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螺内酯对肝纤维化大鼠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3
1
作者 张盈涛 苌新明 +1 位作者 李欣 李恒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1年第10期1120-1124,共5页
目的探讨螺内酯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揭示螺内酯对大鼠肝纤维化的预防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雄性 SD 大鼠81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肝纤维化模型对照组(45只)及螺内酯组(26只).采用复合因素造模,... 目的探讨螺内酯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揭示螺内酯对大鼠肝纤维化的预防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雄性 SD 大鼠81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肝纤维化模型对照组(45只)及螺内酯组(26只).采用复合因素造模,螺内酯从造模开始每日1mL 100mg·kg^(-1)灌胃,共7wk.免疫组化染色及图像分析检测Ⅰ/Ⅲ型胶原含量.结果螺内酯组与肝纤维化组胶原面积比Ⅰ型胶原分别为:2.84±0.86,5.41±2.08,Ⅲ型胶原分别为:2.95±0.82,5.35±2.30.螺内酯组Ⅰ/Ⅲ型胶原增生程度明显降低(P<0.01).结论螺内酯可使肝组织Ⅰ/Ⅲ型胶原沉积明显减轻,提示螺内酯可明显预防肝纤维化的形成,ALD 在肝纤维化的发病中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药物疗法 病理学 胶原 生物合成 螺内酯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内酯在预防大鼠肝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盈涛 苌新明 +2 位作者 李欣 厉英超 和水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75-578,共4页
目的 探讨螺内酯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预防作用及醛固酮在肝纤维化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组、螺内酯预防组。用复合因素制备肝纤维化模型 ,螺内酯每日按 10 0mg·kg- 1 制成1mL溶液灌胃 ,观察其预防... 目的 探讨螺内酯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预防作用及醛固酮在肝纤维化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组、螺内酯预防组。用复合因素制备肝纤维化模型 ,螺内酯每日按 10 0mg·kg- 1 制成1mL溶液灌胃 ,观察其预防肝纤维化形成的作用。结果 ①螺内酯可使纤维化肝组织羟脯氨酸 (HYP)含量明显下降 (P <0 .0 1)。②VG染色、网状纤维染色可见螺内酯预防组肝纤维化程度明显降低 (P <0 .0 1)。③肝纤维化组血清、肝组织ALD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5 ) ;螺内酯预防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血清、肝组织ALD均升高 (P <0 .0 5 )。结论 螺内酯对肝纤维化的形成有预防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螺内酯 醛固酮 肝纤维化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醛固酮与器官纤维化 被引量:6
3
作者 张盈涛 白玲 苌新明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 2002年第3期276-278,共3页
醛固酮 (ALD)是体内重要的盐皮质激素 ,不仅产生于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 ,也可产生于血管、肝、肺、肾、脑等组织。研究表明 ,ALD与心肌纤维化及肺纤维化有密切关系 ,抗ALD治疗可减轻其纤维化程度。ALD可能与肾纤维化亦有关。提示ALD可... 醛固酮 (ALD)是体内重要的盐皮质激素 ,不仅产生于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 ,也可产生于血管、肝、肺、肾、脑等组织。研究表明 ,ALD与心肌纤维化及肺纤维化有密切关系 ,抗ALD治疗可减轻其纤维化程度。ALD可能与肾纤维化亦有关。提示ALD可能参与了体内多种器官纤维化的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固酮 螺内酯 器官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内酯对实验大鼠肝组织TGFβ1、PDGF-BB及α-SM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贾皑 苌新明 +2 位作者 张盈涛 厉英超 常英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4-66,75,共4页
