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显性白毛调控基因在不同毛色羊驼皮肤中表达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巧灵 姜俊兵 +3 位作者 张维军 贺俊平 赫晓燕 董常生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491-495,共5页
为了研究KIT基因对羊驼毛色的影响及在不同毛色羊驼皮肤中的表达差异,实验在分析羊驼KIT基因结构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表达引物,将羊驼KIT基因exon10-exon14成功定向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了KIT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pET-32a(+)... 为了研究KIT基因对羊驼毛色的影响及在不同毛色羊驼皮肤中的表达差异,实验在分析羊驼KIT基因结构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表达引物,将羊驼KIT基因exon10-exon14成功定向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了KIT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pET-32a(+)-KIT。同时进行诱导表达,并以纯化的重组蛋白为免疫原,采用长程免疫程序免疫兔子,成功制备兔抗羊驼多克隆抗体,从而进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表明:(1)羊驼KIT基因exon10-exon14编码含138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2)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重组表达质粒pET-32a(+)-KIT诱导下,表达的KIT蛋白为可溶性蛋白;(3)免疫组化研究表明,白毛色羊驼皮肤毛囊内根鞘周围组织有KIT蛋白的表达,外根鞘和结缔组织也有少量表达,而黄色羊驼皮肤毛囊周围即内外根鞘则不表达KIT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驼 KIT基因 毛色 CDNA克隆 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乳素受体基因与羊驼繁殖性能关系的初探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巧灵 姜俊兵 +3 位作者 贺俊平 赫晓燕 耿建军 董常生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8-21,共4页
通过氯仿/异戊醇法制备羊驼血液基因组DNA,采用PCR方法首次扩增出羊驼催乳素受体基因(prolactin receptor gene,PRLR)exon8-exon9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DQ198164),该片段长度为622bp。通过NCBI blast(http://www.ncbi.nlm.nih.gov/BLAST/... 通过氯仿/异戊醇法制备羊驼血液基因组DNA,采用PCR方法首次扩增出羊驼催乳素受体基因(prolactin receptor gene,PRLR)exon8-exon9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DQ198164),该片段长度为622bp。通过NCBI blast(http://www.ncbi.nlm.nih.gov/BLAST/)比较,结果表明:该序列包括exon8的82bp、intron8全序列472bp和exon9的68bp。同源性比较发现,羊驼PRLR基因exon8和exon9核苷酸序列与其它哺乳动物的相应区域的同源性特高,均≥92%;同时还发现羊驼exon8引物后第19个碱基为G,而其它哺乳动物(猪除外)均为A,猪则是在羊驼exon8引物后的第34个碱基处由G变为A,通过推导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这种单碱基的突变使得羊驼与其它哺乳动物相比,该处的氨基酸由亮氨酸取代了异亮氨酸;在羊驼exon9引物前第22个碱基处也发生了A-G碱基替换现象,但这个碱基的突变发生在密码子的第3个碱基上,编码的氨基酸均为脯氨酸。在这些动物中只有羊驼为单胎动物,羊驼exon8核苷酸序列中A-G的碱基替换并引起编码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是否与羊驼繁殖性能有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驼 催乳素受体基因 繁殖性能 单碱基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驼显性白毛调控KIT基因的分子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巧灵 姜俊兵 +4 位作者 贺俊平 范瑞文 耿建军 赫晓燕 董常生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43-47,共5页
为研究羊驼显性白毛调控基因的结构特点及体外表达产物的生物活性,利用RT-PCR技术,首次从羊驼皮肤组织中扩增出羊驼KIT基因exon10-14 cDNA编码序列。结果表明:羊驼KIT基因exon10-14 cDNA长414bp,包括30 bp的exon10、127 bp的exon11、125... 为研究羊驼显性白毛调控基因的结构特点及体外表达产物的生物活性,利用RT-PCR技术,首次从羊驼皮肤组织中扩增出羊驼KIT基因exon10-14 cDNA编码序列。结果表明:羊驼KIT基因exon10-14 cDNA长414bp,包括30 bp的exon10、127 bp的exon11、125 bp的exon12、91 bp的exon13和41 bp的exon14(全长151 bp),编码含138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羊驼与牛、羊、猪、人、马等相比,核苷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4%、93%、93%、92%、92%,氨基酸的同源性均大于97%。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32a(+)-KIT,转化大肠杆菌DH5α,在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诱导下表达KIT蛋白。结果表明:羊驼KIT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高效特异性融合表达,融合蛋白分子量约为36 kD,目的蛋白约占菌体总蛋白的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驼 KIT基因 CDNA克隆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驼KIT基因exon10-19 cDNA的克隆、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巧灵 姜俊兵 +1 位作者 范瑞文 董常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93-499,共7页
