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回火马氏体中合金碳化物的3D原子探针表征 Ⅱ.长大 被引量:22
1
作者 刘庆冬 彭剑超 +1 位作者 刘文庆 周邦新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88-1296,共9页
Nb-V微合金钢在1200℃固溶0.5 h后淬火,在450—650℃回火不同时间,用显微硬度和TEM测试并观察析出强化和组织软化现象,用三维原子探针(3DAP)对产生二次硬化的合金碳化物的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其析出长大规律.结果显示,二次硬化主要是... Nb-V微合金钢在1200℃固溶0.5 h后淬火,在450—650℃回火不同时间,用显微硬度和TEM测试并观察析出强化和组织软化现象,用三维原子探针(3DAP)对产生二次硬化的合金碳化物的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其析出长大规律.结果显示,二次硬化主要是合金碳化物析出强化的作用.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或回火时间的延长,合金碳化物的成分动态变化,即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取代或部分取代较弱的碳化物形成元素.首先,V和Nb取代Mo.然后Nb部分取代V,最后形成具有一定原子比的合金碳化物.相对回火温度,回火时间对碳化物内合金元素的相对含量影响不大.在合金碳化物长大过程中,薄片状碳化物优先沿径向方向生长,然后沿厚度方向长大并开始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原子探针(3DAP) 回火马氏体 合金碳化物 长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火马氏体中合金碳化物的3D原子探针表征 Ⅲ.粗化 被引量:13
2
作者 刘庆冬 褚于良 +2 位作者 彭剑超 刘文庆 周邦新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97-1302,共6页
Nb-V微合金钢在1200℃固溶0.5 h后淬火,在650℃回火4 h,利用SEM和HRTEM观察显微组织、合金碳化物的形貌特征和精细结构,用三维原子探针(3DAP)研究合金碳化物中元素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淬火微合金钢在650℃回火4 h后,马氏体板条内位错和... Nb-V微合金钢在1200℃固溶0.5 h后淬火,在650℃回火4 h,利用SEM和HRTEM观察显微组织、合金碳化物的形貌特征和精细结构,用三维原子探针(3DAP)研究合金碳化物中元素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淬火微合金钢在650℃回火4 h后,马氏体板条内位错和板条界面因回复而消失,粗化的合金碳化物分布在原马氏体板条界面和板条内部.同时,伴随着合金元素的再分配,早期析出的圆盘状碳化物沿厚度方向生长,出现一个与基体(M_(bcc))和原碳化物(P_(inner))成半共格关系的新生过渡相(P_(outer)).非碳化物形成元素Si和Al主要分布在碳化物/基体界面处;V和Mn主要分布在碳化物内层,而Mo和Nb分布在整个碳化物区域.粗化的碳化物是一种具有核心和外壳结构的合金碳化物,内层主要是V-Mn-Mo Nb的碳化物,而外层主要是Mo Nb的碳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原子探针(3DAP) 回火马氏体 合金碳化物 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含量对Zr-4合金在LiOH水溶液中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金龙 谢兴飞 +3 位作者 姚美意 周邦新 彭剑超 李强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42-1548,共7页
采用堆外高压釜腐蚀试验研究添加0.1%Ge和0.5%Ge(质量分数)对Zr-4合金在360℃、0.01 mol/L LiOH水溶液中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用TEM和EDS研究合金的显微组织和第二相成分。结果表明:与Zr-4合金相比,添加Ge后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显著提高,但随... 采用堆外高压釜腐蚀试验研究添加0.1%Ge和0.5%Ge(质量分数)对Zr-4合金在360℃、0.01 mol/L LiOH水溶液中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用TEM和EDS研究合金的显微组织和第二相成分。