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究脑机接口对帕金森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评价
1
作者 王强 张晓钰 温建忠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062-066,共5页
探究与分析脑机接口对帕金森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对本院自2020年12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帕金森患者120例分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包括手法按摩、运动疗法以及电子生物反馈等,观察组在其基础... 探究与分析脑机接口对帕金森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对本院自2020年12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帕金森患者120例分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包括手法按摩、运动疗法以及电子生物反馈等,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脑机接口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疗效、韦式帕金森病评定量表评分、Breg量表评分、上下肢运动功能FMA评分、事件相关去同步信号ERD的反应时间及反应程度。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总有效率较高;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韦式帕金森病评定量表评分较低,Breg量表评分较高,上下肢运动功能FMA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用脑机接口治疗帕金森可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改善相关症状及体征,促进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及平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脑机接口 帕金森病患者 运动功能障碍 平衡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PD‑1/PD‑L1用于消化道肿瘤患者的疗效评估模型的构建及评价
2
作者 杨蓓蓓 刘冬 +4 位作者 张晓钰 张晋 乌伊萍 李兴欢 姜凤丽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9期641-648,共8页
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患者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1/PD-L1)治疗消化道肿瘤疗效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免疫治疗或免疫联合化疗治疗的147例消化道肿瘤患者... 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患者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1/PD-L1)治疗消化道肿瘤疗效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免疫治疗或免疫联合化疗治疗的147例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连续性变量的最佳截断值;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无进展生存期(PFS)预测因素的筛选;使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分析不同因素对患者PFS的影响;将多因素Cox回归中影响患者PFS的因素作为自变量构建列线图模型,并评价预测模型的效能;通过X-tile软件对列线图预测模型进行风险分层。结果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力状况评分(ECOG PS)、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血小板/淋巴细胞(PLR)、白蛋白(ALB)、肌酐清除率(Ccr)、免疫治疗期间激素/质子泵抑制剂(PPI)/抗菌药物(ATB)暴露史及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均是影响消化道肿瘤患者抗PD-1/PD-L1治疗后PFS的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ECOG PS、免疫治疗期间激素/ATB暴露史是消化道肿瘤患者抗PD-1/PD-L1治疗后PFS的独立预测因素。构建包含以上独立预测因素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模型内部验证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814,90 d及180 d PFS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中AUC分别为0.9332、0.9325,校准曲线斜率接近1,临床决策分析曲线显示该列线图临床实用性良好,低风险患者的PFS明显优于中、高风险组。结论ECOG PS评分、免疫治疗期间激素暴露史和抗菌药物暴露史是影响消化道肿瘤患者抗PD-1/PD-L1治疗后PFS的独立预测因素,本研究所构建的列线图模型为预测消化道肿瘤患者免疫治疗疗效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肿瘤 抗PD-1/PD-L1治疗 列线图 疗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硫蛋白突变体的植物高效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烟草中的表达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晓钰 李伟 +2 位作者 张竞 何笃修 茹炳根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6期888-892,共5页
