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带一路”倡议下东北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1
作者 高承龙 张思蕊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5年第3期40-47,共8页
“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与区域经济内在的高质量发展需求相协调,东北地区区位优势独特,有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良好工业基础和产业链条,进一步发挥东北的战略支撑作用对国家整体规划有重要作用。基于此,从东北地区经济发... “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与区域经济内在的高质量发展需求相协调,东北地区区位优势独特,有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良好工业基础和产业链条,进一步发挥东北的战略支撑作用对国家整体规划有重要作用。基于此,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历史基础与现实情况入手,分析“一带一路”倡议、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与东北全面振兴战略,加快东北区域经济发展,深入探讨高质量发展给东北地区带来的实际经济效益,最后针对东北区域经济发展提出合理性、可行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蒙俄经济走廊 东北全面振兴战略 高质量发展 区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土壤水和饱和水汽压差对植被物候始期的影响
2
作者 薛盈盈 白晓永 +11 位作者 谭秋 冉晨 张思蕊 熊练 杜朝超 李姿霖 龙明康 罗青 张小芸 李明会 沈晓倩 杨姝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20,共9页
在全球变暖气候背景下,由于气温升高而导致的植被春季物候提前已经被熟知。气候变暖的同时加剧了土壤水分(Soil Moisture,SM)和饱和水汽压(Vapor Pressure Deficit,VPD)亏缺,二者作为植被生长必要的水分条件,对植被春季物候的影响尚不... 在全球变暖气候背景下,由于气温升高而导致的植被春季物候提前已经被熟知。气候变暖的同时加剧了土壤水分(Soil Moisture,SM)和饱和水汽压(Vapor Pressure Deficit,VPD)亏缺,二者作为植被生长必要的水分条件,对植被春季物候的影响尚不明晰。为此,研究基于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数据集通过多项式-导数法、双逻辑-曲率最大值法和Timesat法提取了2001-2018年以来中国植被春季光合物候始期(Start Of Season,SOS)的参数;其次,运用近地面气象驱动数据集和彭曼公式计算了研究期内的VPD值;最后,采用T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和Mann-Kendall检验、敏感性分析法,阐明了SOS、VPD和SM的时空变化规律,揭示了春季SM和VPD对SOS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①SOS先随着纬度的上升逐渐推迟,在35°N以北开始平稳波动,平均SOS在第130 d;②中国春季SM和VPD呈大面积不显著干旱化趋势,土壤水以0.037 m^(3)(/m^(3)∙10 a)的速度干化,VPD以0.34 hPa/10 a的速度升高,SOS呈大面积不显著提前趋势,以5.1 d/10 a的速度提前;③干旱地区的SOS对春季SM和VPD的变化最敏感,并且随着春季SM梯度的降低,VPD对SOS的重要性逐渐增加,SM的重要性逐渐减少。研究对于理解和预测全球变暖背景下植被生长对水分条件变化的响应,以及对于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至关重要,可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物候始期 土壤湿度 大气饱和水汽压差 干旱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下东北地区边境口岸建设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
3
作者 高承龙 张思蕊 《东北亚经济研究》 2024年第3期28-41,共14页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已有十余年,陆地口岸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东北边境地区的口岸历史悠久,其建设以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次区域合作为理论支持,满足东北亚各国现实发展需求与国际形势变化。边境口岸的建设有力推动...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已有十余年,陆地口岸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东北边境地区的口岸历史悠久,其建设以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次区域合作为理论支持,满足东北亚各国现实发展需求与国际形势变化。边境口岸的建设有力推动了区域内各国经贸合作、经济往来、政治互通,但口岸建设仍存在资金来源单一、基础设施落后、功能定位不明确等问题,对此各地区应扩大财政制度、拟定区域规划、建立政府间协作机制,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进行,为沿线地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东北地区 东北亚 边境口岸 区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注入井堵塞垢样室内制备技术——以锦州9-3油田为例
