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新疆典型矿区低煤阶煤层气成藏差异对比研究
被引量:5
- 1
-
-
作者
张玉垚
程晓茜
弓小平
田继军
-
机构
新疆大学地质与矿业工程学院
新疆大学煤层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出处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2-179,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编号:41662010)
-
文摘
基于沙尔湖矿区和阜康白杨河矿区两个发育煤层火烧的典型低煤阶含气地区的地质背景和煤储层物性研究,结合两矿区火烧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差异对比分析,阐明了新疆火烧区低煤阶煤层气成藏差异及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两矿区煤层厚度大、构造样式简单、孔隙发育良好,但沙尔湖矿区由于地下水动力条件较弱,且为矿化度极高的原生水,不利于低煤阶煤层气的生成,且矿区东部煤层火烧使得气体发生逸散,导致矿区内含气量偏低;阜康白杨河矿区水源补给充足,在火烧区低洼处形成滞水层,一方面,滞水层为次生生物成因气的生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形成水力封堵利于煤层气的保存。火烧区滞留水对煤层气富集成藏具有指向作用,因此本次研究成果将为新疆低煤阶煤层气勘探提供理论参考。
-
关键词
低煤阶煤层气
火烧区滞水层
水文条件
控藏因素
沙尔湖矿区
阜康白杨河矿区
-
Keywords
low rank CBM
burning area monimolimnion
hydrologic condition
accumulation controlling factors
SEH mining area
BYH mining area
-
分类号
TE13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P618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H2S水溶液对低阶煤孔隙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 2
-
-
作者
程晓茜
田继军
王海超
张玉垚
郝慧丽
张治恒
-
机构
新疆大学地质与矿业工程学院
新疆煤层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36-1444,共9页
-
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8D01C050)。
-
文摘
基于新疆诸多低阶煤矿(井)区煤层、煤系水中硫化氢(H2S)含量较高的特殊地质现象,以沙尔湖煤矿低阶煤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品制备—酸化前高压压汞和场发射扫描电镜实验—H2S水溶液配置—样品浸泡酸液—酸化后高压压汞和场发射扫描电镜实验的实验步骤,物理模拟了H2S水溶液与煤岩体的酸化作用过程,对比研究了H2S水溶液酸化前后低阶煤孔隙结构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H2S水溶液酸化后煤样孔隙体积增大,增幅达23.09%,其中大孔体积增幅达66.10%,中孔体积增大4.86%,孔隙连通性明显改善;酸化前后孔隙类型均以开放孔为主,酸化后开放孔体积明显增大,增幅达21.18%;酸化前后总孔比表面积变化不大,微孔和过渡孔的孔比表面积增幅分别为0.42%和1.37%,大孔的孔比表面积增大60.00%;H2S水溶液酸化后,热力学模型的分形维数减小,表明孔隙表面变平滑,Menger海绵模型的分形维数增大,表明煤样孔隙空间形态及结构变复杂。H2S水溶液对煤孔隙结构的改善机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酸化作用引起碳酸盐岩类矿物与酸液发生溶蚀作用,导致充填于孔隙中的碳酸盐类矿物被溶蚀,从而产生孔隙体积增大的正效应;另一方面是酸化作用导致煤中黏土矿物等膨胀、分散,生成的细小颗粒堵塞孔隙,造成孔隙体积减小的负效应。但总体上溶蚀作用产生的正效应大于堵塞孔隙产生的负效应,从而使得H2S水溶液酸化后总孔隙体积增大,孔隙连通性得以改善。
-
关键词
低阶煤
H2S水溶液
酸化
孔隙体积
分形维数
-
Keywords
low-rank coal
H2S solution
acidization
pore volume
fractal dimension
-
分类号
P618.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