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极低频电磁场对大鼠成骨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建保 张晓军 +1 位作者 文峻 屈学民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58-1060,共3页
极低频电磁场(Extremely low-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field,ELEF)特性可以影响成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为了寻找有效的刺激骨折愈合的方法,我们研制了一种可产生多种波形,波形频率、强度可调的极低频脉冲电磁场刺激仪(频率0-300 ... 极低频电磁场(Extremely low-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field,ELEF)特性可以影响成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为了寻找有效的刺激骨折愈合的方法,我们研制了一种可产生多种波形,波形频率、强度可调的极低频脉冲电磁场刺激仪(频率0-300 Hz,强度0-40 mT),使用该仪器研究了矩形、脉冲、三角及正弦等多种波形对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脉冲波与矩形波电磁场可以显著刺激细胞增殖(P〈0.05),抑制细胞分化(P〈0.05),而正弦波形可以刺激细胞分化(P〈0.05),但却抑制细胞的增殖(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场 成骨细胞 刺激仪 增殖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声对大鼠血液流变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建保 贾克勇 +4 位作者 李玲 王南林 杨继庆 巨宏博 陈景藻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65-467,共3页
目的 研究次声对大鼠血液流变特性的影响 .方法 使用频率 8Hz,强度为 90 d B与 12 0 d B的次声每日对大鼠作用 2 h,观察血液流变特性的变化 .结果  12 0 d B作用 7d与 90 d B作用 14d后导致了血细胞比容、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 目的 研究次声对大鼠血液流变特性的影响 .方法 使用频率 8Hz,强度为 90 d B与 12 0 d B的次声每日对大鼠作用 2 h,观察血液流变特性的变化 .结果  12 0 d B作用 7d与 90 d B作用 14d后导致了血细胞比容、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等血液流变指标改变 ,而 12 0 d B作用 14d,90 d B作用 2 8d后这些变化的指标又都恢复 .结论 一定范围内的次声作用可引起强度相关的血液流变学改变 ,而且这些改变是可恢复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声 应激 血液流变学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稀释疗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建保 范家骏 杨军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80-82,共3页
作为一种治疗方法,血液稀释己有几十年的历史。本文对其生理意义、临床应用及使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血液稀释 心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 血液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的本构方程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建保 匡震邦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48-256,共9页
血液是一种复杂的非牛顿流体,其本构方程的研究在血液流变学及血液动力学等领域均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成果与研究方法进行了回顾。
关键词 血液 本构方程 流变学 非牛顿流体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血体外放置时间对血液流变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建保 匡震邦 +1 位作者 巨宏博 王南林 《医学争鸣》 CAS 1998年第S1期21-22,共2页
研究了体外血放置 2 4h对血液本构方程及常规血流变检测指标的影响 ,结果表明 ,随血液在体外放置时间的延长 ,大多数血液本构参数可产生显著变化 。
关键词 时间 血液本构方程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犬、人等哺乳动物全血体外放置时间对其血液流变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建保 王南林 +6 位作者 张晓军 巨宏博 范云 杨继庆 屈学民 龙开平 王斯刚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0-202,共3页
目的 :研究不同哺乳动物体外血放置 2 4h对血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方法 :检测不同时间点的全血高切、低切表观粘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刚性指数 .结果 :随血液体外放置时间的延长 ,不同动物 (小鼠、大鼠、家犬、豚鼠 )的全血高切、低切表... 目的 :研究不同哺乳动物体外血放置 2 4h对血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方法 :检测不同时间点的全血高切、低切表观粘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刚性指数 .结果 :随血液体外放置时间的延长 ,不同动物 (小鼠、大鼠、家犬、豚鼠 )的全血高切、低切表观粘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刚性指数均可产生显著变化 (P <0 .0 5 ) ,而且变化的临界时间及变化趋势明显不同 .结论 :动物血液在体外随时间的变化其流变特性会发生明显变化 ,因而动物血液流变学的相关实验必须注意体外放置时间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 全血 体外放置 放置时间 血液流变学 影响 红细胞聚集指数 刚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郎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建保 岳瑞杰 潘晓磊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探讨脊柱郎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影像学表现,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经病理证实的脊柱嗜酸性肉芽肿的X线、CT和MRI表现。结果:35例(35/43)椎体呈楔形改变或椎体变扁,24例呈囊状破坏,7例显示软组织... 目的:探讨脊柱郎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影像学表现,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经病理证实的脊柱嗜酸性肉芽肿的X线、CT和MRI表现。结果:35例(35/43)椎体呈楔形改变或椎体变扁,24例呈囊状破坏,7例显示软组织肿块,6例椎间隙变窄。27例患者行CT检查,CT主要表现为椎体不规则破坏和椎旁软组织肿块。15例行MRI检查,显示椎体破坏、信号异常和椎旁软组织肿块,8例软组织肿块在冠状面和矢状面呈"套袖状",相邻椎间盘信号无明显改变。结论:加深对骨嗜酸性肉芽肿病程及影像学表现的认识,能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但正确诊断有赖于临床、病理和影像表现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郎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脊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CT及MRI在儿童咽后间隙脓肿引起寰枢关节半脱位中的诊断作用探讨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建保 马宏宇 潘小磊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29期24-25,共2页
