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刺竹活性炭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田华宇 刘焕 +3 位作者 王国睿 郝海彦 王天赐 张文标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9-436,共8页
【目的】为充分利用刺竹Bambusa sinospinosa材,提高其利用率,进一步探究刺竹活性炭的生产工艺及使用领域,以达到提升其附加值的目的。【方法】以刺竹炭为原料,使用水蒸气活化法,采用单因素实验法探究温度、时间、水蒸气量对刺竹活性炭... 【目的】为充分利用刺竹Bambusa sinospinosa材,提高其利用率,进一步探究刺竹活性炭的生产工艺及使用领域,以达到提升其附加值的目的。【方法】以刺竹炭为原料,使用水蒸气活化法,采用单因素实验法探究温度、时间、水蒸气量对刺竹活性炭的得率及吸附性能的影响。使用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比表面积及孔隙度分析仪(BET)、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刺竹活性炭进行测试和表征。【结果】①刺竹活性炭的最优活化工艺为:活化温度875℃、活化时间2.0 h、水蒸气量0.50 L·h^(−1)。在该工艺下制备的刺竹活性炭得率为29.07%,强度达97.68%,碘吸附值为1235.03 mg·g^(−1),亚甲基蓝吸附值为276 mg·g^(−1),吸附性能较好。②红外吸收光谱表明:经活化之后峰值在3130、3010、1670 cm^(−1)等处变弱,876、809、747 cm^(−1)处吸收峰消失,但主要峰依然存在;XRD分析表明:活性炭中含有石墨α轴结构;经比表面积测试和电镜观察,最优工艺活化后的刺竹活性炭孔隙发达,孔容、孔径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总孔容为0.489 cm^(3)·g^(−1),微孔容为0.388 cm^(3)·g^(−1),平均孔径为23.378 nm,BET比表面积为837.005 m^(2)·g^(−1)。【结论】使用最优活化工艺所制备的刺竹活性炭具有较好的性能,可用于吸附、除污等不同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竹 活性炭 水蒸气活化 吸附性能 活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荷光合特性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4
2
作者 张文标 金则新 +1 位作者 柯世省 陈彤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92-498,共7页
运用LCA4型便携式全自动光合测定系统,在自然条件下,于9月上旬的晴天里对空旷地生境中木荷叶片光合作用日进程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木荷冠层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进程曲线为双峰型,在午间出现明显的“午休”现象。用逐步多元回归方法得到净... 运用LCA4型便携式全自动光合测定系统,在自然条件下,于9月上旬的晴天里对空旷地生境中木荷叶片光合作用日进程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木荷冠层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进程曲线为双峰型,在午间出现明显的“午休”现象。用逐步多元回归方法得到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最优化方程为Y=-5.0105+0.0052X1+0.3869X3-0.3576X4(复相关系数R=0.9558,F值=24.6384,显著水平p=0.0004,剩余标准差S=0.7893)。偏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光合有效辐射、空气相对湿度和气温与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有着极显著或显著的相关关系,是影响光合速率主要的环境因子,影响大小的顺序为光合有效辐射>空气相对湿度>气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荷 净光合速率 环境因子 逐步多元回归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制炭理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张文标 王伟龙 +3 位作者 赵丽华 张宏 翁益民 李建春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5-218,共4页
测试了机制炭(竹木材加工剩余物经粉碎、干燥、挤压、成型和热解而制得的产品)的理化性能,并同竹炭理化性能进行比较。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它们的微观结构和表面化学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机制炭和竹炭的精炼度、... 测试了机制炭(竹木材加工剩余物经粉碎、干燥、挤压、成型和热解而制得的产品)的理化性能,并同竹炭理化性能进行比较。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它们的微观结构和表面化学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机制炭和竹炭的精炼度、固定碳和热值等理化性能各不相同。在扫描电镜下可以观察到机制炭的微观结构完全不同于竹炭和木炭。从X射线衍射图谱中可以明显知道,机制炭和竹炭都未出现明显的石墨化结构的特征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炭 理化性能 扫描电子显微镜 X射线衍射仪 石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纯度竹醋液生产和加工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35
