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省主要作物最佳施硫效应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张继榛 马友华 +4 位作者 竺伟民 郑路 章力干 司友斌 王杰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z1期62-68,共7页
在安徽省土壤有效硫含量分配和丰缺频率研究的基础上,自1993到1998对小麦,大豆,油菜和水稻进行了30个田间小区试验,证明了这几种作物施硫的增产效应,找出最佳施硫水平和施硫与N(P)的最优配施组合30个田间小区试验中,(1)9个小麦,大豆和... 在安徽省土壤有效硫含量分配和丰缺频率研究的基础上,自1993到1998对小麦,大豆,油菜和水稻进行了30个田间小区试验,证明了这几种作物施硫的增产效应,找出最佳施硫水平和施硫与N(P)的最优配施组合30个田间小区试验中,(1)9个小麦,大豆和油菜简单对比试验表明,施硫使产量分别提高15%、14%和17%,产出/投入比(VCR)依次为34、29和8,大多数作物的蛋白质含量增加2~5个百分点;(2)两个大豆和两个油菜的施硫水平研究结果,进一步显示了施硫的正效应.两个大豆试验表明,施硫比对照增产4%~15%(每公顷增产113~527 kg),产出/投入比(VCR)6~15.蛋白质含量从对照的40%提高到施硫处理的42%左右,但对含油率未表现多大影响.5个硫水平中,S90表现最好.两个油菜试验结果表明,施硫增产4%~11%,产出/投入比(VCR)2~7,菜籽粗蛋白含量由对照的23.8%提高到施硫的26%左右.从两种作物施硫水平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分析,在安徽省目前情况下,大豆和油菜的最佳施硫水平为60~90 kg/ha;(3)用"2因素-2次饱和D-最优设计"进行的五个点的小区小麦6个N-S水平的交互效应试验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处理的产量均有提高,单施N或N-S配合的比N0S0的增产2%~48%,所有N-S配合的,绝大多数比N262.5S0的增产1%~19%,增产率低的或表面减产的,因减N节本,实际效益仍然可观.5个试验点绝大部分N-S配施的,每公顷的节本和增产带来的实际增收大约为150~2000元人民币.N-S水平与产量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的二元二次相关,Y=a+bN+cS+dN2+eS2+fN*S(R2=0.7695*-0.9658**)(n=6),此方程经进一步验证修改,有助于小麦施肥中N、S用量的选择5个试验点F值达1.6707*-33.3185**,在0.05~0.01水平显著.N-S配合施用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2个百分点左右.N-S配合施用对油菜和水稻的产量影响,同样表现了积极的经济效益.(4)6年田间试验结果显示,土壤磷酸二氢钙浸提性S(MCP-S)含量分别与1 kg S的净增产量(kg)、增产率(%)和VCR之间,存在极显著的二次曲线相关(r2=0.2997-0.3923,n=17),曲线示明,土壤MCP-S含量在22 mg/kg以下的土壤情况,作物施硫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硫水平 N-S配施 作物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硫磷配施的效应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张继榛 郑路 +12 位作者 竺伟民 章力干 司友斌 马友华 唐朝辉 孙义祥 王道中 李龙先 何新宏 王安祥 袁世桂 陈仁虎 王永久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z1期176-181,共6页
1998年在沿淮和淮北缺硫的砂姜黑土和黄潮土上进行了5个点的大豆S-P配施效应研究的小区试验.试验设7个处理的S-P配比水平:S0P0、S0P36、S36P36、S72P36、S0P72、S36P72和S72P72.试验结果表明,单施P比不施肥的产量虽然提高了3%~29%,但... 1998年在沿淮和淮北缺硫的砂姜黑土和黄潮土上进行了5个点的大豆S-P配施效应研究的小区试验.试验设7个处理的S-P配比水平:S0P0、S0P36、S36P36、S72P36、S0P72、S36P72和S72P72.试验结果表明,单施P比不施肥的产量虽然提高了3%~29%,但每公顷只增产了43~679 kg,而且大多数的产出低于P的投入,S-P配合施用明显地提高了产量3%~51%,每公顷籽粒的实际增产为140~1185 kg;在5个试验点有3个的增产F值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S-P配施的提高了VCR试验表明,S72 P36的产量最高,增产最多,5个点的VCR为3~12.因此初步认为,在大豆生产中,高S低P是较为理想的S-P组合.