级形状参数回归算法框架下,结合明确形状特征索引方法和多重随机特征选择方法,学习一系列形状参数回归量,最终刻画对齐的人脸形状.文中算法减少数据存储量,提高人脸对齐速度,在复杂人脸数据库上取得较好效果.此外,该算法能直接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低端设备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对齐 级联回归 人脸形状空间 随机特征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岷江上游森林风景资源景观美学评价 被引量:7
2
作者 蔡小虎 吴雪仙 +4 位作者 谢大军 陈翰林 彭明超 张杰 张富华 《四川林业科技》 2015年第6期11-16,共6页
以对影响岷江上游景观美景度的15个景观要素为评价指标,采用SBE法对研究区30个景观进行了评价,应用数量化理论I建立了美景度与各景观类目之间的评价模型。结果表明,针阔比、郁闭度、草本盖度、平均胸径和灌木均高是研究区美景度的主要... 以对影响岷江上游景观美景度的15个景观要素为评价指标,采用SBE法对研究区30个景观进行了评价,应用数量化理论I建立了美景度与各景观类目之间的评价模型。结果表明,针阔比、郁闭度、草本盖度、平均胸径和灌木均高是研究区美景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复相关系数F=2.657(p〈0.05)。郁闭度0.5~0.69,针阔比0.3~0.49,较好的草本覆盖美景度最高,更好的透视性和较大的树木直径也有利于提高美景度,反映了当地风景林现状,也为今后的风景林研究和经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美学 分类经营 SBE法 美景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心理物理学方法在川西森林景观评价中的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蔡小虎 马吉才 +5 位作者 陈翰林 彭明超 张杰 张富华 吴雪仙 谢大军 《四川林业科技》 2015年第3期4-7,共4页
在对心理物理学方法中的SBE和LCJ法与其它方法对比的基础上,着重从理论和应用上对这两个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SBE法是一种可靠、方便和客观的森林景观评价、预测方法,将该方法引入我省风景林研究中,对于丰富我省森林经营理论,指导... 在对心理物理学方法中的SBE和LCJ法与其它方法对比的基础上,着重从理论和应用上对这两个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SBE法是一种可靠、方便和客观的森林景观评价、预测方法,将该方法引入我省风景林研究中,对于丰富我省森林经营理论,指导风景林建设和经营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景观评价 心理物理学方法 美景度 风景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砾岩油藏注水开发效果综合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朱龙权 粟娥 +1 位作者 彭明超 郭涛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5期56-58,93,共4页
冲积扇形成的低渗透砾岩油藏,储层岩石成份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低,平面、纵向非均质性强,常用的注采能力、井网适应性、采收率等指标难以有效评价和对比该类油藏的注水开发效果。根据不同地质因素、开发因素对注水开发效果的影响程度,筛... 冲积扇形成的低渗透砾岩油藏,储层岩石成份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低,平面、纵向非均质性强,常用的注采能力、井网适应性、采收率等指标难以有效评价和对比该类油藏的注水开发效果。根据不同地质因素、开发因素对注水开发效果的影响程度,筛选9类20项开发动态指标,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定量评价不同油藏注水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砾岩油藏 注水效果评价 模糊评判 权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漂流途中宿营地管理优化模型的研究与设计
5
作者 刘祺 雷蕾 +1 位作者 徐勇 彭明超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2年第6期43-44,共2页
文章从实际出发以旅行天数为目标构建了13种旅游方式,运用目标规划,排队论和优化设计的方法分别对这13种旅游方式单独进行分析并得出了每一类旅行方式旅行的最优解,对于制定沿河漂流旅途中宿营地前期管理方案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宿营地 目标规划 排队论 优化设计 n值拟合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江凹陷北部潜江组油气运移特征 被引量:7
6
作者 雷闯 叶加仁 +1 位作者 彭明超 殷世艳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3-139,共7页
