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即刻种植和延期种植对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6
1
作者 张艳靖 王柏翔 +3 位作者 刘小利 周弘 刘杰 吴豪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00-503,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前牙区即刻种植和延期种植技术对前牙区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的影响。方法:48例前牙缺失病例,A组23例:行不翻瓣拔牙即刻植入30颗ITI种植体。B组25例:行延期种植植入ITI种植体30颗。A、B两组在种植体愈合3~6个月后均进行氧化... 目的:对比研究前牙区即刻种植和延期种植技术对前牙区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的影响。方法:48例前牙缺失病例,A组23例:行不翻瓣拔牙即刻植入30颗ITI种植体。B组25例:行延期种植植入ITI种植体30颗。A、B两组在种植体愈合3~6个月后均进行氧化锆全瓷冠永久修复。基台连接后的1、3、6、9、12个月时检测种植体周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BI)、探诊深度(PD),并测定红色美学评分(pink esthetic score,PES)。采用SPSS 17.0进行实验数据统计学分析。结果:基台连接后1个月时,即刻种植组mBI高于延期种植组(P<0.05)。PD值在基台连接1、3、6、9、12个月时2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PES值在永久修复3个月时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延期种植、即刻种植对种植体周围软组织无明显有害影响,即刻种植在永久修复3个月时的红色美学效果要优于延期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刻种植 延期种植 牙种植体 软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具微米-纳米钛表面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孟维艳 周延民 +2 位作者 张艳靖 蔡青 杨立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58-562,共5页
目的:通过拔出力试验研究兼具微米-纳米纯钛表面对骨整合速度的影响。方法:采用电化学处理的方法(EE组)在纯钛表面产生兼具微米-纳米的微结构,将电化学表面处理试件植入日本大耳白兔右侧胫骨中,以喷砂加酸蚀组(SLA组)、机械加工组(M组)... 目的:通过拔出力试验研究兼具微米-纳米纯钛表面对骨整合速度的影响。方法:采用电化学处理的方法(EE组)在纯钛表面产生兼具微米-纳米的微结构,将电化学表面处理试件植入日本大耳白兔右侧胫骨中,以喷砂加酸蚀组(SLA组)、机械加工组(M组)为对照组。种植术后4周、7周、10周、13周后,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将试件从骨内拉出,分别测定各个周期的拔出力。结果:4周、7周、10周、13周时,EE、SLA和M组试件的拔出力存在差异,其中EE组高于SLA组和M组(P<0.05)。结论:兼具微米-纳米的电化学表面处理可明显提高骨-种植体界面的愈合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 微米形貌 纳米形貌 骨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米-纳米微结构纯钛表面的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孟维艳 周延民 +3 位作者 李春艳 赵静辉 蔡青 张艳靖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11年第1期8-8,共1页
目的:研究兼具微米和纳米形貌的纯钛表面微结构对成骨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通过电化学方法在纯钛表面形成直径约30-50μm,深度约10-20μm的均匀"碗形凹"样结构,内含直径约8-10μm微米凹和2-4μm的微米孔,以及大量的纳... 目的:研究兼具微米和纳米形貌的纯钛表面微结构对成骨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通过电化学方法在纯钛表面形成直径约30-50μm,深度约10-20μm的均匀"碗形凹"样结构,内含直径约8-10μm微米凹和2-4μm的微米孔,以及大量的纳米凹、纳米孔和纳米台阶等微结构。将成骨细胞分别接种于微米-纳米纯钛表面、喷砂加酸蚀表面及机械表面,后两组作为对照,进行体外共同培养。采用MTT法评价细胞在第1d、3d、5d和7d的细胞增殖率;计算细胞在接种1h、2h、6h、12h和24h后的贴壁率;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第1d、3d、5d细胞形态变化,并对第1d、3d、5d和7d时细胞碱性磷酸酶功能活性进行检测。采用RT-PCR方法测定成骨细胞的骨相关基因COLLI、OPN、OCN、RUNX2的表达。结果:成骨细胞在微米-纳米纯钛表面的细胞增殖率、贴壁率、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微米-纳米纯钛表面呈多边形,充分伸展,形成扁宽的伪足牢固附着于微米及纳米微结构表面;喷砂加酸蚀表面主要为梭形;机械表面成骨细胞呈球形及梭形。电解蚀刻表面的骨相关基因COLLI、OPN、OCN、RUNX2表达明显高于喷砂加酸蚀表面及机械表面,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兼具微米-纳米微结构的纯钛表面能促进体外成骨细胞的粘附、伸展、增殖、分化功能及骨相关基因COLLI、OPN、OCN、RUNX2的表达,对表面成骨具有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生物学行为 表面微结构 纳米形貌 纯钛表面 分子生物学 微米 碱性磷酸酶活性 RT-PCR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固定义齿邻接触丧失状况及其可能影响因素的5年随访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董十月 吴豪阳 张艳靖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27-531,共5页