4
作者 张文标 华毓坤 +1 位作者 王伟龙 傅秋华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6-50,共5页
 通过对炭窑、炭材、燃料、收集工艺、储存条件和精制方法等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土窑里用无化学污染、立地条件一般的老龄竹、竹材加工剩余物作燃料,收集温度90~160℃,静置8个月,再经精馏处理,能获得高纯度竹醋液;该竹醋液为棕黄...  通过对炭窑、炭材、燃料、收集工艺、储存条件和精制方法等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土窑里用无化学污染、立地条件一般的老龄竹、竹材加工剩余物作燃料,收集温度90~160℃,静置8个月,再经精馏处理,能获得高纯度竹醋液;该竹醋液为棕黄色透明的液体,烟焦味淡,密度1.001~1.008g/cm3,pH值2.6~3.2,有机酸含量7.5%~10.0%,甲醇含量<0.01%,苯酚含量<0.01%,可溶解焦油含量0.5%~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醋液 高纯度 生产 加工工艺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炭导电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39
5
作者 张文标 华毓坤 叶良明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7-50,共4页
采用SX2 5 1 2型箱式电炉 ,按不同炭化最高温度烧制竹炭。通过电子显微镜、X 衍射仪、红外光谱等分析仪器 ,对竹炭导电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炭化最高温度对竹炭的导电性影响显著 ,随着炭化最高温度升高 ,其电阻率减少 ,且在炭化... 采用SX2 5 1 2型箱式电炉 ,按不同炭化最高温度烧制竹炭。通过电子显微镜、X 衍射仪、红外光谱等分析仪器 ,对竹炭导电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炭化最高温度对竹炭的导电性影响显著 ,随着炭化最高温度升高 ,其电阻率减少 ,且在炭化最高温度 60 0~ 80 0℃时电阻率显著降低 ;不同炭化最高温度的竹炭维管束收缩不一 ,纤维排列结构发生变化 ;竹炭在炭化最高温度 90 0℃以下 ,未出现石墨化结构特征峰 ,竹炭导电主要是离子引起的 ,而在 80 0℃时出现了碳碳双键与苯环共轭的强吸收峰 ,导电性增强 ,在温度达 1 1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炭 炭化 导电性 SX2-5-12型 箱式电炉 烧制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炭化温度的竹炭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24
6
作者 张文标 钱新标 马灵飞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0-24,共5页
选用不同炭化温度的竹炭,研究其对单一和混合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竹炭对重金属离子吸附存在物理和化学吸附,其吸附性能与其比表面积、孔径及pH等有关;不同炭化温度竹炭对重金属的吸附有选择性,炭化温度为800℃的竹炭对Hg2+... 选用不同炭化温度的竹炭,研究其对单一和混合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竹炭对重金属离子吸附存在物理和化学吸附,其吸附性能与其比表面积、孔径及pH等有关;不同炭化温度竹炭对重金属的吸附有选择性,炭化温度为800℃的竹炭对Hg2+、Pb2+、Cr6+吸附效果较好,炭化温度为1 000℃的竹炭对Cd2+吸附效果较好;竹炭吸附混合重金属离子存在协同和阻碍两方面的效应,与单一离子相比,竹炭在混合重金属离子溶液中对Pb2+、Hg2+、Cr6+吸附率增加,而对Cd2+的吸附率却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炭 炭化温度 比表面积 重金属离子 吸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境夏蜡梅群体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文标 金则新 李钧敏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3-318,共6页
