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作面采高对O形圈分布规律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彭小亚 许家林 +1 位作者 吴仁伦 刘彦林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11,共4页
为合理布置瓦斯高位抽放巷而研究O形圈分布规律,以阳泉三矿K8205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工作面采高对O形圈变化形态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覆岩关键层结构条件下,O形圈的宽度随煤层采高增加而增大;O形圈... 为合理布置瓦斯高位抽放巷而研究O形圈分布规律,以阳泉三矿K8205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工作面采高对O形圈变化形态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覆岩关键层结构条件下,O形圈的宽度随煤层采高增加而增大;O形圈的高度受煤层采高的影响很小,采高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O形圈高度均止于覆岩主关键层下;采高增加时砌体梁结构中第1个回转岩块的回转角度增大,从而使砌体梁弯曲段长度增长,O形圈宽度增大。基于该研究结果,提出了不同煤层采高条件下走向高抽巷布置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采高 O形圈分布 煤与瓦斯共采 关键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矿难频发的原因及其对策 被引量:8
2
作者 彭小亚 缪永正 卢小燕 《采矿技术》 2008年第5期59-61,共3页
近年来,我国煤矿安全事故发生频率不断增高,给和谐社会带来严重负面影响。造成矿难事故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主要包括政治法制、经济、科技3方面,通过分析,提出了防范煤矿事故发生的安全对策。
关键词 煤矿 安全事故 安全生产 安全法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空留巷高水灰渣速凝材料充填技术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彭小亚 卢小燕 李子文 《山西焦煤科技》 2009年第2期11-13,共3页
由于沿空留巷支护困难,利用高水灰渣速凝材料具有的较大承载能力和塑性变形大等特点,分析了高水灰渣速凝材料在沿空留巷时充填工作面留设空巷的技术优势以及该技术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
关键词 高水灰渣速凝材料 沿空留巷 巷旁充填 社会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厚煤层开采工艺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彭小亚 闫立佳 张鹏 《山西焦煤科技》 2009年第3期41-42,46,共3页
在传统的采煤工艺及方法基础上,针对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厚煤层下解放层开采,研究无人工作面开采工艺,疏放厚煤层瓦斯,消除下解放层采用传统工作面开采时存在的危险,实现安全高效生产。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 厚煤层下解放层 无人工作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采空区瓦斯储量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秦伟 许家林 +1 位作者 胡国忠 彭小亚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48-953,共6页
以采动上覆瓦斯卸压运移的"三带"理论为基础确定了老采空区瓦斯的赋存范围,给出了考虑覆岩关键层结构的导气裂隙带和卸压解吸带高度计算方法。根据老采空区瓦斯来源,利用分源法建立了基于瓦斯卸压运移"三带"理论的... 以采动上覆瓦斯卸压运移的"三带"理论为基础确定了老采空区瓦斯的赋存范围,给出了考虑覆岩关键层结构的导气裂隙带和卸压解吸带高度计算方法。根据老采空区瓦斯来源,利用分源法建立了基于瓦斯卸压运移"三带"理论的老采空区瓦斯储量预测模型。结合阳泉三矿K8108综放工作面的生产地质条件,对K8108综放工作面覆岩导气裂隙带和卸压解吸带高度进行了计算,其覆岩导气裂隙带和卸压解吸带高度分别为115.3和157.7 m。利用老采空区瓦斯储量预测模型对K8108综放工作面老采空区瓦斯储量进行预测,该工作面老采空区瓦斯储量预计为3 078万m3。同时,利用物质平衡法对模型预测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相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采空区瓦斯 储量预测 瓦斯卸压“三带” 煤与瓦斯共采 绿色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键层运动的邻近层卸压瓦斯抽采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15
6
作者 胡国忠 许家林 +3 位作者 秦伟 QU Qingdong 彭小亚 李康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2-59,共8页
