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器人辅助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脱位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文创 李勇 +3 位作者 鲁尧 张梅刃 陈海云 余照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6期5833-5838,共6页
背景:寰枢椎脱位因手术难度极高、风险极大,曾被国际骨科界视为“手术禁区”。然而,随着骨科智能数字化的迅速发展,机器人辅助导航置钉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显著降低了手术难度和手术风险,提高了手术安全性,但是将该技术应用于治疗寰... 背景:寰枢椎脱位因手术难度极高、风险极大,曾被国际骨科界视为“手术禁区”。然而,随着骨科智能数字化的迅速发展,机器人辅助导航置钉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显著降低了手术难度和手术风险,提高了手术安全性,但是将该技术应用于治疗寰枢椎脱位的报道较少。目的:探究机器人辅助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脱位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2年7月于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在机器人辅助导航下行C1-C2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5例寰枢椎脱位患者的病历资料。记录手术时间、颈部切口长度、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关注有无脑脊液漏、椎动脉损伤、神经损伤、术区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收集术前及末次随访颈部疼痛目测类比评分、美国脊椎损伤学会脊髓损伤分级、日本骨科协会颈椎评分及影像学指标,并评估置钉准确率。结果与结论:①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且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20个月;②5例患者共置入20枚颈椎椎弓根螺钉,其中A类螺钉9枚,B类螺钉10枚,C类螺钉1枚,置钉准确率为95%;③末次随访时,目测类比评分为(0.80±0.71)分,较术前(4.00±2.83)分明显下降;日本骨科协会评分为(14.80±0.84)分,较术前(8.00±0.71)分明显升高;而寰齿前间隙由术前(7.86±3.25)mm减小至(2.82±0.93)mm,寰枢椎管储备间隙由术前(6.74±1.99)mm增大至(12.10±3.51)mm,延髓颈髓角由术前(133.32±13.55)˚增大至(153.44±9.53)°,斜坡椎管角由术前(128.02±9.92)˚增大至(143.25±12.99)˚;以上末次随访指标结果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④术后影像学随访提示所有患者植骨区均获得骨性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或拔出等情况出现;⑤提示该方法可以避免依赖医生的经验和手感,保证上颈椎螺钉置钉的准确性,降低手术风险,并在中期随访中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导航 寰枢椎脱位 椎弓根螺钉 置钉 准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常加深的股骨外侧髁压迹是前交叉韧带撕裂的间接证据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梅刃 肖梦强 +1 位作者 陈利新 蒋际钊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2期168-170,共3页
目的 :探讨股骨外侧髁压迹异常程度与前交叉韧带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研究2013年1月至2013年11月治疗的前交叉韧带损伤16例患者的X线片和MRI影像学资料,其中男14例,女2例;左膝关节5例,右膝关节11例;年龄19-52岁,平均28.3岁。膝... 目的 :探讨股骨外侧髁压迹异常程度与前交叉韧带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研究2013年1月至2013年11月治疗的前交叉韧带损伤16例患者的X线片和MRI影像学资料,其中男14例,女2例;左膝关节5例,右膝关节11例;年龄19-52岁,平均28.3岁。膝关节侧位X线或MRI矢状位提示股骨外侧髁压迹有异常,使用影像PACS系统中测量工具测量压迹的深度,并分析患者病历资料、体格检查及关节镜术中影像学资料。结果 :4例侧位X线片和MRI矢状位可见股骨外侧髁压迹异常并深度2.0 mm,MRI示前交叉韧带撕裂,前抽屉试验和拉姆征均阳性,关节镜探查手术证实前交叉韧带完全撕裂;2例侧位X线片股骨外侧髁压迹未见异常,但MRI矢状位示股骨外侧髁压迹异常并深度1.0 mm,MRI示前交叉韧带撕裂,前抽屉试验和拉姆征均阳性,MRI示前交叉韧带撕裂,其中1例关节镜探查手术证实前交叉韧带完全撕裂,另1例因未行手术探查而无法证实是否完全断裂。结论:膝关节侧位X线片上股骨外侧髁压迹异常加深与前交叉韧带撕裂有密切相关,异常加深的股骨外侧髁压迹是前交叉韧带撕裂的间接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前交叉韧带 创伤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eber B型外踝骨折并WagstaffeⅡ型骨折术后并发距骨骨囊肿1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梅刃 蒋际钊 +1 位作者 莫卫海 陈能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0年第10期975-978,共4页
患者,男,44岁,因“摔伤致左踝肿痛、活动受限1 h”入院。患者于2018年3月18日参加足球比赛时,不慎摔伤致左踝肿痛,活动受限,不能站立行走,无头颅外伤,当时无昏迷,无恶心呕吐,随即至我院急诊就诊,行左踝关节X线片示左踝外踝骨折,左踝关... 患者,男,44岁,因“摔伤致左踝肿痛、活动受限1 h”入院。患者于2018年3月18日参加足球比赛时,不慎摔伤致左踝肿痛,活动受限,不能站立行走,无头颅外伤,当时无昏迷,无恶心呕吐,随即至我院急诊就诊,行左踝关节X线片示左踝外踝骨折,左踝关节退变(图1a,1b)。并以“左外踝骨折、左内侧三角韧带损伤”收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骨折 距骨 骨囊肿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位的耻骨下支骨折与骨盆后环损伤关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梅刃 蒋际钊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7期638-642,共5页
