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乡协调度评价模型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81
1
作者 张竟竟 陈正江 杨德刚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11,共7页
科学评价城乡关系的发展程度和发展状况是城乡关系研究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以城乡关系的实质为着眼点,对城乡协调度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城乡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初步构建了城乡协调度评价模型,这是从系统的角度... 科学评价城乡关系的发展程度和发展状况是城乡关系研究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以城乡关系的实质为着眼点,对城乡协调度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城乡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初步构建了城乡协调度评价模型,这是从系统的角度科学评价城乡关系所做的初步尝试,目的是为制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对策和提高城乡空间组织化程度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关系 城乡协调度 模型 应用 乌鲁木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与分形理论的天山北坡城乡空间演变综合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竟竟 杨德刚 +1 位作者 张豫芳 陈正江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3-89,共7页
利用遥感和GIS并结合分形理论研究区域城乡空间形态演变,揭示其变化规律,还是一项较为前沿的研究领域。本文集成GIS和分形研究等方法对天山北坡进行了区域和流域两个层面的城乡空间演变研究,初步探究了天山北坡城乡用地扩展方式的时空... 利用遥感和GIS并结合分形理论研究区域城乡空间形态演变,揭示其变化规律,还是一项较为前沿的研究领域。本文集成GIS和分形研究等方法对天山北坡进行了区域和流域两个层面的城乡空间演变研究,初步探究了天山北坡城乡用地扩展方式的时空演变规律,对区域城乡发展的空间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结果表明该区域城乡空间形态具有较好的分形特征,城市形态分维数由1.238减小为1.234;城镇聚落具有较乡村聚落更为明显的分形特征,分维数依次为市县(1.549)、乡镇(1.236)、村(1.213);城镇用地较农村居民点用地扩展迅速,城镇用地变化指数(0.47)大于农村居民点用地(0.16),城镇用地扩展以外延型为主,城镇化发展较快;城乡用地变化和分形特征均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和干旱区绿洲型特征;区域研究和流域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分形 天山北坡 城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城乡关联发展综合评价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竟竟 陈正江 王发曾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7-160,172,共5页
目的通过对河南省城乡关联发展的科学评价,为河南省城乡协调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评判模型及区域比较分析进行定量研究。结果省域研究结果表明,城乡关联发展水平与3省经济发展水平一致,河南省城乡关联发展水平最低;... 目的通过对河南省城乡关联发展的科学评价,为河南省城乡协调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评判模型及区域比较分析进行定量研究。结果省域研究结果表明,城乡关联发展水平与3省经济发展水平一致,河南省城乡关联发展水平最低;市域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城乡关联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呈现由西北向东南降低的趋势。结论发展经济和提高城市化水平是提高河南省城乡关联发展水平的两个主要方面,同时还应加强城乡自然基础、基础设施、城镇体系及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城乡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城乡关联发展 城乡关联度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农村宅基地流转问题初探 被引量:31
4
作者 张竟竟 高建华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82-86,共5页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是我国土地管理中的热点问题,也是难点问题 而农村宅基地流转问题又是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以农村宅基地为研究对象,在对河南省诸地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河南省农村宅基地流转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总...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是我国土地管理中的热点问题,也是难点问题 而农村宅基地流转问题又是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以农村宅基地为研究对象,在对河南省诸地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河南省农村宅基地流转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总结出河南省农村宅基地流转的主要形式,分析了宅基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宅基地流转的原则及政策措施,以期为宅基地流转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宅基地流转 集体土地资产 土地使用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北坡经济带城乡关联发展定量评价 被引量:5
5
作者 张竟竟 陈正江 杨德刚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7年第2期475-480,共6页