瓦斯抽采巷(孔)的合理布置是实现邻近层卸压瓦斯精准抽采的基本前提。在深入分析覆岩关键层运动对邻近层瓦斯卸压运移控制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关键层运动的邻近层卸压瓦斯抽采优化设计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邻近层卸压瓦斯抽采巷(孔... 瓦斯抽采巷(孔)的合理布置是实现邻近层卸压瓦斯精准抽采的基本前提。在深入分析覆岩关键层运动对邻近层瓦斯卸压运移控制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关键层运动的邻近层卸压瓦斯抽采优化设计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邻近层卸压瓦斯抽采巷(孔)的合理布置层位为垮落带边界至导气裂隙带最大发育高度之间的空间范围,导气裂隙带最大发育高度可按基于关键层位置的导水裂隙带高度预计方法来确定;邻近层卸压瓦斯抽采巷(孔)的合理层面位置为导气裂隙带内的“O”形圈裂隙区中部,“O”形圈裂隙区宽度可按其与煤层采高、覆岩关键层结构及采深的函数关系式进行预计。该方法在阳泉矿区邻近层卸压瓦斯实践中得到了应用和验证,邻近层卸压瓦斯抽采率稳定在92%,能较好地指导煤层群开采条件下煤与瓦斯共采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瓦斯共采 绿色开采 关键层 卸压瓦斯抽采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煤矿瓦斯的回收与综合利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陈芳 彭小亚 卢小燕 《山西焦煤科技》 2008年第11期4-6,共3页
分析了我国煤矿瓦斯抽放与综合利用的现状,根据现有煤矿瓦斯抽采技术,结合气压、温度对井下瓦斯游离与吸附态转化的影响,利用井下地质条件提出了综合高效抽采方案,并参照煤矿瓦斯综合利用技术提出了瓦斯综合利用的途径,从安全、环境、... 分析了我国煤矿瓦斯抽放与综合利用的现状,根据现有煤矿瓦斯抽采技术,结合气压、温度对井下瓦斯游离与吸附态转化的影响,利用井下地质条件提出了综合高效抽采方案,并参照煤矿瓦斯综合利用技术提出了瓦斯综合利用的途径,从安全、环境、社会三方面效益分析了瓦斯综合利用的意义,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抽放 综合利用 安全 环境 社会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我国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探讨 被引量:10
8
作者 卢小燕 彭小亚 《煤》 2009年第7期55-57,共3页
文章分析了煤炭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指出煤炭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性,从加强对煤炭年总产量的宏观调控、实现煤炭行业集团化发展、推动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三方面探讨了实现我国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关键词 煤炭经济 可持续发展 宏观调控 集团化 循环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动压力对本煤层瓦斯抽采效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彭小亚 雷志强 +1 位作者 王海洋 杨朋飞 《中州煤炭》 2014年第9期45-47,76,共4页
为了提高本煤层瓦斯抽采效果,对富山煤矿21051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范围内的顺层钻孔抽采效果进行了现场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在超前支承压力范围内钻孔抽采瓦斯情况大体分为"稳定—衰减—增长—衰减"4个阶段,在工作面前方0~20 m范围内... 为了提高本煤层瓦斯抽采效果,对富山煤矿21051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范围内的顺层钻孔抽采效果进行了现场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在超前支承压力范围内钻孔抽采瓦斯情况大体分为"稳定—衰减—增长—衰减"4个阶段,在工作面前方0~20 m范围内瓦斯抽采效果最好,应尽量保证该区域钻孔正常抽采瓦斯,从而提高本煤层瓦斯抽采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前支承压力 顺层钻孔 瓦斯抽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倾角炮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10
作者 彭小亚 《能源与环保》 2023年第5期315-318,共4页