目的 :探讨移位耻骨下支骨折和骨盆后环损伤之间关系。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就诊且有完整资料的51例耻骨支骨折患者,男27例,女24例;年龄9~90岁,平均(49.1±19.0)岁;受伤到就诊时间从0.3~48 h,平均10.1 h;Tile骨盆... 目的 :探讨移位耻骨下支骨折和骨盆后环损伤之间关系。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就诊且有完整资料的51例耻骨支骨折患者,男27例,女24例;年龄9~90岁,平均(49.1±19.0)岁;受伤到就诊时间从0.3~48 h,平均10.1 h;Tile骨盆骨折分型:A型28例,B型17例,C型6例;详细评估患者X线片和CT影像学资料,明确是否合并骨盆后环损伤;同时将耻骨支骨折分为耻骨下支移位组、耻骨下支无移位组、耻骨上支移位组和耻骨上支无移位组,确定各组合并骨盆后环损伤比率并进行比较。结果:26例患者存在耻骨下支移位骨折,均发现骨盆后环损伤;20例患者存在耻骨下支无移位骨折,6例(30%)合并骨盆后环损伤;28患者存在耻骨上支移位骨折,22例(78.5%)合并骨盆后环损伤;12例患者存在耻骨上支无移位骨折,5例(41.6%)合并骨盆后环损伤;合并骨盆后环损伤比率方面,移位耻骨下支骨折组与无移位耻骨下支骨折组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 8<0.05);与耻骨上支无移位骨折组和移位骨折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 8>0.05;P=0.168 3>0.05),但合并骨盆后环损伤比率均明显高于两组(100%vs 41.6%,78.5%)。结论:移位的耻骨下支骨折合并出现骨盆后环损伤率最高,往往提示骨盆后环损伤可能,移位的耻骨下支骨折是骨盆后环损伤的间接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耻骨下支 骨盆后环 骨折 创伤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表垫片定位并3D打印体表导板辅助置入Lisfranc螺钉1例报告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梅刃 蒋际钊 +2 位作者 赵奎 曾啸 郭江龙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1076-1079,共4页
患者,女,49岁,2019年6月下旬在登山散步时因不慎“扭伤导致右足肿痛活动受限”,当时行X线片示右足第2~4跖骨骨折,给予石膏固定并局部对症处理等保守治疗,治疗7周后自觉肿痛活动受限无缓解,遂再次就诊并检查,诊断“右足Lisfranc骨折脱位... 患者,女,49岁,2019年6月下旬在登山散步时因不慎“扭伤导致右足肿痛活动受限”,当时行X线片示右足第2~4跖骨骨折,给予石膏固定并局部对症处理等保守治疗,治疗7周后自觉肿痛活动受限无缓解,遂再次就诊并检查,诊断“右足Lisfranc骨折脱位”,并收入院进一步处理。入院后完善检查,完善右足MRI、CT、足负重正侧位X线片等检查(图1a,1b,1c),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印 三维 骨折固定术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跖骨干节段短缩截骨内固定术治疗足部骨折术后跖骨痛1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梅刃 蒋际钊 黄俐敏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19年第4期54-57,共4页
目前文献中因足部骨折内固定术后畸形导致跖骨痛这类医源性跖骨痛临床报道较少。笔者报道一例跖骨干节段短缩截骨内固定术治疗足部骨折术后畸形并跖骨痛。1病历资料患者,男性,33岁,因“右足多发骨折骨折术后疼痛1年”入院,患者2015年5... 目前文献中因足部骨折内固定术后畸形导致跖骨痛这类医源性跖骨痛临床报道较少。笔者报道一例跖骨干节段短缩截骨内固定术治疗足部骨折术后畸形并跖骨痛。1病历资料患者,男性,33岁,因“右足多发骨折骨折术后疼痛1年”入院,患者2015年5月16日在工作中被重物砸伤,导致:①右足1~4跖骨粉碎性骨折;②右足第1、2跖趾关节脱位;③右足第1~5趾骨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跖骨干节段短缩截骨术 骨折术后畸形 跖骨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骨钩钢板治疗腓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梅刃 蒋际钊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第8期1195-1197,共3页
目的探讨腓骨钩钢板治疗腓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3年4月在该院采用腓骨钩钢板治疗腓骨远端骨折患者29例的临床资料,其中28例为闭合骨折,1例为开放骨折(GustiloⅡ型)。结果术后随访8-39个月,平均19.6个月... 目的探讨腓骨钩钢板治疗腓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3年4月在该院采用腓骨钩钢板治疗腓骨远端骨折患者29例的临床资料,其中28例为闭合骨折,1例为开放骨折(GustiloⅡ型)。结果术后随访8-39个月,平均19.6个月,所有患者均达到解剖复位和骨性愈合,有3例出现伤口局部浅表感染,无内固定松动、断裂、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和及踝关节不稳。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为90.2分(65-99分),优18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为89.7%。结论应用腓骨钩钢板治疗腓骨远端骨折能达到良好的复位和骨性愈合,维持关节稳定性,是治疗腓骨远端骨折的一种理想固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外科学 骨折固定术 腓骨 腓骨钩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椅背复位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临床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梅刃 蒋际钊 +2 位作者 黄辉春 赵奎 林苗正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6年第3期407-410,共4页