利用RAPD技术对天台大雷山4个不同生境:灌丛、常绿阔叶林、杉木林和竹林中的夏蜡梅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12个随机引物在80个个体中共检测到182个可重复的位点,其中多态位点为49个,总的多态位点百分率为26.92%。4个群体的多态位点百... 利用RAPD技术对天台大雷山4个不同生境:灌丛、常绿阔叶林、杉木林和竹林中的夏蜡梅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12个随机引物在80个个体中共检测到182个可重复的位点,其中多态位点为49个,总的多态位点百分率为26.92%。4个群体的多态位点百分率在6.04%-11.54%之间,平均为8.93%,其中竹林群体最高,常绿阔叶林群体最低,大小顺序为竹林群体>灌丛群体>杉木林群体>常绿阔叶林群体,Shannon指数和Nei指数估算结果为灌丛群体最高,其次是竹林群体,第三是杉木林群体,最低的是常绿阔叶林群体。AMOVA分子差异分析表明夏蜡梅群体间遗传分化程度高,71.91%的变异存在于群体间,28.09%的变异存在于群体内,群体间的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627 4。夏蜡梅群体间的基因流很低,Nm=0.297 0。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杉木林群体和灌丛群体最先聚在一起,再与常绿阔叶林群体相聚,最后与竹林群体聚在一起。可见,夏蜡梅在各生境间有着不同的遗传多样性,且在各生境间发生了明显的遗传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蜡梅 遗传多样性 RAPD 生境 大雷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保残重建与非保残重建前交叉韧带的对比研究
8
作者 冯朝毅 黄绍贤 +2 位作者 余斌 黎浩晖 张文标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15期34-37,共4页
目的对比关节镜下保残重建前交叉韧带(ACL)与非保残重建ACL对ACL断裂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2年6月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ACL断裂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非保残组(41例,行关节镜下非保残重建ACL进行治疗... 目的对比关节镜下保残重建前交叉韧带(ACL)与非保残重建ACL对ACL断裂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2年6月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ACL断裂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非保残组(41例,行关节镜下非保残重建ACL进行治疗)、保残组(41例,行关节镜下保残重建ACL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术后随访18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12、18个月膝关节功能和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术后1、18个月隧道扩张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比,术后6、12、18个月两组患者辛辛那提膝关节评分系统(CKRS)评分均升高,保残组均高于非保残组;与术前比,术后6、12、18个月两组患者膝关节患侧被动重现角度均降低,且保残组均低于非保残组;与术后1个月比,术后18个月两组患者股骨隧道、胫骨隧道扩张度均升高,但保残组均低于非保残组(均P<0.05);随访18个月,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L断裂患者采用关节镜下保残重建ACL术治疗能够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减轻对骨隧道扩张度的影响,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韧带 关节镜 保残重建 非保残重建 膝关节 本体感觉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槠ISSR-PCR反应体系的正交优化 被引量:6
9
作者 张文标 金则新 +1 位作者 李钧敏 潘冠琼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16-520,共5页
对甜槠Castanopsis eyrei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的过程中,为了获得清晰可靠、重复性强的ISSR扩增结果,利用正交设计对Mg2+,dNTP,引物,Taq酶,牛血清蛋白(BSA)和模板DNA等6种因素5个水平进行筛选和优化。确定甜槠ISSR-PCR最适宜反应体系为:10... 对甜槠Castanopsis eyrei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的过程中,为了获得清晰可靠、重复性强的ISSR扩增结果,利用正交设计对Mg2+,dNTP,引物,Taq酶,牛血清蛋白(BSA)和模板DNA等6种因素5个水平进行筛选和优化。确定甜槠ISSR-PCR最适宜反应体系为:10μL反应体积中,1×Taq酶配套缓冲液(10 mmol.L-1Tris-HCl,pH 9.0,50 mmol.L-1KCl,10 g.L-1TritonX-100),1.7 mmol.L-1Mg2+,0.25 mmol.L-1dNTP,8.34 nkatTaqDNA聚合酶,1.5 g.L-1牛血清白蛋白,6 pmol引物,12 ng模板DNA。甜槠扩增时引物UBC846的最适退火温度为5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ISSR-PCR 正交设计 优化 甜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炭负载壳聚糖对Zn^(2+)吸附动力学及其机制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文标 李文珠 +3 位作者 金首文 陈斌 任红星 孙进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41-645,共5页