以天山北坡经济带11市县的城乡区域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该区域城乡关联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价,以期为天山北坡经济带城乡区域系统的协调发展提供依据。研究表明:城乡关联度与城市化水平和人均GDP有着密切关系,呈正相关性... 以天山北坡经济带11市县的城乡区域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该区域城乡关联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价,以期为天山北坡经济带城乡区域系统的协调发展提供依据。研究表明:城乡关联度与城市化水平和人均GDP有着密切关系,呈正相关性;天山北坡经济带城乡关联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等级和空间差异;而且,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天山北坡经济带城乡关联度的量化分析与与该区域城乡关联发展的实际水平基本相符,表明主成分分析法对城乡关联发展的定量分析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评价 天山北坡经济带 城乡关联发展 城乡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农业水旱灾害风险评估与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24
6
作者 张竟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98-106,共9页
为了加强河南省农业水旱灾害的风险评估和管理,该文利用信息扩散模型和风险等级划分,对河南省农业水旱灾害风险进行评估与时空特征研究,从而得出不同程度水旱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及其时空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17个市的农业水旱灾害风... 为了加强河南省农业水旱灾害的风险评估和管理,该文利用信息扩散模型和风险等级划分,对河南省农业水旱灾害风险进行评估与时空特征研究,从而得出不同程度水旱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及其时空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17个市的农业水旱灾害风险概率均较大,且旱灾风险概率、风险等级、成灾面积均大于水灾;农业水灾风险空间分布表现出西北到东南风险概率增加的特点,低风险区为豫西、豫北区,高风险区主要是豫东、豫南区,尤其是黄淮4市风险较高;旱灾风险空间分布表现出西部、南部大于东部和北部的特点,豫北区的安阳、新乡、濮阳风险较小,豫西、豫南区则处于高风险。该研究为河南省粮食核心区战略地位的提升及灾害防治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灾 旱灾 风险评估 信息扩散模型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层次决策方法的矿山企业大型投资项目的综合决策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竟竟 王贵成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2-115,共4页
将灰色统计方法、GM(1,1)预测模型、模糊综合评判、灰色关联度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针对某大型矿业公司红矿选矿项目进行了灰色层次综合决策,得出了令人满意的结论。事实证明,灰色层次决策能够用于大型项目的综合决策。
关键词 投资决策 项目决策 灰色层次决策 灰色统计决策 GM(1 1)模型 模糊综合评判 灰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农业气象灾害时序特征及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张竟竟 于丽丽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4002-4005,共4页
对河南省自1978年以来的农业气象灾害时序特征及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从受灾和成灾两个层面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在各类农业气象灾害中以旱灾最为严重,其次是水灾,再次是冰雹和霜冻灾害,其中旱灾和水灾占到了80%以上,是河南省的主要农业... 对河南省自1978年以来的农业气象灾害时序特征及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从受灾和成灾两个层面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在各类农业气象灾害中以旱灾最为严重,其次是水灾,再次是冰雹和霜冻灾害,其中旱灾和水灾占到了80%以上,是河南省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各类农业气象灾害均呈现出规律性波动变化,表明进行农业气象灾害周期性规律研究是可行的;受灾与成灾的面积呈现出一定周期性波动,并且相应年份的农业气象灾害受(成)灾面积的灾损程度与粮食总产呈负相关。研究结果与河南省农业气象灾害发生的实际情况基本吻合,为河南省的农业生产及灾害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象灾害 时序特征 粮食生产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北坡区域城乡人口空间分布综合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竟竟 陈正江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7-31,共5页
城乡人口空间分布状况是区域城乡关联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天山北坡区域是新疆人口最为密集的区域,其城乡人口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区域城乡经济社会的关联发展程度。本文采用多种人口量化方法,从各方面对经济带的城乡人口发展状况进行了... 城乡人口空间分布状况是区域城乡关联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天山北坡区域是新疆人口最为密集的区域,其城乡人口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区域城乡经济社会的关联发展程度。本文采用多种人口量化方法,从各方面对经济带的城乡人口发展状况进行了科学全面的评价,并提出了区域城乡人口统筹发展的实施途径,进一步为该区域的城乡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 城乡 天山北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元结构与“三农”问题的河南省城乡协调度动态评价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竟竟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46-451,共6页