从羊驼皮肤中提取总RNA,利用RT-PCR技术,扩增了羊驼显性白毛控制基因(KIT)cDNA序列(DQ450844),并与其它动物相应区域作了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羊驼KIT基因exon10-19 cDNA长1 044 bp,编码含347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蛋白质同源性比较... 从羊驼皮肤中提取总RNA,利用RT-PCR技术,扩增了羊驼显性白毛控制基因(KIT)cDNA序列(DQ450844),并与其它动物相应区域作了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羊驼KIT基因exon10-19 cDNA长1 044 bp,编码含347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蛋白质同源性比较显示,羊驼与牛、羊、猪、人、马、猩猩等的同源性大于98%,与鼠的同源性为95%。羊驼aa2编码缬氨酸,而猪、人与牛等动物则编码异亮氨酸,均属于非极性氨基酸;羊驼aa201编码脯氨酸,是非极性氨基酸,而猪、人与牛等动物则编码丝氨酸,是不带电荷的极性氨基酸;羊驼aa344编码精氨酸,而猪、人与牛等动物则编码赖氨酸,均为带正电荷的极性氨基酸。蛋白质二级结构及功能分析结果显示:此二级结构中含有大量的α-螺旋;该蛋白编码肥大细胞/干细胞生长因子,属于酪氨酸激酶受体家族,其蛋白激酶活性位点位于248~260之间。本研究结果将为深入研究KIT基因与羊驼毛色遗传的关系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驼 KIT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驼染色体核型及其G分带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巧灵 董常生 +4 位作者 贺俊平 赫晓燕 范瑞文 耿建军 仁玉红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1-226,共6页
为了从选种、杂交改良、疾病诊断以及性别决定的遗传机制等方面为羊驼的繁育与推广提供更为有效的细胞遗传学资料,本实验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及胰酶-EDTA法分析了23只胡阿基亚型羊驼(Huacaya alpaca,雌20只,雄3只)的染色体核型及... 为了从选种、杂交改良、疾病诊断以及性别决定的遗传机制等方面为羊驼的繁育与推广提供更为有效的细胞遗传学资料,本实验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及胰酶-EDTA法分析了23只胡阿基亚型羊驼(Huacaya alpaca,雌20只,雄3只)的染色体核型及其G-分带,结果表明:羊驼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74,雄性羊驼核型为74,XY;雌性羊驼核型为74,XX.其中,1~20对常染色体为亚端着丝粒染色体,21~36对常染色体为亚中着丝粒染色体和中着丝粒染色体,X为中着丝粒染色体,Y为端着丝粒染色体.G-带分析表明,羊驼G带明暗相间,显现出不同的带纹,且羊驼每对染色体都有其独特的带纹特征,其带纹数目和精细程度随着染色体长度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驼 外周血淋巴细胞 染色体 核型 G-分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动画技术在解剖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巧灵 田静 +5 位作者 李赫 马林 宋德光 宋斯伟 杨维泰 赵志辉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6-167,共2页
三维动画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新兴技术,已成为当前教育技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剖课作为高校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如何充分利用该技术使解剖教学效果发挥得更好?笔者应用该技术制... 三维动画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新兴技术,已成为当前教育技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剖课作为高校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如何充分利用该技术使解剖教学效果发挥得更好?笔者应用该技术制作牛骨骼三维动画,将文本、图片、声音以综合的形式输出,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以清晰的图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对枯燥的解剖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建立起各种结构的空间定位,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减轻教师每节课携带标本教学的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动画 家畜解剖 教育研究
原文传递
含油污泥催化焦化处理技术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巧灵 韩专 +2 位作者 李志刚 袁满仓 高欣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2-92,共1页
