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流型高分辨率DPWM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祯滨 孙同景 李真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50-52,共3页
设计了基于时钟移相的电流型数字脉宽调制(DPWM)控制器,并将其成功应用于数字化逆变焊接电源。分析了单相逆变电源输出极限环产生的原因和抑制措施,提出了基于移相技术的电流型DPWM控制器的设计方案。结合数字化全桥逆变焊接电源,介绍... 设计了基于时钟移相的电流型数字脉宽调制(DPWM)控制器,并将其成功应用于数字化逆变焊接电源。分析了单相逆变电源输出极限环产生的原因和抑制措施,提出了基于移相技术的电流型DPWM控制器的设计方案。结合数字化全桥逆变焊接电源,介绍了电流型DPWM控制器的设计过程,并进行了仿真。最后在逆变电源控制系统和全桥数字化逆变电源平台上验证了设计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器 数字脉宽调制 数字锁相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和NiosⅡ的逆变焊接电源控制器
2
作者 张祯滨 赵雪纲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2010年第12期56-59,共4页
设计了基于FPGA和NiosⅡ软核的全数字逆变焊接电源控制器,采用变参数PID和改进的I-I型双闭环电流-弧长控制策略,并应用于数字化MIG焊接电源系统中。介绍了该电源控制器各模块的功能及设计方案,分析了MIG焊接电流和弧长的控制问题,并进... 设计了基于FPGA和NiosⅡ软核的全数字逆变焊接电源控制器,采用变参数PID和改进的I-I型双闭环电流-弧长控制策略,并应用于数字化MIG焊接电源系统中。介绍了该电源控制器各模块的功能及设计方案,分析了MIG焊接电流和弧长的控制问题,并进行了仿真和实际焊接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GA NiosⅡ 变参数PID 双闭环控制 数字MIG逆变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超螺旋滑模观测器的三相Vienna整流器无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被引量:4
3
作者 汪凤翔 杨奥 +2 位作者 于新红 张祯滨 王高林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59-1870,共12页
三相Vienna整流器具有不需要考虑开关死区、可靠性高等优点,但参数易受外部扰动影响而导致控制性能下降。针对这些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超螺旋滑模观测器的无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ASTSMO-MFPCC)。首先,通过分析三相Vienna整流... 三相Vienna整流器具有不需要考虑开关死区、可靠性高等优点,但参数易受外部扰动影响而导致控制性能下降。针对这些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超螺旋滑模观测器的无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ASTSMO-MFPCC)。首先,通过分析三相Vienna整流器参数失配数学模型,构建不依赖系统物理参数的超局部模型。其次,设计超螺旋滑模观测器估计超局部模型中的动态部分,有效抑制系统扰动影响。同时,设计自适应增益,动态调整超螺旋滑模观测器参数,解决增益选择难题。最后,构建离散化预测模型和成本函数,实现无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算法。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动稳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ENNA整流器 超螺旋滑模观测器 无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市场参与下热电联产虚拟电厂低碳经济协同调度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孙晨业 尹文良 +2 位作者 张祯滨 李明 彭克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0-110,共11页
