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毛鼠种群数量变动与作物栽培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彭文富 刘浩官 +2 位作者 陈玉妹 林坚贞 肖斌 《福建农业学报》 CAS 1992年第1期88-91,共4页
黄毛鼠(Rattus rattoides)是我省农田害鼠的优势种,用夹夜法的捕鼠率作为数量指标,黄毛鼠种群数量变动分别是4、5月和8、9月呈现两次明显高峰;2、3月和6、7月出现两次数量低谷。数量消长曲线呈马鞍型。在调查中发现,捕鼠率高低与当月作... 黄毛鼠(Rattus rattoides)是我省农田害鼠的优势种,用夹夜法的捕鼠率作为数量指标,黄毛鼠种群数量变动分别是4、5月和8、9月呈现两次明显高峰;2、3月和6、7月出现两次数量低谷。数量消长曲线呈马鞍型。在调查中发现,捕鼠率高低与当月作物易害期面积占种植总面积的百分比关系密切。凡作物易害期面积占百分比大,捕鼠率明显地下降;反之,捕鼠率则明显地增加。经测定r=0.634,P_(0.05)=0.576,两者呈显著负相关。田间有效鼠洞率与捕鼠率的相关不显著(r=0.04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毛鼠 种群数量变动 作物易害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宫装置改进与诱鼠剂筛选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彭文富 林坚贞 +3 位作者 陈玉妹 朱培根 肖缤 刘浩官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CAS 1995年第1期41-43,共3页
中国科学院动物所生态室一组研究的“迷宫”装置,以试鼠嗅闻频次来筛选诱鼠剂,我们在这个基础上改进,增加“迷宫”装置的嗅闻时间功能。并进行30种材料的诱鼠能力对比测定,认为评价诱鼠剂,以嗅闻时间结合嗅闻频次进行综合分析,... 中国科学院动物所生态室一组研究的“迷宫”装置,以试鼠嗅闻频次来筛选诱鼠剂,我们在这个基础上改进,增加“迷宫”装置的嗅闻时间功能。并进行30种材料的诱鼠能力对比测定,认为评价诱鼠剂,以嗅闻时间结合嗅闻频次进行综合分析,更接近于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宫装置 改进 诱鼠剂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毛鼠种群发生期预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彭文富 林坚贞 +2 位作者 陈玉妹 肖缤 刘浩官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CAS 1994年第3期61-64,共4页
1990~1992年室内饲养黄毛鼠,对雌雄成体分别进行人工催情、促排卵及配对饲养,妊娠后定期解剖雌鼠,测定其胚胎长度及胚胎重量。根据胚胎长度与胚龄和胚胎重量与胚龄的图形,进行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回归分析,建立黄毛鼠产... 1990~1992年室内饲养黄毛鼠,对雌雄成体分别进行人工催情、促排卵及配对饲养,妊娠后定期解剖雌鼠,测定其胚胎长度及胚胎重量。根据胚胎长度与胚龄和胚胎重量与胚龄的图形,进行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回归分析,建立黄毛鼠产仔高峰期预测数学模型。同时依据黄毛鼠个体不同发育阶段历期,预测幼鼠加入种群的数量高峰期,以及黄毛鼠暴食出现期。1993年春、秋两季黄毛鼠产仔高峰期预测值,经实地挖鼠洞捕鼠检验,预测值与检验值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毛鼠 胚胎 预测 种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害鼠“诱、杀、避”防治配套技术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彭文富 陈玉妹 +2 位作者 林坚贞 周文通 林长成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CAS 1996年第1期45-49,共5页