以潜江凹陷北部潜江组为研究对象,在详细分析油气运移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流体包裹体、含氮化合物测试资料及盆地数值模拟技术系统地研究了其油气运移特征。研究表明:①潜北地区的油气运移特征与烃源岩、压力场、膏盐岩、输导体系及... 以潜江凹陷北部潜江组为研究对象,在详细分析油气运移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流体包裹体、含氮化合物测试资料及盆地数值模拟技术系统地研究了其油气运移特征。研究表明:①潜北地区的油气运移特征与烃源岩、压力场、膏盐岩、输导体系及构造运动等因素密切相关,其中烃源岩发育特征决定了油气运移的时间和空间范围;浮力和异常高压是油气从洼陷中心向边缘运移的动力,而构造运动促进了油气运移作用的发生;膏盐岩的发育决定了油气以分层侧向运移为主;骨架砂体为油气侧向运移的通道,断层为油气纵向运移的路径;②潜江组总体经历了3期油气运移,其中荆河镇组-广华寺组沉积中期为油气运移主要时期;③油气由各洼陷中心向边缘运移存在多个优势运移方向,位于优势运移路径上的构造圈闭和岩性圈闭均具有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运移 运移时期 含氮化合物 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降解纤维材料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孙诗锦 于金超 +2 位作者 周文龙 彭明超 李刚 《产业用纺织品》 2023年第10期9-17,共9页
为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实现可降解纤维的产业化,对纤维降解的方式及纤维降解性能的表征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了多种天然纤维、再生纤维、可降解合成纤维的研究进展,系统分析了一些再生纤维与可降解合成纤维的降解方式、降解产物及其... 为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实现可降解纤维的产业化,对纤维降解的方式及纤维降解性能的表征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了多种天然纤维、再生纤维、可降解合成纤维的研究进展,系统分析了一些再生纤维与可降解合成纤维的降解方式、降解产物及其优缺点。同时,介绍了可降解纤维在纺织领域、生物医用领域及其他工业领域的应用。最后,展望了可降解纤维的发展方向,指出可降解纤维的研发应着眼于其纺织加工性能、产量、生产成本及降解产物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降解纤维 降解方式 绿色环保 合成纤维 再生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8
作者 彭明超 《世纪之星—初中版》 2021年第22期5-6,共2页
在素质化教育和新型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当下国家在宏观上对学校课堂的要求相较于以往而言,也有了更加明显的调整和转变,不再以简单的理论知识背诵为本位,而是更加强调能力的延伸和拓展,这种变化也给教师的创新提供了更加鲜明... 在素质化教育和新型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当下国家在宏观上对学校课堂的要求相较于以往而言,也有了更加明显的调整和转变,不再以简单的理论知识背诵为本位,而是更加强调能力的延伸和拓展,这种变化也给教师的创新提供了更加鲜明的思路。数学作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基础,在这种情况下也应当受到更加高度的重视和关注,特别是就初中生来讲,要尤为强调双减政策的基本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双减教学 方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砂砾岩优势储层预测方法综合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兆臣 彭明超 +2 位作者 陈朕 窦琰 郭涛 《当代化工》 CAS 2020年第9期2024-2027,2070,共5页
致密砂砾岩储层多由冲积扇、扇三角洲或重力流沉积形成,有利成藏区域往往位于扇三角洲前缘亚相。由于多为近物源沉积,致密砂砾岩储层往往沉积粒度分选性较差,按沉积学岩石粒度识别有利储层有一定困难。在油田实际生产中,对致密砂砾岩储... 致密砂砾岩储层多由冲积扇、扇三角洲或重力流沉积形成,有利成藏区域往往位于扇三角洲前缘亚相。由于多为近物源沉积,致密砂砾岩储层往往沉积粒度分选性较差,按沉积学岩石粒度识别有利储层有一定困难。在油田实际生产中,对致密砂砾岩储层的生产产能主控因素的分析和评价,多数情况下,只能利用常规测井曲线和基础的岩心分析资料,因此如何合理高效的利用有限的基础资料进行有利储层的识别至关重要。分析表明,从最基础的渗流能力岩心实验(如压汞分析)结果入手,评价不同样品的渗流能力,对不同样品进行分类,再利用分类结果对测井曲线进行标定,利用机器学习方法,识别优势储层的典型测井响应特征,再依此特征在单井测井曲线上,按深度对井段进行逐点归类,可有效识别出致密砂砾岩岩体在剖面上的有利储层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砾岩 储层分类 机器学习 多元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砂岩油藏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贵文 刘翔 +1 位作者 杨开艳 彭明超 《当代化工》 CAS 2020年第12期2778-2781,共4页