采用催化焦化技术实现对高含油污泥的达标处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大港油田含油污泥焦化处理后残渣中的含油量和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回收液相组份中汽油占5.5%,柴油占72.2%,渣油和蜡油占23.3%,... 采用催化焦化技术实现对高含油污泥的达标处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大港油田含油污泥焦化处理后残渣中的含油量和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回收液相组份中汽油占5.5%,柴油占72.2%,渣油和蜡油占23.3%,回收液相产品性能较好,可直接作为燃料油使用或作为深加工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港油田 含油污泥 焦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性白毛调控基因(KIT)与绵羊毛色关系的初探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巧灵 汪世雄 +3 位作者 蒋新培 王帅 陈思创 赖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6期12433-12434,共2页
[目的]研究显性白毛调控基因K/T与绵羊毛色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技术克隆绵羊显性白位点基因KIT的exon2。并将exon2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动物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绵羊Ⅺ丁基因exon2eDNA长271bp,编码86个氨基酸;同源性比较... [目的]研究显性白毛调控基因K/T与绵羊毛色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技术克隆绵羊显性白位点基因KIT的exon2。并将exon2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动物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绵羊Ⅺ丁基因exon2eDNA长271bp,编码86个氨基酸;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绵羊与黄牛、水牛和山羊的同源性较高,迭98%~100%,而与马、狗、猪、猫等同源性仅为81%一88%。[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加快绵羊育种进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KIT基因 克隆 同源性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动物白色基因座(KIT基因)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巧灵 宋德光 +2 位作者 孟日增 姜俊兵 董常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10470-10471,共2页
哺乳动物的毛色是由真黑色素及伪黑色素构成的,二者编码的蛋白在细胞内的相对含量决定了最终的毛色表型。黑色素的生物合成与经典的白色位点编码的KIT受体密切相关,KIT基因的突变会降低干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的活性。综述了KIT基因的作用... 哺乳动物的毛色是由真黑色素及伪黑色素构成的,二者编码的蛋白在细胞内的相对含量决定了最终的毛色表型。黑色素的生物合成与经典的白色位点编码的KIT受体密切相关,KIT基因的突变会降低干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的活性。综述了KIT基因的作用机理、不同哺乳动物KIT基因的定位、突变分析、KIT基因对毛色的影响及在动物生产中的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 毛色 白色基因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驼催乳素受体基因(PRLR)exon10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巧灵 董常生 +1 位作者 贺俊平 姜俊兵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21-325,共5页
通过氰仿/异戊醇法从羊驼血液和组织中提取羊驼基因组DNA,首次扩增出羊驼PRLR基因(Prolactin Receptor,PRLR)exon10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DQ206831),并与其它动物相应区域作了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羊驼PRLR基因exon10的开放阅... 通过氰仿/异戊醇法从羊驼血液和组织中提取羊驼基因组DNA,首次扩增出羊驼PRLR基因(Prolactin Receptor,PRLR)exon10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DQ206831),并与其它动物相应区域作了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羊驼PRLR基因exon10的开放阅读框为1133bp,包括1046bp的编码区和87bp的拖尾区;同源性比较显示,羊驼PRLR基因exon10的核苷酸序列与哺乳动物(牛、绵羊、猪、狗、兔、大鼠等)的同源性较高,达80%,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则≥66%,而与鱼类的同源性则较低,仅为40%~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驼 催乳素受体基因 exon10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性白毛调控基因(KIT)对羊驼毛色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巧灵 乔丽英 +1 位作者 宋德光 董常生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01-1104,共4页
