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里格气田低渗储层解水锁剂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孙妩娟 杨欢 +3 位作者 杨志成 李星蓉 柯从玉 张群正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8-883,共6页
针对苏里格气田低渗储层岩石表面特性及水锁成因,通过对润湿反转剂、酸液及缓蚀剂等药剂进行筛选优化,确定出最优的解水锁剂配方;并在此最优解水锁剂配方下,进行了解水锁剂性能评价、岩心自吸实验及苏里格气田5口低产井解水锁实验。实... 针对苏里格气田低渗储层岩石表面特性及水锁成因,通过对润湿反转剂、酸液及缓蚀剂等药剂进行筛选优化,确定出最优的解水锁剂配方;并在此最优解水锁剂配方下,进行了解水锁剂性能评价、岩心自吸实验及苏里格气田5口低产井解水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最优的解水锁配方为0.5%(w)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0.01%(w)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0%(w)CH_(3)CH_(2)OH+1.5%(w)缓蚀剂+0.5%(w)HCl+1.0%(w)CH_(3)COOH+3.0%(w)HF;解水锁剂可将亲水性岩石表面反转为强气润湿性,接触角从58.73°增加到130.81°;解水锁剂处理后的岩心自吸水量降低74.8%,岩心气测渗透率回复率达到80.6%~88.7%;施工后的气井产能显著提高,日增气量达到(0.54~3.09)×10^(4)m^(3),起到了很好的解水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低渗储层 润湿反转剂 解水锁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石油烃降解菌群的构建及其含油污泥修复性能
2
作者 孙妩娟 李倩 +5 位作者 李小玲 石华强 杨志成 柯从玉 王嗣昌 张群正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468-6474,共7页
为提高微生物修复含油土壤效果,本研究从油田含油土壤中筛选出4株高效石油烃降解菌R、J、C及K,通过16S rDNA分别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热带假丝酵母菌、红城红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这几株菌均能代谢生物表面活性剂,并对原油具有良好的降... 为提高微生物修复含油土壤效果,本研究从油田含油土壤中筛选出4株高效石油烃降解菌R、J、C及K,通过16S rDNA分别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热带假丝酵母菌、红城红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这几株菌均能代谢生物表面活性剂,并对原油具有良好的降解性能。通过拮抗实验、表面张力测定以及对石油烃不同组分的降解性能分析,并结合优势互补原则最终确定将菌株R、K、J和C按1∶1∶1∶1进行复配以构建高效复合降解菌群。复合菌群能够发挥不同菌株之间的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其对石油烃的降解性能,在相同条件下对石油烃降解率达到91.2%,明显优于单菌株。通过现场实验发现,采用复合菌剂对含油土壤进行生物强化处理60d后,土壤中的含油量从初始的4.97%下降到了0.34%,达到国家耕地二类标准,表明该菌群在含油土壤修复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土壤 微生物修复 生物降解 菌种筛选 复合菌群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3,4-二羟基苯基)-α-羟基丙酸异丙酯/冰片酯合成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群正 董岩 +2 位作者 南叶飞 蔡雪刁 郑晓晖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466-1469,共4页
以3,4-二羟基苯甲醛为起始原料,经苄基保护、Darzens环氧化、Lewis酸开环、NaBH4还原、催化加氢脱保护得到β-(3,4-二羟基苯基)-α-羟基丙酸异丙酯和β-(3,4-二羟基苯基)-α-羟基丙酸冰片酯,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通过1HNMR、13CNMR,IR,MS证... 以3,4-二羟基苯甲醛为起始原料,经苄基保护、Darzens环氧化、Lewis酸开环、NaBH4还原、催化加氢脱保护得到β-(3,4-二羟基苯基)-α-羟基丙酸异丙酯和β-(3,4-二羟基苯基)-α-羟基丙酸冰片酯,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通过1HNMR、13CNMR,IR,MS证实.该方法操作简单、毒性低、产物易于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化 β-(3 4-二羟基苯基)-α-羟基丙酸异丙酯 β-(3 4-二羟基苯基)-α-羟基丙酸冰片酯 超强酸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植酸类降滤失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4
作者 张群正 李长春 +2 位作者 张宇 顾雪凡 熊迅宇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1-77,共7页
综述了腐植酸类物质修复污染土壤的机理及研究进展,分析了腐植酸类降滤失剂的降滤失机理,对腐植酸类降滤失剂进行了分类,剖析了腐植酸降滤失剂研制开发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腐植酸类降滤失剂的主要发展趋势及应用方向.
