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纤维特征参数对HES-HDC单轴拉伸性能的影响及拉伸韧性评价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家盛 邓明科 +3 位作者 张晴晴 邓友生 张阳玺 范洪侃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0-140,共11页
为探究高早强高延性混凝土(HES-HDC)在不同PE纤维直径与体积率下的单轴拉伸力学性能,设计了17组薄板试件进行单轴拉伸试验,研究PE纤维直径(22μm和25μm)及体积率(1.00%、1.25%和1.50%)对不同龄期(2 h、24 h、7 d、28 d和56 d)HES-HDC应... 为探究高早强高延性混凝土(HES-HDC)在不同PE纤维直径与体积率下的单轴拉伸力学性能,设计了17组薄板试件进行单轴拉伸试验,研究PE纤维直径(22μm和25μm)及体积率(1.00%、1.25%和1.50%)对不同龄期(2 h、24 h、7 d、28 d和56 d)HES-HDC应力-应变曲线、拉伸强度和应变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HDC拉伸韧性评价方法.结果表明:在拉伸荷载作用下,HES-HDC应力-应变曲线展示出应变强化特性,破坏过程呈多裂缝开展;2 h龄期时,HES-HDC拉伸强度与应变达到3.29 MPa和0.88%以上;28 d时,HES-HDC拉伸应变可保持在1.28%以上;当纤维体积率为1.00%时,小直径纤维对试件拉伸应变有利,而大直径纤维对试件拉伸强度有利;综合大直径纤维试件拉伸强度与应变,纤维最佳体积率为1.25%.提出的拉伸韧性评价方法可评价HDC薄板受拉全过程的韧性.随龄期的增长,HES-HDC拉伸韧性指数降低,而拉伸强度系数提高;小直径纤维试件的拉伸韧性高于大直径纤维试件;纤维体积率为1.25%时试件拉伸韧性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早强高延性混凝土 纤维直径 纤维体积率 单轴拉伸 抗拉强度 拉伸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延性混凝土加固钢筋混凝土柱抗剪承载力计算 被引量:19
2
作者 邓明科 张阳玺 胡红波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59-166,共8页
设计了8个RC柱,采用高延性混凝土(HDC)和灌浆料进行加固,通过低周反复荷载试验,主要研究其破坏形态、加固层作用机理及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试验结果表明:HDC加固层可对核心区混凝土形成良好的约束作用,破坏形态由脆性破坏向延性破坏转... 设计了8个RC柱,采用高延性混凝土(HDC)和灌浆料进行加固,通过低周反复荷载试验,主要研究其破坏形态、加固层作用机理及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试验结果表明:HDC加固层可对核心区混凝土形成良好的约束作用,破坏形态由脆性破坏向延性破坏转变,试件承载力和变形能力都得到显著提高;对HDC加固柱的加固层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基于桁架-拱模型对试件受力进行了分析,推导出加固柱的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延性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柱 加固 桁架.拱模型 抗剪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延性混凝土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受剪性能试验研究及承载力计算 被引量:13
3
作者 邓明科 宋诗飞 +3 位作者 张敏 马福栋 陈尚城 张阳玺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6-44,63,共10页
为研究高延性混凝土(HDC)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剪性能,该文对7根HDC加固梁及4根未加固梁进行静力试验,研究剪跨比、配箍率、加固层厚度和加固层附加箍筋对钢筋混凝土梁破坏形态、荷载-挠度曲线、受剪承载力以及裂缝的影响。结果表明:采... 为研究高延性混凝土(HDC)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剪性能,该文对7根HDC加固梁及4根未加固梁进行静力试验,研究剪跨比、配箍率、加固层厚度和加固层附加箍筋对钢筋混凝土梁破坏形态、荷载-挠度曲线、受剪承载力以及裂缝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HDC面层对钢筋混凝土梁进行受剪加固,可以显著提高梁的受剪承载力;HDC面层可以代替部分箍筋的受剪作用,改善钢筋混凝土梁的剪切破坏形态;加固试件在达到极限位移之后,试件的完整性较好,剩余承载力较高。基于试验结果,利用桁架-拱模型,提出了HDC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延性混凝土 加固 钢筋混凝土梁 受剪承载力 桁架-拱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粉末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邓明科 马福栋 +1 位作者 张阳玺 黄政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731-2736,共6页
