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6篇文章
< 1 2 8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泓治疗顽固性面瘫经验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健 尹秀婷 +4 位作者 许明 倪伟 过灵香 祁芳 张泓 《湖南中医杂志》 2015年第12期43-44,共2页
从诊断、病因病机、取穴特点、针刺操作、电针的运用以及中药汤剂的使用等方面介绍湖南中医药大学张泓教授针药配合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经验,张教授临证时能准确判断面瘫的进程,采用深刺、透刺,并重用中药治疗顽固性面瘫,屡用屡效,值得临... 从诊断、病因病机、取穴特点、针刺操作、电针的运用以及中药汤剂的使用等方面介绍湖南中医药大学张泓教授针药配合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经验,张教授临证时能准确判断面瘫的进程,采用深刺、透刺,并重用中药治疗顽固性面瘫,屡用屡效,值得临床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面瘫 针药并用 名医经验 张泓
原文传递
由“分解”到“整合”:高中美术单元教学实践研究——以“淳朴之情:民间美术”单元教学为例
2
作者 张泓 《名师在线(中英文)》 2025年第3期93-95,共3页
高中美术单元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发展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文章以高中美术“淳朴之情:民间美术”单元为例,提出了由“分解”到“整合”的教学思路,包括分解教材、分解课... 高中美术单元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发展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文章以高中美术“淳朴之情:民间美术”单元为例,提出了由“分解”到“整合”的教学思路,包括分解教材、分解课堂、整合评价三个层面,旨在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评价进行优化和完善,为广大同人提供有益借鉴,提高高中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美术 分解 整合 民间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2021年CHINET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变迁
3
作者 王山梅 马冰 +87 位作者 李轶 杨洋 胡付品 朱德妹 徐英春 张小江 张朝霞 季萍 谢轶 康梅 王传清 王爱敏 徐元宏 黄颖 孙自镛 陈中举 倪语星 孙景勇 褚云卓 田素飞 胡志东 李金 俞云松 林洁 单斌 杜艳 郭素芳 魏莲花 邹凤梅 张泓 王春 胡云建 艾效曼 卓超 苏丹虹 郭大文 赵金英 喻华 黄湘宁 刘文恩 李艳明 金炎 邵春红 徐雪松 鄢超 张利侠 马娟 周树平 周艳 朱镭 孟晋华 董方 吕志勇 胡芳芳 沈瀚 周万青 贾伟 李刚 吴劲松 卢月梅 李继红 段金菊 康建邦 马晓波 郑燕萍 郭如意 朱焱 陈运生 孟青 王世富 胡雪飞 沈继录 黄文辉 汪瑞忠 房华 俞碧霞 赵勇 龚萍 温开镇 张贻荣 刘江山 廖龙凤 顾洪芹 姜琳 贺雯 薛顺虹 冯佼 岳春雷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47,共9页
目的了解2015—2021年CHINET所属52所医院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变迁。方法按照CHINET耐药监测网统一方案进行大肠埃希菌的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WHONET 5.6及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15—2021年共... 目的了解2015—2021年CHINET所属52所医院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变迁。方法按照CHINET耐药监测网统一方案进行大肠埃希菌的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WHONET 5.6及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15—2021年共分离到非重复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289760株,主要分离自尿液标本[(44.7±3.2)%],女性尿标本占比高于男性(59.0%对29.5%);未成年人呼吸道及脑脊液标本分离株占比均高于成人(16.7%对7.8%,0.8%对0.1%);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内科分离株占比最多[(28.9±2.8)%],有增长趋势。7年间,产ESBL大肠埃希菌及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carbapenem resistant Escherichia coli,CREco)总检出率分别为55.9%及1.8%。产ESBL大肠埃希菌历年检出率三级医院最高。儿童医院CREco历年检出率高于二、三级医院。三级医院产ESBL大肠埃希菌、儿童医院产ESBL大肠埃希菌和CREco检出率均有下降趋势。二、三级医院CREco检出率有缓慢上升趋势。历年抗生素耐药率变化趋势缓慢。碳青霉烯类药物(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是β内酰类药物中抗菌活性最好的药物(耐药率≤2.1%)。β内酰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氨基糖苷类药物(阿米卡星)以及呋喃妥因和磷霉素(分离自尿标本菌株)耐药率均在10%以内。不同等级医院和不同科室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存在差异,尤其对头孢唑林及环丙沙星,分离自非ICU未成年住院患者的菌株耐药率明显低于其他科室患者(P<0.05)。对于大多数药物,分离自ICU的大肠埃希菌耐药率(除替加环素外)高于其他科室;三级医院分离株(替加环素、多黏菌素B、头孢吡肟、碳青霉烯类除外)耐药率高于二级医院和儿童医院。结论大肠埃希菌是重要致病菌,超半数的临床分离株产ESBL。虽然CREco总体检出率低,但在二、三级医院的检出率近年有上升趋势,需特别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监测 大肠埃希菌 药物敏感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IL-4/STAT6/SPDEF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4