城乡协调发展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关键问题之一,科学评价城乡关系的发展程度和发展状况是研究城乡关系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笔者以城乡二元结构和"三农"问题为着眼点,运用城乡协调度评价模型对河南省进行了动态评价。研究结果... 城乡协调发展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关键问题之一,科学评价城乡关系的发展程度和发展状况是研究城乡关系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笔者以城乡二元结构和"三农"问题为着眼点,运用城乡协调度评价模型对河南省进行了动态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将多用于环境与经济评价的距离协调度和变化协调度模型创造性地运用于城乡协调度的评价分析,可以较好的判定城乡区域系统乃至各子系统的具体发展情况;以城乡二元结构和"三农"问题为基础构建的城乡协调度模型可以准确判定城乡区域系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河南省城乡两大系统总体上是朝着协调发展的方向迈进的,但农村发展与城市发展速度存在较大差距,城乡协调度在波动中增长,就河南而言主要是由于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切实解决农业和农民问题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关系 城乡协调度 模型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关联发展动力机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竟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222-225,共4页
对当前城乡关联发展动力机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进行了动力因素选择并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选取河南18地市为样本,对城乡关联发展动力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量化研究方法确定区域城乡关联发展的动力因素是科学可行的;主成... 对当前城乡关联发展动力机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进行了动力因素选择并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选取河南18地市为样本,对城乡关联发展动力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量化研究方法确定区域城乡关联发展的动力因素是科学可行的;主成分分析法在多因子信息提取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样适用于城乡关联发展动力机制的评价分析;实证研究表明城市化、社会经济、科技教育、基础设施、产业结构、政策制度等因素在河南省城乡关联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关联发展 动力机制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北坡经济带城乡产业关联性综合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竟竟 陈正江 杨德刚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7期589-593,共5页
从城乡产业协调的新视角,综合运用SPSS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11市县的城乡产业关联性进行了多层面的综合研究。结果表明该经济带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的相关性较强;种植业、牧业与经济带农业的相关性也较... 从城乡产业协调的新视角,综合运用SPSS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11市县的城乡产业关联性进行了多层面的综合研究。结果表明该经济带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的相关性较强;种植业、牧业与经济带农业的相关性也较强;工业与农业整体上呈较强的正相关性,但部分市县呈负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工业思维发展农业,以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关联度 相关系数 天山北坡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聚落体系与交通网络分形特征——以灵宝市和柘城县为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竟竟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65-472,共8页
综合运用回旋半径法和地理信息系统分别对河南省豫西山地灵宝市和豫东平原柘城县进行聚落与交通网络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柘城县交通网络的长度维数(DL)为1.1659,灵宝市为1.0983,均小于2,两地均表现出交通网络密度从测算中心向周... 综合运用回旋半径法和地理信息系统分别对河南省豫西山地灵宝市和豫东平原柘城县进行聚落与交通网络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柘城县交通网络的长度维数(DL)为1.1659,灵宝市为1.0983,均小于2,两地均表现出交通网络密度从测算中心向周围地域逐渐递减的规律性;柘城县交通网络分枝维数(Db)为1.324,灵宝市为0.9818,柘城县较灵宝市交通网络的通达性高;柘城县聚落体系分布半径维数(D)为1.5044,灵宝市为1.0571,柘城县较灵宝市聚落体系空间分布均匀。平原县市和山地丘陵县市的交通网络与城乡聚落体系空间分布均表现出明显的分形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落体系 交通网络 分形特征 丘陵 平原 灵宝市 柘城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粮食生产的波动性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竟竟 范况生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30-1532,共3页
利用波动指数对河南省粮食生产的波动周期和波动幅度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978~1997年间河南粮食生产波动性较强,表现为波动周期短、频率快、幅度大、指数高;1997年之后进入长周期波动态势;总体上与我国粮食生产波动特征一致,属... 利用波动指数对河南省粮食生产的波动周期和波动幅度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978~1997年间河南粮食生产波动性较强,表现为波动周期短、频率快、幅度大、指数高;1997年之后进入长周期波动态势;总体上与我国粮食生产波动特征一致,属于古典型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 波动性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M的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竟竟 郭志富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5年第7期126-132,共7页