目的:研究种植固定义齿和邻牙之间出现邻接触丧失的发病率,并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从2012年9月~2017年9月期间,对105例完成种植修复的患者进行随访复查,截止2017年9月共纳入研究164颗种植固定义齿。研究方法是利用不同厚度的邻... 目的:研究种植固定义齿和邻牙之间出现邻接触丧失的发病率,并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从2012年9月~2017年9月期间,对105例完成种植修复的患者进行随访复查,截止2017年9月共纳入研究164颗种植固定义齿。研究方法是利用不同厚度的邻接触检查铝片,在规定的时间段内检测邻接触的紧密程度。如果邻接触超过50μm,被认为是邻接触丧失,从而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估邻接触丧失的发病率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纳入研究的105例患者,共计210个邻接触点,其中有107个接触点被视为邻接触丧失(50.9%)。种植牙与邻牙的接触位置(近中/远中),邻牙的牙槽骨水平,颌骨的位置等因素会影响邻接触丧失。统计学分析显示,此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种植固定义齿邻接触丧失的发病率高。种植体的近中接触区发生邻接触丧失的几率远大于远中;上颌的发病率高于下颌;邻牙的牙根数越少,邻牙的牙槽骨吸收越多,其发生邻接触丧失的几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固定义齿 临床研究 邻接触丧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体折裂的发生率及相关风险因素
5
作者 张艳靖 许嘉琳 +1 位作者 朱慧琳 周弘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2-335,共4页
目的:分析种植体负重不同时间后发生折裂的原因,评估其风险因素,探讨预防种植体折裂的临床策略。方法:纳入2009年7月~2020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种植科就诊的2492例种植患者,共植入4823颗种植体,共发现8例患者9枚种植体折裂... 目的:分析种植体负重不同时间后发生折裂的原因,评估其风险因素,探讨预防种植体折裂的临床策略。方法:纳入2009年7月~2020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种植科就诊的2492例种植患者,共植入4823颗种植体,共发现8例患者9枚种植体折裂。根据患者的病例情况,归纳分析影响种植体折裂的危险因素并探讨预防措施。结果:8个患者共9枚种植体出现了种植体折裂,平均使用时间为(7.2±3.19)年,患者种植体折裂时的年龄为(55.5±11.13)岁,随访期间种植体折裂的发生率为0.18%(9/4823)。结论:种植体折裂前的临床症状可以预测种植体折裂,若观察到这些临床症状,可及时采取适当的临床治疗,种植体折裂与种植体直径、修复体类型、患者副功能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 种植体折裂 种植体并发症 机械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附性义齿对全口无牙颌患者义齿稳定性、语言能力和咀嚼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任琼 张艳靖 秦爱丽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第2期161-162,共2页
目的探讨吸附性义齿对全口无牙颌患者义齿稳定性、语言能力、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70例全口无牙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传统全口总义齿修复治疗,实验组应用吸附性义齿修复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满意率... 目的探讨吸附性义齿对全口无牙颌患者义齿稳定性、语言能力、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70例全口无牙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传统全口总义齿修复治疗,实验组应用吸附性义齿修复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满意率为97.1%,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实验组的义齿稳定性、语言能力、咀嚼功能、佩戴舒适感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吸附性义齿治疗能够显著提高全口无牙颌患者的义齿稳定性评分、语言能力评分、咀嚼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总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性义齿 全口无牙颌患者 义齿稳定性 语言能力 咀嚼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沿海站点冬季不同污染条件下气溶胶的来源解析——基于单颗粒质谱分析
7
作者 吴冠儒 张艳靖 +3 位作者 李磊 周振 姚小红 周杨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7-137,共11页
青岛位于京津冀的下风区,毗邻黄渤海,其大气污染受到陆地和海洋传输的影响,尤其在冬季来源较为复杂。本研究利用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于2019年12月在青岛奥帆中心采集913514个大气颗粒,并利用Art-2a算法将其分类,对青岛市大气气溶胶进行... 青岛位于京津冀的下风区,毗邻黄渤海,其大气污染受到陆地和海洋传输的影响,尤其在冬季来源较为复杂。本研究利用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于2019年12月在青岛奥帆中心采集913514个大气颗粒,并利用Art-2a算法将其分类,对青岛市大气气溶胶进行溯源和分析。其中富钾颗粒(K)、元素碳和有机碳混合颗粒物(ECOC)、有机碳颗粒物(OC)、多环芳烃颗粒物(PAH)、OCEC和富钾颗粒与有机碳元素碳混合颗粒(K_ECOC)等颗粒物多与生物质燃烧有关,其在总颗粒物中的占比高达49.2%;与工业排放有关的元素碳和富钾混合颗粒(EC_K)、富铁颗粒(Fe)和其他重金属(other_HM)颗粒物的占比为29.7%;与海洋排放相关的海盐颗粒和富钠颗粒物(Na_rich)占比为6.8%;另外有机胺(Amine,10.6%)受到了陆源和海洋源的共同影响。