以富山煤业21051工作面为背景,对大倾角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进行了实测研究,并对顶板周期来压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工作面倾斜方向上顶板周期来压不同步,工作面两端来压步距大于工作面中部,平均来压步距6.73 m。根据顶板来压时单体支... 以富山煤业21051工作面为背景,对大倾角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进行了实测研究,并对顶板周期来压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工作面倾斜方向上顶板周期来压不同步,工作面两端来压步距大于工作面中部,平均来压步距6.73 m。根据顶板来压时单体支柱工作阻力的增阻情况,评价了工作面支柱的支护适应性,并提出提高工作面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或加强循环补液力度等措施,来改善工作面支柱的支护适应性。结合研究得出的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对工作面顶板周期来压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得到了现场实际情况的验证,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倾角 炮采工作面 矿山压力 实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巷快速掘进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庆磊 陈宏彬 彭小亚 《中州煤炭》 2014年第12期23-24,27,共3页
针对富山煤业21071工作面回风巷煤巷掘进缓慢的问题,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详细分析了其具体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煤巷快速掘进方法,主要包括根据地质情况调整巷道掘进坡度、爆破工艺及参数优化,强化瓦斯地质预报及超前瓦斯抽放治理,根据煤... 针对富山煤业21071工作面回风巷煤巷掘进缓慢的问题,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详细分析了其具体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煤巷快速掘进方法,主要包括根据地质情况调整巷道掘进坡度、爆破工艺及参数优化,强化瓦斯地质预报及超前瓦斯抽放治理,根据煤层变化改变作业方法、细化人员组织与施工工序,并成功应用于实践,煤巷掘进速度由2.3 m/d提高到4.5 m/d,显著提高了矿井煤巷掘进效率,实现了煤巷的快速掘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巷 快速掘进 瓦斯抽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倾角煤层沿空掘巷窄煤柱合理宽度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薛念文 杨军亭 彭小亚 《山东煤炭科技》 2014年第9期21-23,共3页
采用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大倾角煤层采动应力演化规律,并依此提出了考虑侧向支承压力峰值点位置的窄煤柱尺寸选取方法.结果表明:煤层倾角大时,工作面下部垂直应力大于上部,但工作面下部垂直应力集中程度小于上部;布置窄煤柱时,煤... 采用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大倾角煤层采动应力演化规律,并依此提出了考虑侧向支承压力峰值点位置的窄煤柱尺寸选取方法.结果表明:煤层倾角大时,工作面下部垂直应力大于上部,但工作面下部垂直应力集中程度小于上部;布置窄煤柱时,煤柱宽度应小于侧向支承压力峰值点到煤壁的距离,即将侧向支承压力峰值点位于下侧工作面煤体内;选取21051工作面与21071工作面之间窄煤柱尺寸3~5m,指导了矿井采面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倾角 窄煤柱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051工作面支柱迎山角计算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军亭 彭小亚 《山东煤炭科技》 2014年第9期49-51,共3页
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对支柱迎山角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研究,依据推导公式对21051工作面支柱迎山角进行了计算。针对21051工作面"三软"特征,结合生产经验,明确了支柱迎山角合理取值范围,并提出了相应的保证措施。
关键词 大倾角 “三软”煤层 迎山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物下开采方案优化研究
14
作者 刘宝敏 彭小亚 《能源与环保》 2021年第8期289-294,共6页
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对某矿区南翼村庄下条带开采方案设计和地表沉陷规律进行了研究;在不同的开采条件下,采用概率积分法对各条带开采方案进行地表沉陷预计。研究结果确定了矿区南翼村庄下15号煤仅开采顶分层,采高为3 m,条带... 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对某矿区南翼村庄下条带开采方案设计和地表沉陷规律进行了研究;在不同的开采条件下,采用概率积分法对各条带开采方案进行地表沉陷预计。研究结果确定了矿区南翼村庄下15号煤仅开采顶分层,采高为3 m,条带布置方案为采70 m留90 m煤柱。采用该方案后,地表最大下沉量为206 mm,倾斜为-1.47~1.29 mm/m,水平变形-0.4~1.0 mm/m,均小于建筑物Ⅰ级损坏标准,开采方案是安全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物下开采 条带开采 开采沉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煤层超前卸压瓦斯抽采的固-气耦合试验 被引量:22
