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来自某新能源电池厂的废旧RO膜清洗研究
1
作者 陈韦材 李文婷 +2 位作者 荣宇韩 周莹莹 张干伟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60,共6页
针对新能电池厂生产锂电池负极材料过程中污染的反渗透膜并进行了清洗效果的研究。通过对污垢层进行分析,发现废弃膜表面主要污染物为石墨、有机溶剂残留物和无机盐。选择化学清洗剂次氯酸钠(NaClO)、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十二... 针对新能电池厂生产锂电池负极材料过程中污染的反渗透膜并进行了清洗效果的研究。通过对污垢层进行分析,发现废弃膜表面主要污染物为石墨、有机溶剂残留物和无机盐。选择化学清洗剂次氯酸钠(NaClO)、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柠檬酸,分别代表碱性溶液、金属螯合剂、表面活性剂和酸性溶液,来对废弃膜进行组合清洗。结果显示,使用NaClO作为前置清洗剂在所有的清洗组合中获得最高的清洗效率,以NaClO作为前置清洗剂,EDTA-2Na作为后置清洗剂结合超声的清洗效果最好,纯水通量上升203%,清洗后的膜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和表面形貌基本接近新膜,污垢得到了有效的去除。还对不同顺序组合清洗的机理进行了分析,为废弃反渗透膜的化学清洗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废水 反渗透膜 膜污染 组合清洗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粕酥性饼干的研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干伟 孙素玲 +2 位作者 胡小艳 赵俊仁 占剑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9-290,293,共3页
以面粉为基料,添加一定量的花生粕制作花生粕酥性饼干。研究了花生粕、油脂、白砂糖、水分对花生粕酥性饼干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得出产品的最佳配方为:花生粕、油脂、白砂糖和水分的最佳添加量分别为32%、35%、35... 以面粉为基料,添加一定量的花生粕制作花生粕酥性饼干。研究了花生粕、油脂、白砂糖、水分对花生粕酥性饼干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得出产品的最佳配方为:花生粕、油脂、白砂糖和水分的最佳添加量分别为32%、35%、35%和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粕 饼干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与丙烯腈和AMPS接枝共聚制备高吸水性树脂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干伟 孙素玲 童群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57-60,74,共5页
用淀粉、丙烯腈、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原料,采用[Mn(H2P2O7)3]3-为引发剂,经过接枝、皂化,快速合成了高吸水性树脂。运用响应面分析的方法,考察了糊化时间、糊化温度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用量对生产工艺及最终产物性... 用淀粉、丙烯腈、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原料,采用[Mn(H2P2O7)3]3-为引发剂,经过接枝、皂化,快速合成了高吸水性树脂。运用响应面分析的方法,考察了糊化时间、糊化温度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用量对生产工艺及最终产物性能的影响,其中较适宜的条件为:AMPS的摩尔百分含量为5.36%,糊化温度为85.9℃,糊化时间为31min,在这种情况下,整个工艺过程需要约2.5h,最终产物的吸水量为1328gH2O/g。热重分析显示产物是热稳定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表明,水凝胶中有不同状态的水存在。产物具有较快的吸水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丙烯腈 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 高吸水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来源及预处理方式对淀粉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干伟 童群义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3-26,共4页
以[Mn(H2P2O7)3]3-为引发剂,对不同来源淀粉与丙烯腈的接枝共聚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淀粉预处理方式对淀粉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用颗粒淀粉进行接枝共聚反应时,接枝效果受到淀粉颗粒大小的影响;用糊化后的淀粉进行接枝共聚反应... 以[Mn(H2P2O7)3]3-为引发剂,对不同来源淀粉与丙烯腈的接枝共聚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淀粉预处理方式对淀粉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用颗粒淀粉进行接枝共聚反应时,接枝效果受到淀粉颗粒大小的影响;用糊化后的淀粉进行接枝共聚反应时,最终制得产物的吸水率较高,并部分地依赖淀粉中直链和支链淀粉的含量.淀粉的预处理如糊化、氧化、酸解对接枝效果都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丙烯腈 接枝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与丙烯腈接枝共聚引发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干伟 童群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2-26,共5页
