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塔里木河植被根系对河岸冲刷特性影响的现场试验
被引量:
1
1
作者
宗全利
张禹洋
+3 位作者
唐瑞泽
汤骅
刘华利
李琳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2-243,共12页
为研究现场条件下植被根系对河岸冲刷特性的定量影响,设计制作了冲刷试验装置,在塔里木河干流上游选取了4个典型位置,开展了胡杨、芦苇、红柳和骆驼刺4种典型根系的18组土体起动切应力和冲刷系数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①起动切应力随...
为研究现场条件下植被根系对河岸冲刷特性的定量影响,设计制作了冲刷试验装置,在塔里木河干流上游选取了4个典型位置,开展了胡杨、芦苇、红柳和骆驼刺4种典型根系的18组土体起动切应力和冲刷系数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①起动切应力随根系含量增大基本呈幂函数关系增大,且相同根系含量对应起动切应力红柳最大,胡杨和骆驼刺次之,芦苇最小;分析了单位根系含量变化对起动切应力的影响效果,其顺序为骆驼刺>胡杨>红柳>芦苇。②建立了起动切应力与根系体积密度的定量关系式;根系的存在可以减小土体冲刷系数,其值随根系含量增大基本呈幂函数关系减小,且单位根系含量增加对冲刷系数的减小效果次序为骆驼刺>胡杨>红柳>芦苇。③建立了有、无根系影响的冲刷系数与起动切应力幂函数关系式,并与已有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文试验结果与现有研究结果规律一致,但对应的系数和指数均有所差异。研究成果能为塔里木河植被护坡和河岸冲刷过程计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刷特性
起动切应力
冲刷系数
植被根系
现场试验
塔里木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植被缓冲带对地表径流阻控效果调查及模拟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禹洋
聂世豪
+2 位作者
蔡国强
孙政
宗全利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6-42,共7页
为了定量分析和评价植被缓冲带对地表径流的阻控效果,对大沽河流域两岸典型植被进行了现场调查及取样,并利用VFSMOD模型初步探讨了植被缓冲带的作用。根据实地调查,获得了大沽河8个典型位置的缓冲带参数。结果表明:大沽河流域植被缓冲...
为了定量分析和评价植被缓冲带对地表径流的阻控效果,对大沽河流域两岸典型植被进行了现场调查及取样,并利用VFSMOD模型初步探讨了植被缓冲带的作用。根据实地调查,获得了大沽河8个典型位置的缓冲带参数。结果表明:大沽河流域植被缓冲带主要由杨树、松树等高大乔木,罗布麻、碱蓬等灌木植物和结缕草、野艾蒿等草本植物组成;这些植被对地表覆盖度较高,可有效地拦截泥沙、增加地表粗糙度,对地表径流具有良好的阻控效果。利用VFSMOD模型对北岔河村、仁兆镇拦河闸、程家小里村和后路家村4个缓冲带的地表径流阻控效果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4处植被缓冲带分别可以拦截0.8,0.7,0.7,0.4 mm/min以下降雨强度产生的地表径流;在植被缓冲带宽度和源区宽度同时变化的情况下,4处植被缓冲带宽度分别达到8,20,1,5 m时,对泥沙拦截率达到0.95以上。因此,大沽河两岸现存植被缓冲带可以对泥沙起到较好的阻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缓冲带
大沽河
VFSMOD模型
地表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VFSMOD模型的植被缓冲带泥沙拦截效果模拟分析
3
作者
张禹洋
孙政
+3 位作者
蔡国强
聂世豪
张良
宗全利
《人民珠江》
2022年第1期56-63,共8页
以山东省大沽河流域北岔河村段、仁兆镇拦河闸段、程家小里村段、后路家村段4处典型植被缓冲带为例,利用VFSMOD模型进行拦截泥沙效果模拟。通过VFSMOD模型,观察植被缓冲带宽度、长度、坡度、植被间距、植被糙率等参数对泥沙拦截效果的...