4
作者 王馨玥 张欣 +3 位作者 王再菲 张思蕊 李文睿 朱诗杰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24年第3期346-353,共8页
我国油田注聚开发过程中,堵塞问题日益严重,而解堵体系的研究需要消耗大量的垢样以支持新型解堵剂的研制及解堵性能测试。油田现场应用主要存在取样成本高、垢样消耗快,进而造成垢样不足、无样可用的问题。本文以JZ9-3油田为例明确低效... 我国油田注聚开发过程中,堵塞问题日益严重,而解堵体系的研究需要消耗大量的垢样以支持新型解堵剂的研制及解堵性能测试。油田现场应用主要存在取样成本高、垢样消耗快,进而造成垢样不足、无样可用的问题。本文以JZ9-3油田为例明确低效注入井堵塞物成分,完成人工垢样的制备以降低解堵成本。从垢样成分分析、解堵机理研究、人工垢样制备、人工垢样解堵体系性能评价这四个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制备的人工垢样与原有样品性质基本一致,可替代原有样品用于实验、制备成本低、配方明确后可批量生产,其应用后可有效降低油田单位的取样成本,减少采样对正常生产的影响,具有较好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In the process of polymer injection development, the problem of plugging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and the research of plugging removal system needs to consume a lot of scale samples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new plugging agents and the plugging performance test. The main problems in oilfield field application are high sampling cost, and fast consumption of scale samples, resulting in insufficient scale samples and no usable samples. In this paper, JZ9-3 oilfield is taken as an example to determine the composition of low-efficiency injection well blockage, and complete the preparation of an artificial scale sample to reduce the cost of plugging removal.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mposition of scale samples, the mechanism of blockage removal, the preparation of artificial scale sample and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artificial scale sample blockage removal syst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erties of the artificial scale sample prepared by the study are basically the same as the original sample, which can replace the original sample for experiment, low preparation cost, and mass production after the formula is clea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artificial scale sample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unit sampling cost of the oilfield and reduce the influence of sampling on normal production, and has good social and economic val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堵塞物 垢样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雾过程对大气气溶胶谱分布及化学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思蕊 樊曙先 +4 位作者 王元 胡春阳 张鸿伟 朱丹丹 葛攀延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961-4973,共13页