在1989~1993年研究农田害鼠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农田害鼠“诱、杀、避”防治配套技术。提出冬季鼠密度在7%以下,春秋二次灭鼠控制鼠害的防治策略。农田害鼠数量高峰期以仔鼠进入30日龄以上达100... 在1989~1993年研究农田害鼠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农田害鼠“诱、杀、避”防治配套技术。提出冬季鼠密度在7%以下,春秋二次灭鼠控制鼠害的防治策略。农田害鼠数量高峰期以仔鼠进入30日龄以上达100%时作为防治适期的一项重要指标。1994年春季“诱、杀、避”防治配套技术在春大豆结荚期大田示范效果达96%,比“诱、杀”组灭鼠效果提高12.7%~1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害鼠 诱杀避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莆田地区农田害鼠发生为害规律的调查 被引量:2
5
作者 彭文富 陈玉妹 +2 位作者 刘浩官 林坚贞 肖斌 《福建农业科技》 1993年第4期39-40,共2页
近年来,农田害鼠危害逐趋加剧,鼠害造成的损失不亚于病虫害。为了摸清该生态区农田害鼠的发生为害规律,给有效控制鼠害提供科学依据。我们选位于闽东南沿海中部低丘平原区——莆田沿海笏石温东村进行调查研究。该村耕地面积3450亩,其中... 近年来,农田害鼠危害逐趋加剧,鼠害造成的损失不亚于病虫害。为了摸清该生态区农田害鼠的发生为害规律,给有效控制鼠害提供科学依据。我们选位于闽东南沿海中部低丘平原区——莆田沿海笏石温东村进行调查研究。该村耕地面积3450亩,其中旱地作物2600亩,水稻850亩。旱地作物有花生、大豆、甘薯、大小麦、蚕豌豆、甘蔗以及蔬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鼠害 发生 为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眼鼠害发生特点及防治 被引量:1
6
作者 彭文富 陈玉妹 林坚贞 《福建农业》 1996年第7期12-13,共2页
龙眼是我省名果之一,其种植面积80万亩以上,而鼠害是影响龙眼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据调查,鼠害猖獗的果园。
关键词 龙眼树 鼠害 发生特点 被害率 果园 其种植面积 涂刷 毒饵灭鼠 防鼠 果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特殊环境的灭鼠技术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彭文富 陈玉妹 林坚贞 《福建农业科技》 1994年第6期16-17,共2页
农业特殊环境的灭鼠技术探讨彭文富,陈玉妹,林坚贞(福建省农科院植保研究所350013)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是位于闽江口西南侧的平原稻区,东面依山,三面与群众果园交界,生境极为复杂,食源丰富,历年鼠害严重。该所农田害... 农业特殊环境的灭鼠技术探讨彭文富,陈玉妹,林坚贞(福建省农科院植保研究所350013)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是位于闽江口西南侧的平原稻区,东面依山,三面与群众果园交界,生境极为复杂,食源丰富,历年鼠害严重。该所农田害鼠有黄毛鼠、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环境 灭鼠 鼠害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稻瘟病流行趋势预报的研究初报 被引量:4
8
作者 刘浩官 刘波 +2 位作者 林党恩 李平 彭文富 《福建农业学报》 CAS 1989年第2期13-20,共8页
本文利用逐步判别分析方法。对1962年到1987年气象数据和田间调查的稻瘟病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福建省建阳、宁化、上杭、连城四个县的早稻稻瘟病叶瘟和穗瘟的始见期、发病率、病情指数、发病面积,以及稳瘟损失率9个预报量的4套判别方程... 本文利用逐步判别分析方法。对1962年到1987年气象数据和田间调查的稻瘟病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福建省建阳、宁化、上杭、连城四个县的早稻稻瘟病叶瘟和穗瘟的始见期、发病率、病情指数、发病面积,以及稳瘟损失率9个预报量的4套判别方程共36个。结果表明70%的预报方程的四代率在85%以上,30%的在75~80%,生产上可接受的验证准确率达83.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发病面积 趋势预报 穗瘟 叶瘟 始见期 预报量 病情指数 逐步判别分析 判别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多甙对雄性黄毛鼠、小白鼠抗生育试验初报 被引量:6