目的 探讨螺内酯预防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 90只 ,随机分为 3组。正常对照组 (8只 ) :正常饮食 ,皮下注射花生油 ;模型组 (42只 ) :复合因素制成肝纤维化模型 ;螺内酯预防组 (40只 ) :造模方法同模型组 ,螺内酯 10 0mg... 目的 探讨螺内酯预防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 90只 ,随机分为 3组。正常对照组 (8只 ) :正常饮食 ,皮下注射花生油 ;模型组 (42只 ) :复合因素制成肝纤维化模型 ;螺内酯预防组 (40只 ) :造模方法同模型组 ,螺内酯 10 0mg·kg- 1·d- 1灌胃。分别于第 2周、4周、6周、8周末随机处死 8只大鼠 ,取肝组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肝组织内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PDGF BB)及α 平滑肌动蛋白 (α SMA)含量。结果 螺内酯预防组TGFβ1、PDGF BB及α SMA在肝组织中的表达均较模型组明显减少 (P <0 .0 5或P <0 .0 1)。 结论 螺内酯可通过降低TGFβ1、PDG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内酯 实验 大鼠 肝组织 TGFΒ1 PDGF-BB α-SMA 肝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Α-平滑肌动蛋白 肝星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α对实验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英文) 被引量:10
5
作者 苌新明 常英 +2 位作者 贾皑 张盈涛 历英超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2期12-14,18,共4页
目的 探讨干扰素α(IFNα)对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 4 0只 ,采用复合因素造成肝硬化模型 ,随机取 12只作为A组 (模型组 ) ,余大鼠分为B组 (IFNα治疗组 ) 12只 ,每日肌注IFNα 1×10 5U共 6W和C组 (对照组 ) 12只 ... 目的 探讨干扰素α(IFNα)对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 4 0只 ,采用复合因素造成肝硬化模型 ,随机取 12只作为A组 (模型组 ) ,余大鼠分为B组 (IFNα治疗组 ) 12只 ,每日肌注IFNα 1×10 5U共 6W和C组 (对照组 ) 12只 ,每日肌注生理盐水共 6W。取肝脏组织行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病理变化。结果 IFNα治疗组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 ,激活状态的星状细胞 (HSC)数量明显减少 ,并出现凋亡现象。结论 IFNα对肝纤维化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 肝纤维化 星状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醛固酮对实验大鼠肝纤维化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苌新明 徐贵平 +2 位作者 贾皑 厉英超 张盈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58-460,共3页
目的 探讨醛固酮 (ALD)的致肝纤维化作用。方法 SD大鼠 90只 ,随机分成 3组。正常对照组 (8只 ) :正常饮食饮水 ,皮下注射花生油 ;模型组 (42只 ) :复合因素制成肝硬化模型 ;螺内酯干预组 (40只 ) :造模方法同模型组 ,螺内酯每天 10 0... 目的 探讨醛固酮 (ALD)的致肝纤维化作用。方法 SD大鼠 90只 ,随机分成 3组。正常对照组 (8只 ) :正常饮食饮水 ,皮下注射花生油 ;模型组 (42只 ) :复合因素制成肝硬化模型 ;螺内酯干预组 (40只 ) :造模方法同模型组 ,螺内酯每天 10 0mg·kg-1灌胃。分别于第 2、4、6、8周末随机处死 8只大鼠 ,眼球采血并取肝右叶组织测定血清和肝组织ALD水平及胶原面密度。结果 大鼠血浆及肝组织ALD水平在模型组随肝纤维化加重同步升高 ,在螺内酯干预组较同期模型组明显升高 (P <0 .0 5 ) ,但肝内胶原面密度明显减少 (P <0 .0 5 )。结论 ALD对大鼠肝纤维化形成起促进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固酮 肝纤维化 动物实验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内酯防治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苌新明 张盈涛 +2 位作者 贾皑 常英 厉英超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15-316,共2页
探讨螺内酯对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雄性SD大鼠46只,随机分成对照组(6只);模型组(30只),复合因素制成肝纤维化模型;螺内酯预防组(10只),造模方法同模型组,螺内酯每天100mg·11ml灌胃。于第8W末,将模型组(16只)再随机分为A组(肝硬化... 探讨螺内酯对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雄性SD大鼠46只,随机分成对照组(6只);模型组(30只),复合因素制成肝纤维化模型;螺内酯预防组(10只),造模方法同模型组,螺内酯每天100mg·11ml灌胃。于第8W末,将模型组(16只)再随机分为A组(肝硬化组)8只,用等量自来水灌胃;B组(螺内酯治疗组)8只,螺内酯灌胃8w。分别观察肝内纤维组织变化。显示螺内酯预防组肝脏I、Ⅲ型胶原、纤维连接蛋白、层粘蛋白增生明显减低(P<O.01),星状细胞数目减少。螺内酯治疗组肝纤维化程度无明显改变(P>O.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内酯 实验 大鼠 肝纤维化 肝硬化 利尿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在肝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8