结果表明:与Zr-4合金相比,添加Ge后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显著提高,但随着Ge添加量的增加,对耐腐蚀性能的提高作用减弱。当Ge含量为0.1%时,析出密排六方结构的Zr(Fe,Cr)2和Zr(Fe,Cr,Ge)2型第二相;当Ge含量达到0.5%时,还会析出Zr-Sn-Fe-Cr-Ge和尺寸较大的四方结构Zr3Ge型第二相,添加Ge会使α-Zr基体中固溶的Sn含量降低。固溶在α-Zr中的Ge和尺寸较小的Zr(Fe,Cr)2、Zr(Fe,Cr,Ge)2型第二相可以提高Zr-4+xGe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析出Zr-Sn-Fe-Cr-Ge和尺寸较大的Zr3Ge第二相后会对耐腐蚀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4合金 Ge 耐腐蚀性能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火时间对铌钒微合金钢中析出物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庆冬 刘文庆 彭剑超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8-122,共5页
将Nb-V微合金钢在1200℃固溶0.5h后淬火,在500℃回火不同时间,结合光学显微镜(O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用三维原子探针(3DAP)研究了显微组织的变化和碳化物的析出特征。结果显示,淬火样品中V、Nb分布均匀,C由于自回火出现轻微偏聚;回... 将Nb-V微合金钢在1200℃固溶0.5h后淬火,在500℃回火不同时间,结合光学显微镜(O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用三维原子探针(3DAP)研究了显微组织的变化和碳化物的析出特征。结果显示,淬火样品中V、Nb分布均匀,C由于自回火出现轻微偏聚;回火0.5h样品中有少量C-V或C-V-Nb团簇,而回火4h的样品中有大量的C-V或C-V-Nb团簇或析出相。这表明随着回火时间的延长,固溶在基体中的C、V、Nb原子首先发生偏聚,逐渐形成C-V-Nb团簇,最后形成了(Nb,V)C复合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原子探针 微合金化钢 碳化物 回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V模拟钢中纳米富Cu析出相的复杂晶体结构表征 被引量:5
5
作者 冯柳 周邦新 +1 位作者 彭剑超 王均安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0-86,共7页
RPV模拟钢样品经过890℃水淬,660℃调质处理,然后在400℃时效13000h后,用高分辨透射电镜和能谱仪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RPV模拟钢中纳米富Cu析出相中的复杂晶体结构。纳米富Cu析出相的平均尺寸约为20nm,除了观察到常见的亚稳态9R结构、3R... RPV模拟钢样品经过890℃水淬,660℃调质处理,然后在400℃时效13000h后,用高分辨透射电镜和能谱仪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RPV模拟钢中纳米富Cu析出相中的复杂晶体结构。纳米富Cu析出相的平均尺寸约为20nm,除了观察到常见的亚稳态9R结构、3R结构和稳态fcc结构外,还观察到同一富Cu析出相由3种不同的晶体结构组成,并分别分布在5个不同的区域中,包括1处9R、2处fcc和2处3R结构。9R结构与相邻的2个fcc结构形成的界面都具有特定的晶体取向,呈半共格关系,是由非孪晶9R结构演化而来。2处3R结构互为孪晶关系,是由孪晶9R结构演化而来。这种状态反映了纳米富Cu析出相从亚稳态演化到稳态结构的复杂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PV模拟钢 热时效 纳米富Cu析出相 9R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合金元素Cu和Mn对锆合金中第二相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曾奇锋 周邦新 +2 位作者 姚美意 彭剑超 夏爽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31-536,共6页