以竹炭粉和壳聚糖为原料,制备竹炭/壳聚糖复合吸附剂,进行扫描电镜(吸收光谱SEM)、红外吸收(FTIR)、X-射线衍射(XRD)等图谱表征,并进行Zn2+吸附试验。结果表明:①壳聚糖较好地负载在竹炭上,凸凹不平明显,蜂窝增强;复合吸附剂对Zn2+的吸... 以竹炭粉和壳聚糖为原料,制备竹炭/壳聚糖复合吸附剂,进行扫描电镜(吸收光谱SEM)、红外吸收(FTIR)、X-射线衍射(XRD)等图谱表征,并进行Zn2+吸附试验。结果表明:①壳聚糖较好地负载在竹炭上,凸凹不平明显,蜂窝增强;复合吸附剂对Zn2+的吸附率在80min后达到93%。②竹炭/壳聚糖复合吸附剂对Zn2+吸附过程的动力学表明,吸附过程符合多孔结构的吸附特征,方程拟合结果更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③Zn2+吸附前后的红外吸收图谱表明,与竹炭/壳聚糖复合吸附剂吸附配位主要发生在—NH2中的氮原子、—OH和C=O中氧原子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炭/壳聚糖 吸附Zn2+ 反应动力学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濒危植物夏蜡梅(Sinocalycanthus chinensis)的开花物候与传粉成功 被引量:28
11
作者 张文标 金则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037-4046,共10页
野外定点观测了夏蜡梅在3个群体的开花物候进程,分别计算了结实率和结籽率,并分析了始花日和开花同步性等开花物候指数对其传粉成功的影响,还进一步从个体水平分析了开花时间对传粉成功的影响。结果如下:夏蜡梅的花期在5月上旬到6月下旬... 野外定点观测了夏蜡梅在3个群体的开花物候进程,分别计算了结实率和结籽率,并分析了始花日和开花同步性等开花物候指数对其传粉成功的影响,还进一步从个体水平分析了开花时间对传粉成功的影响。结果如下:夏蜡梅的花期在5月上旬到6月下旬,开花物候参数在不同群体间存在较明显的差异,而各群体的开花进程均呈明显的"单峰型",且开花同步性高,为"大量开花模式"。群体内各开花物候参数与传粉成功相关性不明显;群体间开花物候参数中的始花日和开花中值日与结实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终花日与结实率和结籽率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的负相关。个体水平不同开花时间对结实率有着显著影响(F=15.960,df=3,P<0.01),而对结籽率影响不大(F=2.358,df=3,P=0.073)。相同海拔高度小生境不同对夏蜡梅的传粉成功影响不大,但不同海拔高度对夏蜡梅的传粉成功影响显著。作为一种濒危物种,夏蜡梅这种"集中开花模式"可以吸引更多的传粉昆虫,有助于其获得更多的传粉成功,但增加了其花粉在个体内及邻近个体间的传递,不利于花粉在群体间的扩散,而导致了一定程度的自交和近交衰退,这可能是夏蜡梅群体遗传变异性低、遗传分化明显及濒危的一个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蜡梅(Sinocalycanthus chinensis) 开花物候 传粉成功 大明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炭陶土复合材料的制备和结构性能表征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文标 李文珠 +1 位作者 章卫钢 涂志龙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0-145,共6页
以竹炭粉、陶土为主要原料,经混合、成型、干燥和煅烧等工艺制得竹炭陶土复合材料(以下称竹炭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仪、拉曼光谱测试仪(Raman)、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比表面积测试仪等仪器,对竹炭陶的微... 以竹炭粉、陶土为主要原料,经混合、成型、干燥和煅烧等工艺制得竹炭陶土复合材料(以下称竹炭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仪、拉曼光谱测试仪(Raman)、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比表面积测试仪等仪器,对竹炭陶的微晶构造、孔隙结构、吸附和红外辐射性能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竹炭微粒镶嵌在陶土基体中,保留原有以中孔为主的孔隙结构和类石墨化晶体结构,获得的竹炭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中孔为主的孔隙结构,能有效地吸附甲醛、苯等有害气体。加入一定量的竹炭能提高竹炭陶的远红外发射率,其红外发射率均高于陶土和竹炭,结合红外吸收光谱谱图分析,竹炭陶具有高红外发射率的本质在于具有倍频吸收、分子基团振动、转动及晶格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炭粉 陶土 复合材料 性能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炭导电性能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文标 徐冲霄 +4 位作者 闫国祺 张扬芳 曾彤彤 程辉武 包立根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39-646,共8页
