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钛合金及其表面处理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0
1
作者 张高会 平则 +3 位作者 崔彩娥 郭丽娜 潘俊德 徐重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03年第4期62-67,共6页
钛合金具有抗腐蚀能力强、比强度高、中温性能稳定等一系列优点 ,另一方面 ,它也有对粘着磨损和微动磨损非常敏感 ,耐磨性差 ,易氧化 ,对聚合物、金属及陶瓷涂层附着力差等缺点 ,这些缺点的存在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应用 ,为克服钛合金这些... 钛合金具有抗腐蚀能力强、比强度高、中温性能稳定等一系列优点 ,另一方面 ,它也有对粘着磨损和微动磨损非常敏感 ,耐磨性差 ,易氧化 ,对聚合物、金属及陶瓷涂层附着力差等缺点 ,这些缺点的存在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应用 ,为克服钛合金这些缺点采取了一些相应的表面处理对策与手段 ,如表面微弧氧化、表面合金化、离子注入表面改性等。研究表明在钛合金表面形成TiC、TiN、TiO、(TiAl)N等纳米级 ,复合 ,渗、镀、注入层今后仍然是钛合金表面处理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表面处理 现状 表面微弧氧化 表面合金化 离子注入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双层辉光离子无氢碳氮共渗摩擦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高会 平则 +2 位作者 潘俊德 高原 徐重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646-1649,共4页
利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原理改善钛合金Ti6Al4V的耐摩擦性。使用蜂窝状高纯度固体石墨作为源极,钛合金Ti6Al4V做阴极,一定比例的氩气、氮气作为载气。依靠辉光放电空心阴极效应,溅射出原子、离子状的碳元素,碳、氮元素混合形成等离子体... 利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原理改善钛合金Ti6Al4V的耐摩擦性。使用蜂窝状高纯度固体石墨作为源极,钛合金Ti6Al4V做阴极,一定比例的氩气、氮气作为载气。依靠辉光放电空心阴极效应,溅射出原子、离子状的碳元素,碳、氮元素混合形成等离子体,靠阴极负偏压把碳、氮吸引到Ti6Al4V的表面,依靠轰击和扩散在Ti6Al4V材料表面形成具有特殊物理、化学性能的合金层。X射线衍射检测显示渗层内形成了包含TiC,TiN的硬度相;辉光放电光谱(GDS)检测结果显示,在渗层内碳、氮元素分布呈梯度形式;硬度测试显示渗层硬度由表及里呈现梯度下降,表面硬度提高两倍以上;摩擦磨损检测表明Ti6Al4V材料经无氢碳氮共渗处理后,其粘着现象明显降低,摩擦系数降低一半多,耐磨性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双层辉光 无氢碳氮共渗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表面双层辉光离子无氢渗碳层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32
3
作者 张高会 潘俊德 +3 位作者 平则 崔彩娥 唐宾 徐重 《摩擦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1-114,共4页
利用双层辉光放电离子渗碳原理,以格栅状高纯度固体石墨作为源极,钛合金作为阴极,氩气作为工作气体,依靠辉光放电和空心阴极效应在钛合金(Ti6Al4V)材料表面制备了具有特殊物理、化学性能的渗碳层;采用X射线衍射和辉光放电光谱分析... 利用双层辉光放电离子渗碳原理,以格栅状高纯度固体石墨作为源极,钛合金作为阴极,氩气作为工作气体,依靠辉光放电和空心阴极效应在钛合金(Ti6Al4V)材料表面制备了具有特殊物理、化学性能的渗碳层;采用X射线衍射和辉光放电光谱分析了渗碳层的相组成及C元素分布;并考察了渗层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渗碳层中形成了高硬相TiC及游离态C减摩相;渗层内C元素的含量呈梯度分布;经复合渗碳处理后材料的表面硬度大幅度提高,由表及里硬度成梯度降低;经渗碳处理后材料的减摩和抗磨性能显著改善,摩擦系数降低50%以上,比磨损率降低3个以上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双层辉光 无氢渗碳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及镁合金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70
4
作者 张高会 平则 潘俊德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03年第1期72-78,共7页
文献综述了镁及镁合金的性能特性 ,镁合金的合金系列 ,国内外镁合金的研究现状 ,镁合金表面处理的各种方法以及镁合金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电子工业及民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 ,展望了镁合金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镁合金 现状 表面处理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及铝合金表面处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5
作者 张高会 黄国青 +1 位作者 徐鹏 于明洲 《中国计量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74-178,共5页