淀粉与丙烯腈进行的接枝共聚反应是一种自由基反应,可以利用各种引发方法引发淀粉形成自由基,而后和丙烯腈进行反应。本文从引发机理、引发效果、以及引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各个方面出发,对淀粉与丙烯腈接枝共聚的引发方法做一详... 淀粉与丙烯腈进行的接枝共聚反应是一种自由基反应,可以利用各种引发方法引发淀粉形成自由基,而后和丙烯腈进行反应。本文从引发机理、引发效果、以及引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各个方面出发,对淀粉与丙烯腈接枝共聚的引发方法做一详细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丙烯腈 接枝共聚 引发 铈盐 锰盐 过氧化氢 Γ射线 紫外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状冷水可溶性藕粉的研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干伟 孙素玲 童群义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2-36,共5页
在温和条件下,用乙醇-碱液混合体系处理藕粉,制得颗粒冷水可溶性藕粉.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氢氧化钠用量、乙醇溶液体积分数、乙醇溶液用量、体系温度对产品溶解度的影响,同时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对颗粒冷水可溶性藕粉最佳制备工艺进行探索.结... 在温和条件下,用乙醇-碱液混合体系处理藕粉,制得颗粒冷水可溶性藕粉.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氢氧化钠用量、乙醇溶液体积分数、乙醇溶液用量、体系温度对产品溶解度的影响,同时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对颗粒冷水可溶性藕粉最佳制备工艺进行探索.结果表明:氢氧化钠和乙醇溶液体积分数对产物溶解度影响较大,各影响因素之间具有一定的交互作用.预测最佳工艺条件为氢氧化钠用量2.23 g,乙醇溶液体积分数63.41%,乙醇溶液用量54.3 mL,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模型的最优值为91.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 冷水可溶 藕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法提取东亚飞蝗蛋白质的工艺条件
7
作者 张干伟 凌文慧 +2 位作者 钟玉林 孙素玲 徐艳霞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4-185,201,共3页
采用稀碱法对东亚飞蝗蛋白质的提取条件进行了研究,主要讨论了碱浓度、料液比、粒度、浸提时间、沉淀pH、沉淀时间等条件对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较优的提取工艺条件为稀碱浓度1.5%(W/V),浸提时间2 h,虫粉粒度80目,... 采用稀碱法对东亚飞蝗蛋白质的提取条件进行了研究,主要讨论了碱浓度、料液比、粒度、浸提时间、沉淀pH、沉淀时间等条件对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较优的提取工艺条件为稀碱浓度1.5%(W/V),浸提时间2 h,虫粉粒度80目,料液比1∶20,沉淀pH值4.5,沉淀时间1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飞蝗 蛋白质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皂化淀粉丙烯腈接枝共聚物干燥前处理研究
8
作者 张干伟 童群义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4-15,共2页
考察了洗涤介质、洗涤前pH值、干燥前pH值和洗涤次数对皂化淀粉丙烯腈接枝共聚物的吸水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洗涤方法、洗涤前pH值、干燥前pH值和洗涤次数对干燥后产物的吸水能力均有影响。其中 ,直接用异丙醇沉淀、经多次洗涤后将pH... 考察了洗涤介质、洗涤前pH值、干燥前pH值和洗涤次数对皂化淀粉丙烯腈接枝共聚物的吸水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洗涤方法、洗涤前pH值、干燥前pH值和洗涤次数对干燥后产物的吸水能力均有影响。其中 ,直接用异丙醇沉淀、经多次洗涤后将pH值调到 6 5左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 淀粉 皂化 接枝共聚物 吸水能力 干燥工艺 pH值 吸水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亲水超疏油聚合物膜处理含油废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沈舒苏 张干伟 +2 位作者 杨晶晶 周晓吉 白仁碧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018-4024,4032,共8页
