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冯梦龙村文化建筑群(冯梦龙纪念馆、山歌文化馆、卖油郎油坊)
1
作者 查金荣 +2 位作者 张筠之 张超(摄影) 章鱼见筑(摄影) 《当代建筑》 2024年第8期90-93,共4页
1冯梦龙纪念馆设计汲取了苏式传统民居的精髓,以院落为中心,巧妙地利用连廊将各个功能区连接起来,创造出曲径通幽、步移景异的空间感受。这种布局方式不仅使游客能够流畅地穿行于各个区域,还为他们带来了历史感和文化体验。在建筑风格上... 1冯梦龙纪念馆设计汲取了苏式传统民居的精髓,以院落为中心,巧妙地利用连廊将各个功能区连接起来,创造出曲径通幽、步移景异的空间感受。这种布局方式不仅使游客能够流畅地穿行于各个区域,还为他们带来了历史感和文化体验。在建筑风格上,设计选择了古朴、淡雅的风格,以凸显冯梦龙倡导的淡泊、亲和的文人品格。这种简约而含蓄的设计不仅使建筑更富有审美感,还更好地体现了冯梦龙所秉持的品德与文化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梦龙 步移景异 空间感受 建筑风格 文化体验 历史感 布局方式 曲径通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那拉提游客中心
2
作者 查金荣 +1 位作者 张筠之 章鱼见筑(摄影) 《当代建筑》 2024年第8期88-89,共2页
设计以那拉提空中草原上的花朵为原型,勾勒出建筑的轮廓,再拟态空中草原的地形,营造出一个如山峦般连绵起伏的大屋面。起伏的屋面与绵延的草原山丘的走势遥相呼应,宛如一个微缩的空中草原。建筑延续了草原的有机景观,模糊了人工与自然... 设计以那拉提空中草原上的花朵为原型,勾勒出建筑的轮廓,再拟态空中草原的地形,营造出一个如山峦般连绵起伏的大屋面。起伏的屋面与绵延的草原山丘的走势遥相呼应,宛如一个微缩的空中草原。建筑延续了草原的有机景观,模糊了人工与自然的边界,使建筑与自然有机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与自然 那拉提 建筑延续 连绵起伏 大屋面 有机融合 草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院落:启迪设计大厦的空间构成
3
作者 蔡爽 张筠之 《世界建筑》 2024年第9期112-117,共6页
启迪设计大厦,坐落于苏州工业园区中轴景观带,是启迪设计集团成立70周年之际的新总部大楼,其设计旨在探索现代建筑理念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的新范式。大厦设计灵感源自苏州传统民居,通过创新性的7进“垂直院落”空间布局,每一进均配以精... 启迪设计大厦,坐落于苏州工业园区中轴景观带,是启迪设计集团成立70周年之际的新总部大楼,其设计旨在探索现代建筑理念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的新范式。大厦设计灵感源自苏州传统民居,通过创新性的7进“垂直院落”空间布局,每一进均配以精心设计的花园,实现了高层建筑中的“立体园林”构想。建筑立面形体灵动,采用微旋转策略,展现了丰富的形态学与空间多样性。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指导下,通过被动优先、主动优化的可持续绿色技术应用,力图打造一座绿色高品质现代化人文建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建筑 苏州园林 传统文化 办公建筑 垂直院落 立体园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地性与综合性——那拉提草原游客中心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筠之 查金荣 《世界建筑》 2023年第12期114-117,共4页
当前,全国各地景区的游客量迎来巨大增长,游客中心发挥的作用愈加综合,扮演多重角色。本文以那拉提草原游客中心为例,浅析此类建筑的设计原则与方法。那拉提草原游客中心作为那拉提景区基础设施建筑,在功能和交通组织上具有特殊性和复... 当前,全国各地景区的游客量迎来巨大增长,游客中心发挥的作用愈加综合,扮演多重角色。本文以那拉提草原游客中心为例,浅析此类建筑的设计原则与方法。那拉提草原游客中心作为那拉提景区基础设施建筑,在功能和交通组织上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文章将该项目置于“形式逻辑”“功能统合”“交通组织”3个关键词下进行解读。游客中心以融入当地特色景观的姿态,成为景区标志性的符号;作为一个复合功能的建筑,以合理的形式统合各种功能;同时承担着交通枢纽的作用,组织多重交通流线,以确保游客出入景区的便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区游客中心 地域性 标志性 业态复合 交通枢纽 场站设计 那拉提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砖砌建造文化的现代表达——以冯梦龙山歌文化馆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筠之 查金荣 刘阳 《世界建筑》 2023年第4期108-111,共4页
砖是江南建筑意象的基本单元,传统砖砌建造凝结了匠人的技艺和智慧,在当代建筑中,对传统砖砌建造文化有3种表达方式:传统清水砖墙、砖材材料创新及砌筑方式探索。在冯梦龙山歌文化馆项目中,通过对砖材和砌筑方式的创新,实现了大面积高... 砖是江南建筑意象的基本单元,传统砖砌建造凝结了匠人的技艺和智慧,在当代建筑中,对传统砖砌建造文化有3种表达方式:传统清水砖墙、砖材材料创新及砌筑方式探索。在冯梦龙山歌文化馆项目中,通过对砖材和砌筑方式的创新,实现了大面积高强度透空砖墙,是一次对传统砖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砌 传统民居 表达方式 文化传承 乡村建筑 低技营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与创新融合的乡村建筑设计--冯梦龙村山歌文化馆项目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筠之 《城市住宅》 2021年第5期197-198,共2页