在试验的S-P配施效应中S和P各自对增产贡献分析结果发现,S的贡献占了23%~89%,大部分超过50%,S的这个贡献在高P水平下一般较小.S-P配合作用提高了籽粒蛋白质含量2~6个百分点,而单施P的只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S-P配施对籽粒含油率(%)的提高不显著,仅在高P情况下,含油率提高了1个百分点,施P提高了籽粒P含量,而S-P配合则进一步表现了促P作用,但P提高最多的是在低S高P的组合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配施 大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氮硫配施效应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继榛 郑路 +7 位作者 马友华 竺伟民 章力干 司友斌 王安详 祁胜方 袁世桂 王永久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z1期164-171,共8页
1997-1999年先后采用二因素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在沿淮和淮北5个国营试验点分别设置6个N-S配比水平的小区试验以及继后的大田示范试验,研究了N-S配合施用对小麦的效应.小区试验结果表明,绝大多数N-S配施的小麦产量每公顷增产134~989 kg... 1997-1999年先后采用二因素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在沿淮和淮北5个国营试验点分别设置6个N-S配比水平的小区试验以及继后的大田示范试验,研究了N-S配合施用对小麦的效应.小区试验结果表明,绝大多数N-S配施的小麦产量每公顷增产134~989 kg;与无S配合的单施N处理相比,不同水平N-S配比的增产和减N节本,使每亩实际增收值达10~130元;N-S配施的绝大部分处理的产投比达到10~60,极少数N-S配施处理减产出现在施N水平低于183 kg/ha情况,但因减N节本,实际增收值仍较高.F值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相关分析表明,小麦产量与N-S水平间间呈二元二次相关关系,R=0.7693*-0.9658**.相关方程及相应图形可用作产量预测和N、S肥用量的最优选择.N-S配施提高了籽粒蛋白质含量0.5~2个百分点并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N肥和S肥的利用率.3个大田示范试验进一步验证了所选出的3组N-S配施水平在提高小麦产量的有效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N-S配施 产量 品质 N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大豆生产中最佳硫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继榛 马友华 +6 位作者 郑路 竺伟民 章力干 司友斌 孙义祥 王道中 许华武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z1期172-175,共4页
安徽省淮北地区夏粮以大豆生产为主.1997年在该地区的砂姜黑土上进行了大豆五个施硫水平(S0~S4,相当于0、30、60、90和120 kg/ha)的两个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施硫促进大豆生长,增加了干物重及根瘤数.硫肥在盛花期-结荚期表现出来的效果... 安徽省淮北地区夏粮以大豆生产为主.1997年在该地区的砂姜黑土上进行了大豆五个施硫水平(S0~S4,相当于0、30、60、90和120 kg/ha)的两个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施硫促进大豆生长,增加了干物重及根瘤数.硫肥在盛花期-结荚期表现出来的效果比生育初期的明显,高硫的效果好于低硫处理.硫肥的施用使大豆产量在两个试验点分别增加了27~233 和133~534 kg/ha.第二试验点(龙亢农场)的增产达到了统计上的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两个点因施硫使产投比达到3.5~14.6, 说明施硫的经济效益是令人满意的.从产量的增加,产投比的提高, 以及蛋白质产量等情况来看,初步认为,在土壤MCP-S含量低于25 mg/kg的情况下,每公顷施硫60~90 kg比较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硫量 大豆 产量 产投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安徽省土壤中有效钼含量的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继榛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53-160,共8页