关键词 腐植酸 降滤失剂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滤失剂H-QA的制备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8
5
作者 张群正 孙霄伟 +2 位作者 李长春 张宇 刘娜娜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0-44,共5页
为进一步改善腐植酸类产品在油包水乳化钻井液中的抗温能力、分散能力和降滤失能力,采用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对腐植酸进行改性制备降滤失剂H-QA,用作低毒油包水乳化钻井液降滤失剂。探索了合成条件对降滤失剂性能的影响,按照石油天然... 为进一步改善腐植酸类产品在油包水乳化钻井液中的抗温能力、分散能力和降滤失能力,采用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对腐植酸进行改性制备降滤失剂H-QA,用作低毒油包水乳化钻井液降滤失剂。探索了合成条件对降滤失剂性能的影响,按照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评价了其在低毒油包水乳化钻井液中的性能。结果表明,降滤失剂H-QA的最佳合成条件为:反应物的配比KHu(腐植酸钾):1831(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为3:1,反应体系pH=8.86,反应温度40℃,裂解反应时间4 h。降滤失剂H-QA在加量为4%时,常温中压滤失量从6.4 mL降到4.0 mL,150℃高温高压滤失量从8.6 mL降到6.8 mL,在油包水乳化钻井液中具有明显的降滤失效果。此降滤失剂对钻井液流变性影响较小,有较好的分散能力,具有一定的应用和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腐植酸钾 降滤失剂 合成 钻井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氧化脱硫工艺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群正 张科良 武志远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5期56-58,61,共4页
依据溶剂萃取理论及氧化脱硫原理,应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了柴油氧化脱硫工艺.实验发现,以双氧水为氧化剂时,碱与氧化剂用量是影响脱硫率的主要因素;以过氧乙酸为氧化剂时,剂油比是影响脱硫率的主要因素;用过氧乙酸作氧化剂比用双氧水的... 依据溶剂萃取理论及氧化脱硫原理,应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了柴油氧化脱硫工艺.实验发现,以双氧水为氧化剂时,碱与氧化剂用量是影响脱硫率的主要因素;以过氧乙酸为氧化剂时,剂油比是影响脱硫率的主要因素;用过氧乙酸作氧化剂比用双氧水的脱硫率高得多.最佳工艺条件为:剂油比1∶7,氧化剂用量6%,反应时间15min,冰醋酸1%.此时柴油的脱硫率为4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脱硫 剂油比 柴油 脱硫率 氧化剂 依据 溶剂萃取 双氧水 反应时间 工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酐/苯乙烯/丙烯酸高碳醇酯共聚物的制备及对稠油的降粘性能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群正 蒲春生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8-130,153,共4页
以甲苯为溶剂在引发剂存在下使马来酸酐、苯乙烯、丙烯酸共聚 ,再在Lewis酸存在下使共聚产物直接与C16~C18混合醇反应 ,得到马来酸酐 /苯乙烯 /丙烯酸C16~C18混合醇酯共聚物MSA。通过红外特征吸收峰的指认确证了MSA的结构。体积比 85... 以甲苯为溶剂在引发剂存在下使马来酸酐、苯乙烯、丙烯酸共聚 ,再在Lewis酸存在下使共聚产物直接与C16~C18混合醇反应 ,得到马来酸酐 /苯乙烯 /丙烯酸C16~C18混合醇酯共聚物MSA。通过红外特征吸收峰的指认确证了MSA的结构。体积比 85∶15的胜利孤岛原油 (5 0℃粘度 2 1.5Pa·s)与 35 3mg/L的MSA煤油溶液形成的稀释油 ,其粘度随温度升高 (4 0~ 6 5℃ )而降低 ,在 5 0℃时表观降粘率为最高 ,达 95 .8% ;稀释油 5 0℃时的粘度随MSA煤油溶液浓度增大而下降 ,在浓度 35 3mg/L时达最低值 710mPa·s,浓度继续增大时反而上升。用阴、非离子二元混合表面活性剂及一种水溶性聚合物将溶于少量煤油的MSA制成水包油乳状液 ,将原油与MSA水乳液按体积比85∶15 ,表面活性剂混合物与原油质量比 1∶10 0 0混合 ,得到的水包油型乳化原油 5 0℃时的粘度与MSA在水乳液中的浓度之间存在类似的关系 ,浓度为 35 3mg/L时粘度为 6 75mPa·s ,浓度为 4 70mg/L时粘度有最低值 4 0 0mg/L ,此时实际降粘率为 71.5 % ,浓度继续增大时粘度上升。油溶性降粘剂与乳化剂结合用于稠油降粘 ,费用较低 ,效果较好。共聚物不提纯直接酯化和提纯后酯化得到的MSA的降粘性能相差不大。表 3参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酐 苯乙烯 丙烯酸 碳醇酯 制备方法 稠油 降粘工艺 油气集输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合成丹参素 被引量:3
8
作者 张群正 贺天 +2 位作者 熊迅宇 陈刚 苏碧云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9-262,285,共5页