目的分析DR、CT及MRI在儿童咽后间隙脓肿引起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诊断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5年11月来我院接受检查治疗的29例咽后间隙脓肿引起寰枢关节半脱位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对其应用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DR)以及计算机断层扫... 目的分析DR、CT及MRI在儿童咽后间隙脓肿引起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诊断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5年11月来我院接受检查治疗的29例咽后间隙脓肿引起寰枢关节半脱位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对其应用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DR)以及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T)和磁共振成像(MRI)进行检查,评价诊断结果。结果 DR主要表现为颈椎失去正常弧度,颈椎张口味寰枢关节两侧间隙不对称等;CT主要表现为寰椎前结节和枢椎齿状突的间隙距离增大;MRI表现为咽后椎前软组织肿胀、寰椎齿状突和侧块关节间隙不等宽。结论不同影像学手段对于儿童咽后间隙脓肿引起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诊断具有不同的作用,临床实践中应结合病情合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 CT MRI 咽后间隙脓肿引起寰枢关节半脱位 患儿 诊断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稳态本构方程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建保 匡震邦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72-177,共6页
对生理及一些病理情况下的血液本构方程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简单实用的本构方程研究方法,用此新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发现Quemada方程与K-L方程与人及犬等的血液流变行为较为一致,而且由这两种方程得到的组合本构参... 对生理及一些病理情况下的血液本构方程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简单实用的本构方程研究方法,用此新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发现Quemada方程与K-L方程与人及犬等的血液流变行为较为一致,而且由这两种方程得到的组合本构参数有较明确的物理意义,可用来表示红细胞聚集等流变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构方程 血液 红细胞聚集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细胞钠钙交换通道及其功能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建保 王斯刚 《心脏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58-60,共3页
钠钙交换离子通道是存在于多种细胞膜上 ,保持细胞内钙稳态的一类重要通道 。
关键词 心肌细胞 钠钙交换通道 功能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轴双圆筒流变仪中牛顿流体的突然起动过程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建保 匡震邦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1期72-74,共3页
同轴双圆筒流变仪中流体的惯性对测量结果有很大影响,作者给出了该类流变仪内牛顿流体起动过程中的解析解.
关键词 双圆筒流变仪 牛顿流体 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骨肉瘤的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建保 牛军杰 陈奎生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08年第2期149-150,共2页
目的分析软骨肉瘤X线、CT、MRI的影像学表现,评价不同影像学诊断方法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5例软骨肉瘤的影像学特点。25例均行X线平片检查,其中21例行CT检查,13例行MRI检查。结果全部病例X线均显示骨质破坏,显示钙化或骨... 目的分析软骨肉瘤X线、CT、MRI的影像学表现,评价不同影像学诊断方法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5例软骨肉瘤的影像学特点。25例均行X线平片检查,其中21例行CT检查,13例行MRI检查。结果全部病例X线均显示骨质破坏,显示钙化或骨化21例,显示软组织肿块14例;CT显示钙化或骨化19例,显示软组织肿块17例;13例MRI均可显示病变范围及软组织肿块。结论通过影像学检查,大部分软骨肉瘤术前能够正确诊断;CT较X线平片能更好地显示病变结构、钙化、骨化及邻近软组织的改变;MRI能够精确显示病变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肉瘤 放射线摄影术 CT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稀释疗法对血液流变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建保 高莹 +1 位作者 孙阜 范云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9年第3期197-199,共3页
目的:研究血液稀释疗法对血液流变特性的影响.方法:对11例脑梗塞后遗症患者施行等容血液稀释疗法,检测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的常规血液流变指标与Quamada方程及K-L方程的血液本构方程参数.结果:血液稀释疗法可引起全血高切表... 目的:研究血液稀释疗法对血液流变特性的影响.方法:对11例脑梗塞后遗症患者施行等容血液稀释疗法,检测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的常规血液流变指标与Quamada方程及K-L方程的血液本构方程参数.结果:血液稀释疗法可引起全血高切表观粘度、低切表观粘度、红细胞比容与红细胞聚集性等血液流变指标及QA,QD,K。等血液本构参数的显著变化(P<0.05),但对标准血细胞比容组却无此作用.结论:血液稀释的主要机理在于降低血细胞比容,从而改善与此相关的流变学指标,最终达到对心脑血管系统的冲洗与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稀释 本构方程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寰枢关节半脱位X线、CT及MR诊断效果评价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建保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21期53-54,共2页