通过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研究了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受压破坏过程,并通过单因素对比试验研究了水胶比、石英粉、粉煤灰、纤维掺量和养护条件对活性粉末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不同影响,并对低水胶下获得超高强度的原理进行深入分析;配制出了7 d龄... 通过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研究了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受压破坏过程,并通过单因素对比试验研究了水胶比、石英粉、粉煤灰、纤维掺量和养护条件对活性粉末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不同影响,并对低水胶下获得超高强度的原理进行深入分析;配制出了7 d龄期常温养护条件下达105 MPa和高温蒸汽养护条件下达193 MPa的活性粉末混凝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 抗压强度 配合比 中心质假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置钢板-高延性混凝土组合连梁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邓明科 张敏 +1 位作者 张阳玺 陈森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7-56,共10页
为提高钢板与混凝土的协同变形能力,提出采用高延性混凝土(HDC)代替普通混凝土,设计了2个内置钢板-高延性混凝土(HDC)组合连梁与2个内置钢板-混凝土组合连梁对比试件。通过拟静力试验,研究试件的破坏过程、破坏形态、滞回特性、耗能能... 为提高钢板与混凝土的协同变形能力,提出采用高延性混凝土(HDC)代替普通混凝土,设计了2个内置钢板-高延性混凝土(HDC)组合连梁与2个内置钢板-混凝土组合连梁对比试件。通过拟静力试验,研究试件的破坏过程、破坏形态、滞回特性、耗能能力及刚度退化等。结果表明:跨高比为1.5的试件均发生剪切破坏,跨高比为2.5的试件均发生剪切黏结破坏;与混凝土组合连梁相比,HDC组合连梁的延性和耐损伤能力均得到明显提高;试件发生剪切破坏时,HDC组合连梁较混凝土组合连梁的极限位移角和累积耗能分别提高了44.4%和83.5%;试件发生剪切黏结破坏时,HDC组合连梁的耗能能力仍有较大幅度提高。根据4个小跨高比组合连梁试验结果,计算得到其设计剪压比为0.48~0.57,明显高于小跨高比连梁的剪压比限值。基于试验结果和受剪机制分析,提出了小跨高比组合连梁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其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置钢板组合连梁 高延性混凝土 小跨高比 变形能力 受剪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板-高延性混凝土组合低矮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邓明科 刘俊超 +2 位作者 张阳玺 刘海勃 景武斌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0-49,共10页
为提高低矮剪力墙的抗震性能,提出外包钢板-高延性混凝土(HDC)组合低矮剪力墙。设计了1片HDC低矮剪力墙、2片内置钢板-HDC组合低矮剪力墙和2片外包钢板-HDC组合低矮剪力墙,通过拟静力试验,研究了轴压比、配钢形式对试件破坏形态、滞回... 为提高低矮剪力墙的抗震性能,提出外包钢板-高延性混凝土(HDC)组合低矮剪力墙。设计了1片HDC低矮剪力墙、2片内置钢板-HDC组合低矮剪力墙和2片外包钢板-HDC组合低矮剪力墙,通过拟静力试验,研究了轴压比、配钢形式对试件破坏形态、滞回性能、承载能力、变形能力、耗能能力和刚度退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HDC低矮剪力墙发生剪切破坏,内置钢板-HDC组合低矮剪力墙发生弯剪破坏,外包钢板-HDC组合低矮剪力墙发生弯曲破坏;与HDC低矮剪力墙相比,钢板-HDC组合低矮剪力墙的变形能力和承载力明显提高;钢板-HDC组合低矮剪力墙的峰值荷载和刚度受轴压比的影响较小;轴压比从0.5变到0.7时,内置钢板-HDC组合低矮剪力墙的变形能力降低,外包钢板-HDC组合低矮剪力墙的变形能力没有降低;提出钢板-HDC组合低矮剪力墙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其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延性混凝土 外包钢板-HDC组合低矮剪力墙 内置钢板-HDC组合低矮剪力墙 抗震性能 拟静力试验 受弯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C与RPC加固RC柱轴心受压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邓明科 李睿喆 张阳玺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4-83,共10页