在微波辐射条件下,以3,4-二羟基苯甲醛和乙酰甘氨酸为原料,经Knoevenagel缩合,水解后得到α-乙酰氨基-β-(34,-二乙酰氧基苯基)丙烯酸,再用盐酸水解制得β-(3,4-二羟基苯基)丙酮酸,经Clemmensen还原制得标题化合物,总收率36.7%。以反应... 在微波辐射条件下,以3,4-二羟基苯甲醛和乙酰甘氨酸为原料,经Knoevenagel缩合,水解后得到α-乙酰氨基-β-(34,-二乙酰氧基苯基)丙烯酸,再用盐酸水解制得β-(3,4-二羟基苯基)丙酮酸,经Clemmensen还原制得标题化合物,总收率36.7%。以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微波辐射功率为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在前两步反应中,辐射功率是影响反应的主要因素。与传统方法相比,前两步反应使用微波条件,反应产率分别为90.8%和88.6%,并且反应时间大为缩短,分别为15和8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素 微波辐射 合成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型降滤失剂AMSC的合成与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张群正 周慧鑫 +2 位作者 郭王钊 柯从玉 曹改利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8-62,共5页
针对水基钻井液长期存在黏土膨胀、钻井液滤失量大等问题,以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氧基氯化铵及丙烯酸钾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抑制型降滤失剂AMSC,用响应面法优化了反应条件,并对AMSC的黏土膨胀抑制性和降滤失性... 针对水基钻井液长期存在黏土膨胀、钻井液滤失量大等问题,以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氧基氯化铵及丙烯酸钾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抑制型降滤失剂AMSC,用响应面法优化了反应条件,并对AMSC的黏土膨胀抑制性和降滤失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原料单体质量比为2︰1︰7︰1、温度为50℃、单体浓度为15%、引发剂浓度为0.5%、反应4 h时,AMSC防膨率达到84.76%。在100℃以内,AMSC的抑制性与市场同类型抑制剂相比效果相当,同时该抑制剂对钻井液和水泥浆有较好的降滤失效果。应用添加AMSC的缓速酸体系在遭受钻井液污染的碳酸盐岩区块进行了洗井作业,储层岩心的渗透率恢复率达到87%,提高了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基钻井液 甲基丙磺酸 抑制剂 降滤失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二元复合驱采出液破乳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群正 徐家业 邵彤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32-335,共4页
用模拟碱/聚合物二元复合驱采出液,以脱出水色为主要评价项目,对新开发的若干系列的破乳剂+净水剂复配物的破乳性能进行了室内评价。聚丙烯酰胺含量最高达1160mg/l、碳酸钠含量最高达8000mg/l的模拟采出液破乳实验... 用模拟碱/聚合物二元复合驱采出液,以脱出水色为主要评价项目,对新开发的若干系列的破乳剂+净水剂复配物的破乳性能进行了室内评价。聚丙烯酰胺含量最高达1160mg/l、碳酸钠含量最高达8000mg/l的模拟采出液破乳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含量是影响破乳效果的主要因素。破乳性能最好的破乳剂是AED78和AED23(甲苯二异氰酸酯扩链的双嵌段聚醚),净水剂是QBS05(阳离子苄基淀粉)和QS06(阳离子淀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乳 原油 脱水 复合驱采出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剂多效的有机阳离子聚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群正 徐家业 王晓玲 《精细化工》 CAS CSCD 1996年第5期16-18,共3页
合成了六种阳离子聚合物,并测定了这些阳离子聚合物和XPI系列破乳剂复配后的破乳性能及其单独的破乳性能,同时也研究了阳离子聚合物对长庆油田污水的絮凝性能。表明阳离子聚合物具有一定的絮凝性能和较好的破乳性能,尤以MCE效... 合成了六种阳离子聚合物,并测定了这些阳离子聚合物和XPI系列破乳剂复配后的破乳性能及其单独的破乳性能,同时也研究了阳离子聚合物对长庆油田污水的絮凝性能。表明阳离子聚合物具有一定的絮凝性能和较好的破乳性能,尤以MCE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聚合物 絮凝剂 高聚物 油田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嗪类脱硫剂的研究现状及脱硫沉淀成因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群正 冯铭楠 +3 位作者 徐迎新 杨洋 王嗣昌 柯从玉 《精细石油化工》 CAS 2021年第6期1-5,共5页
综述了国内外三嗪类脱硫剂的研究及应用现状,详细介绍了三嗪类脱硫剂与硫化氢反应的机理。三嗪类脱硫剂具有脱硫速度快、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等优点,在油气田生产尤其是天然气井脱硫得到广泛应用。但用于处理高H2S的天然气井时,会产生白... 综述了国内外三嗪类脱硫剂的研究及应用现状,详细介绍了三嗪类脱硫剂与硫化氢反应的机理。三嗪类脱硫剂具有脱硫速度快、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等优点,在油气田生产尤其是天然气井脱硫得到广泛应用。但用于处理高H2S的天然气井时,会产生白色沉淀,甚至堵塞管道,直接影响生产和脱硫效率。文章阐述了影响白色沉淀产生的因素,并提出解决方法,为油气田生产和脱硫过程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液体脱硫剂 脱硫工艺 三嗪类化合物 油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MS法测定兔血浆和组织中丹参素异丙酯的含量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群正 李仲瑾 +3 位作者 王世祥 南叶飞 于洁 郑晓晖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35-638,共4页