金属硫蛋白有α、β两个结构域(dom ain),其中α结构域优先结合Cd2+ 和Hg2+ .小鼠αα突变体在大肠杆菌中已经构建并得到表达,其转基因植株已得到,可在Cd300(300 μm ol/L)中生长.为了进一步提高... 金属硫蛋白有α、β两个结构域(dom ain),其中α结构域优先结合Cd2+ 和Hg2+ .小鼠αα突变体在大肠杆菌中已经构建并得到表达,其转基因植株已得到,可在Cd300(300 μm ol/L)中生长.为了进一步提高外源基因在烟草中的表达量,首先用PCR 的方法设计引物,在基因翻译起始密码子ATG 附近加入植物偏爱的碱基组合AACAATG.另外,将该突变体基因插入具有双35 S(CaMV35S)强启动子的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GPTVd35S-BAR中,获得了带有αα突变体的植物双元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叶盘转化法转化烟草NC89,获得了抗除草剂的转基因植株.经PCR-Southern 和蛋白Dot-blotting 检测,证明了αα突变体在烟草中的嵌合与表达.抗重金属实验证明转基因烟草可以在Cd400(400 μm ol/L)中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体 烟草转基因 抗性育种 MT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金属硫蛋白及其突变体αα基因烟草的T_1代性状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晓钰 左晓峰 +1 位作者 单龙 茹炳根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877-883,T001,T002,共9页
转金属硫蛋白MT及其突变体αα的烟草自交得到T1代,转基因植株的重金属抗性和除草剂抗性在后代中得到保持。不同的转基因株系在含有除草剂的培养基中萌发时表现出不同的抗性分离比,说明外源基因在植物染色体内可能有不同的整合拷... 转金属硫蛋白MT及其突变体αα的烟草自交得到T1代,转基因植株的重金属抗性和除草剂抗性在后代中得到保持。不同的转基因株系在含有除草剂的培养基中萌发时表现出不同的抗性分离比,说明外源基因在植物染色体内可能有不同的整合拷贝数。两种转基因烟草在含有不同浓度Cd的培养基中萌发时表现出高的重金属抗性,其中转αα基因烟草对Cd的抗性优势在T1代种子萌发实验中更加明显。以MT cDNA为探针进行southern blot杂交,在T0代和T1代同时检测到两种转基因烟草外源基因的存在,证明外源基因确实整合到烟草基因组内并稳定传递到后代。Western blot结果证明了外源基因在烟草第二代的表达。纯合株系仍需要进一步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烟草 金属硫蛋白 αα突变体 重金属抗体 遗传分析 杂种一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镜像治疗康复后大脑再塑变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晓钰 桑德春 王丽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27-730,共4页
目的:应用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镜像治疗康复后大脑再塑变化。方法:收集2011年2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临床资料完整且脑梗死发生于3天内的中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按年龄分为三组,第Ⅰ组20例,年龄45—54岁,第... 目的:应用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镜像治疗康复后大脑再塑变化。方法:收集2011年2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临床资料完整且脑梗死发生于3天内的中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按年龄分为三组,第Ⅰ组20例,年龄45—54岁,第Ⅱ组20例,年龄55—64岁,第Ⅲ组20例,年龄65—75岁;均采用镜像治疗,连续治疗6周;NIHSS对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FMA对上肢运动功能评分。结果:第Ⅰ、Ⅱ、Ⅲ组治疗前梗死灶部分各向异性(FA)值分别为(0.43±0.09)、(0.40±0.05)、(0.33±0.07),明显低于对应侧正常脑组织FA值(P<0.05),经过6周镜像治疗后第Ⅰ、Ⅱ、Ⅲ组梗死灶FA值分别为(0.48±0.04)、(0.44±0.02)、(0.40±0.05),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FA值降低;各组治疗后FMA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DTT中CST分为1级(完整)和2级(受压或移位)两级,同组同CST分级的患者,治疗6周后其NIH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各组CST2级的NISHH评分明显高于CST1级(P<0.05)。结论:DTT可直观地显现梗死病灶与纤维束走行之间的关系,可对神经损伤情况进行判定,结合镜像治疗利于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 镜像治疗 脑卒中 偏瘫 大脑再塑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通风道规划的基础性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晓钰 郝日明 张明娟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257-261,共5页
针对城市化进程中空气污染、热岛效应等问题,文章系统简述了城市通风道的规划与构建问题。城市通风道,由作用空间、补偿空间和空气引导通道三部分构成。城市通风道要起到较好的通风效果应合理组织城市空间,使其能在密闭空间周边留出适... 针对城市化进程中空气污染、热岛效应等问题,文章系统简述了城市通风道的规划与构建问题。城市通风道,由作用空间、补偿空间和空气引导通道三部分构成。城市通风道要起到较好的通风效果应合理组织城市空间,使其能在密闭空间周边留出适当的空隙,形成大气流通的通道。城市通风道构建要提高作用空间的接纳能力;确保补偿空间的补给能力;空气引导通道应满足最小能耗路径的要求。其规划的过程包括气候状况描述,作用空间、补偿空间和空气引导通道的界定,可行度和有效度评估3个步骤。城市通风道对改善城市气候条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通风道 城市空间布局 热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头孢唑肟钠与奥硝唑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晓钰 刘冬 +3 位作者 张晋 刘子昀 姜凤丽 乌伊萍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5年第2期167-170,共4页