致密砂岩油气藏作为非常规油气藏类型之一,是近年来勘探和开发的重点领域,为了研究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在致密砂岩油藏的应用情况,通过理论结合实际,分析了Schlumberger StageFRACTM增产系统和哈里伯顿公司的固井滑套分段压裂系统,并以... 致密砂岩油气藏作为非常规油气藏类型之一,是近年来勘探和开发的重点领域,为了研究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在致密砂岩油藏的应用情况,通过理论结合实际,分析了Schlumberger StageFRACTM增产系统和哈里伯顿公司的固井滑套分段压裂系统,并以这两种设备在新疆油田某致密油藏的应用实例,分析水平井压裂施工工艺过程,为致密砂岩油藏储层压裂改造及增产措施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油气 致密砂岩 水平井 压裂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阻率径向差异法流体识别技术应用——以X79井区侏罗系八道湾组油藏为例
11
作者 李培俊 佟莹 +2 位作者 彭明超 王丽滢 刘荷冲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23年第1期121-125,共5页
夏子街油田侏罗系八道湾组储层流体性质复杂,发育多套含油气砂体。含油气砂体呈现为多个首尾叠置形态的透镜体,砂体高点往往不在构造高点上,且砂体的横向连通性较差。由于油藏形成过程中油气运移动力不足,纯油层较少,多数油层在生产时... 夏子街油田侏罗系八道湾组储层流体性质复杂,发育多套含油气砂体。含油气砂体呈现为多个首尾叠置形态的透镜体,砂体高点往往不在构造高点上,且砂体的横向连通性较差。由于油藏形成过程中油气运移动力不足,纯油层较少,多数油层在生产时都是油水同产,流体识别一直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次研究采用基于电阻率径向差异法,分4个区块建立了解释模板。将八道湾组油层解释标准定量化,通过电阻率、声波时差范围及含油饱和度识别出流体性质。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在低饱和度油藏的识别具有较好的效果,为油藏滚动评价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率 声波时差 含油饱和度 流体识别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纶纺丝过程中结晶度的控制与调节
12
作者 彭明超 《纺织检测与标准》 2025年第1期30-32,共3页
涤纶纺丝过程中,结晶度的控制与调节对纤维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以及纺织加工与后续使用时的染色性能、抗老化性能等均有影响。深入研究涤纶纺丝过程中结晶度控制与调节机制,对提高涤纶纤维的品质与性能有重要意义。针对此方面展开探讨... 涤纶纺丝过程中,结晶度的控制与调节对纤维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以及纺织加工与后续使用时的染色性能、抗老化性能等均有影响。深入研究涤纶纺丝过程中结晶度控制与调节机制,对提高涤纶纤维的品质与性能有重要意义。针对此方面展开探讨,分析不同因素对结晶度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与建议,为涤纶纤维生产和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纶纺丝 结晶度 控制 调节
原文传递
全麻药物神经毒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唐玉洁 王意 +3 位作者 彭明超 胡中华 童建斌 欧阳文 《药学进展》 CAS 2017年第5期340-345,共6页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生儿、婴幼儿、孕妇由于接受必要的诊断性检查、手术等需要进行全身麻醉。既往认为,全身麻醉是一种可逆性意识改变。但是鉴于接受全麻的婴幼儿其大脑处于发育高峰期,目前对于短期使用全麻药物是否...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生儿、婴幼儿、孕妇由于接受必要的诊断性检查、手术等需要进行全身麻醉。既往认为,全身麻醉是一种可逆性意识改变。但是鉴于接受全麻的婴幼儿其大脑处于发育高峰期,目前对于短期使用全麻药物是否将对神经发育产生毒性作用,触发持久不可逆的功能形态学改变,进而影响婴幼儿智力发育与认知尚有争议。因此,对全麻药物神经毒性的研究受到较多关注。基于最新相关实验与临床研究情况,综述近年来全麻药物神经毒性可能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相关科学进一步研究和更为合理的指导临床麻醉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麻药物 神经毒性 全身麻醉 神经发育
原文传递
爱人者,人恒爱之
14
作者 彭明超 《中国石油企业》 2010年第5期100-100,共1页
2008年初,满怀着对通讯行业广阔发展空间的期待,我来到美丽的海滨惠州大亚湾,在天亚湾的中海壳牌石化有限公司(CSPC)开始了无线集群对讲系统维护、管理的工作。
关键词 爱人 2008年 通讯行业 系统维护 大亚湾 公司 石化 壳牌
原文传递
乌夏低渗油藏潜力层超前注水技术研究及实践
15
作者 彭明超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15年第6期134-135,共2页
乌夏稀油油田属低孔、低渗、低丰度、低流度油藏,储层非均质性强,层多而薄。初期基本采用同采同注投入开发,初期地层压力下降快且注水后恢复难度大造成递减幅度大,同时投产时因层多留有部分潜力层,后期油藏稳产需利用大量返补层措施。... 乌夏稀油油田属低孔、低渗、低丰度、低流度油藏,储层非均质性强,层多而薄。初期基本采用同采同注投入开发,初期地层压力下降快且注水后恢复难度大造成递减幅度大,同时投产时因层多留有部分潜力层,后期油藏稳产需利用大量返补层措施。因此如何提高潜力层的开发效果非常重要,以油田w33区块实践为例,以潜力层超前注水为突破口,确定了潜力层超前注水量及合理的注水时间等关键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前注水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