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杂质气体对二氧化碳驱影响模拟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恩磊 顾岱鸿 +1 位作者 何顺利 高旺来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5-77,116,共3页
二氧化碳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提高采收率的技术,为设计经济可行的二氧化碳驱方案,需要对二氧化碳中的杂质气体对原油相态和驱替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在实验基础上建立了纯二氧化碳——原油体系模型,计算不同杂质气体对该体系的相态影响;... 二氧化碳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提高采收率的技术,为设计经济可行的二氧化碳驱方案,需要对二氧化碳中的杂质气体对原油相态和驱替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在实验基础上建立了纯二氧化碳——原油体系模型,计算不同杂质气体对该体系的相态影响;采用细管实验和状态方程方法确定最小混相压力,分析杂质气体对最小混相压力的影响;通过拟合长岩心纯二氧化碳驱替实验数据,计算了不同杂质气体对驱替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氮气和甲烷的混入不利于原油降粘和膨胀;最小混相压力随氮气和甲烷摩尔分数的增加而增加,随中间烃组分摩尔分数的增加而降低;中间烃组分能使二氧化碳的驱油效率增加,而氮气和甲烷的存在使驱油效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驱 最小混相压力 杂质气体 细管实验 驱替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CuFe_2O_4纳米棒的合成及其芬顿反应降解刚果红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恩磊 武娇一 +2 位作者 王国胜 张本贵 国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3-46,共4页
以α-FeOOH纳米棒为模板,通过高温烧结法制备了磁性CuFe2O4纳米棒,并研究其芬顿氧化降解刚果红染料的性能。结果表明CuFe2O4纳米棒在150min内可以有效降解90%以上的刚果红染料,经过5次循环后,降解率并无明显下降,同时还考察了其他反应... 以α-FeOOH纳米棒为模板,通过高温烧结法制备了磁性CuFe2O4纳米棒,并研究其芬顿氧化降解刚果红染料的性能。结果表明CuFe2O4纳米棒在150min内可以有效降解90%以上的刚果红染料,经过5次循环后,降解率并无明显下降,同时还考察了其他反应条件对降解率的影响。这种新型磁性芬顿试剂在水处理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Fe2O4 纳米棒 芬顿反应 刚果红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纳米复合涂层的制备及特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恩磊 唐元洪 +1 位作者 张勇 林良武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F05期71-74,共4页
SiC纳米复合涂层是一种新型的陶瓷材料。介绍了湿胶化学法和激光熔覆法两种最容易的制备方法,同时还讨论了SiC纳米复合涂层不同于其它常规涂层的特性,如涂层与基体之间的强粘结性、涂层致密性和高热辐射性等,最后分析了SiC纳米涂层的应... SiC纳米复合涂层是一种新型的陶瓷材料。介绍了湿胶化学法和激光熔覆法两种最容易的制备方法,同时还讨论了SiC纳米复合涂层不同于其它常规涂层的特性,如涂层与基体之间的强粘结性、涂层致密性和高热辐射性等,最后分析了SiC纳米涂层的应用前景和未来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纳米涂层 湿胶化学 激光熔覆 热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催化法制备碳纳米纤维工艺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恩磊 唐元洪 +2 位作者 张勇 林良武 裴立宅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56-58,84,共4页
流动催化法是最有潜力实现碳纳米纤维工业化的生产方法。重点综述了在制备过程中温度、催化剂、载气及促进剂等因素对碳纳米纤维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综合优化各个反应参数的新思路以及该方法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碳纳米纤维 流动催化法 催化剂 促进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纳米线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的研究
5
作者 张恩磊 王国胜 +2 位作者 张本贵 王祝敏 张翔 《铜业工程》 CAS 2013年第6期1-3,14,共4页
采用热蒸发法,以SiO与活性碳混合粉末为原料在1400℃的条件下制备出SiC纳米线。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能谱仪(EDS)及X-射线衍射分析(XRD)等手段对制备的SiC纳米线进行了表征及生长机理分析。研究表明:SiC纳米... 采用热蒸发法,以SiO与活性碳混合粉末为原料在1400℃的条件下制备出SiC纳米线。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能谱仪(EDS)及X-射线衍射分析(XRD)等手段对制备的SiC纳米线进行了表征及生长机理分析。研究表明:SiC纳米线表面光滑、平直,沿[111]方向生长,直径为30~60nm,长约数十微米,内部为约数十纳米的SiC晶体层外部约为2nm的SiO2层的异质机构。SiO作为硅源时的SiC纳米线产量高于其他硅源。最后通过光致发光(PL)光谱研究了SiC纳米线的PL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 纳米线 热蒸发 异质结构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催化剂对碳纳米纤维结构影响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张恩磊 唐元洪 张勇 《合成纤维》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33,共4页
综述了不同种类的金属催化剂及同种催化剂不同状态对碳纳米纤维的结构和形貌的影响,并对今后自组装生产各种结构形态的碳纳米纤维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碳纳米纤维 碳纳米管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光解水制氢研究:现状、挑战及展望 被引量:21
7
作者 谢英鹏 王国胜 +1 位作者 张恩磊 张翔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7-209,共33页
通过半导体光催化分解水反应实现太阳能向清洁能源氢能的转化,是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和环境危机的终极途径之一。该过程的关键是开发宽光谱响应、高效的光催化剂,到目前为止,调控能带结构、制备活性晶面、构建异质结构、负载助催化剂等... 通过半导体光催化分解水反应实现太阳能向清洁能源氢能的转化,是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和环境危机的终极途径之一。该过程的关键是开发宽光谱响应、高效的光催化剂,到目前为止,调控能带结构、制备活性晶面、构建异质结构、负载助催化剂等诸多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扩展半导体材料的吸光范围和提高其光催化活性。本文介绍了半导体光解水制氢的基本原理,并综述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重点关注提高半导体光催化活性的方法及其所面临的挑战和瓶颈问题,并结合相关课题组的研究工作提出可能的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半导体 光催化 光解水 氢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偏压辅助HF-PECVD沉积纳米金刚石薄膜工艺参数的AFM分析
8