目的:考察注射用头孢唑肟钠与奥硝唑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将注射用头孢唑肟钠与奥硝唑注射液按照不同比例进行配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液中两种成分在室温下的含量变化,并观察和检测配伍液外观及p H变化;结果:头孢唑肟钠... 目的:考察注射用头孢唑肟钠与奥硝唑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将注射用头孢唑肟钠与奥硝唑注射液按照不同比例进行配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液中两种成分在室温下的含量变化,并观察和检测配伍液外观及p H变化;结果:头孢唑肟钠与奥硝唑按不同比例配伍后,配伍液可发生沉淀或变色反应。结论:注射用头孢唑肟钠与奥硝唑注射液存在配伍反应,在临床治疗中应避免配伍,在联合使用时应使用生理盐水冲管,并给予足够的间隔时间,以确保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唑肟 奥硝唑 色谱法 高压液相 配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素内不一致运动磁共振成像在幕上脑梗死后交叉性小脑失联络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晓钰 于卫永 +2 位作者 卢杰 孙迎春 桑德春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17-519,共3页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一致运动(IVIM)磁共振成像在幕上脑梗死后交叉性小脑失联络(CCD)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单侧幕上脑梗死患者120例分为CCD阳性(n=60)和CCD阴性(n=60),行IVIM扫描。结果急性期和慢性期CCD阳性患者脑梗死...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一致运动(IVIM)磁共振成像在幕上脑梗死后交叉性小脑失联络(CCD)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单侧幕上脑梗死患者120例分为CCD阳性(n=60)和CCD阴性(n=60),行IVIM扫描。结果急性期和慢性期CCD阳性患者脑梗死体积(CIV)高于阴性患者(t>13.943,P<0.05);CCD阳性患者的同侧小脑表观弥散系数(ADC)与对侧存在显著性差异(t=11.413,P<0.05);对侧小脑ADC在CCD阳性与阴性患者间存在显著性差异(t=10.026,P<0.05)。结论以CIV和ADC作为评价指标,IVIM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脑梗死患者脑组织灌注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幕上脑梗死 交叉性小脑失联络 体素内不一致运动 磁共振成像 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前后的弥散张量成像研究②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晓钰 桑德春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3-76,共4页
目的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研究中老年脑梗死患者脑白质纤维束各向异性特征和皮质脊髓束(CST)受损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24例中老年单侧急性脑梗死患者,依年龄段分为A组(45-59岁)、B组(60-74岁)和C组(75岁以上),每组... 目的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研究中老年脑梗死患者脑白质纤维束各向异性特征和皮质脊髓束(CST)受损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24例中老年单侧急性脑梗死患者,依年龄段分为A组(45-59岁)、B组(60-74岁)和C组(75岁以上),每组各8例。患者于发病3 d内行3.0 T常规磁共振(MRI)和DTI检查。于入院时和发病后6周,分别测量梗死灶和对侧相应正常脑组织的部分各向异性值(FA),同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运用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显示通过病灶的纤维束特征,评价脑梗死区周边纤维束的情况,并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比较。结果各组患者梗死侧FA值均较对侧相应正常脑组织降低(P〈0.05),康复治疗6周后梗死侧的FA值均比入院时增加(P〈0.05)。各年龄组患者CST 2级的NISHH评分均高于CST 1级(P〈0.05)。在同组同一CST级别的患者发病后6周NIHSS评分均低于入院时NIHSS评分(P〈0.05)。结论 DTT可直观显示纤维束走行及与病灶之间的关系,在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即可对其损伤情况进行判定,同时也可提示患者的预后,对患者的康复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脑梗死 康复治疗 弥散张量成像 年龄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类MT与植物络合肽 被引量:18
10
作者 张晓钰 茹炳根 《生命科学》 CSCD 2000年第4期170-172,共3页
金属硫蛋白在哺乳动物的解毒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植物本身也存在类似的解毒机制。研究表明,植物存在基因编码的类MT,另外还有非基因编码的植物MT,又称植物络合肽。类MT在必需重金属离子(例如Zn2+、Cu2+)的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金属硫蛋白在哺乳动物的解毒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植物本身也存在类似的解毒机制。研究表明,植物存在基因编码的类MT,另外还有非基因编码的植物MT,又称植物络合肽。类MT在必需重金属离子(例如Zn2+、Cu2+)的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植物络会肽在非必需重金属离子(例如Cd2+)的解毒中起到关键作用。本文综述了类MT和植物络合肽之间的关系以及各自的生物合成途径、相关的结构与功能、在植物中的分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MT 植物络合肽 代谢 解毒 金属硫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金属硫蛋白突变体αα的烟草具有较高的重金属抗性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晓钰 周慰 茹炳根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0年第4期416-420,共5页