热电联产(combined heat and power,CHP)机组与虚拟电厂(virtual power plant,VPP)结合,可以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增强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及稳定性。为保证CHP-VPP灵活、低碳、经济运行,文中提出一种聚合风电、光伏、CHP机组、锅炉... 热电联产(combined heat and power,CHP)机组与虚拟电厂(virtual power plant,VPP)结合,可以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增强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及稳定性。为保证CHP-VPP灵活、低碳、经济运行,文中提出一种聚合风电、光伏、CHP机组、锅炉、碳捕集设备、燃气轮机、燃料电池、储能及电、热负荷的综合能源VPP,并在参与电-热-旋转备用-碳等多市场下,研究其低碳经济协同调度问题。首先,以各时刻VPP在多市场下整体净收益最大为目标,建立其CHP-VPP两阶段鲁棒优化调度模型;然后,考虑新能源出力、市场价格及负荷的不确定性,利用蒙特卡洛法进行场景削减,从而降低系统风险,增强其鲁棒性;最后,采用列与约束生成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最恶劣场景下系统运行的经济性最优调度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综合能源VPP结构合理,可通过动态调整碳捕集设备及储能电池,达到平抑新能源出力波动的效果,从而实现碳排放的大幅降低;所提调度策略可有效保证源-荷-储多侧电、热资源的协同优化运行,提高VPP的灵活性、经济性和低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电厂(VPP) 热电联产(CHP) 碳捕集 优化调度 鲁棒优化 列与约束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用液压支架综合监控报警系统 被引量:1
5
作者 钟惠琴 张祯滨 《微计算机信息》 2011年第4期50-52,共3页
矿用液压支架综合监控系统是集数据采集、数据分析、远程数据传输、开关控制、语音通讯及语音报警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监测控制系统。系统以监控分站为核心,各个采集器所采集的所有数据通过RS-485总线发送至监控分站,分站对所有接收到的... 矿用液压支架综合监控系统是集数据采集、数据分析、远程数据传输、开关控制、语音通讯及语音报警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监测控制系统。系统以监控分站为核心,各个采集器所采集的所有数据通过RS-485总线发送至监控分站,分站对所有接收到的数据一一进行分析,并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决定是否产生报警,并将所有数据通过远程通讯介质发送到地面服务器。分站和每个数据采集器都有一个闭锁开关,工作人员可以根据现场情况决定是否要对设备实施闭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控报警系统 数据采集 远程数据传输 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局部化时间序列的永磁同步电机无模型预测电流滑模控制策略 被引量:7
6
作者 魏尧 柯栋梁 +2 位作者 黄东晓 汪凤翔 张祯滨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22-1032,共11页
在复杂环境、多变负载工况中,由于时变电感参数、磁场耦合、铁心饱和等影响,电机控制精度及可靠性下降。为解决以上问题,该文充分利用时间序列模型反映电机电压、电流等状态变量之间关系,消除传统参数化建模的影响,提出基于超局部化时... 在复杂环境、多变负载工况中,由于时变电感参数、磁场耦合、铁心饱和等影响,电机控制精度及可靠性下降。为解决以上问题,该文充分利用时间序列模型反映电机电压、电流等状态变量之间关系,消除传统参数化建模的影响,提出基于超局部化时间序列的无模型预测电流滑模控制(SMC)方法。该方法将时间序列数据驱动模型超局部化,提升传统超局部模型精度,并采用递归最小二乘法(RLS)在线估计和更新模型中全部待定系数,实时精准响应当前系统工作状态。在此基础上,结合超局部时间序列模型,生成滑模控制函数,并设计Lyapunov方法验证函数趋近条件。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控制方法相比,提出方法具有更强的鲁棒性、更优的电流质量和较低的系统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模型滑模控制 超局部化时间序列模型 递归最小二乘算法 数据驱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有源全桥变换器无电流传感器鲁棒预测控制 被引量:3
7
作者 孙孝哲 张祯滨 +2 位作者 韩明昊 李真 刘晓哲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093-3104,3140,共13页