苏州市冯梦龙村是明代作家冯梦龙的故乡,在主打名人的乡村建筑设计中,需要尊重传统、弘扬文化,以克制而尊重的心态进行设计,新建建筑需符合苏州传统民居风貌。但是一味地模仿与复刻又容易落入"假古董"的俗套。通过设计定位、... 苏州市冯梦龙村是明代作家冯梦龙的故乡,在主打名人的乡村建筑设计中,需要尊重传统、弘扬文化,以克制而尊重的心态进行设计,新建建筑需符合苏州传统民居风貌。但是一味地模仿与复刻又容易落入"假古董"的俗套。通过设计定位、空间推演、场地演绎、传承与出新等角度,探索传统与创新融合的乡村建筑设计思路与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民居 空间推演 场地演绎 传承与出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三螺旋模式结构”到“集群创新”的建筑演绎——江苏硅谷核心区展示中心建筑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查金荣 张筠之 张智俊 《世界建筑》 2019年第7期134-136,F0003,共4页
1布局:启动窗口、引领园区基地被西部干线划分为科研办公和配套居住两个区域,然而科研办公用地又被现状河流分为3个地块。设计之初,希望将3块科研用地作为一个地块设计。通过对场地及周边现状的分析,设计时首先引入一条自由的曲线,将3... 1布局:启动窗口、引领园区基地被西部干线划分为科研办公和配套居住两个区域,然而科研办公用地又被现状河流分为3个地块。设计之初,希望将3块科研用地作为一个地块设计。通过对场地及周边现状的分析,设计时首先引入一条自由的曲线,将3个独立的地块有机地串联在一起,使之形成一个整体,同时又在中间地块引入一条南北方向的轴线与自由的曲线相呼应形成园区的主要结构轴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设计 模式结构 三螺旋 中间地块 硅谷 江苏 演绎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引领的科技城一体化设计实践
8
作者 查金荣 张筠之 《建筑技艺》 2017年第10期36-41,共6页
科技城从最初的"工业园"模式,发展到"产业园"模式,直至发展为产城融合示范区,实现了从曾经的招商引资转变为如今的产业生态链的转型升级。在科技城的规划设计中,产业引领与一体化的运营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经历多年发展,启迪设计... 科技城从最初的"工业园"模式,发展到"产业园"模式,直至发展为产城融合示范区,实现了从曾经的招商引资转变为如今的产业生态链的转型升级。在科技城的规划设计中,产业引领与一体化的运营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经历多年发展,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为启迪设计集团)在科技城规划设计与运营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实践 科技城 一体化 产业 招商引资 工业园 示范区 生态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织补·链接——苏州古城保护与活化路径探索
9
作者 查金荣 张筠之 刘阳 《江苏建筑》 2021年第4期5-10,共6页
苏州平江历史街区有2500多年历史,直至今天,平江路历史街区并未凝冻固化,生活生产等职能仍在延续,成为中华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绵延生长的活态见证。针对历史街区的具体特征,有必要对其进行长效保护与活化利用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平江历史... 苏州平江历史街区有2500多年历史,直至今天,平江路历史街区并未凝冻固化,生活生产等职能仍在延续,成为中华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绵延生长的活态见证。针对历史街区的具体特征,有必要对其进行长效保护与活化利用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平江历史街区针灸式点状更新的实践适应了活态的社会现状,具有普适性的示范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街区 古城保护 业态活化 平江历史街区 名人故居改造 厂区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蛳壳里做道场——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东校区校园综合体探索
10
作者 查金荣 蔡爽 张筠之 《建筑技艺》 2019年第5期98-105,共8页
针对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东校区场地的不利条件,对新旧功能叠置的设计方法进行分析,提出"基座"+"架空平台"+"双通道"=新旧功能叠置的校园综合体的设计理念,以期创造多种良性体验的活动场所与校园灰空... 针对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东校区场地的不利条件,对新旧功能叠置的设计方法进行分析,提出"基座"+"架空平台"+"双通道"=新旧功能叠置的校园综合体的设计理念,以期创造多种良性体验的活动场所与校园灰空间,重构传承与创新相融合的建筑风貌,打造师生喜爱的学习工作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址改扩建 新旧功能叠置 教育综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设计产品的方式设计房子——昆山森林公园24 小时智能化图书馆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筠之 《中国住宅设施》 2021年第3期95-96,共2页
通过一实际工程案例实践,提出无人图书馆建筑产品的设计方法,研究建筑产品的标准化设计;并且在城市建设的角度上,研究通过提升产品的文化属性,彰显所处城市地域特色的途径。
关键词 装配式 建筑产品化 EPC 无人图书馆 智能化 建筑设计 一体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