以Zr-4为母合金,分别添加电解纯铜或电解金属锰,用非自耗真空电弧炉熔炼了成分不同的6种锆合金.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合金中第二相的形貌,用EDS分析了第二相的成分,用SAD确定了第二相的晶体结构.添加Cu元素的合金中有3种第二相:Zr(Fe,... 以Zr-4为母合金,分别添加电解纯铜或电解金属锰,用非自耗真空电弧炉熔炼了成分不同的6种锆合金.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合金中第二相的形貌,用EDS分析了第二相的成分,用SAD确定了第二相的晶体结构.添加Cu元素的合金中有3种第二相:Zr(Fe,Cr)2粒子、Zr(Fe,Cr,Cu)2粒子和含少量Fe或不含Fe的Zr2Cu粒子;添加Mn元素的合金中只有1种Zr(Fe,Cr,Mn)2第二相,且随着合金中Mn的质量分数从0.07%增加到0.35%,Zr(Fe,Cr,Mn)2粒子中Mn元素的质量分数也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合金 合金元素 显微组织 第二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Cr合金的显微组织及腐蚀行为 被引量:5
7
作者 马帅 李强 +3 位作者 梁雪 彭剑超 姚美意 韩洪秀 《上海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17,共5页
以高纯锆为母材,在归一化条件下制备Zr-Cr二元合金,在400℃/10.3 MPa过热蒸汽中进行腐蚀试验。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对合金及腐蚀生成氧化膜的显微组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Zr-Cr合金中只存在细小、呈条带状的密排六方结构Zr... 以高纯锆为母材,在归一化条件下制备Zr-Cr二元合金,在400℃/10.3 MPa过热蒸汽中进行腐蚀试验。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对合金及腐蚀生成氧化膜的显微组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Zr-Cr合金中只存在细小、呈条带状的密排六方结构Zr Cr2第二相,其数量和条带密度会随着合金中Cr含量的提高而增加,但颗粒尺寸没有明显变化。在高纯锆中添加Cr元素能够改善其在400℃/10.3 MPa过热蒸汽中的耐腐蚀性能。增加Cr含量能够降低Zr-Cr合金腐蚀后氧化膜的缺陷数量,提高氧化膜致密性,从而改善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合金 显微组织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18锆合金的疖状腐蚀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强 黄昌军 +2 位作者 梁雪 彭剑超 周邦新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55-658,共4页
N18合金经轧制变形及780℃/5h热处理,在500℃/10.3 MPa过热蒸汽中发生了疖状腐蚀。采用TEM和SEM研究了合金及腐蚀生成氧化膜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发生疖状腐蚀的原因是试样在(α+β)两相区的热处理过程中,合金元素铌、铁、铬等大量迁... N18合金经轧制变形及780℃/5h热处理,在500℃/10.3 MPa过热蒸汽中发生了疖状腐蚀。采用TEM和SEM研究了合金及腐蚀生成氧化膜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发生疖状腐蚀的原因是试样在(α+β)两相区的热处理过程中,合金元素铌、铁、铬等大量迁移至α-Zr晶界处,形成Zr(NbFeCr)2和β-Zr相,造成α-Zr晶粒内部合金元素严重贫化。对于这类合金,应注意其热加工过程,尽量避免进入(α+β)相区并保温时间过长,以防止疖状腐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18合金 疖状腐蚀 合金元素 析出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反应堆压力容器模拟钢中纳米富Cu相的变形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蔡琳玲 徐刚 +3 位作者 冯柳 王均安 彭剑超 周邦新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1-316,共6页
