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程菌-酵母耦合高密度发酵生产乳糖-N-二糖
1
作者 李竹英 张洪涛 +3 位作者 李嘉怡 张子梦 韩成 许淳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0-126,共7页
乳糖-N-二糖(lacto-N-biose,LNB)是母乳寡糖(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HMOs)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双歧因子候选者之一,但是目前缺少经济的大规模合成技术。该研究利用蔗糖磷酸化酶和LNB磷酸化酶的非依赖能荷再生优势,以酿酒酵母为能... 乳糖-N-二糖(lacto-N-biose,LNB)是母乳寡糖(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HMOs)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双歧因子候选者之一,但是目前缺少经济的大规模合成技术。该研究利用蔗糖磷酸化酶和LNB磷酸化酶的非依赖能荷再生优势,以酿酒酵母为能源供给细胞,建立了双菌共培养高效合成LNB的方法。首先构建了E.coli JM109(DE3)/pET28a-GalT1、E.coli JM109(DE3)/pET28a-GalT2、E.coli JM109(DE3)/pET28a-BLUSP的工程菌,筛选出合成二磷酸尿苷葡萄糖(uridine diphosphate glucose,UDP-Glc)产量高达10.5 g/L的最优菌株E.coli JM109(DE3)/pET28a-GalT1。然后与构建的工程菌E.coli JM109(DE3)/pET28a-SPase、E.coli JM109(DE3)/pET28a-GalE和E.coli JM109(DE3)/pET28a-BiGalHexNAcP四菌耦合发酵,LNB产量为6.78 g/L。最后构建了共表达菌株E.coli JM109(DE3)(含有质粒pRSFDuet1-SPase-GalT1和pETDuet1-GalE-BiGalHexNAcP),外源添加辅因子尿苷一磷酸(uridine monophosphate,UMP)(浓度为20 mmol/L),将其与酵母耦合发酵,LNB最高产量为28.66 g/L,与四菌株耦合发酵相比,产量提高了323%。这是目前关于LNB产量最高的报道。研究结果为低成本生产乳糖-N-二糖提供了新的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糖-N-二糖 蔗糖 蔗糖磷酸化酶 耦合发酵 母乳寡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抗高粱蚜芽孢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海英 黄叶梅 +3 位作者 吴小莉 杨蕾 张子梦 刘琪 《宜宾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111-114,共4页
为获得抗高粱蚜的芽孢杆菌,从被高粱蚜侵害的高粱根际土壤、叶片及死亡蚜虫中分离出7株芽孢杆菌.毒力试验表明,菌株RA1402对蚜虫的校正死亡率最高,可达57.3%.对该菌株进行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及16S r 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特基拉芽孢杆... 为获得抗高粱蚜的芽孢杆菌,从被高粱蚜侵害的高粱根际土壤、叶片及死亡蚜虫中分离出7株芽孢杆菌.毒力试验表明,菌株RA1402对蚜虫的校正死亡率最高,可达57.3%.对该菌株进行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及16S r 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特基拉芽孢杆菌(Bacillus tequilensis).其特征为:细胞呈杆状,链状或成对排列,芽孢位于中部或近中部,无孢囊;不能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可分解淀粉,能利用木糖、阿拉伯糖和甘露醇.其16S r DNA序列与特基拉芽孢杆菌的相似性达到99.93%,在Gen Bank上的登录号为KR8191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蚜 芽孢杆菌 特基拉芽孢杆菌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非线性中立型随机时滞系统的间歇性反馈控制
3
作者 宋公飞 张子梦 李涛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57-1664,共8页
本文研究的是一类系数是强非线性的混合中立型随机时滞系统的间歇性反馈控制问题.与现有的间歇性控制器不同,该控制器可以随意改变有效时间域的长短,并根据有效时间域的不同,去接受不同的输入形式,如:周期性时间输入、有界非周期性时间... 本文研究的是一类系数是强非线性的混合中立型随机时滞系统的间歇性反馈控制问题.与现有的间歇性控制器不同,该控制器可以随意改变有效时间域的长短,并根据有效时间域的不同,去接受不同的输入形式,如:周期性时间输入、有界非周期性时间输入、指数非周期性时间输入和全时间输入等.最后,利用Lyapunov函数,M–矩阵和Ito公式,证明了其系统的指数稳定和几乎确定的稳定,并通过算例仿真验证了该控制器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系统 指数稳定 几乎确定的稳定 间歇性反馈控制 LYAPUNOV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工程改造枯草芽孢杆菌高效生产MK-7
4
作者 王永利 付刚 +2 位作者 张子梦 林心萍 张大伟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6-94,共9页
七烯甲萘醌(MK-7)作为一种重要的K族维生素,在保健食品和医药制造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了得到一株高产MK-7菌株,作者以Bacillus subtilis 168为出发菌株,分别进行了代谢分支途径基因敲除、MK-7合成途径关键基因menA的突变体筛选... 七烯甲萘醌(MK-7)作为一种重要的K族维生素,在保健食品和医药制造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了得到一株高产MK-7菌株,作者以Bacillus subtilis 168为出发菌株,分别进行了代谢分支途径基因敲除、MK-7合成途径关键基因menA的突变体筛选优化、人工操纵子强化部分途径基因的表达来提升MK-7发酵产量。最终构建得到高产菌株MK7-13,发酵产MK-7达到(73.73±1.86)mg/L,与对照菌株相比提高了9.71倍,为后续微生物发酵法工业化生产MK-7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烯甲萘醌 枯草芽孢杆菌 人工操纵子 点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