为研究高延性混凝土(HDC)和活性粉末混凝土(RPC)围套加固钢筋混凝土(RC)柱的轴心抗压性能,设计制作了8个RC方柱,其中4个采用HDC加固、3个采用RPC加固、1个未加固作为对比试件,通过轴心受压试验,研究了加固层材料、加固层受压方式和加固... 为研究高延性混凝土(HDC)和活性粉末混凝土(RPC)围套加固钢筋混凝土(RC)柱的轴心抗压性能,设计制作了8个RC方柱,其中4个采用HDC加固、3个采用RPC加固、1个未加固作为对比试件,通过轴心受压试验,研究了加固层材料、加固层受压方式和加固层是否配置钢筋网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分析了各试件的破坏形态、荷载-位移曲线和应变发展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加固柱的破坏形态得到改善;配置钢筋网的加固层整体性较强;加固层与混凝土界面具有可靠的粘结强度,两者变形协调;加固试件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均有所提高;加固层直接受压的加固试件承载力提高幅度较大。通过分析加固层的工作机理,考虑了加固层应力滞后的影响,给出加固试件的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其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延性混凝土 活性粉末混凝土 加固 轴心受压试验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延性混凝土加固框架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其轴压比限值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邓明科 张阳玺 陈尚城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31,65,共11页
混凝土框架柱的轴压比较高时,在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通常发生小偏心受压破坏。为改变高轴压比下混凝土柱的破坏形态并提高其抗震性能,提出采用高延性混凝土(HDC)围套加固混凝土柱。设计6个RC柱,其中4个采用HDC或钢筋网高性能复合砂浆加... 混凝土框架柱的轴压比较高时,在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通常发生小偏心受压破坏。为改变高轴压比下混凝土柱的破坏形态并提高其抗震性能,提出采用高延性混凝土(HDC)围套加固混凝土柱。设计6个RC柱,其中4个采用HDC或钢筋网高性能复合砂浆加固。通过低周期反复荷载试验,研究加固层形式和轴压比对试件破坏形态、滞回性能、承载力、变形能力、耗能能力和刚度退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HDC围套加固可使试件的破坏形态由小偏心受压破坏转变为大偏心受压破坏,试件达到极限位移时仍维持稳定的竖向承载力;通过HDC围套加固后,试件的承载力,延性和耗能能力均得到明显提高,刚度退化速率减缓。采用HDC围套加固,可增加柱截面受压区面积,提高柱截面的相对受压区高度,使加固柱的轴压比限值明显提高,同时柱截面仍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延性混凝土 混凝土柱 抗震性能 围套 加固 轴压比限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性铰区采用高延性混凝土梁变形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邓明科 代龙 +1 位作者 何斌斌 张阳玺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2-63,99,共13页