目的: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总结在门急诊室采用椅背复位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的临床疗法。方法:对2012年7月—2014年10月间在我院门急诊就诊的27例采用椅背复位法和30例采用足蹬牵拉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并从在患者在止痛剂... 目的: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总结在门急诊室采用椅背复位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的临床疗法。方法:对2012年7月—2014年10月间在我院门急诊就诊的27例采用椅背复位法和30例采用足蹬牵拉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并从在患者在止痛剂使用、一次性复位成功率、复位后VSA评分、是否出现复位并发症方面对2组复位方法临床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椅背复位法组无一例使用止痛剂,足蹬牵拉组中5例患者使用止痛剂,2组有统计学差异(P=0.026<0.05);采用椅背复位组患者一次复位成功率为96.3%(26/27),足蹬牵拉组为93.3%(28/30),2组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830);复位后VSA评分中椅背复位组为(1.85±0.75)分,而足蹬牵拉复位组为(2.06±0.77)分,2组无统计学差异(P=0.303);足蹬牵拉组中一例出现复位并发症,而椅背复位组中未出现复位相关并发症。结论:椅背复位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一次复位成功率高,复位并发症少,为治疗肩关节前脱位安全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椅背复位法 肩关节前脱位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折术后下胫腓骨骨性连接形成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梅刃 蒋际钊 +2 位作者 黄辉春 林苗正 赵奎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15年第4期16-19,共4页
目的 探讨骨折术后下胫腓骨骨性连接形成因素.方法 回顾研究2010年9月至2014年9月的之间手术治疗28例胫腓远端骨折和29例踝部骨折临床资料,其中男39例,女18例;年龄8-71岁,平均年龄28.3岁,其中有8例出现下胫腓骨骨性连接,并对这8例患者... 目的 探讨骨折术后下胫腓骨骨性连接形成因素.方法 回顾研究2010年9月至2014年9月的之间手术治疗28例胫腓远端骨折和29例踝部骨折临床资料,其中男39例,女18例;年龄8-71岁,平均年龄28.3岁,其中有8例出现下胫腓骨骨性连接,并对这8例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结果 8例下胫腓骨骨性连接患者中,有3例患者骨性连接发生骨折周围螺钉穿透过长部位,5例发生在胫腓骨骨折间且骨块未复位部位,无一例发生在下胫腓骨螺钉固定处,并对8例患者进行18-43个月随访,平均37个月,根据Mazur踝关节评分系统:优3例,良3例,可2例.结论 高能量损伤导致下胫腓骨骨折或踝部骨折,若骨折周围螺钉穿透过长、骨折处胫腓之间骨块未复位,是术后下胫腓骨骨性连接形成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胫腓骨骨性连接 危险因素 踝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卧位并仰卧位(后外侧并内侧)双切口治疗三踝骨折
10
作者 张梅刃 蒋际钊 黄辉春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6期1172-1174,共3页
【目的】探讨侧卧下后外侧切口入路并仰卧位下内侧切口入路治疗三踝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应用侧卧下后内侧切口入路并仰卧位下内侧切口入路治疗三踝骨折21例,手术采用先侧卧位下后外侧切口入路,先复位固定外踝,在直视下来复位... 【目的】探讨侧卧下后外侧切口入路并仰卧位下内侧切口入路治疗三踝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应用侧卧下后内侧切口入路并仰卧位下内侧切口入路治疗三踝骨折21例,手术采用先侧卧位下后外侧切口入路,先复位固定外踝,在直视下来复位固定后踝骨折块,然后改为仰卧位内侧切口固定内踝。根据Lange‐Hansen 分型:Ⅳ度旋后‐外旋型18例,Ⅳ度旋前‐外旋型3例。【结果】21例随访6-33个月,平均21个月。根据 Mazur 踝关节评分系统:优13例,良 3例,可5例。【结论】侧卧下后外侧切口入路+仰卧位下内侧切口入路治疗治疗三踝骨折,直视下复位固定后踝骨折块,可以获得良好的复位和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 仰卧位 骨折/外科学 踝损伤/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9例儿童前臂远端骨折闭合复位小夹板固定后移位相关因素回顾性分析
11
作者 张梅刃 卜晗 +2 位作者 蒋际钊 黄辉春 林苗正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年第7期1-3,共3页