根据污染个例分析发现,青岛受到京津冀传输影响时,局地工业源EC_K的贡献从36.0%逐渐降至15.0%,较高的环境湿度促进了Amine在颗粒物上的二次生成;当受到高空输送影响时,以生物质燃烧颗粒为主导(70.5%);在海洋气团影响主导时,青岛受局地排放(EC_K,42.2%)和海洋气溶胶(7.7%)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城市 单颗粒 来源解析 污染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H19和转录因子SIRT6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海业 张艳靖 麻颖宜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8年第6期520-525,共6页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H19(LncRNAH19)和转录因子去乙酰化酶6(SIRT6)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14年11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89例口腔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以手术切除的口腔鳞癌组织为口腔鳞癌组,以癌旁组织作为正...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H19(LncRNAH19)和转录因子去乙酰化酶6(SIRT6)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14年11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89例口腔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以手术切除的口腔鳞癌组织为口腔鳞癌组,以癌旁组织作为正常组。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LncRNA H19与SIRT6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SIRT6蛋白表达,收集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根据口腔鳞癌组检测结果中位值将LncRNA H19分为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观察LncRNAH19、SIRT6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分析LncRNAH19与SIRT6相对表达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口腔鳞癌组LncRNA H19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 <0.05),而SIRT6 mRNA与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 <0.05);LncRNA H19、SIRT6均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 <0.05);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LncRNA H19低表达组无进展生存期、总体生存时间显著高于高表达组(P <0.05),SIRT6阳性表达组无进展生存期、总体生存时间显著高于阴性表达组(P <0.05)。结论口腔鳞癌组织中LncRNAH19高表达,而SIRT6低表达,两者均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且均可成为临床早期诊断与治疗的潜在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长链非编码RNA H19 去乙酰化酶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桩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在上前牙牙体缺损患者中的应用及随访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任琼 张艳靖 秦爱丽 《中国医疗美容》 2020年第6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玻璃纤维桩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在上前牙牙体缺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3月我院上前牙牙体缺损患者96例,按所用修复材料不同分为观察组(49例)、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取金属桩钴铬烤瓷冠修复、观察组采取玻璃纤... 目的探讨玻璃纤维桩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在上前牙牙体缺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3月我院上前牙牙体缺损患者96例,按所用修复材料不同分为观察组(49例)、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取金属桩钴铬烤瓷冠修复、观察组采取玻璃纤维桩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对比两组修复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修复前及修复后1年龈沟液(GCF)、龈沟液内酸性磷酸酶(ALP)水平、咀嚼功能(咬牙合力、咀嚼效率)。结果观察组修复成功率97.96%(48/49)与对照组91.49%(43/47)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1年两组GCF、ALP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1年两组咬牙合力、咀嚼效率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04%(1/49)与对照组6.38%(3/47)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纤维桩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上前牙牙体缺损能进一步恢复咀嚼功能,改善牙周状况,效果确切,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桩 氧化锆全瓷冠 上前牙缺损 龈沟液 咀嚼功能 咀嚼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状RNA BICD2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艳靖 朱青青 +2 位作者 周海霞 王海业 周弘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98-1108,共11页