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安徽省土壤有效钼含量的因素主要有:(1)成土母质的影响:硅质页岩和湖积物发育的土壤有效铂含量最高,其平均值分别为0.176和0.157ug/g;而黄土沉积物、黄土古河(湖)沉积物及紫色砂岩发育的土壤... 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安徽省土壤有效钼含量的因素主要有:(1)成土母质的影响:硅质页岩和湖积物发育的土壤有效铂含量最高,其平均值分别为0.176和0.157ug/g;而黄土沉积物、黄土古河(湖)沉积物及紫色砂岩发育的土壤有效钼含量最低,平均为0.。005一0.070ug/g,此类母质发育的土壤有90%的有效钼都在临界值0.15ug/g以下。(2)水、旱种植不同的影响:统计了140个种植水稻的水稻土壤有效钼含量一般都在0.15ug/g上下;而81个种旱作物的旱地土壤有效铝都在0.100ug/g以下。(3)水稻土亚类间水湿程度的影响:受水湿影响越深土壤有效钼含量越趋于增加,一般潜育型水稻土平均高于潴育型、渗育型和淹育型。(4)施磷的影响:在一定的施磷水平下,土壤有效钼及作物体内钼的含量均有增加;而施磷过量会产生反效果;磷对土壤有效钼含量的影响程度是因土类不同而异。(5)种植作物会引起土壤有效钼的亏损,但部分可用秸杆还田来弥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有效钼 成土母质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位素示踪法测定稀土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和扩散 被引量:36
6
作者 章力干 竺伟民 +1 位作者 张继榛 陈祖义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49-253,共5页
对9种不同性质土壤测定结果表明,RE的吸附或解吸均与Langmuir方程有极好的拟合性。土壤RE吸附容量在1.5~15mg/g之间,它与土壤中伊利石的相对含量呈明显正相关。土壤RE解吸量与吸附量之间呈显著指数曲线关系... 对9种不同性质土壤测定结果表明,RE的吸附或解吸均与Langmuir方程有极好的拟合性。土壤RE吸附容量在1.5~15mg/g之间,它与土壤中伊利石的相对含量呈明显正相关。土壤RE解吸量与吸附量之间呈显著指数曲线关系,曲线转折点的RE吸附量称为土壤特征吸附量,以它表征RE在土壤中运移难易,比土壤吸附容量表征更有意义。RE在土壤中的扩散能力很弱,其扩散系数比土壤中一般离子小一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解吸 扩散 土壤 稀土元素 同位素示踪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体内硒和硫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34
7
作者 马友华 丁瑞兴 +1 位作者 张继榛 竺伟民 《植物生理学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1-166,共6页
植物体内硒、硫的同化途径类似 ,硒和硫的相互作用表现在植物对硒和硫的吸收、运输和积累过程以及植物硒甲基化过程中 ,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及品质成分 ,这种相互作用随植物种类 ,硒和硫形态、浓度 ,植物的生育期 。
关键词 植物 相互作用 同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在土壤中运移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1
8
作者 竺伟民 张继榛 +1 位作者 章力干 陈祖义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41-346,共6页
9种不同性质土壤Ce和Nd吸附饱和度达50%时,用同位素示踪法和数值模拟法对RE运移进行比较,发现两者对极大多数土壤有较好的拟合性,说明该数值模拟程序对预测稀土长期在土壤中运移具有一定的可靠性。预测结果表明,在自然降... 9种不同性质土壤Ce和Nd吸附饱和度达50%时,用同位素示踪法和数值模拟法对RE运移进行比较,发现两者对极大多数土壤有较好的拟合性,说明该数值模拟程序对预测稀土长期在土壤中运移具有一定的可靠性。预测结果表明,在自然降雨量情况下,RE吸附饱和度10%时,在吸附容量小的酸性土壤中,RE下移约每年1cm,吸附容量中等的中性、微酸性土壤,每两年约下移1cm,而吸附容量较大的碱性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稀土元素 化肥 施肥 土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硫施用对烟草中磷的吸收和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马友华 章力干 +4 位作者 司友兵 崔权仁 张继榛 竺伟民 丁瑞兴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8-23,共6页