[目的]分析79例儿童前臂远端骨折闭合复位小夹板固定后移位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4年10月间79例闭合复位小夹板固定儿童前臂远端骨折患者资料,并记录年龄、性别、骨折部位、成角、移位程度、和否合并尺骨骨折、骨折... [目的]分析79例儿童前臂远端骨折闭合复位小夹板固定后移位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4年10月间79例闭合复位小夹板固定儿童前臂远端骨折患者资料,并记录年龄、性别、骨折部位、成角、移位程度、和否合并尺骨骨折、骨折是否斜行骨折、复位固定医师级别、复位精确程度,并评估这些因素对骨折移位影响和相关性。[结果]79例患者中14例(17.7%)出现骨折移位.对骨折再移位影响因素中,性别、年龄无显著性差异;原始骨折掌侧成角与背侧成角无显著差异;左侧肢体发生骨折移位多于右侧;前臂远端骨折合并尺骨骨折,再次移位明显增加;原始骨折完全移位再次移位明显大于原始骨折未完全移位,斜行骨再次移位明显大于非斜行骨折。高级职称医师复位固定优于初中级医师;解剖复位后再次移位显著减少。[结论]儿童前臂远端骨折行闭合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出现再移位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骨折原始移位程度和骨折经复位后是否达到解剖复位是最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前臂远端骨折 闭合复位小夹板固定 再次移位 相关因素 回顾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肘前内侧手术入路内固定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 被引量:12
12
作者 莫卫海 马少云 +5 位作者 李显澎 曹建斌 蒋际钊 林苗正 张梅刃 陈利新 《中医正骨》 2012年第4期39-40,共2页
目的:观察肘前内侧手术入路内固定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9月至2011年3月,采用肘前内侧手术入路内固定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8例,男5例,女3例。年龄25~65岁,中位数43岁。左侧3例,右侧... 目的:观察肘前内侧手术入路内固定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9月至2011年3月,采用肘前内侧手术入路内固定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8例,男5例,女3例。年龄25~65岁,中位数43岁。左侧3例,右侧5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桡骨头骨折按Mason分类:Ⅱ型5例,Ⅲ型3例;尺骨冠状突骨折按Regan-Morrey分类:Ⅰ型2例,Ⅱ型4例,Ⅲ型2例。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6~24.6个月,中位数12.2个月。骨折均获得愈合,愈合时间8.6~12.5周,中位数10.3周。均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按Broberg-Morrey肘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4例,良3例,可1例。结论:采用肘前内侧手术入路内固定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临床效果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 恐怖三联征 骨折 脱位 骨折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子散热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2例 被引量:15
13
作者 葛鸿庆 管华 +3 位作者 陈文治 张梅刃 余宇峰 邓晋丰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3-63,共1页
目的:观察四子散热敷治疗轻、中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7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2例采用四子散热敷;对照组45例采用蜡疗,观察治疗前后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变化。结果:2组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有显著提高,但治疗组HSS... 目的:观察四子散热敷治疗轻、中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7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2例采用四子散热敷;对照组45例采用蜡疗,观察治疗前后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变化。结果:2组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有显著提高,但治疗组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四子散热敷治疗轻、中度膝骨性关节炎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四子散 热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针治疗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葛鸿庆 陈文治 +2 位作者 余宇峰 管华 张梅刃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1-42,共2页
目的:观察腹针治疗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5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共172膝)进行腹针治疗,评价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结果:身体疼痛、健康感受、身体功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活力、情感问题、身体问题等,... 目的:观察腹针治疗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5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共172膝)进行腹针治疗,评价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结果:身体疼痛、健康感受、身体功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活力、情感问题、身体问题等,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腹针治疗可以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针灸疗法 腹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开窗髓核摘除术临床路径实施的初步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葛鸿庆 陈文治 +3 位作者 余宇峰 王慧敏 管华 张梅刃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4期76-77,共2页