9
作者 邱良妙 彭文富 +1 位作者 陈玉妹 林坚贞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18-20,共3页
用雷公藤多甙按 30 mg· kg- 1剂量对雄性黄毛鼠进行灌胃染毒 ,以药后 14 d效果最好 ,对精子数、A级精子及精子存活率的抑制率分别为 4 4 .3%、 5 7.9%、 4 6 .4 % ;第 4 2 d效果减弱 ,分别是 10 .8%、 12 .0 %、 2 6 .1% ;第 84 d... 用雷公藤多甙按 30 mg· kg- 1剂量对雄性黄毛鼠进行灌胃染毒 ,以药后 14 d效果最好 ,对精子数、A级精子及精子存活率的抑制率分别为 4 4 .3%、 5 7.9%、 4 6 .4 % ;第 4 2 d效果减弱 ,分别是 10 .8%、 12 .0 %、 2 6 .1% ;第 84 d基本丧失抗生育作用。说明雷公藤多甙对黄毛鼠精子发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睾丸组织切片表明 ,雷公藤多甙能破坏睾丸组织 ,使生精细胞数量及活力下降 ,抑制精子的形成及成熟。用雷公藤多甙按 30 mg· kg- 1和 5 0mg· kg- 1两种剂量对雄性小白鼠进行灌胃染毒 ,以药后 14 d抗生育效果最佳 ,小白鼠产仔率均下降 32 .6 % ;两种剂量处理差异不显著 ,均与对照处理存在极显著差异。适口性测定结果表明 ,黄毛鼠对雷公藤多甙混合剂摄食系数为 0 .2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甙 抗生育性 黄毛鼠 小白鼠 适口性 害鼠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跗线螨名录(蜱螨亚纲:跗线螨科)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坚贞 张艳璇 +2 位作者 刘浩官 彭文富 陈玉妹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CAS 1995年第1期44-47,共4页
本文报道福建省跗线螨种类9属30种,其中7种是中国新纪录种。
关键词 跗线螨 名录 福建 跗线螨科 蜱螨亚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半扇毛螨属一新种(蜱螨亚纲:肉食螨科)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坚贞 彭文富 陈玉妹 《武夷科学》 1994年第0期141-143,共3页
本文记述肉食螨科半扇毛螨属一新种。长度测量为微米。模式标本保存于福建省农科院植保所。
关键词 蜱螨亚纲 肉食螨科 半扇毛螨属 新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绿肥作物抑制旱稻田杂草研究初报
12
作者 占志雄 黄敬浩 +2 位作者 刘浩官 彭文富 林永烈 《福建农业学报》 CAS 1992年第2期74-79,共6页
早稻田草害严重。作者于1990—1991两年对4个不同时期杂草进行调查并利用紫云英、绿豆、鸡眼草和大叶胡核子等4种绿肥作物抑制相应时期的杂草,进而取代杂草群落的生物防治方法进行试验。经调查:早稻田杂草种类共23科、99种。1990年按4... 早稻田草害严重。作者于1990—1991两年对4个不同时期杂草进行调查并利用紫云英、绿豆、鸡眼草和大叶胡核子等4种绿肥作物抑制相应时期的杂草,进而取代杂草群落的生物防治方法进行试验。经调查:早稻田杂草种类共23科、99种。1990年按4种不同模式的绿肥和杂草的生长量进行了相关分析,说明了绿肥抑草的效果。由于紫云英、鸡眼草和大叶胡枝子的种子成熟后脱落,1991年在田间自然形成群落,抑制并进而取代了杂草群落。同时绿肥作物还有增肥、调温等作用,促进旱稻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作物 抑制 旱稻 杂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蘑菇房害鼠发生及为害调查
13
作者 陈玉妹 彭文富 +3 位作者 陈政明 邱良妙 林坚贞 陈德禄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262-264,共3页