作者 唐元洪 张恩磊 +3 位作者 谭艳 林良武 张勇 郭池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1-4,共4页
采用双偏压辅助热丝-等离子增强化学沉积系统制备了纳米金刚石薄膜。采用AFM、SEM、Raman等考察了不同工艺条件对纳米金刚石薄膜形貌、粗糙度、内部结构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热丝温度降低,所形成薄膜的晶粒尺寸变大,薄膜表面高低起伏较大... 采用双偏压辅助热丝-等离子增强化学沉积系统制备了纳米金刚石薄膜。采用AFM、SEM、Raman等考察了不同工艺条件对纳米金刚石薄膜形貌、粗糙度、内部结构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热丝温度降低,所形成薄膜的晶粒尺寸变大,薄膜表面高低起伏较大,粗糙度也随之增大;随着射频输出功率的增大,等离子体轰击基底的能力增强,但过大的功率会使构成薄膜的晶粒变大;随着偏压的不断增大,氢离子体对薄膜表面的刻蚀程度逐渐增大,从而有利于形成纳米金刚石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刚石薄膜 双偏压 热丝-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 原子力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铜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合成及其催化还原对硝基苯酚性能的研究
9
作者 宋晓文 张恩磊 +3 位作者 陈娇娇 徐睿 张本贵 王国胜 《铜业工程》 CAS 2024年第4期22-29,共8页
开发高效催化材料降解硝基有机污染物,对于推动绿色化学和化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研究了水浴法合成的钴铜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CuCo-LDHs)将对硝基苯酚(4-NP)催化还原为对氨基苯酚(4-AP)的反应过程;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 开发高效催化材料降解硝基有机污染物,对于推动绿色化学和化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研究了水浴法合成的钴铜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CuCo-LDHs)将对硝基苯酚(4-NP)催化还原为对氨基苯酚(4-AP)的反应过程;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ICP),对材料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等进行了表征;同时系统性研究了催化剂用量,4-NP的初始浓度、反应温度及硼氢化钠(NaBH4)浓度对CuCo-LDHs催化还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uCo-LDHs在催化还原4-NP的反应中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且反应条件温和,产物无污染。在室温及反应时间为3 min条件下,10 mg CuCo-LDHs可将100 mL 0.10 mmol/L的4-NP有效还原,转化率可达到95%。最后对CuCo-LDHs催化还原4-NP生成4-AP的反应机理进行了分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铜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水浴合成 催化还原 对硝基苯酚 对氨基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S-PVDF/PSF光催化膜的制备及其刚果红降解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范华宁 薛澳 +6 位作者 张恩磊 郑照晖 罗鑫 王浩 林虎 张本贵 谢英鹏 《辽宁化工》 CAS 2021年第9期1278-1282,共5页
光催化-膜分离耦合工艺是目前水处理研究新热点之一。光催化技术和膜分离技术的耦合既能解决光催化技术中光催化剂回收难的问题,又能解决或者缓解制约膜分离工艺发展的膜污染问题。采用相转化法将聚砜(PSF)、聚偏氟乙烯(PVDF)与硫化镉(C... 光催化-膜分离耦合工艺是目前水处理研究新热点之一。光催化技术和膜分离技术的耦合既能解决光催化技术中光催化剂回收难的问题,又能解决或者缓解制约膜分离工艺发展的膜污染问题。采用相转化法将聚砜(PSF)、聚偏氟乙烯(PVDF)与硫化镉(CdS)纳米球共混制备出光催化膜。以刚果红为模拟污染物,考察Cd S-PVDF/PSF光催化膜的膜通量和其在可见光照射下对刚果红的降解情况。测试发现,负载CdS可提高PVDF/PSF的膜通量并使其通量衰减得到有效缓解;CdS-PVDF/PSF光催化膜在出水口对刚果红的截留率随着时间增加变化不大,在120分钟时截留率仍能达到93.0%,显著大于PVDF/PSF膜的82.7%。CdS-PVDF/PSF光催化膜对储液罐中刚果红的降解率在120min时达到76.2%,也显著大于PVDF/PSF膜的41.5%。实验结果表明,CdS-PVDF/PSF光催化膜在降解有机污染物方面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膜 硫化镉 聚砜 聚偏氟乙烯 刚果红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of carbon nanofibers during graphitization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勇 唐元洪 +1 位作者 林良武 张恩磊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EI CSCD 2008年第5期1094-1099,共6页
The microstructures of vapor-grown carbon nanofibers(CNFs) before and after graphitization process were analyzed by high 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HRTEM),Raman spectroscopy,X-ray diffractometry(XRD),... The microstructures of vapor-grown carbon nanofibers(CNFs) before and after graphitization process were analyzed by high 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HRTEM),Raman spectroscopy,X-ray diffractometry(XRD),near-edge-X-ray absorption fine structure spectroscopy(NEXAFS) an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TGA).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lthough non-graphitized CNF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disorder,a transformation is found in the inner layer of tube wall where graphite sheets become stiff,which demonstrat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graphitization of graphitized CNFs.The defects in outer tube wall disappear because the amorphous carbon changes to perfect crystalline carbon after annealing treatment at about 2 800 ℃.TGA analysis in air indicates that graphitized CNFs have excellent oxidation resistance up to 857 ℃.And the graphitization mechanism including four stages was also prop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纤维 微结构 石墨化 金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