试验在盆栽条件下进行 ,研究表明 ,硒和硫对烟草中磷吸收和积累的影响随烟草生育期及不同生长器官而异 ,前期烟草地上部分磷的含量随施硒和施硫的增加而增多 ,硒、硫对磷含量表现出协同作用。成熟烟叶中磷含量在不施硫时随施硒的增加而... 试验在盆栽条件下进行 ,研究表明 ,硒和硫对烟草中磷吸收和积累的影响随烟草生育期及不同生长器官而异 ,前期烟草地上部分磷的含量随施硒和施硫的增加而增多 ,硒、硫对磷含量表现出协同作用。成熟烟叶中磷含量在不施硫时随施硒的增加而增多 ;施硫时 ,硒则降低烟叶的磷含量 ,硒、硫对烟叶中磷的积累表现出颉颃作用。前期烟草中磷和硫及硒的积累量相互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 ,成熟烟叶中硫与烟茎的磷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红壤 磷吸收 磷积累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和硫相互作用对烟草氮吸收和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9
10
作者 马友华 丁瑞兴 +1 位作者 张继榛 竺伟民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95-100,共6页
试验在盆栽条件下进行,研究表明,低硫(<94μgS/g)处理促进烟株中氮含量的提高,而高硫(>94μgS/g)降低烟株氮含量。烟株氮含量随硒用量的增加呈现先降低后上升趋势。低硒(4.94μgSe/g)低硫(<94μg... 试验在盆栽条件下进行,研究表明,低硫(<94μgS/g)处理促进烟株中氮含量的提高,而高硫(>94μgS/g)降低烟株氮含量。烟株氮含量随硒用量的增加呈现先降低后上升趋势。低硒(4.94μgSe/g)低硫(<94μgS/g)或高硒(9.88μgSe/g)高硫(>94μgS/g)处理时,硒、硫对烟株中氮吸收表现出颉颃作用。硒和硫对烟草氮积累量的影响则因烟草部位和生育期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硫相互作用对烤烟(Nicotina tabacum L.)吸收硒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马友华 丁瑞兴 +1 位作者 张继榛 竺伟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5-58,共4页
采用硒硫二因素二次饱和D 最优设计进行烟草盆栽试验。结果表明 ,烟草各部位硒含量随施硒量的增加而增多 ,烟草生长前期根部硒含量高于地上部 ,成熟期烟叶和根部硒含量高于茎部 ,尤以上二棚烟叶硒含量最高。施硫对烟草硒的吸收和积累量... 采用硒硫二因素二次饱和D 最优设计进行烟草盆栽试验。结果表明 ,烟草各部位硒含量随施硒量的增加而增多 ,烟草生长前期根部硒含量高于地上部 ,成熟期烟叶和根部硒含量高于茎部 ,尤以上二棚烟叶硒含量最高。施硫对烟草硒的吸收和积累量的影响随烟草生育期、生长器官和硒硫浓度不同而异。前期烟草全株及地上部的硒积累量在低硫 (<75μg·g-1)条件下随施硫增加而增多 ,硒硫表现为协同作用 ;在高硫 (>75 μg·g-1)条件下 ,烟草硒积累量则随施硫的增加而减少 ,表现为拮抗作用。不施硒时施硫会降低成熟烟叶硒含量 ,施硒时成熟烟叶硒含量则随施硫量的增加而增多 ,前者表现为硒硫拮抗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相互作用 硒吸收 安全性 盆栽试验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根际土壤硒、硫形态相互作用与烟草对硒、硫吸收的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马友华 丁瑞兴 +1 位作者 张继榛 竺伟民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253-257,共5页
通过烟草根际营养试验研究发现 ,烟草根际土壤Se总量及可溶态Se、交换态Se及有机Se均表现出明显的亏缺 .而根际土中S总量及吸附性S、有机S则表现明显的富集 .施S对根际土Se亏缺程度的影响与施Se处理有关 ,而施Se对根际土S富集程度的影... 通过烟草根际营养试验研究发现 ,烟草根际土壤Se总量及可溶态Se、交换态Se及有机Se均表现出明显的亏缺 .而根际土中S总量及吸附性S、有机S则表现明显的富集 .施S对根际土Se亏缺程度的影响与施Se处理有关 ,而施Se对根际土S富集程度的影响随施S的水平而有一定差异 .未施Se处理时 ,施S降低了烟草根际土中相应几种Se形态的亏缺率 ,施Se处理时施S的影响则相反 .不施S时 ,加入Se可以增加根际土全S量的富集程度 ;施S时 ,加入Se则减少根际全S量的富集程度 .前期烟草的Se含量主要受根际土壤可溶态Se的影响 ,而Se积累量除受土壤可溶态Se的影响外 ,还受到根际土壤交换态Se、有机Se及酸溶态Se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土壤 烟草 形态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和硫配施对烟草叶绿素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马友华 丁瑞兴 +1 位作者 张继榛 竺伟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09-111,共3页