铝合金耐磨性差、特殊条件下耐蚀性差的缺点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利用,对铝合金进行表面处理长期以来一直是扩大铝合金使用范围地行之有效的方法.文章综述了铝合金的各种表面处理方法,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指出表面氧化是铝合金表面处理的主... 铝合金耐磨性差、特殊条件下耐蚀性差的缺点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利用,对铝合金进行表面处理长期以来一直是扩大铝合金使用范围地行之有效的方法.文章综述了铝合金的各种表面处理方法,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指出表面氧化是铝合金表面处理的主流,复合处理、纳米化处理将是今后铝合金表面处理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耐磨性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双层辉光放电离子无氢渗碳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张高会 平则 +3 位作者 葛洪良 崔玉建 姜纬棣 徐重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8期110-114,共5页
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无氢渗碳的方法对钛合金进行表面强化处理,提高了钛合金的表面强度,改善了其耐磨性;同时避免了氢脆的产生。研究表明钛合金Ti6Al4V双辉离子无氢渗碳合理的工艺参数为:温度880℃~980℃;气压28~40Pa;工件与源极之间距离... 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无氢渗碳的方法对钛合金进行表面强化处理,提高了钛合金的表面强度,改善了其耐磨性;同时避免了氢脆的产生。研究表明钛合金Ti6Al4V双辉离子无氢渗碳合理的工艺参数为:温度880℃~980℃;气压28~40Pa;工件与源极之间距离6~14mm;源极电压600V~800V;阴极电压260V~400V;保温时间2~5h。处理后在钛合金表面形成了高硬改性层,耐磨擦性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辉光 无氢渗碳 钛合金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双层辉光无氢渗碳 被引量:4
7
作者 张高会 平则 +1 位作者 潘俊德 徐重 《有色金属》 CAS CSCD 2004年第1期4-6,共3页
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无氢渗碳方法进行钛合金表面处理。结果表明,合金表面形成了含TiC,C,TiAl和V的复合层, 提高钛合金的硬度及耐磨擦性,同时避免了氢脆。经过处理的钛合金表面硬度达HK1100,比基体硬度提高了近4倍。钛合金双 层辉光离子无... 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无氢渗碳方法进行钛合金表面处理。结果表明,合金表面形成了含TiC,C,TiAl和V的复合层, 提高钛合金的硬度及耐磨擦性,同时避免了氢脆。经过处理的钛合金表面硬度达HK1100,比基体硬度提高了近4倍。钛合金双 层辉光离子无氢渗碳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渗碳 双层辉光离子无氢渗碳 表面处理 硬度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学对现代表面技术的支撑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张高会 李根 +2 位作者 徐鹏 乔宪武 于明州 《中国计量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295-300,共6页
从真空技术、等离子体技术、激光技术等表面技术发展的几个方面论述了电学、磁学、光学等物理学知识在表面技术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对表面处理技术科学的巨大推动作用.指出,物理学的进步对表面技术的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
关键词 表面技术 物理学 激光 X射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双辉无氢渗碳中等离子体输运过程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高会 平则 缪强 《电子工艺技术》 2007年第5期253-256,共4页
针对钛合金耐磨性差、易吸氢而产生氢脆的特点,采用双辉无氢渗碳的方法对钛合金进行表面渗碳处理,在钛合金表面形成了含有高硬度TiC相的表面合金层。影响渗碳效果的诸多因素中,碳离子的产生、输运及在钛合金表面的吸附对渗碳效果起着决... 针对钛合金耐磨性差、易吸氢而产生氢脆的特点,采用双辉无氢渗碳的方法对钛合金进行表面渗碳处理,在钛合金表面形成了含有高硬度TiC相的表面合金层。影响渗碳效果的诸多因素中,碳离子的产生、输运及在钛合金表面的吸附对渗碳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粒子间存在着频繁的碰撞,在负偏压的作用下集体向阴极漂移,并有绕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辉 钛合金 无氢渗碳 等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双辉离子无氢渗碳中的离子绕射现象
10
作者 张高会 平则 +1 位作者 刘兴来 徐重 《测试技术学报》 2008年第4期287-290,共4页
针对钛合金耐磨性差、易产生氢脆的特性,以格栅状高纯度固体石墨做源极,钛合金Ti6Al4V做阴极,氩气作为工作气体,依靠辉光放电和空心阴极效应在Ti6Al4V表面制备渗碳合金层;X射线衍射和辉光放电光谱试验显示,合金层由高硬度相TiC及游离态... 针对钛合金耐磨性差、易产生氢脆的特性,以格栅状高纯度固体石墨做源极,钛合金Ti6Al4V做阴极,氩气作为工作气体,依靠辉光放电和空心阴极效应在Ti6Al4V表面制备渗碳合金层;X射线衍射和辉光放电光谱试验显示,合金层由高硬度相TiC及游离态减磨C相组成;渗层内C元素的含量呈梯度分布;表面硬度大幅度提高,由表及里硬度梯度降低;反复试验表明,试样周围高浓度、稳定的渗碳气氛对形成理想的渗碳效果是非常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A14V 双辉 无氢渗碳 渗碳气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KNSBN晶体两波耦合特性研究