对近年来国内外对具有油水分离能力的有机聚合物膜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从聚合物的合成、膜的制备及膜的性能等方面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油水分离 有机聚合物膜 功能聚合物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H_2P_2O_7)_3]^(3-)引发淀粉与丙烯腈和AMPS接枝共聚 被引量:5
10
作者 童群义 张干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6-109,共4页
首次以[Mn(H2P2O7)3]3-为引发剂,研究了淀粉与丙烯腈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接枝共聚反应,并用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法证明了接枝共聚物的存在,并考察了皂化后接枝产物的吸水性随反应条件的变化。结果显示,最适宜的反应条件为:... 首次以[Mn(H2P2O7)3]3-为引发剂,研究了淀粉与丙烯腈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接枝共聚反应,并用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法证明了接枝共聚物的存在,并考察了皂化后接枝产物的吸水性随反应条件的变化。结果显示,最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单体中AMPS的摩尔百分含量为5%;单体/淀粉的摩尔比为1.5;[Mn(H2P2O7)3]3-浓度2.0×10-3mol/L;反应温度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丙烯腈 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 接枝共聚 吸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狗油成分及结构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孙素玲 张干伟 +1 位作者 汤坚 顾晓红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2-124,共3页
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高效液相色谱仪分别对海狗油中的金属元素和维生素进行分析和鉴定,并借助紫外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仪和气相色谱-质谱连用仪对其脂肪酸结构、组成和含量进行初步确证。
关键词 海狗油 组成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促酯化合成多不胞和脂肪酸甘油酯 被引量:4
12
作者 孙素玲 张干伟 +1 位作者 汤坚 顾晓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39-141,143,共4页
研究了在脂肪酶N435的催化作用下,游离多不饱和脂肪酸与甘油酯化合成的工艺,分别考察了甘油与脂肪酸的质量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酶用量、初始加水量等单因素对酯化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较优的酶促酯化合成条件为:甘油与脂肪酸的质... 研究了在脂肪酶N435的催化作用下,游离多不饱和脂肪酸与甘油酯化合成的工艺,分别考察了甘油与脂肪酸的质量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酶用量、初始加水量等单因素对酯化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较优的酶促酯化合成条件为:甘油与脂肪酸的质量比0.12∶1,反应时间48h,反应温度50℃,加酶量与底物游离脂肪酸的比例1∶4(w/w),初始加水量0。在此条件下,酯化率为96.58%,且反应前后各脂肪酸含量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酯 酯化 多不饱和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飞蝗营养饼干的研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素玲 张干伟 +1 位作者 赵俊仁 王蔚新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9-111,共3页
以东亚飞蝗、面粉、油脂、白砂糖等为原料制作东亚飞蝗营养饼干。以感官评定为评价指标,对影响东亚飞蝗营养饼干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较佳的工艺条件为,东亚飞蝗粉的添加量为4%,油脂添加量为10%,白砂糖添加量为30%。... 以东亚飞蝗、面粉、油脂、白砂糖等为原料制作东亚飞蝗营养饼干。以感官评定为评价指标,对影响东亚飞蝗营养饼干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较佳的工艺条件为,东亚飞蝗粉的添加量为4%,油脂添加量为10%,白砂糖添加量为30%。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油脂的最适添加量是15%,白砂糖添加量是30%,东亚飞蝗粉的添加量是4%。东亚飞蝗营养饼干最佳工艺配方为,东亚飞蝗粉添加量4%,油脂15%,白砂糖30%。对最佳工艺进行5倍放大实验,制得的东亚飞蝗营养饼干口感疏松香脆,略带蝗虫香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飞蝗 饼干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粕蛋白酶解条件的优化