作者 胡晓妹 易细芹 +4 位作者 展立芬 李芊 丁强盛 邓石峰 张泓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5年第3期112-118,共7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小鼠IL-4/STAT6/SPDEF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改善肠黏液屏障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2只和造模组36只,造模组采用3%葡聚糖硫酸钠自由饮用建立UC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 目的观察电针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小鼠IL-4/STAT6/SPDEF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改善肠黏液屏障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2只和造模组36只,造模组采用3%葡聚糖硫酸钠自由饮用建立UC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柳氮磺吡啶(SASP)组,每组12只。电针组针刺“关元”“天枢”“足三里”“上巨虚”,每日20 min,SASP组每日予SASP混悬液(500 mg/kg)灌胃,空白组不干预,模型组仅捆绑,连续7 d。观察小鼠一般状况并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形态,进行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评分,AB-PAS染色观察结肠组织杯状细胞数量,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结肠组织黏蛋白2(MUC2)蛋白表达,ELISA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含量,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白细胞介素(IL)-4、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TAT)6、上皮特异性ETs转录因子(SPDEF)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出现黏液便、便血,饮食饮水量减少,体质量下降,DAI、CMDI评分明显升高(P<0.01),肠绒毛脱落坏死,结肠隐窝-绒毛结构破坏,伴有严重中性粒细胞浸润,黏液层变薄,杯状细胞萎缩、数量减少(P<0.01),结肠组织MUC2表达明显降低(P<0.01),血清TNF-α、INF-γ含量明显升高(P<0.01),结肠组织IL-4、STAT6、SPDEF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与SASP组小鼠黏液便、便血减轻,体质量升高,DAI、CMDI评分明显降低(P<0.05),肠上皮形态基本正常,腺体结构改善,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和轻微水肿,黏液层厚度有所恢复,杯状细胞萎缩减轻、数量增加(P<0.05),结肠组织MUC2表达明显升高(P<0.05),血清TNF-α、IFN-γ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肠组织IL-4、STAT6、SPDEF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电针可促进UC模型小鼠肠黏液屏障修复,其机制可能与激活IL-4/STAT6/SPDEF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电针 黏液屏障 IL-4/STAT6/SPDEF通路 杯状细胞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泓篆刻
5
作者 张泓 《野草》 2019年第6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关键词 张泓
原文传递
完全性脊髓横断后排尿次数对神经源性膀胱模型大鼠成模率的影响
6
作者 梁柔筠 展立芬 +7 位作者 曾学究 丁强盛 罗小精 卓越 艾坤 邓石峰 许明 张泓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3840-3847,共8页
背景:脊髓损伤常导致逼尿肌反射亢进型神经源性膀胱,目前对其发病机制和治疗缺乏明确认识,建立稳定可靠的动物模型对揭示疾病的病理机制和探索治疗方法具有重要影响。目的:探究完全性脊髓横断术后辅助排尿次数对神经源性膀胱模型大鼠的... 背景:脊髓损伤常导致逼尿肌反射亢进型神经源性膀胱,目前对其发病机制和治疗缺乏明确认识,建立稳定可靠的动物模型对揭示疾病的病理机制和探索治疗方法具有重要影响。目的:探究完全性脊髓横断术后辅助排尿次数对神经源性膀胱模型大鼠的影响,以提高神经源性膀胱模型大鼠术后生存率及成模率。方法:从46只雌性SD大鼠中按随机数字表法抽取6只为假手术组,剩余40只大鼠完全性脊髓横断造模后随机分为每日排尿0,1,3,5次组,每组10只。术后19 d内每隔3 d测量残余尿量,术后第19天时观察存活及成模情况,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测及离体逼尿肌肌条收缩实验。