目的探讨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BICD2(circ-BICD2)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谷氨酰胺代谢、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凋亡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目的探讨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BICD2(circ-BICD2)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谷氨酰胺代谢、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凋亡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手术切除的35例OSCC患者的肿瘤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样本。通过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OSCC组织与癌旁组织、OSCC细胞(CAL27、SCC9、SCC15)与正常上皮细胞HIOEC细胞中circ-BICD2、miR-296-5p和转录球蛋白2(transgelin2,TAGLN2)的表达水平。生物信息学方法、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RNA结合免疫沉淀反应(RNA binding protein immunoprecipitation,RIP)实验检测circ-BICD2与miR-296-5p、miR-296-5p与TAGLN2的靶向关系。在CAL27和SCC9细胞中分别转染circ-BICD2小干扰RNAsi-circ-BICD2#1(敲低1组)、si-circ-BICD2#2(敲低2组)及阴性对照si-NC(siRNA空白组);在敲低1组细胞中分别转染miR-296-5p抑制物anti-miR-296-5p(抑制物组)及其阴性对照anti-miR-NC(抑制物对照组)。在CAL27和SCC9细胞中转染miR-296-5p模拟物(miR过表达组)及其阴性对照miR-NC(miR空白组)。在miR过表达组细胞中转染TAGLN2(共转染组)及空白质粒pcDNA(共转染对照组)。运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 8,CCK-8)、集落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实验等检测OSCC生物学行为。同时检测谷氨酰胺(glutamine,gln)消耗量、α-酮戊二酸(α-ketoglutarate,α-KG)产生量和ATP浓度观察其对细胞代谢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CAL27和SCC9细胞中的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和谷氨酰胺水解酶(glutamine hydrolase,GLS1)蛋白表达量。取4周龄清洁级BALB/c雌性裸鼠12只,于腋下皮肤分别注射转染sh-circ-BICD2(敲低组)和sh-NC(对照组)后的SCC9细胞单细胞悬液,建立移植瘤模型,每组6只。注射32 d时断颈处死裸鼠并切除肿瘤,检测肿瘤质量及两组的circ-BICD2、miR-296-5p及TAGLN2的表达水平。结果OSCC组织中circ-BICD2、TAGLN2表达量(分别为2.54±0.71和1.86±0.15)显著高于正常组织(分别为1.00±0.35和1.00±0.11),miR-296-5p表达量(0.56±0.23)显著低于正常组织(1.00±0.32)(P<0.05)。敲低1组CAL27和SCC9细胞活力、克隆形成数、迁移率、侵袭细胞数、S期细胞比例、gln消耗量、α-KG产生量、ATP浓度、cyclinD1和GLS1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siRNA空白组,细胞凋亡率、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高于siRNA空白组(P<0.05)。与抑制物对照组相比,抑制物组CAL27和SCC9细胞miR-296-5p表达显著降低,细胞活力、克隆形成数、迁移率、侵袭细胞数、S期细胞比例、gln消耗量、α-KG产生量、ATP浓度、cyclinD1和GLS1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5)。与miR空白组相比,miR过表达组CAL27和SCC9细胞TAGLN2 mRNA、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降低。与共转染对照组比较,共转染组CAL27和SCC9细胞TAGLN2 mRNA、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敲低组裸鼠的肿瘤体积、质量、circ-BICD2及TAGLN2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miR-296-5p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OSCC组织和细胞中circ-BICD2均为高表达,干扰circ-BICD2可抑制OSCC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谷氨酰胺代谢以及肿瘤生长,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与调控miR-296-5p/TAGLN2分子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实验结果 口腔鳞状细胞癌 免疫沉淀反应 癌旁正常组织 肿瘤体积 细胞代谢 细胞计数 细胞增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