提高了Cu含量的核反应堆压力容器(reactor pressure vessel,RPV)模拟钢样品,经过880 cC水淬、660℃调质处理和400℃1000~4000 h的等温时效处理,观察到纳米富Cu相的析出;随后进行20%~30%冷轧变形,采用萃取复型(extractionreplica,ER)... 提高了Cu含量的核反应堆压力容器(reactor pressure vessel,RPV)模拟钢样品,经过880 cC水淬、660℃调质处理和400℃1000~4000 h的等温时效处理,观察到纳米富Cu相的析出;随后进行20%~30%冷轧变形,采用萃取复型(extractionreplica,ER)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igh 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HRTEM)的方法研究纳米富Cu相的变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镶嵌在α-Fe基体中的纳米富Cu相,在冷轧变形时的变形机制较为复杂,存在多种变形方式.当纳米富Cu相的晶体处于有利取向时,可以跟随基体一起发生滑移变形,表现为"软"颗粒的特性;当晶体处于不利取向时,会发生孪生变形,甚至诱发马氏体相变,有时生成"轮毂辐条"状的孪晶结构,大大提高了纳米富Cu相继续变形时的抗力,表现为"硬"颗粒的特征,因而析出纳米富Cu相会产生明显的强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反应堆压力容器模拟钢 富Cu相 变形 萃取复型 高分辨透射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基690合金晶界成分演化规律的研究
10
作者 李慧 夏爽 +2 位作者 刘文庆 彭剑超 周邦新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65-69,共5页
采用原子探针层析(APT)技术研究晶界碳化物析出之前杂质或溶质原子在690合金晶界处的偏聚规律,并采用配备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上的能谱(EDS)设备研究晶界碳化物析出之后690合金晶界处的成分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晶界碳化物... 采用原子探针层析(APT)技术研究晶界碳化物析出之前杂质或溶质原子在690合金晶界处的偏聚规律,并采用配备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上的能谱(EDS)设备研究晶界碳化物析出之后690合金晶界处的成分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晶界碳化物析出之前,C、B、Si等原子偏聚在晶界处,同时C与Cr共偏聚在晶界处,晶界富Cr;碳化物析出之后,晶界处Cr浓度越来越低,在715℃时效15 h后晶界处Cr浓度达到最低值,然后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Cr浓度逐步提高;当碳化物基本覆盖整个晶界后晶界富Cr;除了晶界处Cr贫化程度外,晶界处贫Cr区内的Cr浓度梯度也是影响晶界耐腐蚀能力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界偏聚 晶界碳化物 贫Cr区 690合金 原子探针层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合金耐火钢中AlN界面处碳化物表征
11
作者 曹双梅 张伟荣 +1 位作者 刘文庆 彭剑超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8-51,共4页
将含氮Nb-Mo-V微合金耐火钢在1200℃固溶0.5 h后淬火,在650℃回火10 h,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原子探针层析技术(APT)研究氮化铝(AlN)/基体界面处碳化物的析出。结果表明,方形六方结构AlN的某一个表面是密排面(0001),面心立方结构的钒... 将含氮Nb-Mo-V微合金耐火钢在1200℃固溶0.5 h后淬火,在650℃回火10 h,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原子探针层析技术(APT)研究氮化铝(AlN)/基体界面处碳化物的析出。结果表明,方形六方结构AlN的某一个表面是密排面(0001),面心立方结构的钒钼复合碳化物(V,Mo)C容易在AlN(0001)密排面/基体界面处析出并沿其自身〈111〉方向长大,并与AlN共格。(V,Mo)C与AlN之间的晶体学关系为:[110](V,Mo)C//[11 20]AlN,(111)(V,Mo)C//(0001)Al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铝 界面 透射电子显微镜 原子探针层析技术 碳化物
原文传递
Zr-Fe-Nb合金中Zr(Nb,Fe)_2相在400℃/10.3 MPa过热蒸汽中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3
12
作者 连奥杰 马帅 +4 位作者 李强 彭剑超 梁雪 王杰亿 姚美意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20-426,共7页