通过同源性比较设计引物,分别扩增羊驼KIT基因exon18~19和intron18,并利用PCR-SSCP技术对我国现有羊驼KIT基因intron18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羊驼KIT基因exon18~19长225 bp,包括54 bp的exon18(全长112 bp)1、08 bp的intron18和63 bp... 通过同源性比较设计引物,分别扩增羊驼KIT基因exon18~19和intron18,并利用PCR-SSCP技术对我国现有羊驼KIT基因intron18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羊驼KIT基因exon18~19长225 bp,包括54 bp的exon18(全长112 bp)1、08 bp的intron18和63 bp的exon19。从测序结果看,intron18与exon18和exon19交际处有GT-AG规则,符合分子遗传学理论。而用另1对引物扩增不同毛色羊驼Intron18所得的核苷酸序列与exon18~ex-on19中测得的intron18序列完全相同,未发现"AGTT/TGGA/TTAG"缺失突变现象和核苷酸片段大小差异,即不存在多态性。因此推测在同一品种内,KIT基因对毛色影响的原因不一定是由于KIT基因intron18缺失4个碱基导致KIT基因表达失调而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驼 KIT基因 毛色 克隆 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奎耶羊驼皮肤毛囊兴盛期结构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巧灵 董常生 +3 位作者 贺俊平 赫晓燕 姜俊兵 张维军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6-9,共4页
为阐明羊驼绒毛生长发育提供组织学基础,同时也为毛用动物的遗传改良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通过制作霍奎耶羊驼皮肤组织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其毛囊兴盛期结构,结果表明霍奎耶羊驼的毛囊结构同其他动物一样,由毛球、连接组织鞘、内根鞘、... 为阐明羊驼绒毛生长发育提供组织学基础,同时也为毛用动物的遗传改良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通过制作霍奎耶羊驼皮肤组织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其毛囊兴盛期结构,结果表明霍奎耶羊驼的毛囊结构同其他动物一样,由毛球、连接组织鞘、内根鞘、外根鞘和毛干几部分组成。兴盛期毛囊直径从上到下逐渐增大,末端膨大为毛球,呈一漏斗状,毛球内陷深入形成毛乳头。毛囊群中毛囊的数量较多,且由少量的结缔组织分为两小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奎耶羊驼 毛囊 兴盛期 组织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港油田回注水水质指标优化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巧灵 黄义坚 +2 位作者 张玉娟 项勇 赵昕铭 《石油规划设计》 2006年第5期5-8,共4页
大港油田根据主要开发区块储层的物性特征进行了回注水水质指标的优化研究。通过对生产运行参数(包括注水量、泵压、油压和套压)变化趋势和典型单井吸水剖面变化情况的综合分析,找出回注污水对储层存在伤害的区块及相应层位。以这些区... 大港油田根据主要开发区块储层的物性特征进行了回注水水质指标的优化研究。通过对生产运行参数(包括注水量、泵压、油压和套压)变化趋势和典型单井吸水剖面变化情况的综合分析,找出回注污水对储层存在伤害的区块及相应层位。以这些区块的渗透率分布范围为依据,采用美国Berea标准对天然岩心和生产井岩心进行了储层伤害评价。通过综合分析及优化试验,制定了大港油田主要注水区块所对应的污水处理站的水质控制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储层 渗透率 回注污水 伤害率 实验 水质指标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对胎盘功能和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巧灵 董常生 赵慧敏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5年第11期36-38,共3页
一氧化氮(NO)化学结构简单,性质活跃,广泛参与机体的生理、病理调节。在妊娠期,NO可降低血管对加压物质的反应性,降低外周阻力及血压。目前认为,NO产生减少是妊娠高血压征合征发病的重要原因,是导致母体妊娠期心血管系统发生血容量增加... 一氧化氮(NO)化学结构简单,性质活跃,广泛参与机体的生理、病理调节。在妊娠期,NO可降低血管对加压物质的反应性,降低外周阻力及血压。目前认为,NO产生减少是妊娠高血压征合征发病的重要原因,是导致母体妊娠期心血管系统发生血容量增加、血压下降、血液重新分布等生理性改变的重要因素,胎盘局部NO及其相关因子对胎盘功能和胎儿的生长发育有直接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胎儿 胎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提高科技期刊发行量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巧灵 《特钢技术》 CAS 2001年第4期69-71,共3页
本文分析了科技期刊面临的形势 ,针对发行量不够大的现实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分析了影响发行量的因素 ,就此因素提出了解决办法和步骤 ,并最终指出期刊只有走集团化的道路 ,以其高档、精品、品牌的形象赢得读者的青睐 ,以多渠道的方式有... 本文分析了科技期刊面临的形势 ,针对发行量不够大的现实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分析了影响发行量的因素 ,就此因素提出了解决办法和步骤 ,并最终指出期刊只有走集团化的道路 ,以其高档、精品、品牌的形象赢得读者的青睐 ,以多渠道的方式有效扩大其发行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期刊 发行量 集团化 自办发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驼的消化系统及其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巧灵 董常生 +1 位作者 贺俊平 赫晓燕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4年第12期48-49,共2页