金属硫蛋白 (MT)有α、β两个结构域 ,其中α结构域优先结合Cd2 + 、Hg2 + ,以α结构域代替 β结构域而得到的αα突变体在大肠杆菌构建及表达后 ,体外实验证明其具有同天然MT相似的稳定性 ,但结合重金属的能力稍强于天然MT。将αα突... 金属硫蛋白 (MT)有α、β两个结构域 ,其中α结构域优先结合Cd2 + 、Hg2 + ,以α结构域代替 β结构域而得到的αα突变体在大肠杆菌构建及表达后 ,体外实验证明其具有同天然MT相似的稳定性 ,但结合重金属的能力稍强于天然MT。将αα突变体转入植物表达载体 ,以CaMV 35S为启动子 ,利用根癌土壤杆菌 (Agrobacteriumtumefaciens(SmithetTownsend)Conn)介导的叶盘法转化烟草 (NicotianatabacumL .cv.NC89)。Southern、Western证明了外源基因在烟草内的整合与表达。重金属抗性结果证明 :转αα突变体烟草在含 30 0 μmol/LCdCl2 的培养基中可正常生长 ,转天然MT的烟草在含 2 0 0 μmol/LCdCl2 的培养基中生长 ,而野生型烟草只能在含 75 μmol/LCdCl2 的培养基中生长。Cd2 + 含量及分布实验证明 :转基因烟草同天然烟草相比 ,根部吸收了大部分的Cd2 + ,从而降低了叶部Cd2 + 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性 转基因 烟草 重金属 MT 土壤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系统心理-康复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功能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晓钰 桑德春 季淑凤 《医学研究杂志》 2010年第1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系统心理-康复对脑卒中抑郁患者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经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筛选出伴抑郁症状的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早期系统心理-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由... 目的探讨早期系统心理-康复对脑卒中抑郁患者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经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筛选出伴抑郁症状的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早期系统心理-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由心理医师实施的早期系统心理干预和由专业康复医师实施的运动训练,治疗满2周、4周后再对两组患者进行HAMD和神经功能缺损(CNFDS)评分并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均有所恢复,但研究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神经功能恢复则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系统心理-康复干预治疗可干预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系统心理-康复干预 卒中 抑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院消化道恶性肿瘤围手术期肠外营养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晓钰 刘冬 +1 位作者 刘子昀 张晋 《中国医药导刊》 2019年第6期325-330,共6页
目的:调查某院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全肠外营养(TPN)的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某院收治的96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TPN处方情况进行统计与适宜性分析。结... 目的:调查某院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全肠外营养(TPN)的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某院收治的96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TPN处方情况进行统计与适宜性分析。结果:96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以老年人为主,胃癌占57.3%;围手术期共接受TPN治疗918例次,以术后营养支持为主,平均疗程(9.6±4.2)d。TPN处方平均热量供给为(21.1±4.4)kcal·kg^-1·d^-1,39.5%的处方热量低于20kcal·kg^-1·d^-1;糖脂供能比为1±0.4,41.6%的处方糖脂比小于1;氨基酸平均用量为(1.3±0.4)g·kg^-1·d^-1,84.4%的处方热氮比为80~150∶1;丙氨酰谷氨酰胺的使用率为81.3%,有41.7%的处方使用比例超过20%。肠外营养液的渗透压、氨基酸浓度、葡萄糖浓度及一价和二价阳离子达标率分别为95.8%、92.7%、96.8%及94.8%和95.9%。结论:该院消化道恶性肿瘤围手术期营养支持以术后为主,缺乏术前个体化营养风险评估和营养支持;围手术期TPN处方基本合理,部分处方存在热量/蛋白供给不足、脂肪乳供能占比较高、热氮比不适宜、电解质与药物浓度超标的现象。临床营养支持是一项多学科参与的工作,临床药师应积极协助医师,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支持方案,提升临床营养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恶性肿瘤 围手术期 全肠外营养 应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金属硫蛋白突变体αα-cDNA在烟草中的表达及转基因烟草对Cd^(2+)抗性的提高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晓钰 左晓峰 +2 位作者 肖传英 单龙 茹炳根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SCD 2000年第5期631-636,共6页