应用偏离-份额分析法(SSM)对河南省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和转移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以男性为主、文化程度渐高、二三产业转移为主、以亲属介绍外出为主、以向东中部地区转移为主以及向地级市转移为主的特点... 应用偏离-份额分析法(SSM)对河南省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和转移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以男性为主、文化程度渐高、二三产业转移为主、以亲属介绍外出为主、以向东中部地区转移为主以及向地级市转移为主的特点;农村从业人员分行业就业中,农业虽然基础比重较大,但普遍不具有优势和竞争力,而工业、建筑业和批发零售餐饮业虽基础就业人数不多,但竞争力较强,具体到河南省各地市的部门优势不甚明显,部门偏离存在区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离-份额分析法 农村劳动力 河南省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城镇体系规模结构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竟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43-246,共4页
综合应用城市首位率、不平衡指数和分形模型对河南省城镇体系从城镇人口和省辖市市区非农业人口两个层面研究其规模和空间结构时空演变特征。得出了省辖市市区非农业人口较之统计中的城镇人口更能表征城市实际规模和河南省城镇体系规模... 综合应用城市首位率、不平衡指数和分形模型对河南省城镇体系从城镇人口和省辖市市区非农业人口两个层面研究其规模和空间结构时空演变特征。得出了省辖市市区非农业人口较之统计中的城镇人口更能表征城市实际规模和河南省城镇体系规模结构总体上表现出不平衡性的结论。建议完善统计分类,以市区常住人口作为衡量城镇人口的规模;河南省应进一步提升首位城市郑州的中心地位,并构建等级规模体系完整,空间结构布局合理的现代城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结构 城镇体系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乡协调发展的天山北坡城镇带空间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竟竟 陈正江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08年第4期415-419,共5页
综合运用城镇体系及区域分析的多种方法对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城镇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价,结果表明,该经济带城镇发展明显不平衡,呈现出等级缺失性、职能多样性、带状密集性和距离衰减性等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省会城市为龙头的、以... 综合运用城镇体系及区域分析的多种方法对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城镇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价,结果表明,该经济带城镇发展明显不平衡,呈现出等级缺失性、职能多样性、带状密集性和距离衰减性等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省会城市为龙头的、以区域空间整合为主线的和以城乡一体化为内容的城镇体系优化模型及其具体的实施途径,是从空间角度探讨城乡协调发展的初步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体系 城乡协调 天山北坡城镇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理学》“一案贯穿”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竟竟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2期137-140,共4页
为顺应城市规划专业教育新特点,根据城市地理学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将案例教学法在《城市地理学》教学应用中的经验总结为"一案贯穿"教学方法,是指采用特定地域的城镇体系规划为案例,贯穿《城市地理学》各章节主要理论的讲解... 为顺应城市规划专业教育新特点,根据城市地理学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将案例教学法在《城市地理学》教学应用中的经验总结为"一案贯穿"教学方法,是指采用特定地域的城镇体系规划为案例,贯穿《城市地理学》各章节主要理论的讲解和应用的教学方法.并围绕"一案贯穿"教学方法的提出,教学内容的编排,教学环节的设计,应用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城市地理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农业优势分析及主导产业选择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竟竟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60-1263,共4页
农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正确选择农业主导产业对于新疆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和区位熵法对新疆种植业、畜牧业和林果业分别进行了产业优势分析,在此基础上综合选择新疆农业主导产业为糖料种植业、... 农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正确选择农业主导产业对于新疆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和区位熵法对新疆种植业、畜牧业和林果业分别进行了产业优势分析,在此基础上综合选择新疆农业主导产业为糖料种植业、牛羊肉加工业和葡萄果品加工业,棉花种植业可确定为优势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主导产业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统筹背景下河南省农村宅基地流转问题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竟竟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86-188,共3页
在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日益深化及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下,农村宅基地流转问题备受争议,成为理论研究的一大热点问题。本文在考察了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及边远农村地区三个特定地域农村宅基地流转主要特点的基础上,指出农村宅基地流转的... 在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日益深化及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下,农村宅基地流转问题备受争议,成为理论研究的一大热点问题。本文在考察了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及边远农村地区三个特定地域农村宅基地流转主要特点的基础上,指出农村宅基地流转的最大阻碍是土地法规制度的限制及农民乡土情结的束缚;而新农村建设、市场经济、人口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及子女教育等因素构成推动其流转的主要动因。最后,提出了促进农村宅基地规范化流转的一些思考。以期为河南省农村宅基地有序流转及城乡统筹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及实践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统筹 农村 宅基地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