11
作者 张高会 吉选芒 《测试技术学报》 1999年第1期44-46,共3页
研究了Ce:KNSBN晶体两波耦合增益系数Γ与2θ的关系,并对Ce:KNSBN单晶样品进行了两波耦合测量,用光折变理论拟合实验结果,求出了该晶体有效光折变电荷密度,有效电光泵数和电子—空穴对抗率数值。实验与理论符合完好。
关键词 耦合 增益 晶体 CE:KNSBN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6Al-4V表面双层辉光离子渗Cr研究 被引量:22
12
作者 平则 李忠厚 +2 位作者 贺志勇 徐重 张高会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20,共4页
利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Ti-6Al-4V的表面渗入Cr元素,形成Ti-Cr阻燃合金层。系统地研究了温度、保温时间、源极电压、工件电压、极间距等工艺参数对渗层显微组织、成分及厚度的影响,得出了合理的工艺参数。870℃渗Cr 2 h,渗层厚... 利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Ti-6Al-4V的表面渗入Cr元素,形成Ti-Cr阻燃合金层。系统地研究了温度、保温时间、源极电压、工件电压、极间距等工艺参数对渗层显微组织、成分及厚度的影响,得出了合理的工艺参数。870℃渗Cr 2 h,渗层厚度可达到60μm以上。阻燃合金层的成分呈梯度分布,显微组织为基体组织加少量弥散分布的Cr2Ti金属间化合物。初步阻燃试验证明,渗Cr合金层起到了预期的阻燃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 合金层 显微组织 渗层厚度 TI-6AL-4V 表面 基体组织 阻燃 成分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晶格中压电场受激辐射初探
13
作者 张高会 吉选芒 《河东学刊》 1998年第5期9-11,共3页
本文研究格晶格内部压电场在受到谐振冲击时,向外辐射电磁波,在一些特殊点场的性质。
关键词 超晶格 压电场 受激辐射 电磁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Cu表面阻燃钛合金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平则 徐重 +2 位作者 张高会 贺志勇 李争显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2-165,共4页
利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Ti-6Al-4V的表面渗入Cu元素,在其表面形成Ti-Cu阻燃合金层。阻燃合金层的成分及硬度呈梯度分布,显微组织为基体组织加弥散分布的Ti2Cu金属间化合物。初步阻燃试验证明,渗铜合金层起到了预期的阻燃效果。
关键词 阻燃钛合金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 表面合金化 渗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的新进展 被引量:38
15
作者 徐重 张高会 +3 位作者 平则 艳梅 池成忠 袁庆龙 《中国工程科学》 2005年第6期73-78,共6页
总结了近年来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的发展,介绍了以双辉工艺在钛及钛合金表面形成阻燃合金,采用无氢渗碳在钛及钛合金表面形成高硬抗磨层,在纯铁、碳钢等基材表面形成时效硬化高速钢,在纯铜表面形成Ti-Cu耐磨合金等表面冶金新技术。
关键词 表面冶金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 阻燃钛合金 无氢渗碳 时效硬化高速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Ti及Ti-6Al-4V双层辉光离子渗Mo 被引量:11
16
作者 平则 徐重 +3 位作者 张高会 艳梅 吴红艳 姚正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82-586,共5页
针对钛(T i)合金存在的耐磨性较差的问题,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工业纯T i和T i合金T i-6A l-4V合金表面渗钼(M o),制备出T i-M o合金层。渗层组织为-βT i(M o)固溶体,成分及硬度均呈梯度分布。利用划痕法研究了渗层与基体间... 针对钛(T i)合金存在的耐磨性较差的问题,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工业纯T i和T i合金T i-6A l-4V合金表面渗钼(M o),制备出T i-M o合金层。渗层组织为-βT i(M o)固溶体,成分及硬度均呈梯度分布。利用划痕法研究了渗层与基体间的结合强度,结果表明:渗M o后,持续加载100 N未发生渗层剥落现象;球盘磨损实验表明,T i-6A l-4V渗M o后,比磨损率降低为基体材料的1/500。磨损性能的提高得益于表面合金层中M o元素固溶强化而产生的高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 等离子渗钼 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辉等离子表面冶金Ti-Cu阻燃合金的制备工艺 被引量:11
17
作者 平则 徐重 +1 位作者 张高会 贺志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0-115,共6页