为探究南京地区雾过程对气溶胶粒子化学组成和尺度分布的影响,在2017年冬季的雾观测中平行收集了3级分档雾水和分粒径气溶胶样品,并对雾微物理量与气溶胶谱分布、3级分档雾水与雾前、雾中、雾后分粒径气溶胶化学组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 为探究南京地区雾过程对气溶胶粒子化学组成和尺度分布的影响,在2017年冬季的雾观测中平行收集了3级分档雾水和分粒径气溶胶样品,并对雾微物理量与气溶胶谱分布、3级分档雾水与雾前、雾中、雾后分粒径气溶胶化学组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17年冬季南京第1次雾过程的雾滴液态水含量随粒径分布为不对称“V”型,最低值位于7μm处,第2次雾过程的雾滴液态水含量随粒径分布为3峰型,峰值分别位于5,15,21.5μm处.在雾形成、发展阶段,粒径<0.33μm的气溶胶质量浓度降低,粒径0.38μm气溶胶质量浓度升高,雾成熟阶段,气溶胶粒子质量浓度在全粒径段均达到最低,粒径0.38μm的气溶胶质量浓度大幅降低,与雾前相比,雾后气溶胶质量浓度峰值向大粒径方向移动.雾前,气溶胶水溶性离子组分富集在粒径<0.43μm的小粒子中,随着雾过程进行,成核作用和吸湿增长使得水溶性离子向较大粒径段富集.雾中新生成的气溶胶随着雾滴的蒸发被释放,导致雾后NO^(-)_(3)、SO_(4)^(2-)和NH^(+)_(4)浓度升高.较小粒径的气溶胶中和率更高,雾形成初期的新生雾滴酸性较强,随着雾过程的进行逐渐中和,雾水pH值逐渐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微物理结构 化学组分 雾和气溶胶 粒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三级分档雾水有机酸和无机组分化学特征 被引量:2
6
作者 朱丹丹 樊曙先 +3 位作者 胡春阳 张鸿伟 张思蕊 张璐瑶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342-3351,共10页
本研究于2017年11月~2018年1月在南京北郊开展为期45d的雾外场综合观测试验,并在2017年12月30~31日一次浓雾过程中,利用主动式分档雾水采集器采集三级分档雾水样品(三级切割直径:S1,>22μm;S2,16~22μm;S3,4~16μm),测定了样品的有... 本研究于2017年11月~2018年1月在南京北郊开展为期45d的雾外场综合观测试验,并在2017年12月30~31日一次浓雾过程中,利用主动式分档雾水采集器采集三级分档雾水样品(三级切割直径:S1,>22μm;S2,16~22μm;S3,4~16μm),测定了样品的有机酸和无机离子浓度以及pH值和电导率,以探讨南京三级粒径雾水的有机酸和无机离子组分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南京三级粒径雾水呈碱性,Ca^2+,NH^4+,SO4^2-和NO3-为三级分档雾水的主要离子组分.甲酸根(HCOO)、甲基磺酸根(CH3SO3-)、草酸根(C2O4^2-)和乙酸根(CH3COO)为主要有机酸组分.总离子浓度和各种离子浓度的体积加权平均随粒径变化呈“U”型分布,且在4~16μm小雾滴中富集.4种主要有机酸离子浓度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雾水中Ca^2+和NH^4+是导致雾水呈碱性的主要原因.与2013年相比,2017年雾水酸度大幅降低,主要由于致酸成分的减少和中和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分档雾水 有机酸 大气化学特征 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N总线诊断自动化测试技术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思蕊 邓明星 +1 位作者 温小华 谢斌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0-125,共6页
随着汽车网络中电子控制单元数量越来越多,车载CAN总线的诊断测试工作量急剧增加,传统测试方法已难以满足测试需求,为此提出一种自动化测试方法,在CANdelaStudio平台下进行UDS诊断协议开发,实现ECU诊断协议集成,并将其移植到仿真测试工... 随着汽车网络中电子控制单元数量越来越多,车载CAN总线的诊断测试工作量急剧增加,传统测试方法已难以满足测试需求,为此提出一种自动化测试方法,在CANdelaStudio平台下进行UDS诊断协议开发,实现ECU诊断协议集成,并将其移植到仿真测试工程中自动生成诊断测试用例,实现诊断自动化测试,极大地优化了诊断协议开发过程,进而提高了诊断自动化测试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测试 CANdelaStudio CAN总线 UDS诊断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长时间序列的中国岩石化学风化碳汇数据及其变化趋势 被引量:3
8
作者 熊练 白晓永 +7 位作者 李阳兵 赵翠薇 罗光杰 吴路华 陈飞 李朝君 冉晨 张思蕊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56-964,共9页
