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张素晶 卢国林 陈小琳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99-100,共2页
目的评价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重度子痫前期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方法 45例重度子痫前期产妇随机分为3组,A组蛛网膜下腔注入0.5%罗哌卡因7.5mg复合舒芬太尼5μg,B组注入0.5%罗哌卡因7.5mg,C组注入0.5%罗哌卡因10.5mg。... 目的评价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重度子痫前期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方法 45例重度子痫前期产妇随机分为3组,A组蛛网膜下腔注入0.5%罗哌卡因7.5mg复合舒芬太尼5μg,B组注入0.5%罗哌卡因7.5mg,C组注入0.5%罗哌卡因10.5mg。观察麻醉效果及麻醉不良反应。结果 A、C两组麻醉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P<0.05)。C组麻醉后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B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重度子痫前期产妇剖宫产手术,术中麻醉效果好,血流动力学稳定,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罗哌卡因 腰硬联合麻醉 重度子痫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内注射吗啡复合舒芬太尼在二次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素晶 周敏 +1 位作者 卢国林 陈婵娟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鞘内注射少量吗啡复合少量舒芬太尼用于二次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180例拟行二次剖宫产的孕妇随机分为3组各60例,C组鞘内注入0.5%罗哌卡因15mg,M组复合吗啡0.1mg,SM组复合吗啡0.1mg及舒芬太尼2.5μg.记录3组产妇麻醉后4、8... 目的探讨鞘内注射少量吗啡复合少量舒芬太尼用于二次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180例拟行二次剖宫产的孕妇随机分为3组各60例,C组鞘内注入0.5%罗哌卡因15mg,M组复合吗啡0.1mg,SM组复合吗啡0.1mg及舒芬太尼2.5μg.记录3组产妇麻醉后4、8、16、24、36h静息及翻身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麻醉后24h镇痛泵按压次数、术后镇痛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结果M组和SM组术后16h内静息和翻身时VAS疼痛评分均比C组低(P<0.05),SM组术后24h和36h静息和翻身时VAS疼痛评分比C组和M组低(P<0.05),M组和SM组术后24h镇痛泵按压次数明显少于C组(P<0.05),M组和SM组两组镇痛满意率明显高于C组,SM组非常满意的发生率明显高于M组.结论鞘内注射罗哌卡因15mg复合吗啡0.1mg及舒芬太尼2.5μg能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内注射 吗啡 舒芬太尼 二次剖宫产 术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式镇痛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剖宫产术后早期按压宫底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素晶 吴希珠 +2 位作者 周敏 吴毅欢 杨丽君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多种镇痛方案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剖宫产后早期按压宫底疼痛的影响。方法 8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随机分为4组各20例,O组采用单纯静脉自控镇痛(PCIA);S组采用术前鞘内注射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联合PCIA;T组采用术后超声...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多种镇痛方案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剖宫产后早期按压宫底疼痛的影响。方法 8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随机分为4组各20例,O组采用单纯静脉自控镇痛(PCIA);S组采用术前鞘内注射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联合PCIA;T组采用术后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联合PCIA;ST组采用术前鞘内注射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术后TAP及联合PCIA。记录4组患者术后2h (T_1)、4h (T_2)及6h (T_3)静息及按压宫底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按压宫底前后平均血压(MAP)、心率(HR)及不良反应。结果 S组T_1时刻静息及按压宫底时VAS均比O组低;T组术后各时点按压宫底时VAS均比O组低;ST静息及按压宫底时VAS除T_1时刻与S组比较无明显改变外,均比其他3组低;S组T_1时刻及ST组T_1、T_2时刻按压前后MAP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和ST组寒颤发生率低于O组和T组。结论采用术前鞘内注射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术后TAP及合并PCIA能明显降低静息及按压宫底时VAS评分,避免按压宫底时血压骤升,预防术中寒颤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式镇痛 子痫前期 重度 腹横肌平面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内注射小剂量舒芬太尼预防剖宫产寒战反应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素晶 卢国林 周敏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87-89,共3页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小剂量舒芬太尼预防产妇剖宫产寒战反应的临床效用。