为解决整体阻燃钛合金存在的比强度低、加工性差及价格昂贵等问题, 利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Ti 6Al 4V的表面渗入Cu元素, 在其表面形成Ti Cu阻燃合金层。研究了温度、保温时间、源极电压、工件电压、极间距等工艺参数对渗层显微... 为解决整体阻燃钛合金存在的比强度低、加工性差及价格昂贵等问题, 利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Ti 6Al 4V的表面渗入Cu元素, 在其表面形成Ti Cu阻燃合金层。研究了温度、保温时间、源极电压、工件电压、极间距等工艺参数对渗层显微组织、成分及厚度的影响, 得出了适合的工艺参数。870 ℃渗铜 3.5 h, 渗层厚度可达到200μm以上。阻燃合金层的成分呈梯度分布, 显微组织为基体组织加弥散分布的Ti2Cu金属间化合物。初步阻燃实验证明, 渗Cu合金层起到了预期的阻燃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钛合金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 表面合金化 渗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纯铁表面离子W、Mo、Co多元共渗扩散行为 被引量:7
18
作者 艳梅 徐重 +2 位作者 李忠厚 平则 张高会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2-115,共4页
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工业纯铁表面进行W、Mo、Co多元共渗,分别采用0.5、1、2和3h等渗金属时间,研究了合金层中W、Mo、Co含量随渗金属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渗金属初期,合金层中W含量>Co含量>Mo含量;渗金属后期,合金... 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工业纯铁表面进行W、Mo、Co多元共渗,分别采用0.5、1、2和3h等渗金属时间,研究了合金层中W、Mo、Co含量随渗金属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渗金属初期,合金层中W含量>Co含量>Mo含量;渗金属后期,合金层中Co含量>W含量>Mo含量。理论分析认为:在渗金属初期,W、Mo、Co扩散主要受各元素原子与空位交换难易程度以及基体表面各元素活性原子量的控制;在渗金属后期,W、Mo、Co扩散主要受各元素在基体中的溶解度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 W、Mo、Co多元共渗 工业纯铁 扩散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水合氧化铝粉体(英文)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冬云 杨辉 +2 位作者 连加松 葛洪良 张高会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2期292-294,共3页
以异丙醇铝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水合氧化铝粉体,通过TEM、XRD和IR等手段表征水合氧化铝粉体,研究了异丙醇铝与水的摩尔比(简称R)和水解温度对水合氧化铝粉体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R值对水合氧化铝的尺寸和形貌影响很大。当R... 以异丙醇铝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水合氧化铝粉体,通过TEM、XRD和IR等手段表征水合氧化铝粉体,研究了异丙醇铝与水的摩尔比(简称R)和水解温度对水合氧化铝粉体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R值对水合氧化铝的尺寸和形貌影响很大。当R为1:1或1:50时水合氧化铝粉体为无定形,且团聚严重;当R值为1:3时,水合氧化铝粉体结晶度高且具有好的分散性。当R值一定时,水解温度80℃比60℃更有利于异丙醇铝的水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醇铝 水合氧化铝 溶胶-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剂对纳米氧化铝粉体特性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冬云 杨辉 +2 位作者 连加松 葛洪良 张高会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2期460-462,共3页
以异丙醇铝为原料,分别选用HNO3,NH4OH和NH4HF2作为溶胶剂,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纳米氧化铝粉体。利用SEM,TEM和XRD等粉体分析和表征手段研究了几种胶溶剂对纳米氧化铝粉体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异丙醇铝水解时加入不同种类和不同... 以异丙醇铝为原料,分别选用HNO3,NH4OH和NH4HF2作为溶胶剂,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纳米氧化铝粉体。利用SEM,TEM和XRD等粉体分析和表征手段研究了几种胶溶剂对纳米氧化铝粉体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异丙醇铝水解时加入不同种类和不同量的溶胶剂将大大影响着纳米氧化铝粉体的形貌、粒径和分散性。粒度分析表明异丙醇铝水解时加入HNO3,NH4HF2或NH4OH时所制备的纳米氧化铝粉体的粒径大小与溶胶剂的关系曲线为具有一个最大值点的抛物线。XRD分析表明溶胶剂对粉体的晶型没有影响。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析表明,不同溶胶剂对纳米氧化铝粉体的形貌以及分散性有较大的影响,其中以氨水为溶胶剂时,粉体为絮状,且团聚现象严重;以硝酸为溶胶剂,粉体的分散性有较大提高,大块团聚现象不明显,不过粉体形貌不规则;以氟化氢铵为溶胶剂,颗粒性明显,分散性很好,无大块团聚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铝 胶溶剂 特性 溶胶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