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药咨询标准制订与解析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海莲 闫素英 +6 位作者 甄健存 何晓静 菅凌燕 于鲁海 李燕菊 孟玲 张杜枭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39-1441,共3页
用药咨询是药师应用药学知识和临床技能,对咨询者提供药物治疗和合理用药的药学服务。用药咨询标准的制订基于国家相关法规、规范性文件,结合医院评审标准要求、行业专家意见、依据科学性、通用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原则。用药咨询标准... 用药咨询是药师应用药学知识和临床技能,对咨询者提供药物治疗和合理用药的药学服务。用药咨询标准的制订基于国家相关法规、规范性文件,结合医院评审标准要求、行业专家意见、依据科学性、通用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原则。用药咨询标准规定用药咨询的基本要求,规范用药咨询服务过程及质量管理与评价改进的全过程,是医疗机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用药咨询服务的依据。该文通过阐述用药咨询标准的制订过程,并解析该标准的重点内容,有助于药师在用药咨询实践中,遵守并执行用药咨询标准的各项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安全 用药咨询 药学服务 管理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考酮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42
2
作者 张杜枭 葛卫红 +1 位作者 于锋 谢菡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4年第6期527-531,共5页
羟考酮(oxycodone)是由蒂巴因(thebaine)改造合成的阿片类中枢神经镇痛药。近几年,随着新的羟考酮剂型的开发,该药物在急性疼痛以及慢性疼痛的控制中均广泛使用,并且出现与少量阿片类药物拮抗剂联用镇痛的方式。本文综述羟考酮的基本药... 羟考酮(oxycodone)是由蒂巴因(thebaine)改造合成的阿片类中枢神经镇痛药。近几年,随着新的羟考酮剂型的开发,该药物在急性疼痛以及慢性疼痛的控制中均广泛使用,并且出现与少量阿片类药物拮抗剂联用镇痛的方式。本文综述羟考酮的基本药理学性质以及临床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考酮 药理学 临床应用 急性疼痛 慢性疼痛 药物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药师干预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合理使用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谢菡 张杜枭 +2 位作者 吴秋慧 张海霞 葛卫红 《中国药师》 CAS 2015年第9期1552-1555,共4页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干预前后,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药不合理现象的改善情况。方法:调取2014年1月我院住院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量及使用情况详细数据进行点评,干预后采用相同方式调取2014年7月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药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干预前后,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药不合理现象的改善情况。方法:调取2014年1月我院住院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量及使用情况详细数据进行点评,干预后采用相同方式调取2014年7月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药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临床药师干预后,盐酸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量有所下降(20.6%),各个科室用药剂量有所下调、疗程缩短,该药物的使用费用下降,疼痛评估情况也有所改善,部分外科科室已经建立了根据患者疼痛评估结果调整药物使用的意识。结论:通过临床药师干预,我院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药不合理现象有所改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临床药师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在脊柱侧弯矫形术术后镇痛作用比较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杜枭 于锋 +1 位作者 葛卫红 谢菡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5年第2期182-184,共3页
目的 分析不同剂量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在脊柱侧弯矫形术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7月全身麻醉下择期行脊柱侧弯矫形手术的患者121例,根据氟比洛芬酯的使用情况分为A,B两组.两组患者均在手术结束气管导管拔除后接镇痛泵... 目的 分析不同剂量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在脊柱侧弯矫形术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7月全身麻醉下择期行脊柱侧弯矫形手术的患者121例,根据氟比洛芬酯的使用情况分为A,B两组.两组患者均在手术结束气管导管拔除后接镇痛泵(配方为:芬太尼10 μg·kg^-1,按患者体重加入昂丹司琼4~8 mg,加生理盐水至100 mL).A组联合静脉输注氟比洛芬酯50 mg bid;B组联合静脉输注氟比洛芬酯100 mg bid.结果:2组患者各时间点疼痛评分无显著性差异,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类似,但B组爆发痛解救药物使用量少于A组.结论:联合芬太尼,氟比洛芬酯50 mg bid与氟比洛芬酯100 mg bid镇痛效果类似;联合芬太尼,使用氟比洛芬酯50 mg bid在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的术后镇痛中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芬太尼 脊柱侧弯矫形术 静脉自控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使用华法林抗凝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围手术/操作期使用NOAC桥接的抗凝方案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杜枭 黄雪晴 郦明芳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22年第2期166-169,共4页