14
作者 孙素玲 吴昊 +1 位作者 李贤 张干伟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5460-5462,共3页
采用Alcalase碱性蛋白酶水解花生粕,设计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水解时间、花生粕质量分数、酶用量、温度、pH等因素对水解度的影响,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的水解条件为酶解温度60℃、pH 8.5,反应体系中花生粕和酶的质量分数分... 采用Alcalase碱性蛋白酶水解花生粕,设计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水解时间、花生粕质量分数、酶用量、温度、pH等因素对水解度的影响,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的水解条件为酶解温度60℃、pH 8.5,反应体系中花生粕和酶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和7%,酶解时间4 h。在此条件下花生粕蛋白的水解度可达29.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粕 水解 碱性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DLVO理论解析膜法水处理过程中膜污染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寇朝卫 张干伟 +3 位作者 沈舒苏 周晓吉 杨晶晶 白仁碧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15,共8页
扩展的德亚盖因-兰多-弗韦-奥弗比克理论(The extended Derjaguin-Landau-VerweyOverbeek,XDLVO)可以用于定量解析界面之间的相互作用性质及程度,因而有助于理解膜法水处理过程中复杂的膜污染现象并提供膜污染问题的预防或解决思路.考... 扩展的德亚盖因-兰多-弗韦-奥弗比克理论(The extended Derjaguin-Landau-VerweyOverbeek,XDLVO)可以用于定量解析界面之间的相互作用性质及程度,因而有助于理解膜法水处理过程中复杂的膜污染现象并提供膜污染问题的预防或解决思路.考察了近年来在相关方面理论解析膜与污染物相互作用的界面相互作用能的文献报道和研究进展,利用已有参数基于XDLVO理论进行计算和数据统计分析,总结出了不同膜材料和不同污染物在进行膜法水处理过程中容易发生膜污染的可能顺序,并调查了膜分离过程中溶液条件对膜污染的影响.进一步提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XDLVO理论在膜污染问题解析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DLVO理论 水处理 膜污染 分析和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DLVO理论分析物理化学相互作用对纳滤膜有机污染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寇朝卫 张干伟 +4 位作者 沈舒苏 周晓吉 杨晶晶 刘铮 白仁碧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2-39,共8页
基于XDLVO理论定量解析了2种商用纳滤膜(NF90和NF270)与2种典型有机物腐殖酸(HA)和海藻酸钠(SA)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能,考察了溶液条件及系统操作压力对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纳滤膜污染程度与物理化学作用密切相关。pH减小使污染物之... 基于XDLVO理论定量解析了2种商用纳滤膜(NF90和NF270)与2种典型有机物腐殖酸(HA)和海藻酸钠(SA)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能,考察了溶液条件及系统操作压力对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纳滤膜污染程度与物理化学作用密切相关。pH减小使污染物之间或者污染物与膜之间黏附自由能负值明显增大,膜污染程度增加,膜通量衰减明显。离子强度增加特别是Ca^(2+)的添加会导致同样结果。SA比HA表现出对纳滤膜更强的膜污染。过滤液预处理可以降低膜污染,而增加跨膜压差可以增加膜污染并导致膜通量的快速衰减。XDLVO理论对膜污染预测的相关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对一致,表明XDLVO理论在预测及控制膜污染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DLVO理论 纳滤 膜污染 物理化学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MC/PEI涂层改性PVDF超滤膜的分离和抗污染性能研究
17
作者 王茜蕙 刘俊良 +1 位作者 张干伟 黄逸轩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66,共10页