结果与结论:①存活率及成模率:每日排尿0次组存活率10%,成模率10%;每日排尿1次组存活率20%,成模率10%;每日排尿3,5次组存活率70%,成模率70%;②残余尿量:与假手术组相比,术后第3,6,9,12,15天,每日排尿3,5次组的残余尿量显著增加(P<0.01);术后第18天,每日排尿3,5次组的残余尿量增多(P<0.05);与每日排尿3次组相比,术后第6天,每日排尿5次组的残余尿量减少(P<0.05),术后第3,9,12,15,18天,每日排尿5次组的残余尿量无统计学差异;③尿流动力学:与假手术组相比,每日排尿3,5次组大鼠的漏尿点压差明显减小(P<0.01),膀胱最大容量显著增大(P<0.01);与每日排尿3次组相比,每日排尿5次组的漏尿点压差和膀胱最大容量均无统计学差异;④离体逼尿肌肌条收缩实验:与假手术组相比,每日排尿3,5次组逼尿肌肌条收缩幅度和频率显著减少(P<0.01);与每日排尿3次组相比,每日排尿5次组的逼尿肌肌条收缩幅度和频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果表明:辅助排尿是成功构建逼尿肌反射亢进型神经源性膀胱模型的影响因素之一,每日排尿3次或5次无明显差异,结合实际工作量和成模率,建议每日排尿频率至少3次及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性膀胱 逼尿肌反射亢进型 脊髓损伤 完全性脊髓横断术 排尿次数 手法辅助排尿技术 SD大鼠 工程化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长运动预处理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脑血管新生相关蛋白HIF-1α、VEGF、HO-1表达的影响
7
作者 陈婕 唐鑫 +5 位作者 张泓 邹莹洁 谢紫薇 陈盼 谢海花 谭洁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4,共10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长运动预处理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脑血管新生相关蛋白HIF-1α、VEGF及HO-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雄性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运动预处理2周假手术组及模型组、运动预处理4周假手术组及... 目的:探讨不同时长运动预处理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脑血管新生相关蛋白HIF-1α、VEGF及HO-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雄性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运动预处理2周假手术组及模型组、运动预处理4周假手术组及模型组,每组各20只。运动预处理4周大鼠在造模前每周行5次不负重游泳训练30min,持续4周,而运动预处理2周大鼠持续2周。训练结束后,模型组、运动预处理2周、4周模型组行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制备VD模型,假手术组、运动预处理2周、4周假手术组只分离双侧颈总动脉不作结扎。造模后14d完成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检测,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微血管密度、尼氏染色法检测海马神经元损伤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造模后3、7、14d海马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 1,HO-1)蛋白表达。结果:造模后14d,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01,P=0.018);与模型组比较,运动预处理4周模型组逃避潜伏期减少(P=0.023)。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减少(P<0.001);与模型组比较,运动预处理2周及4周模型组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增加(P=0.011,P<0.001);与运动预处理2周模型组比较,运动预处理4周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增多(P=0.046)。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HIF-1α、VEGF及HO-1蛋白在造模后增加(P=0.013,P=0.037,P=0.044)。与模型组比较,运动预处理4周模型组大鼠海马HIF-1α、VEGF、HO-1蛋白在造模后增加(P=0.013,P=0.012,P=0.002)。与造模后3d及14d比较,VEGF蛋白在造模后7d表达升高(P=0.001,P<0.001);与造模后3d比较,HO-1蛋白在造模后7d表达升高(P=0.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MVD增加(P=0.002);与模型组、运动预处理2周模型组比较,运动预处理4周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MVD增加(P<0.001,P=0.003)。结论:运动预处理4周可通过调控VD大鼠海马脑血管新生相关蛋白的表达,促进血管新生,增加微血管密度,减轻神经元受损,延缓VD认知障碍的发展。运动预处理对VD大鼠脑血管新生蛋白表达的影响可能具有一定的时间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运动预处理 血管新生 缺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红素加氧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2021年CHINET儿童患者临床分离菌的分布特征和耐药性变迁
8
作者 孟青 周林涛 +82 位作者 陈运生 杨洋 胡付品 朱德妹 王传清 王爱敏 朱镭 孟晋华 张泓 王春 董方 吕志勇 周树平 周艳 王世富 胡芳芳 徐英春 张小江 张朝霞 季萍 贾伟 李刚 温开镇 张贻荣 金炎 邵春红 赵勇 龚萍 卓超 苏丹虹 单斌 杜艳 郭素芳 冯佼 孙自镛 陈中举 刘文恩 李艳明 马晓波 郑燕萍 郭大文 赵金英 汪瑞忠 房华 张利侠 马娟 李继红 胡志东 李金 倪语星 孙景勇 郭如意 朱焱 谢轶 康梅 徐元宏 黄颖 王山梅 楚亚菲 喻华 黄湘宁 魏莲花 邹凤梅 沈瀚 周万青 褚云卓 田素飞 薛顺虹 顾洪芹 徐雪松 鄢超 俞碧霞 段金菊 康建邦 刘江山 胡雪飞 俞云松 林洁 胡云建 艾效曼 岳春雷 吴劲松 卢月梅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8,共11页