该文以双有源全桥(DAB)DC-DC变换器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传统比例积分控制动态响应慢及采用既有预测控制对量测噪声和参数敏感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无电流传感器模型预测控制(CS-MPC)策略。首先构建双有源全桥DC-DC变换器的预测模型,分别... 该文以双有源全桥(DAB)DC-DC变换器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传统比例积分控制动态响应慢及采用既有预测控制对量测噪声和参数敏感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无电流传感器模型预测控制(CS-MPC)策略。首先构建双有源全桥DC-DC变换器的预测模型,分别针对变换器启动阶段与暂态过程提出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的动态优化策略;然后定量分析DAB变换器对模型参数和采样精度的敏感性,结合卡尔曼滤波算法构建其状态空间模型,在无电流传感器的情况下实现系统的鲁棒预测控制;最后在实验样机上通过实验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控制策略相比,所提方法能够实现低电流应力下的快速启动,且动态响应性能明显改善。此外,所提方法无需电流传感器数据,即对测量噪声脱敏;在参数变化下的鲁棒性能较传统预测控制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有源全桥 DC-DC 变换器 模型预测控制 动态响应提升 无电流传感器控制 鲁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叶轮不平衡的差动调速风电机组变桨距控制
8
作者 张文华 尹文良 +2 位作者 张祯滨 刘琳 彭克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90-1899,共10页
为保证差动调速型风电机组在全风速区间内运行的能量效率及稳定性,在考虑叶轮不平衡、风剪切及塔影效应的影响下,提出了一种基于径向基(RBF)神经网络的滑模变结构控制(SMVSC)方法,以完成差动调速型风力机桨距的准确、快速调节。该方法... 为保证差动调速型风电机组在全风速区间内运行的能量效率及稳定性,在考虑叶轮不平衡、风剪切及塔影效应的影响下,提出了一种基于径向基(RBF)神经网络的滑模变结构控制(SMVSC)方法,以完成差动调速型风力机桨距的准确、快速调节。该方法将滑模误差引入其控制的自适应率中,通过在线调整RBF神经网络的权值和中心值来有效地抑制抖振效应。搭建了1.5 MW差动调速型风电机组仿真模型,在利用物理试验平台对仿真模型进行原理验证后,对所提RBF-SMVSC方法的控制效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PI和传统滑模控制独立变桨方法,在不同的风速条件下,所提控制方法不仅可以更加快速、精确地调节风力机转速和功率输出,还可以有效提高机组的能量捕获效率,减小不平衡载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差动调速 变桨距控制 神经网络 滑模控制 不平衡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价空间的故障检测案例 被引量:1
9
作者 赵雪纲 张祯滨 王斐 《可编程控制器与工厂自动化(PLC FA)》 2010年第7期105-107,114,共4页
本文以三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用组态王通用监控组态软件对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设置,同时对过程参数进行有效的跟踪,并得出这些参数的运行曲线。采用PCI-1711多功能采集卡进行数据采集,利用等价空间的故障诊断算法,实现了对三... 本文以三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用组态王通用监控组态软件对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设置,同时对过程参数进行有效的跟踪,并得出这些参数的运行曲线。采用PCI-1711多功能采集卡进行数据采集,利用等价空间的故障诊断算法,实现了对三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多种故障的在线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态王 等价空间 故障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信号FPGA的脉冲MIG焊接电源数字控制系统
10
作者 郭民 段彬 +2 位作者 孙同景 王海全 张祯滨 《电焊机》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7-50,共4页
针对脉冲MIG焊中采用模拟电路控制方法时可靠性差、精度低、灵活性差、部分工艺区间的工艺效果不理想等缺点,设计了基于混合信号FPGA的数字控制系统,采用变基值时间的弧长控制策略,实现了脉冲电流的输出与焊接弧长的稳定控制。焊接结果... 针对脉冲MIG焊中采用模拟电路控制方法时可靠性差、精度低、灵活性差、部分工艺区间的工艺效果不理想等缺点,设计了基于混合信号FPGA的数字控制系统,采用变基值时间的弧长控制策略,实现了脉冲电流的输出与焊接弧长的稳定控制。焊接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基于混合信号FPGA的脉冲MIG焊接电源系统动态响应快、可靠性高,焊接过程弧长稳定,焊缝质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信号FPGA 脉冲MIG焊 弧长控制策略 数字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流源变流器的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全状态变量预测转矩控制 被引量:24