目的: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开窗髓核摘除术临床路径实施情况的分析,评价临床路径应用于临床的实际效果。方法:2005年10月~2006年6月,将需行腰椎间盘突出症开窗髓核摘除术的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应用了临床路径,对照组应用传统诊疗方法,... 目的: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开窗髓核摘除术临床路径实施情况的分析,评价临床路径应用于临床的实际效果。方法:2005年10月~2006年6月,将需行腰椎间盘突出症开窗髓核摘除术的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应用了临床路径,对照组应用传统诊疗方法,将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及术后功能恢复等作为评价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了临床路径的患者与未实行这一方法的患者之间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在功能恢复上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临床路径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开窗髓核摘除术,可以明显缩短平均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而不会影响患者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髓核摘除术 临床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匿性跟骨前结节骨折CT特征并漏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蒋际钊 张梅刃 +1 位作者 黄培楷 黄乐生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19年第11期1057-1062,共6页
目的:探讨隐匿性跟骨前结节骨折的CT特征和临床漏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8年11月确诊的13例隐匿性跟骨前结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例,女11例,年龄22~54岁;根据患者病历、X线片、CT资料分析骨折类型、骨折移位情况... 目的:探讨隐匿性跟骨前结节骨折的CT特征和临床漏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8年11月确诊的13例隐匿性跟骨前结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例,女11例,年龄22~54岁;根据患者病历、X线片、CT资料分析骨折类型、骨折移位情况、骨折线方向、骨折块大小、是否合并跗骨联合、是否合并其他骨折、是否漏诊、受伤至明确诊断时间以及治疗情况和骨折愈合情况.结果:13例患者经CT检查后确诊为跟骨前结节骨折,Degan骨折分型:Ⅰ型9例,Ⅱ型4例;移位4例,无移位的9例;CT水平面骨折线横行12例,斜行1例,骨折块大小0.40~1.72 cm;CT矢状面骨折线垂直行12例,斜行l例,骨折块大小0.10~0.59 cm.所有患者未合并跟距或跟舟骨桥;单纯跟骨前结节骨折6例,7例合并其他部分骨折;8例患者漏诊;受伤至明确诊断时间0~21 d;9例Ⅰ型骨折采用保守治疗,6例愈合,3例骨折不愈合,均发生于水平面骨折线长度<1 cm的患者;4例Ⅱ型骨折也未行手术治疗,不论骨折块的大小,4例均未愈合.结论:隐匿性跟骨前结节骨折在临床中有较高的漏诊率,其CT特征为骨折线在水平面多横行和矢状面多垂直行,在矢状面骨折块小,而在水平面骨折块则表现大小不等;CT水平面骨折块<1 cm的Ⅰ和Ⅱ型骨折保守治疗出现骨折不愈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骨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漏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法加胞二磷胆碱治疗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7
作者 卜晗 张梅刃 +2 位作者 赵奎 曹建斌 马少云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年第10期53-54,共2页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加胞二磷胆碱治疗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56例。A组采用益气活血法(参麦及舒血宁)加胞二磷胆碱治疗;B组采用益气活血法(参麦及舒血宁)治疗;C组采...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加胞二磷胆碱治疗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56例。A组采用益气活血法(参麦及舒血宁)加胞二磷胆碱治疗;B组采用益气活血法(参麦及舒血宁)治疗;C组采用活血化瘀法(舒血宁)治疗。7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对比3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总有效率高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法加胞二磷胆碱治疗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较明显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法 胞二磷胆碱 老年 椎动脉型颈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跖骨颈截骨内翻嵌插固定治疗外翻畸形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慧敏 谭明生 +1 位作者 陈文治 张梅刃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跖骨颈斜行截骨内翻嵌插固定治疗疼痛性母外翻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该术式治疗36例(52足)疼痛性母外翻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时限为2 a。