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掩模特征融合:实例分割新范式
1
作者 李伟康 张思全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6-138,共13页
实例分割任务是视觉场景理解的基本任务之一,现有的算法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通过梳理现有算法中的共通性与差异性,抽象出一种新颖的实例分割范式:掩模特征融合(MFF)。该范式将实例分割任务分为语义无关的掩模特征提取、语义相关的序列提... 实例分割任务是视觉场景理解的基本任务之一,现有的算法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通过梳理现有算法中的共通性与差异性,抽象出一种新颖的实例分割范式:掩模特征融合(MFF)。该范式将实例分割任务分为语义无关的掩模特征提取、语义相关的序列提取以及序列特征和掩模特征融合3个模块。进一步,根据新范式的结构特性提出2项优化。首先,通过设计一个非局部全局偏置增强骨干网络对全局信息的关注,使掩模特征提取模块在网络浅层可以提取到全局的信息,并且消除预训练权重带来的数据集固有偏置。其次,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一些Transformer模型在训练初期出现查询向量不稳定的现象,即多数查询向量的感兴趣区域(ROI)在每次交叉注意力操作后会发生漂移现象。为了解决查询向量漂移的问题,针对序列提取模块提出一种去噪训练的方法,保证查询向量的注意力在训练前期就可以保持在同一区域,从而加速Transformer解码器的收敛,并在其他参数配置相同的情况下提高模型精度。实验结果证明了上述改进的有效性。在MS-COCO2017数据集上的实例分割任务中,相比MMF范式的基础模型,增加了新的改进措施后,模型在掩模平均精度均值(mAP)指标上取得了5.0%的显著性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例分割范式 掩模特征融合 非局部全局偏置 去噪训练 查询向量漂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力腐蚀裂纹涡流检测信号的处理及形状重构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思全 陈铁群 刘桂雄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0-53,65,共5页
在核电站热交换管道、压力容器等关键设备结构的无损评价中,裂纹型缺陷形状的确定非常重要。采用一种小波分析方法对采集的应力腐蚀裂纹涡流检测信号进行了预处理,减少了噪声及非缺陷信号,并提取了缺陷信号特征,然后采用神经网络方法对... 在核电站热交换管道、压力容器等关键设备结构的无损评价中,裂纹型缺陷形状的确定非常重要。采用一种小波分析方法对采集的应力腐蚀裂纹涡流检测信号进行了预处理,减少了噪声及非缺陷信号,并提取了缺陷信号特征,然后采用神经网络方法对裂纹形状进行了重构。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快速、精确的优点。但在数据生成及训练网络时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另外,由于神经网络方法不能重构裂纹电导率的分布情况,因此不能保证所重构裂纹的可靠性。但从涡流检测实用性的角度出发,在不考虑多裂纹等复杂情况下,神经网络方法可以用来重构自然裂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腐蚀裂纹 涡流检测 小波变换 神经网络 形状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意层导电板上方线圈阻抗的级数计算模型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思全 胡盛斌 陆文华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96-1601,共6页
为解决积分法求解层叠导电结构上方通电线圈阻抗困难、费时的问题,采用一种基于Maxwell方程组、矢量磁位和空间解域截取的级数展开快速计算方法,将有限层导电结构检测模型拓展到任意层,并导出级数形式的通电线圈阻抗变化表达式;通过设... 为解决积分法求解层叠导电结构上方通电线圈阻抗困难、费时的问题,采用一种基于Maxwell方程组、矢量磁位和空间解域截取的级数展开快速计算方法,将有限层导电结构检测模型拓展到任意层,并导出级数形式的通电线圈阻抗变化表达式;通过设定适当的解域截取半径和级数求和项数,并对复杂项预先计算,可以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提高计算速度。在多种线圈激励频率下,分别采用级数展开法与有限元仿真法,对单层导电平板上方线圈的阻抗变化进行了比较计算,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非常吻合,验证了级数展开计算模型的正确性,可应用于涡流法缺陷定量检测的正向模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检测 线圈阻抗计算 级数展开 有限元仿真 任意层导电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算法的涡流检测自然裂纹形状重构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思全 陈铁群 刘桂雄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9-134,共6页