11
作者 李昱 郭宏 +2 位作者 平朝春 王晓辉 张祯滨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26,共12页
电流源变流器输出电压平滑、具有天然短路保护能力,在长电缆驱动、中压驱动等场景得到广泛应用。电流源变流器的输出滤波电容与电机的电磁动力学方程构成二阶系统,存在天然的谐振频率,易失稳,因此对控制器的设计提出了严峻挑战。该文深... 电流源变流器输出电压平滑、具有天然短路保护能力,在长电缆驱动、中压驱动等场景得到广泛应用。电流源变流器的输出滤波电容与电机的电磁动力学方程构成二阶系统,存在天然的谐振频率,易失稳,因此对控制器的设计提出了严峻挑战。该文深入地分析了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在不考虑控制变量和状态变量约束的条件下,理论上求解了可实现电磁转矩的无差拍控制的输入电压值,以此作为滤波电容电压的参考值。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模型预测控制多目标全局优化的能力,将dq轴电流、输出电容电压和开关惩罚项包含在一个统一的代价函数中,提出一种计及全状态变量的预测转矩控制策略。所提的全状态变量预测转矩控制可有效抑制滤波电容和定子电感之间的能量振荡。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和大量仿真数据获取采样频率和开关惩罚项权系数的设计准则,通过选取合理的开关惩罚项权系数,可实现开关频率和稳态控制性能的优化设计。最后,通过硬件在环(HiL)对所提控制策略进行了验证。测试结果表明,全变量预测转矩控制稳态转矩脉动小;在动态转换过程中,转矩响应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源变流器 直接预测转矩控制 永磁同步电机 大功率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微电网集成式高品质协同控制策略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昊 李昱 +2 位作者 尹亚飞 李真 张祯滨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6345-6358,共14页
基于一致性算法的直流微电网协同控制仅需相邻分布式电源的关键运行信息,即可实现全局电压调节和功率按容分配,是微电网控制的有效手段。然而,现有方案消耗大量通信资源且控制环节设计繁杂,限制了其应用。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集... 基于一致性算法的直流微电网协同控制仅需相邻分布式电源的关键运行信息,即可实现全局电压调节和功率按容分配,是微电网控制的有效手段。然而,现有方案消耗大量通信资源且控制环节设计繁杂,限制了其应用。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集成式协同控制策略,将电压调节器和电流调节器集成为一体,降低了系统的通信依赖,简单有效地实现了控制目标。在此基础上,采用改进一致性算法,使得系统对测量噪声及初始化条件具有强鲁棒性。考虑到高开环增益下系统不稳定与低开环增益下控制性能欠佳这一矛盾,进一步提出一种双曲正切-比例非线性控制器,扩大了参数选择范围,提升了系统控制品质。此外,建立直流微电网状态空间的全局模型,证明了系统的输入-状态稳定性,并阐明了控制器参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最后,通过硬件在环实验,对所提方法进行了多工况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在保证系统“即插即用”能力的前提下,实现高品质的电压调节和功率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分布式协同控制 分布式发电 一致性算法 非线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一致性算法的直流微电网高品质协同控制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昊 李昱 +2 位作者 尹亚飞 李真 张祯滨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2022年第1期15-21,共7页
针对孤岛运行状态下的直流微电网,提出一种基于一致性算法的协同控制策略。该方法中各分布式电源控制单元仅通过与邻居单元进行信息交换,便可实现精确的电压控制和功率分配。然而,经典的协同控制方案需要同时获取其邻居节点的电压和电... 针对孤岛运行状态下的直流微电网,提出一种基于一致性算法的协同控制策略。该方法中各分布式电源控制单元仅通过与邻居单元进行信息交换,便可实现精确的电压控制和功率分配。然而,经典的协同控制方案需要同时获取其邻居节点的电压和电流信息,但是这往往会导致有较大的通信压力。因此提出一种统一的分布式控制架构,该架构将电压控制和功率分配两个控制目标合并在一起,消除了对邻居节点电流信息的需求,大大减少了对通信带宽的需求。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协同控制 直流微电网 动态一致性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应电机预测功率控制器设计与调优策略