为了减轻膜污染和提高膜的分离性能,采用一步沉积法将双醛羧甲基纤维素(DCMC)和聚乙烯亚胺(PEI)涂覆在聚偏氟乙烯(PVDF)超滤膜的表面.DCMC上的醛基可以和PEI上的氨基在膜表面发生席夫碱反应,形成化学交联.与纯PVDF膜相比,DCMC/PEI涂层... 为了减轻膜污染和提高膜的分离性能,采用一步沉积法将双醛羧甲基纤维素(DCMC)和聚乙烯亚胺(PEI)涂覆在聚偏氟乙烯(PVDF)超滤膜的表面.DCMC上的醛基可以和PEI上的氨基在膜表面发生席夫碱反应,形成化学交联.与纯PVDF膜相比,DCMC/PEI涂层改性膜具有更高的亲水性(水接触角<40°)和收缩的孔径(平均孔径≈20.32 nm).以腐殖酸(HA)、牛血清白蛋白(BSA)和海藻酸钠(SA)为代表,研究DCMC/PEI涂层改性膜的分离和抗污染性能.涂层膜对HA、BSA和SA具有超过93%的截留率和通量恢复率(FRR),相比原PVDF膜提升了38%.这种兼具高分离和抗污染性能的纤维素涂层膜,为废水净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DF超滤膜 涂层 双醛羧甲基纤维素 聚乙烯亚胺 天然有机物 抗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胺类COFs改性水处理膜的制备及应用进展
18
作者 潘亦维 樊奇峰 +1 位作者 张干伟 沈舒苏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9-37,共9页
共价有机框架(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COFs)是一种由C、H、O、N、B等第一、二周期的轻元素通过可逆的强共价键(C—C、C—O、C—Si、B—O)连接而成的新型多孔材料,具有可调孔径尺寸和多种官能团。近年来,已被用于水处理膜材料的改... 共价有机框架(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COFs)是一种由C、H、O、N、B等第一、二周期的轻元素通过可逆的强共价键(C—C、C—O、C—Si、B—O)连接而成的新型多孔材料,具有可调孔径尺寸和多种官能团。近年来,已被用于水处理膜材料的改性制备中。简述了亚胺类COFs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着重介绍了亚胺类COFs改性膜在有机染料分离、海水淡化、渗透气化、重金属离子的去除和有机溶剂纳滤的最新应用进展,分析了亚胺类COFs材料在水处理膜中的作用机理。得出COFs改性水处理膜在水处理领域内由于制作成本高、膜孔径不合适、易被污染等问题导致研究较少的结论,解决以上问题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胺类共价有机框架 膜改性 膜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浸润性多孔膜及其在膜蒸馏中的抗污染特性研究进展
19
作者 刘大朋 郑俊芝 +3 位作者 周学良 张干伟 沈舒苏 洪耀良 《化工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769-6779,共11页
膜蒸馏技术在高盐度废水处理、高价值盐分收回和高纯度水资源汲取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目前,膜蒸馏技术尚未被大规模推广应用,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膜污染问题尤为突出,而特殊浸润性膜表面的构筑是公认的缓解膜污染问题的有效... 膜蒸馏技术在高盐度废水处理、高价值盐分收回和高纯度水资源汲取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目前,膜蒸馏技术尚未被大规模推广应用,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膜污染问题尤为突出,而特殊浸润性膜表面的构筑是公认的缓解膜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本文主要从特殊浸润性表面理论模型、膜制备和膜抗污染特性等几个方面,综述了特殊浸润性多孔膜在膜蒸馏中的抗污染特性研究进展。首先,简单介绍了膜蒸馏技术和膜蒸馏操作中的膜污染类型、过程,比较了近五年膜蒸馏与膜污染相关研究热点和发文量;其次,基于Young模型、Wenzel模型和Cassie-Baster模型系统阐述了特殊浸润性表面的构筑原则,举例说明了特殊浸润性多孔膜的设计制备及其抗污染特性;最后,提出特殊浸润性多孔膜应用于抗污染膜蒸馏尚存在的困难和挑战,包括制备工艺较复杂、微纳米结构较脆弱、低表面能材料较单一、评价标准不统一等。低毒、低成本、广谱抗污染、耐酸碱等特殊浸润性多孔膜的开发将成为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蒸馏 特殊浸润性 膜污染 超疏水 膜结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环境专业基础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路探索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干伟 沈舒苏 +2 位作者 刘大朋 王俊霞 吴友谊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第37期139-140,共2页
文章阐述了高等本科院校环境专业基础化学课程设置的创新性改革思路。分析了环境专业基础化学课程设置现状并确立了教学改革目标,从理论授课内容、实践实验教学内容及双语教学的开展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环境类基础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 文章阐述了高等本科院校环境专业基础化学课程设置的创新性改革思路。分析了环境专业基础化学课程设置现状并确立了教学改革目标,从理论授课内容、实践实验教学内容及双语教学的开展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环境类基础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专业 基础化学 教学改革 双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