目的了解各类医疗机构门急诊和住院患儿临床分离菌的菌种组成和耐药性异同点,提供合理用药的实验室依据。方法分别收集并统计CHINET 2015—2021年临床门急诊和住院患儿临床分离病原菌及药敏资料。结果2015—2021年CHINET耐药监测网中儿... 目的了解各类医疗机构门急诊和住院患儿临床分离菌的菌种组成和耐药性异同点,提供合理用药的实验室依据。方法分别收集并统计CHINET 2015—2021年临床门急诊和住院患儿临床分离病原菌及药敏资料。结果2015—2021年CHINET耐药监测网中儿童患者分离株共278471株,其中门急诊分离株占17.1%,以A群β溶血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常见;住院分离株占82.9%,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流感嗜血杆菌最常见。门急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24.5%)低于住院患儿(31.5%),且门急诊MRSA分离株对多种受试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住院患儿。门急诊和住院患儿耐万古霉素的粪肠球菌或屎肠球菌和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检出率均较低,肺炎链球菌、β溶血链球菌和草绿色链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率均较高,且门急诊红霉素耐药的A群β溶血链球菌的检出率高于住院患儿。门急诊患儿产β内酰胺酶流感嗜血杆菌的检出率(45.1%)低于住院患儿(59.4%),且均总体呈上升趋势。门急诊和住院患儿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n)、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e)和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a)的检出率分别为14.0%和24.2%、11.7%和20.6%、47.8%和52.8%。门急诊患儿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受试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住院患儿。门急诊患儿氟喹诺酮类耐药大肠埃希菌、产ESBL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CREco)、CRKpn和CRPae的检出率均低于住院患儿,但2021年CRAba的检出率高于住院患儿。结论门急诊和住院儿童患者中临床分离菌的分布不同,MRSA、ESBL和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CRO)等菌株在住院儿童中的检出率均高于门急诊患儿。临床应依据病原学诊断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持续做好耐药监测和医院感染防控,对遏制细菌耐药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监测 药物敏感性试验 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一2021年CHINET临床分离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的耐药性变迁
9
作者 范会 邵春红 +89 位作者 王嘉 杨洋 胡付品 朱德妹 陈运生 孟青 张泓 王春 董方 宋文琪 温开镇 张贻荣 王传清 付盼 卓超 苏丹虹 柯江维 周树平 张华 胡方芳 康梅 何超 喻华 黄湘宁 徐英春 张小江 刘文恩 李艳明 朱镭 孟晋华 王世富 单斌 杜艳 贾伟 李刚 冯佼 龚萍 宋淼 魏莲花 王欣 汪瑞忠 房华 郭素芳 王艳艳 郭大文 赵金英 张利侠 马娟 沈瀚 周万青 郭如意 朱焱 吴劲松 卢月梅 倪语星 孙景勇 马晓波 郑燕青 俞云松 林洁 孙自镛 陈中举 胡志东 李金 张峰波 季萍 胡云建 艾效曼 段金菊 康建邦 胡雪飞 徐雪松 鄢超 李轶 王山梅 顾洪芹 徐元宏 黄颖 褚云卓 田素飞 李继红 俞碧霞 寇存山 沈继录 黄文辉 杨秀丽 朱丽康 姜琳 贺雯 岳春雷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38,共9页
目的 了解2015-2021年国内不同地区临床分离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的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和预防耐药性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收集2015-2021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网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进行分析,采用纸... 目的 了解2015-2021年国内不同地区临床分离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的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和预防耐药性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收集2015-2021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网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进行分析,采用纸片扩散法或商品化药敏试验自动测定仪,按CHINET统一技术方案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2015-2021年共收集嗜血杆菌属细菌43 642株和卡他莫拉菌16 191株。