羊驼(Alpaca)是哺乳纲、偶蹄目、骆驼科美洲驼属中的一种家养动物,原产于亚马逊河上游海拔3000m~6500m的安第斯山脉的秘鲁中部,曾广泛分布于南美大陆。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无处藏身的野外条件培育了羊驼极强的适应性能与耐粗饲性能,而成... 羊驼(Alpaca)是哺乳纲、偶蹄目、骆驼科美洲驼属中的一种家养动物,原产于亚马逊河上游海拔3000m~6500m的安第斯山脉的秘鲁中部,曾广泛分布于南美大陆。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无处藏身的野外条件培育了羊驼极强的适应性能与耐粗饲性能,而成为当地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驼 消化 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美小型驼染色体研究进展
17
作者 张巧灵 董常生 +1 位作者 贺俊平 赫晓燕 《经济动物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15-121,共7页
为了进一步了解染色体对羊驼的遗传变异、系统演化、性别决定、个体发育及生理过程的平衡控制等 所起的作用,对国外学者有关南美小型驼染色体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羊驼的繁育提供一定的理论 依据。
关键词 南美小型驼 染色体 遗传 变异 系统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显性白位点基因(KIT)cDNA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18
作者 张巧灵 宋德光 +2 位作者 岳占碰 周亮 马雪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8年第11期48-53,共6页
显性白位点基因座位编码一种跨膜蛋白——肥大细胞生长因子受体,这种受体对黑色素细胞的形成、成熟及增殖迁移有重要作用。该研究克隆了绵羊KIT基因的部分编码序列,首次获得绵羊KIT基因的cDNA序列。并与其它动物相应区域作了同源性比较... 显性白位点基因座位编码一种跨膜蛋白——肥大细胞生长因子受体,这种受体对黑色素细胞的形成、成熟及增殖迁移有重要作用。该研究克隆了绵羊KIT基因的部分编码序列,首次获得绵羊KIT基因的cDNA序列。并与其它动物相应区域作了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绵羊KIT基因exon11-19 cD-NA长1003bp,编码含331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蛋白质同源性比较显示,绵羊与牛、羊、猪、人、马等的同源性大于94%;通过对绵羊该蛋白进行结构及功能分析,为进一步研究KIT基因与绵羊毛色的关系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KIT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黄酮对小鼠急性肺损伤保护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1
19
作者 张佳莹 魏苗苗 +3 位作者 初晓 邓旭明 张巧灵 刘波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8期56-62,共7页
为了研究甘草黄酮对非特异性肺部损伤小鼠的预防和治疗作用。采用脂多糖(LPS)滴鼻法建立了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分别于造模前1h和造模后1h给予甘草黄酮(30mg/kg)。在LPS滴入后6、12、24h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细胞因子水平;测定... 为了研究甘草黄酮对非特异性肺部损伤小鼠的预防和治疗作用。采用脂多糖(LPS)滴鼻法建立了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分别于造模前1h和造模后1h给予甘草黄酮(30mg/kg)。在LPS滴入后6、12、24h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细胞因子水平;测定肺组织湿干重(W/D)比率,观察肺部组织学的病理变化;并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NF-κB水平变化。结果表明:甘草黄酮可以显著降低肺组织的W/D比率,减轻肺组织中炎性细胞的浸润,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等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而且治疗的效果要优于预防的效果。Western结果显示:甘草黄酮可以显著抑制IκB的降解以及NF-κB向核内的转移,从而抑制了LPS下游的常见通路,即NF-κB信号通路,由此我们得出结论,甘草黄酮对LPS诱导的ALI小鼠具有保护作用,其治疗效果要好于预防效果,同时其保护机制与NF-κB信号通路的抑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黄酮 脂多糖 急性肺损伤 细胞因子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素皮质素受体1(MC1R)基因与VC-獭兔毛色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高荣琨 陈伟 +2 位作者 曲海娥 李建平 张巧灵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88-893,共6页
为研究黑素皮质素受体(Melanocortin1receptor,MC1R)基因对獭兔毛色的影响,本试验采用RT-PCR技术克隆了MC1R基因的cDNA片段,发现MC1R基因长951bp,编码317个氨基酸的前体蛋白,蛋白质PI为9.26,分子量36.28ku,具有7个跨膜结构域,与其他动物... 为研究黑素皮质素受体(Melanocortin1receptor,MC1R)基因对獭兔毛色的影响,本试验采用RT-PCR技术克隆了MC1R基因的cDNA片段,发现MC1R基因长951bp,编码317个氨基酸的前体蛋白,蛋白质PI为9.26,分子量36.28ku,具有7个跨膜结构域,与其他动物MC1R蛋白性质相符。其氨基酸序列经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其与牦牛,马、绵羊、骆驼、牛等哺乳动物的同源性均高于93%,有14个突变频率较高的位点,其中第42、82、176、18、185位点为VC-獭兔特异性突变位点,表明该序列在哺乳动物中较为保守。但这些突变位点均发生极性、亲水疏水性等变化,这些突变可为进一步探测不同群种间的MC1R基因及该基因与獭兔毛色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C-獭兔 MC1R RT-PCR 毛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