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北京街巷改名的历史经验 |
张清常
|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3
|
|
2
|
《尔雅》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纪念罗常培老师 |
张清常
|
《语言研究》
|
1984 |
5
|
|
3
|
说“礼拜”——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之一例 |
张清常
|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
1993 |
2
|
|
4
|
《战国策》评估——《战国策笺注》前言 |
张清常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5
|
忆西南联大附中 |
张清常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0 |
0 |
|
6
|
电视台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 |
张清常
|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
2016 |
0 |
|
7
|
电视技术发展走入网络互联时代 |
张清常
|
《信息通信》
|
2017 |
0 |
|
8
|
云南师大附中(原联大附中)校歌(一九四○年十月) |
张清微
张清常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0 |
0 |
|
9
|
西南联大校歌 |
罗庸
张清常
|
《创造》
|
2008 |
0 |
|
10
|
唐五代西北方言一项参考材料——天城梵书金刚经对音残卷 |
张清常
|
《内蒙古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
1963 |
20
|
|
11
|
内蒙古自治区汉语方音与普通话语音对应规律 |
张清常
|
《内蒙古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
1959 |
8
|
|
12
|
内蒙西部汉语方言构词法中一些特殊现象 |
张清常
|
《内蒙古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
1962 |
6
|
|
13
|
内蒙古萨拉齐汉语方言词汇一瞥 |
张清常
|
《内蒙古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
1963 |
4
|
|
14
|
内蒙古自治区汉语方音概况(一) |
张清常
|
《内蒙古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
1963 |
4
|
|
15
|
中国古典诗歌平仄格律的历史经验 |
张清常
|
《内蒙古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
1960 |
1
|
|
16
|
有关京剧十三辙实际运用的几个问题 |
张清常
|
《内蒙古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
1963 |
0 |
|
17
|
纪念《语言教学与研究》创刊10周年座谈会发言(摘登) |
吕必松
陈亚川
朱德熙
林焘
张寿康
胡明扬
贺巍
周祖谟
周有光
许嘉璐
张清常
王还
陆俭明
吕必松
|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19
|
|
18
|
《中国文化研究》出版座谈会纪要 |
钟敬文
张岱年
季羡林
任晓东
乐黛云
任继愈
傅璇琮
冯天瑜
汤一介
张清常
杨庆华
|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
1994 |
0 |
|
19
|
汉语的颜色词(大纲) |
张清常
|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73
|
|
20
|
《尔雅·释亲》札记——论“姐”、“哥”词义的演变 |
张清常
|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