金属硫蛋白是一类小分子量的金属结合蛋白 ,有 β,α两个结构域 .用另一个 α结构域取代金属硫蛋白的 β结构域 ,得到突变体 αα.通过 PCR法在 αα- c DNA翻译起始密码子 ATG前加入植物偏爱的碱基组合 AACA,构建 Ca MV双 35S启动子驱... 金属硫蛋白是一类小分子量的金属结合蛋白 ,有 β,α两个结构域 .用另一个 α结构域取代金属硫蛋白的 β结构域 ,得到突变体 αα.通过 PCR法在 αα- c DNA翻译起始密码子 ATG前加入植物偏爱的碱基组合 AACA,构建 Ca MV双 35S启动子驱动的 αα- c DNA植物表达载体 p GPTVd35S-αα,此载体以抗除草剂基因 ( bar)作为选择标记物 .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对栽培种烟草 NC89进行转化 .Southern和 Western印迹分析表明突变体αα- c DNA已整合进入烟草基因组并且可以正常表达 .Northern印迹结果显示突变体αα- c DNA在烟草根部的表达强于叶部 .烟草根、茎、叶Cd2 +含量分析表明 ,转基因植物与对照相比 ,Cd2 +更多地集中在根部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叶片中的 Cd2 + 含量 .Cd2 + 抗性实验进一步证明突变体αα- c DNA的表达提高了转基因烟草对 Cd2 + 的抗性 :转基因烟草在 2 0 0μmol/L Cd Cl2 条件下生长正常 ,在 40 0μmol/Cd Cl2 培养基内也可以存活 .而 1 0 0μmol/L Cd Cl2 即成为对照烟草的致死剂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硫蛋白突变体αα 转基因烟草 土壤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抑郁症发病率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晓钰 桑德春 《临床医学进展》 2019年第7期882-887,共6页
目的:探讨控制抑郁症发病率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6例老年脑卒中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给予... 目的:探讨控制抑郁症发病率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6例老年脑卒中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精神抑郁程度及预后期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HAMD状况可知,治疗前两组HAMD评分相差不大,治疗后1个月、3个月、5个月时间点研究组患者HAMD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情况可知,研究组患者四个生活质量分析指标数据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情况可知,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抗抑郁药物使用对抑郁症发生率具有显著的控制作用;控制抑郁症程度不仅能有效的提升老年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而且可以有效提升患者预后期康复效果,对临床治疗老年脑卒中患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脑卒 抑郁症 康复效果 生活质量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在急性轻型脑外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晓钰 杨帆 +1 位作者 温建忠 于卫永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84-1088,共5页
目的 分析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在急性轻型脑外伤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北京博爱医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急性轻型脑外伤患者47例为观察组,同期行常规体检的健康人50例为对照组,采用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采集低频震荡... 目的 分析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在急性轻型脑外伤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北京博爱医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急性轻型脑外伤患者47例为观察组,同期行常规体检的健康人50例为对照组,采用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采集低频震荡幅度(ALFF),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定(MoCA)、Rivermead行为记忆功能测试(RBMT)进行评定。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MMSE、MocA、RBMT评分均显著降低(t>18.138,P<0.001);观察组ALFF降低的脑区包括小脑后叶、小脑扁桃体、下半月小叶、右侧颞上回、右侧颞中回、右侧顶叶和右侧中央后回等,ALFF升高的脑区包括边缘叶、扣带回、楔前叶、左侧小脑、右侧颞上回、右侧颞中回、右侧额上回、右侧额中回和右侧额下回等。结论 急性轻型脑外伤患者存在多个脑区异常改变,可能与认知障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功能磁共振成像 低频震荡幅度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行为学评分及神经生长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晓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09-511,I0002,共4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早期强制性使用单侧肢体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行为学评分及大脑皮质梗死周围(NGF)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用大鼠大脑中动脉线栓法(MCAO)建立永久性缺血模型,按照Zea-Longa的方法对动物的行为...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早期强制性使用单侧肢体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行为学评分及大脑皮质梗死周围(NGF)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用大鼠大脑中动脉线栓法(MCAO)建立永久性缺血模型,按照Zea-Longa的方法对动物的行为缺陷进行评分,选取1—3分者60只,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健侧前肢固定组(A组)30只,未固定组(B组)30只,7d时解除固定,再采用随机区组法分为14d时处死组和21d处死组,各组动物在7d时和处死前做神经功能评分(Longa评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观察NGF蛋白的表达;采用(POD法)原位杂交方法检测NGF mRNA表达。