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高校教师管理:分级的公平与效率
被引量:4
- 1
-
-
作者
张晓唯
-
机构
南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
出处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4-125,共2页
-
文摘
当前,我国高校教师管理中过于细化的分级和越来越格式化、数字化、短视化的考核,使很多教师心理严重失衡,并产生内耗,既背离了公平原则,又不利于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分级宜粗不宜细,考核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
关键词
高校
教师
管理
分级管理
考核
-
分类号
G645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林琴南的遗老情结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张晓唯
-
机构
南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
出处
《历史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5-76,共2页
-
文摘
林纾(字琴南)作为一介文人,终生以教书鬻文为业,虽60岁以前为大清子民,且有举人身份,但政治上与清廷并无瓜葛,直至宣统退位,他仍保持着清纯的'处士'之身;可是,民国以后十余年里,这位林老夫子竟以遗老孤臣自居,眷怀光绪,屡谒崇陵,进而与逊帝溥仪相通问,俨然成为清皇室的'忠贞义士'.
-
关键词
忠贞
情结
林纾
退位
文人
身份
政治
溥仪
皇室
-
分类号
K825.4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民国时期“教育独立”思潮评议
被引量:3
- 3
-
-
作者
张晓唯
-
机构
南开大学高教研究所
-
出处
《历史教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5-9,共5页
-
文摘
20世纪20年代,中国教育界曾经涌动起一股要求'教育独立'的思潮和运动,其标志是1922年蔡元培<教育独立议>、李石岑<教育独立建议>等方案的提出和当时南北各校师生的有关活动.
-
关键词
本诉
法理
例外
诉求
体现
根基
评议
现实层面
思潮
时期
-
分类号
G529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越缦日记“佚稿”失而复得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张晓唯
-
机构
南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
出处
《历史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4-75,共2页
-
文摘
晚清名士李慈铭的《越缦堂日记》,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影印出版后,风行海内,士林争相一睹为快,誉为日记之大观,掌故之渊薮.遗憾的是,李越缦暮年日记手稿数册被门人樊增祥(号樊山)取走后,如泥牛入海,音信皆无,学界抱憾难窥日记全璧之余,推测此稿已'毁佚'无疑.岂料,悠悠半个世纪过去,该手稿竟珠还合浦,以至有越缦日记的第三次影印.
-
关键词
《越缦堂日记》
李慈铭
文学研究
莼客
近代文学
-
分类号
G256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
-
题名金毓黻日记所见民国学林遗事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张晓唯
-
机构
南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
出处
《经济社会史评论》
2013年第1期191-201,共11页
-
文摘
一历史上的中国东北地区,因为垦荒和战事频仍,武人侠士史不绝书,却少见文人活动的载述,以致人们日渐形成东北地域"武盛文衰"的一般印象。实则,武人身侧总有文人代为谋划,当年张作霖的"秘书长"袁金铠(洁珊)就曾举足轻重,权倾一时。不过,这位袁先生到了晚年私下感悟自己"文不如于思泊,考订不如金静庵",颇有为后辈所超越之叹。于思泊,即于省吾,乃著名古文字学家。
-
关键词
金毓黻
张作霖
权倾一时
袁先生
金氏
史不绝书
志希
傅斯年
中国史学史
郭沬若
-
分类号
K258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罗振玉寓津杂记
- 6
-
-
作者
张晓唯
-
机构
南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
出处
《历史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74-76,共3页
-
文摘
辛亥年末,罗振玉携眷东渡,旅居日本八年之久.1919年初夏,罗氏举家返国,在沪上略作勾留,便定居津门,一住十年.从54岁至63岁这段时间,罗振玉作为一个政治上保守、学术上知名度高的'特殊寓公',在天津租界感受繁华和安闲,既经历了废帝溥仪移驾张园、契友王国维投湖自沉诸事的惊扰刺激,又深得京津人文厚土滋养,得以'传古'授徒,彰显'甲骨四堂之首'的功力.关于此节,尚鲜有专文记述者.