手术前后均摄双足正侧位X线片,测量母外翻角及第1、2跖骨间夹角以判定畸形程度。... [目的]探讨跖骨颈斜行截骨内翻嵌插固定治疗疼痛性母外翻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该术式治疗36例(52足)疼痛性母外翻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时限为2 a。手术前后均摄双足正侧位X线片,测量母外翻角及第1、2跖骨间夹角以判定畸形程度。并采用足部疾患治疗效果JOA评分并进行患足功能评分以评价其临床疗效。对该术式的适应证和并发症亦作了一定的探讨。[结果]术后骨愈合满意,无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情况,皮肤感染2例3足。术后2 a与术前相比,患者的母外翻角及第1、2跖骨间夹角平均矫正15.6°和4.2°,JOA评分提升29.6分。[结论]跖骨颈斜行截骨内翻嵌插固定可三维立体矫正母外翻畸形,是治疗疼痛性母外翻畸形的良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踇外翻 跖骨颈 截骨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慈解凝汤治疗肩凝症3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莫卫海 徐宁达 +5 位作者 曹建斌 贾晓军 李显鹏 张梅刃 卜晗 林苗正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72-73,共2页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百慈解凝汤内服治疗肩凝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96例肩凝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A组、治疗B组、对照组各32例,治疗A组内服自拟中药百慈解凝汤,结合治伤软膏局部外涂、按摩及功能锻炼治疗;治疗B组口服双氯芬...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百慈解凝汤内服治疗肩凝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96例肩凝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A组、治疗B组、对照组各32例,治疗A组内服自拟中药百慈解凝汤,结合治伤软膏局部外涂、按摩及功能锻炼治疗;治疗B组口服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秋水仙碱片,结合辣椒碱软膏局部外涂、按摩及功能锻炼治疗;对照组则单纯行局部按摩及功能锻炼治疗。用药第5、10、15天观察疼痛、压痛和关节功能等指标变化,比较3组疗效。结果:治疗A、B组治愈率分别为28.13%、21.88%,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90.63%;对照组治愈率为9.38%,总有效率为65.63%。治疗A组治愈率、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B组治愈率、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A组治愈率、总有效率与治疗B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A组治疗第5、10、15天大体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B组治疗第5、10、15天大体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A组治疗第5、10、15天大体评分与治疗B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A组、治疗B组治疗第5、10、15天大体评分与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自拟中药百慈解凝汤治疗肩凝症临床疗效肯定,有一定应用前景,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中医疗法 百慈解凝汤
原文传递
护理干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云 张梅刃 +1 位作者 黄妙华 黄俐敏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530-531,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效果的观察。方法将65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护理干预组患者入院后,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方案,包括术前健康教育和康复训练,术后生命体征监测,患肢正确护理,...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效果的观察。方法将65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护理干预组患者入院后,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方案,包括术前健康教育和康复训练,术后生命体征监测,患肢正确护理,预防并发症,维持营养和电解质平衡,规范而系统的康复训练;对照组按传统的方法进行护理。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人工髋关节能有效地恢复功能,两组比较,护理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的实施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疗效具有显著影响,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 康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