中国岩石化学风化碳汇(RCS)在碳循环中极其重要,然而,中国2000—2020年RCS的时空格局和演变趋势尚未得到系统量化。本研究依据水文气象数据和RCS计算模型,对中国RCS的量级和时空格局进行了系统量化研究。结果表明,中国RCS通量(RCSF)和... 中国岩石化学风化碳汇(RCS)在碳循环中极其重要,然而,中国2000—2020年RCS的时空格局和演变趋势尚未得到系统量化。本研究依据水文气象数据和RCS计算模型,对中国RCS的量级和时空格局进行了系统量化研究。结果表明,中国RCS通量(RCSF)和年均总量(FRCS)分别为3.46t/(km^(2)·a)和17.32Tg/a,并随纬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主要集中在西南八省和胡焕庸线以南。其中,贵州省的RCSF[11.79t/(km^(2)·a)]远高于其他省份,但总量却低于广西壮族自治区(0.21Tg/a),而北京市和上海市的碳汇比重不足1%。中国RCS在研究期间整体处于波动式增加状态,增长速率为2.76kg/km^(2),至2020年,RCSF和FRCS分别增加了0.31t/(km^(2)·a)和2.11Tg/a。本文构建了一套中国高分辨率RCS数据集,可为中国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化学风化 碳汇 碳循环 时空格局 中国
原文传递
解决围绕碳酸盐岩风化碳汇的争议
9
作者 白晓永 张思蕊 +11 位作者 Pete SMITH 李朝君 熊练 杜朝超 薛盈盈 李姿霖 龙明康 李明会 张小芸 杨姝 罗青 沈晓倩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747-2761,共15页
在全球碳循环过程,碳酸盐岩风化碳汇(CCSs)的重要性几乎与植被碳汇相同.然而,由于碳酸盐溶解过程可逆,在各国制定应对全球气候问题的碳中和政策时, CCSs引发了争议.因此,为了解决这些争议,本文回顾了对CCSs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围绕其存在... 在全球碳循环过程,碳酸盐岩风化碳汇(CCSs)的重要性几乎与植被碳汇相同.然而,由于碳酸盐溶解过程可逆,在各国制定应对全球气候问题的碳中和政策时, CCSs引发了争议.因此,为了解决这些争议,本文回顾了对CCSs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围绕其存在的一些悬而未决的争议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有关CCSs的五个争议,分别揭示了CCSs的存在,量化了它们的重要性,澄清了它们的时空格局,并记录了它们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如何增加和演变.通过解决这些争议,将有助于明确CCSs在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汇 碳酸盐岩风化 碳循环 气候变化 人工干预
原文传递
中国碳酸盐岩地区岩溶无机碳汇格局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0
作者 杜朝超 白晓永 +17 位作者 李阳兵 谭秋 赵翠薇 罗光杰 吴路华 陈飞 李朝君冉晨 张思蕊 熊练 宋丰姣 肖碧琴 李姿霖 薛盈盈 龙明康 罗青张小芸 李明会 沈晓倩 杨姝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45-759,共15页
碳酸盐岩化学风化碳汇降低了大气CO_(2)浓度上升和全球变暖的速率,然而,其碳汇通量(CCSF)的估算结果仍存在不确定性,并且气候变化和生态修复对CCSF的贡献率尚不清晰.为此,本文汇编了中国不同流域离子浓度站点数据,并采用经典热力学溶蚀... 碳酸盐岩化学风化碳汇降低了大气CO_(2)浓度上升和全球变暖的速率,然而,其碳汇通量(CCSF)的估算结果仍存在不确定性,并且气候变化和生态修复对CCSF的贡献率尚不清晰.为此,本文汇编了中国不同流域离子浓度站点数据,并采用经典热力学溶蚀模型,重新评估了中国1991~2020年CCSF的潜力和时空格局,并定量分析了温度(MAT)、降水(MAP)、蒸散发(ET)、土壤水(SM)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等因子对CCSF的贡献率.结果发现:(1)中国CCSF为22.76t CO_(2)km^(-2)a^(-1),高于全球平均水平(15.77t CO_(2)km^(-2)a^(-1));总量(CCS)为4772.67×10^(4)t CO_(2),以252.98×104km-2的碳酸盐岩面积贡献了全球14.91%的CCS.(2)中国CCSF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其中南方岩溶区、青藏岩溶区和北方岩溶区CCSF分别为33.14、12.93和7.27t CO_(2)km^(-2)a^(-1).(3)1991~2020年中国CCSF整体呈现增加趋势,增长速率为0.16t CO_(2)km^(-2)a^(-1).(4)MAP、MAT、ET、SM和NDVI对CCSF的贡献率分别为63.3%、3.02%、27.5%、3.1%和3.05%,其中降水增加是近30年CCSF上升的主要驱动因子,而蒸发作用的增强抵消了部分降水增加对CCSF的正贡献.总之,本文对中国长时间序列的碳酸盐岩化学风化碳汇量级、格局及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的量化,这项工作对于国家和全球的碳中和能力诊断和差距分析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碳汇 格局 影响因素 热力学溶蚀模型
原文传递
中国西南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龙明康 白晓永 +9 位作者 李姿霖 薛盈盈 陈飞 李朝君 冉晨 张思蕊 杜朝超 宋丰姣 肖碧琴 熊练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13,共17页