-
关键词
罗振玉
天津
历史古籍
王国维
-
分类号
K825.8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五四时期超党派合作现象评议——关于蔡元培与梁启超
- 7
-
-
作者
张晓唯
-
机构
南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
出处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1-5,共5页
-
文摘
五四时期开放的时代氛围,使上层知识分子开始摒弃自戊戌和辛亥以来形成的歧见,在引入西学、营造新文化事业诸领域合作共事,原本属于不同政党系统的人士也加入其中,甚而一度谋划新的政派组合,寻求另类政治格局。蔡元培、梁启超二人关系的发展,突出显现此一时期超党派合作之特有现象。
-
关键词
蔡元培
梁启超
超党派合作
-
Keywords
Cai Yuanpei Liang Qichao Non - partisan's Cooperation
-
分类号
K26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大学校长陈序经的命运
- 8
-
-
作者
张晓唯
-
机构
南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
出处
《经济社会史评论》
2012年第1期117-127,共11页
-
文摘
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知识界围绕"全盘西化"问题展开大论争,岭南大学青年教师陈序经(1903—1967)持激进的全盘西化立场,一时间名声大噪,世人对之批评者多,公开赞同者少,而内心予以理解者似也不在少数。实则那场笔战,只是陈序经亮相学术界之始,此后他北上任职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西南联大时期担任法商学院院长,乃联大院长中最年轻的一位。他宁肯不做院长也不肯按规定加入国民党一事如今已成"美谈",
-
关键词
陈序经
岭南大学
青年教师
全盘西化
中国知识界
商学院院长
陈耀真
高等教育研究所
方显廷
暨南大学
-
分类号
G649.29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话说雷海宗
- 9
-
-
作者
张晓唯
-
机构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
出处
《经济社会史评论》
2011年第1期195-204,共10页
-
文摘
在中国知识分子20世纪的生命记录中,在历史学界追溯与怀想的先辈里,有一个人的名字时隐时现,从不曾离开人们的记忆,近年来似更有"趋热"之势,他就是雷海宗先生。自30年代中期发表《中国的兵》、《无兵的文化》等文章而一举成名之后,他作为清华大学及西南联大历史系主任,驻守海内学术重镇长达20年之久,其间,与高等学府内一班志同道合的朋友编撰《战国策》杂志及副刊,不仅名噪一时,其所谓"中间偏右"
-
关键词
《战国策》
历史学界
历史系
宗先生
中国通史
院系调整
中国传统史学
战国策派
雷先生
林同济
-
分类号
K09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陈序经最后二十年的浮沉
- 10
-
-
作者
张晓唯
-
机构
南开大学教育研究所
-
出处
《同舟共进》
2009年第2期49-52,共4页
-
文摘
上世纪30年代初,中国知识界围绕"全盘西化"问题展开大论争,岭南大学青年教师陈序经(1903~1967)持激进立场,一时间名声大噪。那场笔战只是陈序经亮相学术界之始,此后他北上任职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西南联大时期担任法商学院院长,乃联大院长中最年轻的一位。如今已成美谈的关于他宁肯不做院长也不肯按规定加入国民党一事,显露出这位学人的鲜明个性。
-
关键词
陈序经
南开大学
中国知识界
经济研究所
30年代
全盘西化
青年教师
西南联大
-
分类号
K825.46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大学人文生态现状的忧思
- 11
-
-
作者
张晓唯
-
机构
南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
出处
《同舟共进》
2013年第8期34-35,共2页
-
文摘
学界感叹现今“比慢功者”近乎绝迹,“十年磨一剑”的祖训已然过时。人们诟病学风浮躁并归因于个体操守,殊不知高校考核机制实乃重要推手。
-
关键词
生态现状
忧思
人文
大学
考核机制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大学史上的罗家伦
- 12
-
-
作者
张晓唯
-
机构
南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
出处
《经济社会史评论》
2010年第1期91-104,共14页
-
文摘
自1928年到抗战中期,罗家伦先后担任清华大学、中央大学校长之职,为民国大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在清华任内大力整顿校务,理清迁延许久的校政体制,对清华格局的奠定不无开拓之功。此后在中央大学校长任上,罗家伦又以深得大学精神的治校理念,领导该校成为当时国内规模宏大、学科最齐全的大学。在罗家伦的主持下,中央大学在抗战初期及时西迁,担当了抗战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中坚。揭开被遮蔽的事实,大学史上的罗家伦,不乏令人追怀之处。
-
关键词
罗家伦
大学教育
贡献
-
分类号
G649.29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近年来蔡元培研究述评
- 13
-
-
作者
张晓唯
-
出处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84-85,共2页
-
文摘