分析了竹炭导电机制主要由离子引起或π电子移动以及与形成石墨化程度有关的研究,从竹林立地条件、竹材部位、炭化工艺、竹炭微观结构、竹炭粒径大小及竹炭的基本理化性能指标等方面分析其对竹炭导电的影响,再综述了竹炭及其复合材料的... 分析了竹炭导电机制主要由离子引起或π电子移动以及与形成石墨化程度有关的研究,从竹林立地条件、竹材部位、炭化工艺、竹炭微观结构、竹炭粒径大小及竹炭的基本理化性能指标等方面分析其对竹炭导电的影响,再综述了竹炭及其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效能、竹炭电容器电极等领域应用研究进展,最后从竹炭生产技术、导电理论及应用领域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今后重点研究的4个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科学与技术 竹炭 导电 性能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燃胶合板研究的现状和对策 被引量:16
14
作者 张文标 陆肖宝 +2 位作者 柳献义 周卫青 余肖红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208-214,共7页
通过对胶合板的燃烧理论和木材阻燃机理中的障碍理论、热理论和不燃气体稀释理论等的简述 ,浅析了胶合板的阻燃机理 ;同时综述了国内外用于胶合板阻燃处理的无机、有机和有机改性三大类阻燃剂 ,成品阻燃处理和生产过程中施加阻燃剂的阻... 通过对胶合板的燃烧理论和木材阻燃机理中的障碍理论、热理论和不燃气体稀释理论等的简述 ,浅析了胶合板的阻燃机理 ;同时综述了国内外用于胶合板阻燃处理的无机、有机和有机改性三大类阻燃剂 ,成品阻燃处理和生产过程中施加阻燃剂的阻燃处理方法以及 3种常用的阻燃胶合板生产工艺路线的研究现状 ;归纳了燃烧试验法、研究型测试法、发烟性和毒性测试法及木质材料应用性等 4种阻燃效果测试方法 ,从而提出我国阻燃胶合板产业的发展对策。图 1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 胶合板 防火胶合板 阻燃剂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濒危植物香果树自然居群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文标 金则新 李钧敏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1-67,共7页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标记,对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进行了分析.12个随机引物对9个香果树居群173个个体的DNA样品进行扩增,共检测到182个扩增条带,其中100条为多态条带,多态位点...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标记,对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进行了分析.12个随机引物对9个香果树居群173个个体的DNA样品进行扩增,共检测到182个扩增条带,其中100条为多态条带,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54.95%;香果树总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为0.2838,Nei指数(h)为0.1900,表明种水平的遗传多样性较高.而居群水平的遗传多样性较低,PPB平均为16.48%,I平均为0.0914,h平均为0.0622.AMOVA分子差异分析表明香果树居群间遗传分化程度高,74.76%的变异存在于居群间,25.24%的变异存在于居群内.香果树居群间的基因流很低,为0.2434.9个居群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1653,遗传距离与居群间的地理距离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利用算术加权平均数法(UPGMA)对香果树居群进行聚类,结果9个居群可分成浙江省内和省外两大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果树 RAPD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木的生长应力 被引量:15
16
作者 张文标 李文珠 阮锡根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9-34,共6页
综述了树木生长应力的分布状态、产生机理、测量方法以及降低生长应力的措施。
关键词 树木生长应力 分布状态 产生机理 测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蜡梅果实和种子形态变异及其与环境因子相关性 被引量:17
17
作者 张文标 金则新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89-695,共7页