人工制作了疲劳裂纹试样,利用一种小波分析方法对采集的疲劳裂纹涡流检测(ECT)信号进行了去噪预处理及信号特征提取,通过破坏性检测方法获得了裂纹的真实形状.在建立疲劳裂纹参数化模型的基础上,利用经过处理的裂纹ECT信号与裂纹形状参... 人工制作了疲劳裂纹试样,利用一种小波分析方法对采集的疲劳裂纹涡流检测(ECT)信号进行了去噪预处理及信号特征提取,通过破坏性检测方法获得了裂纹的真实形状.在建立疲劳裂纹参数化模型的基础上,利用经过处理的裂纹ECT信号与裂纹形状参数样本库对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进行训练.采用遗传算法,通过创建大量表示裂纹形状参数个体的初始种群,输入经过训练的神经网络,得到对应的ECT预测信号;然后运用改进的遗传策略进行迭代反演优化,对裂纹形状最优解进行搜索.重构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快速、精确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裂纹 涡流检测 小波变换 神经网络 正向模型 遗传算法 形状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导电结构隐藏腐蚀涡流检测的有限元仿真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思全 胡盛斌 陆文华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91-395,共5页
研究多层导电结构材料腐蚀检测优化问题,多层结构存在隐蔽性易漏检的难点。针对内部腐蚀缺陷难以有效检测问题,提出利用含隐藏腐蚀缺陷的多层导电结构线圈阻抗变化级数模型求解,获得影响线圈阻抗变化的相关参数。在有限元软件上,对含腐... 研究多层导电结构材料腐蚀检测优化问题,多层结构存在隐蔽性易漏检的难点。针对内部腐蚀缺陷难以有效检测问题,提出利用含隐藏腐蚀缺陷的多层导电结构线圈阻抗变化级数模型求解,获得影响线圈阻抗变化的相关参数。在有限元软件上,对含腐蚀多层导电结构上方线圈的阻抗变化,与一种Maxwell方程组、矢量磁位和空间解域截取的级数展开快速解析方法,进行了仿真计算,并分别对探头线圈激励频率、探头提离高度、多层导电结构表层厚度、探头尺寸等因素进行对比,所得结果吻合,并验证了结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提高检测多层导电结构隐藏腐蚀缺陷的灵敏度,可为多层导电结构复杂缺陷的检测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导电结构 隐藏腐蚀 涡流检测 线圈阻抗计算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流检测自然裂纹与信号处理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思全 陈铁群 刘桂雄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8年第1期174-177,共4页
在用涡流检测(Eddy Current Testing,ECT)法评价设备缺陷时,缺陷信号由于受到探头提离及设备结构变化引起的非缺陷信号及环境噪声的影响而恶化,直接影响到对缺陷的正确评估。采集了自然裂纹ECT信号并根据其特点,采用小波变换对其进行了... 在用涡流检测(Eddy Current Testing,ECT)法评价设备缺陷时,缺陷信号由于受到探头提离及设备结构变化引起的非缺陷信号及环境噪声的影响而恶化,直接影响到对缺陷的正确评估。采集了自然裂纹ECT信号并根据其特点,采用小波变换对其进行了去噪处理。首先将ECT信号进行小波分解,去除非缺陷信号及白噪声信号分量,然后对小波系数进行反变换,重构缺陷信号。对一维和二维ECT信号处理结果表明这种信号处理技术对提取湮没在非缺陷信号和白噪声中的缺陷信号非常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检测 自然裂纹 信号处理 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涡流检测技术的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思全 陈铁群 朱佳震 《无损检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38-841,864,共5页
脉冲涡流检测技术主要用于检测亚表面及多层金属结构缺陷。脉冲激励与金属结构缺陷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在探头中引起的瞬态响应信号包含大量的缺陷信息,使之具有快速定量检测缺陷的潜力,但也增加了对响应信号解释的难度。评述了脉冲涡流... 脉冲涡流检测技术主要用于检测亚表面及多层金属结构缺陷。脉冲激励与金属结构缺陷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在探头中引起的瞬态响应信号包含大量的缺陷信息,使之具有快速定量检测缺陷的潜力,但也增加了对响应信号解释的难度。评述了脉冲涡流瞬态响应的计算、提离噪声抑制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了脉冲涡流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涡流检测 瞬态响应 噪声抑制 提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流检测信号的独立分量分析预处理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思全 胡盛斌 陆文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31期7635-7639,共5页