结果:固定组与未固定组相比,早期“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可以改善14d及21d的行为学评分,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梗死周围皮质NGF蛋白和NGF mRNA的表达,固定组14d时表达均明显高于非固定组(P<0.05),而在21d时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早期“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可以改善神经功能的恢复,从基因水平来提高NGF的表达可能为其发挥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 大鼠 神经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在评估脑卒中患者白质纤维束损伤及预后方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晓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6期538-539,共2页
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利用组织中水分子的自由热运动的各向异性的原理,并通过特殊的软件处理成像,对大脑白质纤维束的三维几何结构进行研究,重建脑部白质神经连接,可直观地显示脑内病变对白质纤维形态结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本文对DTI... 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利用组织中水分子的自由热运动的各向异性的原理,并通过特殊的软件处理成像,对大脑白质纤维束的三维几何结构进行研究,重建脑部白质神经连接,可直观地显示脑内病变对白质纤维形态结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本文对DTI在脑卒中患者白质纤维束损伤及预后评估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张量成像 脑卒中 白质纤维束 损伤 临床预后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行为学评分及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晓钰 《中国卒中杂志》 2007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卒中后早期强制性使用单侧肢体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行为学评分及大脑皮层梗死周围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永久性缺血(MCAO)模型,按照Zea-Longa方法对动物的行为缺... 目的探讨卒中后早期强制性使用单侧肢体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行为学评分及大脑皮层梗死周围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永久性缺血(MCAO)模型,按照Zea-Longa方法对动物的行为缺陷进行评分,选取1~3分鼠60只,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健侧前肢固定组30只,未固定组30只,7 d时解除固定,再采用随机区组法分为14 d时处死组和21 d处死组,各组动物在7 d时和处死前行神经功能评分(longa评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NGF蛋白的表达,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NGFmRNA表达。结果固定组与未固定组相比,早期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可以改善患侧肢体14 d及21 d的行为学评分:在梗死周围皮质NGF蛋白和NGF mRNA的表达,固定组14 d时表达均明显高于非固定组.而在21 d时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可以改善神经功能的恢复,从基因水平来提高NGF的表达可能为其发挥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 大鼠 神经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肌张力增高与多巴胺神经递质水平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晓钰 杨帆 +3 位作者 赵军 褚宏宇 卢利萍 桑德春 《国际神经精神科学杂志》 2017年第3期32-38,共7页
目的:探究分析脑卒中患者出现肌张力障碍后,体内多巴胺递质水平的变化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在II级以上患者59例作为观察组,59例脑卒中后肌张力在II级以下患者作为对... 目的:探究分析脑卒中患者出现肌张力障碍后,体内多巴胺递质水平的变化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在II级以上患者59例作为观察组,59例脑卒中后肌张力在II级以下患者作为对照组,并对两组患者进行康复治疗。使用头颅磁共振波谱分析对研究对象神经递质多巴胺(DA)、乙酰胆碱(Cho)以及脑部代谢产物如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乳酸(Lac)等指标进行检测,分析观察其指标变化水平。结果:观察组DA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Cho、NAA的峰值显著降低,Lac的含量显著升高,且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肌张力障碍患者脑部的神经递质水平和代谢产物存在失衡,提示其与肌张力障碍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为临床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提供重要的临床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肌张力障碍 多巴胺递质 神经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