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中医体质辨识在个体化诊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
作者 张子菱 郑燕飞 +3 位作者 李竹青 董思颖 严云 王济 《天津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0期1231-1235,共5页
当今医学发展趋势已逐步转向以“人”为中心的研究,中医体质辨识作为个体化诊疗的新切入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通过体质分类研究,可有效针对个体开展日常护理、疾病预防及治疗康复等工作。试从体质辨识的概念、个体化诊疗及体质辨识... 当今医学发展趋势已逐步转向以“人”为中心的研究,中医体质辨识作为个体化诊疗的新切入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通过体质分类研究,可有效针对个体开展日常护理、疾病预防及治疗康复等工作。试从体质辨识的概念、个体化诊疗及体质辨识在个体化诊疗中的具体应用进行论述,以期在未来个体化诊疗的进程中,充分发挥体质辨识的潜在价值,构建中医个体化特色防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体质:体质辨识 个体化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医大师王琦治疗少弱精子症病例系列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马金辰 王琦 +4 位作者 李博怿 方旖旎 张子菱 董阳 郑燕飞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5-160,共6页
目的:对国医大师王琦治疗少弱精子症的病例系列进行分析,初步探讨“肾虚夹湿、热、瘀、毒、虫”病机理论的临床应用,为少弱精子症的中医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国医大师王琦治疗少弱精子症有代表性的病例13则,进行患者基本情况分析、... 目的:对国医大师王琦治疗少弱精子症的病例系列进行分析,初步探讨“肾虚夹湿、热、瘀、毒、虫”病机理论的临床应用,为少弱精子症的中医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国医大师王琦治疗少弱精子症有代表性的病例13则,进行患者基本情况分析、病情变化分析、处方用药分析,结合王琦教授的中医男科理论,探讨少弱精子症的证治。结果:13份病例中,7例显效,5例疗效不确切,1例无效;处方共计38首,其中使用频次超过20次的药物有巴戟天(30次)、菟丝子(27次)、枸杞子(25次)、桑椹(25次)、水蛭(24次)、当归(22次);应用在10例及以上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药物有巴戟天(12例)、桑椹(11例)、水蛭(11例)、菟丝子(10例)、枸杞子(10例)。结论:国医大师王琦治疗少弱精子症具有较好疗效,肾虚夹湿热瘀毒虫的病机理论能够有效指导临床诊疗,值得学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弱精子症 病例系列 诊疗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肉桂膏对斑马鱼实验模型增强免疫力、缓解疲劳和肌肉流失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董思颖 陈亮 +4 位作者 张璐 阚君陶 张子菱 杜军 王济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631-1635,共5页
目的探索人参肉桂膏(Renshen rougui ointment, RRO)对斑马鱼免疫力、缓解疲劳和肌肉流失的改善作用。方法 (1)选取2 dpf(Day post fertilization,受精后2天)的野生型AB品系斑马鱼于六孔板中,用无水乙醇诱导建立斑马鱼酒精性肌损伤模型... 目的探索人参肉桂膏(Renshen rougui ointment, RRO)对斑马鱼免疫力、缓解疲劳和肌肉流失的改善作用。方法 (1)选取2 dpf(Day post fertilization,受精后2天)的野生型AB品系斑马鱼于六孔板中,用无水乙醇诱导建立斑马鱼酒精性肌损伤模型,分组后药效学组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人参肉桂膏,评价RRO缓解肌肉损伤的作用;(2)选取4 dpf的野生型AB品系斑马鱼于六孔板中,用亚硫酸钠建立斑马鱼疲劳模型,分组后药效学组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人参肉桂膏和中华跌打丸治疗,评价RRO缓解疲劳的作用;(3)选取1dpf野生型AB品系斑马鱼于六孔板中,用霉酚酸吗啉乙酯建立斑马鱼中枢神经损伤模型;选取6 hpf转基因外周运动神经元荧光NBT品系斑马鱼于六孔板中,用无水乙醇建立斑马鱼外周神经损伤模型,分组后药效学组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人参肉桂膏和如意珍宝丸,评价RRO对中枢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4)选取4 dpf转基因红色T细胞荧光斑马鱼于六孔板中,用酒石酸长春瑞滨注射液建立斑马鱼T细胞减少症模型,分组后药效学组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人参肉桂膏,评价RRO对斑马鱼T细胞减少症的改善作用;选取2 dpf转基因中性粒细胞与巨噬细胞荧光斑马鱼于六孔板中,水溶给予酒石酸长春瑞滨建立斑马鱼巨噬细胞减少症模型,分组后药效学组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人参肉桂膏和破壁灵芝孢子粉胶囊治疗,评价RRO对巨噬细胞减少症的改善作用。结果 RRO对无水乙醇诱导的斑马鱼酒精性肌损伤模型、外周神经损伤模型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亚硫酸钠诱导的斑马鱼疲劳模型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霉酚酸吗啉乙酯诱导的斑马鱼中枢神经损伤模型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可能通过促进巨噬细胞以及增强T细胞来调节免疫功能。结论人参肉桂膏具有一定的增强免疫力、缓解疲劳和避免肌肉流失的作用,同时对于中枢神经损伤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肉桂膏 斑马鱼 肌损伤 疲劳 中枢神经 外周神经 免疫
原文传递
