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铁酸盐在SnO_2-Sb_2O_3/Ti电极上的选择性电化学合成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存中 刘震 +2 位作者 林丽君 齐菲 吴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27-930,F008,共5页
合成了SnO2-Sb2O3/Ti电极材料.实验结果证实,在14mol/LNaOH水溶液中和完全避免析氧反应的条件下,Fe()物种在该电极上进行电化学氧化并生成FeO2-4.结果表明,Fe(OH)3在浓NaOH溶液中发生酸式电离,形成可溶于水的FeO-2,该离子的浓度随着碱... 合成了SnO2-Sb2O3/Ti电极材料.实验结果证实,在14mol/LNaOH水溶液中和完全避免析氧反应的条件下,Fe()物种在该电极上进行电化学氧化并生成FeO2-4.结果表明,Fe(OH)3在浓NaOH溶液中发生酸式电离,形成可溶于水的FeO-2,该离子的浓度随着碱溶液浓度变化而发生明显变化,而且它还是发生化学氧化和电化学氧化的反应物.在SnO2-Sb2O3/Ti电极上,FeO2-4的电化学还原起始电位为0.38V(vs.Hg/HgO,14mol/LNaOH),FeO-2电化学氧化起始电位为0.54V.结果还表明,用电化学方法氧化Fe()物种生成FeO2-4是个多步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酸盐 电化学氧化 尺寸稳定阳极 循环伏安 二次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注入Pt的玻碳电极上甲酸和甲醛的电氧化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存中 杨静 吴仲达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966-970,共5页
制备了离子注入 Pt的玻碳电极 ( Pt/GC) ,注入剂量为 5× 1 0 17ion/cm2 ,此电极的表面组成和各元素的浓度 -深度分布用 AES测量 ,注入 Pt的价态用 XPS测量 .在 0 .5mol/L HCl O4 溶液中 ,用 Pt/GC电极和纯 Pt电极研究了甲酸的电氧... 制备了离子注入 Pt的玻碳电极 ( Pt/GC) ,注入剂量为 5× 1 0 17ion/cm2 ,此电极的表面组成和各元素的浓度 -深度分布用 AES测量 ,注入 Pt的价态用 XPS测量 .在 0 .5mol/L HCl O4 溶液中 ,用 Pt/GC电极和纯 Pt电极研究了甲酸的电氧化行为 ,并在五种不同种类的电解质溶液中研究了甲醛的电氧化行为 .结果表明 ,Pt/GC电极对甲酸和甲醛的电催化性能按真实表面积计算优于纯 Pt电极 .这可能与离子注入 Pt过程中形成纳米团簇有关 .此外 ,在同一电极上 ,甲醛在不同种类的电解质溶液中产生不同的氧化电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注入 电氧化 甲酸 甲酸 玻碳电极 燃料电池 催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萘烷的化学还原与电化学还原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存中 雷惊雷 +2 位作者 蔡生民 杨迈之 田禾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06-508,共3页
The chemical reduction and electro reduction behavior of perfluorodecalin have been investigated under the illumination of UV light. The IR spectra of the resulting products showed that the same functional group, acyl... The chemical reduction and electro reduction behavior of perfluorodecalin have been investigated under the illumination of UV light. The IR spectra of the resulting products showed that the same functional group, acyl fluoride, could be formed in both reduction processes. The results of 19 F NMR and UV vis spectra revealed that there were other different functional groups formed in the two reduction processes. In the electro chemical reduction , conjunctive double bonds could be formed in the same and different carbon ring. In the chemical reduction, using Zn and Mg as reducing agents, aromatic structure was formed in the produ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萘烷 还原 电化学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与碱浓度对FeO_4^(2-)/FeO_2^-体系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存中 章谚 +2 位作者 吴锋 杨倩 杨凯 《化学研究》 CAS 2006年第1期51-55,共5页
研究了影响Fe(OH)3进行酸式电离反应的因素,在多种浓度和温度条件下的NaOH浓溶液中采用SnO2-Sb2O3/Ti电极,研究FeO42-/FeO2-体系的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参数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证实该体系发生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最佳碱溶液浓度范围为12~1... 研究了影响Fe(OH)3进行酸式电离反应的因素,在多种浓度和温度条件下的NaOH浓溶液中采用SnO2-Sb2O3/Ti电极,研究FeO42-/FeO2-体系的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参数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证实该体系发生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最佳碱溶液浓度范围为12~14 mol/L,最佳温度范围为295~315 K.阐明了在实验条件下FeO42-/FeO2-氧化还原体系中存在由FeO43-/FeO2-构成的氧化还原电对,而FeO42-不直接与FeO2-构成氧化还原电对;并给出了FeO42-/FeO2-氧化还原体系的Latim er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酸盐 酸式电离 Latimer图 尺寸稳定阳极 析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B_(12)修饰电极及其催化氧还原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郑东红 陆天虹 +1 位作者 张存中 李国铮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797-801,共5页
发现维生素B12能吸附在经阳极化处理的玻碳电极上,从而制成稳定的维生素B12修饰玻碳电极.详细研究了此电极的电化学性质.并发现此修饰电极能有效地催化分子氧的二电子还原.