嗜血杆菌属细菌占CHINET耐药监测总体细菌的2.91%,占革兰阴性杆菌的4.07%。40 437株流感嗜血杆菌中,儿童株66.89%、成人株33.11%,90%以上分离自呼吸道标本,53.79%检出产β内酰胺酶;儿童株对阿奇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呋辛和甲氧苄啶-磺胺甲唑的耐药率高于成人株;产酶株对所测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不产酶株;检出不产β内酰胺酶但对氨苄西林耐药流感嗜血杆菌779株。16 191株卡他莫拉菌中,儿童株(80.06%)多于成人株(19.94%);卡他莫拉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头孢呋辛均很敏感,细菌耐药率<2.0%。结论 产β内酰胺酶所致的耐药流感嗜血杆菌的出现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了挑战。因此,开展流感嗜血杆菌的耐药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非常重要。建议各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积极完善开展流感嗜血杆菌的药敏试验,加强该菌的耐药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嗜血杆菌 卡他莫拉菌 β内酰胺酶: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裙带菜蛋白黄嘌呤氧化酶抑制肽的酶法制备及作用机制
10
作者 常畅 陈哲漪 +2 位作者 张泓 闫巧娟 江正强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2,73,共9页
食源性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抑制肽通过抑制XO的催化活力,可降低尿酸生成,缓解高尿酸血症。目前研究聚焦于XO抑制肽的制备,但XO抑制肽的活性有待提高,且其作用机制尚未明确。采用不同蛋白酶水解裙带菜蛋白,经色谱分离和肽... 食源性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抑制肽通过抑制XO的催化活力,可降低尿酸生成,缓解高尿酸血症。目前研究聚焦于XO抑制肽的制备,但XO抑制肽的活性有待提高,且其作用机制尚未明确。采用不同蛋白酶水解裙带菜蛋白,经色谱分离和肽段鉴定,筛选出XO抑制肽,并探究其作用机制。裙带菜蛋白经木瓜蛋白酶与黑曲霉酸性蛋白酶(AnproA1)复配水解后,所得水解物的XO抑制率(92.1%)最高。从该水解物中筛选出5条新型XO抑制肽:YLGY、VYW、VVSW、TVVW、KVFAW,其中VYW(IC 50=4.3 mmol/L)和TVVW(IC 50=2.5 mmol/L)具有较高的XO抑制活性。VYW和TVVW的色氨酸残基与XO活性中心及以外位点形成了P i-Pi堆积和P i-Alkyl相互作用,分别表现出非竞争型和竞争型抑制作用。利用木瓜蛋白酶和AnproA1复配水解裙带菜蛋白制备XO抑制肽,将为降尿酸功能性食品配料的开发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裙带菜蛋白 黑曲霉酸性蛋白酶 黄嘌呤氧化酶抑制肽 抑制类型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TKS5蛋白表达及Th1、Th17的影响
11
作者 丁强盛 吴庆泽 +5 位作者 瞿启睿 张亮 刘梨 张泓 艾坤 祁芳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267-273,共7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佐剂性关节炎(AIA)大鼠关节滑膜组织中酪氨酸激酶底物5(TKS5)蛋白表达及辅助性T细胞1(Th1)、辅助性T细胞17(Th17)主要标记物γ-干扰素(INF-γ)、白细胞介素17A(IL-17A)的影响,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SPF级SD大鼠... 目的观察电针对佐剂性关节炎(AIA)大鼠关节滑膜组织中酪氨酸激酶底物5(TKS5)蛋白表达及辅助性T细胞1(Th1)、辅助性T细胞17(Th17)主要标记物γ-干扰素(INF-γ)、白细胞介素17A(IL-17A)的影响,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SPF级SD大鼠按体质量分层后再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药物组,每组9只;采用不完全弗式佐剂建立大鼠模型,于造模后第1天对电针组大鼠进行电针足三里、关元、阿是穴干预,连续干预21 d;药物组给予甲氨蝶呤灌胃给药,每周2次,连续干预3周,共6次。采用足趾容积测量仪检测大鼠后肢足趾容积;HE染色观察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形态改变;Western blot检测滑膜组织中TKS5的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检测滑膜组织中丝状肌动蛋白(F-actin)、皮层肌动蛋白(Cortactin)和INF-γ、IL-17A的阳性率。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足趾容积显著增大(P<0.01),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滑膜组织增生、炎性细胞大量浸润,滑膜组织中TKS5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滑膜组织中F-actin、Cortactin、INF-γ、IL-17A阳性表达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药物组大鼠足趾容积减小(P<0.05,P<0.01),HE染色结果可见两组滑膜组织炎性浸润情况明显改善,滑膜组织中TKS5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P<0.01),滑膜组织中F-actin、Cortactin、INF-γ、IL-17A阳性表达均降低(P<0.05,P<0.01)。结论电针改善AA模型大鼠关节滑膜炎症,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KS5蛋白表达进而抑制炎性效应T细胞Th1、Th17的高度运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佐剂性关节炎 电针 酪氨酸激酶底物5 辅助性T细胞1 辅助性T细胞17 丝状肌动蛋白 皮层肌动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NF技术结合筋骨调衡手法对青少年上交叉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12