生态修复措施会对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产生强烈影响,因此量化石漠化治理对生物多样性的贡献在西南喀斯特地区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通过回归分析以及残差趋势分析等方法,揭示了2000—2020年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及生物多样性的时空演变... 生态修复措施会对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产生强烈影响,因此量化石漠化治理对生物多样性的贡献在西南喀斯特地区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通过回归分析以及残差趋势分析等方法,揭示了2000—2020年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及生物多样性的时空演变规律,量化了石漠化治理等因素对生物多样性的贡献。结果表明: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以轻度石漠化和中度石漠化为主,石漠化总面积减少了10.25万km^(2),减少速率为0.49万km^(2)/a;喀斯特地区生物多样性总体呈增加趋势,生物多样性综合指数均值为0.40,总体维持在中等水平;石漠化治理和生物多样性呈正相关关系,其对生物多样性的贡献为26.39%;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贡献分别为52.78%、47.22%。结果表明,石漠化治理对生物多样性表现出积极贡献,对后续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南 石漠化治理 气候变化 生物多样性
原文传递
气候特征对庐山旅游资源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张思蕊 范从文 《旅游与摄影》 2024年第4期49-51,共3页
气候特征对庐山独特旅游景观的形成和大众旅游出行的舒适度极为重要。文章根据庐山市区及庐山景区地面气象要素资料,分析庐山的气温、降水、日照等气候特征,以及气候特征对庐山旅游资源的影响,并提出关于庐山旅游气象服务的几点建议。... 气候特征对庐山独特旅游景观的形成和大众旅游出行的舒适度极为重要。文章根据庐山市区及庐山景区地面气象要素资料,分析庐山的气温、降水、日照等气候特征,以及气候特征对庐山旅游资源的影响,并提出关于庐山旅游气象服务的几点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庐山景区四季分明,春夏两季降水丰沛,夏季凉爽,秋季气温适宜,降水偏少,冬季寒冷但日照充足,四季均适宜旅游,是江西主要的赏雪景区,是避暑和疗养的好去处。希望这些研究结果可以为旅游气象服务的优化提供依据,从而进一步提升游客旅游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山 旅游资源 气候特征
原文传递
中国喀斯特生态系统健康诊断的方法、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0
13
作者 白晓永 冉晨 +13 位作者 陈敬安 罗光杰 陈飞 肖碧琴 龙明康 李姿霖 张小芸 沈晓倩 杨姝 林心海 李朝君 张思蕊 熊练 王世杰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2550-2568,共19页
中国是碳酸盐岩型喀斯特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国家,在喀斯特地区居住着约2亿的人口,经济规模约占全国的10%.尤其是以贵州为中心的西南地区,位于长江和珠江的上游,经济欠发达,但却是国家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喀斯特地貌重要而特殊,科学诊... 中国是碳酸盐岩型喀斯特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国家,在喀斯特地区居住着约2亿的人口,经济规模约占全国的10%.尤其是以贵州为中心的西南地区,位于长江和珠江的上游,经济欠发达,但却是国家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喀斯特地貌重要而特殊,科学诊断其生态系统的健康不仅对生态修复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更是制定应对方案的基本前提.尽管以往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是依然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认识.本文结合前人研究,进一步将喀斯特地貌演化发育总结为6个阶段:成岩阶段、成陆阶段、成山阶段、成丛阶段、成林阶段和成原阶段.在此基础上,又从碳酸盐岩风化成土速率的计算、土壤水的诊断、水土流失的评价、石漠化解译与演变、生态系统服务的科学计量5个方面进行系统的总结和梳理.尽管不同时代、不同学者的不同研究方法,其结果有着非常大的差异.但是,综合考虑已有的研究结果及其使用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归纳发现:(1)碳酸盐岩化学风化很快(30~130 mm ka^(−1)),但由于其酸不溶物含量低(5%以内),导致其成土速率极其缓慢,一般在5~50 t km^(−2)a^(−1)之间.(2)土壤少且分布不连续,但是土壤含水量却比较高,在0.2~0.4 m^(3)m^(−3)之间,这可能与周边基岩的汇水效应相关,且未来呈干化趋势.(3)土壤侵蚀模数低,一般在2~200 t km^(−2)a^(−1)之间,但由于坡陡、降雨量大且与岩土突变接触,导致其侵蚀风险极大,并存在一定比例的地下漏失现象.(4)石漠化的演变可分为单变式、渐进式和返变式3种经典类型,但是通过决策树和人机交互的石漠化解译方法相对高效和精准.