关键词 维生素B12 化学修饰电极 电催化 氧还原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态Ni-Mo-Co合金电极的制备和析氢性能 被引量:17
6
作者 杨静 张存中 吴仲达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75-478,共4页
采用电沉积方法制备了 Ni- Mo- Co非晶态合金 .在 p H=9.5 ,t=40~ 5 0℃条件下 ,研究了不同镍钴摩尔比的电镀液对合金镀层性质的影响 .用扫描电镜 ,能谱色散 X射线分析仪和 X射线衍射技术分别检测了 Ni- Mo- Co合金的表观形貌、镀层中... 采用电沉积方法制备了 Ni- Mo- Co非晶态合金 .在 p H=9.5 ,t=40~ 5 0℃条件下 ,研究了不同镍钴摩尔比的电镀液对合金镀层性质的影响 .用扫描电镜 ,能谱色散 X射线分析仪和 X射线衍射技术分别检测了 Ni- Mo- Co合金的表观形貌、镀层中元素组成和晶态结构 .结果表明 ,电沉积 Ni- Mo- Co合金外观呈银白色 ,表面光滑细致 ,为非晶态结构 .采用线性扫描和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 Ni- Mo- Co合金电极在 1mol/ L Na OH溶液中的析氢催化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Mo-Co合金电极 制备 析氢反应 析氢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室温熔盐二(三氟甲基磺酸酰)亚胺锂-乙酰胺/乙烯脲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陈人杰 吴锋 +1 位作者 粱宏莹 张存中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108-2111,共4页
制备了二 (三氟甲基磺酸酰 )亚胺锂 [Li N( SO2 CF3) 2 ,Li TFSI]与乙酰胺和乙烯脲形成的新型室温熔盐 ,分析了其热学和电化学性能 .Li TFSI-乙酰胺体系的热学稳定性好 ,低共熔温度为 -62 .1 8℃ .电化学测试表明 ,Li TFSI-乙酰胺体系... 制备了二 (三氟甲基磺酸酰 )亚胺锂 [Li N( SO2 CF3) 2 ,Li TFSI]与乙酰胺和乙烯脲形成的新型室温熔盐 ,分析了其热学和电化学性能 .Li TFSI-乙酰胺体系的热学稳定性好 ,低共熔温度为 -62 .1 8℃ .电化学测试表明 ,Li TFSI-乙酰胺体系的电导率较高 ,n( Li TFSI)∶ n( Acetamide) =1∶ 6.5样品的室温电导率为 1 .0 8×1 0 - 3S/ cm,60℃时电导率为 5 .3 5× 1 0 - 3S/ cm;摩尔比为 1∶ 4.0样品的电化学稳定电位窗为 3 V左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温熔盐 电解质 二(三氟甲基磺酸酰)亚胺锂 乙酰胺 乙烯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蚯蚓粪复合基质对观赏番茄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刘敏 王彬彬 +1 位作者 聂俊华 张存中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8期12340-12342,12410,共4页
[目的]开发复合型蚯蚓粪栽培基质。[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蚓粪(Q)为主要原料,加入秸秆(J)、蘑菇渣(M)与珍珠岩,配成复合基质,以蚯蚓粪100%的处理为对照,共设10个处理,研究蚯蚓粪复合基质对观赏番茄生长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蚯蚓粪... [目的]开发复合型蚯蚓粪栽培基质。[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蚓粪(Q)为主要原料,加入秸秆(J)、蘑菇渣(M)与珍珠岩,配成复合基质,以蚯蚓粪100%的处理为对照,共设10个处理,研究蚯蚓粪复合基质对观赏番茄生长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蚯蚓粪基质中加入秸秆与蘑菇渣后降低了观赏番茄株高增长速度,提高了叶面积的增长速度;观赏番茄叶片的苗期叶绿素含量显著地高于开花座果期和结果期,结果期各处理差异不显著;蚯蚓粪复合基质不同处理对观赏番茄开花数、结果数、最大单果重和糖/酸比有明显影响,但对果实形态的改变有限,差异不明显。[结论]综合考虑主要观测指标,处理4(Q40%+J20%+M30%),处理8(Q40%+J30%+M30%)和处理9(Q40%+J30%+M10%)为较理想的观赏番茄复合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粪 基质 观赏番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Cu对MH/Ni电池储氢合金电极的修饰 被引量:3
9
作者 杨凯 吴锋 +1 位作者 陈实 张存中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109-1112,共4页