8
作者 苌新明 张盈涛 《医学综述》 1999年第2期73-75,共3页
肝纤维化是多种慢性肝损伤的不良结果,其实质是由于胶原和其它细胞外基质(ECM)的合成与降解失衡。贮脂细胞是ECM最主要的来源,而各种细胞因子参与贮脂细胞的激活和调控。因此,研究细胞因子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对揭示肝纤维化形成机制有... 肝纤维化是多种慢性肝损伤的不良结果,其实质是由于胶原和其它细胞外基质(ECM)的合成与降解失衡。贮脂细胞是ECM最主要的来源,而各种细胞因子参与贮脂细胞的激活和调控。因此,研究细胞因子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对揭示肝纤维化形成机制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细胞因子 病理学 贮脂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性重组HPV58-减毒志贺氏杆菌载体活疫苗的研制及免疫学特性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文生 刘红莉 +3 位作者 张盈涛 杨筱风 王一理 司履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163-1166,共4页
目的:构建预防性重组HPV58-减毒志贺氏杆菌载体活疫苗,并研究其免疫学特性。方法:克隆HPV58L1基因并重组入自杀载体pCVD442,减毒志贺氏杆菌Sf301:ΔvirG、辅助质粒PRK2013、重组自杀载体pCVD442-HPV58L1进行筛选杂交,经氨苄抗性培养基... 目的:构建预防性重组HPV58-减毒志贺氏杆菌载体活疫苗,并研究其免疫学特性。方法:克隆HPV58L1基因并重组入自杀载体pCVD442,减毒志贺氏杆菌Sf301:ΔvirG、辅助质粒PRK2013、重组自杀载体pCVD442-HPV58L1进行筛选杂交,经氨苄抗性培养基、刚果红培养基双重选择,获得重组的含HPV58L1基因的减毒志贺氏杆菌菌株。Western blot检测HPV58L1蛋白表达。用豚鼠角结膜炎模型进行疫苗动物免疫试验,ELISA检测豚鼠血清中特异性抗体,ELISPOT检测豚鼠脾及淋巴结中抗原特异性IgG、IgA产生细胞频数。结果:Western blot法证实该菌株可表达HPV58L1蛋白。豚鼠免疫保护试验发现:HPV58L1-减毒志贺氏杆菌不引起角结膜炎,经用野生型sf301攻击后有80%豚鼠不发病。免疫后第20天,免疫豚鼠血中抗HPV58L1特异性IgG、IgA明显升高,而对志贺氏杆菌菌体抗原(LPS)仅产生低效价的IgG抗体。ELISPOT结果显示,脾和淋巴结的IgA-ASC及IgG-ASC明显升高。结论:成功构建了预防性重组HPV58-减毒志贺氏杆菌载体活疫苗,能诱发免疫动物较强的体液免疫反应,激发保护性抗体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V58 减毒志贺氏杆菌 疫苗 同源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内酯预防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贾皑 苌新明 +2 位作者 张盈涛 厉英超 常英 《肝脏》 2003年第2期9-11,共3页
目的 研究螺内酯对大鼠肝内纤维组织形成的动态变化。方法 SD大鼠 90只 ,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 ( 8只 ) :正常饮食 ,皮下注射花生油 ;肝纤维化模型组 ( 4 2只 ) :复合因素制成肝纤维化模型和螺内酯预防组 ( 4 0只 ) :造模方法同模型组 ... 目的 研究螺内酯对大鼠肝内纤维组织形成的动态变化。方法 SD大鼠 90只 ,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 ( 8只 ) :正常饮食 ,皮下注射花生油 ;肝纤维化模型组 ( 4 2只 ) :复合因素制成肝纤维化模型和螺内酯预防组 ( 4 0只 ) :造模方法同模型组 ,螺内酯每日 10 0mg/kg灌胃。分别于第 2、4、6、8周随机处死 8只大鼠 ,取肝组织测定胶原面积和胶原定量 ,眼球采血检测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和层粘连蛋白含量。结果 螺内酯预防组较模型组同期肝组织胶原含量明显减少 (P <0 .0 5 ) ,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和层粘连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 (P <0 .0 5 )。结论 螺内酯有明显抑制大鼠肝纤维化形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螺内酯 预防 透明质酸 Ⅲ型前胶原 实验研究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素-1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欣 王禾 +4 位作者 刘彦仿 晏培松 刘贺亮 张盈涛 赵一岭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4期2257-2260,共4页