以山东省大沽河流域北岔河村段、仁兆镇拦河闸段、程家小里村段、后路家村段4处典型植被缓冲带为例,利用VFSMOD模型进行拦截泥沙效果模拟。通过VFSMOD模型,观察植被缓冲带宽度、长度、坡度、植被间距、植被糙率等参数对泥沙拦截效果的敏感性,并比较4处典型位置泥沙拦截率对5个参数的敏感程度。结果表明:泥沙拦截率与缓冲带宽度呈正相关,且带宽达到5 m之前拦截率受带宽的影响较明显;泥沙拦截率与缓冲带长度呈正相关,北岔河村、仁兆镇拦河闸、程家小里村3处缓冲带长度达到20 m后对拦沙率影响降低,后路家村处缓冲带长度对拦沙率的影响较为稳定;泥沙拦截率与植被间距呈负相关,且植被间距达到10 cm之前拦沙率受植被间距的影响较明显;泥沙拦沙率与坡度呈负相关,且坡度达到0.05之后,拦沙率基本不再受其影响;泥沙拦截率与植被糙率呈负相关,且其对拦沙率的影响较低。研究为大沽河水土流失提供了一定的方法及理论数据,并为国内相似河流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FSMOD模型
植被缓冲带
拦截泥沙
大沽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塔里木河植被根系对河岸冲刷特性影响的现场试验
被引量:
1
1
作者
宗全利
张禹洋
唐瑞泽
汤骅
刘华利
李琳
机构
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
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
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2-243,共12页
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B03024-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69029)。
文摘
为研究现场条件下植被根系对河岸冲刷特性的定量影响,设计制作了冲刷试验装置,在塔里木河干流上游选取了4个典型位置,开展了胡杨、芦苇、红柳和骆驼刺4种典型根系的18组土体起动切应力和冲刷系数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①起动切应力随根系含量增大基本呈幂函数关系增大,且相同根系含量对应起动切应力红柳最大,胡杨和骆驼刺次之,芦苇最小;分析了单位根系含量变化对起动切应力的影响效果,其顺序为骆驼刺>胡杨>红柳>芦苇。②建立了起动切应力与根系体积密度的定量关系式;根系的存在可以减小土体冲刷系数,其值随根系含量增大基本呈幂函数关系减小,且单位根系含量增加对冲刷系数的减小效果次序为骆驼刺>胡杨>红柳>芦苇。③建立了有、无根系影响的冲刷系数与起动切应力幂函数关系式,并与已有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文试验结果与现有研究结果规律一致,但对应的系数和指数均有所差异。研究成果能为塔里木河植被护坡和河岸冲刷过程计算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冲刷特性
起动切应力
冲刷系数
植被根系
现场试验
塔里木河
Keywords
erosion characteristics
critical shear stress
erodibility coefficient
vegetation roots
field experiment
Tarim River
分类号
TV149.1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植被缓冲带对地表径流阻控效果调查及模拟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禹洋
聂世豪
蔡国强
孙政
宗全利
机构
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6-42,共7页
基金
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基于VFSMOD模型的滨岸植被缓冲带对地表径流阻控效果研究”(S202010435052)。
文摘
为了定量分析和评价植被缓冲带对地表径流的阻控效果,对大沽河流域两岸典型植被进行了现场调查及取样,并利用VFSMOD模型初步探讨了植被缓冲带的作用。根据实地调查,获得了大沽河8个典型位置的缓冲带参数。结果表明:大沽河流域植被缓冲带主要由杨树、松树等高大乔木,罗布麻、碱蓬等灌木植物和结缕草、野艾蒿等草本植物组成;这些植被对地表覆盖度较高,可有效地拦截泥沙、增加地表粗糙度,对地表径流具有良好的阻控效果。利用VFSMOD模型对北岔河村、仁兆镇拦河闸、程家小里村和后路家村4个缓冲带的地表径流阻控效果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4处植被缓冲带分别可以拦截0.8,0.7,0.7,0.4 mm/min以下降雨强度产生的地表径流;在植被缓冲带宽度和源区宽度同时变化的情况下,4处植被缓冲带宽度分别达到8,20,1,5 m时,对泥沙拦截率达到0.95以上。因此,大沽河两岸现存植被缓冲带可以对泥沙起到较好的阻控作用。
关键词
植被缓冲带
大沽河
VFSMOD模型
地表径流
Keywords
vegetative filter strip
Daguhe River
VFSMOD model
surface runoff
分类号
P333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VFSMOD模型的植被缓冲带泥沙拦截效果模拟分析
3
作者
张禹洋
孙政
蔡国强
聂世豪
张良
宗全利
机构
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青岛市大沽河管理服务中心
出处
《人民珠江》
2022年第1期56-63,共8页
基金
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20201043505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69029)。
文摘
以山东省大沽河流域北岔河村段、仁兆镇拦河闸段、程家小里村段、后路家村段4处典型植被缓冲带为例,利用VFSMOD模型进行拦截泥沙效果模拟。通过VFSMOD模型,观察植被缓冲带宽度、长度、坡度、植被间距、植被糙率等参数对泥沙拦截效果的敏感性,并比较4处典型位置泥沙拦截率对5个参数的敏感程度。结果表明:泥沙拦截率与缓冲带宽度呈正相关,且带宽达到5 m之前拦截率受带宽的影响较明显;泥沙拦截率与缓冲带长度呈正相关,北岔河村、仁兆镇拦河闸、程家小里村3处缓冲带长度达到20 m后对拦沙率影响降低,后路家村处缓冲带长度对拦沙率的影响较为稳定;泥沙拦截率与植被间距呈负相关,且植被间距达到10 cm之前拦沙率受植被间距的影响较明显;泥沙拦沙率与坡度呈负相关,且坡度达到0.05之后,拦沙率基本不再受其影响;泥沙拦截率与植被糙率呈负相关,且其对拦沙率的影响较低。研究为大沽河水土流失提供了一定的方法及理论数据,并为国内相似河流提供借鉴。
关键词
VFSMOD模型
植被缓冲带
拦截泥沙
大沽河
Keywords
VFSMOD model
vegetative filter strip
sediment retention
Dagu River
分类号
X5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塔里木河植被根系对河岸冲刷特性影响的现场试验
宗全利
张禹洋
唐瑞泽
汤骅
刘华利
李琳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植被缓冲带对地表径流阻控效果调查及模拟
张禹洋
聂世豪
蔡国强
孙政
宗全利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VFSMOD模型的植被缓冲带泥沙拦截效果模拟分析
张禹洋
孙政
蔡国强
聂世豪
张良
宗全利
《人民珠江》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