(5)喀斯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评价模型要基于成土速率来进行修正水土保持功能和基于岩溶地质碳汇修正气候调节功能.当前诊断喀斯特生态系统健康的指标、方法和模型亟须改进和创新,要充分体现喀斯特地区的特殊性和模型方法的匹配性,提高监测数据的时空分辨率,特别是亟须建立喀斯特社会-生态系统耦合模型,准确刻画出喀斯特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过程,提升诊断模型的准确度和可预测性.总之,本文系统总结了诊断中国喀斯特生态系统健康与可持续性的方法和取得的重大进展,并进一步从“岩-土-水-石-生”的角度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突破重点,以期为维护喀斯特地区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生态系统健康 碳酸盐岩 风化成土速率 石漠化
原文传递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地区冬季辐射雾理化特征的观测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元 牛生杰 +8 位作者 陆春松 吕晶晶 张晶 张鸿伟 张思蕊 邵乃夫 孙玮 靳雨晨 宋清海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098-2111,共14页
本文分析了2019年冬季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地区的辐射雾探测试验资料,夜间长波辐射冷却结合森林内高湿、微风的环境和较低的气溶胶浓度促进雾的生成和维持,正午前因湍流增强导致雾层抬升或消散.雾的微物理特征为:雾滴数浓度低,雾滴粒径大,... 本文分析了2019年冬季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地区的辐射雾探测试验资料,夜间长波辐射冷却结合森林内高湿、微风的环境和较低的气溶胶浓度促进雾的生成和维持,正午前因湍流增强导致雾层抬升或消散.雾的微物理特征为:雾滴数浓度低,雾滴粒径大,液态含水量较高,滴谱相对谱宽较窄,过饱和度高;其化学特征为:雾水呈弱碱性,电导率低,雾水中占比最高的阴、阳离子分别为Cl^(-)和Ca^(2+),且化学组分在小滴富集.依据κ-Kohler理论间接计算雾中过饱和度,结果发现在较低过饱和度时雾滴谱存在凝结拓宽现象;过饱和度制约雾中关键微物理过程,与雾滴数浓度呈正相关,与雾滴体积平均直径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雾 生消机理 理化特征 水汽过饱和度 热带雨林地区
原文传递
我国西南喀斯特生态修复的十大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6
15
作者 白晓永 张思蕊 +17 位作者 冉晨 吴路华 杜朝超 代磊 杨兴艺 李姿霖 薛盈盈 龙明康 李明会 杨姝 罗青 张小芸 沈晓倩 陈飞 李琴 邓元红 胡泽银 李朝君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03-1914,共12页
西南喀斯特地区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区域之一,其中包括土壤侵蚀、坡耕地比例、水资源污染、岩溶干旱、生态修复、协同碳汇、城市化生态效应、石漠化治理指标、生物多样性及可持续性评估等方面的问题。文章将喀斯特地区生态修复... 西南喀斯特地区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区域之一,其中包括土壤侵蚀、坡耕地比例、水资源污染、岩溶干旱、生态修复、协同碳汇、城市化生态效应、石漠化治理指标、生物多样性及可持续性评估等方面的问题。文章将喀斯特地区生态修复实践过程中积累的知识综合成土壤侵蚀、坡耕地比例、水资源污染、岩溶干旱、生态修复、协同碳汇、城市化生态效应、石漠化治理指标、生物多样性及可持续性评估等10个方面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它们有助于解释在喀斯特生态修复方面实现可持续性所面临的挑战,进而文章也指出了解决办法。它们构成了一套核心原则,可以指导科学家、政策制定者和实践者应对喀斯特生态修复工程中的可持续性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石漠化 岩石风化碳汇 土壤侵蚀 气候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修复
原文传递
浅析突尼斯政治民主化历程
16
作者 张思蕊 《才智》 2014年第6期268-268,共1页
1956年3月,突尼斯正式独立。独立后的突尼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寻求新的改革与突破。从19世纪开始,宪政主义与民主化思潮就一直主导着突尼斯的整个现代化进程。突尼斯是北非成员国之一,也是阿拉伯马格里布联盟国家之一,因此,它... 1956年3月,突尼斯正式独立。独立后的突尼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寻求新的改革与突破。从19世纪开始,宪政主义与民主化思潮就一直主导着突尼斯的整个现代化进程。突尼斯是北非成员国之一,也是阿拉伯马格里布联盟国家之一,因此,它的政治以及政治民主化历程特点在非洲非常具有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尼斯 政治民主化 改革 进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