目的 比较正常前列腺、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组织中ET 1表达的差异 .方法 正常前列腺 7例 ,良性前列腺增生 30例 ,前列腺癌 15例 .用SP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判断阳性染色分布 ,对阳性细胞进行计数 ,应用真彩色图像分析仪对显微镜... 目的 比较正常前列腺、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组织中ET 1表达的差异 .方法 正常前列腺 7例 ,良性前列腺增生 30例 ,前列腺癌 15例 .用SP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判断阳性染色分布 ,对阳性细胞进行计数 ,应用真彩色图像分析仪对显微镜像进行图像采集、并进行面积定量分析 .结果 ①ET 1在正常前列腺、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中均有表达 ,在良性组织中 (正常和良性前列腺增生 )主要在腺上皮和间质平滑肌细胞核 ,在恶性病变组织主要在细胞质 .②阳性细胞记数 :前列腺腺上皮中核染色阳性的细胞的百分率 :在正常前列腺为 (31.3± 4 .5 ) % ,良性增生前列腺中为 (80 .5± 7.7) % ,较正常显著增多 (P <0 .0 1) ;前列腺癌中为 (16 .1± 7.6 ) % ,比正常显著减少 (P <0 .0 1) ;前列腺间质中核染色阳性的细胞的百分率 :在正常前列腺为 (2 4 .5 9± 7.37) % ,在良性增生前列腺中为 (33.89± 3.90 ) % ,较正常前列腺显著增多 (P <0 .0 1) .③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 :前列腺腺上皮细胞核中阳性染色面积占腺上皮面积的百分率 :在正常前列腺为 (5 .9± 2 .5 ) % ,良性增生前列腺中为 (15 .9± 7.9) % ,较正常显著增多(P <0 .0 1) ;前列腺癌中为 (1.4± 0 .9) % ,比正常显著减少 (P<0 .0 1) .结论 内皮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 内皮素-1 良性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素、胰高血糖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与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厉英超 苌新明 张盈涛 《肝脏》 2001年第3期165-167,共3页
目的 观察内皮素 (ET)、胰高血糖素 (GLUCA)、血管紧张素Ⅱ (ATⅡ )和醛固酮 (ALD)与大鼠肝纤维化形成的关系。方法 建立复合病因致大鼠肝纤维化的模型 ,分别于 2、4、6、8周末取一组大鼠 ,测定其血液及肝组织匀浆中ET、GLUCA、ATⅡ和... 目的 观察内皮素 (ET)、胰高血糖素 (GLUCA)、血管紧张素Ⅱ (ATⅡ )和醛固酮 (ALD)与大鼠肝纤维化形成的关系。方法 建立复合病因致大鼠肝纤维化的模型 ,分别于 2、4、6、8周末取一组大鼠 ,测定其血液及肝组织匀浆中ET、GLUCA、ATⅡ和ALD含量 ,并观察了大鼠肝脏组织学变化规律及电镜下Ito细胞数量、形态的改变 ;分析以上 4种激素与肝脏组织学改变的相关性。结果 在造模的过程中 ,大鼠血液及肝组织匀浆中ET、GLUCA、ATⅡ和ALD均不断升高 ,肝纤维化程度不断加重 ,2、4、6、8周时大鼠肝脏组织学评分分别为 :0 .6 3± 0 .5 2 ,1.75± 0 .71,2 .6 3± 0 .92和 3 .2 2± 0 .83 ;血液中ET、GLUCA、ATⅡ和ALD均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36 0 (P <0 .0 5 )、0 .6 97(P <0 .0 0 1)、0 .72 0 (P <0 .0 0 1)和 0 .778(P <0 .0 0 1) ,肝组织匀浆中ET、GLUCA、ATⅡ和ALD也均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正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6 82 (P <0 .0 0 1)、0 .479(P <0 .0 1)、0 .6 2 4(P <0 .0 0 1)和 0 .5 5 5 (P <0 .0 0 1)。电镜下可见模型组肝脏窦周Ito细胞被激活 ,数量显著增多 ,形态亦有明显改变。结论 ET、GLU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 胰高血糖素 血管紧张素Ⅱ 醛固酮 肝纤维化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前列腺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成分的图像分析研究
13
作者 李欣 王禾 +2 位作者 张盈涛 袁建林 赵一岭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10-112,共3页