方法 24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3组,每组80例。A组:鞘内注入0.5%罗哌卡因12mg复合舒芬太尼3μg;B组:鞘内注入0.5%罗哌卡因12mg复合舒芬太尼5μg;C组:鞘内注入0.5%罗哌...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小剂量舒芬太尼预防产妇剖宫产寒战反应的临床效用。方法 24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3组,每组80例。A组:鞘内注入0.5%罗哌卡因12mg复合舒芬太尼3μg;B组:鞘内注入0.5%罗哌卡因12mg复合舒芬太尼5μg;C组:鞘内注入0.5%罗哌卡因12mg。观察麻醉后寒战发生情况,麻醉效果,低血压、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A组、B组寒战发生率分别为6.2%和5.0%,明显低于C组2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麻醉为优者分别为76例(95.0%)和78例(97.5%),麻醉为优高于C组[62例(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有31例(38.8%)出现皮肤瘙痒,明显高于A组的4例(5.0%)及C组的0例(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3μg鞘内给药能有效防治产妇剖宫产麻醉寒战反应,而且皮肤瘙痒发生率低,对新生儿无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内注射 小剂量舒芬太尼 寒战 剖宫产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伏期鞘内注射舒芬太尼对罗哌卡因硬膜外分娩镇痛半数有效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素晶 卢国林 周敏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86-88,共3页
目的观察潜伏期鞘内注射舒芬太尼时罗哌卡因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方法选择40例单胎、足月、头位、有分娩镇痛需求的初产妇,ASAⅠ或Ⅱ级,在潜伏期行L2-3蛛网膜下腔穿刺,鞘内注射舒芬太尼5μg;硬膜外留置导管,头端置管3... 目的观察潜伏期鞘内注射舒芬太尼时罗哌卡因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方法选择40例单胎、足月、头位、有分娩镇痛需求的初产妇,ASAⅠ或Ⅱ级,在潜伏期行L2-3蛛网膜下腔穿刺,鞘内注射舒芬太尼5μg;硬膜外留置导管,头端置管3.5cm,鞘内给药产生镇痛效应1h后开启硬膜外镇痛泵,应用序贯法确定下一例产妇的药物浓度,第1例产妇罗哌卡因浓度为0.1%,相邻浓度比值为1.1。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宫缩时的疼痛程度;记录镇痛不良反应如瘙痒、恶心呕吐、低血压、心动过缓等及催产素使用量。结果潜伏期鞘内注射舒芬太尼时罗哌卡因硬膜外镇痛的EC50为0.062 5%,95%CI为0.052 5%-0.075 0%。结论鞘内注射舒芬太尼能有效降低罗哌卡因硬膜外分娩镇痛的EC50,减少罗哌卡因使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伏期 舒芬太尼 罗哌卡因 半数有效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先天性膈疝修补术19例麻醉体会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素晶 陈小琳 卢国林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59-60,共2页
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CDH)是导致新生儿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因本病具有肺发育不良、持续性肺动脉高压、严重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等病理特点,出生后1~3d内往往因病情严重急需手术治疗。其手术... 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CDH)是导致新生儿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因本病具有肺发育不良、持续性肺动脉高压、严重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等病理特点,出生后1~3d内往往因病情严重急需手术治疗。其手术麻醉不仅同时具有新生儿麻醉和胸外科麻醉的特点,而且该疾病本身的病理生理特点也给麻醉带来极大的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膈疝 修补术 新生儿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棒引导气管插管与直接喉镜在气管插管中并发症发生率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林传涛 王菁 +2 位作者 高翔 王玉苹 张素晶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17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光棒引导下气管插管与直接喉镜在气管插管中并发症发生率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接受妇科择期腹腔镜手术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 目的:探讨光棒引导下气管插管与直接喉镜在气管插管中并发症发生率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接受妇科择期腹腔镜手术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应用直接喉镜气管插管,研究组应用光棒引导下气管插管。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T1时,两组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两组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较T1时升高(P<0.05),且对照组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时,两组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较T2时降低(P<0.05),研究组、对照组T3时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与本组T1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直接喉镜气管插管相比,光棒引导下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指标更平稳,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棒引导 气管插管 直接喉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肌松药下TCI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诱导纤支镜经口气管插管的可行性 被引量:1