为提高钢筋混凝土(RC)梁的变形能力,考虑在其塑性铰区采用高延性混凝土(HDC)代替普通混凝土。共设计6个剪跨比为3.6的RC梁试件,包含5个塑性铰区采用HDC的试件和1个RC对比试件。考虑HDC区长度、纵筋配筋率以及配筋方式和梁端配箍率的影响... 为提高钢筋混凝土(RC)梁的变形能力,考虑在其塑性铰区采用高延性混凝土(HDC)代替普通混凝土。共设计6个剪跨比为3.6的RC梁试件,包含5个塑性铰区采用HDC的试件和1个RC对比试件。考虑HDC区长度、纵筋配筋率以及配筋方式和梁端配箍率的影响,研究试件在低周反复荷载下的滞回特性、变形能力及耗能能力。结果表明:与RC梁相比,塑性铰区采用HDC后,试件的破坏形态由弯剪破坏向弯曲破坏转变,延性和耗能能力均得到显著提高;纵筋配筋率、配筋方式相同时,在梁端塑性铰区采用HDC,试件的位移延性系数和极限位移角分别提高30%和53%,而同时采用HDC和箍筋时分别相应提高33%和76%;梁端局部采用HDC替换混凝土可减少箍筋用量;梁端塑性铰区的HDC长度对试件延性的影响较小。分别计算塑性铰区采用HDC梁在开裂荷载、屈服荷载、峰值荷载、极限荷载时的顶点位移,其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梁 高延性混凝土 塑性铰区 低周反复试验 变形能力 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延性混凝土偏心受压柱正截面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邓明科 李睿喆 +1 位作者 张阳玺 闵秀明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62-71,共10页
为研究高延性混凝土(HDC)偏心受压柱的受力性能,进行了6个HDC试件和2个RC试件的偏心受压试验,研究HDC偏压柱的破坏形态、承载力及变形能力。试验结果表明:采用HDC替换混凝土可明显改善小偏心受压柱的脆性破坏,提高构件发生小偏心受压破... 为研究高延性混凝土(HDC)偏心受压柱的受力性能,进行了6个HDC试件和2个RC试件的偏心受压试验,研究HDC偏压柱的破坏形态、承载力及变形能力。试验结果表明:采用HDC替换混凝土可明显改善小偏心受压柱的脆性破坏,提高构件发生小偏心受压破坏的变形能力;相对于RC大偏心受压柱,HDC大偏心受压柱表现出较好的裂缝控制能力,破坏时受拉区裂缝均匀而细密;随着偏心距增大,HDC偏压构件的承载力降低,变形能力提高。正截面受力分析表明:HDC偏心受压构件的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均大于RC构件,更有利于高强钢筋的力学性能发挥;考虑HDC受拉作用的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良好。该文研究结果可为HDC偏心受压构件截面设计提供试验依据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延性混凝土 偏心受压构件 偏心距 变形能力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延性混凝土加固高轴压比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阳玺 邓明科 高登科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9-56,共8页
为提高高轴压比下(低矮)剪力墙的抗震性能,提出采用高延性混凝土(HDC)面层对其加固。设计了3片剪跨比为1.1的混凝土剪力墙,其中1片为对比试件,其余2片分别采用HDC面层和钢筋网HDC面层进行加固。通过拟静力试验,研究剪力墙试件的破坏形... 为提高高轴压比下(低矮)剪力墙的抗震性能,提出采用高延性混凝土(HDC)面层对其加固。设计了3片剪跨比为1.1的混凝土剪力墙,其中1片为对比试件,其余2片分别采用HDC面层和钢筋网HDC面层进行加固。通过拟静力试验,研究剪力墙试件的破坏形态、变形能力、耗能能力及刚度退化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HDC面层加固的剪力墙试件,加固层裂而不坏,与内部墙体协同工作性能良好,可对内部混凝土形成一定的约束作用,改善了剪力墙的脆性剪切破坏特征;HDC面层能有效提高剪力墙的受剪承载力、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在HDC面层中配置钢筋网片使加固面层斜裂缝开展延缓,可充分发挥HDC良好的拉伸性能和耐损伤性能,使加固试件在破坏阶段的刚度退化缓慢。基于软化桁架模型,考虑HDC加固层贡献,提出了加固试件的受剪承载力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力墙 高延性混凝土 加固 拟静力试验 受剪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切-黏结破坏高延性混凝土短柱拟静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邓明科 张阳玺 熊鑫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3-40,共8页