14
作者 王锋 潘莹月 +1 位作者 林立松 张祯滨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2023年第1期24-31,共8页
近年来,中国正持续大规模发展交通产业多领域的电气化,由此对驱动装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配新型运载工具的新需求,应用先进控制策略是一个重要方面。与其他控制策略相比,预测功率控制不需要代价函数权系数和检测转子位置角,是一种... 近年来,中国正持续大规模发展交通产业多领域的电气化,由此对驱动装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配新型运载工具的新需求,应用先进控制策略是一个重要方面。与其他控制策略相比,预测功率控制不需要代价函数权系数和检测转子位置角,是一种潜力突出的感应电机控制策略。为了便于感应电机预测功率控制策略的推广与应用,提出一种预测功率控制调优策略。该策略首先建立了电机转速环和磁链环控制模型,然后推导出相应的离散域传递函数,在此基础之上,给出基于采样频率、期望带宽和电机参数的PI控制参数设计方法。最后的仿真结果证明,预测功率控制不需要权系数便可实现良好的控制效果,同时,所提参数设计方法可以有效简化参数设计步骤,降低了系统设计的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功率控制 调优策略 PI参数 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异步风电系统的动态级联模型预测控制
15
作者 田家彬 杨传江 +2 位作者 李俊达 谷加腾 张祯滨 《电气传动》 2023年第12期85-92,共8页
双馈异步风机(DFIG)是目前风电市场的主流机型。由于风机需优化不同时间尺度的多个控制目标,传统线性控制难以满足其需求。模型预测控制(MPC)因其优秀的动态性能和多目标优化能力,成为控制风机的有效方法。然而模型预测控制通过单一代... 双馈异步风机(DFIG)是目前风电市场的主流机型。由于风机需优化不同时间尺度的多个控制目标,传统线性控制难以满足其需求。模型预测控制(MPC)因其优秀的动态性能和多目标优化能力,成为控制风机的有效方法。然而模型预测控制通过单一代价函数实现多目标优化,这导致控制目标相互耦合,使控制优先级混乱、权系数设计复杂。为此,提出一种动态级联模型预测控制策略。所提方法采用多个代价函数级联的结构,通过计算每个控制目标所有代价函数的平均值来对控制目标排序,动态调整优先级。此外,所提方法使用控制阈值调整控制前级进入后级的候选开关矢量数量。所提方法无需使用权系数即可实现对多个目标的总体最优控制。硬件在环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异步风机 动态级联模型预测控制 动态优先级 控制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电缆供电大功率感应电机定子电阻鲁棒磁链观测方法
16
作者 刘辉臣 李真 +3 位作者 苏位峰 宇文博 李海涛 张祯滨 《电气传动》 2023年第12期32-39,共8页
在长电缆供电的感应电机驱动系统中,由于控制器与电机距离过远,通常采用无速度传感器的控制方式。长电缆增大了感应电机的定子侧阻抗,尤其是数量级地增大了等效定子电阻,使定子电阻的温漂对磁链观测的影响增大,降低了磁链观测器的性能... 在长电缆供电的感应电机驱动系统中,由于控制器与电机距离过远,通常采用无速度传感器的控制方式。长电缆增大了感应电机的定子侧阻抗,尤其是数量级地增大了等效定子电阻,使定子电阻的温漂对磁链观测的影响增大,降低了磁链观测器的性能。针对长电缆供电的感应电机驱动系统,提出了一种定子电阻强鲁棒的磁链观测方法。该方法对传统的混合模型磁链观测器进行改进,采用一种对定子电阻完全鲁棒的模型参考自适应速度观测器获知转速,同步使用电流模型计算转子磁链,并使用此磁链计算过程代替原有的电流模型。该磁链计算过程对定子电阻完全鲁棒,因而提高了观测器对定子电阻的鲁棒性。硬件在环测试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电缆驱动 大功率感应电机驱动 无速度传感器控制 定子电阻鲁棒磁链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透射衰减和菲涅尔衍射的厚度测量法
17
作者 陶亮 李振华 +2 位作者 左凯 张祯滨 孙同景 《无损探伤》 2010年第6期20-23,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X射线透射衰减和菲涅尔衍射光学机理的工件厚度测量法。首先利用菲涅尔衍射模型对透射数字成像的边缘区域进行衍射校正,然后在相应能量的X射线透射作用下,根据其边缘处的厚度值,反推该材料的衰减系数,最后利用厚度测量公... 提出了一种基于X射线透射衰减和菲涅尔衍射光学机理的工件厚度测量法。首先利用菲涅尔衍射模型对透射数字成像的边缘区域进行衍射校正,然后在相应能量的X射线透射作用下,根据其边缘处的厚度值,反推该材料的衰减系数,最后利用厚度测量公式计算出工件的厚度值。该方法不依赖于难以测量的材料衰减系数集、材料的原子序数及X射线的绝对光强值,不仅能够批量测量透射目标各点的厚度值,还可以测量其内部缺陷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度测量 透射衰减 菲涅尔衍射 内部缺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