8
作者 陈辉 张素晶 +1 位作者 许丽双 林才朱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TCI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肌松药下诱导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经口气管插管的可行性。方法择期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的手术患者80例,ASAⅠ级。随机分为4组(n=20),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分别为2.5(Ⅰ组)、3.0(Ⅱ组)、3.5(Ⅲ组)和... 目的探讨TCI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肌松药下诱导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经口气管插管的可行性。方法择期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的手术患者80例,ASAⅠ级。随机分为4组(n=20),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分别为2.5(Ⅰ组)、3.0(Ⅱ组)、3.5(Ⅲ组)和4.0μg/L(IV组)。丙泊酚效应室靶浓度固定为3μg/mL。TCI瑞芬太尼5min后再TCI丙泊酚,10min后行纤支镜气管插管。记录麻醉诱导前基础值,TCI丙泊酚结束时、气管导管置入气管时各时点HR、MAP和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同时进行气管插管条件评分。结果气管插管满意率Ⅰ、Ⅱ、Ⅲ和Ⅳ组分别为45%、55%、75%和80%,Ⅲ和Ⅳ组分别与Ⅰ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不使用肌松剂的情况下,TCI瑞芬太尼3.5或4.0μg/L复合丙泊酚可提供较好的纤支镜经口气管插管条件,但对血流动力学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肌松 气管插管 纤维支气管镜 丙泊酚 瑞芬太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BIM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张素晶 《建筑与预算》 2021年第5期8-10,共3页
在当前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下,当代建筑相较于传统建筑,由于在开发规模和使用功能等方面发生了极大变化,使得建筑工程的施工难度随之增高,且在行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工程施工质量也将面临更高的要求与挑战。因此,BIM技术广泛应用于工程... 在当前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下,当代建筑相较于传统建筑,由于在开发规模和使用功能等方面发生了极大变化,使得建筑工程的施工难度随之增高,且在行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工程施工质量也将面临更高的要求与挑战。因此,BIM技术广泛应用于工程施工管理中,尤其是在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各专业管线、设备的综合排布等应用效果显著。在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能够全面科学地使用此技术,可以极大地促进了施工进度、质量等方面的提高,从而带动机电安装行业整体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程 机电安装 BIM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理应用抗生素初探附500例临床分析
10
作者 宋广有 王嘉琨 +2 位作者 张素晶 王洪斌 付玉珍 《黑龙江医学》 1994年第1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联合用药 临床分析 预防用药 非感染性疾病 速效抑菌剂 静脉给药 药物联合应用 外科住院病人 药物毒性 成人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烷短时吸入对新生大鼠海马caspase-3活性和认知功能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卢国林 张素晶 +1 位作者 陈小琳 宋一一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58-461,共4页
目的探讨七氟烷短时吸入对新生大鼠海马caspase-3活性和认知功能发育的影响。方法 7日龄新生SD大鼠64只,随机分为A、B、C、D 4组(n=16):A组吸入40%氧气1 h,B、C、D组分别吸入1.0%、2.0%、4.0%七氟烷1 h。各组随机取8只大鼠,于吸入七氟烷... 目的探讨七氟烷短时吸入对新生大鼠海马caspase-3活性和认知功能发育的影响。方法 7日龄新生SD大鼠64只,随机分为A、B、C、D 4组(n=16):A组吸入40%氧气1 h,B、C、D组分别吸入1.0%、2.0%、4.0%七氟烷1 h。各组随机取8只大鼠,于吸入七氟烷后24 h采用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海马caspase-3的活性,观察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各组余8只大鼠于7 wk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其认知功能。结果 B、C、D组Morris水迷宫测试成绩低于A组,而且随着吸入七氟烷浓度的增加,逃避潜伏期和探索时间逐渐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吸入1.0%、2.0%、4.0%七氟烷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1.0±2.7)%、(52.8±4.9)%、(71.4±3.2)%,均高于A组(1.9±0.8)%,而且随着吸入七氟烷浓度的增加,神经细胞凋亡率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七氟烷短时吸入导致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并阻抑新生大鼠认知功能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 CASPASE-3 海马 认知功能 大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