为研究高延性混凝土(HDC)短柱发生剪切-黏结破坏时的抗震性能,对7个HDC短柱和1个RC短柱进行了拟静力试验研究,分析轴压比和配箍率对HDC短柱滞回特性、承载力、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RC短柱和HDC短柱均发生剪切-黏结破... 为研究高延性混凝土(HDC)短柱发生剪切-黏结破坏时的抗震性能,对7个HDC短柱和1个RC短柱进行了拟静力试验研究,分析轴压比和配箍率对HDC短柱滞回特性、承载力、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RC短柱和HDC短柱均发生剪切-黏结破坏,RC短柱沿纵筋的黏结裂缝充分开展后保护层大面积剥落,其破坏形态具有明显脆性,而HDC短柱沿纵筋的黏结裂缝在纤维桥联作用下得到良好控制,未见保护层剥落,其破坏表现出延性特征;与RC短柱相比,HDC短柱的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均有明显提高,HDC短柱的极限位移角提高幅度为43%~112%,极限位移角处累积耗能提高幅度为39%~184%;HDC短柱在不同性能水平下的层间位移参考指标明显大于RC短柱,有利于实现抗震性能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延性混凝土 短柱 剪切-黏结破坏 变形能力 性能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梁式试验的UHPC-高强钢筋搭接黏结性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邓明科 姚昕 +2 位作者 张阳玺 靳梦娜 曹继涛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527-5539,共13页
为了研究高强钢筋与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黏结性能,通过梁式搭接试验,设计制作了9根搭接梁,分析了钢筋搭接长度、钢纤维掺量、机械锚固措施对搭接梁中高强钢筋与UHPC黏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UHPC连接的搭接梁,搭接段受拉钢筋与... 为了研究高强钢筋与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黏结性能,通过梁式搭接试验,设计制作了9根搭接梁,分析了钢筋搭接长度、钢纤维掺量、机械锚固措施对搭接梁中高强钢筋与UHPC黏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UHPC连接的搭接梁,搭接段受拉钢筋与混凝土具有更优异的黏结性能;随着钢筋搭接长度的增加,搭接梁的峰值荷载提高,但平均黏结强度逐渐减小;搭接梁的峰值荷载和黏结强度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大而增大;采用机械锚固措施处理后的搭接梁,具有更高的峰值荷载和黏结强度,其中采用弯钩处理的搭接梁峰值荷载和黏结强度提升最为明显,分别提高了212.4%、199.4%,并且搭接钢筋发生屈服。根据搭接梁达到峰值荷载时轴力和弯矩的平衡条件,计算出搭接梁中钢筋的最大拉应力,进一步建立钢筋与UHPC平均黏结强度的计算方法,并与中心拉拔试验、对拉搭接试验结果进行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 高强钢筋 梁式搭接试验 黏结强度 搭接性能
原文传递
高延性混凝土加固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6
14
作者 邓明科 张阳玺 胡红波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6-94,共9页
为研究高延性混凝土(HDC)加固混凝土柱的受力性能,设计了8个RC柱,采用HDC和高性能复合砂浆进行加固,通过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其破坏形态、变形和耗能能力。试验结果表明:采用HDC围套加固混凝土柱,可对核心区混凝土形成较好的约束作用... 为研究高延性混凝土(HDC)加固混凝土柱的受力性能,设计了8个RC柱,采用HDC和高性能复合砂浆进行加固,通过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其破坏形态、变形和耗能能力。试验结果表明:采用HDC围套加固混凝土柱,可对核心区混凝土形成较好的约束作用,破坏形态由脆性破坏向延性破坏转变,加固柱的承载力、延性和耗能能力都得到显著提高;HDC加固层能与混凝土较好地协调工作,可充分发挥HDC的高耐损伤能力,其加固效果明显优于高性能复合砂浆钢筋网加固;在HDC加固层配置钢筋网,可提高加固层对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作用,进一步提高加固柱的延性和耗能能力,但对其承载力的贡献较小;采用HDC围套式加固混凝土柱,可减轻竖向构件的损伤程度,提高其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柱 高延性混凝土 加固 低周反复加载试验 抗震性能
原文传递
高温后高延性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及微观结构 被引量:16
15
作者 邓明科 成媛 +1 位作者 翁世强 张阳玺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85-996,共12页