调查表明蘑菇房害鼠种类与农田相似 ,黄毛鼠为优势种 ,占 88.7%。害鼠侵入菇房为害的时间、数量受气候影响较大。害鼠迁入菇房高峰期 ,1 1月份为 1 9∶0 0~ 2 0∶0 0时 ,其数量占当夜迁入总量的 71 .5 % ,1 2月份随着气温的下降 ,迁入... 调查表明蘑菇房害鼠种类与农田相似 ,黄毛鼠为优势种 ,占 88.7%。害鼠侵入菇房为害的时间、数量受气候影响较大。害鼠迁入菇房高峰期 ,1 1月份为 1 9∶0 0~ 2 0∶0 0时 ,其数量占当夜迁入总量的 71 .5 % ,1 2月份随着气温的下降 ,迁入高峰期为 1 7∶0 0~ 1 8∶0 0时 ,其数量占当夜迁入总量 72 .8%。蘑菇房内鼠害面积分布 ,以第四层菇床居重 ,第二层最轻。害鼠对蘑菇各生育期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受害面积以复土期和第三潮菇最大 ,产量损失率以第二潮和第三潮为重 ,分别达 5 6 .48%和 6 9.7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蘑菇 鼠害 产量损失 为害特点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SB_1忌食剂避鼠效果试验
14
作者 陈玉妹 彭文富 +1 位作者 林坚贞 邱良妙 《福建农业学报》 CAS 1999年第4期23-26,共4页
探讨了林用避鼠剂——FSB1忌食剂在农作物上的应用效果,及其对作物的安全性。室内外拌种试验结果表明,花生、水稻种子用FSB1忌食剂处理组,害鼠取食率分别为1.4%和29.0%,对照组取食率分别为27.1%和49.7%,差异极显著。FSB1忌食剂对作物苗... 探讨了林用避鼠剂——FSB1忌食剂在农作物上的应用效果,及其对作物的安全性。室内外拌种试验结果表明,花生、水稻种子用FSB1忌食剂处理组,害鼠取食率分别为1.4%和29.0%,对照组取食率分别为27.1%和49.7%,差异极显著。FSB1忌食剂对作物苗期生长、根系发育均无不良影响。作物易害期用FSB1忌食剂进行喷雾保护,避鼠效果为82.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在大面积灭鼠后,采用FSB1忌食剂喷雾保护,使部分易害期作物免遭残鼠的继续为害,整体灭鼠效果提高12.7~15.2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害鼠 作物易害期 避鼠剂 FSB1忌食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逗斑青步甲捕食黄毛鼠仔鼠研究初报
15
作者 刘浩官 林坚贞 +2 位作者 彭文富 陈玉妹 肖缤 《福建农业学报》 CAS 1991年第2期84-87,共4页
本研究首次发现逗斑青步甲能在室内捕食黄毛鼠仔鼠,1—2只逗斑青步甲能使仔鼠致伤,3只以上则使其致死.每只逗斑青步甲平均取食量为0.21g/12h,从开始攻击仔鼠到使其死亡累计时间为2小时38分,攻击行为表现为几只步甲交替轮番集中一点取食... 本研究首次发现逗斑青步甲能在室内捕食黄毛鼠仔鼠,1—2只逗斑青步甲能使仔鼠致伤,3只以上则使其致死.每只逗斑青步甲平均取食量为0.21g/12h,从开始攻击仔鼠到使其死亡累计时间为2小时38分,攻击行为表现为几只步甲交替轮番集中一点取食,致使仔鼠失血过多而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逗斑青步甲 捕食 黄毛鼠仔鼠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菇房控鼠配套技术研究
16
作者 陈玉妹 彭文富 +3 位作者 陈政明 邱良妙 林坚贞 陈德禄 《福建农业学报》 CAS 1999年第S1期45-48,共4页
根据菇房害鼠的发生规律和为害特点 ,制定了压、堵、杀配套控鼠技术。试验结果表明 ,应用配套控鼠技术 ,控鼠效果平均达 94 .2 7% ;堵鼠加诱杀处理组的控鼠效果平均为 88.2 0 % ;压低基数处理组的控鼠效果平均为 84 .73% ;对照组平均控... 根据菇房害鼠的发生规律和为害特点 ,制定了压、堵、杀配套控鼠技术。试验结果表明 ,应用配套控鼠技术 ,控鼠效果平均达 94 .2 7% ;堵鼠加诱杀处理组的控鼠效果平均为 88.2 0 % ;压低基数处理组的控鼠效果平均为 84 .73% ;对照组平均控鼠效果为 60 .50 %。配套技术的控鼠效果比单项技术分别提高 6.1~ 9.6个百分点 ,与对照组比较 ,提高了 33.8个百分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菇房 害鼠 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毛鼠的发生为害及其防治