针灸文化在Twitter中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子菱 陈秋云 +4 位作者 余新波 李享 吕芯芮 马胶 王乐鹏 《中医教育》 2018年第4期40-43,共4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中医药发展战略的推进,针灸文化的国际传播近年来也受到广泛的关注。为了研究针灸跨文化传播的影响因素并推动中医药文化发展传播,从Twitter上正在进行针灸跨文化传播的推主中选取8个粉丝数最高的推主作为研究样本,通过... 近年来,随着我国中医药发展战略的推进,针灸文化的国际传播近年来也受到广泛的关注。为了研究针灸跨文化传播的影响因素并推动中医药文化发展传播,从Twitter上正在进行针灸跨文化传播的推主中选取8个粉丝数最高的推主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等方法,分析其所发推文内容的各项特征与转发量的关系,从而发掘针灸文化在Twitter中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包括话题类别、推文长度、是否原创在内的几个因素对针灸文化相关推文的传播效果有显著影响,而有无@符号,有无链接等因素对相关推文传播效果的影响则不是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TTER 针灸文化 传播效果
原文传递
五运六气与湿热体质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董思颖 高惠贤 +3 位作者 张子菱 宗玉涵 李文乐 王济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011-3014,共4页
五运六气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运与气在不同时间的变化不仅影响着出生生命的状态,也在不同的年份对生命状态有相应影响。湿热体质是王琦九体学说中的一种偏颇体质,以湿热内蕴为主要特征。文章归纳近年来各学者通过临床、书... 五运六气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运与气在不同时间的变化不仅影响着出生生命的状态,也在不同的年份对生命状态有相应影响。湿热体质是王琦九体学说中的一种偏颇体质,以湿热内蕴为主要特征。文章归纳近年来各学者通过临床、书籍等研究得出的湿热体质相关疾病与五运六气之间的关系,总结五运六气与湿热体质的相关性。出生、发病岁运中的土运太过与不及、木运太过与不及、金运太过与不及等均可能成为湿热体质形成的原因,司天在泉为少阴君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厥阴风木以及少阳相火的年份也可能与湿热体质的形成有关。五运六气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体质及发病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体质 五运六气 出生年份 辨体 湿热体质 相关性
原文传递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王琦院士治疗荨麻疹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3
6
作者 严云 王雅琦 +3 位作者 李博怿 张子菱 陈泽杰 郑燕飞 《现代中医临床》 2022年第2期19-22,共4页
目的分析王琦院士治疗荨麻疹的用药规律,为荨麻疹的治疗提供临床思路。方法收集王院士治疗荨麻疹的处方,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3.0)的统计分析、关联规则功能,统计处方中的药物使用频次、药性、药味、归经、功效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 目的分析王琦院士治疗荨麻疹的用药规律,为荨麻疹的治疗提供临床思路。方法收集王院士治疗荨麻疹的处方,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3.0)的统计分析、关联规则功能,统计处方中的药物使用频次、药性、药味、归经、功效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结果共纳入88首处方,涉及中药169味,使用频次≥30次的中药共10味,其中蝉蜕、乌梅、灵芝、紫草、防风5味药的使用频率最高。中药药性主要为平性、寒性、温性,药味主要为甘味、辛味、苦味,归经出现频次最多的是肝经,功效分类以解表、补虚、清热和安神药为主。应用关联规则数据挖掘方法,得到“蝉蜕,乌梅”“蝉蜕,灵芝”“乌梅,防风”等12组高频药物组合,挖掘出“防风→乌梅”“乌梅,紫草→蝉蜕”“蝉蜕,紫草→乌梅”等10种药物关联规则。结论王院士治疗荨麻疹重在固本培元,以改善过敏体质为主,兼凉血消风止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荨麻疹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名医经验 王琦
原文传递
中医体质量表的国内外研究概述 被引量:15
7
作者 白明华 李倩茹 +5 位作者 李竹青 董思颖 王雅琦 张子菱 王济 王琦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993-5996,共4页
中医体质量表作为标准化测量工具,是进行中医体质分类与辨识的重要工具,是进行体质干预和调理的基础性工具,在中医体质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文章对中医体质量表的国内外发展进行了研究和概述,回顾了中医体质量表的开发、翻... 中医体质量表作为标准化测量工具,是进行中医体质分类与辨识的重要工具,是进行体质干预和调理的基础性工具,在中医体质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文章对中医体质量表的国内外发展进行了研究和概述,回顾了中医体质量表的开发、翻译、简化等的发展脉络和概况,分析了中医体质量表发展中的不足及相应措施,并对研究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体质量表 开发 发展 进展
原文传递
书香作伴
8
作者 张子菱 《好家长(青春期教育)》 2014年第4期18-18,共1页
午后的阳光慵懒地洒在窗台上,没有风作伴,它显得沉闷而忧伤。我托着下巴,慵懒地看着阳光,让思绪漫无边际地飞扬。
关键词 中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原文传递
中医病证名的英译路径探索 被引量:1
9
作者 解宇飞 张子菱 +1 位作者 李晓莉 吴青 《中医教育》 2020年第3期51-54,66,共5页
中医病证名词术语是中医术语里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语义丰富,文化烙印深厚,且与西医学病名术语不能完全对应,其英译路径虽有学者关注但鲜有深入研究。以中医典籍《金匮要略》为代表性病证名,尤其是以"断泄"一词为例,通过查找... 中医病证名词术语是中医术语里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语义丰富,文化烙印深厚,且与西医学病名术语不能完全对应,其英译路径虽有学者关注但鲜有深入研究。以中医典籍《金匮要略》为代表性病证名,尤其是以"断泄"一词为例,通过查找文献,追溯其源头,分析其在原文中的概念内涵,并将现有译本中英译选词进行对比分析,从翻译"信"原则出发,以"最佳近似度"为翻译标准,探索中医病证名的英译路径,并尝试提出中医翻译"3W"课堂教学模式,对中医术语英译路径应用于中医翻译的实践与教学进行了初步思考。供学界探讨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匮要略 中医病证名 英译路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