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钇钡铜氧在气体纯化和空分方面应用初探 被引量:8
1
作者 杨德林 胡行 +5 位作者 郭益群 阎宏杰 李志成 彭奎庆 孟令启 高之爽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1-13,共3页
采用自制的钇钡铜氧 (YBa2 Cu3 O7- x)样品和动态吸附实验装置研究了该材料在气体纯化和空分方面应用的可能性及条件。实验表明 ,该材料对氧有强烈的选择吸附性 ,并且可以再生 ,可以把 YBCO做为除氧分子筛。
关键词 钇钡铜氧 气体纯化 YBCO 除氧分子筛 吸附 空气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纳米线阵列的制备及其光伏应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吴茵 胡崛隽 +2 位作者 许颖 彭奎庆 朱静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11-818,共8页
采用金属催化化学腐蚀方法在单晶硅片表面可以制备出大面积排列整齐、与原始硅片取向一致的硅纳米线阵列,得到的硅纳米线单晶性好、轴向可控且掺杂浓度不受掺杂类型和晶向的影响。基于此,我们成功制备了大面积硅纳米线p-n结二极管阵列... 采用金属催化化学腐蚀方法在单晶硅片表面可以制备出大面积排列整齐、与原始硅片取向一致的硅纳米线阵列,得到的硅纳米线单晶性好、轴向可控且掺杂浓度不受掺杂类型和晶向的影响。基于此,我们成功制备了大面积硅纳米线p-n结二极管阵列。此外,硅纳米线阵列结构具有优异的减反射性能,探索了其在太阳电池中的应用。目前初步研制出了基于硅纳米线阵列的新型太阳电池,获得了最高为9.23%电池效率。同时也研究了限制硅纳米线阵列太阳电池转换效率的主要因素,为以后的应用做了前期的探索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纳米线阵列 减反射 太阳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扫描电镜下纳米操纵台的设计 被引量:3
3
作者 闫允杰 张友生 +1 位作者 彭奎庆 朱静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84-484,共1页
关键词 扫描电子显微镜 纳米操纵台 结构设计 电路设计 机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纳米线阵列太阳电池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方慧 彭奎庆 +3 位作者 吴茵 宋爽 许颖 朱静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7-32,共6页
采用金属催化腐蚀法分别在(100)和(111)硅片表面制备出大面积垂直排列和倾斜排列的单晶硅纳米线阵列,垂直阵列在300~1000nm波段的平均反射率约为2.5%,倾斜阵列在该波段的平均反射率约为5%。基于垂直阵列和倾斜阵列制作的硅纳米线阵列... 采用金属催化腐蚀法分别在(100)和(111)硅片表面制备出大面积垂直排列和倾斜排列的单晶硅纳米线阵列,垂直阵列在300~1000nm波段的平均反射率约为2.5%,倾斜阵列在该波段的平均反射率约为5%。基于垂直阵列和倾斜阵列制作的硅纳米线阵列太阳电池的最高转换效率分别为9.31%和11.37%。倾斜阵列电池的串联电阻比垂直阵列电池有所减小,使电池填充因子增大,性能有所提升。载流子复合是硅纳米线阵列太阳电池中电学损失的主导,使电池性能明显低于常规单晶硅电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纳米线阵列 太阳电池 双二极管模型 少数载流子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FeO_(3-x)的高温氧吸附等温线 被引量:5
5
作者 刘清青 王振峰 +6 位作者 彭奎庆 马卓娜 杨德林 孟令启 郭益群 胡行 高之爽 《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2期44-46,共3页
利用自制的高温静态吸附装置测量了钙钛矿结构氧化物 Sr Fe O3- x在 30 0℃至 70 0℃温区的氧等温吸附线 .实验结果显示 Sr Fe O3- x的氧饱和吸附量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加 ,随氧分压的增加而增加 ,吸附等温线具有 L angnuir吸附曲线的形状 .
关键词 SrFeO3-x 氧吸附 吸附等温线 钙钛矿结构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优势简析
6
作者 彭奎庆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0年第10期00229-00229,232,共2页
现代信息技术以其鲜明独特的优势在助推美术教学改革、美术综合素养培养等方面自有显而易见的效力所在,本文主要从五点入手,就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优势展开探究,以期为学生打造生动高效的美术课堂。
关键词 小学美术 现代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7
作者 彭奎庆 《新课程》 2017年第1期169-169,共1页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优化教学过程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而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则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核心。
关键词 探究式 美术 实践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纳米线光电化学太阳能电池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新 徐敏 +3 位作者 李理 吴晓玲 彭奎庆 李述汤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1-41,共1页
当电力、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频频告急.能源问题日益成为制约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行“阳光计划”.寻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光伏效应是太阳能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光电化学太阳能电池制备技术简单... 当电力、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频频告急.能源问题日益成为制约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行“阳光计划”.寻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光伏效应是太阳能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光电化学太阳能电池制备技术简单,同时无需太阳能级纯的半导体材料,所以这种在液休和半导体之间形成的异质结所产生的光伏效应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纳米结构半导体材料在光电化学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为其性能提高带来了新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化学太阳能电池 硅纳米线 社会经济发展 半导体材料 不可再生能源 光伏效应 太阳能利用 能源问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