关键词 硒肥 硫肥 烟草 富硒烟叶 叶绿素 保护酶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硫相互作用对烤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7
14
作者 马友华 张继榛 +3 位作者 竺伟民 司友兵 章力干 丁瑞兴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13-320,共8页
试验在盆栽条件下进行 ,研究表明 ,硒和硫对烟草的生长发育和烟叶品质诸方面存在着相互作用。硒、硫对烟草生长的影响则随硒、硫处理浓度、土壤类型及烟草生育不同而变化 ,红壤上低硒(<4.94~ 6.1 8μg Se/g)促进了前期烟草生长 ,高... 试验在盆栽条件下进行 ,研究表明 ,硒和硫对烟草的生长发育和烟叶品质诸方面存在着相互作用。硒、硫对烟草生长的影响则随硒、硫处理浓度、土壤类型及烟草生育不同而变化 ,红壤上低硒(<4.94~ 6.1 8μg Se/g)促进了前期烟草生长 ,高硫 (1 50 μg S/g)处理加强了低硒对烟草生长促进作用。黄褐土上施硒抑制烟草的前期生长 ,在低硒 (<6.1 8μg Se/g)处理下 ,施硫减弱了硒对烟草的抑制作用 ,硒、硫表现出明显的颉颃作用。硒、硫处理对成熟烟草生物量的影响与前期烟草不同。高硫的加入可以减轻红壤高硒对成熟烟草生物量的抑制作用。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烟碱、总糖、蛋白质及钾含量不仅取决于硒浓度 ,而且取决于施硫量 ,适量的硒、硫 (6.1 8μg Se/g和 75μg S/g)配合处理可以使烟叶具有较高的总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生长发育 烟叶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主要农用土壤中硫形态组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胡正义 张继榛 竺伟民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19-122,共4页
对安徽省6种主要农用土壤耕层(黄潮土、灰潮土、砂姜黑土、黄褐土、黄红壤和水稻土)22个样品中硫形态组份的分析表明:供试土壤中总硫(S)含量为112.4-237.0(均值为205.8)μgg ̄(-1).各土壤的有机硫和... 对安徽省6种主要农用土壤耕层(黄潮土、灰潮土、砂姜黑土、黄褐土、黄红壤和水稻土)22个样品中硫形态组份的分析表明:供试土壤中总硫(S)含量为112.4-237.0(均值为205.8)μgg ̄(-1).各土壤的有机硫和无机硫含量有所不同。其中,黄潮土、灰潮土的总S含量相对较高,潜在供硫能力相对较强,但土壤有效硫低;砂姜黑土、水稻土的总硫含量中等,潜在供硫能力较大,土壤有效硫中等;黄褐土、黄红壤的总硫含量小,潜在供硫能力弱,但黄褐土的有效硫中等,黄红壤中有效硫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农用土壤 硫形态组份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硫与作物对真菌病害抗病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杰 司友斌 +3 位作者 张继榛 马友华 方明学 施守华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z1期182-186,共5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施硫水平下几种作物对真菌病害的抗病性,发现在一定施硫水平下,几种作物对真菌病害的抗性增强,在0~120 mg/kg的施硫水平下,油菜对菌核病及小麦对小麦纹枯病的抗病性随施硫水平的提高而增强,当施硫达到120 mg/kg...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施硫水平下几种作物对真菌病害的抗病性,发现在一定施硫水平下,几种作物对真菌病害的抗性增强,在0~120 mg/kg的施硫水平下,油菜对菌核病及小麦对小麦纹枯病的抗病性随施硫水平的提高而增强,当施硫达到120 mg/kg时,其抗病性最强,施硫水平超过120 mg时,抗病性随施硫水平的提高反而下降;玉米在施硫量0~30 mg/kg范围内,对玉米小斑病的抗病性随硫量的提高而提高,在30 mg/kg时,抗病性最强,继续增加施硫量,抗病性随之下降;棉花枯萎病在施硫水平0~40 mg/kg时,随施硫量提高,棉花抗病性逐渐减弱,超过40 mg/kg时,随施硫量增加,其抗病性有所增强;棉花黄萎病在施硫水平0~40 mg/kg时,随施硫量增加,其抗病性增强,超过40 g/kg时,随施硫水平的提高抗病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真菌病害 抗病性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和硫相互作用对烟草生理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友华 张继榛 +4 位作者 竺伟民 王杰 丁瑞兴 章力干 司友斌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z1期158-163,共6页