目的:分析儿童寰枢关节半脱位X线、CT及MR诊断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73例儿童寰枢关节半脱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X线、CT及MR对患儿进行检查和诊断,探讨不同影像学手段的临床效果。结果73例患儿中有32例采... 目的:分析儿童寰枢关节半脱位X线、CT及MR诊断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73例儿童寰枢关节半脱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X线、CT及MR对患儿进行检查和诊断,探讨不同影像学手段的临床效果。结果73例患儿中有32例采用X线检查,结果为阳性的有11例(34.38%);51例患儿采用CT检查,结果为阳性的有22例(43.14%);另外有40例患儿采用MR检查,结果为阳性的有27例(67.5%);MR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余两组检查手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寰枢关节半脱位X线、CT及MR诊断均具有较高的价值,MR阳性率更高,但成本更高,临床中可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寰枢关节半脱位 X线 CT MR 诊断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髂腰肌血肿的影像诊断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建保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6年第4期346-347,共2页
髂腰肌血肿临床相对少见,急性血肿影像表现一般较为典型,结合临床病史,易得到准确诊断。如果经过反复慢性多次出血,影像表现不具有特征性,多样多变,会给准确诊断带来一定困难。再加上对临床病史及影像资料未作全面、认真的分析,易误诊;
关键词 髂腰肌血肿 影像诊断 临床病史 影像表现 急性血肿 多次出血 影像资料 特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肠肌运动性损伤的MR影像诊断及临床作用探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建保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13期58-59,共2页
目的:分析腓肠肌运动性损伤的MR影像诊断结果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6月~ 2015年5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33例腓肠肌运动性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经X线平面价差未提示胫腓骨骨折;应用MR检查提示存在腓肠肌运动型损伤。在患者伤后1~ 10 ... 目的:分析腓肠肌运动性损伤的MR影像诊断结果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6月~ 2015年5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33例腓肠肌运动性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经X线平面价差未提示胫腓骨骨折;应用MR检查提示存在腓肠肌运动型损伤。在患者伤后1~ 10 d应用相控阵表面体线圈,常规序列和脂肪抑制序列进行检查,对部分患者实施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的检查。结果33例患者中,腓肠肌I度损伤13例、腓肠肌II度损伤14例、III度损伤6例,MR结果均未提示存在胫腓骨骨折或者挫伤。结论通过MR对腓肠肌运动型损伤患者进行检查具有较为典型的影像学表现,能够直观、全面的现实出组织损伤情况,为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肌运动性损伤 MR影像诊断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胚胎心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模式
17
作者 张建保 周小华 +2 位作者 于晓琳 P Sossa KB Fleischmann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7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研究胚胎心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的机理;方法使用膜片钳与钙离子浓度分析系统测量酶消化法得到的小鼠胚胎心肌细胞的膜电位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结果细胚胎心肌细胞存在两种兴奋收缩耦联模式,一种与正常成熟心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模... 目的研究胚胎心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的机理;方法使用膜片钳与钙离子浓度分析系统测量酶消化法得到的小鼠胚胎心肌细胞的膜电位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结果细胚胎心肌细胞存在两种兴奋收缩耦联模式,一种与正常成熟心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模式类似,与细胞膜上的钠通道、L-钙离子通道相关;另一种由细胞内钙振荡诱发,这种钙振荡通过细胞膜上的钠钙交换蛋白引起了细胞膜电位的小幅度变化,该模式是一种更基本的兴奋收缩模式。近似熵分析表明,与后一种模式相比较,前一种模式的规律性更强。结论胚胎心肌细胞存在两种兴奋收缩耦联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奋收缩耦联 钙振荡 胚胎心肌细胞 细胞膜电位 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8098为核心的串行通信数据采集系统
18
作者 张建保 魏明 匡震邦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1996年第5期98-98,共1页
本文以8098为核心,辅以3140、4051、ICL232等外围芯片构成了一套既能程控放大及程控通道选择,又可与PC机串行通信的数据采集系统。
关键词 单片机 A/D转换 串行通信 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血体外放置对其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19
作者 张建保 杨继庆 +1 位作者 屈学民 王南林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2期109-109,共1页
目的研究家兔血液流变学指标随体外放置时间的变化。结果正常与休克家兔的血液流变学指标随体外放置时间均有显著变化,但它们的变化特点存在明显差异。结论血液流变学指标随体外放置时间而变化,而且其变化过程与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相关。
关键词 血液 流变学 时间 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会议简报
20
作者 张建保 万明习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311-311,共1页
  200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CBME'07)于2007年4月20-24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会议由中国电子学会生物医学电子学分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医学测量分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信息与控制分会、中国生物医学工...   200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CBME'07)于2007年4月20-24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会议由中国电子学会生物医学电子学分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医学测量分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信息与控制分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医学传感器技术分会主办,西安交通大学承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会议简报 学术年会 生物医学传感器技术 生物医学测量 西安交通大学 生物信息 西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