目的建立兔血浆及组织中β-(3,4-二羟基苯基)-α-羟基丙酸异丙酯(丹参素异丙酯)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LC-ESI-MSn)测定新方法。方法采取液液萃取法处理血浆及组织样品,以4-羟基苯甲酸甲酯为内标,LC-ESI-MSn多级反应模式测... 目的建立兔血浆及组织中β-(3,4-二羟基苯基)-α-羟基丙酸异丙酯(丹参素异丙酯)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LC-ESI-MSn)测定新方法。方法采取液液萃取法处理血浆及组织样品,以4-羟基苯甲酸甲酯为内标,LC-ESI-MSn多级反应模式测定血浆及组织中丹参素异丙酯的含量。结果丹参素异丙酯在血浆、心、肝、脾、肺、肾和脑中的检出限分别为:0.54、1.08、1.20、1.62、2.15、1.12、1.36 ng/mL,线性范围分别为:0.20~400、0.10~200、0.01~100、0.02~400、0.20~800、0.01~100和0.05~100μg/mL,日内、日间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方法平均回收率在89.5%~107.4%范围内。结论该分析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好,为丹参素异丙酯的非临床和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一种方法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素异丙酯 HPLC-MS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葡萄糖苷钻井液的合成及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群正 惠嘉玮 +3 位作者 郭王钊 皇飞 柯从玉 周慧鑫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1-44,共4页
采用微球硅胶作催化剂载体,结合响应面法优选酸种类和浓度,合成了甲基葡萄糖苷。结果表明:复配20%对甲苯磺酸、10%盐酸和10%硫酸能够加快反应速度,提高产率。将12%加量的产品应用于水基钻井液,能够降低泥浆黏度和滤失量,增加润滑性。和... 采用微球硅胶作催化剂载体,结合响应面法优选酸种类和浓度,合成了甲基葡萄糖苷。结果表明:复配20%对甲苯磺酸、10%盐酸和10%硫酸能够加快反应速度,提高产率。将12%加量的产品应用于水基钻井液,能够降低泥浆黏度和滤失量,增加润滑性。和市场应用的同类添加剂相比,其岩心滚动回收率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葡萄糖苷 钻井液 合成 催化剂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硅氯化铝的研制及对油田污水的絮凝性能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群正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1-243,共3页
根据絮凝剂净化长庆油田含油污水的效果(上清液浊度、透光率,絮体体积、相对沉降速度),实验考察了由试剂偏硅酸和工业品聚合氯化铝制备絮凝剂聚硅氯化铝(PASC)的条件。结果表明,以30%Na2SiO3溶液和30%H2SO4溶液按体积比1∶2进行反应,最... 根据絮凝剂净化长庆油田含油污水的效果(上清液浊度、透光率,絮体体积、相对沉降速度),实验考察了由试剂偏硅酸和工业品聚合氯化铝制备絮凝剂聚硅氯化铝(PASC)的条件。结果表明,以30%Na2SiO3溶液和30%H2SO4溶液按体积比1∶2进行反应,最佳硅酸聚合(凝胶)时间为5小时,最佳硅铝摩尔比为1∶8~1∶9;在含油污水中最佳投药量为80mg/L。还考察了PASC(80mg/L)与少量(1mg/L)有机高分子絮凝剂(阴、阳、非离子PAM及一种阳离共聚物PUPE)复配物的絮凝效果,加入PUPE使上清液透光率由单用PASC时的93.0%升到94.6%,浊度由9NTU降到7NTU。图3表3参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SC 聚硅氯化铝 含油污水 絮凝性能 油田污水 絮凝剂 絮体 复配物 透光率 摩尔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哌嗪与环氧氯丙烷共聚产物PPAECH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群正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7-79,共3页
为了获得絮凝效果较好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以哌嗪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 ,在不同试验条件下合成了PPAECH阳离子聚合物 ,并根据产品的黏度和收率对试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对PPAECH的絮凝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PPAECH的最佳合成条件为 :... 为了获得絮凝效果较好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以哌嗪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 ,在不同试验条件下合成了PPAECH阳离子聚合物 ,并根据产品的黏度和收率对试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对PPAECH的絮凝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PPAECH的最佳合成条件为 :温度 5 0℃ ,反应时间 3.5h ,加水量 0 ,此条件下产物收率为 6 2 % ;PPAECH具有较好的絮凝性能 ,其最佳投加量为 5mg/L ,可使污水透光率提高 14 % ;PPAECH能与PAC复配后使用 ,复配后无沉淀 ,絮凝效果不变 ,但可简化现场药剂投加工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嗪 环氧氯丙烷 收率 共聚 合成 产物 复配 絮凝性能 絮凝效果 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化学专业建设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29