目的:探讨使用非维生素K拮抗剂的口服抗凝药物(NOAC)代替肝素类药物在围手术/操作期患者进行桥接抗凝的可行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观察研究,2018年8月至2021年5月入选长期使用华法林抗凝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观察患者在围手术/操作期使... 目的:探讨使用非维生素K拮抗剂的口服抗凝药物(NOAC)代替肝素类药物在围手术/操作期患者进行桥接抗凝的可行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观察研究,2018年8月至2021年5月入选长期使用华法林抗凝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观察患者在围手术/操作期使用NOAC桥接抗凝后,围手术/操作期以及术后30天内栓塞事件与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共入选患者21例,其中4例行肠镜检查,3例行胃镜检查,8例行拔牙操作,3例行眼科相关操作,3例行皮肤科相关操作。患者的平均年龄(70.8±8.5)岁,女性有9例,平均CHA2DS2-VASc评分(3.0±1.0)分,平均HAS-BLED评分(1.4±0.7)分。21例术后30天均未出现出血事件与栓塞事件。结论:对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采取NOAC在围手术/操作期进行桥接抗凝,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华法林 非维生素K拮抗剂的口服抗凝药物 围手术/操作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机构药学服务规范 第4部分 用药咨询 被引量:34
6
作者 甄健存 +36 位作者 梅丹 杜光 蒋学华 缪丽燕 陆进 高申 姜玲 卢晓阳 钟明康 何晓静 李燕菊 王海莲 张杜枭 都丽萍 金朝辉 宋钰 邹羽真 樊萍 刘颖 赵春阳 林荣芳 覃旺军 朱立勤 李全志 毛敏 严郁 卜一珊 温爱萍 侯文婧 刘思明 张莹 曹爱霖 蒙龙 杨男 丁楠 羊红玉 张天婧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3313-3324,共12页
药学服务是指医疗机构药师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优化患者治疗效果和节约治疗费用而进行的相关服务,旨在发现和解决与患者用药相关问题。为加强医疗机构药学服务管理,保障药学服务质量,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制定医疗机构药... 药学服务是指医疗机构药师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优化患者治疗效果和节约治疗费用而进行的相关服务,旨在发现和解决与患者用药相关问题。为加强医疗机构药学服务管理,保障药学服务质量,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制定医疗机构药学服务规范。2018年10月,中国医院协会药事专业委员会在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4430家医疗机构进行了调研,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医疗机构药学服务规范》编制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机构 服务规范 用药咨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1例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致紫趾综合征的治疗
7
作者 张杜枭 徐航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8年第6期459-460,共2页
1例75岁女性患者,急诊行主动脉夹层术、更换生物瓣膜,术后开启常规华法林抗凝治疗,术后第9天,患者诉双足疼痛,脚趾颜色发紫,并向脚底蔓延,足背动脉搏动可及,至第11天,症状继续加重,考虑华法林引起的紫趾综合征,遂停用华法林,换用依诺肝... 1例75岁女性患者,急诊行主动脉夹层术、更换生物瓣膜,术后开启常规华法林抗凝治疗,术后第9天,患者诉双足疼痛,脚趾颜色发紫,并向脚底蔓延,足背动脉搏动可及,至第11天,症状继续加重,考虑华法林引起的紫趾综合征,遂停用华法林,换用依诺肝素钠,直至患者出院,患者疼痛较前好转,左脚脚趾颜色暗紫色未见明显好转,右脚脚趾紫色较前有明显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华法林 紫趾综合征 抗凝治疗 药学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机构中药处方前置审核规则的优化与实践 被引量:26
8
作者 张婷 顾婕 +3 位作者 丁兰萍 马祝悦 张杜枭 袁红宇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506-1512,共7页
目的改善医疗机构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对中药处方的审核适用性,提高中药处方审核质量和合理用药水平。方法总结我院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在中药处方前置审核中存在的审核规则不适宜问题,并针对性地修订审核规则、规范审方流程。抽取2020年第2季... 目的改善医疗机构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对中药处方的审核适用性,提高中药处方审核质量和合理用药水平。方法总结我院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在中药处方前置审核中存在的审核规则不适宜问题,并针对性地修订审核规则、规范审方流程。抽取2020年第2季度(审核规则优化前)和2021年第4季度(审核规则优化后)我院门急诊的全部中成药和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数据,比较审核规则优化前后的处方合理率和干预有效率并统计不合理问题。结果我院审方系统对中药处方的审核适用性较差,存在审方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中的中药饮片名称不统一或不规范、剂量范围设置不合理、重复用药的审核逻辑过于机械化、“十八反”“十九畏”审核过于严格、特殊人群用药安全警示缺乏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我院规范了中药饮片名称,优化了中药饮片的剂量范围、中成药用法用量、重复用药、药物相互作用、特殊人群用药禁忌等审核规则。