Zr-1.0Fe-1.0Nb合金经β相油淬、冷轧变形及580℃/5 h退火处理,在静态高压釜中进行400℃/10.3 MPa过热蒸汽腐蚀试验,利用带EDS的SEM和HRTEM对合金基体以及腐蚀生成的氧化膜显微组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合金中主要存在正交的Zr_3Fe和密... Zr-1.0Fe-1.0Nb合金经β相油淬、冷轧变形及580℃/5 h退火处理,在静态高压釜中进行400℃/10.3 MPa过热蒸汽腐蚀试验,利用带EDS的SEM和HRTEM对合金基体以及腐蚀生成的氧化膜显微组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合金中主要存在正交的Zr_3Fe和密排六方的Zr(Nb,Fe)_2第二相。Zr(Nb,Fe)_2相在氧化过程中先转变成非晶组织,非晶进一步氧化转化为m-Nb_2O_5和m-Fe_2O_3相纳米晶态氧化物,最后扩散流失到腐蚀介质中;Zr(Nb,Fe)_2相氧化后的Fe、Nb元素发生扩散流失,且Nb的流失速度大于Fe,合金元素的扩散流失在氧化膜中留下大量缺陷,促进氧化膜由柱状晶向等轴晶形态演化而不利于合金的耐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合金 第二相 晶体结构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硫对Zr-4合金在360℃ LiOH水溶液中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燕鹏 姚美意 +3 位作者 黄娇 周邦新 张金龙 彭剑超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7-111,共5页
在Zr-4合金成分的基础上添加42-140μg/g硫制备成试验合金,采用高压釜腐蚀试验研究了添加微量硫对Zr-4合金在360℃/18.6MPa的0.01mol/L LiOH水溶液中耐蚀性的影响;采用TEM,EDS和SEM观察和分析了合金和合金腐蚀后氧化膜的显微组... 在Zr-4合金成分的基础上添加42-140μg/g硫制备成试验合金,采用高压釜腐蚀试验研究了添加微量硫对Zr-4合金在360℃/18.6MPa的0.01mol/L LiOH水溶液中耐蚀性的影响;采用TEM,EDS和SEM观察和分析了合金和合金腐蚀后氧化膜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添加微量的硫提高了Zr-4合金在360℃/18。6MPa的0.01mol/L LiOH水溶液中的耐蚀性,且随着硫含量的增加对耐蚀性的改善作用越明显。在制备的含硫锆合金中,固溶在合金α-zr基体中的硫含量小于140μg/g,多余的硫以四方结构的zr-S2相析出。微量硫的添加,可以有效地延缓氧化膜中孔隙和裂纹的形成以及Zr02晶粒由柱状晶向等轴晶的演化,从而提高了合金的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合金 耐腐蚀性能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Nb-Fe合金在LiOH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小嶓 张金龙 +6 位作者 陈兵 谭军 彭剑超 陈刘涛 姚美意 高长源 周邦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40-347,共8页
利用静态高压釜腐蚀试验研究了Zr-Nb-Fe管状样品在LiOH溶液(360℃,18.6 MPa,0.01 mol/L)中的腐蚀行为;利用OM、SEM和TEM观察了合金和氧化膜的显微组织和氧化膜的形貌。结果表明:Zr-Nb-Fe合金中的第二相为体心立方的β-Nb、面心立方和密... 利用静态高压釜腐蚀试验研究了Zr-Nb-Fe管状样品在LiOH溶液(360℃,18.6 MPa,0.01 mol/L)中的腐蚀行为;利用OM、SEM和TEM观察了合金和氧化膜的显微组织和氧化膜的形貌。结果表明:Zr-Nb-Fe合金中的第二相为体心立方的β-Nb、面心立方和密排六方的Zr(Nb,Fe)_2。Zr-Nb-Fe管状样品腐蚀150 d时腐蚀增质曲线发生转折,转折后的腐蚀速率显著加快,氧化膜表面出现包状凸起,该包状凸起比片状样品的凸起形貌较圆些,其周围氧化膜明显变厚且较为疏松。转折后样品的吸氢量虽有增加,吸氢分数却明显降低,因而氧化膜中包状凸起的形成与未被锆合金吸收的氢需要通过氧化膜向外逸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Nb-Fe合金 LiOH溶液 包状凸起 吸氢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Cu-Cr合金的显微组织及腐蚀行为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革 李强 +3 位作者 彭剑超 梁雪 彭丽婷 姚美意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166-2173,共8页