提出将一种求解盲源分离问题的独立分量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算法应用于自然裂纹涡流检测(Eddy Current Testing,ECT)信号的预处理中。利用一种基于负熵极大的FastICA算法,分别对实验产生的疲劳裂纹和应力腐蚀裂纹... 提出将一种求解盲源分离问题的独立分量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算法应用于自然裂纹涡流检测(Eddy Current Testing,ECT)信号的预处理中。利用一种基于负熵极大的FastICA算法,分别对实验产生的疲劳裂纹和应力腐蚀裂纹ECT信号进行了处理,实现了ECT信号中缺陷分量与探头提离信号、部分噪声信号的有效分离。为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同时采用小波分析算法对相同ECT信号进行了去噪处理。结果表明ICA算法在ECT信号处理中具有独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检测 自然裂纹 缺陷信号 独立分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墨铸铁珠光体含量涡流无损智能测定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思全 陆文华 胡盛斌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34期8417-8420,共4页
为了实现球墨铸铁珠光体含量的智能无损测定,制备了具有代表性的球墨铸铁试样并按珠光体粗细程度将其分为三类。首先在分析了影响球墨铸铁电磁性能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同时采用涡流无损检测法(Eddy Current Testing,ECT)与金相法对球墨... 为了实现球墨铸铁珠光体含量的智能无损测定,制备了具有代表性的球墨铸铁试样并按珠光体粗细程度将其分为三类。首先在分析了影响球墨铸铁电磁性能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同时采用涡流无损检测法(Eddy Current Testing,ECT)与金相法对球墨铸铁珠光体含量进行了测定,对检测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表明二种方法的测量结果很接近;然后采用集成神经网络处理涡流检测数据并对珠光体含量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基于集成神经网络数据处理的涡流检测是一种快速智能识别球墨铸铁中珠光体含量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墨铸铁 珠光体含量 涡流检测 集成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和涡流检测的自然裂纹形状重构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思全 陈铁群 +1 位作者 刘桂雄 杨何发 《无损检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80-284,共5页
基于涡流检测的裂纹形状重构在压力容器和热交换管道等关键设备结构的无损评价中越来越重要。从裂纹产生机理出发,对裂纹进行了分类并分析了自然裂纹与人工裂纹的区别。采用神经网络方法对自然裂纹形状进行了重构。重构结果表明该方法... 基于涡流检测的裂纹形状重构在压力容器和热交换管道等关键设备结构的无损评价中越来越重要。从裂纹产生机理出发,对裂纹进行了分类并分析了自然裂纹与人工裂纹的区别。采用神经网络方法对自然裂纹形状进行了重构。重构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快速、精确的优点。同时讨论了该方法的不足并提出了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涡流检测 自然裂纹 形状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相移场探头改变导体涡电流分布的理论验证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思全 唐江锋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69-1175,共7页