目的 :探讨正常前列腺 (NP)和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组织中病理组织学改变的关系。方法 :应用HE染色和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的方法 ,对 7例正常前列腺和 3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组织进行组织形态学定量分析。结果 :①BPH前列腺组织中间... 目的 :探讨正常前列腺 (NP)和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组织中病理组织学改变的关系。方法 :应用HE染色和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的方法 ,对 7例正常前列腺和 3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组织进行组织形态学定量分析。结果 :①BPH前列腺组织中间质、腺体、上皮和腺腔的面积百分比分别为 :(62 .1 8± 8.1 4 ) % ,(38.72± 7.0 2 ) % ,(1 7.96± 4 .0 3) %和 (1 9.80± 6 .39) %。间质与腺体的比例为 (1 .70± 0 .58)∶1 ,与正常组织相比比例显著增高 (P <0 .0 5) ;间质与上皮的比例为 (3 .70± 1 .2 4 )∶1 ,与正常组织相比比例显著增高 (P <0 .0 1 ) ;②随前列腺体积增加 ,间质面积百分比下降 ,而腺体、上皮、腺腔的面积百分比增加。结论 :良性前列腺增生以间质增生为主 ,腺体增生以腺腔的扩张较为显著 ;随前列腺体积增加 ,间质面积百分比下降 ,而腺体、上皮、腺腔的面积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良性前列腺增生 图像分析 病理组织学 预防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大肠癌细胞蛋白质组中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和B7-1的表达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盈涛 耿宜萍 +2 位作者 来宝长 司履生 王一理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48-652,共5页
目的分析人大肠癌LS174T及SW 480细胞株的蛋白质表达谱。方法通过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人大肠癌LS174T及SW 480细胞总蛋白质,经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 I-TOF-MS)获得肽质量指纹图(PMFs),通过M ascot软件查询蛋... 目的分析人大肠癌LS174T及SW 480细胞株的蛋白质表达谱。方法通过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人大肠癌LS174T及SW 480细胞总蛋白质,经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 I-TOF-MS)获得肽质量指纹图(PMFs),通过M ascot软件查询蛋白质数据库进行蛋白质的初步鉴定。结果获得了分辨率较高的人大肠癌LS174T及SW 480细胞的双向电泳图谱,初步鉴定了一批蛋白质,包括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IgVH)和共刺激分子B7-1,并通过电喷雾离子阱串联质谱(ESI-MS/MS)分析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得到进一步证实。结论在人大肠癌LS174T和SW 480细胞中存在IgVH和B7-1的表达,这一发现有助于进一步阐明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蛋白质组 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 B7-1
原文传递
蛋白质组学方法鉴定卵巢癌转移相关蛋白 被引量:5
15
作者 周乐 杨筱凤 +4 位作者 王艳 张盈涛 耿宜萍 司履生 王一理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14-818,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转移潜能卵巢癌细胞株蛋白表达谱差异。方法采用基于双向电泳(2-DE)-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蛋白质组学分析方法,对比分析具有相同来源、不同转移能力的卵巢癌细咆系 HO8910和 HO8910pm 的总蛋白... 目的探讨不同转移潜能卵巢癌细胞株蛋白表达谱差异。方法采用基于双向电泳(2-DE)-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蛋白质组学分析方法,对比分析具有相同来源、不同转移能力的卵巢癌细咆系 HO8910和 HO8910pm 的总蛋白表达谱差异。结果 2-DE分析发现两株细胞间有39个蛋白表达水平差异在2倍以上,MALDI-TOF-MS 鉴定出其中18种蛋白,它们涉及细胞凋亡、细胞外基质、细胞骨架、生长因子、糖酵解、蛋白质代谢和免疫系统等领域。结论肿瘤转移涉及体内多种领域多种蛋白,这些领域的蛋白相互协调作用最终共同控制细胞的转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肿瘤转移 蛋白质组学
原文传递
趋化因子RANTES和器官移植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欣 张盈涛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01年第S1期85-88,共4页
关键词 趋化因子 巨噬细胞 单核细胞 RANTES 内皮细胞 细胞因子 器官移植 急性排斥 移植免疫 慢性排斥反应
原文传递
ET-1、ET_AR、IGF-ⅠR在正常前列腺和良性前列腺增生中的表达及意义
17
作者 李欣 王禾 +7 位作者 张盈涛 刘彦仿 晏培松 陈宝琦 袁建林 张波 秦卫军 赵一岭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41-441,共1页
关键词 ET-1 ETAR IGF—IR 前列腺 良性前列腺增生 表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