以结晶锆为基材配制了7种Zr-Cu-Cr合金样品,经归一化加工及600℃/5 h退火处理,在不同水化学条件的静态高压釜中对所制得的Zr-Cu-Cr合金样品进行了腐蚀试验,并采用EBSD、SEM和TEM表征合金基体的显微组织,探究Cu和Cr交互作用对锆合金基体... 以结晶锆为基材配制了7种Zr-Cu-Cr合金样品,经归一化加工及600℃/5 h退火处理,在不同水化学条件的静态高压釜中对所制得的Zr-Cu-Cr合金样品进行了腐蚀试验,并采用EBSD、SEM和TEM表征合金基体的显微组织,探究Cu和Cr交互作用对锆合金基体显微组织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Cu元素可细化合金再结晶晶粒,Cr含量为1.0%(质量分数)时,合金中出现40μm以上的较大晶粒。Zr-Cu-Cr合金中存在2种第二相:100 nm以上的体心四方的Zr 2Cu相和60 nm以下的密排六方的ZrCr 2相。Zr 2Cu相随Cu含量的增加而增多,ZrCr 2相随Cr含量的增加尺寸变化不明显,但数量及分布条带密度增加。在400℃/10.3 MPa过热蒸汽中,Zr-0.3Cu-0.2Cr和Zr-0.3Cu-0.5Cr合金耐腐蚀性能较差,其余合金腐蚀100 d后仍没有发生腐蚀转折,耐腐蚀性能较好,Zr-1.0Cr合金耐腐蚀性能最好。在360℃/18.6 MPa/0.01 mol/L LiOH水溶液中腐蚀42 d后,合金的耐腐蚀性能都很差,添加Cu元素会降低其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合金 合金元素 CU CR 显微组织 耐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4合金疖状腐蚀与晶粒取向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蒙 李强 +3 位作者 黄昌军 梁雪 彭剑超 杨艳萍 《上海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15,共5页
将Zr-4合金经过800℃/20 h热处理,用高压釜在500℃、10.3 MPa过热蒸汽中进行腐蚀实验,并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EBSD)技术研究Zr-4合金疖状腐蚀与合金基体表面晶粒取向的关系。结果表明:Zr-4合金经腐蚀后,以(-1 8 7 12)晶面为中心,面... 将Zr-4合金经过800℃/20 h热处理,用高压釜在500℃、10.3 MPa过热蒸汽中进行腐蚀实验,并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EBSD)技术研究Zr-4合金疖状腐蚀与合金基体表面晶粒取向的关系。结果表明:Zr-4合金经腐蚀后,以(-1 8 7 12)晶面为中心,面夹角在10°范围内的合金基体晶面上生长的氧化膜会发生疖状腐蚀,而在以(0001)晶面为中心,面夹角在17°范围内的晶面上生长的氧化膜不会发生疖状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4合金 疖状腐蚀 EBSD 晶粒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球特长生的教育培养现状及其对策研究——以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为例
17
作者 彭剑超 《体育风尚》 2018年第9期298-298,共1页
足球特长生就是学生以足球运动作为自身的专业特长,在这期间学生不仅需要进行体育专项训练,同时还需要学习文化课。足球特长生在学校属于比较独特的群体,他们因为需要参加锻炼,无法与普通学生一起参与学习,这样也就导致很多学校对他们... 足球特长生就是学生以足球运动作为自身的专业特长,在这期间学生不仅需要进行体育专项训练,同时还需要学习文化课。足球特长生在学校属于比较独特的群体,他们因为需要参加锻炼,无法与普通学生一起参与学习,这样也就导致很多学校对他们进行特殊对待,使得他们经常会被孤立成为特殊群体,基于此,本文就以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为例,对该小学的足球特长生教育培训现状进行研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球 特长生 培养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新”背景下14周线上体适能干预对高中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韩余 彭剑超 +1 位作者 王剑峰 李冬凤 《教育传播与技术》 2022年第2期65-69,共5页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发出建设健康中国的号召。