17
作者 张群正 《化工高等教育》 2004年第3期30-33,共4页
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应用化学专业的发展,阐述了应用化学的特点、应用化学与化学工程学和化学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本文进而分析了西安石油大学应用化学专业课程设置、课程体系和课程特点。并且应用高等院校应用化学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和评... 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应用化学专业的发展,阐述了应用化学的特点、应用化学与化学工程学和化学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本文进而分析了西安石油大学应用化学专业课程设置、课程体系和课程特点。并且应用高等院校应用化学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标准”,对西安石油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建设进行了初步自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化学 高校 教学方法 培养目标 课程设置 评估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氯丙烷促进磷钨酸引发四氢呋喃聚合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群正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078-1080,共3页
Polymerization of tetrahydrofuran(THF) initiated by phosphotungstic acid was carried out in the presence of epichlorohydrin(ECH). The effect of ECH content, reaction time, and water content on the polymerization have ... Polymerization of tetrahydrofuran(THF) initiated by phosphotungstic acid was carried out in the presence of epichlorohydrin(ECH). The effect of ECH content, reaction time, and water content on the polymerization have been studi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water was the main factor influencing the yield and relative molecular weight of the polymer. Another factor was the reaction time. The ECH content mainly affects the rate of the reaction. The light irradiation mainly affects the color of the polymer. Polytetrfuran with relative molecular weight of 2 000 was obtained in yield of 73 6% at reaction condition of 0 ℃, 4 h, n (H 2 O)∶ n (PWA)= 16 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氢呋喃 开环聚合 环氧氯丙烷 磷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二苯并-18-冠-6催化合成苯甲酸丁酯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群正 梅盛开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53-54,共2页
相转移催化剂高分子二苯并-18-冠-6催化合成了苯甲酸丁酯.结果表明,高分子二苯并-18-冠-6的催化活性高于18-冠-6,并且高分子二苯并-18-冠-6反复套用15次后催化活性没有明显降低的趋势.
关键词 苯甲酸丁酯 催化合成 高分子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流管路中降滤失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20
作者 张群正 刘金磊 +3 位作者 孙淑娟 周慧鑫 杨萌 白永强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9-43,共5页
针对高压喷射钻井时,传统阴离子降滤失剂不能克服水眼黏度的问题,以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酸钾(AA)为原料,在控流管路中共聚得到钻井液降滤失剂AMPS/AM/AA,确定AM与AMPS、AA与AMPS之间的最优投料比为7︰6... 针对高压喷射钻井时,传统阴离子降滤失剂不能克服水眼黏度的问题,以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酸钾(AA)为原料,在控流管路中共聚得到钻井液降滤失剂AMPS/AM/AA,确定AM与AMPS、AA与AMPS之间的最优投料比为7︰6︰1,总单体浓度为17%。考察了共聚物在淡水钻井液、盐水钻井液和饱和盐水钻井液中的降滤失及流变性能。结果表明:在控流管路中合成的聚合物黏度低于同条件下釜式反应中合成的,解决了传统阴离子降滤失剂使水眼黏度过高的问题;AMPS/AM/AA能使高矿化度水基钻井液的滤失量降低94%,在淡水基浆、盐水基浆和饱和盐水基浆中,共聚物均表现出较强的降滤失性能和较弱的增黏性能;热稳定性分析及高温老化评价表明,AMPS/AM/AA可抗330℃的高温,满足现场对高温钻井液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AMPS/AM/AA 降滤失剂 抗温抗盐 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