对天台大雷山4个不同生境(常绿阔叶林、灌丛、竹林和杉木林)夏蜡梅群体的果实、种子形态变异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测量的果实和种子12项形态学指标表明,果实和种子的性状以灌丛生境最优、其次是竹林生境、最差的是常绿阔... 对天台大雷山4个不同生境(常绿阔叶林、灌丛、竹林和杉木林)夏蜡梅群体的果实、种子形态变异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测量的果实和种子12项形态学指标表明,果实和种子的性状以灌丛生境最优、其次是竹林生境、最差的是常绿阔叶林生境.表型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变异,其中群体间的变异系数的平均值从61.71(每果种子数)到7.51(种子厚).夏蜡梅种子形态较果实形态稳定.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夏蜡梅果实和种子形态在不同生境间差异显著,其中80%以上的变异来源于生境内.PCA分析结果将4个群体大致分为3组,杉木林生境和常绿阔叶林生境果实和种子形态最接近,为一组,竹林生境和灌丛生境各为一组.夏蜡梅果实和种子形态与光照条件的相关性最大,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蜡梅 果实 种子 形态变异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炭的红外辐射特性 被引量:22
18
作者 张文标 李文珠 曾凡地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73-577,共5页
为了更深入了解竹炭产生远红外线特性,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红外辐射测量仪,对竹炭红外辐射特性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①竹炭具有较高的法向比辐射率,在8.00~25.00μm范围内,测试温度25℃时,竹炭法向比辐射率为0.888~0.90... 为了更深入了解竹炭产生远红外线特性,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红外辐射测量仪,对竹炭红外辐射特性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①竹炭具有较高的法向比辐射率,在8.00~25.00μm范围内,测试温度25℃时,竹炭法向比辐射率为0.888~0.904。②竹炭红外吸收与维恩定律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在室温下红外吸收峰主要集中在8.00~14.00μm,处于人体极为有利的远红外线波长范围。③在炭化温度为700~1 100℃时竹炭的红外辐射率基本相同;不同竹龄的竹炭红外发射率有差异,这主要与竹炭本身的化学组成成分有关。竹炭在保暖、保健等领域的应用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工程 竹炭 红外辐射 光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醋液的组分分析 被引量:105
19
作者 张文标 叶良明 +3 位作者 刘力 钱俊 陈文照 叶喜祥 《竹子研究汇刊》 2001年第4期72-77,共6页
本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GC— MS) ,对竹醋液原液及简单蒸馏的精制竹醋液组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 :竹醋液是一种成分不稳定的混合物 ,随放置时间及精制方法的不同而不同 ,其组分中约 80 %是水 ,其它还有有机酸、酚类、酮类... 本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GC— MS) ,对竹醋液原液及简单蒸馏的精制竹醋液组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 :竹醋液是一种成分不稳定的混合物 ,随放置时间及精制方法的不同而不同 ,其组分中约 80 %是水 ,其它还有有机酸、酚类、酮类、醇类、醛类等 80多种主要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醋液 原液 精制竹醋液 蒸馏 GC-MS法 杀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濒危植物夏蜡梅花部综合特征与繁育系统 被引量:15
20
作者 张文标 金则新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4-210,共7页
野外定点观察夏蜡梅(Sinocalycanthus chinensis)的开花进程和花朵的功能形态特征,运用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人工授粉和套袋试验等方法测定夏蜡梅的繁育系统.结果显示:夏蜡梅花各部形态和数量存在普遍的变异.单花花期为7~9d,开花进... 野外定点观察夏蜡梅(Sinocalycanthus chinensis)的开花进程和花朵的功能形态特征,运用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人工授粉和套袋试验等方法测定夏蜡梅的繁育系统.结果显示:夏蜡梅花各部形态和数量存在普遍的变异.单花花期为7~9d,开花进程中,雄蕊向心聚合,最后包围雌蕊,柱头与花药基本等高.夏蜡梅花雌雄异熟,雌蕊先熟,雌雄蕊无明显异位.单花花期依其形态和雌雄性功能表达可分为6个时期:蕾期、开花前期、雌性期、两性期、雄性期和谢花期.夏蜡梅杂交指数为3,花粉-胚珠比为29571±5839.授粉实验结果显示其不存在无融合生殖,为自交亲和,虫媒在传粉过程中起了较大的作用,表明夏蜡梅的繁育系统以异交为主,但自交亲和,为混合交配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蜡梅 开花进程 繁育系统 濒危物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