为了提高MH/N i电池储氢合金电极的导电性,运用真空蒸镀法在电极表面镀覆了一层金属Cu膜,利用XRD、XPS、SEM等方法对极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极片表面镀覆一层金属Cu膜不会对储氢合金的体相结构产生影响.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极片经... 为了提高MH/N i电池储氢合金电极的导电性,运用真空蒸镀法在电极表面镀覆了一层金属Cu膜,利用XRD、XPS、SEM等方法对极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极片表面镀覆一层金属Cu膜不会对储氢合金的体相结构产生影响.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极片经过修饰的电池,内阻降低了32.8%,5 C放电容量增加了190 mA.h,放电平台电压提高了0.10 V,同时,充电时的内压也有明显降低,充电效率有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修饰 真空蒸镀 储氢合金电极 MH/NI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O薄膜电极的电沉积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震 吴锋 +3 位作者 王芳 张玮琦 张存中 陈实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7-139,共3页
采用阴极电解沉积法成功制备了可用于薄膜锂离子电池的NiO薄膜电极,并对其进行了表征,测试了其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在溶液浓度为0.05mol/L,温度为80℃,电流密度为0.3mA/cm2条件下沉积1h,并经过热处理制备的NiO薄膜电极属立方结构,首... 采用阴极电解沉积法成功制备了可用于薄膜锂离子电池的NiO薄膜电极,并对其进行了表征,测试了其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在溶液浓度为0.05mol/L,温度为80℃,电流密度为0.3mA/cm2条件下沉积1h,并经过热处理制备的NiO薄膜电极属立方结构,首次放电容量达到928mAh/g,在78μA/cm2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次后仍保持702mAh/g,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锂离子电池 薄膜电极 氧化镍 电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片表面镀Ni对MH/Ni电池循环寿命和内压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凯 吴锋 +1 位作者 陈实 张存中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4-76,共3页
采用真空蒸镀法在AA型MH/Ni电池储氢合金电极上镀覆一层厚约0.1μm的Ni膜。研究了镀层对MH/Ni电池循环寿命以及充电时内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镀覆在极片表面的Ni膜能够抑制合金的粉化和氧化,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同时也有助于增强电... 采用真空蒸镀法在AA型MH/Ni电池储氢合金电极上镀覆一层厚约0.1μm的Ni膜。研究了镀层对MH/Ni电池循环寿命以及充电时内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镀覆在极片表面的Ni膜能够抑制合金的粉化和氧化,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同时也有助于增强电极复合O2的能力,并抑制充电时H2的产生,从而显著降低了电池在充电时的内压,提高了电池的充电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蒸镀 镍氢电池 电极 内压 循环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钴对储氢合金电极的表面修饰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凯 吴锋 +1 位作者 陈实 张存中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740-1743,共4页
运用真空蒸镀法对MH/Ni电池储氢合金电极进行了镀覆金属钴的表面修饰,测试了电池的放电容量、高倍率放电性能、循环寿命和充电时的内压,利用XPS和XRD对电极进行了表面和结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运用该方法对电极进行表面修饰可以降低电... 运用真空蒸镀法对MH/Ni电池储氢合金电极进行了镀覆金属钴的表面修饰,测试了电池的放电容量、高倍率放电性能、循环寿命和充电时的内压,利用XPS和XRD对电极进行了表面和结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运用该方法对电极进行表面修饰可以降低电池内阻,提高电池的放电容量和放电电压,极片经过修饰的电池,5C(8.5A)放电容量提高了120mAh,放电平台电压提高了约0.05V,内阻降低了19.3%。极片经过表面镀钴后,显著改善了电池的循环性能,电池500周循环后的放电容量仍为初始容量的94.0%,同时,电池在充电时的内压有了明显的降低,充电效率有了较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修饰 真空蒸镀 电极 MH/NI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方法研究KOH溶液中高铁酸根的性质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锋 阮莎 +1 位作者 张存中 陈实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2005年第6期411-414,437,共5页