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关系着国民健康总体水平,国家、地方、学校对学生体质健康问题高度重视。本研究通过借助校园平台微辅导功能设计体适能干预课...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发出建设健康中国的号召。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关系着国民健康总体水平,国家、地方、学校对学生体质健康问题高度重视。本研究通过借助校园平台微辅导功能设计体适能干预课程,对比分析高一年级学生在14周后体质健康水平的各项指标,得出干预前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差异,探讨线上体适能干预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健康 干预 高中生 体质健康 校园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离子辐照对Zr-0.75Sn-1Nb-0.35Fe-0.15Cr合金显微组织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顾志远 吴悦 +7 位作者 林晓冬 姚美意 胡丽娟 梁雪 李毅丰 彭剑超 谢耀平 周邦新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42-1653,共12页
通过熔炼、热轧、冷轧和退火等工艺制备了Zr-0.75Sn-1Nb-0.35Fe-0.15Cr(质量分数,%)合金板状样品,采用静电加速器在300℃下对样品进行注量为1.02×10^(15)和5.1×10^(15)ions/cm^(2)(对应辐照损伤剂量分别为1和5 dpa)的Ar^(+)辐... 通过熔炼、热轧、冷轧和退火等工艺制备了Zr-0.75Sn-1Nb-0.35Fe-0.15Cr(质量分数,%)合金板状样品,采用静电加速器在300℃下对样品进行注量为1.02×10^(15)和5.1×10^(15)ions/cm^(2)(对应辐照损伤剂量分别为1和5 dpa)的Ar^(+)辐照,然后将未辐照和辐照样品置于360℃/18.6 MPa/0.01 mol·L^(-1)Li OH水溶液中腐蚀90 d,利用SEM和TEM表征分析了辐照前后合金基体显微组织和腐蚀后氧化膜截面显微组织。结果表明,辐照前Zr-0.75Sn-1Nb-0.35Fe-0.15Cr合金为完全再结晶组织,晶粒呈等轴晶,第二相主要为fcc和hcp结构的Zr(Fe,Cr,Nb)_(2),尺寸主要在50~100 nm范围内;辐照后,合金内形成了型位错环,第二相发生了完全非晶化,但未发现第二相中元素向基体扩散现象。腐蚀90 d后,辐照样品的氧化膜厚度小于未辐照样品,说明Ar^(+)辐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合金腐蚀初期的腐蚀速率。分析认为,Ar^(+)辐照能延缓氧化膜显微组织的演化,降低氧化膜中的等轴晶占比和裂纹数量,同时辐照诱导的非晶化第二相的氧化更慢,使氧化膜更具保护性,从而降低合金的腐蚀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合金 辐照 腐蚀 氧化膜 第二相
原文传递
Zr-4合金中氢化物析出长大的透射电镜原位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彭剑超 李强 +2 位作者 刘仁多 姚美意 周邦新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77-1381,共5页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拉伸试样台原位研究了应力、电子束辐照以及第二相对Zr-4合金中氢化物析出和长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拉应力作用下,裂纹易于沿氢化物扩展,并在裂尖垂直于拉应力方向析出新的氢化物。氢化物在拉应力诱发下的析出、开裂...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拉伸试样台原位研究了应力、电子束辐照以及第二相对Zr-4合金中氢化物析出和长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拉应力作用下,裂纹易于沿氢化物扩展,并在裂尖垂直于拉应力方向析出新的氢化物。氢化物在拉应力诱发下的析出、开裂、再析出·····过程,导致了氢致延迟开裂。在较强的会聚电子束辐照下,Zr-4合金中的氢化物会分解,新的氢化物会围绕着附近的Zr(Fe,Cr)2第二相粒子析出,新析出的氢化物为面心立方结构的δ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4合金 氢化物 氢致延迟开裂 Zr(Fe Cr)2第二相 透射电子显微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