15
作者 秦伟 许家林 彭小亚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00-905,共6页
对不同工作面推进速度条件下的超前支承压力演化规律及瓦斯抽采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对比分析,对不同轴压卸载起始点、不同围压卸载速度情况下的煤岩固-气耦合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轴压、围压同时卸载过程中,煤样经历了应变回弹... 对不同工作面推进速度条件下的超前支承压力演化规律及瓦斯抽采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对比分析,对不同轴压卸载起始点、不同围压卸载速度情况下的煤岩固-气耦合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轴压、围压同时卸载过程中,煤样经历了应变回弹、应变增加及应变软化3个阶段,轴压卸载起始点越小、围压卸载速度越慢,应变回弹过程越明显.反之,煤样越快进入应变增加和应变软化阶段.固定围压、加载轴压过程中,煤岩渗透率逐渐降低,瓦斯流量变小.轴压、围压同时卸载过程中,煤岩渗透率由缓慢增大到快速增大.当轴压、围压卸载到一定程度后,煤岩渗透率发生突跳.轴压卸载起始点越高、围压卸载速度越快,煤岩渗透率发生突跳时的轴压卸载量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抽采 固-气耦合规律 煤体变形 渗透率
原文传递
老采空区瓦斯抽采地面钻井的井网布置方法 被引量:19
16
作者 秦伟 许家林 +1 位作者 彭小亚 胡国忠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9-295,共7页
为实现老采空区瓦斯抽采地面井网的优化布置,以导气裂隙带几何边界是否交汇作为相邻老采空区是否连通的依据,给出了相邻老采空区纵向连通及横向连通的判别方法和步骤,提出了基于老采空区连通性的老采空区区域划分方法;根据老采空区瓦斯... 为实现老采空区瓦斯抽采地面井网的优化布置,以导气裂隙带几何边界是否交汇作为相邻老采空区是否连通的依据,给出了相邻老采空区纵向连通及横向连通的判别方法和步骤,提出了基于老采空区连通性的老采空区区域划分方法;根据老采空区瓦斯的来源,采用分源法建立了老采空区瓦斯储量的计算模型;将老采空区瓦斯抽采地面钻井的管网选线优化设计转化为求解无向加权连通图最小生成树的图论问题,并举例介绍了Kruskal算法求解无向加权连通图最小生成树的详细步骤。在上述研究基础上给出了老采空区地面钻井井网优化布置的方法和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采空区 瓦斯抽采 地面钻井
原文传递
采空区导气裂隙带瓦斯渗流规律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秦坤 彭小亚 李波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15,19,共4页
为掌握采空区覆岩导气裂隙带瓦斯渗流规律,采用理论分析与物理模拟的方法,对导气裂隙带进行了侧向区域划分,并对各分区瓦斯渗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据采动应力分布特征,采空区覆岩导气裂隙带在侧向上可分为压裂裂隙带、"O&... 为掌握采空区覆岩导气裂隙带瓦斯渗流规律,采用理论分析与物理模拟的方法,对导气裂隙带进行了侧向区域划分,并对各分区瓦斯渗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据采动应力分布特征,采空区覆岩导气裂隙带在侧向上可分为压裂裂隙带、"O"形圈裂隙带、裂隙闭合带;在压裂裂隙带和裂隙闭合带瓦斯流态为达西渗流,在"O"形圈裂隙带瓦斯流态为紊流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气裂隙带 侧向分区 瓦斯渗流 瓦斯抽采 采空区
原文传递
突出矿井采空区侧向瓦斯卸压带分布特征 被引量:2
18
作者 上官明磊 彭小亚 王军 《煤矿安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5-168,共4页
为掌握采空区侧向瓦斯卸压带的分布特征,提出了基于侧向支承压力的煤层瓦斯卸压带边界判定方法,并采用数值模拟手段,对采空区侧向支承压力的演化规律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采空区侧向瓦斯卸压带宽度随煤层采高、工作面斜长的的增加... 为掌握采空区侧向瓦斯卸压带的分布特征,提出了基于侧向支承压力的煤层瓦斯卸压带边界判定方法,并采用数值模拟手段,对采空区侧向支承压力的演化规律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采空区侧向瓦斯卸压带宽度随煤层采高、工作面斜长的的增加而增大,但受煤层采高影响最为明显;缓倾斜煤层采空区侧向瓦斯卸压带宽度不能完全覆盖沿空掘巷实体煤侧15 m范围煤体,仍需对巷道实体煤侧15 m范围煤体执行区域综合防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出矿井 采空区 沿空掘巷 实体煤 侧向瓦斯卸压带
原文传递
智能电网中的线损精细化管理策略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志鹏 孙超亮 +1 位作者 彭小亚 吴顺利 《电子技术(上海)》 2023年第10期288-289,共2页
阐述配网线损发生的原因,分析智能电网技术线损精细化的精确比对,探讨配网线损精准比对在低压台区和公共线路中的应用实践,提出基于智能电网运行数据的线损精细化管理策略。
关键词 智能电网 线损数据分析 精细化管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