涡流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导电材料的缺陷检测和无损评价中。受趋肤效应的影响,常规涡流检测法通常只能检测导体表面缺陷。有学者提出了一种相移场探头,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探头在满足一定激励条件时,可以达到抑制导体表面涡电流密度,而增... 涡流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导电材料的缺陷检测和无损评价中。受趋肤效应的影响,常规涡流检测法通常只能检测导体表面缺陷。有学者提出了一种相移场探头,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探头在满足一定激励条件时,可以达到抑制导体表面涡电流密度,而增加导体深处涡电流密度的效果,从而可以检测导体更深处缺陷。但该结论仅有实验结果,还没有理论方面的验证。本文采用解析方法研究了该相移探头与导体的相互作用,推导出导体中涡电流分布的精确理论表达式,然后分析相位、激励频率对涡电流分布的影响,并计算了导体不同深度涡电流密度分布。从理论上验证了该探头设计及激励方法具有改变导体涡电流密度分布,增加导体深处涡电流密度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检测 渗透深度 解析计算 相移场探头 涡电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AP 2.0及其Push技术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思全 张占松 《现代电子技术》 2003年第4期36-38,41,共4页
WAP(无线应用协议)是一个开放的工业标准,代表了未来网络中移动通信网和因特网相结合的发展方向。本文分析了其最新版本WAP 2.0协议的新特性及其“推”(PUSH)技术构架,并探讨了它在无线网络中的应用实现。
关键词 WAP2.0 PUSH技术 无线网络 应用 无线应用协议 移动通信 因特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思全 张建荣 《电子质量》 2004年第11期16-19,共4页
本文分析了现代民航机载电子设备的电磁环境及引起电磁干扰的原因,并从飞机总体结构和可靠性设计两方面分析了飞机生产商和维护部门在飞机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方面所采取的各种措施。
关键词 机载电子设备 电磁兼容性 电磁环境 电磁干扰 可靠性设计 维护 民航 部门 机电 飞机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膜腔造影诊断30例肺大疱价值探讨
14
作者 张思全 沈历宗 +3 位作者 庄振武 李淑云 俞婉珍 黄茂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3期380-382,共3页
30例自发性气胸进行胸膜腔造影,肺大疱显示率为90%,明显高于普通X线检查,分别是囊肿型、广基表浅型、局部肺透亮型、单纯溢气型和混合型,其中13例见大疱破口溢气。此方法简单易行,无严重副作用,并为本病诊断及治疗提供了生动的影像学... 30例自发性气胸进行胸膜腔造影,肺大疱显示率为90%,明显高于普通X线检查,分别是囊肿型、广基表浅型、局部肺透亮型、单纯溢气型和混合型,其中13例见大疱破口溢气。此方法简单易行,无严重副作用,并为本病诊断及治疗提供了生动的影像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胸 肺大疱 放射造影术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电板上方涡流检测探头阻抗的快速计算与仿真
15
作者 张思全 胡盛斌 陆文华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11,54,共5页
采用一种基于Maxwell方程组、矢量磁位和空间解域截取的级数展开快速计算方法,导出级数形式的导电板上方通电线圈阻抗变化表达式;通过设定适当的解域截取半径和级数求和项数,可以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提高计算速度。在多种线圈激励频率... 采用一种基于Maxwell方程组、矢量磁位和空间解域截取的级数展开快速计算方法,导出级数形式的导电板上方通电线圈阻抗变化表达式;通过设定适当的解域截取半径和级数求和项数,可以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提高计算速度。在多种线圈激励频率下,分别采用级数展开法与有限元仿真法,对线圈的阻抗变化进行了计算,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非常吻合,相互验证了两种涡流检测计算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板 涡流检测 线圈阻抗 解析计算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AP2.0 PUSH技术在无线网络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思全 张占松 《电子质量》 2003年第1期124-127,共4页
WAP(无线应用协议)是一个开放的工业标准,代表了未来网络中移动通信网和因特网相结合的发展方向。本文分析了其最新版本WAP2.0协议的新特性及其“推”(PUSH)技术构架,并探讨了它在无线网络中的应用实现。