17
作者 陈玉妹 彭文富 +2 位作者 林坚贞 周文通 林长城 《福建农业》 1998年第3期16-17,共2页
近年来,农田害鼠对农作物的危害逐趋严重,在某些地区已超过病虫害所造成的损失。尤以黄毛鼠的为害最甚,其种群数量约占我省农旧害鼠的80%左右。黄毛鼠年发生有两次高峰。即4、5月份和8、9月份,两次低峰,即2、3月份和6、7月份,这期间,... 近年来,农田害鼠对农作物的危害逐趋严重,在某些地区已超过病虫害所造成的损失。尤以黄毛鼠的为害最甚,其种群数量约占我省农旧害鼠的80%左右。黄毛鼠年发生有两次高峰。即4、5月份和8、9月份,两次低峰,即2、3月份和6、7月份,这期间,据在莆田、龙海、福安三个生态区系统调查表明,最高捕获率分别达32.2%、29.0%和22.3%之多,其种群数量周年变动曲线呈“马鞍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毛鼠 发生为害 农田害鼠 月份 灭鼠 福建省农科院 食源 周年变动 防治适期 生态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化菇房鼠害发生调查
18
作者 陈玉妹 彭文富 +3 位作者 陈政明 邱良妙 林坚贞 陈德禄 《福建农业科技》 1999年第S1期15-16,共2页
通过调查 ,明确菇房害鼠种类与农田相似 ,黄毛鼠为优势种 ,占 88.7%。菇房内鼠害面积分布 ,以第四层居重 ,第二层最轻。害鼠对蘑菇各生育期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受害面积以覆土期和三潮菇最大 ,产量损失率以第二潮和第三潮为重 ,分别... 通过调查 ,明确菇房害鼠种类与农田相似 ,黄毛鼠为优势种 ,占 88.7%。菇房内鼠害面积分布 ,以第四层居重 ,第二层最轻。害鼠对蘑菇各生育期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受害面积以覆土期和三潮菇最大 ,产量损失率以第二潮和第三潮为重 ,分别达 56.4 8%和 69.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蘑菇 害鼠 产量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灭鼠毒饵防潮剂CPL_1测定及田间示范
19
作者 陈玉妹 彭文富 林坚贞 《福建农业科技》 1995年第2期43-43,共1页
灭鼠毒饵防潮剂CPL_1测定及田间示范陈玉妹,彭文富,林坚贞(福建省农科院植保所350013)灭鼠有个用药适期问题,大田灭鼠常因阴雨连绵严重影响毒杀效果,贻误灭鼠时机。因此,我们自1993年始开展毒饵防潮剂的研究,从... 灭鼠毒饵防潮剂CPL_1测定及田间示范陈玉妹,彭文富,林坚贞(福建省农科院植保所350013)灭鼠有个用药适期问题,大田灭鼠常因阴雨连绵严重影响毒杀效果,贻误灭鼠时机。因此,我们自1993年始开展毒饵防潮剂的研究,从中筛选出霉变率低、适口性好的防潮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灭鼠 毒饵防潮剂 CPL1 测定 田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桔杀螨剂复配及应用技术研究
20
作者 占志雄 彭文富 《福建农业科技》 1990年第4期23-24,共2页
近年来,柑桔螨类发生为害,日趋严重,成为影响柑桔生长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在生产中应用的杀螨剂种类虽多,但多数不很理想,如目前国内常用的杀螨剂三氯杀螨醇、单甲脒、水胺硫磷等,它们残效期短、无杀卵活力,长期单一使用易产生抗药性;... 近年来,柑桔螨类发生为害,日趋严重,成为影响柑桔生长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在生产中应用的杀螨剂种类虽多,但多数不很理想,如目前国内常用的杀螨剂三氯杀螨醇、单甲脒、水胺硫磷等,它们残效期短、无杀卵活力,长期单一使用易产生抗药性;而国外引进的几种杀螨剂如尼索朗、克螨特等,其价格昂贵,且克螨特无杀卵活力,殊效短,尼索朗不能杀成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桔 杀螨剂 农药 害虫 复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