试验在盆栽条件下进行,研究表明,施硫75 μg/g以下处理时,施硫可以促进烟叶叶绿素合成,施硒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程度随土壤类型和施硫量而变化,施硒6.18 μg/g和施硫75 μ/g配合处理利于提高烟叶叶绿素含量.硒和硫影响烟草保护酶系统中SO... 试验在盆栽条件下进行,研究表明,施硫75 μg/g以下处理时,施硫可以促进烟叶叶绿素合成,施硒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程度随土壤类型和施硫量而变化,施硒6.18 μg/g和施硫75 μ/g配合处理利于提高烟叶叶绿素含量.硒和硫影响烟草保护酶系统中SOD、CAT及POD的活性,且随硒、硫浓度及土壤类型而异.当硒过量降低烟草保护酶系统的酶活性时,高量硫(150 μg/g)的加入可以起到缓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土壤 生理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冲积土壤硫肥力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胡正义 张继榛 李若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7年第1期26-27,32,共3页
对长江冲积土壤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从无为县开始沿江而上至宿松县,长江冲积土壤有效S有减少的趋势。2.从平均值来看,水稻土有效S大于灰潮土;潜育型水稻土大于潴育型水稻土。3.灰潮土有效S含量不高,但潜在供S能力... 对长江冲积土壤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从无为县开始沿江而上至宿松县,长江冲积土壤有效S有减少的趋势。2.从平均值来看,水稻土有效S大于灰潮土;潜育型水稻土大于潴育型水稻土。3.灰潮土有效S含量不高,但潜在供S能力较强。C-O-S是主要潜在硫库,其次是惰性S和难溶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冲积物 硫形态组份 水稻土 灰潮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磷(P)水平对土壤中钼(Mo)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程素贞 张继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89年第1期37-43,共7页
一、前言土壤中微量元素对植物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受肥料的影响。Pendias等早就指出,施用P肥可以提高酸性土壤中Mo的有效性,stont,P.R.等其他许多研究者,也证明磷酸盐能促进作物对土壤中原有Mo的吸收,但James,W.S.等则提出,消量P会... 一、前言土壤中微量元素对植物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受肥料的影响。Pendias等早就指出,施用P肥可以提高酸性土壤中Mo的有效性,stont,P.R.等其他许多研究者,也证明磷酸盐能促进作物对土壤中原有Mo的吸收,但James,W.S.等则提出,消量P会降低草本植物对土壤中Mo的吸收。因此,P对土壤中Mo的有效性,似乎有促进和抑制的双重影响。利用这种双重影响,国外已有人从提高土壤中Mo的有效性,来探索一条缓解植物缺Mo,以及为解决Mo毒引起反刍动物缺Cu症而降低土壤过高有效Mo的新途径。而这一做法,对改变我省南方大约三分之一缺Mo土壤和淮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有效性 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肥在作物上施用的效果与方法 被引量:7
20
作者 黄界颍 马友华 +3 位作者 张多姝 李克强 杨京陵 张继榛 《安徽农学通报》 2002年第3期50-51,共2页
安徽省施用硫肥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 :可使小麦籽粒平均增产 6 % - 2 4 % ,粗蛋白含量由对照的 8.1% - 11.9%提高到施硫的 9.0 % - 14 .2 % ;油菜增产 2 .4 % - 31% ;大豆增产 12 % -17% ;花生增产达 10 % - 15 %。
关键词 硫肥 土壤 作物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