在铂微盘电极上利用电位阶跃和循环伏安技术,求出了高铁酸根离子在不同温度、不同浓度的KOH溶液中的扩散系数。探讨了高铁酸根离子在KOH溶液中扩散传质过程的特点对超铁电池放电性能所造成的影响。另外,循环伏安试验发现高铁酸根离子在... 在铂微盘电极上利用电位阶跃和循环伏安技术,求出了高铁酸根离子在不同温度、不同浓度的KOH溶液中的扩散系数。探讨了高铁酸根离子在KOH溶液中扩散传质过程的特点对超铁电池放电性能所造成的影响。另外,循环伏安试验发现高铁酸根离子在KOH溶液中的电化学还原是一个多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电位阶跃 扩散系数 放电 循环伏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的光电化学氧化与光助充电二次锂离子电池
14
作者 吴锋 谢潇怡 +2 位作者 张存中 穆道斌 吴伯荣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80-983,共4页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粉末微电极分别考察了TiO2粉末的形貌、结构以及氧化I-的光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TiO2粉末晶型为锐钛矿,粒径在100~200 nm范围内.在光照条件下,在TiO2半导体电极上电化学氧化I-生成I2的超电势数值降低约...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粉末微电极分别考察了TiO2粉末的形貌、结构以及氧化I-的光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TiO2粉末晶型为锐钛矿,粒径在100~200 nm范围内.在光照条件下,在TiO2半导体电极上电化学氧化I-生成I2的超电势数值降低约1 V.以TiO2/ITO和Li4Ti5O12分别作为正负极,电解液为碳酸丙烯酯(PC)+LiClO4+LiI,并以聚偏氟乙烯(PVDF)作为隔膜构成分隔式电解池,进行整体电解并结合紫外-可见光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装置在光照条件下电池充电电压比非光照条件下的充电电压降低约0.9 V,且充电效率接近100%.该光电化学装置是一种可以利用光能充电的二次锂离子电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氧化 粉末微电极 分隔槽 锂离子电池 钛酸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染料敏化光辅助充电锂离子二次电池
15
作者 谢潇怡 吴锋 +1 位作者 吴伯荣 张存中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16-1017,1080,共3页
锂离子二次电池通过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方式充电,存在自放电,令电池久置失效;染料敏化太阳电池通过光能转化为电能,即产即用,无法储存。目前已有文献报道的光可充电电池电极的相关材料储存的能量有限,且存在较大自放电现象,导致其储存... 锂离子二次电池通过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方式充电,存在自放电,令电池久置失效;染料敏化太阳电池通过光能转化为电能,即产即用,无法储存。目前已有文献报道的光可充电电池电极的相关材料储存的能量有限,且存在较大自放电现象,导致其储存的化学能无法稳定存在。提供一种低成本、安全可控、便携易操作的光辅助充电锂离子二次电池,该电池能稳定储存光能和电能,几乎不存在自放电现象,在光照下,可降低充电电压0.74 V,节约充电电能2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辅助充电 锂离子二次电池 自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挥科技引领作为,提升治超管理水平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存中 《交通建设与管理》 2017年第6期96-98,共3页
随着全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在提高生产力方面越来越发挥着核心的作用,相比十年前,新的科技发展给治超工作新添了很多的新手段、新方法。然而,当前治超工作仍旧存在执法标准不统一、协同治理能力不足、处罚力度不够、执法行... 随着全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在提高生产力方面越来越发挥着核心的作用,相比十年前,新的科技发展给治超工作新添了很多的新手段、新方法。然而,当前治超工作仍旧存在执法标准不统一、协同治理能力不足、处罚力度不够、执法行为监察不强等四大问题,前阶段,交通运输部发布《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1589),并联合五部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货车非法改装和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意见》及《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修订)》,将实现超限超载认定标准和执法处罚标准的统一,从政策层面谋划了完整的系统的治超体系架构。为使政策有效落实,还需从技术层面进行全面的支撑,才能破解治超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发展 公路管理 执法行为 科学技术 治理工作 超限超载 处罚标准 技术层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调查数据判别与修正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存中 《交通世界》 2017年第36期9-11,共3页