作者 唐静 叶勇 +6 位作者 李里 唐锦忠 胡笛 邬婉蓉 彭咏梅 王堃至 张泓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73-79,共7页
目的观察本体感觉神经肌肉易化技术(PNF)结合筋骨调衡手法治疗青少年上交叉综合征(UC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2022年7月至2023年9月在湖南省3家中医院纳入的青少年UCS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观察本体感觉神经肌肉易化技术(PNF)结合筋骨调衡手法治疗青少年上交叉综合征(UC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2022年7月至2023年9月在湖南省3家中医院纳入的青少年UCS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研究阶段观察组退出2例、对照组退出3例。观察组给予PNF技术结合筋骨调衡手法,对照组采用PNF技术,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3个月及6个月随访复发率。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上斜方肌及胸大肌表面肌电指标均方根值(RMS)、中位频率(MF)、头前伸角度(FHA)、圆肩角度(FSA)、颈椎活动范围进行评价,治疗后比较总有效率、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RMS较治疗前降低、MF较治疗前增高(P<0.05),且观察组的RMS低于对照组、MF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HA、FSA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FHA、FSA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颈椎活动范围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且观察组颈椎活动范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3、6个月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NF结合筋骨调衡手法可有效缓解肌肉疲劳,改善颈肩部肌肉失衡状态,增加颈椎活动范围,对青少年UCS体态改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交叉综合征 筋骨调衡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易化技术 表面肌电 颈椎活动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儿童比氏肠微孢子菌播散性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13
作者 秦惠宏 潘芬 +4 位作者 于方圆 王欢 王春 张泓 翁文浩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 探讨白血病儿童比氏肠微孢子菌播散性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高临床和实验室对该病原体的认知。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儿童医院1例白血病儿童患者播散性感染比氏肠微孢子菌的诊疗经过。分别以“比氏肠微孢子菌”或“比氏肠微孢子虫”... 目的 探讨白血病儿童比氏肠微孢子菌播散性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高临床和实验室对该病原体的认知。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儿童医院1例白血病儿童患者播散性感染比氏肠微孢子菌的诊疗经过。分别以“比氏肠微孢子菌”或“比氏肠微孢子虫”或“毕氏肠微孢子虫”为关键词检索万方、维普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以“Enterocytozoon bieneusi case report”为关键词检索PubMed,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4年6月30日,选择比氏肠微孢子菌引起人类感染资料完整的病例进行回顾性文献复习。结果 该院患儿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为基础疾病,并发热、腹部不适住院抗感染治疗。血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检出肺炎克雷伯菌和比氏肠微孢子菌,腹水mNGS检测出比氏肠微孢子菌,结合感染指标考虑细菌感染合并比氏肠微孢子菌感染。调整治疗经替加环素、复方磺胺甲唑静脉滴注足量治疗后,症状缓解。半年后患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抑制、比氏肠微孢子菌播散性感染、脓毒性休克、多器官衰竭,家属放弃治疗后死亡。文献复习发现,大部分感染比氏肠微孢子菌的患者均有移植、艾滋病、白血病等基础疾病,免疫力低下,腹泻起病就诊,伴有腹部不适、发热等症状,实验室用改良三色染色法、钙白荧光染色法、分子检测技术、免疫荧光法等检测比氏肠微孢子菌,使用阿苯达唑、硝唑沙奈、烟曲霉素、复方磺胺甲唑等药物进行治疗。结论 比氏肠微孢子菌是感染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机会性致病真菌,可引起腹部不适、腹泻、发热等,严重会引起患者播散性感染甚至死亡。实验室常规无法培养比氏肠微孢子菌,依靠分子检测技术mNGS可尽早明确病原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氏肠微孢子菌 播散性感染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拿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后足内翻临床研究