为研究高温后高延性混凝土(HDC)的抗压性能,考虑温度、冷却及养护方式、静置时间三个因素设计了49组立方体试件,并测试其抗压强度。通过5组棱柱体试件的超声回弹试验,探讨HDC抗压强度、经历最高温度与超声波速和回弹值的相互关系。结果... 为研究高温后高延性混凝土(HDC)的抗压性能,考虑温度、冷却及养护方式、静置时间三个因素设计了49组立方体试件,并测试其抗压强度。通过5组棱柱体试件的超声回弹试验,探讨HDC抗压强度、经历最高温度与超声波速和回弹值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温度对抗压强度影响较大,随着温度升高,抗压强度降低;温度低于200℃时,冷却方式的影响不可忽略;温度为400℃时,静置时间对自然冷却试件也有较大影响。超声回弹试验表明, HDC抗压强度与超声波速和回弹值有良好的相关性;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高温后HDC测强曲线及推定其经历最高温度的公式。借助XRD、 SEM和热重-差热分析(TG-DSC)等试验,揭示了高温对HDC力学性能影响的微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高延性混凝土(HDC) 抗压强度 超声回弹试验 微观机制
原文传递
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阳玺 李睿喆 +1 位作者 邓明科 代龙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8-98,共11页
为避免钢筋混凝土(RC)柱在高轴压比下发生小偏心受压破坏并提高其抗震性能,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围套对其进行加固。设计7个RC柱,其中5个采用UHPC围套加固或钢筋网UHPC加固,并通过拟静力试验,研究RC柱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形... 为避免钢筋混凝土(RC)柱在高轴压比下发生小偏心受压破坏并提高其抗震性能,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围套对其进行加固。设计7个RC柱,其中5个采用UHPC围套加固或钢筋网UHPC加固,并通过拟静力试验,研究RC柱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形态、变形能力及耗能能力。结果表明:RC柱经UHPC围套加固后,其破坏形态由脆性的小偏心受压破坏向大偏心受压破坏转变、损伤程度明显降低,加固柱的承载力、变形能力及耗能能力得到显著提高;随着轴压比增大,UHPC加固柱的承载力进一步提高;增加UHPC围套中的钢纤维掺量,可显著提高加固柱的塑性变形能力。基于RC柱界限破坏状态,并考虑加固层应变滞后的影响,计算得到UHPC加固柱的轴压比限值较规范限值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柱 超高性能混凝土 围套加固 轴压比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原文传递
高强钢筋高延性混凝土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被引量:1
17
作者 邓明科 陈晖 +2 位作者 李睿喆 张阳玺 朱兆晴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926-2937,共12页
高延性混凝土(High ductile fiber-reinforced concrete,HDC)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用其替代普通混凝土,与高强钢筋结合形成构件,可使高强钢筋的强度利用率有效提高。本文基于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T 50010-2010)中钢筋混凝土构... 高延性混凝土(High ductile fiber-reinforced concrete,HDC)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用其替代普通混凝土,与高强钢筋结合形成构件,可使高强钢筋的强度利用率有效提高。本文基于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T 50010-2010)中钢筋混凝土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对高强钢筋混凝土构件和高强钢筋HDC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进行分析,推导了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最大与最小配筋率、受压区高度取值范围和轴压比限值等系数,研究了不同强度等级的钢筋、混凝土和HDC对各计算系数的影响,给出高强钢筋HDC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其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误差的平均值在12.5%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延性混凝土 高强钢筋 承载力 设计方法 配筋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