交通调查数据质量直接影响数据应用研究成果的可靠性,以提高交通调查原始数据质量为目的,以交通调查数据管理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丢失数据、失真数据、异常数据的识别和修正方法,并以河北省交通调查的实测数据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实例... 交通调查数据质量直接影响数据应用研究成果的可靠性,以提高交通调查原始数据质量为目的,以交通调查数据管理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丢失数据、失真数据、异常数据的识别和修正方法,并以河北省交通调查的实测数据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实例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调查数据 交通流 异常数据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镀Pd的GC电极上HCOOH的电催化氧化 被引量:8
18
作者 周全 张存中 +1 位作者 陆晓林 吴仲达 《电化学》 CAS CSCD 2000年第3期329-334,共6页
在玻璃碳 (GC)基底上电沉积Pd ,应用SEM观测Pd沉积层的表面形貌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Pd/GC电极上HCOOH在HClO4溶液中的电氧化行为 .结果表明 ,Pd的电沉积条件影响电极的催化性能 .在高电流密度下制得的Pd/GC电极对HCOOH的电氧化具有比... 在玻璃碳 (GC)基底上电沉积Pd ,应用SEM观测Pd沉积层的表面形貌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Pd/GC电极上HCOOH在HClO4溶液中的电氧化行为 .结果表明 ,Pd的电沉积条件影响电极的催化性能 .在高电流密度下制得的Pd/GC电极对HCOOH的电氧化具有比纯Pd电极更高的催化活性 .当电极表面生成PdO时 ,HCOOH被电氧化的活性很低 ,而在PdO还原后生成的Pd表面 ,HCOOH的电氧化显示极高的活性 .本文还讨论了Pd(Ⅱ )离子对HCOOH电氧化过程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甲酸 电催化氧化 GC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电流对锂/聚吡咯电池正极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闫娜 张存中 +2 位作者 吴锋 刘晶晶 陈君政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747-1752,共6页
在Pt微盘电极上用恒电流技术在电流密度为0.05-10 mA·cm^(-2)范围合成了1μm厚度的聚吡咯(PPy)膜.采用循环伏安(CV)、计时电势、交流阻抗(EIS)技术考察了不同聚合电流下得到的聚吡咯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最佳聚合电流区间为1-5 m... 在Pt微盘电极上用恒电流技术在电流密度为0.05-10 mA·cm^(-2)范围合成了1μm厚度的聚吡咯(PPy)膜.采用循环伏安(CV)、计时电势、交流阻抗(EIS)技术考察了不同聚合电流下得到的聚吡咯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最佳聚合电流区间为1-5 mA·cm^(-2),对应的电势一般在3.9-4.1 V(vx Li/Li^+)之间,PPy的掺杂度为30%左右.在这一聚合电流密度范围得到的PPy具有较大的电化学容量,较佳的电化学反应可逆性能、较高的氧化还原电势数值和稳定性能.处于氧化态的聚吡咯具有优良的导电性.上述条件下得到的Play适合于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材料.适当选择电流,可以得到有相对完整的共轭π键的长链结构的PPy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吡咯 电化学聚合 循环伏安 计时电势 交流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酸盐电化学行为的初步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倩 张存中 +1 位作者 吴锋 杨凯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43-1045,共3页
利用热化学方法合成了NaFeO2。实验在14mol/L NaOH溶液中分别采用ClO-作为氧化剂和粉末微电极技术对3种Fe(Ⅲ)化合物———Fe2O3、Fe(OH)3和NaFeO2的化学行为以及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Fe2O3没有任何化学活性... 利用热化学方法合成了NaFeO2。实验在14mol/L NaOH溶液中分别采用ClO-作为氧化剂和粉末微电极技术对3种Fe(Ⅲ)化合物———Fe2O3、Fe(OH)3和NaFeO2的化学行为以及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Fe2O3没有任何化学活性和电化学活性;Fe(OH)3和NaFeO2可以被ClO-氧化生成高铁酸盐,Fe(OH)3发生电化学氧化生成高铁酸盐的反应速度非常微弱并且不能与析氧反应(OER)区分;NaFeO2对OER表现出较高的超电势,并具有选择性电化学生成高铁酸盐的性能,从而认为NaFeO2有希望作为二次高铁电池的充电起始物质。实验考察了温度对其氧化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酸盐 高铁酸盐 平炉尘 粉末微电极 循环伏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