14
作者 汪静静 卓越 +3 位作者 展立芬 祁芳 张致亮 张泓 《河南中医》 2025年第1期124-129,共6页
目的:观察推拿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偏瘫后足内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推拿疗法。比较两... 目的:观察推拿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偏瘫后足内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推拿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胫前肌肌力、小腿三头肌痉挛程度、足内翻改善程度、步行能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胫前肌肌力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小腿三头肌痉挛程度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足内翻角度小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步行能力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后足内翻,能够有效提高肌肉力量,减少痉挛反应,改善足内翻程度,提高步行能力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足内翻 推拿疗法 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M物理疗法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中的应用现状
15
作者 肖露波 展立芬 +7 位作者 李芊 田楚宁 罗小精 向新 卓越 刘威 龚之 张泓 《医学综述》 2025年第2期192-197,共6页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是一种病因复杂的三维脊柱畸形,常发生于10岁至成熟的青少年,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3M物理疗法是一种集物理因子治疗、手法治疗、运动治疗于一体的综合康复治疗手段。其中,物理因子治疗可以改善血液循环...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是一种病因复杂的三维脊柱畸形,常发生于10岁至成熟的青少年,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3M物理疗法是一种集物理因子治疗、手法治疗、运动治疗于一体的综合康复治疗手段。其中,物理因子治疗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恢复软组织弹性和张力;手法治疗可以改善脊柱关节活动和缓解疼痛;运动治疗可以恢复脊柱平衡。3M物理疗法能够有效地改善AIS患者的脊柱畸形和功能。明确3M物理疗法在AIS中的治疗思路与治疗处方,有利于3M物理疗法更系统、全面地应用于临床与科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3M物理疗法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SST体系指导下诊治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病例一则
16
作者 肖露波 龚之 +8 位作者 展立芬 李芊 卓越 丁强盛 田楚宁 罗小精 向新 陈锋 张泓 《中医康复》 2025年第3期5-8,13,共5页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是最常见的脊柱结构性畸形,会导致青少年骨骼-韧带-肌肉系统失衡,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国际施罗斯三维脊柱侧弯疗法(ISST)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一种运动疗法,可有效矫正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骨骼-韧带-肌肉系统失...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是最常见的脊柱结构性畸形,会导致青少年骨骼-韧带-肌肉系统失衡,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国际施罗斯三维脊柱侧弯疗法(ISST)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一种运动疗法,可有效矫正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骨骼-韧带-肌肉系统失衡。本文以病例分享的形式详细介绍了ISST体系指导下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治疗思路与治疗方案,以此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施罗斯三维脊柱侧弯疗法 ISST体系 典型病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吞咽功能系统性康复策略结合心理干预在老年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泓 陈秋华 徐伊闻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3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吞咽功能系统性康复策略结合心理干预在老年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96例老年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8... 