我国学术界对于蔡元培这一重要历史人物的研究,从70年代末开始,趋向于活跃。蔡元培的全集、选集陆续出版;其年谱、传记等研究专著相继问世;公开发表的各类文章迄今已有200余篇。与建国后该研究领域的沉寂状态相比,这无疑是个喜人的开端。在海外,台湾方面已印行了蔡的文集、年谱,有关论文和资料也时有所见;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都有蔡专题的研究者,并发表了学术成果。总之,人们对这位在近代中国文化教育科技领域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的思想和实践,进行了广泛探讨和全面评价。论者对蔡元培各时期的活动作了重新评价,他们指出:蔡早年在上海与章炳麟等创办中国教育会和爱国学社,是继兴中会之后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以《苏报》为中心的一批革命志士及其活动,对此后辛亥时期上海及东南各省革命形势的发展具有直接影响。作为光复会会长和同盟会分部负责人的蔡元培,其历史作用不应忽略。民国元年,蔡迎袁南下失败。
-
关键词
蔡元培教育思想
研究述评
全面评价
直接影响
文化教育
中国教育
研究领域
研究者
重要影响
伦理学
-
分类号
K258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民国时期的“教育独立”思潮评析
被引量:13
- 14
-
-
作者
张晓唯
-
机构
南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
出处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90-94,共5页
-
文摘
20世纪 2 0年代 ,中国教育界曾经涌动起一股要求“教育独立”的思潮和运动 ,追求思想、学术自由构成该思潮的观念动因 ,而教育经费的奇缺则是其直接成因。这段史实所蕴涵的合理诉求 。
-
关键词
民国时期
教育思想史
教育独立
学术自由
蔡元培
胡适
-
Keywords
independence of education
liberty in learning and research
Cai Yuan\|pei
Hu Shi
-
分类号
G40-092.6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张元济和康有为
- 15
-
-
作者
张晓唯
-
机构
南开大学高教所
-
出处
《文史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8-73,共6页
-
文摘
清末戊戌年间,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决意变法,首先召见的维新人士就是康有为和张元济。康、张于“百日新政”中过从频繁,多有合作,此后数十年,二人虽各有所务,却仍保持连绵不断的交往,维系这一关系的强韧纽带,便是当年“同沐皇恩,效命新政”的特有情谊。
-
关键词
康有为
张元济
生平
戊戌变法
-
分类号
K827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大学人文生态现状的忧思
- 16
-
-
作者
张晓唯
-
机构
南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
出处
《新华月报》
2013年第17期58-59,共2页
-
文摘
学界感叹现今“比慢功者”近乎绝迹,“十年磨一剑”的祖训已然过时。人们诟病学风浮躁并归因于个体操守,殊不知高校考核机制实乃重要推手。
-
关键词
生态现状
忧思
人文
大学
考核机制
-
分类号
X17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
-
题名基于潜在需求的定制信息服务推进
被引量:6
- 17
-
-
作者
胡昌平
张晓唯
-
机构
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
-
出处
《情报资料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0-93,共4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网络环境下数字信息服务研究"(编号06JJD870006)的成果之一
-
文摘
在针对用户个性特征的定制信息服务中,用户潜在需求的挖掘已成为影响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文章在讨论了潜在需求特征、产生原因以及对服务的影响的前提下,进行了以用户潜在需求挖掘和服务推送为核心的定制服务研究,并对现有服务模式提出了补充和改良建议。
-
关键词
潜在需求
定制服务
信息需求
-
分类号
G252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F713.5
[经济管理—市场营销]
-
-
题名王国维与北大关系始末
- 18
-
-
作者
张晓唯
-
机构
北京大学历史系
-
出处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5-90,共6页
-
文摘
国学大师王国维任教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史事已为世人所熟知,但人们对他与北京大学一波三折的瓜葛却往往不甚了然。实则王氏结缘于清华始自与北大的关系,其间,静安先生那种挥之不去的学者情怀与环境使然的"遗老"自律之间的矛盾心境,展露无余,颇堪玩味。
-
关键词
王国维
北京大学
蔡元培
罗振玉
北大研究所国学门
-
分类号
G649.29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罗振玉寓津杂记
- 19
-
-
作者
张晓唯
-
出处
《书品》
2003年第3期13-18,79,共7页
-
文摘
辛亥年末,罗振玉携眷东渡,旅居日本八年之久。1919年初夏,罗氏举家返国,在沪上略作勾留,便定居津门,一住十年。从54岁至63岁这段时间,罗振玉作为一个政治上保守、学术上知名度高的“特殊寓公”,在天津租界感受繁华和安闲,既经历了废帝溥仪移驾张园、契友王国维自沉诸事的惊扰刺激,又深得京津人文厚土滋养,得以“传古”授徒,显露“甲骨四堂之首”的功力。关于此节,尚鲜有专文记述者。
-
关键词
罗振玉
甲骨
溥仪
租界
经历
杂记
记述
自沉
王国维
学术
-
分类号
K87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825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越缦日记“佚稿”的复归
- 20
-
-
作者
张晓唯
-
出处
《书品》
2003年第4期3-6,共4页
-
-
关键词
晚清
李慈铭
《越缦堂日记》
“佚稿”
《郇学斋日记》
学术价值
-
分类号
G256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