审核规则优化后,我院中成药处方合理率从97.38%上升至98.17%(P>0.05),干预有效率从42.86%提高至79.71%(P<0.05);中药饮片处方合理率从47.98%上升至79.29%(P<0.05),干预有效率从11.17%提高至29.13%(P<0.05)。我院平均每月中药超多日用量、超剂量范围、药物相互作用、特殊人群药物禁忌不合理问题数均显著下降(P<0.05);重复用药不合理问题数组间比较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下降趋势。不合理问题总数也大幅减少(P<0.05)。结论我院的审核规则优化措施能改善审方系统对中药处方的审核适用性,提高处方审核质量和合理用药水平。但用药适应证的相关审核规则和中药处方干预有效率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方前置审核 中药 中药饮片 中成药 审核规则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患者服用抗凝药后消化道大出血的原因及诱因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恒莉 王子盾 +3 位作者 张杜枭 施姣姣 郦明芳 陈明龙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0年第4期362-365,共4页
目的分析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服用口服抗凝药(OAC)期间消化道大出血的原因及诱因。方法入选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房颤抗凝门诊就诊的服用OAC期间出现消化道大出血的房颤患者。收集以下信息:消化道大出血时服用... 目的分析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服用口服抗凝药(OAC)期间消化道大出血的原因及诱因。方法入选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房颤抗凝门诊就诊的服用OAC期间出现消化道大出血的房颤患者。收集以下信息:消化道大出血时服用的OAC名称、剂量及用法;如为华法林,出血当时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水平;出血当时的肝肾功能情况;出血前有无饮酒、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等诱因;出血后胃肠镜检查结果。本研究采取血栓和止血国际协会(ISTH)对大出血的定义,符合以下任意1条即为大出血:①血红蛋白下降>2 g/dL;②输注全血或浓缩红细胞成分血≥2个单位;③关键部位出血;④死亡。结果房颤抗凝门诊共接诊410例房颤患者,11例服用OAC期间出现消化道大出血,其中8例为第1次抗凝门诊前服用OAC期间发生,另3例在抗凝门诊后服用OAC期间发生。11例患者年龄(70.4±5.9)岁,CHA2DS2-VASc积分平均(2.8±2.1)分,HAS-BLED评分平均(1.5±0.9)分。出血时服用华法林的患者7例(63.6%),服用达比加群酯110 mg,每日2次的患者3例(27.3%),服用利达沙班10 mg,每日1次的患者1例(9.1%)。服用华法林的患者中,6例出血当日检测了INR,其中5例(83.3%)当日INR>3.0。出血前合并使用NSAIDs的患者1例(9.1%),合并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1例(9.1%)。出血后完善了胃肠镜检查的患者9例,其中恶性肿瘤3例(33.3%),良性溃疡2例(22.2%),小肠息肉1例(11.1%),恒径动脉综合征(Dieulafoy)病1例(11.1%)。结论房颤患者口服OAC后会增加消化道出血风险,但优化管理,如增加服用华法林患者INR达标率、避免出血诱因等能使出血风险减少。另出血后发现胃肠道基础疾病,尤其是恶性肿瘤的概率很高,故必须强调出血后胃肠镜检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抗凝 消化道大出血
原文传递
基于FAERS对白介素17A抑制剂相关炎症性肠病不良事件数据挖掘与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晨 张杜枭 王晶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83-387,共5页
目的 对白介素17A抑制剂相关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不良事件的情况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为临床安全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4年第一季度—2021年第四季度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DA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 目的 对白介素17A抑制剂相关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不良事件的情况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为临床安全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4年第一季度—2021年第四季度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DA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FAERS)以司库奇尤单抗、依奇珠单抗和布罗利尤单抗为首要怀疑药物,不良事件为IBD、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报告,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eported odds ratio,ROR)和比例报告比值比法(proportional reported odds ratio,PRR)对信号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共收集到IBD相关报告2 578份,其中司库奇尤单抗2 286份(88%),依奇珠单抗289份(11%),布罗利尤单抗3份(1%),涉及银屑病患者810例。3种药物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32.47%,33.11%和33.33%,均以“住院/住院时间延长”为主。司库奇尤单抗[ROR=4.123,95%CI(3.564,4.769),PRR=4.116,95%CI(3.559,4.759)]和依奇珠单抗[ROR=5.503,95%CI(4.127,7.336),PRR=5.448,95%CI(4.12,7.31)]均以未区分CD或UC的IBD信号最强,布罗利尤单抗没有检测到相关信号。结论 司库奇尤单抗和依奇珠单抗均有导致IBD的风险,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可能影响患者生存质量。使用时应注意评估,尤其对IBD高风险人群使用该类药物的安全性应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库奇尤单抗 依奇珠单抗 布罗利尤单抗 银屑病 炎症性肠病 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原文传递