目的探讨早期吞咽功能系统性康复策略结合心理干预在老年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96例老年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8例)实施早期吞咽功能系统性康复训练结合心理干预。对2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及摄食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护理7 d及1个月后,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功能性口腔摄入量表及透视吞咽功能检查评分均高于护理前,洼田饮水试验评分、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护理1个月后,观察组的张口受限程度较对照组更佳(P<0.05)。结论早期吞咽功能系统性康复策略结合心理干预能够提高老年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张口受限程度、吞咽及摄食功能,缓解其不良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功能障碍 早期吞咽功能系统性康复策略 心理干预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鉴赏教学 促进文化理解——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素养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泓 《名师在线(中英文)》 2024年第3期91-93,共3页
学生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美术鉴赏课是帮助学生拓宽文化视野、了解中西方艺术文化的主要依托。因此,美术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并创新鉴赏教学的方式和手段,引领学生通过多样的鉴赏方式了解不同地区或国家艺术作品的文化背景,使他们的... 学生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美术鉴赏课是帮助学生拓宽文化视野、了解中西方艺术文化的主要依托。因此,美术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并创新鉴赏教学的方式和手段,引领学生通过多样的鉴赏方式了解不同地区或国家艺术作品的文化背景,使他们的文化理解素养得到培养和提升。文章从“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多种教学方式”“鉴赏西方古典绘画,丰富认知体系”两个方面,论述了高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理解素养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美术 文化理解素养 培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伴肥胖病人直觉饮食现状及影响因素
19
作者 张泓 冯少馨 +1 位作者 陈秋华 倪美玲 《循证护理》 2024年第19期3597-3601,共5页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伴肥胖病人直觉饮食现状及其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10例老年高血压伴肥胖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病人直觉饮食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10例病人汉化直觉饮食量表...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伴肥胖病人直觉饮食现状及其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10例老年高血压伴肥胖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病人直觉饮食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10例病人汉化直觉饮食量表(IES-2)评分为(74.58±11.78)分;病人职业、每周新鲜蔬菜瓜果进食频率、每周速冻食品进食频率的IES-2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IES-2各维度评分及总分与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评分呈正相关,与荷兰进食行为量表(DEBQ)各维度评分及总分、体像满意度评分呈负相关。病人直觉饮食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每周新鲜蔬菜瓜果进食频率、每周速冻食品进食频率、GSES评分、DEBQ评分、体像满意度均为影响老年高血压伴肥胖病人直觉饮食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高血压伴肥胖病人通过结合病人自身饮食与生活习惯等特点进行多方面干预,加强病人直觉饮食理念,减少异常进食行为,提高自我效能与自我认知,从而减少病人异常饮食,帮助病人构建健康正确的直觉饮食并有效控制体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 肥胖 直觉饮食 现状 超重 影响因素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项审核视域下人事档案管理问题及改进举措分析
20
作者 张泓 崔聪 李广都 《机电兵船档案》 2024年第1期74-77,共4页
新一轮人事档案审核工作正在全国展开,由于人事档案与员工的个人利益密切相关且社会关注度高,本文试从我国人事档案管理流程及方法入手,分析在人事档案审核中发现的新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和改进举措。
关键词 人事档案 档案管理 专项审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