关键词 WAP PUSH 协议 无线网络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流检测裂纹信号处理及形状重构
17
作者 张思全 陈铁群 刘桂雄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13,63,共6页
在压力容器、热交换管道等关键设备结构的无损评价中,裂纹型缺陷形状的确定非常重要。首先采用一种小波分析方法对采集的裂纹涡流检测信号进行了预处理,减少了非缺陷噪声信号并提取了缺陷信号特征,然后采用神经网络方法对裂纹形状进行... 在压力容器、热交换管道等关键设备结构的无损评价中,裂纹型缺陷形状的确定非常重要。首先采用一种小波分析方法对采集的裂纹涡流检测信号进行了预处理,减少了非缺陷噪声信号并提取了缺陷信号特征,然后采用神经网络方法对裂纹形状进行了重构,重构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快速、精确的优点。同时讨论了该方法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纹 涡流检测 小波变换 神经网络 形状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正向模型和蚁群算法的涡流检测自然裂纹形状重构
18
作者 张思全 陈铁群 +1 位作者 刘桂雄 谢宝忠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8年第6期1545-1549,共5页
以神经网络作为正向模型,蚁群优化算法作为反演方法,对采集的疲劳裂纹涡流检测(eddy current testing,ECT)信号进行了反演,重构了裂纹形状。研究了算法中参数的不同选择对反演结果的影响。裂纹形状重构结果表明了神经网络正向模型的有... 以神经网络作为正向模型,蚁群优化算法作为反演方法,对采集的疲劳裂纹涡流检测(eddy current testing,ECT)信号进行了反演,重构了裂纹形状。研究了算法中参数的不同选择对反演结果的影响。裂纹形状重构结果表明了神经网络正向模型的有效性和蚁群反演算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裂纹 涡流检测 神经网络 正向模型 蚁群算法 形状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芯位置对涡电流探头阻抗变化影响的解析分析
19
作者 张思全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91-795,共5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置于两层导体上方的Ⅱ磁芯线圈阻抗解析计算模型。采用解域截取特征函数展开方法进行了求解,最终获得了Ⅱ磁芯线圈阻抗的闭合形式表达式。利用Mathematica软件,在线圈受到频率从100 Hz到100 kHz变化的交变电流激励情况下... 本文提出了一种置于两层导体上方的Ⅱ磁芯线圈阻抗解析计算模型。采用解域截取特征函数展开方法进行了求解,最终获得了Ⅱ磁芯线圈阻抗的闭合形式表达式。利用Mathematica软件,在线圈受到频率从100 Hz到100 kHz变化的交变电流激励情况下,计算了Ⅱ磁芯线圈阻抗。获得了线圈置于两层导体上方及置于空气中两种情况下线圈阻抗的变化。为分析磁芯位置对线圈阻抗变化测量灵敏度的影响,在线圈各项参数保持不变情况下,将Ⅱ磁芯线圈阻抗变化计算结果分别与Ⅰ磁芯线圈和空气磁芯线圈阻抗变化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磁芯形状及磁芯与线圈的相对位置不同,对改变线圈阻抗测量灵敏度的作用也不同。将解析计算结果与Maxwell有限元软件仿真结果进行了比较,二者吻合很好,证明了所提出解析计算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电流检测 磁芯线圈 特征函数展开 阻抗变化 解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导体感应涡电流分布的解析计算与仿真验证
20
作者 张思全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0-134,共5页
在电磁应用中,分析导体在电磁场激励作用下感应涡电流的分布有利于深入理解导体与激励源之间的相互作用。因其复杂性,运动导体在电磁场作用下涡电流分布的规律尚未得到充分研究。采用二维傅里叶变换方法,推导出圆形通电激励线圈作用下... 在电磁应用中,分析导体在电磁场激励作用下感应涡电流的分布有利于深入理解导体与激励源之间的相互作用。因其复杂性,运动导体在电磁场作用下涡电流分布的规律尚未得到充分研究。采用二维傅里叶变换方法,推导出圆形通电激励线圈作用下导电平板涡电流分布的积分形式表达式;该表达式与线圈的激励频率、导体的材料特性、形状及运动速度等参数有关。计算并分析了在相同线圈激励条件下,导体以不同速度运动时,表面涡电流密度分布特点,总结了导体运动速度对涡电流分布的影响规律;并用有限元方法对解析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所采用的解析方法具有方便、快速的优点,该方法也可以用于其他涡电流问题的分析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励线圈 运动导体 涡电流分布 解析方法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