接受抗凝治疗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对口服抗凝药的顾虑:问卷调查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焦锦程 蒋浩 +6 位作者 吴颖 沙子墨 麻舒扬 施姣姣 张杜枭 郦明芳 陈明龙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3年第4期335-340,共6页
目的调查接受抗凝治疗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对口服抗凝药(OAC)可能存在的顾虑,探究针对OAC进行科学宣教时需要强化教育的靶点。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纳入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目的调查接受抗凝治疗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对口服抗凝药(OAC)可能存在的顾虑,探究针对OAC进行科学宣教时需要强化教育的靶点。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纳入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抗凝门诊接受OAC治疗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评估患者对OAC的顾虑程度。问卷包含10个问题,患者针对每个问题给出不同的分值代表不同的顾虑程度。0~10分表示顾虑程度从无到非常严重,其中0~3分被认为有轻度顾虑,4~7分被认为有中度顾虑,8~10分被认为有重度顾虑。结果研究共纳入115例患者,其中男71例(61.7%,71/115),年龄(65.9±12.5)岁,CHA2DS2-VASc积分为(2.87±1.80)分。服用华法林56例(48.7%,56/115)、利伐沙班36例(31.3%,36/115)、达比加群酯23例(20.0%,23/115)。根据患者的医保性质将入组患者分为城市组(n=89)和农村组(n=26),两组患者OAC使用的种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8)。相比城市组,农村组患者更担心服用OAC后出血风险[(4.1±3.6)分对(6.9±3.0)分,P=0.003]以及OAC过量后无拮抗剂的问题[(3.6±3.8)分对(5.8±3.7)分,P=0.039];而在药物费用方面,农村和城市两组间顾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9)。两组人群在OAC与其他药物(66.1%,76/115)或食物(42.6%,49/115)的相互作用问题上轻度顾虑比例更多,而在OAC对肝肾损害方面重度顾虑占比更高(36.5%,42/115)。结论目前接受OAC治疗的房颤患者在经济方面的顾虑较低,但对OAC仍缺乏正确的认知,总体患者对肝肾损害方面顾虑较重,而农村患者更担心服用OAC后出血风险,需进一步加强科学宣教以及院外监督以提高抗凝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口服抗凝药 问卷调查 服药依从性
原文传递
心房颤动患者抗凝后消化道出血临床特征及基础疾病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蒋浩 张恒莉 +4 位作者 吴颖 张杜枭 蔡铖 郦明芳 陈明龙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3年第4期341-346,共6页
目的探查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口服抗凝药物(OAC)期间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及消化道基础疾病情况。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入选2012年1月至2021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服用OAC期间消化道出血而住院治疗的非瓣膜... 目的探查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口服抗凝药物(OAC)期间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及消化道基础疾病情况。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入选2012年1月至2021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服用OAC期间消化道出血而住院治疗的非瓣膜病房颤患者。根据出血前服用OAC的种类,将患者分为华法林组和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NOAC)组。比较两组间基线特征、消化道大出血、住院天数、院内死亡及消化道基础疾病的差异。结果共纳入46例房颤患者,其中年龄(77.1±9.4)岁,男27例;CHA_(2)DS_(2)-VASc评分为(3.8±2.0)分,HAS-BLED评分为(2.6±1.0)分;华法林组26例,NOAC组20例。消化道大出血共26例(56.5%,26/46),华法林组17例(65.4%,17/26),NOAC组9例(45.0%,9/2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7)。中位住院天数8 d(9 d对8 d P=0.246),在院期间共5例患者死亡。30例(65.2%,30/46)患者行内镜检查,发现良性消化性溃疡10例(33.3%,10/30)及消化道恶性肿瘤5例(16.6%,5/30),为较常见基础疾病。NOAC组和华法林组消化道基础疾病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0)。结论房颤抗凝后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华法林组及NOAC组的临床特征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消化道出血后的内镜检查发现较常见的基础疾病为良性消化性溃疡及消化道恶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抗凝 消化道出血 消化性溃疡 消化道恶性肿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